当前位置:首页 > 龙文鞭影译注 > 萧良有

卷一

2024-02-04 〔龙文鞭影译注〕 萧良有 译注 卷一 萧良 龙文

【题解】

《龙文鞭影》的分卷方式,与类书的主流不同。大多数类书都以事类为目,如《太平御览》,就是按天、地、人、事、物排序,依次是天部、时序部、地部、皇王部、偏霸部、皇亲部、州郡部《龙文鞭影》则是以音韵分类,将同韵的句子归入一部,而不考虑事类方面的关系。具体来说,该书是按照《平水韵》上平声十五韵、下平声十五韵分部,共三十部。每部之中,皆按两句一韵的方式押相应的平声韵,不涉及上、去、入三部字。卷一共七个韵部,自一东至七虞,为上平声的前七韵。

一东韵共五十六句,本韵除去开宗明义的四句,涉及典故的有五十二句,其中王戎简要,裴楷清通两句实为一个典故,韦文朱武,阳孝尊忠两句各含两个人物典故,共五十三个典故。二冬韵共二十二句,每句一典,共二十二个典故。三江韵共二十四句,每句一典,则共有二十四个典故。四支韵共九十六句,除召父杜母一句可看作两个典故外,每句一典,共含九十七个典故。五微韵共十六句,每句一典,共十六个典故。六鱼韵共三十二句,每句一典,共涉及三十二个典故。七虞韵共五十四句,每句一典,共五十四个典故。

本卷七韵共二百九十八个典故,多取材于二十四史,以及《孟子》《列子》《搜神记》《世说新语》《西京杂记》《乐府诗集》等。其中不乏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如程门立雪、毛遂自荐、乐羊子妻、两小儿辩日、刘邦斩白蛇、杨震四知等。除人物轶事外,也写到了一些名物,如受降城、克敌弩。多为修身、治国、爱国、忠君等主题,故内容繁而不复,庞而不杂。

一东

粗成四字①,诲尔童蒙②。经书暇日③,子史须通④。

【注释】

①粗成四字:粗,粗略、浅易、简单。

②诲尔童蒙:童蒙,儿童、小孩子。《周易蒙卦》云: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后世遂以知识未开的儿童为童蒙,以就学识字为开蒙。

③经书暇日:经书,古人称儒家的经典为经,儒家本有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后《乐经》失传,汉武帝时确定了五经之名。唐朝时,《春秋》分为三传:即《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礼》分为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后来又陆续增加了《孝经》《论语》《孟子》《尔雅》四部,到南宋为止,最终定为十三经。十三经中的《论语》《孟子》加上出自《礼记》的《大学》《中庸》两篇,又合称为四书,是南宋以来读书人的必读书。暇日,有空之日。

④子史须通:子史,子部书与史部书的合称。我国古代将典籍大致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部收录十三经及相关的文献注疏,史部收录历史著作,子部除收录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外,还涉及天文算法、农田水利、医卜星相、释道二教等学术领域,集部则收录历代诗集文集、文学评论著作以及词曲等文学作品。

【译文】

把典故写成浅易的四字句,用来教导你们这些儿童。在读经部图书之余,也应该抽出时间阅读子部、史部的书籍,以求通晓。

重华大孝①,武穆精忠②。尧眉八彩③,舜目重瞳④。

【注释】

①重华大孝:重华,即舜。有虞氏,姚姓,一说妫姓,史称虞舜。重华是他的名字。舜是传说中的上古圣王。据《孟子》,舜年轻时,父母和弟弟象多次试图置他于死地,但舜对父母依然孝敬,对弟弟依然友爱,身居高位后也仍然这样。因此,古人把舜当做大孝的典范。按,《史记五帝本纪》里的记载更详尽。

②武穆精忠:武穆,即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死后追谥武穆。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据《宋史岳飞传》,岳飞年轻时,母亲曾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一说为尽忠报国)四字,勉励他为国尽忠。岳飞不忘母亲的教导,始终以北伐为志,在抗金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因不附和议,为秦桧害死,被后人视为精忠报国的典型人物。

③尧眉八彩:尧,号陶唐氏,史称唐尧,伊祁姓,名放勋。传说中的上古圣王,将天下禅让给舜。据《春秋纬》,尧眉八彩,是谓通明。古人将此视为帝王所特有的异相。

④舜目重瞳:重瞳,据《尸子》,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孔。这本是一种生理上的异常现象,因为少见,也被视为帝王之征。

【译文】

舜对父母极其孝顺,岳飞对国家最为忠诚。尧的眉毛有八种颜色,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孔。

商王祷雨①,汉祖歌风②。秀巡河北③,策据江东④。

【注释】

①商王祷雨:商王,商朝的帝王,此处指商汤。汤,子姓,名履,又名成汤、武汤、天乙、大乙,汤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汤是夏朝末年商国的君主,击败夏朝的末代君主桀,建立了商朝。据《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春秋左传正义襄公十年》引《尚书大传》,情节略同),汤攻灭夏桀之后,曾连续大旱五年(按,《尚书大传》作七年),汤就以自己为祭品,在桑林举行祈祷,说: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其手,把自己作为祭牲,向上帝祈福,百姓都心悦诚服。祈祷结束后,适逢天降大雨,解除了旱情。古人认为,这是因为商汤能通晓鬼神之变化与人事转移之道,并因势利导的缘故。按,《墨子兼爱下》《尸子》等先秦典籍中都记载了汤因大旱,以己为牺牲,向上天祈祷的故事,《吕氏春秋》《尚书大传》的记载,大概就是在《墨子》《尸子》所载故事的基础上增益而来的。

②汉祖歌风:汉祖,即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字季,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皇帝。据《史记高祖本纪》,刘邦平定淮南王英布的反叛后,以皇帝的身份回到故乡,与父老饮酒聚会。酒酣之际,刘邦想到功臣韩信、彭越、英布等都先后因谋反嫌疑被诛灭,乃击筑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歌被后人称为《大风歌》。

③秀巡河北:秀,即汉光武帝刘秀(前557),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东汉开国皇帝。河北,古时指黄河以北的地区,非今河北省。下文同。据《后汉书光武帝纪》,刘秀参加西汉末年反对王莽政权的义军,在更始帝刘玄的政权中官至大司马,封萧王。后来,刘秀奉更始帝的命令巡行河北,获得当地官员和豪强的支持,并以河北为基业,逐步统一全国,建立了东汉王朝。

④策据江东:策,即孙策(175200),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年军阀,建安三年(198),朝廷任命为讨逆将军,封吴侯。后遇刺身亡。其弟孙权称帝后,追谥为长沙桓王。江东,长江在今芜湖至南京段向东北斜流,故古人称长江此段的东岸地区为江东。据《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孙策在东汉末年占据江东的吴、会稽、丹阳、豫章、庐陵、庐江等六郡之地,弟孙权继之,建立孙吴政权。

【译文】

商汤在桑林向上天祈祷降雨,汉高祖在家乡的宴会上唱起《大风歌》。刘秀巡行河北,以其为根基统一天下;孙策占据江东,为孙吴政权打下基础。

太宗怀鹞①,桓典乘骢②。嘉宾赋雪③,圣祖吟虹④。

【注释】

①太宗怀鹞(yo):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代皇帝。鹞,鹞子,一种比鹰小的猛禽,可以训练它用于捕猎。据《隋唐嘉话》,李世民在位时,大臣魏徵以敢于进谏著称。一次,李世民正在逗弄鹞子,恰逢魏徵觐见。李世民怕魏徵批评他贪图逸乐,就将鹞子藏在怀中。魏徵看见李世民藏起鹞子,故作不知,上前奏事,滔滔不绝,并语及前朝贪图享受的帝王,借以劝谏。李世民敬重魏徵,不愿打断他说话,鹞子最终就这样闷死在怀中。

②桓典乘骢(cōng):桓典(?201),字公雅,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东汉晚期大臣。骢,一种青白色的马,现在通常称为菊花青。据《后汉书桓典传》,桓典在汉灵帝时任侍御史,刚直不畏权贵,京城洛阳的贵幸之徒都很怕他。由于桓典常乘骢马,故京师有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的说法。

③嘉宾赋雪:嘉宾,指与梁孝王一起观赏雪景的宾客。赋雪,以雪为题目写诗作文。南朝文学家谢惠连的《雪赋》以西汉时梁孝王与宾客在兔园赏雪为主题,设想了梁孝王命司马相如描绘雪景、司马相如奉命作赋的情节。梁孝王(?前144),名刘武,汉文帝之子、汉景帝之弟,景帝朝以母弟贵宠,招揽了包括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名士在内的许多宾客。

④圣祖吟虹:圣祖,英明的君主,这里指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朝第一代皇帝。吟虹,以彩虹为题目吟诗。据《碧里杂存》,朱元璋微服出行,与彭友信在途中相遇。朱元璋偶然看到彩虹,作了两句诗:谁把青红线两条,和云和雨系天腰?彭友信立刻续上后两句:玉皇昨夜銮舆出,万里长空驾彩桥。朱元璋认为彭友信有才华,与他约定次日早晨一起入朝。第二天,彭友信坚持等候朱元璋,以致错过上朝时间。朱元璋对彭友信重视信诺的品格非常赞赏,任命他为北平布政使。

【译文】

唐太宗为了避免魏徵劝谏,将鹞子揣在怀中;东汉桓典执法不避权贵,被称为骢马御史。谢惠连在《雪赋》中描绘了梁孝王与宾客赏雪、司马相如奉命作赋的场景;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行,提拔了为他续《彩虹》诗的彭友信。

邺仙秋水①,宣圣春风②。恺崇斗富③,浑濬争功④。

【注释】

①邺仙秋水:邺仙,即李泌(b,722789),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封邺侯,官至宰相。他喜好神仙不死之术,所以被称为邺仙。秋水,秋天的水清澈明亮,古人常用来形容眼睛的澄净。据《邺侯外传》,贺知章评价童年的李泌说:这孩子的眼睛像秋水一样,将来一定能做宰相。李泌经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出入皇宫,深受历代皇帝信赖,晚年果然做了宰相。

②宣圣春风:宣圣,即孔子(前551前479),古人称孔子为圣人,汉朝皇帝追尊孔子为褒成宣尼公,所以后世称孔子为宣圣。春风,指孔子道德高尚,如同春风能助万物生长。据《尚友录》,汉武帝向东方朔询问孔子和弟子颜回的道德谁更出色。东方朔回答说:颜回的道德就像桂树,能让一座山都变得芳香;孔子的道德则像春风,所到之处万物都跟着生长。按,此说不见于汉晋旧籍,似为后人所造作。

③恺(kǎi)崇斗富:恺,即王恺,西晋官员,晋武帝的舅舅。崇,即石崇(249300),西晋官员,以巨富闻名。据《世说新语汰侈》,晋武帝时,王恺和石崇互不服气,竞相用奢侈行为来显示自己的豪富。晋武帝为了帮助王恺取胜,赐给他一棵二尺多高的珊瑚树。王恺拿给石崇看,石崇拿起手边的铁如意,一下就把珊瑚树敲碎了。王恺非常愤怒,石崇说:不要生气,我还给你就是了。于是令左右搬出家里的珊瑚树,仅高三四尺的就有六七棵,其他如王恺拿来炫耀那棵一样的还有很多。

④浑濬(jn)争功:浑,即王浑(223297),西晋大臣、将领。濬,即王濬(206286),西晋名将。据《晋书王濬传》,在晋灭吴的战争中,王浑从扬州进攻,王濬则从益州进攻。王浑打败吴军后,迟疑不敢渡江,王濬则顺长江而下,比王浑早攻入吴的都城建业,吴国君主孙皓被迫向王濬投降。王浑把这件事情看作自己的耻辱,向晋武帝奏报王濬在战争中有不法行为,又宣称王濬不听指挥,王濬也上书为自己辩护。经过调解,两人最终停止了争斗。

【译文】

李泌的眼睛像秋水一样清澈,童年时就被视为未来的宰相之器;孔子的道德如同春风一般,能够温养万物。王恺与石崇争豪斗富,竞相展现自己的奢侈;王浑与王濬争夺灭吴的首功,向皇帝上书攻击对方。

王伦使虏①,魏绛和戎②。恂留河内③,何守关中④。

【注释】

①王伦使虏:王伦(10811144),宋朝官员。使虏,出使金国。虏,古人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据《宋史王伦传》,南宋初年,王伦被派往金国议和,达成收回河南地区、接回被金国俘虏的宋徽宗、宋钦宗的协议。后来金国发生***,废止了和约,并将王伦扣押在北方。在囚禁生活中,王伦始终不肯投降金国,最终被金人处死。

②魏绛和戎:魏绛(?前552),春秋时晋国的大夫。和戎,与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戎,最初是民族的名字,后来也变成古人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据《左传襄公四年》,戎族部落无终派遣使者与晋国讲和,晋悼公认为戎人不讲信义,与其和他们保持友好关系,不如继续和他们打仗。魏绛极力阻止,向悼公指出与戎人保持友好的五点好处,如可以从戎人处购买土地,能够免除边境之患,可增强国家的威信等。悼公接受了魏绛的劝告,不再与戎族交战,集中力量于争霸中原,复兴了晋国一度衰微的霸业。

③恂(xn)留河内:恂,即寇恂(?36),东汉开国功臣。河内,汉代郡名。在今河南西北部,郡治在怀县(今河南武陟)。据《后汉书寇恂传》,刘秀攻下河内郡后,一时难以向南发展,决定北上***河北地区的起义军,留寇恂镇守河内郡。寇恂在郡,击败来犯的强敌,又不断为刘秀的军队供给粮草财物,刘秀非常赞赏他的功劳。

④何守关中:何,即萧何(?前193),西汉开国功臣,官至丞相。关中,古代地理区划,包括今陕西大部、甘肃一带。据《史记萧相国世家》,刘邦平定关中后,派萧何辅佐刘盈(刘邦嫡长子)留守,自己率军东进,与项羽交战。萧何不断把关中的粮食转运到刘邦军中,刘邦多次打败仗,萧何又为他组织关中的青壮年补充军队。刘邦消灭项羽后,大封功臣,以萧何为首功。

【译文】

南宋初年,王伦出使金国讲和,被金人扣押处死;春秋时期,魏绛向晋侯建议与戎人讲和,晋国深得其利。东汉开国,寇恂任河内太守,为发兵北征的刘秀镇守根本要地,供给后勤;楚汉战争,萧何为刘邦镇守关中,不断征发关中补给前线,使刘邦足食足兵。

曾除丁谓①,皓折贾充②。田骄贫贱③,赵别雌雄④。

【注释】

①曾除丁谓:曾,即王曾(9781038),北宋大臣,数次出任宰相。丁谓(9661037),北宋大臣,曾任宰相。据《宋史丁谓传》,宋真宗去世后,宰相丁谓权倾一时,专横跋扈。当时王曾为参知政事(副相),反感丁谓的专权,又难以正面对他发起进攻,于是设法求得与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单独交谈的机会,揭发了丁谓的罪过,丁谓遂被罢免,贬为崖州司户参军。

②皓(ho)折贾充:皓,即孙皓(242284),三国时期东吴最后一个皇帝,有名的暴君。折,挫折、侮辱。贾充(217282),曹魏重臣贾逵之子,司马昭的重要谋士,后来成为西晋开国元勋。据《资治通鉴晋纪三》,晋灭吴后,孙皓被押送至西晋的都城洛阳,朝见晋武帝。在朝会上,贾充嘲讽孙皓说:听说您在南方凿人的眼睛,剥人的脸皮,这是什么刑罚啊?孙皓说:做臣子的有杀害君主以及不忠诚的,就处以这种刑罚。贾充在曹魏朝廷任职时,有杀害君主曹髦的劣迹,听到孙皓的话后哑口无言。

③田骄贫贱:田,即田子方,战国时期学者。骄,对人表现出骄傲的态度。贫贱,贫穷而身份低下。据《史记魏世家》,田子方曾对魏国的太子很不恭敬,太子生气地问他:是富贵的人可以骄傲地对待别人呢?还是贫贱的人可以表现出骄傲来呢?田子方说:当然是贫贱的人可以表现骄傲,富贵的人怎么敢骄傲地对待别人?国君待人骄傲,就要失去他的国;大夫待人骄傲,就会失去他的家;贫贱的人呢,说的话不被采纳,做的事与人不合拍,可以穿上鞋就走,他到哪儿不都是贫贱的吗?没有什么可害怕失去的。

④赵别雌雄:赵,即赵温(137208),东汉大臣。别,判别,分清。雌雄,雄飞与雌伏,这里分别指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即奋发有为与屈服隐忍。据《后汉书赵温传》,赵温做京兆丞时曾经感叹:大丈夫应该雄飞,怎么能够雌伏?于是就离职回家了。按,京兆,郡名。辖西汉旧京长安及其周边诸县,郡治在长安。因系旧都,故设京兆尹为长官,秩二千石,京兆丞为副职,秩六百石。丞的秩次、权力都远低于尹,故赵温以为做京兆丞是雌伏。

【译文】

王曾以巧妙的计策除去权倾朝野的丁谓,孙皓用机变的言辞使有弑君污点的贾充受到挫伤。田子方以身份贫贱为骄傲,不屈于魏国太子的责问;赵温不甘于做京兆尹的副手而雌伏,遂辞官还乡。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①。子尼名士②,少逸神童③。

【注释】

①王戎简要,裴楷清通:王戎(234305),西晋大臣。简要,简约扼要。裴楷(237291),西晋官员。清通,清明通达。据《世说新语赏誉》,王戎、裴楷幼年时同去拜访朝臣钟会,事后,有人问钟会:刚才那两个孩子怎么样?钟会说:裴楷内心清明,外表通达;王戎做事得要领而又简约。二十年后,这两个孩子都是能够做吏部尚书的,希望到那时天下没有遗漏的人才。

②子尼名士:子尼,即蔡克(或作充),西晋官员。据《晋书蔡谟传》,西晋时,荆州刺史王澄路过陈留郡(今河南开封附近),问当地来迎接的官员:本郡有哪些名士?官员回答说:有蔡子尼(蔡克)、江应元(江统)。当时陈留郡出了不少高官,王澄就问:如某某、某某,不也是本郡人吗?官员答是。王澄又问:那你为何只称道蔡、江二人呢?官员回答:之前以为您问的是人物品格,没想到问的是谁做的官大。王澄闻言笑了起来,就不再问下去了。

③少逸神童:少逸,即刘少逸,北宋文人、官员。据《诗话总龟幼敏门》,刘少逸十一岁时,诗文已经写得很好,其师潘阆(lng)带他去见王禹偁、罗处约,并献上刘少逸创作的诗文。王、罗二人见刘少逸年幼,怀疑这些作品是别人代写的,就要求与刘少逸联句。刘少逸连对数十句,不但文辞精妙,而且反应敏捷。王、罗二人叹服,遂向朝廷推举刘少逸,皇帝得知后,赐以进士及第。最终,刘少逸官至尚书员外郎。

【译文】

王戎做事简约而得要领,裴楷为人清明通达。蔡克品格高尚,被本郡公认为名士;刘少逸自幼才思敏捷,被视为神童。

巨伯高谊①,许叔阴功②。代雨李靖③,止雹王崇④。

【注释】

①巨伯高谊:巨伯,即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人。高谊,德行高尚。据《世说新语德行》,荀巨伯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恰遇胡人攻打郡城。朋友说:我肯定要死了,你走吧。荀巨伯不忍离开。胡人攻陷城池后,问荀巨伯:大军到来,一郡的人都逃散了,你怎么还在这里?荀巨伯回答:朋友生病,我不忍抛弃他,希望能以我的生命换取他的生命。胡人非常赞赏他的义气,说: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就撤兵离去了,一郡得以保全。所谓胡人,余嘉锡先生认为即鲜卑人,是汉晋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个民族。

②许叔阴功:许叔,即许叔微(10791154),南宋名医、官员,世称许学士。阴功,即阴德,迷信的人指在人世间做了好事,在阴间可以记功。据《夷坚志》,许叔微少习举业,梦见有人对他说:汝欲登科,须积阴德。许叔微家贫,自度无力施舍积德,遂行医济世。时间长了,他治愈的人越来越多,又梦见之前的人来说:药有阴功,陈楼间处。堂上呼卢,唱六作五。后来许叔微应绍兴二年(1132)科举,中第六名进士,但由于他是太学内舍生,得以按照第五名的资格授官,排在他前一名的是陈祖言,后一名的则是楼材。梦中人所说的,至此都应验了。

③代雨李靖:代雨,替人行雨。李靖(571649),唐代开国功臣。据《续玄怪录》,李靖没做官时,曾寄居在霍山的山村中,每天出门打猎。一天,因追逐鹿群迷路,夜宿山中人家。夜半,有人到家中传令,这家的女主人觉得李靖形貌不凡,就对他说:这里是龙宫,上天命我们降雨,但我的儿子都不在,能烦您走一趟吗?于是给李靖一匹马、一个水瓶,告诉他上马后放开马随便跑,听到马叫,从瓶中滴一滴水在马鬃上,当地就会下雨。李靖骑上马,马渐渐飞到空中,路过之前所住的村子,李靖看到当地非常干旱,想要为其解决旱灾,连滴了二十滴。回到龙宫后,女主人哭着说:你滴一滴水,地上就降一尺雨,二十滴水下去,村子一夜平地水深两丈,哪里还有活人?因为你,我被杖责八十,儿子也受了连累。李靖离开后,再到之前的山村,果然当地已经被洪水淹没,只有大树还露出树梢。

④止雹王崇:止雹,停止冰雹。王崇,北魏孝子。据《魏书孝感传》,王崇在父母先后去世后极其哀痛,超越了礼法的常规。那一年,他的家乡阳夏发生大规模的雹灾,对田地造成了巨大损害,然而当冰雹要经过王崇的田地时,却突然停息下来,王家的地丝毫没有遭到损害。更奇妙的是,过了王家的地以后,冰雹又变得像之前一样猛烈了。当时的人都认为这是王崇的孝行感动了上天。

【译文】

荀巨伯德行高尚,保全了一城百姓;许叔微积累阴德,终于得中进士。李靖年轻时仪表非凡,被请求代龙行雨;王崇对父母至孝,家乡发生雹灾时,只有他的田地不曾受损,时人认为这是因为他的孝行感动上天。

和凝衣钵①,仁杰药笼②。义伦清节③,展获和风④。

【注释】

①和凝衣钵(bō):和凝(898955),五代时文学家、大臣,后晋时官至宰相。衣钵,僧人所穿法衣与食钵的合称。佛教以衣钵相传作为传承的标志,所以后人把师徒传授继承也称为传衣钵。据《渑水燕谈录贡举门》,和凝中进士时名列第十三。有一年他主持科举考试,对参加考试的范质非常欣赏,于是将范质定为第十三名。事后,和凝对范质说:你的文章是应该得第一名的,姑且委屈你排在第十三,将来传我的衣钵。后来范质果然官至宰相,实现了和凝传衣钵的预言。

②仁杰药笼:仁杰(630-700),即狄仁杰,唐代名臣,武则天当政时期官至宰相。药笼,盛药的器具。据《旧唐书元行冲传》,元行冲经常给狄仁杰提意见,并对狄仁杰说:下属侍奉上司,对上司来说就像是储藏各种东西备用,储备肉食是供食用的,储备药物是防病的。您门下的宾客里面可以充当美食角色的已经很多,希望能把我当做一味药物。狄仁杰也对其他人说:元行冲是我的药笼中物,哪怕一天也不能缺少。

③义伦清节:义伦,即沈义伦(909987),后改名沈伦,北宋大臣,曾任宰相。清节,清廉有节操。据《宋史沈伦传》,宋军攻灭后蜀政权,进入成都,主要将领在当地大肆搜刮,聚敛钱财,沈义伦不肯与他们同流合污。回京以后检查行李,沈义伦的箱子里只有几本书而已。宋太祖赞赏沈义伦的清廉,任命他做枢密副使。

④展获和风:展获,即柳下惠,又名展禽,春秋时鲁国人,有圣人之名。和风,形容展获的风范平和温厚。据《孟子万章下》,孟子称赞展获为圣之和者也,又说:听闻柳下惠的风范,能让鄙俗的人宽容,轻薄的人敦厚。后世因而称柳下惠为和圣,并创造出和风百世一词赞美他。

【译文】

和凝做主考官时,看重范质,将其点为第十三名进士,以示衣钵传承;元行冲时常劝谏狄仁杰,以药物自比,狄仁杰也将他看作药笼中物。沈义伦参与灭蜀之役,不肯同流合污搜刮钱财,还朝时箱中唯有图书,遂以清节著称;柳下惠有温厚平和之风,能使鄙俗的人宽容,轻薄的人敦厚。

占风令尹①,辩日儿童②。敝履东郭③,粗服张融④。

【注释】

①占风令尹:占风,用风进行占卜。古代有所谓风角之术,以刮风的时间、方位、声音、大小来卜定吉凶人事。令尹,即关令尹,名喜。据说曾是负责把守函谷关的官员,世称关尹子。据《初学记》引《神仙传》,老子离开周地,西出函谷关,关令尹通过占卜风象,知道有神人将要来到这里,就扫道以迎见老子。老子见到关令尹,知道他命应得道,遂停留在关下,著书传授给他,并向他传授长生之道。

