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近百年史 > 陈恭禄

第十二章 瓜分之警

2024-01-24 〔中国近百年史〕 陈恭禄 十二章 中国 陈恭禄

国际形势 三国干涉还辽,各有政治作用,疆吏竟欲利用俄国为我击日,酬以土地权利。俄固不肯无故作战,对于中国则谋多得权利,中、日议订还辽条约,日使要求不得割让于他国,俄使闻而反对,不啻视为势力范围地矣。中国于战败后,不肯变法自强,朝臣疆吏唯欲结援强国,以致谣言蜂起。英使欧格讷归国,论及国际形势曰:昨一电曰德欲占舟山,今一电曰俄欲借旅顺。由是推之,明日法欲占广西,又明日,俄欲占东三省,许之乎?抑拒之也。今中国危亡已见端矣,各国聚谋,而中国仍熟睡未醒,何耶?其言发于订约后六月,可谓警切之至。三国自谓有功于中国,索酬原在意料之中,其先争揽者则为借款。

三次借债 外债始于同治初年,政府购买军舰,款项不敷,承办者乃向英商借贷。顾款少期短,无足轻重,后遇战事亦曾借外款,中、日战前,偿还几尽,战起借款约四千万两。《马关条约》载明赔款二万万两,还辽代价三千万两,而政府收入年凡八千万两,唯有迫而借债。俄请向其借款,法、德亦有要求。总署接受俄请,俄主俄、法银行承借,摈弃德国,其政策则二国合作,巩固其政治地位,并多求权利也。英、德二使迭有陈说,均无效果,借款共四万万法郎,利息四厘,三十六年还清,以关税为担保品,并附有条件。其用意则欲干涉海关也。四万万法郎,合银一万万两;付赔款八千万两,余款无几。二次赔款仍须借贷,英、德商人提出条件,法使亦欲承揽,英使闻之至总署争论,法使忽改前言,乃再与英、德银行磋商。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春,合同成立。中国借款一千六百万镑,年息五厘,三十六年还清,以关税为担保,期内不得改变海关行政,英国借以保障其利益也。

英、德借款合银一万万两,以折扣佣费之故,偿清赔款尚少六七千万,明年,先向英、德银行磋商,然无抵项,未有所成。会德强据胶州湾,国际上之形势剧变,列强各谋扩张势力,要求借款。俄国条件严酷,倘予承认,不啻为其保护国矣。英国条件亦苛,并请开放大连,俄使闻而警告李鸿章。总署以为向英借款,较有利益,商定草约。俄使乃至总署争论,咆哮恫吓,无所不用其极。英使继至,发言亦悍。法使又拦阻借款。俄外交部复来电警告,总署无法应付,声称取消借款。英国竟因此事,要求利益:一、中国不割让扬子江流域于他国;二、开放内河;三、开放南宁、湘潭。总署迫而许之,赔款到期仍须偿付,乃向英、德银行磋商,盖商人借款,俄不反对也。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合同成立。中国借款一千六百万镑,年息四厘半,四十五年还清,担保品为关税,苏州、松沪、浙江东部、九江之厘金,及湖北、安徽之盐税,后二者指定五百万两,归总税务司兼管。海关行政于借款期内,不得更改。

法国新得之利益 借款引起争论,三国索酬,几致瓜分之祸,先得利益者,当为法国,法国干涉还辽,要求改定中、越边界,中国让与澜沧江上流猛乌、乌得,其地本归江洪,曾许英国不割让于他国者。总署大臣不知其详,即应法请,条约将成,英使拦阻无效,忿然而去。二国又订商约,中国开放思茅、河口(代替蛮耗)、龙州、蒙自,土货减税四成,将来开采云南、广西、广东之矿,先向法商矿师商办,并许安南铁路展至中国,俄而法使要求铁路直达龙州。明年(一八九六)夏,总署许之,由是外人得于国内建筑铁路,法国实