②辩日儿童:辩日,争论太阳的远近。据《列子汤问》,孔子东游时,看到两个小孩子争论太阳的远近。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时看起来大,到中午时看起来小,所以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时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时天气凉爽,到中午时就变热了,所以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时离人近。孔子一时竟然不能判断他们谁说得对。按,旧说,其中一个孩子就是七岁为孔子师的项橐。

③敝履(lǚ)东郭:敝履,破鞋子。东郭,即东郭先生,西汉方士。据《史记滑稽列传》,汉武帝时,东郭先生以方士待诏于公车署,穷困潦倒。冬天出门,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他穿的鞋子有鞋面没有鞋底,路人笑话他,他自我解嘲道:还有谁能走在雪上,在别人看来是穿着鞋,但踩出来的脚印又像光脚走路呢?后来东郭先生以劝谏卫青之故,为武帝所看重,直接任命他为郡都尉(汉代各郡设都尉,作为郡太守的军事副手,秩比二千石)。

④粗服张融:粗服,粗陋的衣服,后以粗服或粗服乱头形容人不修仪表。张融,南朝官员。据《南齐书张融传》,张融有才,行为不同流俗。齐高帝萧道成素来欣赏他,下诏赐给他衣服,说:看到你穿的衣服粗陋,这虽是你一贯的作风,但衣着太过褴褛,也和你在朝中的地位不符。现在送一件旧衣服给你,此衣虽旧,却比新的还有价值。这是我曾穿过的衣服,已经让人按照你的身材重新裁剪过了,同时再送一双鞋给你。

【译文】

关令尹通过占卜风象,知道老子将要经过函谷关,因而得道;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孩辩论太阳远近,不能决其是非。西汉时,东郭先生待诏公车,穷得连完整的鞋子都穿不起,却一举升任郡都尉这样的高官;南齐初,张融衣着粗旧,不饰仪容,齐高帝萧道成特意赐给他一件自己穿过的旧衣,以示恩宠。

卢杞除患①,彭宠言功②。放歌渔者③,鼓枻诗翁④。

【注释】

①卢杞(qǐ)除患:卢杞(?785),唐代大臣,曾做宰相。除患,除去祸害。据《新唐书卢杞传》,唐德宗时,卢杞做虢州刺史,官府在当地养猪三千头,为民之患。卢杞上奏朝廷,德宗下诏指示把猪迁到同州的沙苑去。卢杞又上奏说:同州居民也是您的百姓,我觉得还是将猪杀掉食用最好。德宗说:卢杞守虢州,能替其他州考虑,是宰相之材。遂下令将猪赐给贫民,从此便有意用他做宰相。按,然而卢杞任宰相后,嫉妒贤能,陷害忠良。

②彭宠言功:彭宠(?29),东汉初期渔阳太守,曾支持汉光武帝刘秀平定河北,立下大功,后反叛自立,被家奴杀死。言功,陈述功绩。据《后汉书彭宠传》,刘秀巡行河北时,局势一度非常窘迫,彭宠发兵支援他,并输粮助军,前后不绝。刘秀加彭宠大将军号,封侯。但彭宠并不满意,叹息道:以我的功劳,应该封王。现在只是这个样子,莫非陛下忘了我吗?后来彭宠与幽州牧朱浮不和,又怨刘秀不重用他,便起兵反叛。

③放歌渔者:放歌,尽情地大声唱歌。据《太平广记畜兽十三猿下》引《潇湘录》,楚江(即今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岸边住着一位渔人,他结茅而居,钓到鱼就拿去换酒,狂歌醉舞。有人问他:您这样做,是隐人之渔(指以渔遣兴)还是渔人之渔(指以此为生)?渔人答道:姜子牙、严子陵隐迹于渔钓,人人都说他们是隐士,殊不知他们钓的不是鱼,是名。渔人打鱼,在明月之下,浪静之时,除了自己吃饱之外,就拿去换酒,也不知道是隐人之渔,还是渔人之渔。发问的人为之叹服。

④鼓枻(y)诗翁:鼓,敲打。枻,船桨。诗翁,能作诗的老人。据《明一统志长沙府人物》引《夷坚志》,卓彦恭乘船过洞庭湖,夜间有小渔舟过其船侧,卓彦恭问渔夫是否打到了鱼,渔夫答道:无鱼,有诗。卓彦恭很高兴,又问道:我想听您吟唱一首,可以吗?于是渔夫敲着船桨高声吟道:八十沧浪一老翁,芦花江上水连空。世间多少乘除事,良夜月明收钓筒。卓彦恭想要邀他叙话,老渔夫已经摇着船走远了。

【译文】

卢杞做虢州刺史,为州民考虑,除去养猪之害,德宗因而有意用其为相;彭宠自负在光武帝平定河北过程中立有大功,心常怏怏,终至起兵反叛。唐代楚江边住着一位渔者,以打鱼自给,高兴了便放歌起舞;宋人卓彦恭过洞庭湖,夜里遇到一位以渔为业的老隐士,渔人敲着船桨,为卓彦恭吟唱了一首自己的诗。

韦文朱武①,阳孝尊忠②。倚闾贾母③,投阁扬雄④。

【注释】

①韦文朱武:韦文,韦逞(chěng)的母亲有文才。韦逞,前秦官员。据《晋书列女传》,韦逞的母亲幼年时曾随父学习《周礼》。前秦君主苻坚到太学视察,博士卢壶向苻坚推荐韦母讲授《周礼》。苻坚下令选派一百二十名学生到她家中学习,并授予她宣文君的称号。朱武,朱序的母亲有武略。朱序,东晋名将。据《晋书朱序传》,朱序为东晋镇守襄阳,抵抗前秦的攻击,他的母亲认为城的西北角必然首先崩溃,就率领婢女及城中妇女在西北角内另筑一道新城。前秦军队攻城时,西北角果然崩塌,城中守军退守新筑城,前秦军队被迫撤退。

②阳孝尊忠:阳孝,王阳是孝子。王阳,即王吉(?前48),西汉学者、官员。尊忠,王尊是忠臣。王尊,西汉后期官员。据《汉书王尊传》,益州邛山有一段路名为九折阪,王阳做益州刺史时,到下属各郡巡视,经过九折阪,见路况艰险,感叹道:身体是父母留给我的,怎么能屡次登上险要之处呢?就告病辞职了。后来王尊任益州刺史,也路过这里,问随行的官吏:这里不是王阳所畏惧的那条路吗?官吏回答:正是。王尊就催促车夫,说:继续前行!王阳是孝子,王尊是忠臣!

③倚闾(lǘ)贾母:倚闾,靠在里巷的门上。闾,里巷的门。贾母,王孙贾的母亲。王孙贾,战国时齐人。据《战国策齐策》,乐毅伐齐时,楚国派淖齿援齐,齐闵王遂以淖齿为相。后来淖齿发动叛乱,闵王出逃被杀。齐臣王孙贾与闵王失散,回到家中。他的母亲责备说:你早出晚归,我倚着家门等候你;你晚上出门不回来,我倚着巷门等候你(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你侍奉齐王,齐王出逃,不知道去了哪里,你还回家做什么?王孙贾于是在市集上号召民众,说:淖齿乱七国,杀闵王,想要和我一起杀淖齿的,把右臂袒露出来!很快就聚集了四百人,攻杀淖齿。因为这一事迹,王孙贾的母亲被视为忠君的典范。

④投阁扬雄:投阁,从阁楼上跳下来。扬雄(前5318),西汉末文学家、学者。据《汉书扬雄传》《汉书王莽传》,扬雄在京师为郎,校书天禄阁,不近势利,好古乐道,自谓爰清爰静,游神之廷;惟寂惟寞,守德之宅。后来朝臣甄寻、刘棻等编造符命,因触怒王莽被捕,口供连及数百人。扬雄因是刘棻的老师,也在拘捕之列。狱吏来时,扬雄恐惧,从天禄阁跳下来,几乎摔死。王莽知道此事后,说:扬雄素来不参与这些事情,怎么会涉及进来?询问之后,知道扬雄只是教授刘棻古文字,并不知情,就赦免了他。但是京师还是流传顺口溜讽刺说: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后世有人因此责难扬雄外表淡泊,内嗜利禄,甚至抨击他不忠于汉朝。

【译文】

韦逞之母通《周礼》,是女性有文才的代表,朱序之母懂得军事,是女性有武略的代表;同是经过九折阪,王阳首先想到对父母的孝,称病辞职,王尊想到的是对君主的忠,长驱而过。王孙贾的母亲用自己倚靠里门等候儿子归来的事例,激励儿子为君主尽忠;扬雄被编造符命、触怒王莽的学生刘棻牵连,将被拘捕,吓得从天禄阁上跳下,险些丧命。

梁姬值虎①,冯后当熊②。罗敷陌上③,通德宫中④。

【注释】

①梁姬值虎:梁姬,即南宋名将韩世忠的妻子梁氏。俗称梁红玉。南宋著名抗金英雄。韩世忠,南宋大将。值虎,遭遇猛虎。据《鹤林玉露》丙编,梁氏本是京口(今江苏镇江)营妓,某月初一早晨到官府侍奉,看到廊下有一头猛虎伏在地上睡觉,再看时,猛虎原来是一位士兵,此人就是韩世忠。梁氏看出韩世忠的不凡,决定嫁给他。在抗金战争中,梁氏辅助韩世忠屡立战功,先后被封为安国夫人、护国夫人。

②冯后当熊:冯后,即汉元帝的妃子冯婕妤,她的儿子被封为中山王,她也被尊为中山太后,所以称为冯后。据《汉书外戚传》,汉元帝带着妃子去看斗兽,一头熊突然从牢笼中跑了出来,宠妃们都吓得逃跑,只有冯婕妤挡在元帝身前,与熊正面相对。侍从将熊杀死后,元帝问冯婕妤:大家都很害怕,你怎么反而挡在我前面呢?冯婕妤说:猛兽捕捉到人,就会停止向前,我怕熊伤害到你,所以挡在前面。从此,元帝对冯婕妤格外敬重。

③罗敷陌上:罗敷,汉代乐府诗中的女性人物,美丽而聪慧。陌上,田间小路上。汉乐府有《陌上桑》,描绘罗敷采桑、过路官员想要占有罗敷、罗敷出言拒绝等情节。在诗中,罗敷巧妙而坚定地拒绝了官员的引诱,由此成为我国古代坚贞女性的代表。

④通德宫中:通德,即樊通德,据说是汉成帝时赵皇后(即赵飞燕)的远亲,熟知赵皇后与其妹赵昭仪(即赵合德)的生平经历。据《飞燕外传》,其作者伶玄买樊通德为妾,樊通德有才貌,能讲述赵飞燕姐妹的故事,并建议伶玄把这些故事记下来,《飞燕外传》就是根据樊通德讲的故事写成的。按,《飞燕外传》的实际成书时间并非西汉末期,樊通德只是一个虚构人物,其书的内容不可尽信。

【译文】

韩世忠的妻子梁氏本为京口营妓,看到韩世忠有虎相就嫁给他,后来辅助韩世忠屡立战功,卒至显贵;冯婕妤陪汉元帝看斗兽,熊逃出牢笼,冯婕妤挡在汉元帝身前保护他。汉乐府民歌《陌上桑》通过描述女主人公罗敷在陌上采桑、拒绝官员引诱的故事,歌颂了她坚贞聪慧的道德情操;《飞燕外传》假托樊通德向丈夫伶玄讲述宫中故事,描述了赵飞燕姐妹的生活经历。

二冬

汉称七制①,唐羡三宗②。杲卿断舌③,高祖伤胸④。

【注释】

①汉称七制:七制,七位有出色事迹的君王。据《文中子》卷一《王道篇》,隋代大儒王通对弟子说:像七制之主那样,是可以用兵征战的。注云:《续书》有七制,皆汉之贤君,立文武之功业者,高祖、孝文、孝武、孝宣、光武、孝明、孝章是也。据此,七制指的就是西汉的高祖、文帝、武帝、宣帝,以及东汉的光武帝、明帝、章帝这七位皇帝。《续书》是王通拟《尚书》而作的典籍,唐代已佚,故不知七制之义何在。朱熹说:此必因其《续书》中曾采七君事迹以为书,而名之曰七制。认为王通取上述七帝事迹合为一篇,谓之七制,可供参考。

②唐羡三宗:三宗,三位以宗为庙号的君王。据《史记殷本纪》,殷人以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后人遂将此三位君王合称为殷之三宗。就唐朝皇帝而言,唐太宗有创业之功,又有贞观之治的政绩;唐玄宗执政时,唐朝进入极盛期,史称开元盛世;唐宪宗削除藩镇,重振朝纲,时人谓之元和中兴,故后人也将这三位皇帝合称为三宗。考宋人王十朋《梅溪集》,已见汉七制、唐三宗之说,可见其说起源不晚于南宋。

③杲(gǎo)卿断舌:杲卿,即颜杲卿(692756),唐代官员。据《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在安史之乱时,任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与堂弟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颜真卿共同起兵抗击安禄山,一度引发河北十五郡积极响应,起来反抗安禄山,但最终还是被安史叛军打败。常山郡陷落后,颜杲卿被叛军俘虏,肢解处死。受刑过程中,颜杲卿骂声不绝,叛军割断他的舌头,颜杲卿仍含糊诟骂,直到死去。

④高祖伤胸:高祖,即汉高祖刘邦。据《史记高祖本纪》,楚汉战争时期,刘邦与项羽在广武鸿沟相持,项羽向刘邦挑战,刘邦不但拒绝,还历数项羽的十项大罪。项羽大怒,命弩手暗发一箭,射中刘邦的胸口。刘邦虽然胸口受伤,但为安抚军心,故意按着自己的脚说:贼人射中了我的脚趾!此时刘邦受伤很重,但在张良的劝说下,还是强行起床,巡视军营,没有给楚军乘胜打击的机会。

【译文】

汉朝有七位杰出的皇帝,被合称为七制;唐朝的太宗、玄宗、宪宗都是名君,被合称为三宗。颜杲卿抵抗安史叛军,宁死不屈,被割舌处死;汉高祖被项羽伏弩射中胸口,为安定军心,只宣称自己被射中了脚趾。

魏公切直①,师德宽容②。祢衡一鹗③,路斯九龙④。

【注释】

①魏公切直:魏公,即韩琦(10081075),北宋大臣,曾任宰相。封爵魏国公,所以称魏公,为官以率直著称。据《宋史韩琦传》,韩琦中进士后,曾任右司谏,在任三年期间,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务,向宋仁宗上疏七十余次。他曾弹劾宰相王随、陈尧佐及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庸碌无能,导致四人同日罢职出外,时称片纸落去四宰执,由此名声大振。名相王曾称赞韩琦道:今言者不激,则多畏顾,何补上德?如君言,可谓切而不迂矣。

②师德宽容:师德,即娄师德(630699),唐朝大臣,武则天执政时期曾任宰相。据《新唐书娄师德传》,娄师德深沉有度量,有人对他恶言相向,他常以逊谢的方式避免激化矛盾。同为重臣的狄仁杰很不喜欢娄师德,经常排挤他。武则天问狄仁杰:你觉得娄师德有知人之明吗?狄仁杰回答:我曾与娄师德做过同僚,并不觉得他善于知人。武则天说:我任用你,就是娄师德推荐的,从这一点说,他确实知人啊。就将娄师德的奏章拿给狄仁杰看。狄仁杰感叹道:娄公涵养真是高啊。我被他所宽容,竟然还毫不觉察,我不如他太多了。

③祢衡一鹗():祢衡,东汉末年士人,为人狂放。曾数次触忤曹操,后世将其故事演绎为击鼓骂曹。后投奔荆州牧刘表,又投江夏太守黄祖,皆不得志,最终为黄祖所杀。鹗,鸟名。性凶猛。俗称鱼鹰。据《后汉书文苑列传》,曹操迎汉献帝都许之后,祢衡到许都游历,与孔融、杨修交好。孔融深重其才,故上疏向朝廷推荐祢衡,说:一百只鸷加在一起,也不如一只鹗。如果祢衡能在朝任职,所作所为必有可观之处。鸷,古代所说的一种猛禽,为鹰类。鹗比鸷的体形更大,也更凶猛,故孔融说一百只鸷也不如一只鹗。

④路斯九龙:路斯,即张路斯,唐初人。据《集古录张龙公碑》记载,张路斯罢官回到故乡颍上(今安徽颍上)后,常常晚上出门,第二天凌晨回家,回来以后浑身湿冷。夫人问他为何如此,他说:我是龙的化身,蓼县(今河南固始)的郑祥远也是龙的化身。他占了我的水池,我屡次与他交战不胜。明天就是决战了,可让儿子带着弓箭去射他。两条龙中,鬣上系着青绡的是郑祥远,系着红绡的是我。第二天,张路斯的儿子果然射中系着青绡的龙,郑祥远飞到合肥西山,落地死掉了。后来张路斯的九个儿子也都变成了龙。

【译文】

韩琦做谏官,以上疏恳切率直闻名;娄师德为人宽厚深沉,能容忍他人的冒犯。祢衡有才能,孔融推荐他,将他比作凶猛能搏击的鹗;张路斯的九个儿子助他打败对手,后来都化身为龙。

纯仁助麦①,丁固梦松②。韩琦芍药③,李固芙蓉④。

【注释】

①纯仁助麦:纯仁,即范纯仁(10271101),北宋大臣,范仲淹之子,曾任宰相。助麦,以麦子资助人。据《冷斋夜话》,范仲淹知应天府时,命范纯仁回苏州老家运五百斛麦子来。范纯仁此时还很年轻,到苏州装载了麦子回程,走到丹阳的时候,恰遇父亲的好友石延年。范纯仁问石延年来这里多久了,听他说因为没有钱办丧事,在丹阳已滞留了两个月,就将所运的麦子连船都送给他作为资助,自己单人独骑返回家中。

②丁固梦松:丁固,三国时孙吴政权的大臣。据《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裴注引《吴书》,丁固做尚书的时候,曾梦见肚子上长了一棵松树,醒来以后对人说:松字可以拆成十八公,十八年后,大概我能做到三公吧?到吴末帝孙皓时,丁固果然官至司徒,与梦兆相符。

③韩琦芍药:芍药,花名。由于花形大而富丽,被称为花相(花中的宰相)。据《补笔谈》,宋仁宗时,韩琦以资政殿学士知扬州,后园芍药一枝开四花,花形都是上下为红色花瓣,中间一圈黄色花蕊,名为金带围。当时传说,见此花,则城中出宰相。韩琦得知后,欲举行一次四人参加的小规模酒宴,以应其兆。当时,王珪任扬州通判,王安石任签判,俱得与会,尚缺一人,以恰好经过的陈升之充其数。此后三十年间,四人都官至宰相。

④李固芙蓉:李固,即李固言(782860),唐代大臣,曾任宰相。据《酉阳杂俎》,李固言年轻时应举不第,游历蜀中。有一老妇对他说:你明年芙蓉镜下及第,二纪(古人以十二年为一纪)以后拜相,当镇蜀土。我看不到你做大将的那天了,只希望你将来照顾我的小女儿。第二年,李固言果然中了状元,考题中有人镜芙蓉的字样。二十年后,李固言做了宰相,老妇又来见他,见面后说:出将入相定了。后来李固言果然出镇蜀地,做了剑南西川节度使,对老妇的女儿颇加优待。

【译文】

范纯仁以麦子资助石延年,不惜倾尽所有;丁固梦见肚子上长出松树,拆松字为十八公,后来果然官至宰相。韩琦召集王珪、王安石、陈升之赏异种芍药花,后来四人三十年内都做到宰相,应了金带围之兆;李固言被蜀中老妇预言芙蓉镜下及第,第二年果然以试人镜芙蓉之题得中状元。

乐羊七载①,方朔三冬②。郊祁并第③,谭尚相攻④。

【注释】

①乐羊七载:乐羊,即乐羊子,东汉人。据《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出门求学,一年就回来了。在当时,跟着老师学习,往往要持续多年,因此妻子恭敬地问他何故早归。乐羊子回答:想念家里,所以就回来了,没有其他缘故。其妻听了后,拿起刀走到织布机前,说:这布自一丝累积到一寸,再长到一丈、一匹,现在如果割断,就前功尽弃了。学到一半就放弃,跟织到一半割断布有什么区别呢?乐羊子闻言感悟,就回去继续学习,七年没有再回家。

②方朔三冬:方朔,即东方朔,西汉辞赋家。三冬,三个冬天,后人以之代指三年。据《汉书东方朔传》,汉武帝即位后,招引天下文学材力之士,东方朔自故乡来到长安,上书武帝说: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如淳注:贫子冬日乃得学书,言文史之事足可用也。后来人们就用三冬学咏读书。并说: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

③郊祁(q)并第:郊,即宋郊(9961066),后改名宋庠(xing),北宋大臣,曾任宰相。祁,即宋祁(9981061),宋郊之弟,北宋大臣、文学家。并第,同时中科举。据《宋史宋祁传》,宋郊、宋祁同举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进士,宋祁第一,宋郊第三。当时主政的刘太后认为弟弟不应该排在兄长之前,故改宋郊为第一,宋祁为第十。当时合称宋郊、宋祁为二宋,又称宋郊为大宋,宋祁为小宋。

④谭尚相攻:谭,即袁谭(?205),东汉末年割据河北的军阀,袁绍之子。尚,即袁尚(?207),袁谭之弟。据《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袁绍平素喜爱袁尚,让长子袁谭出镇外地。袁绍死后,部下审配、逢纪与辛评、郭图争权,审配、逢纪按照袁绍生前的意愿拥立袁尚为继承人,而辛评、郭图依附袁谭。袁谭心怀愤恨,与袁尚失和,始则各据一方,勾心斗角,终至关系破裂,互相攻击。袁谭、袁尚势分力弱,给了曹操介入的机会,被曹操先后消灭。

【译文】

乐羊子被妻子激励,外出求学七年不归;东方朔十三岁学习文字,用了三年时间,学会的字已足以阅读文史典籍。宋郊、宋祁兄弟同中进士,后来都成为北宋的大臣;袁谭、袁尚兄弟争权夺利,最终都被曹操翦除。

陶违雾豹①,韩比云龙②。洗儿妃子③,校士昭容④。

【注释】

①陶违雾豹:陶,指陶答子,战国时齐国的陶邑大夫。雾豹,雾中的豹子。据《列女传贤明传》,答子在陶邑做官三年,名声不增,家产却增加了三倍,妻子哭着劝谏,答子毫不听从。过了五年,答子回乡休养,随行的车子有百辆之多,族人摆下盛宴来庆贺,其妻却抱着儿子哭泣。婆婆责问她,她回答道:我听说南山有黑豹,遇到雾雨天气,七天不下山觅食,为的是使皮毛产生光泽和纹理,所以能够藏身远害;狗和猪见什么吃什么,很快长肥了,就只能等死。答子治理陶邑,家富而国贫,君王不敬重他,百姓不爱戴他,这是败亡的征兆。我希望和小儿子一起,能够免于获罪(指要与答子断绝关系)。婆婆听了很生气,就把她休弃了。一年之后,答子的家族果然因为他的贪污行径被诛灭,只有答子的母亲因为年老幸免。这时,答子的前妻带着幼子回来,照料婆婆,使她得终天年。

②韩比云龙:韩,即韩愈(768824),唐代思想家、文学家。云龙,云中之龙。《周易乾卦文言》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后遂以风虎云龙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君臣遇合。韩愈与同时的著名诗人孟郊(字东野)是好友,他赠给孟郊的《醉留东野》诗中,有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的句子,用来表达自己对孟郊眷恋不舍的感情。

③洗儿妃子:洗儿,我国传统习俗,婴儿出生后三日,父母替其洗身,称洗儿,富家且以宴乐等形式作为庆祝。妃子,这里指杨贵妃(719756)。据《安禄山事迹》,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唐玄宗、杨贵妃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庆贺生日,生日后三天,召安禄山入宫,贵妃以绣绷子包裹安禄山,命宫人以彩轿抬着他,欢声动地。唐玄宗听到后宫喧闹,派人询问,左右答以贵妃三日洗儿,唐玄宗遂赐给贵妃金银钱,作为洗儿之赏。《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唐纪玄宗下之上》所记略同。

④校士昭容:校士,考评士人,引申为评价士人所作的诗文。昭容,古代妃嫔等级之一,始于南朝刘宋时期,最终废止于元代。这里指唐中宗时期的昭容上官婉儿(664710)。据《新唐书上官昭容传》,上官婉儿在中宗朝以昭容典诏书,劝唐中宗增大文馆规模,引大臣、名儒充任学士,中宗举行宴会时,经常以上官婉儿代中宗、韦皇后及长宁、安乐二公主赋诗,又命她评判其他与会者所作诗句,选出其中的佳作,赐以金爵,于是朝廷中形成了崇尚诗文的风气。据说当时所作的诗虽然文辞浮靡,但都有可观之处,这是上官婉儿的功劳。

【译文】

陶答子不能像黑豹一样藏身远害,遂使家族遭到诛戮;韩愈与孟郊为挚友,故在送给孟郊的诗里自比为云,比孟郊为龙,以此表示自己对孟郊的不舍。杨贵妃在宫中为安禄山举办洗儿活动,规模盛大;上官婉儿奉敕评判官员的诗作,引领一代文风。

彩鸾书《韵》①,琴操参宗②。

【注释】

①彩鸾书《韵》:彩鸾,即吴彩鸾,传说中的女仙。书《韵》,书写《唐韵》。《唐韵》为古代的韵书,将汉字按韵母分部收录,并附释义,以便写作诗文时检索。据裴《传奇文箫》,唐文宗太和末年,书生文箫游历钟陵(今江西南昌),在西山游帷观的庙会上偶遇仙子吴彩鸾,结成夫妻。婚后,文箫家贫,不能自赡,吴彩鸾用一天时间抄写《唐韵》一部,到市上卖五贯钱,维持家计。钱快用完了,再写一部,又卖钱五贯,周而复始。十年之后,吴彩鸾的特异渐为人所知,夫妻二人就搬到新吴县(今江西奉新)越王山下居住,后骑虎入山,成仙而去。今故宫博物院所藏唐写本《刊谬补缺切韵》,旧传为吴彩鸾所书。

②琴操参宗:琴操,北宋杭州歌妓。参宗,参问佛教哲理。据《能改斋漫录》,苏轼知杭州时,曾携琴操游西湖,对琴操说:我作长老,尔试来问。琴操问:何谓湖中景?苏轼答: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又问:何谓景中人?答:裙拖六幅潇湘水,鬓亸巫山一段云。再问:何谓人中意?答:惜他杨学士,憋杀鲍参军。琴操最后问:如此究竟如何?苏轼答道: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琴操受到触动,恍然大悟,便削发出家了。

【译文】

女仙吴彩鸾与书生文箫结婚后,以抄写《唐韵》自给;歌妓琴操与苏东坡作参禅游戏,被门前冷落车马稀之语触动,遂出家为尼。

三江

古帝凤阁①,刺史鸡窗②。亡秦胡亥③,兴汉刘邦④。

【注释】

①古帝凤阁:古帝,上古的帝王,这里指传说中的黄帝。凤阁,有凤凰在阁上筑巢,古人将其视为祥瑞之兆。据《文选》卷二十九《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李善注引《尚书中候》,黄帝在位时,凤凰在阿阁上筑巢。阿阁,四面有房檐的阁楼。据古典文献如《逸周书》《周礼考工记》等的解说,上古时期的重要建筑如明堂、宗庙、路寝(正殿)等,都是四面有檐,以便将房顶的积水排到地下。

②刺史鸡窗:刺史,古代官名。早期是朝廷派到地方郡县的监察官员,后期转变为地方长官。这里指晋代曾任兖州刺史的宋处宗。鸡窗,有鸡栖息在窗前。据《幽明录》,晋兖州刺史宋处宗曾蓄养一只长鸣鸡,非常喜爱,甚至将其养在窗前。后来此鸡忽然开口说话,能与宋处宗谈玄论易,且颇有见解,宋处宗因此学问大进。

③亡秦胡亥:胡亥,即秦二世,秦朝第二代皇帝,秦始皇之子。据《史记秦本纪》,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燕人卢生入海求仙回来,向秦始皇奏上图谶,说:亡秦者胡也。始皇认为胡是指匈奴(当时称匈奴为胡人),就派将领蒙恬率军三十万攻打匈奴,取河南地(今河套地区)。然而秦始皇去世后,其子胡亥即位,十分暴虐,引发了秦末的大规模起义,自己也被丞相赵高杀死,后人因此就说谶语中的胡是指胡亥了。

④兴汉刘邦:刘邦,即汉高祖。据《史记高祖本纪》,汉高祖刘邦在秦末自沛县起兵,参与秦末农民起义,灭秦后受封巴、蜀、汉中之地,都南郑(今陕西汉中),称为汉王。其后,又用四年时间消灭了西楚霸王项羽的势力,建立汉朝。

【译文】

黄帝在位时,有凤凰在阁上筑巢;宋处宗将长鸣鸡养在窗前,后来鸡开口说话,与主人谈论玄学。秦始皇将亡秦者胡也理解为胡人,不想却是其子胡亥;汉高祖刘邦起兵,灭秦朝,败项羽,建立汉朝。

戴生独步①,许子无双②。柳眠汉苑③,枫落吴江④。

【注释】

①戴生独步:戴生,指戴良,东汉隐士。独步,独一无二,远远超出其他人。据《后汉书逸民列传》,戴良学识深厚,而好为奇谈怪论,一般人听到,常有惊世骇俗之感。同乡谢季孝问他:你觉得天下谁能和你相比?戴良说:我就像孔子生在东边的鲁国,大禹出身于西边的羌地,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②许子无双:许子,即许慎,东汉学者。无双,没有人能与之相比。据《后汉书儒林列传》,许慎博涉经籍,当时的大学者马融经常推崇他的学问。当时人称赞他说:五经无双许叔重。意谓在讲说五经方面,没有人能与许慎相比。

③柳眠汉苑:汉苑,汉朝的宫苑。据《三辅旧事》,西汉的宫苑中长着一棵柳树,因形状近似人形,故被称为人柳。传说这棵柳树每天三次卧倒,三次立起,就像人睡觉和醒来的样子,故有三眠三立之说。

④枫落吴江:吴江,吴地的江水。据《唐才子传》,初唐诗人崔信明与郑世翼在江上相见,郑世翼说道:听说您有枫落吴江冷的佳句,希望能看看其他的诗篇。崔信明很高兴,就把诗稿拿给郑世翼看。郑世翼没等到看完,就说:所见不逮所闻(看到的还不如听说的好)。说着,将崔信明的诗稿扔进江里,开船走了。

【译文】

戴良以独步天下自居,许慎以五经无双名世。西汉宫苑中的柳树其形似人,每天三眠三起;崔信明以枫落吴江冷的诗句得名,却受到郑世翼羞辱。

鱼山警植①,鹿门隐庞②。浩从床匿③,崧避杖撞④。

【注释】

①鱼山警植:鱼山,山名。在今山东东阿。警,警醒。植,即曹植(192232),曹操之子。汉末三国时期文学家,曹丕代汉后受封为东阿王。据《高僧传经师第九》,佛教经文本来是可以配曲唱诵的,但传入我国之后,由于中文与梵文差异很大,用汉曲唱梵文,或用梵音唱汉语,都不相宜,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人译经,没有人传授音律。直到曹植受封东阿,偶登鱼山,听到空中有诵经的声音,遂仿照听到的声音,删节《太子瑞应本起》等佛本生故事,创制了《太子颂》等。自此,才有汉传的佛教音乐。

②鹿门隐庞:鹿门,山名。在今湖北襄阳。庞,即庞公,东汉名士。据《后汉书逸民列传》,庞公隐居在岘山以南,从来不到城里去。荆州刺史刘表多次请他出山,都不成功,就亲自到他家去拜访。刘表说:您为了保全一身不做官,何如出来做官保全天下呢?庞公回答:鸿鹄在高树上栖息,鼋鼍在深渊里穴居,得失进止,对人来说,就像是巢穴一样。我只盼有个落脚的地方,天下不是我能保全的。刘表又说:您难道不考虑给子孙留下些什么吗?庞公答道:世人留给子孙的是危险,唯独我传给他们的是安全。虽然遗留的东西不同,不能说我没留给他们什么。刘表见庞公心志坚定,叹息而去。后来庞公带着妻儿一起进入鹿门山采药,再也没有出山。

③浩从床匿(n):浩,即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床,这里指的不是今天用于睡卧的床,而是古代一种可坐可卧、以坐为主的家具,即传统家具中的榻。匿,躲避。据《新唐书文艺传》,孟浩然游历京师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深厚。王维私自邀他到内署(指设置在宫禁之内的官署)做客,唐玄宗凑巧到来,孟浩然害怕触犯皇帝,就躲在床下。王维如实告诉玄宗,玄宗高兴地说:我听说过此人,但没见过,何必因为害怕我而躲起来呢?于是下诏让孟浩然出来,又命他吟诵自己的诗作。孟浩然吟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时,玄宗不悦,道:你不求仕进,不是我放弃你,为什么诬蔑我?于是下旨放孟浩然还乡。按,孟浩然应举并游历长安,时在开元十六年、十七年间(728729),与王维结交也在此时,但王维当时并未任官;孟浩然因科场不利,离京返回家乡襄州(今湖北襄阳),也非由玄宗下旨放还。《新唐书文艺传》之说不可信。

④崧(sōng)避杖撞:崧,即药崧,东汉官员。撞,打。据《后汉书钟离意传》,汉明帝性情褊狭苛察,又好以苛细烦琐之事显示精明,因此公卿大臣多遭诋毁,近臣、尚书等甚至遭到责打。尚书郎药崧一度不合明帝的心意,明帝就自己拿杖打他。药崧躲避杖责,逃到床下,明帝更加生气,在外大喊:郎出!郎出!药崧在床下说:天子穆穆,诸侯煌煌。未闻人君,自起撞郎。(天子端庄恭敬,诸侯严肃堂皇。没听说过做君王的,自己杖责尚书郎。)明帝闻言便赦免了他。后来药崧官至南阳太守。

【译文】

曹植在鱼山听到诵经声,创制了汉传佛教的音乐;庞公不受刘表的辟举聘请,携家入鹿门山隐居。孟浩然拜访王维,恰逢唐玄宗到来,遂在床下躲避,被召出吟诗,又因诗句触犯玄宗被放还;药崧逃避汉明帝的杖责,也躲到床下,因对答得体,获得赦免。

刘诗瓿覆①,韩文鼎扛②。愿归盘谷③,杨忆石淙④。

【注释】

①刘诗瓿(b)覆:刘诗,刘基(13111375)的诗。瓿覆,即覆瓿。瓿,小瓮。覆瓿一词来自西汉末期两位大学者刘歆与扬雄的谈话。扬雄仿照《周易》著《太玄》,刘歆对他说:现在的学者有着利禄的引诱(指汉代通晓经义可以做官),还不能精通《周易》,更不要说《太玄》了。我怕后人把《太玄》拿去盖在酱瓮上啊。后人以覆瓿指文章价值不高,有时作者也用这个词表示自谦。刘基是明代的开国功臣,也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结集为《覆瓿集》。

②韩文鼎扛(gāng):韩文,韩愈的文章。鼎,古代炊具,用于煮食物。扛,以两手举起东西。韩愈的诗文雄健豪放,才华横溢,所以后人说他笔力可以扛鼎。扛鼎即举鼎,古代的鼎多是青铜铸造的巨大器物,举起来需要非常大的力气。

③愿归盘谷:愿,即李愿,唐德宗时隐士。盘谷,地名。在今河南济源县北二十里,太行山南。李愿隐居盘谷,韩愈作《送李愿归盘谷序》赠给他,称许他不愿为求贵显降志辱身的品格,倾吐自己对当时卑下士风的蔑视与不满。按,唐德宗时有两个李愿,一为大将李晟之子,曾历任多处藩镇的节度使,有能名,晚年奢侈,不理政事,名声因之大坏;一为处士李愿,与韩愈、卢仝为友,即韩愈作序以送者。前人往往以此处士李愿为李晟之子李愿,误。

④杨忆石淙(cng):杨,即杨一清(14541530),明代大臣,曾任大学士。石淙,石上水流,亦指石上流水声,这里借用水名。在今云南安宁市,以水流石间,作淙淙声得名,安宁十景有石淙流韵。杨一清祖父居于石淙,杨一清出仕后,遂以石淙为别号,晚年退居镇江,又把住所命名为石淙精舍,以示对家乡的怀念。

【译文】

明朝开国功臣刘基的诗集取名为《覆瓿集》;韩愈的诗文笔力雄健,被称为有扛鼎之力。李愿到盘谷隐居,韩愈作《送李愿归盘谷序》赠他;杨一清晚年以石淙精舍命名住处,以表思乡之情。

弩名克敌①,城筑受降②。韦曲杜曲③,梦窗草窗④。

【注释】

①弩(nǔ)名克敌:弩,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击的古代兵器。据《挥麈三录》,南宋初年,韩世忠仿照神臂弓(北宋时期发明的一种脚蹬弩)的图样,改进制造了一种新型武器,献给朝廷,宋高宗赐名为克敌弓。从文献记载看,克敌弓仍是借助脚蹬发力的弩,与借助臂力拉开的弓不同,故云弩名克敌。

②城筑受降:受降,即受降城,古代边疆的要塞名。我国历史上曾两次在边疆筑受降城。据《汉书武帝纪》,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因杅将军公孙敖筑塞外受降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阴山北)。据《史记匈奴列传》,筑城的原因是匈奴的左大都尉欲杀单于降汉,但又以地远无援为疑,故汉武帝命筑受降城以接应他。又据《旧唐书张仁愿传》,唐中宗时,张仁愿在黄河以北筑东、中、西三座受降城,以防突厥南侵。据现代研究成果,东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南,中受降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③韦曲杜曲:韦曲、杜曲,都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地名。韦姓和杜姓都是唐代首都长安当地的大族,时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俗语,以见其显赫。韦家聚居在长安城南、皇子陂西,世称该地为韦曲。韦曲以东五里,是杜家的聚居地,世人称为杜曲。今天西安还有以这两个地方命名的镇。

④梦窗草窗:梦窗、草窗,都是南宋晚期文人的别号。南宋晚期词人吴文英别号梦窗,词集名为《梦窗词》;同时著名的文人周密别号草窗,所作词结集为《草窗词》。

【译文】

宋朝韩世忠在神臂弓的基础上,创制了一种名为克敌的新型弓弩;汉朝公孙敖、唐朝张仁愿为边防需要,分别在今内蒙古境内建筑了受降城。唐代长安有韦曲、杜曲两个地名;南宋晚期有吴文英(号梦窗)、周密(号草窗)两位著名文人。

灵征刍狗①,诗祸花尨②。嘉贞丝幔③,鲁直彩缸④。

【注释】

①灵征刍(ch)狗:灵征,灵验的梦。刍狗,用草编成的狗,古代用作祭祀用具。据《三国志魏书方技传》,曹魏时人周宣占卜灵验,有人问他:我梦见刍狗,这是什么征兆?周宣回答:您会吃到美食。此人果遇盛宴。后又问周宣:我又梦见刍狗,是什么征兆?周宣说:您会从车上掉下来摔断腿,一定要小心。不久果然摔伤。再后来,他又对周宣说:我又梦见刍狗了。周宣答道:您家要发生火灾,仔细守护吧。很快就起火了。此人问周宣:实际我三次都没做梦,只是试试您是否灵验,为何都实现了呢?周宣说:这是神灵触动您说出来的,跟真正做梦没有区别。此人又问:就算我三次真的梦到刍狗,预兆却各有不同,这是为什么?周宣说:刍狗是祭神之物,所以您第一次梦到它,就预示会得到饮食。祭祀之后,刍狗扔在路上被车轮轧,所以您第二次梦到,是坠车摔断腿的预兆。被轧过之后,刍狗会被拿去当柴烧,所以您第三次梦到,就表示家里要着火了。

②诗祸花尨(mng):诗祸,因为诗引发的灾难。花尨,花边的狗。尨,即狗。据清代钱谦益在《列朝诗集》高启《宫女图》一诗后的题跋,明初诗人高启(13361374)在一幅宫女图上题诗:女奴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高启似乎暗示宫女与外人有私情,触怒明太祖,埋下后来被杀的祸根,故称诗祸。花尨即代指小犬隔花空吠影的诗句。

③嘉贞丝幔:嘉贞,即张嘉贞(665729),唐玄宗时的大臣,官至宰相。幔,张在屋内的帷幕。据《开元天宝遗事》,唐代宰相张嘉贞想招郭元振做女婿,但又不能决定把哪个女儿嫁给他,就让五个女儿躲在幔帐后,每人手上拿一根丝线,让郭元振牵丝决定。郭元振挑选了一根红丝,丝的另一头是张嘉贞的第三个女儿,非常美貌,后来果然夫荣妻贵。按,郭元振(656713),名震,字元振,以字行,是唐睿宗时的宰相,年辈、入仕、拜相、去世均在张嘉贞之前,显非张嘉贞之婿。《开元天宝遗事》为五代时人王仁裕搜集整理传闻而成,其时距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已有百余年之久,容有错误。

④鲁直彩缸:鲁直,即黄庭坚(10451105),宋代文学家、书法家、官员。彩缸,用彩绸作为装饰的缸。苏轼作诗送杨孟容,自谓效黄鲁直体。黄庭坚以为不敢当,遂作诗以谢,题为《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盖退之戏效孟郊、樊宗师之比,以文滑稽耳。恐后生不解,故次韵道之(子瞻送杨孟容诗云: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即此韵)》,诗末结句为:小儿未可知,客或许敦厖。诚堪婿阿巽,买红缠酒缸。意为:我的儿子将来怎么样还未可知,不过倒是有客人说他敦厚淳朴。如果真有资格做你家阿巽丈夫的话,我就去买红绸子把酒缸缠上做聘礼。阿巽是苏轼孙女的小名。按,黄庭坚全诗主旨皆表示自己的诗才不足与苏轼媲美,唯结尾忽然宕开一笔,谈儿女婚事,而阿巽后来也并未嫁到黄家,据此,则黄诗似属诙谐之语。现代研究者认为,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此或是以假设己子与苏轼孙女结为伉俪,表示自居晚辈,不敢与苏轼分庭抗礼,并非真的求亲。

【译文】

周宣给人占梦,三次都以梦到刍狗为辞,周宣解释各有不同,但都很灵验;高启题宫女图,作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之句,招致杀身之祸。张嘉贞让女儿隐身幔帐之后,各持一丝,命郭元振牵丝定姻;黄庭坚写诗赠给苏轼,有诚堪婿阿巽,买红缠酒缸的句子,表达以晚辈后学自居之意。

四支

王良策马①,傅说骑箕②。伏羲画卦③,宣父删诗④。

【注释】

①王良策马:王良,春秋时人,是驾车的能手。古人又以他命名星辰。策马,用鞭子赶马。据《史记天官书》,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把营室星区(即室宿,我国古代天文学上的二十八宿之一,在飞马座)银河中的四颗星叫做天驷,天驷旁边的一颗星叫做王良,王良旁边又有一颗星叫做策。按,古人以四马并列为一驷,策是马鞭的意思。如果策星移动到王良的前面,或天驷的后面,星象上就叫王良策马,张守节《史记正义》说策马而兵动,意即这一星象出现,预示将发生战争。

②傅说骑箕:傅说,商朝人,商王武丁的宰相。骑箕,坐落在箕宿(二十八宿之一,在人马座)旁边。据《庄子大宗师》,傅说得道,以相武丁,死后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按,《晋书天文志》云:傅说一星,在尾后。尾即尾宿,在天蝎座。傅说星即现代天文学家所称的HIP87261星,位处人马座和天蝎座的交界,所以古人称傅说骑箕尾,又简称为骑箕。

③伏羲画卦:伏羲,传说中的上古圣人、帝王。画卦,画出八卦。据《周易系辞》,伏羲氏掌管天下时,曾观察天地及身边事物,从中寻求灵感,画出八种卦象,即后世所说的八卦。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追溯《易经》的历史,提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即指初画八卦的伏羲、推演八卦为六十四卦的周文王以及为《易经》作传的孔子。按,这些说法来自古代儒家的追溯,不完全可信,如《易传》的成书年代就明显晚于孔子生活的时期。

④宣父删诗:宣父,即孔子,据《新唐书礼乐志》,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诏尊孔子为宣父,立庙兖州。删诗,删定古诗。据《史记孔子世家》,上古时代的诗篇,流传到孔子时期还有三千多篇,孔子去除其中重复的部分,又选出与儒家礼仪及道义相符合的,共三百多篇,自己谱上曲教给学生们。这些被选出来的篇目合集据说就是今天的《诗经》。

【译文】

以著名驭手王良命名的星,在天上还赶着马车;傅说死后升到天上变成星辰,坐落在箕宿和尾宿交界的星区。伏羲画出八卦,后来演化为《易经》;孔子删定当时尚能看到的古诗,保留三百余篇,作为给学生的教材,就是后来的《诗经》。

高逢白帝①,禹梦玄彝②。寅陈七策③,光进五规④。

【注释】

①高逢白帝:高,即汉高祖刘邦。白帝,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古人以白色为西方的代表色,白帝就是西方的天帝。据《史记高祖本纪》,汉高祖刘邦在秦末当亭长时,押送刑徒去骊山服役,路上不断有人逃亡。走到丰西泽,刘邦索性将刑徒全都放了,带着十几个人一起进了大泽抄小路逃亡,让一人在前方探路。探路者回报说有大蛇拦路,刘邦借着酒力,拔剑将蛇斩杀,继续前行。同行者有落在后面的,走到斩蛇的地方,看到一位老妇哭泣,就上前询问,老妇说:我的儿子是白帝之子,变成蛇挡在路上,被赤帝的儿子杀了,我在这里哭他。于是人们都认为刘邦是赤帝儿子的化身。

②禹梦玄彝(y):禹,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又称大禹。玄彝,即玄夷苍水使者,神话人物,夷彝同音通用。据《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登衡山,杀白马祭神,梦见穿红色绣衣的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倚在覆釜山上唱歌,他对禹说:想要得到我山上的神书,你要在黄帝所住的山下斋戒三个月,庚子日上山挖掘石头,就能找到它。禹按照使者的话去做了,果然在宛委山找到黄金做成的简,上面镶着玉字,书中讲的是治水的道理。

③寅陈七策:寅,即胡寅(10981156),南宋官员、学者。七策,七种策略。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三年(1129)闰八月庚寅日,时任起居郎的胡寅向宋高宗上万言书,从国家面临的内忧外患角度,要求高宗应该孝弟、求贤、纳谏、任将、治军、爱民,以及切实推行上述六事,做到为天子之实,总计七策。宰相吕颐浩恶其言切直,将胡寅迁为直龙图阁,主管江州太平观,使他投闲置散。

④光进五规:光,即司马光(10191086),北宋大臣、史学家。五规,五条规劝意见。司马光任谏官时,曾写过《上仁宗五规》,这是一篇从宏观角度劝谏宋仁宗改良弊政的文章,分为保业、惜时、远谋、重微、务实五节,即司马光所谓的五规。宋仁宗统治时期,号称北宋历史上的盛世,但究其实际,各种弊病已经凸显,亟须改革。司马光上疏,希望能以这篇文章促使仁宗振作精神,深谋远虑,以保太平之业,但最终并未收到太大的效果。

【译文】

汉高祖在大泽中斩杀挡路的白蛇,据说是白帝之子;大禹在衡山梦到玄夷苍水使者,指点他去宛委山寻求治水之法。胡寅上书宋高宗,进献七策,希望高宗能以实干致中兴;司马光向宋仁宗提出五条意见,盼望仁宗能振作局势,以保太平。

鲁恭三异①,杨震四知②。邓攸弃子③,郭巨埋儿④。

【注释】

①鲁恭三异:鲁恭(32112),东汉大臣,官至司徒。三异,三件特异的事。据《后汉书鲁恭传》,汉章帝建初七年(82),京师河南郡(今河南洛阳及周边地区)发生大规模螟灾,鲁恭当时正做中牟县(今河南中牟,东汉属河南郡)县令,县内没有螟虫入境。河南尹袁安怀疑中牟瞒报灾情,就派仁恕掾(汉代负责审案的郡吏)肥亲去当地查证。肥亲和鲁恭同到乡间巡视,一起坐在桑树下,有雉鸡飞过来,落在树旁,旁边恰有一个小童。肥亲问小童:你怎么不抓住雉鸡啊?小童说:它还带着幼雏呢。肥亲瞿然而起,与鲁恭告别,说:我来这里,是查访您治理本地究竟如何的。(螟)虫不犯境,这是第一件异事;化及鸟兽(指雉鸡不怕人),是第二件异事;竖子(小孩子)有仁心,是第三件异事。我再久留,也只是徒然打扰贤人罢了。

②杨震四知:杨震(?124),东汉大臣,曾任太尉。四知,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据《后汉书杨震传》,杨震做荆州刺史时,曾经推举一个叫王密的人为茂才,后来杨震调到东莱(汉郡名。郡治在今山东龙口)当太守,路经昌邑(今山东巨野昌邑),王密正在当地做县令,为感谢杨震当年的推举,夜里带了十斤黄金去送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杨震自称)了解你,你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人知道,您收下就是了。杨震答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羞愧而出。

③邓攸(yōu)弃子:邓攸(?326),晋代官员。据《晋书邓攸传》,西晋末年,邓攸与家属被石勒俘获,软禁在车营中。待石勒大军渡泗水时,邓攸砍开车子,以牛马载着妻子家人逃亡。后来牛马又被人掠去,邓攸步行,用扁担挑着自己的儿子和弟弟的儿子邓绥。由于邓攸本身力量有限,估计难以同时保全两个孩子,就跟妻子说:弟弟早死,唯有一子,不可让他绝嗣,只能抛弃咱们的儿子了。我们如果幸而不死,将来还会有儿子的。妻子哭着答应了,邓攸遂将儿子抛弃。其子早上被抛弃,晚上又追上来,第二天,邓攸遂将儿子捆在树上离去。到江东后,邓攸的妻子再未怀孕,邓攸至死无嗣,其侄邓绥以对待父亲的礼节为他服丧三年。

④郭巨埋儿:郭巨,汉代人。据《搜神记》,郭巨兄弟三人,父亲去世后,两个弟弟要分家,父亲的遗产有两千万钱之多,郭巨的两个弟弟各取一千万。郭巨和妻子租住客舍,替人劳作挣钱以奉养老母。后来郭巨有了儿子,担心抚养孩子会影响侍奉老人,又怕老人把食物分给孙子,就想把儿子埋掉。当他去挖地时,挖出一釜黄金,上面写着孝子郭巨,黄金一釜,以用赐汝,郭巨于是名震天下。

【译文】

鲁恭在中牟做县令时,有虫不犯境,化及鸟兽,竖子有仁心三件异事;杨震拒绝王密的赠金,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为辞。邓攸携带家人逃难,力不能支,就抛弃了儿子来保全侄子;郭巨夫妻担心抚养孩子会影响奉养老人,想把儿子埋掉,幸而挖到黄金,得以两全。

公瑜嫁婢①,处道还姬②。允诛董卓③,玠杀王夔④。

【注释】

①公瑜嫁婢:公瑜,即钟离瑾(?1030),北宋官员。婢,旧时被役使的女子,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属于主人家的私产,没有人身自由。据《括异志》,钟离瑾做县令的时候,女儿将要出嫁,就买了一个婢女作为陪嫁。后来,钟离瑾偶然得知婢女是前任县令的女儿,十分同情她,于是将婢女以和女儿同样的标准嫁出去。

②处道还姬:处道,即杨素(544606),隋朝大臣。姬,本是对妇人的美称,后引申为对妾室的代称。据《本事诗》,隋灭陈前,陈朝的太子舍人徐德言已有覆灭的预感,遂对妻子乐昌公主(陈后主之妹)说:以你的才貌,亡国之后必然被赐给权贵,我们大概要永别了。如果情缘未断,指望将来相见,当有信物。遂打破一面铜镜,各留一半,相约以正月十五在都城市中卖这半面镜子为信。陈亡,乐昌公主被俘北上长安,赐予功臣杨素。徐德言流落在外,按约到京城访寻妻子,杨素得知后,就让公主和徐德言团聚。

③允诛董卓:允,即王允(137192),东汉大臣,官至司徒。董卓(?192),东汉末期权臣,残暴好杀。据《后汉书王允传》,董卓专权时,王允竭力扶持朝廷,与同僚士孙瑞、杨瓒计划诛灭董卓一党。初平三年(192)春季,连续六十多天下雨,王允与士孙瑞、杨瓒登坛祈祷,士孙瑞说:自去年年末以来,霖雨不断,这是董卓命运将尽的预兆,从内部图谋他,一定能取得胜利。于是王允结交董卓的部将吕布为内应,在董卓入朝时将其杀死。

④玠(ji)杀王夔(ku):玠,即余玠(11991253),南宋后期名将。王夔,南宋将领,绰号王夜叉。据《宋史余玠传》,余玠出镇四川后,利州都统王夔拥兵自重,在余玠来视察时陈兵示威,骄悍不可制,平素又恣意残害百姓。余玠有意诛杀他,与亲信部将杨成商议。杨成认为王夔所部虽多,但诛之只需一夫之力,若不将其处死,将来必会作乱。于是余玠夜召王夔议事,以杨成代领其军。杨成单骑进入王夔的营地,宣示余玠的命令,将士相率拜贺,王夔遂被余玠处死。

【译文】

钟离瑾得知给女儿买来陪嫁的婢女是前任县令之女,就按对待自己女儿的标准将她嫁出;南陈的乐昌公主在亡国后被赐予杨素,其夫徐德言来长安寻妻,杨素获悉后,将乐昌公主还给了徐德言。董卓专权时,王允与同僚士孙瑞等人合作,通过拉拢吕布,诛杀了董卓;余玠镇守四川时,大将王夔肆意妄为,被余玠处死。

石虔矫捷①,朱亥雄奇②。平叔傅粉③,弘治凝脂④。

【注释】

①石虔矫捷:石虔,即桓石虔(?388),东晋将领。矫捷,雄健敏捷。据《晋书桓石虔传》,桓石虔的父亲桓豁做荆州刺史时,石虔随他参加狩猎。猎场中有一只老虎,身中数箭,伏在地上。桓豁的部将们知道石虔勇猛,就开玩笑地怂恿他去拔老虎身上的箭。石虔快速地冲过去,从老虎身上拔起一支箭来。老虎受痛,猛地跃起,石虔已经预料到,提前跳了起来,而且跳得比老虎还高,没有被虎抓到。老虎落到地上,石虔跟着落下,又顺势拔下一支箭。因为此事,石虔在史书中有矫捷绝伦的评价。

②朱亥雄奇:朱亥,战国时魏国人,以屠宰为业,后来做了信陵君的门客。雄奇,雄伟奇特。据《史记魏公子列传》,朱亥本是市井中的屠者,与隐士侯嬴为友。信陵君窃符救赵时,因朱亥骁勇有力,让他袖藏四十斤的铁椎,击杀魏军主将晋鄙,夺取了军队的指挥权。又据《艺文类聚宝玉部璧》引《列士传》,秦王召信陵君到秦国来见他,信陵君不去,命朱亥出使秦国,献上玉璧一双。秦王大怒,把朱亥放到虎圈中,与老虎共处。朱亥怒视老虎,眼角都瞪得破裂了,血溅到老虎身上。老虎被朱亥吓得不敢动弹。由此二事,可见朱亥的勇猛雄壮。

③平叔傅粉:平叔,即何晏(?249),三国时魏国官员、学者。傅粉,涂粉。据《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附何晏传》裴注引《魏略》,何晏以美貌自喜,平日手边都放着化妆的白粉,走路时还会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又据《世说新语容止》,何晏由于皮肤白皙,被魏明帝怀疑涂了粉,于是特意在夏天赐给他汤饼。何晏吃完之后,汗流满面,顺手用袖子擦掉汗水,皮肤反而比之前更为白皙。按,以上两说虽然在何晏是否涂粉这一点上有分歧,但何晏皮肤白皙、容貌美丽,则无可疑。

④弘治凝脂:弘治,即杜乂(y),东晋人。凝脂,形容皮肤像凝固的油脂一样白。据《世说新语容止》,杜乂容貌秀美,王羲之见过他以后,称赞道: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东晋另一大臣蔡谟也很欣赏杜乂的仪容,有人称赞王濛仪表不凡,蔡谟就说:可惜你们没见过杜乂。按,杜乂早逝,故蔡谟以诸人不见为恨。

【译文】

桓石虔骁勇矫健,能从受伤的老虎身上拔箭而不受伤;朱亥雄壮勇武,能挥动四十斤的铁椎,又曾在秦王面前震慑猛虎。何晏皮肤白皙,相貌美丽,以致魏明帝怀疑他涂粉化了妆;杜乂面如凝脂,被王羲之、蔡谟所赞叹。

伯俞泣杖①,墨翟悲丝②。能文曹植③,善辩张仪④。

【注释】

①伯俞泣杖:伯俞,古代孝子,一说是汉代梁地(今河南中南部)人,姓韩。泣杖,因被杖责而哭泣。据《说苑建本》,伯俞犯了错误,他的母亲性情严厉,就杖责他。伯俞挨了打之后,哀哀哭泣。母亲问他:从前也打过你,你没有哭,今天为什么哭呢?他回答说:以前我犯错误,您打我,我感到疼痛。今天您的力气已经不能让我疼痛了,我悲哀于您的衰老,所以哭泣。

②墨翟(d)悲丝:墨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称之为墨子。悲丝,为丝的遭遇而悲哀。据《墨子所染》,墨子看见别人在染丝,叹息道:把丝放到青色染料里就能染成青色,放到黄色染料里就能染成黄色,经过五种颜色的染缸,就能染成五种颜色,所以给丝染色是一定要谨慎的。不仅染丝是这个样子,治国也有沾染的问题啊。

③能文曹植:能文,善于写文章。据《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曹植十岁出头的时候,已经读过几十万字的文学作品,善于写文章。父亲曹操看了他的习作,非常惊讶,说:这是你请别人代笔写的吧?曹植跪下说:如果您不信,可以当面考试。我怎么会请人代笔呢?当时新建铜雀台,曹操就命曹植以此为题作一篇赋,果然写得很好。

④善辩张仪:善辩,擅长辩论。张仪,战国时辩士。据《史记张仪列传》,张仪学游说之术,入秦见惠文王,受到重用。之后张仪先后为秦游说魏、楚、韩、齐、赵、燕六国,劝六国连横事秦,打破了各国合纵以制秦的策略。张仪也以舌辩之功先后做过秦、魏两国的相国,获封武信君。

【译文】

伯俞受母亲杖责,因未觉疼痛,感到母亲气力已衰,便为之哀泣;墨子看到染丝的作坊,想到治国与染丝一样有沾染的问题。曹植少年能文,十岁出头便写成了《铜雀台赋》;张仪能言善辩,劝六国连横以事秦,得以在秦国为相。

温公警枕①,董子下帷②。会书张旭③,善画王维④。

【注释】

①温公警枕:温公,即司马光,死后被追封为温国公,故名。警枕,司马光特制的一种木枕,因用圆木做成,会随着人的翻身等活动发生转动,将人惊醒,故名。据《司马温公布衾铭》,司马光用圆木做成枕头,躺下睡一会儿,枕头滚动,司马光就受惊醒来,可以继续读书。

②董子下帷:董子,即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儒家学者。下帷,垂下帷帐,专心读书教学。据《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在汉景帝时被任命为博士(官方学府的教师),讲授《春秋》。他在带学生读书和讲解经义时,总是把帷帐放下来,防止分神。同时,学生以跟从董仲舒学习的时间早晚为次序,新生向资深的学生请教,有的学生都没见过董仲舒的面。

③会书张旭:张旭(约675约750),唐代书法家。据《新唐书文艺传》,张旭擅长草书,经常大醉后借酒发狂写字,酒醒以后,重新审视醉中所写,自认是入神之作,不可复得。当时流行的书法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数家,但世人论书,认为他们也各有缺点,只有张旭的字,在时人看来是无可非议的。唐文宗时,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书法为三绝。

④善画王维:王维(701或699761),唐代诗人、画家、书法家。据《新唐书文艺传》,王维善于绘画,尤其擅长画山水景致,世人认为其山水画独得天机,学他的人都不及他。又,《宣和画谱》评价王维,说王维的画功不下于吴道子,又称他思致高远,初未见于丹青,而诗篇中已有画意,可知其画出自天性,胸中所存,无处不潇洒,故能出人之上。

【译文】

司马光用圆木做成警枕,督促自己读书;董仲舒为博士,下帷讲诵,有的学生都没见过他的面。张旭擅长书法,被唐人视为一绝;王维以善画得名,时人以为独得天机。

周兄无慧①,济叔不痴②。杜畿国士③,郭泰人师④。

【注释】

①周兄无慧:周兄,周子的哥哥。周子,春秋时晋国国君悼公的名字。无慧,不够聪明。据《左传成公十八年》,晋厉公被大夫栾书、荀偃等人谋杀以后,没有继承人,于是众大夫迎接在东周都城洛阳居住的周子(晋襄公曾孙,晋厉公堂侄)回国为君。周子是次子,当时还有兄长在世,本来按制度应该由其兄即位,但此人智力低下,时人谓之不辨菽麦(连豆子和麦子都分不清),没有处理朝政的能力,所以众位大夫就立了弟弟周子。

②济叔不痴:济叔,王济的叔叔王湛(249295),西晋官员。王济,西晋官员、名士,晋武帝的女婿。据《世说新语赏誉》,王湛为父亲守孝期满后,仍然在墓地结庐居住,侄子王济平素看不起他,虽偶尔也去拜望,不过寒暄而已。有一次,王济又到王湛住处去,偶然谈起时事,王湛对答甚妙,后来逐渐谈到精微之处,王济也为王湛所折服。离别时,王济又请王湛试骑难驯的烈马,王湛也表现得非常好。后来王济朝见晋武帝,武帝平日常以王湛为笑料,此次又问王济:你家那个傻叔叔死了吗?不料王济回答:臣的叔叔不傻。遂向武帝称赞王湛的长处。

③杜畿(jī)国士:杜畿(163224),三国时魏国官员。国士,一国之中才能最优秀的人。据《傅子》,东汉末,杜畿从荆州到许昌,住在侍中耿纪那里,两人一谈话就是一夜。尚书令荀彧家在耿纪隔壁,夜里听到杜畿的言论,认为此人非同寻常。第二天早晨派人对耿纪说:你家中有国士却不推荐给朝廷,怎么能做侍中呢?荀彧见到杜畿以后,与他亲近得像老朋友一样,于是就向曹操推荐杜畿。曹操任命杜畿为司空司直,负责督察百官。

④郭泰人师:郭泰(128169),字林宗,东汉后期名士。人师,人格可以做别人榜样的人。据《资治通鉴汉纪汉桓帝延熹七年》,郭泰博学,善谈论,又有知人之明,喜欢推奖有才德的人。陈国(今河南周口)有个叫魏昭的年轻人向郭泰请求说:讲授经义的老师容易找到,人格上的老师难以找到,我愿意追随在您身边,为您洒扫服务。郭泰答应了。后来郭泰身体不舒服,让魏昭为他煮粥,煮好送来,郭泰呵斥魏昭说:给长者煮粥不上心,做出来的不能喝。就把盛粥的碗扔在地上,魏昭又重新去做。前后三次,魏昭的脸色毫不改变,郭泰才赞叹道:以前我只是看到你的脸,从今以后,算是知道你的心了。遂与魏昭结为朋友。

【译文】

晋悼公的哥哥智力低下,不辨菽麦;王济的叔叔王湛外表愚钝,实际颇有才能。杜畿与耿纪交谈,荀彧听到后,称杜畿有国士之才;郭泰博学善谈,有人伦鉴识,被魏昭视为人师。

程颐传《易》①,觉范论诗②。董昭救蚁③,毛宝放龟④。

【注释】

①程颐传《易》:程颐(10331107),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人。北宋学者。学者称其为伊川先生。传《易》,传授《易经》。《易经》又名《周易》,本为上古卜筮之书,后被儒家视为经典,传习不绝。古人认为,《易经》之道精微广大,上通天意,因此历代都有学者对其进行解说。程颐作《易传》,通过解释《易经》阐扬儒家义理,并将无形的理与有形的象联系在一起,认为易象象征天地万物,而易理则为天地之理,实际将自己的学术观点融入了对《易经》的解说中。《易传》影响深远,不仅为程颐后学所遵习,而且对其后数百年的学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清科举士子所用的《周易大全》,其解说经义的部分就主要取自程颐《易传》与朱熹《周易本义》两书。

②觉范论诗:觉范(10711128),宋代僧人。法名德洪,又名惠洪,善诗文。觉范著有笔记《冷斋夜话》,其中有大量谈论诗歌创作特点、忌讳以及评论时人诗篇的章节。又著《天厨禁脔》,将作诗之法总结为若干种诗格,而举唐宋旧作为式,如以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为偷春格(指律诗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之类。对觉范的论诗之作,历代评论有褒有贬,有的学者认为他在《冷斋夜话》中生造典故,不可尽信,又指责《天厨禁脔》对诗格的总结有牵强之处,也有的学者认为两书瑕不掩瑜,可供研究者参考。

③董昭救蚁:董昭,即董昭之,南朝刘宋人。据《齐谐记》,董昭之过钱塘江,见一只蚂蚁趴在短短的芦苇梗上,在江上漂浮,董昭之起了善心,把它捞到船里。船上人要踩死蚂蚁,董昭之再次保护了它。船到岸后,蚂蚁顺着缆绳回到了地面。当夜,董昭之梦见一个穿黑色衣服的人来致谢,说自己是蚁王,今后如有危难,可以向它求援。过了十几年,董昭之因被诬陷为强盗入狱,在狱中想起蚁王的话,就把几只蚂蚁捧在手中,对它们诉说自己的窘困。当夜,董昭之又梦见黑衣人来,说:赶紧逃进余杭山,很快天子就要大赦了。当他醒来时,蚂蚁已经把身上的刑具都咬开了,董昭之得以从狱中逃出,遂渡过钱塘江,逃到余杭山里。不久后皇帝降旨大赦,董昭之因而得以免祸。

④毛宝放龟:毛宝(?339),东晋名将。据《搜神后记》,毛宝部下有一名军人,曾买到一只白龟,养大后放回江中。后来毛宝率领东晋军队在邾城与后赵军队交战,晋军战败,纷纷跳进江里,淹死了很多人。这名军人也披甲持刀跳入江中,却感觉好像掉在石头上一样,江水才到自己腰部。军人游到江心再看,发现托住他的就是当年放走的白龟,此时已经长到六七尺长了。抵达东岸以后,乌龟从水中露出头来,看了看军人,就转身游走了。按,这个军人没有留下名字,由于他是毛宝的部下,所以后人通常把这个故事归到毛宝头上。

【译文】

程颐解说《易经》,著《伊川易传》,影响了其后数百年的学者;觉范作《冷斋夜话》《天厨禁脔》,谈论诗法。董昭之从江中救出蚂蚁,后来入狱,也为蚂蚁所救;毛宝部下军人养大白龟放回江中,兵败投江之时白龟把他托起,免遭溺水之难。

乘风宗悫①,立雪杨时②。阮籍青眼③,马良白眉④。

【注释】

①乘风宗悫(qu):宗悫(?465),南朝刘宋名将。据《宋书宗悫传》,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将来想做什么,宗悫回答:希望能乘长风破万里浪。宗炳被他的志向所震惊,说:你将来若不富贵,就必定使我们家族破败。宗炳是当时著名的高士,子侄都致力向学,只有宗悫任气好武,故不为同乡所看重。后来,宗悫果然以军功致通显封侯。

②立雪杨时:杨时(10531135),北宋学者、官员。从程颐学,为高足弟子。据《宋史杨时传》,杨时先从程颐之兄程颢学习,深受程颢赞许。程颢去世后,杨时又见程颐于洛阳,此时他已经年过四十,是一个中年人了。一天,杨时与同学游酢同去拜见程颐,正遇程颐在堂上闭目养神,杨时不敢打扰,和游酢一起恭谨地侍立在侧。等到程颐睁开眼睛时,杨、游二人还站在那里。在二人等候的这段时间里,天上下起了大雪,门外的雪已经厚达尺余了。

③阮籍青眼:阮籍(210263),三国时曹魏文学家、名士。青眼,用黑眼珠看人。据《晋书阮籍传》,阮籍能根据自己的心情和需要,选择用黑眼珠或白眼仁看人。嵇喜是遵守礼法的世俗人,去见阮籍时就遭受了白眼的待遇;嵇喜的弟弟嵇康性格超脱,阮籍看他就用黑眼珠。按,当时在曹魏当政的司马氏家族标榜仁孝,举用官吏,多以有守礼、至孝之名者为先,阮籍对司马氏的擅权不满,但又不能公然反抗,故不得不在行为上表现出放纵不羁、非薄礼法的样子来。

④马良白眉:马良(187222),三国时蜀汉官员。据《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而且取的字里都有常字,故被时人合称为马氏五常。马良才华出众,而且年轻时眉毛里就掺杂着白色的毫毛,所以同乡的人都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刘备夺取荆州后,先以马良为州从事,称帝后,又以马良为侍中,累加重用,为蜀汉名臣。后世遂以白眉代指兄弟或同辈人物中最为出色的一个。

【译文】

宗悫少年时,就立定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志向;杨时已到中年,仍立雪程门,对老师非常恭谨。阮籍以青白眼看不同的人,表示自己的感情;马良眉毛杂有白毫,才名在兄弟中最为出色。

韩子《孤愤》①,梁鸿《五噫》②。钱昆嗜蟹③,崔谌乞麋④。

【注释】

①韩子《孤愤》:韩子,即韩非(?前233),战国时韩国贵族、学者,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孤愤,因孤高而产生的悲愤之情,也是韩非所著文章的篇名。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看到韩国衰弱,多次向韩王上书劝谏,但韩王不能接受他的意见。韩非对此既无奈又悲愤,故写了《孤愤》《五蠹》等几十万字的文章,后世结集为《韩非子》。

②梁鸿《五噫》:梁鸿,东汉隐士。《五噫》,梁鸿所作诗歌的名字,诗共五句,每句句末有一个噫字表示叹息,故得名。据《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路过洛阳,看到宫室豪华壮丽,就作歌叹息道: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上了北邙山啊,回头看京城啊,宫室高大啊,百姓们辛苦啊,永远没有尽头啊!)汉章帝听到这首歌后很不高兴,命人追捕梁鸿而不得。梁鸿于是变姓易名,与妻子一起迁居到齐鲁之间。

③钱昆嗜蟹:钱昆,北宋官员,吴越王钱倧之子。据《归田录》,钱昆在朝廷任职,已官至少卿,忽然请求外出做地方官。有人问他想去做哪个州的长官,他生于浙地,性嗜螃蟹,就回答说:只要是有螃蟹、没有通判的地方,我就很满意了。按,宋时设置通判以分地方长官知州之权,经常与知州闹矛盾,所以钱昆这样说。

④崔谌(chn)乞麋(m):崔谌,东魏、北齐时期的官员。据《北齐书李绘传》,崔谌做河间太守时,仗着弟弟崔暹的权势,向高阳内史李绘求取麋鹿角和鹡鸰羽毛。李绘回信说:鹡鸰有翅膀,能飞上天;麋鹿有腿,能跑到海滨去。我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为了奸佞小人去追赶飞禽走兽。此时恰逢权臣高澄让崔暹推举司徒长史,崔暹推举了李绘,但最终没有任命他,时人都说是因为这封信得罪了崔氏。

【译文】

韩非有治国之才,却不得韩王信赖,故作《孤愤》以寓意;梁鸿见京都宫室壮丽,作《五噫》之歌以讥刺。钱昆爱吃螃蟹,求出守外郡时,希望到有蟹无通判处任职;崔谌向李绘求取麋鹿角和鹡鸰羽毛,被李绘讥讽。

隐之卖犬①,井伯烹雌②。枚皋敏捷③,司马淹迟④。

【注释】

①隐之卖犬:隐之,即吴隐之(?414),东晋官员。据《晋书吴隐之传》,吴隐之做奉朝请(定期参加朝会)时,卫将军谢石请他为主簿。后来吴隐之要给女儿办婚事,谢石知道他家境贫寒,怕他没钱操办,就命令将自家厨房移到吴家,去帮忙经营喜事。去送信的使者到了吴家,看到吴家的婢女把家里的狗牵出去卖钱,其他的东西还都没准备。按,吴隐之是东晋著名的清廉官吏,他历任要职,始终清俭如一,为时人所尊重。

②井伯烹(pēng)雌:井伯,即百里奚,春秋时秦国大夫。烹雌,即烹伏雌。烹,一种做菜的方式;伏雌,抱窝下蛋的母鸡。据《风俗通》,百里奚早年与其妻分别,后来在秦国为相。某天,百里奚在府中,堂上奏乐,他的妻子此时受雇为府中的洗衣妇,自称明晓音律,就拿过琴来,弹着唱道: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扊扅,即门闩),今日富贵忘我为?大意是,百里奚,当初你只值五张羊皮。记得分别时,我煮了老母鸡,门闩当柴劈,今天富贵了,就把我忘了吗?百里奚听到急忙询问,夫妻由此得以相认。按,《乐府诗集琴曲歌辞四》有《琴歌三首》,据说是百里奚夫妻分离后又相见时,妻子弹着琴唱的歌。

③枚皋(gāo)敏捷:枚皋,西汉文学家。据《西京杂记》,枚皋写文章非常快,但有时有多余的句子,这是由于写作时不多加思考的缘故。扬雄说: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枚皋。意思是打仗的时候,需要发布檄文、传递军报,这种需要快速完成的文字要用枚皋来写。

④司马淹迟:司马,即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善于写赋。淹迟,迟慢。据《西京杂记》,司马相如写文章慢,但从头到尾文辞都很美妙。扬雄说: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相如。意即朝廷中重要的文章应该交给司马相如来写,虽然慢,但能写得无可挑剔。

【译文】

吴隐之家贫,无钱嫁女,就把狗牵出去卖钱;百里奚和妻子分离时,家境贫困,妻子煮了家里的母鸡当做送行饭。枚皋作文敏速,虽有累句,但适于军旅之用;司马相如写作迟慢,而通篇温丽,适合朝廷对高文典册的要求。

祖莹称圣①,潘岳诚奇②。紫芝眉宇③,思曼风姿④。

【注释】

①祖莹称圣:祖莹(?535),北魏文人。据《魏书祖莹传》,祖莹八岁通晓《诗经》和《尚书》,父母担心他学习太累生病,禁止他夜以继日地读书,祖莹不敢公然违抗父母,就经常在灰中藏火,等到父母睡觉以后,将童仆赶走,用衣服和被子挡住门窗,再点起灯火看书,以免被人发觉。由于他幼年向学,声誉很高,内外亲属都称他为圣小儿。后来祖莹在北魏以博学能文成名,是北魏中后期的著名文人,也多次参议典章制度。

②潘岳诚奇:潘岳(247300),即潘安,西晋文人、官员。诚,确实。据《晋书潘岳传》,潘岳少年时就以有才华且貌美闻名,在家乡有奇童的称号,大家都认为他会是汉代终军、贾谊那样少年成名的人物。成年后,潘岳历任黄门侍郎等要职,也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善为哀诔之文,其《西征》《悼亡》诸赋至今为人传诵。

③紫芝眉宇:紫芝,即元德秀(约695约754),唐代隐士。眉宇,眉与额之间的地方,也泛指容貌。据《新唐书卓行传》,元德秀性情质朴忠厚。在鲁山县(今河南鲁山)为官时,他将俸禄都用在帮助孤贫之人上,任满后定居陆浑(今河南汝阳),过着贫困的生活,但却自得其乐。宰相房琯称赞元德秀说: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

④思曼风姿:思曼,即张绪,南齐官员、名士。据《南史张绪传》,张绪善清谈,容貌行动皆有可观,吐纳风流,听者皆忘饥疲,见者肃然如在宗庙。当时益州向朝廷进贡柳树,枝条很长,迎风摇曳,状如丝缕。齐武帝观赏柳树时说:此杨柳风流可爱,就像年轻时的张绪一样。

【译文】

祖莹幼年勤学,被称为圣小儿;潘岳少年以多才聪慧著称,在家乡号称奇童。元德秀性情质朴,时人称见其眉宇而名利之心顿尽;张绪风姿优雅,齐武帝见柳条迎风,言似张绪少年时。

毓会窃饮①,谌纪成糜②。韩康卖药③,周术茹芝④。

【注释】

①毓(y)会窃饮:毓,即钟毓(?263),三国时曹魏大臣钟繇(yu)的儿子。会,即钟会(?264),钟毓的弟弟。据《世说新语言语》,有一次钟繇午睡,钟毓、钟会乘机偷父亲的酒喝。钟繇其实并未睡熟,偷眼观看,见钟毓先跪拜再饮酒,钟会只饮酒不跪拜,事后问两个儿子为什么这样做。钟毓说:礼仪需要酒来举行,我不敢不跪拜。钟会说:偷本身就是不合礼的,所以我不跪拜。

②谌纪成糜:谌,即陈谌,字季方,东汉名士陈寔的儿子。纪,即陈纪(129199),字元方,陈谌的哥哥。糜,粥。据《世说新语夙惠》,陈寔家里来了朋友,陈寔让两个儿子元方、季方去做饭。两个孩子点上火,就丢下做饭的工作,偷听父亲和客人谈话。陈寔迟迟不见饭蒸熟,就问儿子怎么回事。两个孩子说:我们光顾着听您和客人说话,忘了给锅加箅(b)子,米掉进水里,现在都变成粥了(炊忘着箅,饭今成糜)。陈寔又问:你们记住我们说什么了吗?两个孩子回答:记住了不少。于是两个孩子一起复述,互相补充,居然没有漏掉什么。陈寔说:像你们这样好学,做成粥就行,何必一定要是饭呢?

③韩康卖药:韩康,字伯休,东汉隐士。据《后汉书逸民列传》,韩康在长安市上卖药,从来不讲价。后来有个女子来买药,与他讲价,韩康不肯,女子生气地说:你是韩康吗,居然不肯讲价?韩康叹息道:我本来是为了逃避名声才来卖药,不想如今连小女子都知道韩康了,我还卖什么药呢?于是就逃到霸陵山里隐居起来了。

④周术茹芝:周术,西汉初隐士,即甪(l)里先生。茹,吃。据《高士传》,西汉初年有四位隐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隐居在蓝田山中,不肯出来做官。他们常唱一首《紫芝歌》: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若贫贱之肆志。大意是:肃穆的高山,深谷弯弯曲曲。光闪闪的紫芝,吃下去可以止饥。唐虞的时代太远了,我们又能去哪里呢!驾四匹马,乘高盖车,看起来光彩,忧患却是很大的。富贵的人常要害怕别人,不如贫贱之士反而能随意行事。又据《陈留志》,甪里先生名叫周术。

【译文】

钟毓、钟会兄弟趁父亲睡觉偷酒喝,或拜或否,事后父亲询问,各自言之成理;陈纪、陈谌兄弟偷听父亲和客人谈话,把饭做成了粥,但由于能复述谈话内容,反而得到父亲嘉赏。韩康在长安卖药,言无二价,最终归隐霸陵山中;甪里先生周术与同道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共隐于蓝田山中,常唱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的歌。

刘公殿虎①,庄子涂龟②。唐举善相③,扁鹊名医④。

【注释】

①刘公殿虎:刘公,即刘安世(10481125),北宋官员。据《宋名臣言行录》,刘安世做谏官,敢于和皇帝争辩。皇帝发火了,刘安世就退在一旁不说话,等皇帝情绪稍微好转,刘安世又上前直言劝谏,有时一个问题要这样来回四五次。侍臣在一旁看到这样的景象,不由得畏缩流汗,于是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殿上虎。

②庄子涂龟:庄子,名周,战国时道家学者。据《庄子秋水》,楚王让大夫去聘请庄子做官,庄子说:我听说楚国有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国君把它藏在宗庙里。你们觉得,这神龟是愿意死后把骨头留下享受尊贵的待遇呢?还是愿意悠闲地在泥塘里拖着尾巴爬来爬去呢?大夫说:它还是愿意在泥塘里吧?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也要在泥塘里拖着尾巴爬来爬去了。

③唐举善相:唐举,战国时著名的相士。据《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蔡泽请唐举给自己看看还有多少年寿命,唐举说:从现在开始,还有四十三年。蔡泽说:跃马疾驰,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揖让人主之前,食肉富贵,四十三年足矣。后来蔡泽入秦做了相国,先后侍奉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和秦始皇,果然长保富贵。

④扁鹊名医:扁鹊,春秋时名医。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是勃海郡(汉郡名。辖今河北沧州、衡水及山东德州一带,郡治在今河北南皮)人,名叫秦越人,少年时获得奇术,能看出人的病在何处,因此治病有神效。按,《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扁鹊医治病人的很多案例,有一些近乎神话,但也有一些是能与现代医学相印证的,不可尽以传说视之。

【译文】

刘安世做谏官,敢于与皇帝反复争论,号称殿上虎;庄子不愿为相,自比在泥塘中爬来爬去的乌龟。唐举给蔡泽相面,预言他还有四十三年寿命,后来蔡泽果然历事几代秦王;扁鹊能洞见病人的症结,是春秋时的名医。

韩琦焚疏①,贾岛祭诗②。康侯训侄③,良弼课儿④。

【注释】

①韩琦焚疏:韩琦(10081075),北宋政治家、词人。焚疏,烧掉上疏的草稿。据韩琦《谏垣存稿序》自述,宋仁宗景祐三年,韩琦得授右司谏职,任职三年,敢于犯颜直谏,累有论议,仁宗十从八九。所存谏疏之稿,本想效仿古人敛而焚之,又觉得无以体现皇帝从谏如流的美德,遂将疏稿整理成集,取名《谏垣存稿》。按,据《晋书羊祜传》:祜历职二朝,任典枢要,政事损益,皆咨访焉。势利之求,无所关与。其嘉谋谠议,皆焚其草,故世莫闻。又《宋书谢弘微传》:(弘微)每有献替及论时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焚草,即焚烧草稿。羊祜、谢弘微焚其疏草,是为官谨慎、不欲居功的表现。杜甫为左拾遗时,职司谏诤,引用二人典故,有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的诗句,后人遂以焚谏草焚草为典故。韩琦所谓效仿古人,盖源于杜诗之掌故。

②贾岛祭诗: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据《云仙杂记》引《金门岁节》,每年除夕夜,贾岛都把当年所作的全部诗稿取出,用酒肉祭奠。他说:劳吾精神,以是补之。写诗花了我很多精力,就用这些酒肉来补偿一下吧。按,《云仙杂记》全书共有笔记三百余条,作者皆注明出处,似自古籍中转引抄录而来,但文字与书名的漏洞都很多,古今学者基本认为,这些笔记的所谓出处均为《云仙杂记》作者所伪托,其内容也未必可信。但是,《云仙杂记》中的很多内容,已经成了古人常用的典故,所以也不可一味轻视它。

③康侯训侄:康侯,即胡安国(10741138),北宋、南宋之交的学者、官员。据《宋史胡寅传》,胡安国收养侄儿胡寅为子,但胡寅小时候既聪明又淘气,很难管教。胡安国把胡寅关在阁楼上,阁楼上有一些木块,胡寅闲不住,就把木块都刻成了人偶。胡安国知道后,说:应该放些东西让他改变心思。于是在楼上放了几千卷书。过了一年多,胡寅就把这些书都读熟了,甚至能背诵下来。后来,胡寅不仅中了进士,还成了南宋著名的学者。

④良弼课儿:良弼,即余良弼,南宋初期官员。课,课读,教人读书。据《万姓统谱》,余良弼有《教子诗》,写道: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幸有明窗并净几,何劳凿壁与编蒲。功成欲自殊头角,记取韩公训阿符。按,凿壁,指西汉匡衡凿壁偷光读书;编蒲,指西汉路温舒编蒲为牒练习书法。两者都是勤学的典故。阿符,即韩愈之子韩昶,韩愈曾作《符读书城南》诗,督促他勤学,诗中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句,是成语飞黄腾达的出典。

【译文】

韩琦欲将疏草焚毁,又恐无以表彰仁宗纳谏的气度,遂将疏稿编为《谏垣存稿》;贾岛每年除夕以酒肉祭祀当年所作之诗,以慰自己的苦心。胡安国将养子胡寅关在阁楼上,并置书数千卷,任其阅读,以促其改变性情;余良弼作《教子诗》,督促儿子勤学苦读。

颜狂莫及①,山器难知②。懒残煨芋③,李泌烧梨④。

【注释】

①颜狂莫及:颜,即颜延之(384456),南朝刘宋文学家。莫及,没有人能比得上。据《宋书颜延之传》,颜延之好酒疏诞,又自负文采,性情狂傲,得罪了很多权贵,史书谓之性既褊激,兼有酒过,肆意直言,曾无遏隐,所以始终没能位居要职。但他是刘宋前中期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与陈郡(今河南周口一带)谢灵运以文采并称颜谢。时人以为自西晋潘岳、陆机之后,文士没有比得上这二人的。

②山器难知:山,即山涛(205283),西晋大臣。器,器量。难知,没有人能了解。据《世说新语赏誉》,王戎评价山涛说:这个人就像璞玉浑金,谁都知道是宝贝,但没有人能说清他究竟有何等的器量。刘孝标注引顾恺之《画赞》,谓山涛器量弘远,人莫见其际,而其器亦入道。故见者莫能称谓,而服其伟量。

③懒残煨(wēi)芋:懒残,即明瓒,唐朝僧人。煨,埋在带火的灰里烧熟。据《邺侯外传》,李泌隐居衡山时,懒残和尚也住在山上。懒残半夜念经,声音响彻山林,李泌能从声音中分辨感情,说:听他念经的声音,先凄惋而后喜悦,一定是天上被贬下凡的人,现在快要回去了。李泌后来去拜访懒残,态度十分恭敬。懒残让他坐下,从火中拨出煨好的芋头给李泌吃,说: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后来李泌果然做了十年宰相。

④李泌烧梨:据《邺侯外传》,安史之乱时,唐肃宗在灵武,李泌以宾客身份参与机要。一天晚上,肃宗召三个弟弟及李泌围炉闲谈,肃宗亲自为李泌烤了两只梨。肃宗的弟弟颍王也想要一只,肃宗说:你可以吃肉,先生是不吃肉的,所以为他烤梨吃。你怎么还要和先生争呢?颍王说:臣不过是试试皇上的心意罢了,怎么这样偏向先生呢?我们三个弟弟合起来要一只梨可以吗?肃宗还是不同意。李泌当时受肃宗的宠信,达到了这样的程度。

【译文】

颜延之性情狂傲,却是刘宋时期很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时人以为文士莫及;山涛为人深沉渊默,器量宏大,王戎谓之璞玉浑金,认为人莫能探其底蕴。懒残和尚煨芋头送给李泌,告诉他领取十年宰相;李泌在唐肃宗时参与机要大事,极受信任,唐肃宗亲自烤梨给他吃。

干椹杨沛①,焦饭陈遗②。文舒戒子③,安石求师④。

【注释】

①干椹(shn)杨沛:干椹,晒干的桑葚。椹,桑树的果实。杨沛,三国时魏国官员。据《三国志魏书贾逵传》裴注引《魏略杨沛传》,杨沛做新郑县长时,督促百姓收集桑葚和豆子晒干作为食物,几年下来积累了一千多斛,储存在单独的小仓库里面。曹操率兵迎接汉献帝时,缺乏粮食,杨沛就把这些晒干的桑葚提供给曹操作为军粮。

②焦饭陈遗:焦饭,煮饭时因受热粘在锅底变硬的饭,俗称锅巴。陈遗,东晋人。据《世说新语德行》,吴郡(今江苏苏州及周边地区)主簿陈遗以至孝闻名,他的母亲喜欢吃焦饭,陈遗就缝了一个布袋,每次煮饭,都把锅底的焦饭装在袋子里,带回家给母亲吃。孙恩起义时,吴郡太守袁山松得知消息,即刻出兵***。陈遗当时已经收集了几斗焦饭,来不及送回家,就带着焦饭出征了。不料郡兵打了败仗,大家溃散逃命,很多人饿死在深山大泽里,陈遗却靠着焦饭活了下来。当时的人都认为这是上天对他孝心的回报。

③文舒戒子:文舒,即王昶(?259),三国时曹魏大臣,官至司空。据《三国志魏书王昶传》,王昶为子侄起名,都取有谦退含义的字,以表示谦虚谨慎的态度。他给哥哥的两个儿子分别起名为王默、王沈(沈通沉),分别取字处静处道;他自己的儿子王浑字玄冲,王深字道冲。做兖州刺史时,王昶曾写信给子侄,教育他们要重视德行,远离浮华,不要自以为是、争强好胜。

④安石求师:安石,即王安石(10211086),北宋大臣、文学家,官至宰相。据《晁氏客语》,王安石教育儿子王雱(pāng),给子孙选择老师,一定要挑选博学而道德高尚的人。有人说,教幼童的启蒙老师,不用这么精心寻找,王安石反对,说:先入者为之主。意为启蒙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尤其强烈,不可不谨慎。

【译文】

杨沛要求百姓收集桑葚和豆子,晒干入仓,后来送给曹操作为军粮;陈遗为母亲收集锅底的焦饭,不想却成了自己救急的口粮,时人以为至孝之报。王昶写信告诫子侄,要保持谦虚尚德的作风;王安石重视为子弟择师,强调先入为主。

防年末减①,严武称奇②。邓云艾艾③,周曰期期④。

【注释】

①防年末减:防年,汉朝人。末减,从轻减刑。据《汉武故事》,汉景帝时,廷尉上报一件案子:有一名叫防年的人,他的父亲被后妻杀死,防年为父报仇,杀了他的继母。按照汉朝的法律,杀死父母是大逆罪,但景帝又觉得这样判似乎不合适,就问时为太子的汉武帝怎么看。太子回答说:继母杀死父亲在先,当她杀人之时,已经算不得防年的母亲了,所以防年杀继母该按一般杀人处理。景帝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就按他的意见去办。

②严武称奇:严武(726765),唐朝官员。据《新唐书严武传》,严武的父亲严挺之是唐玄宗时的宰相,和严武生母裴氏感情不好,喜欢妾室玄英。严武八岁时,为母亲杀死玄英出气。严家的仆人向严挺之报告说:公子失手把玄英杀了。严武说:哪有大臣厚待妾室而薄待正妻的?我是故意杀死她,不是失手。严挺之没有责怪严武,反而称奇道:真是我严挺之的儿子。

③邓云艾艾:邓,即邓艾(?264),三国时曹魏将领。据《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自称艾时经常连续说出几个艾字。权臣司马昭和他开玩笑:你总是说艾艾,到底是几个艾?邓艾回答:凤兮凤兮,也只是一只凤凰嘛。按,据《论语微子》,孔子游历到楚国时,隐士接舆在他的车前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接舆大概以凤凰比孔子,劝孔子不要再花心血游说当时的统治者,邓艾盖用此歌首句为自己解嘲。

④周曰期期:周,即周昌(?前192),西汉开国功臣。据《史记张丞相列传》,周昌口吃,但非常刚直,敢违逆刘邦的意思。汉高祖刘邦晚年想要废掉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大臣纷纷廷争,时任御史大夫的周昌尤其坚决地反对。高祖问周昌的意见,周昌对高祖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在这句话中,期是必然,一定的意思,周昌的意思就是:我说不出来,但我知道这样必然不行。陛下想要废太子,我一定不奉诏。按,周昌表达自己的意见,其实只需说期知其不可期不奉诏,但他平时口吃,此时又非常生气,就说成了期期。

【译文】

防年为父报仇杀死继母,汉武帝尚为太子,认为此案不属于子女杀父母之大罪,该按一般杀人案从轻处理,景帝从之;严武为母亲出气,杀死父亲的妾,父亲严挺之反而因此觉得他不一般。邓艾口吃,常自称艾艾;周昌与汉高祖对答,而云期期。

周师猿鹄①,梁相鹓鸱②。临洮大汉③,琼崖小儿④。

【注释】

①周师猿鹄(h):周师,周朝的军队。鹄,天鹅。据《艺文类聚》引《抱朴子》,西周时,周穆王南征,派出的整支军队久而不归,都变成了非人的事物。军中的贵族将领们变成猿猴和天鹅,一般的士卒就变成虫子甚至沙砾。按,猿鹄,一作猿鹤,如李白《古风》诗: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

②梁相鹓(yuān)鸱(chī):梁,战国时国名。即魏国,以国都在大梁,故又称为梁。鹓,即鹓雏,凤凰一类的鸟。鸱,古书上指鹞鹰。据《庄子秋水》,梁相惠子误听谣言,以为庄子要设法取代自己当相国,遂下令在国内搜捕庄子。后来庄子自己去见惠子,对他说:南方有一种叫鹓雏的鸟,只停在梧桐树上,只吃竹子的果实,只喝甜美的泉水。有只鸱得到一只腐烂的老鼠,看到鹓雏飞过,以为鹓雏要抢自己的老鼠,就仰起头来对着鹓雏大叫。你现在也要为了自己的梁国而对我大叫吗?

③临洮大汉:临洮,地名。今属甘肃。据《汉书五行志》,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在临洮出现了巨人,高五丈(约合11.55米),一只脚就长达六尺(约合1.39米),穿着夷狄(当时对少数民族的蔑称)的服装,共有十二人。这一年,秦始皇刚吞并六国,得知后非常高兴,认为是天降祥瑞,于是下令熔化从各地收缴来的兵器,按照这些巨人的样子,铸成十二个铜人。古代称铜为金,故谓之十二金人。

④琼崖小儿:琼崖,即琼州(今海南海口)。据《洞微志》,宋太宗时,官员李守忠奉命渡海到琼州办事,遇到一位八十一岁的老人叫杨遐举。杨遐举邀李守忠到自己家中做客。在杨家,李守忠见到杨遐举的父亲杨叔连,年一百二十二岁,祖父杨宋卿,年一百九十五岁。正在交谈时,从房梁上的鸡窠里面,又有一个小孩探头往下看。杨遐举的祖父说:这是我的九世祖,平时不说话、不吃东西,也不知道他多大岁数了,每到初一、十五,子孙们都聚集起来,给他磕头。

【译文】

周穆王南征,派出的军队久而不归,军中将领变成猿猴与天鹅,士兵变成虫子和沙砾;梁相惠子怕庄子取代他,下令搜捕庄子,却被庄子以鹓雏和鸱的比喻嘲笑。秦始皇时,在临洮出现了十二个巨人,始皇遂仿照巨人形象铸成金人;李守忠到琼州,在杨遐举家见到杨家先祖,形如小儿,不知其岁数。

东阳巧对①,汝锡奇诗②。启期三乐③,藏用五知④。

【注释】

①东阳巧对:东阳,即李东阳(14471516),明代大臣,官至大学士。据《尧山堂外纪》,李东阳少年中进士,入翰林,与程敏政一起朝见皇帝。当时正好直隶进贡螃蟹,明英宗就以螃蟹为题出了一个上联:螃蟹浑身甲胄。程敏政先对道:凤凰遍体文章。英宗觉得不错。李东阳对道:蜘蛛满腹经纶。英宗惊道:这孩子将来会做宰相吧?遂分别赐给两人金钱。后来李东阳做到大学士,应了满腹经纶之兆;程敏政官至学士,与其所对遍体文章也恰相符合。

②汝锡奇诗:汝锡,即陈汝锡(10731161),北宋、南宋间官员、诗人。据《万姓统谱》,陈汝锡少年颖悟,数岁能作文。他曾有闲愁莫浪遣,留为痛饮资的句子,有人以其诗示黄庭坚,黄庭坚称赞道:这是我辈中人啊。后陈汝锡登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官至浙东安抚使。

③启期三乐:启期,即荣启期,春秋时人。据《列子天瑞》,孔子游泰山,在路上见到荣启期穿着破衣服弹琴唱歌。孔子问他:先生所以乐,何也?荣启期说:吾乐甚多。天地万物,唯人为贵,我生而为人,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男尊女卑,我是个男子,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有人生下来连日月都没见过就死了,我活到现在已经九十岁了,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孔子说:太好了,这就是善于自我宽解的人啊。

④藏用五知:藏用,即李若拙(9441001),北宋初期官员。李若拙曾作《五知先生传》以自况,所谓五知,分别是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按,李若拙虽有才干,但入仕以后长期停留在中层官员的位置上,曾遭牢狱之灾,又屡被宰相排斥,故以五知自嘲。

【译文】

李东阳少年时,在明英宗驾前以蜘蛛满腹经纶为对,英宗知其志向高远;陈汝锡少时作闲愁莫浪遣,留为痛饮资的诗句,被黄庭坚赞赏为我辈人也。荣启期虽然贫困,但善于自我宽解,称自己有为人、为男子、长寿三乐;李若拙作《五知先生传》,以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自解。

堕甑叔达①,发瓮钟离②。一钱诛吏③,半臂怜姬④。

【注释】

①堕甑(zng)叔达:堕甑,把甑掉在地上。甑,古时用于蒸饭的器具。叔达,即孟敏,东汉人。据《后汉书郭太传》,孟敏挑着甑走路,甑掉在地上,孟敏不回头继续往前走。郭太见状,问他为何不回头,孟敏说:甑已经破了,回头看又有什么用?郭太认为他不是一般人,就劝他游学。十年之后,孟敏果然成为当世名士。按,郭太即郭泰,东汉晚期的名士领袖之一,以善于识人著称。《后汉书》作者范晔之父名为范泰,故范晔为避父讳,改郭泰为郭太。

②发瓮(wng)钟离:发瓮,打开瓮。钟离,即钟离意(?74),东汉官员。据《搜神记》,钟离意做鲁相,以私钱整修孔子的车,又亲自擦拭孔子的几席剑履。当时有一个叫张伯的人在堂下除草,挖出七枚玉璧,他隐瞒了一枚,只将六枚交给钟离意,钟离意就将玉璧供奉在几前。在孔子教授弟子的堂下床头挂着一个瓮,钟离意将瓮打开,在其中发现一卷帛书,写着:后世修吾书,董仲舒。护吾车,拭吾履,发吾笥,会稽钟离意。璧有七,张伯藏其一。钟离意便召张伯来询问:玉璧有七枚,你为什么藏下一枚?张伯叩头谢罪,交出了玉璧。

③一钱诛吏:吏,原泛指古代的大小官员,汉代以后,逐渐成为基层小公务员的代称,多无品级,与官员有身份上的区隔。据《鹤林玉露》,北宋名臣张乖崖即张咏(9461015)知崇阳县时,见本县一个吏员从钱库出来,把一枚钱夹在鬓边巾下,经查验是库中的钱,张咏就命令属下杖责此吏。不料,小吏面对责罚,反而勃然大怒道:一枚钱算什么?你能打我一顿,还能杀了我吗?张咏闻言,提笔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写完就把小吏杀了。

④半臂怜姬:半臂,古代一种短袖上衣。据《东轩笔录》,宋祁姬妾众多,他出镇成都时,曾在锦江设宴,微觉寒冷,派人回家取一件半臂,不料一众姬妾得知后各送一件。宋祁面对十几件半臂,穿哪件都怕其他姬妾认为自己有亲疏厚薄之分,伤了感情,只好忍着冷直到回家。

【译文】

孟敏担着甑走路,甑落地摔碎了,他毫不回顾;钟离意修整孔子遗物,手下人从地中挖出七枚玉璧,私藏其一,却被钟离意揭破。张咏发现小吏偷窃县库钱财,又不服责罚,遂以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的理由将其处死;宋祁在成都饮宴,姬妾纷纷送来半臂给他御寒,他怕有厚此薄彼之嫌,最终忍着寒冷,都没有穿。

王胡索食①,罗友乞祠②。召父杜母③,雍友杨师④。

【注释】

①王胡索食:王胡,即王胡之(?348),东晋官员。据《世说新语方正》,陶范(东晋名将、大臣陶侃之子)送给王胡之一船米,王胡之拒绝,说:我如果没饭吃了,自然会去找谢尚要饭吃,用不着你的米。按,王胡之出身于当时的顶级士族琅邪王氏,谢尚则为另一高门士族陈郡谢氏的家族成员,且为当时名士。陶范虽亦为大臣之子,但其父陶侃出身寒门,以军功起家,与高门士族气类不同,故王胡之不愿接受陶范的赠遗,时人视之为方正之举。

②罗友乞祠(c):罗友,东晋官员。乞祠,向人乞讨祭祀剩余的酒食。据《世说新语任诞》,罗友知道有人家要祭神,就去讨要吃的。他到得太早,正遇上那家的主人出门迎神。主人问他这个时候来做什么,罗友说:听说你家祭神,想讨一顿饭罢了。于是就在门旁一直等到天亮,讨到些吃的就走了,并不为此感到羞愧。按,罗友出身大族,本不至于向人乞食。他这样做,盖以表示自己的真率,不顾世俗眼光,故世人谓之任诞。

③召父杜母:召父,即召信臣,西汉官员。杜母,即杜诗,东汉官员。据《汉书循吏传》,西汉召信臣任南阳太守,教化百姓,兴修水利,郡中民众都很尊敬他。又据《后汉书杜诗传》,东汉杜诗在南阳当太守时,诛暴立威,造作水排,铸为农器,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也深得民心,南阳百姓把杜诗与召信臣相提并论,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④雍友杨师:雍友,即雍退翁。杨师,即杨仲远。两人皆北宋晚期士人。据《方舆胜览利州东路兴元府人物》,北宋末年,张浚中进士后,被选任为山南府(即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士曹参军。他临去上任前,问同乡的前辈士人杨用中:您曾经往来于梁州(兴元府在唐代的旧称)、洋州(今陕西洋县)之间,当地人士有与您交好的吗?杨回答说:兴元杨仲远可以为师,洋州雍退翁可以为友。

【译文】

王胡之拒绝陶范送来的米,说自己即使断粮,也会向谢尚索求;罗友不顾世俗眼光,向祭神的乡邻乞讨祭物为食。召信臣、杜诗先后在南阳郡做太守,于百姓多有恩惠,时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张浚去兴元府任职,临行前向杨用中请教当地名人,杨用中让他以杨仲远为师,以雍退翁为友。

直言解发①,京兆画眉②。美姬工笛③,老婢吹篪④。

【注释】

①直言解发:直言,即贾直言,唐代人。据《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被贬到南海,妻子董氏还年轻,遂对董氏说:我这一去,是生是死很难讲,你赶快嫁人吧。妻子自己把头发用绳子扎起来,外面又缠上一层帛,让贾直言在帛上画了花押,说:只有你才能解开。二十年后,贾直言遇赦还乡,看妻子头上的帛,还是缠得好好的。等他解开封帛,妻子的头发都已经枯死,一洗头就全部脱落了。

②京兆画眉:京兆,即西汉京兆尹张敞(?前48)。京兆尹,西汉首都长安的行政长官。据《汉书张敞传》,张敞做京兆尹时替妻子画眉,长安百姓传言张京兆眉妩,官员上奏汉宣帝,批评张敞无大臣威仪。汉宣帝召问张敞,张敞答道:我听说闺房中夫妇之间的事情,还有过于画眉的呢。皇帝爱他的才能,不责怪他,但张敞也因为无威仪的名声,终究没能做到公卿。

③美姬工笛:美姬,美貌的姬妾,指西晋官员石崇之妾绿珠。工笛,善于吹笛。据《晋书石崇传》,石崇家有一妾名叫绿珠,美貌且善于吹笛,很受石崇宠爱。当时擅权的赵王司马伦有一宠臣名叫孙秀,向石崇讨要绿珠,石崇坚决不允,遂遭孙秀诬陷被杀。被捕时,石崇对绿珠说:我因为你,落到家破人亡的地步。绿珠听了,遂从楼上跳下而死。

④老婢吹篪(ch):篪,古代一种用竹管制成的像笛子一样的乐器。据《洛阳伽蓝记》,北魏河间王元琛家中有一歌女叫朝云,擅长吹篪。元琛出镇秦州时,当地羌人叛乱,势头甚大,难以***,于是元琛让朝云扮成贫苦老妇,在阵前吹篪乞食。羌人听到悲凉的篪声,思念家乡,就成群结队地归降了。

【译文】

贾直言流放南海,让妻子改嫁,妻子为表不嫁的决心,将头发用帛包裹,直到贾直言赦还之后才解开;张敞做京兆尹时为妻子画眉,被朝臣弹劾,被皇帝责问,他以巧言解释,得以免祸。石崇的姬妾绿珠擅长吹笛子,在石崇被捕后跳楼身亡;元琛家的歌妓朝云善于吹篪,扮成老妇在阵前吹篪乞食,以扰乱敌方军心。

五微

敬叔受饷①,吴祜遗衣②。淳于窃笑③,司马微讥④。

【注释】

①敬叔受饷(xiǎng):敬叔,即何敬叔,南齐官员。受饷,接受礼物。饷,赠予。据《南史文学传》,何敬叔在南齐时做长城县令,为官清廉,从来不收礼物。一年端午将至,何敬叔忽然在门上挂出榜文,宣告接受礼物,几天内就收到米两千多斛,其他礼物与米的价值约略相当。但何敬叔并未把这些礼物留下,而是用于替贫民交租。

②吴祜(h)遗衣:吴祜,东汉官员,《后汉书》作吴祐。遗,赠送。据《后汉书吴祐传》,吴祐做胶东侯相的时候,啬夫(管收税和诉讼的基层官员)孙性私自从百姓手里敛财,给父亲买了一件衣服。孙性的父亲得知后,非常生气,说:你有这样的上司,怎么忍心欺瞒他?就叫孙性带着衣服去向吴祐自首。吴祐屏退左右,询问孙性事情经过后,说:你因父亲的缘故犯罪,蒙受污秽之名,这就是所谓观过,斯知人矣。于是让孙性回去向父亲谢罪,又让他把衣服带回送给父亲。

③淳于窃笑:淳于,即淳于髡(kūn),战国时齐国辩士,滑稽多智。窃笑,偷偷地笑。据《史记滑稽列传》,楚国攻打齐国,齐王让淳于髡到赵国求援,给他黄金百斤、车马十驷,作为给赵国的礼物。淳于髡大笑,齐王说:先生觉得太少了吗?淳于髡说:岂敢。我从东方来,看到一个农夫祭神,祭品只有一只猪蹄、一杯酒,却希望神保佑他家大丰收。齐王于是给淳于髡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淳于髡到赵国后,求得十万精兵救齐,楚国因而退兵。

④司马微讥:司马,即司马承祯(639735),唐代道士,长期隐居于天台山,号白云先生。微讥,以微言(隐晦的话)讥刺。据《新唐书卢藏用传》,卢藏用中进士后,不得选官,就入山隐居,常往来于终南山(在长安附近)与少室山(在洛阳附近)之间,时人目为随驾隐士,名声渐高,遂获授官职,累至通显。后来司马承祯被朝廷召至阙下,将要回山时,卢藏用指着终南山对司马承祯说:这山里的风景大有可观之处。司马承祯说:依我看,这山不过是当官的捷径罢了。卢藏用知道司马承祯是在讥刺他借隐求官,颇为惭愧。

【译文】

何敬叔做长城令,在将要收租时公开收礼,收到的礼物都拿来替贫民充租;吴祐做胶东相,啬夫孙性敛财给父亲买衣服,又在父亲督促下自首,吴祐原谅了他,并还其衣。齐王命淳于髡出使赵国求救,淳于髡觉得礼物俭啬,就故意发笑以提醒齐王;卢藏用借隐居求名得官,司马承祯得知后,便以微言讥刺他。

子房辟谷①,公信采薇②。卜商闻过③,伯玉知非④。

【注释】

①子房辟谷:子房,即张良(?前186),西汉开国功臣。辟谷,道教的一种修炼法,习此法者据说可以不吃五谷。据《史记留侯世家》,西汉建立后,张良被封为留侯,他说:享受万户的封邑,位至列侯,这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极致,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我想抛弃人间的事务,从赤松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游。于是学习辟谷、导引、轻身之类的道术。但据说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感激张良的恩德,要求他继续进食,吕后说: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张良不得已,就勉强听从吕后,重新开始吃饭。

②公信采薇:公信,即伯夷,商末周初的隐士。薇,一种野菜,又称巢菜野豌豆。据《史记伯夷列传》,伯夷与弟弟叔齐互相推让孤竹国君的位子,一起出奔在外。后来,两人因反对周武王灭商,又一同隐居在首阳山中,不吃周人种的粮食,只靠在山中采薇菜维持生活。最终,两人将要饿死时,作歌道: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登上西山啊,采那里的薇菜。以暴易暴啊,不知道自己的过错。神农、虞、夏那样敦行禅让的君主没了,我们能去哪儿呢?可叹呀,这也是我们命运不济。

③卜商闻过:卜商,孔子晚年的学生,字子夏,春秋末、战国初的儒家大学者。闻过,听到自己的过错。据《礼记檀弓》,子夏晚年丧子,哭得眼睛都失明了。曾子去吊唁,子夏哭着说:天啊,我没有罪过啊!曾子说:你怎么没有罪过?你在西河养老,讲学不称道老师,让西河的百姓以为你和老师同样贤明,这是第一条罪过;处理父母丧事,没有什么可以让人称赞的,这是第二条罪过;死了儿子就哭瞎了眼睛,这是第三条罪过。还说你没有罪过吗?子夏扔掉所拄的手杖下拜,说:我错了,我错了。我离开朋友独自居住太久了。

④伯玉知非:伯玉,即蘧(q)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大夫。知非,知道自己做错的地方。据《淮南子原道训》,蘧伯玉不断反省自己、纠正自己。五十岁时回顾自己前半生,能知道前四十九年犯的错误。又据《论语宪问》,蘧伯玉曾派人去见孔子,孔子让使者坐下,问:蘧伯玉老先生最近在做什么?使者回答:老先生希望能尽量少犯错误,但还没能做到。使者离开后,孔子赞叹道:真是好使者啊,真是好使者啊。由此可见,蘧伯玉的自我反省,在当时是很有影响的。

【译文】

张良晚年学习辟谷法,可以不吃五谷而维持生命;伯夷与弟弟叔齐隐居在首阳山,靠采薇菜过活,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粟。卜商晚年丧子,自言无罪,曾子指出他的三条错误,卜商很恭敬地接受了;蘧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了五十岁时,回顾前尘,能够发现前四十九年中犯了哪些错误。

佐治远志①,伯约当归②。商安鹑服③,章泣牛衣④。

【注释】

①佐治远志:佐治,即郝隆,东晋官员。远志,中药名。据《世说新语排调》,谢安本来一直过隐居生活,由于朝廷催迫,不得已出山做桓温的司马。当时有人送给桓温一些草药,其中有一味远志。桓温问谢安:远志为什么又叫小草?谢安还没来得及回答,同在桓温部下的郝隆应声说:隐居时叫远志,出山就只能是小草。谢安闻之羞愧。

②伯约当归:伯约,即姜维(202264),三国时蜀汉将领。当归,中药名。据《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裴注引《杂记》,姜维归降蜀汉后,母亲仍在曹魏,母子分隔两国。后来姜维收到母亲的信,求取当归,实际是示意他找机会回到魏国。姜维回信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表示自己有远大的志向,不会因母亲的招降而投魏。

③商安鹑(chn)服:商,即卜商。安,安心于。鹑服,破旧的衣服。据《荀子大略》,卜商家里很穷,衣服上到处都是补丁,像是鹌鹑一样。按,鹌鹑的尾巴短而秃,羽毛也又短又到处是斑点,穿上绳子挂起来,远看就像衣服上的一串补丁。

④章泣牛衣:章,即王章。牛衣,盖在牛身上的粗布。据《汉书王章传》,王章未做官时,家里非常穷,连一床被子都没有,得了病只能用牛衣盖在身上保暖。当时他非常灰心,哭着和妻子诀别,妻子斥责他说:朝廷中的公卿,哪个学问能超过你?你不想着上进,哭哭啼啼有什么用?王章因而奋发,后来官至京兆尹。

【译文】

谢安出山做官,郝隆讥讽他,说草药长在地里时叫远志,出了山只能叫小草;姜维归降蜀汉后,母亲仍在魏国,写信求取当归,暗示他应该回归魏国,姜维回信拒绝。卜商家贫,平时穿着破衣服,满身都是像鹌鹑一样的补丁;王章未做官时,生病时只能用牛衣盖在身上保暖,灰心丧气下,哭着要与妻子诀别。

蔡陈善谑①,王葛交讥②。陶公运甓③,孟母断机④。

【注释】

①蔡陈善谑(xu):蔡,即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官员,书法家。陈,即陈亚,北宋官员。谑,开玩笑。据《诗话总龟诙谐门》,陈亚善作诗而性情诙谐,与蔡襄在金山寺聚会。酒兴正浓时,蔡襄在屏风上写了一句:陈亚有心终是恶。是借陈亚的名字开玩笑。陈亚闻言,便回敬道:蔡襄无口便成衰。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②王葛交讥:王,即王导(276339),东晋大臣。葛,即诸葛恢(284345),东晋官员。交讥,互相讥讽。据《世说新语排调》,王导和诸葛恢争论两姓声望高低。王导说:你说诸葛氏地位高,怎么通常都说王、葛,不说葛、王呢?显然王氏还是要排在诸葛氏前面。诸葛恢说:就像大家都说驴马,没有人说马驴,难道驴就比马个头更大了?按,王导出身琅邪王氏,诸葛恢出身琅邪诸葛氏,二人同乡,所争虽有开玩笑的成分,但也反映了王、葛两家在争夺本郡望族地位上的矛盾。

③陶公运甓(p):陶公,即陶侃(259334),东晋大臣。甓,砖。据《晋书陶侃传》,陶侃任广州刺史时,辖区内很平静,于是他每天早上搬一百块砖到书房外,晚上又把这一百块砖搬到书房内。有人问他为何这样做,陶侃回答:我正致力于收复中原,如果日子过得太悠闲,恐怕将来没法再做事,所以要找些事来磨练自己。后来王敦之乱平息后,陶侃出镇荆州,先是稳定荆州这一重镇的局面,又在平定苏峻之乱中立下大功,对于东晋政权的稳定贡献极大。

④孟母断机:孟母,孟子的母亲。机,织机。据《列女传母仪传》,孟子小时候上学回来,母亲问他:学到什么地步了?孟子应付说:也就是那个样子吧。孟母于是斩断正在织的布,说:你不认真学习,就像我斩断布一样。你认真学习有了学问,才能保证未来生活的安宁,如果停止学习,将来怎么免除祸患呢?我靠织布维持生活,中途停下来不织了,拿什么给你做衣服,又怎么换取粮食呢?孟子听后很受启发,于是认真学习,最终成为战国时期的著名学者。

【译文】

蔡襄和陈亚开玩笑,互以对方的名字作雅谑;王导和诸葛恢争论王、葛两族在本郡地位高低,互相讥刺。陶侃不让自己怠惰,每天早晚在书房内外运砖以锻炼体力;孟子小时候学习不认真,母亲就斩断正在织的布,以此告诉他半途而废是错误的。

六鱼

少帝坐膝①,太子牵裾②。卫懿好鹤③,鲁隐观鱼④。

【注释】

①少帝坐膝:少帝,指晋明帝司马绍(299325),晋元帝之子。坐膝,坐在膝盖上。据《世说新语夙惠》,明帝小时候坐在父亲元帝膝上,元帝问他:太阳和长安哪个更远啊?明帝说:太阳远,从来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里来,由此可知。元帝觉得儿子很聪明,第二天特意当着朝臣的面,又问明帝同样的问题,不料明帝说:长安远。元帝大吃一惊,问:你的答案怎么和昨天不一样了呢?明帝答道:抬起头来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按,长安本是晋朝故土,因国力衰弱,不得已东渡洛阳。这句话暗含了故土之思和国家势弱,朝廷无为的哀叹。

②太子牵裾(jū):太子,皇帝的继承人。这里指愍(mǐn)怀太子司马遹(y,278300),晋武帝之孙,晋惠帝之子。牵裾,牵着衣襟。据《晋书愍怀太子传》,愍怀太子小时候非常聪明。五岁时,宫里失火,武帝登上高楼,想看看火有多大,太子牵着武帝的衣服,让祖父躲到暗影里面。武帝问他为什么,太子说:现在是晚上了,突然发生火灾,要当心有人作乱。火光明亮,把您所在的地方照得清清楚楚,这样很危险。武帝因此觉得这个孩子不一般。

③卫懿(y)好鹤:卫懿,即卫懿公(?前660),春秋时卫国国君。好鹤,喜好养鹤。据《左传闵公二年》,卫懿公喜欢养鹤,平时让鹤享受大夫的待遇。等到狄人侵略卫国,要打仗的时候,国人(指居住在城邑及附近的人,在春秋时期,是承担兵役义务的主力)都说:让鹤去打仗吧,鹤享受着您的俸禄,我们哪会打仗呢?卫懿公在丧失民心的情况下与狄人交战,果然大败,卫懿公战死,卫国险些灭亡。

④鲁隐观鱼:鲁隐,即鲁隐公(?前712),春秋时鲁国国君。据《左传隐公五年》,鲁隐公要到棠邑(今山东鱼台东)观看捕鱼,大夫臧僖伯劝谏他,说:凡是事物不足以讲习大事(指祭祀和军事)、材料不足以制作器具的,都不值得君主注意。猎兽捕鱼是皂隶的事情,有具体的官员主管,跟您没有关系。鲁隐公不听,说:我将要经略边境。于是前往棠地,陈鱼以观,臧僖伯借口生病,没有随行。当年冬天,臧僖伯去世,鲁隐公说:叔父有憾于我。下令将臧僖伯的丧礼提升一个等级,以示哀悼。按,臧僖伯是鲁孝公之子、鲁惠公的兄弟,鲁隐公则是惠公之子,故称臧僖伯为叔父。

【译文】

晋明帝儿时坐在父亲晋元帝膝上,回答太阳远还是长安远的问题,表现出的聪慧为元帝所惊诧;愍怀太子五岁时劝祖父晋武帝避开火光,以防止有人作乱,武帝因而器重这个孙儿。卫懿公喜好养鹤,丧失了民心,在狄人入侵时身亡于战场;鲁隐公不听臧僖伯劝谏,执意到棠邑观鱼,直到臧僖伯去世后才心生悔意。

蔡伦造纸①,刘向校书②。朱云折槛③,禽息击车④。

【注释】

①蔡伦造纸:蔡伦(?121),东汉宦官。据《后汉书宦者列传》,古时用来书写文字的材料只有竹简和缣帛,竹简太沉,缣帛又太贵,蔡伦创造出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造纸的方法献给皇帝,天下称为蔡侯纸。之所以名为蔡侯,是因为蔡伦晚年被封为龙亭侯的缘故。按,1986年,在甘肃天水的放马滩西汉古墓中,出土了一份纸质地图,证明蔡伦并非造纸术的发明者,但他可能是相关工艺的重要改进者。

②刘向校书:刘向(前77前6),西汉后期学者。校书,校勘书籍。据《汉书刘向传》,建始元年(前32),汉成帝命刘向主持校书工作。刘向受命后,把宫内藏书与各种版本对照校勘,找出各本之间的差异,最终写成定本。在校勘过程中,刘向为每部书都写了提要,分门别类编订成书,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别录》。

③朱云折槛(jin):朱云,西汉官员。折槛,折断栏杆。据《汉书朱云传》,朱云上书求见,当着朝廷大臣的面,向汉成帝请求斩杀丞相张禹,以警示公卿。成帝大怒,下令御史把朱云拉下去问罪,朱云攀住殿门的栏杆大喊:臣死后能和龙逄、比干(两人都是传说中古代的忠臣)交往于地下,也算值得了!只是不知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由于用力太大,栏杆都被拉断了。左将军辛庆忌为朱云求情,叩头流血,成帝怒气渐消,朱云因而得以幸免。等到要整修殿门的栏杆时,成帝说:不要换了,修补一下就可以,以此来彰显敢说话的官员。

④禽息击车:禽息,春秋时秦国大夫。据《韩诗外传》,禽息向秦穆公(也作秦缪公)推荐百里奚,穆公不肯任用,禽息趁穆公出行的时候拦下车,一头撞向木桩,头破血流,并说:我活着不能对国家有价值,不如死了吧。穆公因而感悟,于是就任用了百里奚。

【译文】

蔡伦发明了用树皮、破布造纸的方法,使纸逐渐普及;刘向受皇帝之命负责校勘皇家藏书。朱云直言进谏,汉成帝下令御史把他拉出去问罪,他攀住殿门上的栏杆不松手,连栏杆都拉断了;禽息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不被接纳,就以头撞车死谏。

耿恭拜井①,郑国穿渠②。国华取印③,添丁抹书④。

【注释】

①耿恭拜井:耿恭,东汉初期将领。拜井,在井前祭拜。据《后汉书耿恭传》,耿恭在汉明帝时为戊己校尉,守疏勒城,被匈奴围攻。城中没有水源,想打井,挖地十五丈也打不出水来,将士面临渴死的危险。耿恭整理衣冠,在井前拜祭,为将士祈祷,不久泉水奔涌。耿恭命将士把水泼到城外给匈奴人看,匈奴人大惊,以为有神帮助汉军,于是从疏勒撤兵。

②郑国穿渠:郑国,战国时水工。穿渠,挖掘沟渠。据《史记河渠书》,战国时,韩国想让秦国无力东侵,于是派水工郑国到秦国,劝秦国修一条三百多里长的水渠来灌溉农田,以消耗其国力。工程修到一半,韩国的密谋被发觉,秦王要杀郑国,郑国说:我确实是为了做间谍来的,但是水渠修成了,对秦国也很有好处。秦王认为他说得对,就让他继续修渠。修成后,关中农田得到及时灌溉,秦国因而更加富强,这条水渠就被命名为郑国渠。

③国华取印:国华,即曹彬(931999),北宋名将。据《宋史曹彬传》,曹彬周岁时,父母把各种玩具放在席子上,看他拿什么,以预卜孩子的前程。曹彬左手拿兵器,右手拿礼器,过一会儿又拿起一枚印章,其他的就都不看了,众人都觉得这孩子很特别。后来曹彬先后做过节度使、枢密使、中书令,应验了周岁时的预卜。

④添丁抹书:添丁,卢仝(tng)儿子的小名。卢仝(约795835),唐代诗人。抹书,在书上涂抹。卢仝曾写过一首名为《示添丁》的诗,诗中形容儿子顽皮,说: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译文】

耿恭在疏勒城被匈奴围攻,城中无水,耿恭在井前拜祭,井遂出水;郑国为韩国做间谍,劝秦王修渠,反助秦国富强。曹彬抓周时,先后拿起兵器、礼器和印章,后来出将入相;卢仝的儿子名叫添丁,幼年顽劣,在卢仝的书上胡乱涂抹。

细侯竹马①,宗孟银鱼②。管宁割席③,和峤专车④。

【注释】

①细侯竹马:细侯,即郭伋(j,前3947),汉代官员。竹马,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据《后汉书郭伋传》,郭伋在王莽时曾任并州牧,有恩于百姓。东汉光武帝时,他再次出任并州牧,巡察到西河郡美稷(j)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有儿童数百人骑着竹马在道边跪拜迎接。郭伋问他们:你们来这里干什么?儿童们都说:听说您要来了,非常高兴,所以来欢迎您。等巡察本地完毕,将去别处的时候,儿童们又送郭伋出城,问他何时回来,郭伋让属吏计算时日,将日期告诉儿童们。巡察完其他郡县,将要回到美稷时,比预料的日期早了一天,郭伋就在郊外的馆舍住了一夜,次日入县,以免对儿童失信。

②宗孟银鱼:宗孟,即蒲宗孟(10221088),北宋官员。银鱼,指银鱼袋。唐代赐五品以上的官鱼袋,内装金银制成的鱼符,五品以上赐银鱼,三品以上赐金鱼。宋代不赐鱼符,仅在鱼袋上用金银制成鱼形装饰,赐予朝官,服紫者(三品以上官)赐金鱼袋,服绯者(五品以上官)赐银鱼袋,赐紫章服者则佩金涂银鱼袋,根据鱼饰材质不同,简称仍是金鱼银鱼。据《东都事略蒲宗孟传》,蒲宗孟升任翰林学士,入朝谢恩时,宋神宗说:翰林学士是清要的近侍官,对他们的宠礼还有不足之处,从今以后,允许学士佩鱼。从蒲宗孟以后,翰林学士都加佩鱼袋。按,据宋代制度,蒲宗孟以右正言(从七品)为翰林学士,本不应佩鱼,神宗允许翰林学士佩鱼以示优礼,则必同时赐蒲宗孟以鱼袋。依宋制,赐给蒲宗孟的鱼袋当为银鱼,但史书阙载尔。

③管宁割席:管宁(158241),东汉末名士。据《世说新语德行》,管宁与华歆一同锄草,挖到一块金子,管宁就像挖到土块一样毫不在意,华歆则拿在手里看了一番才扔掉。两人又一同读书,有高官的仪仗路过门口,管宁依然专心读书,华歆则放下书出门去看。经过这些事后,管宁觉得两人志向不同,就把坐席割开,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按,据《三国志魏书华歆传》,后来华歆在曹魏政权官至司徒,魏文帝诏公卿举独行君子,华歆遂举管宁以应选;后魏明帝即位,转华歆为太尉,华歆称病乞退,请让位于管宁,则两人之间似无断交之事。

④和峤专车:和峤(?292),西晋官员。专,独占。据《晋书和峤传》,西晋初年,和峤做中书令,荀勖做中书监。按照旧制度,中书监和中书令应该同坐一辆车入朝,但是和峤看不起荀勖,认为荀勖是佞臣,故每当两人同车入朝时,总是自己独占整辆车,不给荀勖留坐的空间。由于和峤的这种态度,后来就改成中书监和中书令各坐一辆车了。

【译文】

郭伋做并州牧,巡察到美稷县,当地儿童骑竹马来迎候;蒲宗孟升任翰林学士,宋神宗特加优待,允许翰林学士佩戴鱼袋。管宁与华歆同学,见华歆志在名利,遂割席断交;和峤做中书令,鄙视中书监荀勖谄佞,独占一车,不肯与他一起入朝。

永和拥卷①,次道藏书②。渭阳袁湛③,宅相魏舒④。

【注释】

①永和拥卷:永和,即李谧(484515),北魏隐士。拥卷,拥有书籍。据《魏书逸士传》,李谧是北魏名臣李安世之子,十三岁即通晓《孝经》《论语》《毛诗》《尚书》,尤精历数。他专心读书,累辞征辟,不肯做官,专心收集当时流传的经籍文献,加以校雠,其中不相重复的图书达四千卷之多。李谧曾说: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意即男子汉家里有图书万卷,哪有工夫去做天子和高官?表达了不求荣利、专心学术的志向。

②次道藏书:次道,即宋敏求(10191079),北宋官员、学者、藏书家。据《宋史宋敏求传》,宋敏求家藏书有三万卷之多,他大都诵习过,故精通朝廷典故,士大夫每有疑义,常来向他请教。又据《曲洧旧闻》,宋敏求家中藏书丰富,而且每一本书都校勘三五遍,世间藏书的人都把宋家的书看作善本。宋仁宗时,喜欢读书的士大夫争着在宋敏求家附近租房,为的是借书方便,以至于宋家附近的房租都比别处高出一倍。

③渭阳袁湛(zhn):渭阳,春秋时秦太子送舅舅晋文公回国,到渭水北岸告别,作了一首名叫《渭阳》的诗,以表示不忍与舅父分离,后世于是把渭阳作为舅父的别称。袁湛(379418),东晋、刘宋大臣。据《南史袁湛传》,袁湛的外甥谢绚曾在公事场合(朝廷、官府)对袁湛无礼,袁湛说:你家就是两代无渭阳情(不讲舅甥情谊)。谢绚的父亲谢重对舅父也不够尊重,所以袁湛这么说。谢绚听了非常羞愧。

④宅相魏舒:宅相,住宅的格局。古人认为从住宅的格局能够看出住户的兴衰,因而有相宅的职业。魏舒(209290),西晋大臣。据《晋书魏舒传》,魏舒小时候在外家(母亲的娘家)长大,外家盖了新宅子,让相宅的人来看,相宅人说:一定能出一个显贵的外甥。外祖母认为魏舒从小就聪明,所谓贵甥大概就是指他。魏舒也说:要为外家实现这种宅相。但魏舒成年后一度被认为迟钝,直到四十多岁时,才被举为孝廉,自县令历官至司徒,为西晋名臣。

【译文】

李谧专心读书,辞绝征辟,有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之语;宋敏求家藏书三万卷,士大夫常来向他请教,又争着在他家附近租房,以图借书方便。袁湛见外甥谢绚对自己无礼,便指责他无渭阳情;魏舒少年时居住在外家,外家请人来相看宅院,相宅人说当出贵甥,后来魏舒果然显达。

镇周赠帛①,宓子驱车②。廷尉罗雀③,学士焚鱼④。

【注释】

①镇周赠帛:镇周,即张镇周,隋末唐初官员。据《资治通鉴唐纪》,唐高祖时,张镇周被委派到故乡舒州(今安徽安庆)做都督后,回到自家的老宅,召集亲友饮宴作乐十天,又把金帛送给他们,然后流着泪说:今天张镇周还能和老朋友们作乐,明天之后,就是舒州都督治理百姓,和各位有官民身份的差异,不能再来往了。此后虽遇亲朋故旧犯法,一概秉公处理,毫不宽纵,境内肃然。

②宓(f)子驱车:宓子,即宓子贱,名不齐,春秋时人,孔子的弟子。据《说苑政理》,宓子贱做单父(今山东单县)的邑宰,临行前去请教阳昼,阳昼说:我有两条钓鱼心得,当作送行的礼物吧。你投下钓饵就咬钩的鱼,叫阳桥,肉少而且不好吃;似乎要咬饵又似乎不咬的,叫鲂鱼,肉厚而且好吃。宓子贱还没有到单父,已经有很多贵人前来迎接,宓子贱吩咐车夫:赶快往前走,这是阳昼所说的阳桥来了。

③廷尉罗雀:廷尉,汉代官名。国家的最高法官。罗雀,用罗网捕捉鸟雀。据《史记汲郑列传》,翟公任廷尉时,宾客满堂;等到被免职,门前人少到可以设网捕鸟的地步。后来翟公重新被朝廷起用,又有宾客想去拜访他,翟公在门上写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④学士焚鱼:学士,官名。焚鱼,烧毁所佩的鱼符。据《古今事文类聚退隐部闲退诗话》,南朝梁人张褒任学士时,被御史弹劾渎职,张褒说:青山不会对不起我。就烧掉佩带的官印离职了,后来杜甫在《题柏学士茅屋》诗里写道:碧山学士焚银鱼。用的就是这个典故。按,梁无鱼符之制,张褒焚章而去职,不当谓之焚鱼。又据钱谦益在《牧斋初学集注杜诗略例》中的说法,碧山学士之为张褒,系宋人郑昂所伪造的典故。

【译文】

张镇周出镇故乡舒州,先与亲友欢饮,赠予金帛,而后正式上任,秉公执法,舒州为之肃然;宓子贱到单父做邑宰,本地贵人到境外来迎接,宓子贱都不予理睬。翟公被罢免廷尉之职,宾客纷纷离去,门可罗雀;张褒任学士时遭弹劾,遂将印章烧掉,自行离职。

冥鉴季达①,预识卢储②。宋均渡虎③,李白乘驴④。

【注释】

①冥鉴季达:冥鉴,暗中鉴别。季达,即杨希仲,南宋人。据《夷坚志》,杨希仲没有中进士时,在成都某人家做家庭教师,主人的小妾偷偷来和他调情,杨希仲正色拒绝。当晚,杨希仲在故乡的妻子梦见有人对她说:你的丈夫独处异乡,能够自我约束,不背人做亏心事,神明已经知道,将让他中第一名作为报答。第二年,杨希仲果然在考试中得了第一名。

②预识卢储:预识,预先赏识。卢储,唐代进士。据《太平广记贡举四》引《抒情诗》,李翱在江淮地区做郡守,有进士卢储投卷。李翱的女儿才十五岁,看到卢储投来的文卷,说:此人必为状头(这个人一定能中状元)。李翱听到女儿的话,深感奇异,就让幕僚向卢储传达结亲的意思。第二年,卢储中了状元,随即与李翱的女儿结婚。举行婚礼前,卢储作《催妆诗》,诗中有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的句子,指的就是妻子预先说他要中状元。

③宋均渡虎:宋均(?76),东汉官员。据《后汉书宋均传》,九江郡有很多老虎,设置陷阱也不能防止它们伤害百姓。宋均出任九江太守,给各县下通知说:老虎伤人,是因为官吏残暴,上天有所感应的缘故,总是忙着捕捉老虎,不是善待百姓的办法。应该除去那些贪婪奸恶的官吏,多选拔忠诚善良的人任职。各县把陷阱都撤掉吧。后来,据说老虎真的离开九江,一起游到长江东岸去了。

④李白乘驴: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唐玄宗时曾供奉翰林,后赐金放还(赏赐金钱让他回原籍)。据《类说》引《摭遗》,李白游华山,喝醉了酒,骑着驴从华阴县衙门前经过。县令正开着门审案,看到李白过县衙门口不下驴,就把他抓了起来,问他:你是什么人,竟敢如此无礼?李白请求自作供状,提笔写道:曾用龙巾拭吐,御手调羹,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天子殿前尚容吾走马,华阴县里不得我骑驴?县令吓得站起来作揖道:不知翰林到了这里。李白跨上驴子,扬长而去。

【译文】

杨希仲不肯与主人家的小妾偷情,被神明赞许,科场得意;卢储向李翱投卷,为其女赏识,认为能中状元,后果然以第一及第。宋均出任九江太守,修明政治,据说在当地为害的老虎都离开了;李白醉酒骑驴过华阴县衙,被县令责以无礼,遂以供状自辩,反而吓退了县令。

仓颉造字①,虞卿著书②。班姬辞辇③,冯诞同舆④。

【注释】

①仓颉造字:仓颉,传说中的人物,据说是我国文字的发明者,有人说他是黄帝的史官。据《说文解字》序,神农氏用结绳来记事,随着人类认识的事物越来越丰富,结绳逐渐不能满足需要,产生了很多欺诈行为。黄帝的史官仓颉观察鸟兽的足迹,认识到可以通过类似的符号来记录事物,于是创制了文字。按,文字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系统,自然不会是以一人之力,独立创造出来的。目前,我国考古工作者已经在多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发现了不少刻画在陶器等载体上的符号,这些刻符(或称陶文)可能是我国上古时期不同地区各自的文字起源。

②虞卿著书:虞卿,战国时的游说之士,曾做赵国的上卿。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因为保护魏齐之故,抛弃了赵国的相位,困居在魏国,很不得意,于是著书八篇,称为《虞氏春秋》。按,据《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的说法,魏齐,做魏国的相国时,曾疑范雎私下向齐国通报魏国的秘密,几乎将范雎打死。范雎逃生后,改名张禄,入秦为相,向魏国索取魏齐的人头。魏齐先逃到赵国,向平原君求救,后平原君被秦国骗去扣押,魏齐又向虞卿求救。虞卿知道事不可为,遂解相印,与魏齐间行入魏,欲因信陵君以入楚,事不成,魏齐乃自杀。虞卿盖因魏齐自杀,入楚不成,又不能归赵,所以才流落在魏国。

③班姬(jī)辞辇(niǎn):班姬,即班婕妤(前482),西汉人,汉成帝的妃子,古代著名的才女。据《汉书外戚传》,班婕妤一度非常受汉成帝宠爱。成帝在后宫游玩,让班婕妤上自己的车,班婕妤说:我看过古代的图画,圣贤君主身边都是名臣,只有亡国之君身边画的才是嫔妃。我和您如果同辇,是不是和后一种情况有些像呢?成帝认为她说得好,就打消了念头。后来赵皇后姐妹得宠,排斥班婕妤,班婕妤自请供养太后于长信宫,得以免祸。

④冯诞同舆(y):冯诞(467495),北魏大臣。据《魏书外戚传》,冯诞十几岁时进宫和魏孝文帝做伴读书,后来又娶了孝文帝的妹妹乐安公主,历任高官。他虽然没有学问,但性情敦厚恭敬,与同年出生的孝文帝情谊深厚,连孝文帝的弟弟彭城王元勰、北海王元详,也不如他和孝文帝亲近。孝文帝甚至和他同车出行、同桌吃饭、同席坐卧,恩宠达到极点。

【译文】

传说仓颉审视鸟兽蹄迹,受其启发,发明了文字;虞卿为救魏齐,轻弃相位,后来生活困窘,遂著《虞氏春秋》。班婕妤虽受汉成帝宠爱,依然谨慎退避,不敢与成帝同乘一辇;冯诞与魏孝文帝关系亲近,两人同舆而载,同案而食,同席坐卧。

七虞

西山精卫①,东海麻姑②。楚英信佛③,秦政坑儒④。

【注释】

①西山精卫:精卫,传说中的一种鸟。据《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有一种鸟叫精卫,和乌鸦的样子差不多,头上有花纹,白嘴红脚,叫声就是精卫。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游玩时溺死后变成的鸟,经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块去填东海。

②东海麻姑:麻姑,传说中的女仙。据《神仙传王方平》,王方平到吴人蔡经家,派人请来麻姑。麻姑的长相如同十八九岁的美女,手上的指甲像鸟爪一样,容貌美丽,不可形容,她自己说:自认识王方平以来,曾经三度看见东海变成桑田,前不久到蓬莱,看到海水又比过去浅了差不多一半,是不是又要化为陆地了?古时多以麻姑比喻高寿。

③楚英信佛:楚英,即汉光武帝的儿子刘英(?71),被封为楚王。据《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刘英喜好黄老之学,按照佛家的要求吃斋祭祀。永平八年(65),汉明帝要求天下有死罪的人交纳缣帛赎罪,刘英交纳缣帛三十匹,赎免自己就封以来的罪孽。汉明帝下诏说:楚王读黄老的精微之言,崇尚佛家的慈悲思想,吃斋三个月,在神前发誓,能有什么不法的行为呢?把楚王所交的缣帛归还回去,用这笔钱帮助他给佛教信徒准备饭食。按,当时佛教刚传入我国不久,传教者以佛教思想比附原已传播甚广的黄老之学,以求传教便利。在一般信徒和局外人看来,佛教与黄老似乎是一回事,故刘英因喜黄老之学而信佛,汉明帝在诏书中也将黄老与佛教相提并论。

④秦政坑儒:秦政,即秦始皇(前259前210),嬴姓,名政。坑,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命方士为他求仙人、仙药,方士侯生、卢生等久而无功,害怕被秦始皇追究责任,于是私下商量:始皇天性刚戾自用,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贪于权势如此,不可为他求仙药。下定决心后,两人就赶紧逃亡了。始皇闻知大怒,以方士徒劳无功,且出言诽谤,派遣官吏审问在咸阳的文学方术之士,看看究竟哪些人有妖言惑众或诽谤的行为。受审的儒生互相告发,牵连了四百六十多人。最终,犯禁者都被下令坑杀。

【译文】

传说精卫鸟是炎帝的女儿溺水身亡后变成的,故会衔西山的树枝石块去填东海;麻姑据说是一位女仙,曾三度看见东海变成桑田。楚王刘英喜好黄老之学,由此信奉佛教;秦始皇让方士为他求仙,方士逃亡,始皇大怒,遂坑杀在咸阳的文学方术之士,其中很多人是儒生。

曹公多智①,颜子非愚②。伍员覆楚③,勾践灭吴④。

【注释】

①曹公多智:曹公,即曹操(155220),东汉末的军阀,也是古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他迎汉献帝于许,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渐消灭了北方的各大割据势力,实现了局部地区的统一。死后,其子曹丕篡夺汉朝,建立曹魏王朝,追尊曹操为魏武帝。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引王沈《魏书》,曹操征讨马超时,和敌将韩遂等人在阵前谈话,马超军中的关中人及少数民族成员都来围观,挤在一起,前后重叠。曹操见状,笑着对他们说:你们想看曹公长什么样吗?我也跟常人长得一样,没有长四只眼睛两张嘴,不过就是比一般人更聪明罢了。

②颜子非愚:颜子(前521前481),即孔子的弟子颜回,字子渊,又称颜渊,是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十哲之一。据《论语为政》,孔子说:我和颜回说话,说一整天他也不会提出不同的意见,看起来似乎是很愚笨的人。然而考察他私下的言论,足以对我的思想进行发挥,颜回并不愚笨啊。按,颜回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但据《论语公冶长》,孔子曾与另一弟子子贡谈论颜回,子贡认为颜回能闻一知十,自己只能闻一知二,远远不及,孔子也赞同他,并认为在这一方面,自己也不如颜回。据此,则颜回在学问方面也当有独到之处。

③伍员覆楚:伍员(前559前484),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后投奔吴国。覆,倾覆,灭亡。据《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员的全家被楚平王杀害,于是他逃到吴国,被任用为吴国的重臣。后来吴国伐楚,攻进楚国的国都,当时楚平王已经去世,伍员挖开他的坟墓,鞭打他的尸体三百下,报了灭门之仇。伍员与申包胥是好友,当初出奔时,对申包胥说:我必覆楚。后来果践其言。

④勾践灭吴:勾践(约前520前464),春秋末期越国的王。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被吴国打败,被迫到吴国做吴王的仆人,由于侍奉吴王非常用心,得以回国。归国后,勾践睡在柴草上,每天舔尝苦胆,以示不忘在吴国的困苦,同时任用贤臣,发展国力,终于灭掉吴国。

【译文】

曹操面对敌军围观,自称和常人并无二致,只是多智罢了;颜回听孔子讲课,一整天也不会提出不同意见,但他其实能够阐发老师的思想,因此孔子说他并不愚笨。伍员为被楚平王杀害的家人报仇,立下必覆楚的誓言,投奔吴国,后来攻克楚国都城,掘楚王墓,鞭尸泄愤;勾践被吴国打败,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灭掉吴国,继而称霸。

君谟龙片①,王肃酪奴②。蔡衡辨凤③,义府题乌④。

【注释】

①君谟(m)龙片:君谟,即蔡襄(10121067)。龙片,即龙团,宋代所制的一种茶饼。据《归田录》,福建产的茶中,龙凤团茶最为上品,八枚茶饼共重一斤。宋仁宗庆历年间,蔡襄出任福建转运使,制造小片龙茶进奉,二十枚茶饼一斤,谓之小龙团,其价值金二两,然而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唯南郊斋戒时,中书门下及枢密院往往各获赐一饼,则宰执共分之。宫人剪金箔为花,贴于小龙团之上,以示其物之贵重。

②王肃酪奴:王肃(464501),原为南齐官员。后因父亲被杀,投奔北魏,为魏孝文帝改革制度的重要参谋。酪,即酪浆,用牛羊奶制作的一种饮品。据《洛阳伽蓝记》,王肃刚到北魏时,不吃羊肉、酪浆等北方常见的食物,喜欢吃鲫鱼羹,渴了就喝茶,北人对此都感觉奇怪。过了几年,王肃习惯北方食物了,在宫廷宴会上评论南北饮食说:羊肉是大国风味,鱼是小邦菜肴;至于茶,还不够给酪浆做奴仆。于是魏孝文帝的弟弟元勰与王肃开玩笑说:明天你来我家,我请你吃小邦的菜,也有酪奴。从此酪奴就成了茶的代称。

③蔡衡辨凤:蔡衡,东汉官员。辨凤,分辨是否为凤鸟。据《太平御览羽族部三鸾》引《决录注(按,指〈三辅决录〉挚虞注)》,东汉初,华阴县(今陕西华阴)出现了一种鸟,高五尺,头像鸡,下颌像燕子,脖子像蛇,尾巴像鱼,身上披着五色的羽毛,青色羽毛最多,停留在儒者辛缮家中的槐树上,旬日不去。地方官把这件事报告给朝廷,光武帝问群臣这是什么鸟,都说是凤,只有太史令蔡衡说:与凤类似的鸟有五种,红羽毛多的是凤,黄羽毛多的是鹓雏,青羽毛多的是鸾,紫羽毛多的是,白羽毛多的是鸿鹄。此鸟以青羽毛为最多,应该是鸾,不是凤。

④义府题乌:义府,即李义府(614666),唐代大臣。题乌,以乌鸦为题作诗。据《大唐新语》,李义府获得李大亮、刘洎等朝臣推荐,朝见唐太宗,太宗让他作一首以乌鸦为题的诗。李义府写道: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许多树,不借一枝栖。太宗非常赏识他的才华,说:我把整棵树都借给你,何止一枝?于是将李义府自门下典仪(掌殿上赞唱的小官)越级提拔为监察御史。

【译文】

蔡襄在福建任职时,创制小片龙茶,进贡给皇帝,为当时所重;王肃自南齐投奔北魏,习惯北方饮食后,说茶不足为酪浆做奴。蔡衡为太史令,华阴出现奇鸟,朝臣皆谓之凤,蔡衡辨以为鸾;李义府受荐举,试以乌鸦为题作诗,获得唐太宗的越级提拔。

苏秦刺股①,李焚须②。介诚狂直③,端不糊涂④。

【注释】

①苏秦刺股:苏秦,战国时辩士。曾游说六国联合抗秦。据《战国策》,苏秦出去游说各国,几年都没有成效,很狼狈地回到家中,亲人都看不起他。苏秦不肯放弃,认真阅读《太公阴符》,读书读到要睡着的时候,就用铁锥扎自己的大腿,血从大腿一直流到脚上。就这样读了一年书,又去游说赵王,赵王被苏秦的言论打动,封他为武安君,赏赐了很多财物。苏秦又去游说其他各国共同抗秦,于是得以佩六国相印,掌握大权。

②李(j)焚须:李(594669),唐代大臣、名将。据《隋唐嘉话》,李即使做了宰相,当姐姐生病时,还是亲自下厨为姐姐煮粥,经常烧到胡须。他的姐姐说:家里的仆人多得是,你何必这么辛苦自己呢?李说:我下厨难道是因为家里没人干活吗?姐姐年老,我也年老,即使再想多给姐姐煮几次粥,还能煮多久呢?

③介诚狂直:介,即唐介(10101069),北宋官员。狂直,狂放而直率。据《东轩笔录》,唐介做谏官时,劝谏宋仁宗不要破格任用外戚张尧佐(张贵妃伯父),宋仁宗推诿系宰相拟用,于是唐介又弹劾宰相文彦博,言辞激烈,无所回避,宋仁宗被唐介的话所激怒,朝臣都为唐介担忧。蔡襄向宋仁宗求情,说道:唐介确实狂放直率,但纳谏是君王的美德,希望您能够饶恕他。宋仁宗接受了蔡襄的意见,将唐介贬为春州(今广东阳春)别驾,次日又改为英州(今广东英德)别驾。

④端不糊涂:端,即吕端(9351000),北宋大臣。据《宋名臣言行录》,宋太宗想要任用吕端做宰相,有人说:吕端糊涂。太宗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最终还是任命吕端为相。按,后来太宗去世,宦官王继恩欲黜太子赵恒,扶立太宗长子赵元佐,吕端坚决不同意,将王继恩锁在阁内,并向太宗之妻李皇后据理力争,太子始得继位,是为宋真宗,则吕端确有不糊涂的一面。

【译文】

苏秦落魄时,勤奋读书,以锥子刺大腿提神;李虽年老,仍为姐姐下厨煮粥,虽烧了胡须也不停止。唐介劝谏宋仁宗,弹劾文彦博,言辞激烈,时称狂直;宋太宗要用吕端为宰相,有人说吕端糊涂不足为相,太宗却说吕端大事不糊涂。

关西孔子①,江左夷吾②。赵抃携鹤③,张翰思鲈④。

【注释】

①关西孔子:关西,陕西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据《后汉书杨震传》,东汉大臣杨震(?124)自幼好学,除了向桓郁学习《欧阳尚书》之外,还广读其他书籍,几乎没有他不通晓的知识,时人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按,伯起是杨震的字。杨震是华阴人,地属关西,且五十岁前一直不接受州郡的征聘,客居湖城(今河南灵宝),聚徒讲学,其学其行有类孔子,故时人以此表示对他的赞美。

②江左夷吾:江左,即江东,因该地区在长江左岸而得名。夷吾,即管仲(约前723前645),春秋时期齐国的执政重臣,辅佐齐桓公称霸。据《世说新语言语》,东晋大臣温峤刚到江东时,对时局充满忧虑。等到与重臣王导见面以后,他对王导的才能和行事作风有所了解了,就很高兴地说:江左自有管仲一类的人物,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按,王导在西晋之末,力赞时为琅邪王的晋元帝过江,元帝出镇扬州后,王导又为他收揽人才,使江东的各派势力都为元帝所用,故温峤比之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

③赵抃(bin)携鹤:赵抃(10081084),北宋大臣。据《名臣碑传琬琰集赵清献公抃爱直之碑》,赵抃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以宽治蜀,蜀人安之。当时有妖祀聚众为不法的案件,赵抃明察案情,仅处罚首犯,对其余卷入案件的人均予释放,当地百姓更加敬爱他。宋神宗即位后,召赵抃回京知谏院任谏官,对他说:听说你到成都赴任时匹马入蜀,只带一琴一鹤,政策宽松平和,也能任谏官吗?

④张翰思鲈(l):张翰,西晋文人、官员。据《世说新语识鉴》,张翰做齐王司马冏的东曹掾,在洛阳任职,到秋天时,忽然想念家乡吴郡(今江苏苏州)的鲈鱼脍和莼菜羹,说:人生也不过寻求自在而已,何必到几千里外做官呢?于是就直接驾车回家了。不久,齐王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当时人都称赞张翰有先见之明。按,当时西晋正处于所谓八王之乱时期,诸侯王互相攻击,政局黑暗混乱,故张翰以思乡为借口,去官还乡。

【译文】

杨震博学多识,常年授徒讲学,被誉为关西孔子;王导为晋元帝在江东奠定政治基础,温峤赞以江左自有管夷吾。赵抃奉命知成都府,不仅入蜀时只以一琴一鹤自随,而且治民也崇尚简易;张翰在洛阳为官,目击当时政坛乱象,便托言思念家乡的莼菜羮与鲈鱼脍,脱身而去。

李佳国士①,聂悯田夫②。善讴王豹③,直笔董狐④。

【注释】

①李佳国士:李,即李膺(110169),东汉官员、名士。国士,一国中的杰出人才。据《太平广记名贤》引殷芸《小说》,李膺同县人聂季宝家世贫寒,不敢寻求李膺为自己作评价,但杜周甫(按,即杜密,东汉官员、名士,与李膺齐名)知道聂季宝不是旁人所能评定的,就告诉李膺,叫聂季宝来见面。因身份卑贱,聂季宝只能坐在墙根下的牛衣上,但一与李膺交谈,李膺就说:这个人将来一定能成为国士。后来果如所言。

②聂悯(mn)田夫:聂,即聂夷中(837约884),唐代诗人。田夫,农夫。聂夷中有一首《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遍照逃亡屋。表达了他对当时遭受残酷剥削的农民阶级的同情,以及盼望统治者减轻剥削的心愿。

③善讴王豹:善讴,善于歌唱。王豹,春秋时期的歌唱家。据《孟子告子下》,孟子与淳于髡辩论,淳于髡说:以前王豹住在淇水岸边,河西一带都受他感染而善于唱歌。有才能的人,一定能表现出来。做了事情却没有表现的,我还未曾见过。如果没有表现,那就是没有贤者。有的话,我一定会知道。孟子回答道:孔子做鲁国的大司寇,鲁君不任用他,后来参与祭祀,鲁君不送祭祀用过的肉给他,孔子还穿着礼服就出奔了。不了解他的人以为是为了祭肉,了解他的人才知道是因为君主无礼。圣人做事,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④直笔董狐:直笔,形容记事不加隐讳。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据《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想要杀正卿赵盾,赵盾被迫出奔,但他的侄子赵穿刺杀了灵公,又迎赵盾回国执政。董狐身为太史,在史册上书写:赵盾弑其君。并宣示于朝堂。赵盾说:不是我做的。董狐说:你身为正卿,出奔不越过国境,回来不讨伐叛贼,弑君的不是你又是谁呢?孔子称赞道:董狐是古代的良史,坚持原则记载史事,而不为赵盾隐讳。

【译文】

杜密向李膺推荐聂季宝,李膺与他交谈后,认为他一定能成为国士;聂夷中怜悯农夫,写下《伤田家》的诗。孟子与淳于髡辩论,淳于髡以王豹善于歌唱,河西的人民都被他带动为例,认为贤者必然会有所表现;晋灵公要杀赵盾,反而被赵盾侄子赵穿所杀,太史董狐记载赵盾弑君,孔子赞赏他能够秉笔直书。

赵鼎倔强①,朱穆专愚②。张侯化石③,孟守还珠④。

【注释】

①赵鼎倔强:赵鼎(10851147),南宋大臣。倔强,刚强不屈。据《宋史赵鼎传》,赵鼎为秦桧所排挤,被迫辞去宰相之位,先后出知绍兴府、泉州,累贬漳州、潮州安置。在潮州困居五年,又被移送吉阳军(今海南三亚)居住。到吉阳后,赵鼎向朝廷奏上谢恩的表章,其中有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的句子。谢表送到朝廷,秦桧看了说:这老先生还像以前一样倔强。后来秦桧进一步迫害赵鼎,让吉阳军的地方官每月申奏赵鼎存亡状况,赵鼎知道秦桧一定要害他,就绝食自尽了。

②朱穆专愚:朱穆(100163),东汉官员。专愚,用心专一而不懂人情世故。据《后汉书朱穆传》,朱穆读书时,心思都在学业上,有时想到一个问题,连自己的帽子掉了都不知道,还曾经走路掉进坑里。他的父亲觉得这个孩子专愚,可能连马有几条腿都数不清,但朱穆在学业方面更加专心,后来被评价为兼资文武,海内奇士,累官冀州刺史、尚书。

③张侯化石:张侯,即张颢,东汉大臣。据《博物志》,太尉张颢做梁相(梁国的国相,梁,汉代诸侯王封国,在今河南商丘)时,一天雨后,有一只像山鹊的鸟在空中越飞越低,逐渐接近地面。百姓把它打下来后,鸟就变成一块圆石头。张颢把石头破开,里面有一颗金印,上面写着忠孝侯印。张颢把这件事报告上去,印也收藏在国库里。议郎樊行夷在东观(东汉的国家藏书之处)校书,上表说,尧舜时曾经有忠孝侯这个官职,既然现在得到此印,可以复置其官。按,侯之成为一种爵位(或云尊称),大概要在商周时期,忠孝侯云云,尧舜时必无此官,应属附会。

④孟守还珠:孟守,即孟尝,东汉官员。据《后汉书循吏列传》,孟尝任合浦(今广西合浦)太守,当地海里产珍珠,但由于前任的太守以及所属各县的县令都很贪婪,不停地派人到海里采珠,产珠的蚌类因而都移到了交趾郡(今越南北部)界内。孟尝到任后,停止了过去的错误做法,为百姓除弊兴利,过了不到一年,据说蚌类又都回来了。按,古人认为珠蚌因前太守的贪婪而迁徙,因孟尝的德政而回归,是受天人感应的思想影响,其实珠蚌是因前任太守、县令们过度驱使百姓捕捞而造成种群数量下降,但还没有灭绝,孟尝到任后,降低了捕捞频率,蚌类种群就慢慢恢复了。

【译文】

赵鼎被贬到吉阳,上表自称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秦桧说他倔强犹昔;朱穆专心学业,走路都曾经掉进坑里,父亲认为他是书呆子,但终以勤学成名。张颢做梁相时,市人捕得一鸟,化成圆石,石头破开后里面有一颗忠孝侯金印,遂收藏在国库里;孟尝做合浦太守,禁止滥捕蚌类采珠,勤修德政,海中蚌类大增,古人认为是之前逃到其他地方的珠蚌又回来了。

毛遂脱颖①,终军弃②。佐卿化鹤③,次仲为乌④。

【注释】

①毛遂脱颖:毛遂,战国时赵国人,平原君的门客。脱,露出。颖,锥子末端的环。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去楚国求援,要从门客中选拔二十个文武双全的人做随从,毛遂主动要求同行。平原君说:我听说有能力的人在世上生活,就像把锥子放在袋子里一样,很快就能露出锥尖。你在我这里三年,看不出什么长处,还是算了吧。毛遂说:我今天才请求您把我放在袋子里,如果早跟您要求的话,连锥子末端的环都能露出来,何况是锥尖呢?后来毛遂随平原君到楚国,在向楚王求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②终军弃(xū):终军(?前112),西汉官员。,本指细密的彩色织品,这里指帛制的关卡出入凭证。据《汉书终军传》,终军被选拔为博士弟子(按,汉代选拔通经的年轻人,随博士学习,学成可以任官。博士,汉代官学的教师),步行入关,把守函谷关的官吏给他一张。终军问这是什么,关吏说:这是你回来时乘坐官府马车的凭证。终军说:大丈夫西行,绝不能再乘官府马车回来(意为要在长安做上官,有自己的车子)。就把扔掉了。终军在长安得到汉武帝赏识,被任命为谒者,巡视关东各郡,从函谷关经过,关吏还记得他,说:这就是当年扔掉的那位儒生啊。

③佐卿化鹤:佐卿,即徐佐卿,唐代道士。据《太平广记神仙三十六》引《广德神异录》,唐玄宗在沙苑打猎,射中一只鹤,鹤向西南飞走了。当时青城山有个道士叫徐佐卿,对弟子说:我在山中行走,偶然中箭。这箭不是人间所有,我把它挂在墙上,你们等到箭主到这里,就把箭还给他。两年后,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到蜀中,发现这支箭就是自己在沙苑射鹤所用,于是把箭收回珍藏,至于徐佐卿的踪迹,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了。

④次仲为乌:次仲,即王次仲,秦代人。据《太平广记神仙五》引《仙传拾遗》,王次仲隐居在山中,以篆书为基础创造出隶书。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认为王次仲创造新字体有功,就派出使者召他入朝,王次仲拒绝了,秦始皇又派出一个使者,对使者说:王次仲如果不来,就斩了他的头带回来。使者到了山中宣读诏令,王次仲变成一只大乌鸦,振翅飞了起来,使者大惊,跪拜说:我没法复命,回去难逃一死,希望您怜悯我。王次仲于是脱落下三根羽毛,交给使者复命。

【译文】

毛遂自请随平原君出使,以锥处囊中为喻,说自己若早得任用,必能脱颖而出;终军被选拔到长安学习,立志要担任官职后再出函谷关,就将关吏给他的关卡出入证抛弃了。徐佐卿化身为鹤,被唐玄宗射中;王次仲被秦始皇征召,不肯前往,化成乌鸦飞走了。

韦述杞梓①,卢植楷模②。士衡黄耳③,子寿飞奴④。

【注释】

①韦述杞梓(qǐ zǐ):韦述(?757),唐代大臣、史学家。杞梓,杞树和梓树,皆为良木,比喻有用的人材,这里指兄弟。据《白孔六帖》,韦述精于礼学(研究《仪礼》《礼记》《周礼》的学问),他的两个弟弟韦逌、韦迪学问也很好,兄弟三人同居礼官(掌管礼制的官员)之任,当时士大夫都认为这是很光荣的事。同时代人赵冬曦兄弟也都有名望,宰相张说评价道:韦赵兄弟,人之杞梓。

②卢植楷模:卢植(?192),东汉名臣。楷模,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据《后汉书卢植传》,曹操北征柳城,路过卢植故乡涿郡(今河北涿州),下令说:已去世的北中郎将卢植,名声显扬于海内,学问堪称儒家宗师,是士大夫的楷模、国家的栋梁。以前周武王灭殷,封商容之闾;郑国死了子产这样的贤臣,孔子为之哭泣。我到此地,赞赏卢植的遗风。《春秋》之义,贤者之后,宜有殊礼。赶紧派遣丞掾修整其坟墓,存问其子孙,并以薄酒致祭其墓,以表彰他的德行。

③士衡黄耳:士衡,即陆机(261303),西晋文学家。黄耳,狗名。据《述异记》,陆机在故乡吴郡时,有人送给他一条叫黄耳的狗。到洛阳做官后,陆机对黄耳说:我和家里很久不通信了,你能回去给我送信吗?狗摇着尾巴叫了几声,表示同意,陆机就把写好的信放在竹筒里,捆在黄耳脖子上。黄耳自己找路往南走,果然把信送到吴郡的陆家,又带了回信回到洛阳。

④子寿飞奴:子寿,即张九龄(673或678740),唐代开元名相、文学家。飞奴,此处指信鸽。据《开元天宝遗事》,张九龄少年时,家里养了一群鸽子。张九龄每当需要给亲友送信时,就把信系在鸽子腿上,鸽子自然会把信送到相应的人家。因为鸽子很听话,张九龄就将它们称之为飞奴。当时的人听说此事,又喜爱这些鸽子,又都觉得惊讶。

【译文】

韦述兄弟同为礼官,与赵冬曦兄弟齐名,被张说评为人之杞梓;卢植为东汉名臣,曹操称之为士之楷模。陆机在洛阳做官时,让自己养的狗黄耳给家里送信,黄耳把信送回吴郡,又带信回到洛阳;张九龄年少时养鸽子给亲友送信,鸽子按所要求的地址一一送到,号称飞奴。

直笔吴兢①,公议袁枢②。陈胜辍锸③,介子弃觚④。

【注释】

①直笔吴兢(jīng):吴兢(670749),唐代官员,曾任史官。据《新唐书吴兢传》,吴兢与刘知几撰写记载武则天执政时期史事的《实录》,其中有武后宠臣张昌宗威胁利诱张说为他作伪证、诬陷宰相魏元忠一事,称:张说最初已经答应,后来幸赖宋璟等人苦劝,故转祸为忠。后来张说任宰相,看到《实录》,颇觉不满,但又不好直斥吴兢,遂对吴兢说:刘知几记载魏元忠之事,一点儿也不客气,怎么办呢?吴兢明白张说的意思,遂回答道:刘知几已经去世,不可受诬于地下。这一段是我写的,如今草稿还在。听到的人都感叹吴兢的正直。后来张说屡次要以情打动吴兢修改《实录》,吴兢说:如果看在您的情面上改写了,还叫什么实录?时人都称吴兢为当代的董狐。

②公议袁枢(shū):公议,大众就某人某事形成的共同观点。袁枢(11311205),南宋官员、史学家。据《宋史袁枢传》,袁枢在宋孝宗时任国史院编修官,负责撰修国史的列传部分。北宋大臣章惇的后人仗着与袁枢有同乡关系,希望袁枢在传记里替章惇说些好话。袁枢说:章惇做宰相,对不起国家,又欺瞒君王。我做史官,有什么就写什么,宁可对不起同乡,不能对不起公议。时任宰相的赵雄监修国史,知道这件事后,不禁感叹道:袁枢无愧于古代的良史。按,袁枢是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章惇是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故云章、袁两家是同乡。

③陈胜辍锸(chā):陈胜(?前208),秦代人,反秦义军领袖。字涉,故又称陈涉。辍,停止。锸,即铁锹,挖土的工具。据《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年轻时,以替人耕田为生。他曾停下耕种,走到田垄上,惆怅了很久,感叹道:苟富贵,毋相忘。同伴笑着说:你不过是个佃农,哪有富贵可言呢?陈胜叹息道: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后来陈胜在大泽乡首先反秦称王,国号张楚,天下群起响应,点燃了秦末大起义的烈火,秦朝由此而覆灭。

④介子弃觚(gū):介子,即傅介子(?前65),汉代官员,曾多次出使西域。觚,古代写字用的木简。据《西京杂记》,傅介子十四岁学书时,曾经把写字的木简扔到一旁,说:大丈夫当立功绝域,何能坐事散儒(大丈夫应该到异国的土地上建功立业,怎么能做一个普通的儒生呢)?后来他杀了匈奴使者,被拜为中郎,又刺杀楼兰王,得以被封为义阳侯。又据《汉书傅介子传》,汉昭帝时,楼兰、龟兹两国的国王常为匈奴截杀汉使,傅介子奉命巡行西域,责问楼兰、龟兹两国,斩杀匈奴使者,回长安后上言,认为两国反复无常,不可不加惩罚,并自请前往刺杀龟兹王。大将军霍光以楼兰近而龟兹远,命傅介子试之于楼兰。傅介子奉命出使,以金帛为饵诱引楼兰王见面,将其刺杀,从容返回汉朝。

【译文】

吴兢做史官,公正记载张说在魏元忠案中的表现,张说虽以情相求,吴兢却毫不动摇,被誉为当今董狐;袁枢编修国史,主撰列传,章惇后人请求袁枢看在同乡份上,在传中为章惇遮掩,为袁枢所拒绝。陈胜年轻时以受雇耕田为生,曾停下耕作,对同伴感叹道:苟富贵,毋相忘。傅介子十四岁时,曾把练习写字的木觚扔掉,叹道:大丈夫当立功绝域,何能坐事散儒。

谢名蝴蝶①,郑号鹧鸪②。戴和书简③,郑侠呈图④。

【注释】

①谢名蝴蝶:谢,即谢逸(10681113),北宋诗人。据《诗话总龟》引《古今诗话》,谢逸曾作蝴蝶诗三百首,人们因此呼之为谢蝴蝶。所作诗中颇有佳句,如: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又曰:江天春晚暖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古今诗话》的作者李颀认为,古诗中虽有陌上斜飞去,花间倒翅回身似何郎贪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的句子,但终究不如谢逸的诗句意境深远。

②郑号鹧鸪:郑,即郑谷,唐代诗人。据《诗话总龟》引《古今诗话》,郑谷任都官郎中,曾作《鹧鸪诗》云: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唤湘江曲,苦竹丛深春日西。以此得享盛名,当时人称郑谷为郑鹧鸪。

③戴和书简:戴和,汉代人。据《云仙杂记》,戴和每结交到一个亲密的朋友,就把这个人的名字写在简册上,在先祖的灵位前焚香禀告。写有名字的简册被称为金兰簿,取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的意思。后世称结拜兄弟为金兰之好,即出此典。

④郑侠呈图:郑侠(10411119),宋代官员。据《宋史郑侠传》,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七月至七年三月,河北路、京东路发生大规模饥荒,百姓流离失所。郑侠时为安上门(开封城门之一)的监门官,请画师把流民的苦楚之状画成《流民图》,与奏疏一起递交银台司,指责王安石力主推行的新法搜刮百姓,是天下流离的主要原因。宋神宗见到奏疏和图画,为之不寐,几罢新法。王安石上疏请求去职,出知江宁府,承担了饥荒的主要责任,吕惠卿、邓绾等又纷纷劝谏神宗,才维持了变法继续推行的局面。

【译文】

谢逸作蝴蝶诗三百首,时人呼为谢蝴蝶;郑谷作《鹧鸪诗》,得到郑鹧鸪的雅号。戴和结交到可以交心的朋友,就以简册书其名,在祖先灵位前禀告;郑侠目睹流民困苦,绘制《流民图》献给神宗,以此抨击王安石主导的熙宁变法。

瑕丘卖药①,邺令投巫②。冰山右相③,铜臭司徒④。

【注释】

①瑕丘卖药:瑕丘,即瑕丘仲,古代仙人。据《列仙传》,瑕丘仲在宁地卖药百年,大家都以为他是个长寿老人。后来发生地震,瑕丘仲和邻居的房屋纷纷倒塌,他本人也被压死。有人贪图利益,就把瑕丘仲的尸体扔到河里,取了他的药自己卖。不久,瑕丘仲披着皮衣来找弃尸人索还药物,弃尸人吓得叩头哀求,瑕丘仲说:可恨你让人知道我不是一般人,我走了。后来瑕丘仲做了夫余(我国汉晋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今吉林一带)国王的驿使,又来到宁地。当时北方人都说瑕丘仲大概是天上贬谪下来的仙人。

②邺令投巫:邺令,即西门豹,战国时魏国官员。据《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做邺县(今河北临漳)的地方长官时,得知当地豪强和巫婆勾结起来,以替河伯娶妻为由,每年要把一个女子扔到漳水中,还从民间搜刮大量的钱财。西门豹为制止这种行为,借口新娘长得丑,把巫婆与豪强投进漳水,从此邺地没有人再敢提为河伯娶妻的事情。

③冰山右相:冰山,大块的冰。右相,指杨国忠(?756),唐代大臣。据《开元天宝遗事》,杨国忠做右相的时候,天下的士人都争着去拜见他,想要得到他的提拔与庇护。陕州进士张彖以学识渊博闻名远近,不肯依附杨国忠。有人劝张彖去见杨国忠,说一旦得到杨国忠的赏识,就有富贵的希望。张彖说:你们都倚靠杨国忠,把他当成泰山,我看他不过是冰山,一旦烈日当空,这座山要牵连你们的。后来,张彖离开京城前往嵩山隐居。冰山难靠的典故就流传下来了。

④铜臭司徒:铜臭,铜的气味。司徒,指崔烈(?192),东汉大臣。据《后汉书崔烈传》,汉灵帝在位时,朝政腐败,官员升迁前必须向皇帝交纳巨额钱财,才能得到职位。崔烈本来名望很高,但以五百万钱通过汉灵帝的乳母买得三公之司徒职位,名誉因此而衰减。崔烈也颇不自安,问儿子崔钧:我做三公,外界有什么议论?崔钧说:您年轻时就有很高的名望,又做过太守、九卿,没人说您不应该做三公,不过您升任司徒之后,倒是天下都觉得失望。崔烈问何故如此,崔钧答道:议论的人都嫌您沾染了铜臭气。

【译文】

瑕丘仲在宁地卖药百年,因地震而死,有人将他的尸体投入水中,窃取其药,不料瑕丘仲不久又重新复活;西门豹出任邺令,察知当地巫婆与豪强勾结牟利,遂投巫于河以警示。张彖不愿依附杨国忠,称之为冰山,认为他会失势;崔烈以重金买得司徒职位,名誉顿减,被嫌弃有铜臭。

武陵渔父①,闽越樵夫②。渔人鹬蚌③,田父卢④。

【注释】

①武陵渔父:武陵,古代郡名。在今湖南常德一带。渔父,以打渔为生的人,渔夫。据《陶渊明集桃花源记》,武陵郡的渔人捕鱼时沿着溪水中的桃花一路探寻源头,发现了一个山中的小村庄。村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受外界战乱及政治变迁困扰。后来渔人从村庄中离开,临别时村中人嘱咐他不要对外人说村中的情况,但渔人在归途上却一路留下记号,作为再来的依据。回到郡中后,渔人向太守禀报了自己的发现。太守派人跟着渔人去寻找这个村庄,却再也找不到了,因有此典故。后世遂以桃花源或桃源代称与现实社会隔绝的秘境。

②闽越樵夫:闽越,西汉时期古国名。在今福建与浙江南部一带,此处主要指福建。据南宋地方志《淳熙三山志》,唐代宗时,闽县(今福州闽侯)樵夫蓝超追一头白鹿,渡水进入石门,开始路很窄,后来突然宽阔,出现一个村庄。村中人对蓝超说:我们是秦朝时避难来到这里的,你能不能留下呢?蓝超说:我想和亲友告别以后再来这里。于是村民送给他一枝石榴花,让他离去。蓝超感觉像是做了个梦一样,再凭着记忆去寻找,已经找不到了。按,这个故事情节与《桃花源记》颇为相似,可能是桃源故事的一个变种。

③渔人鹬蚌(y bng):鹬,一种水鸟。据《战国策燕策》,赵国将伐燕,苏代替燕王去劝说赵王,他说:我路过易水时,看到蚌打开壳晒太阳,鹬来啄蚌的肉,蚌合上壳,把鹬的嘴夹住。鹬和蚌互相钳制,谁也不肯放开谁,渔人一下子就把它们都捉住了。现在赵伐燕,两国长期相持,我怕秦国要做这个渔人啊。

④田父(jn)卢:田父,农夫。,即东郭,兔子的名字。卢,即韩子卢,狗的名字。据《战国策齐策》,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跑得最快的狗,东郭是最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赶东郭,绕山跑了三圈,从山上到山下又跑了五次,两者都累死了,农夫就轻易捡到了它们。齐魏相争,两国因而疲惫,我担心秦国和楚国会变成故事里的农夫啊。

【译文】

武陵郡的渔人沿着溪水中的桃花一路往源头走,在山中发现了一个过着平安幸福生活的小村庄,离开后再去就找不到了;闽县的樵夫追赶白鹿,闯入石门之中,偶遇村庄,后来也无缘再往。鹬和蚌相争斗,被渔人双双抓住,苏代以此劝说赵王罢伐燕之师;东郭被韩子卢追赶,两者一起累死,被农夫捡了便宜,淳于髡以此劝说齐国不要攻打魏国。

郑家诗婢①,郗氏文奴②。

【注释】

①郑家诗婢:郑,指郑玄(127200),东汉学者。诗婢,懂得《诗经》的婢女。据《世说新语文学》,郑玄家中的奴婢都读书,郑玄的一个婢女做事没有做好,要责打她,婢女不服,替自己辩解。郑玄更加愤怒,让人把婢女拽到泥地里跪着。另一个婢女经过,问跪着的婢女:胡为乎泥中?跪着的人回答: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按,问答的两句话都出自《诗经》,胡为乎泥中见《邶风式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见《邶风柏舟》。郑玄家的婢女能熟练引用《诗经》中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无疑是对《诗经》非常熟悉的。

②郗(chī)氏文奴:郗,指郗愔(313384),东晋大臣。文奴,会写文章的奴仆。据《世说新语品藻》,郗愔家有一个奴仆,懂得文章,而且在各方面都很有想法。王羲之向刘惔称赞这个人,刘惔问:比起郗愔来怎么样?王羲之说:不过是奴仆中比较有想法的一个人而已,怎么能跟郗愔相比。刘惔说:如果比不上郗愔,那也就是一般的奴仆罢了。按,王羲之之妻郗璿是郗愔的姐姐,王羲之与郗愔是郎舅之亲,故对郗家情况很熟悉。

【译文】

郑玄家的婢女能引用《诗经》表达自己的意思,郗愔家的奴仆会写文章。

更新于:10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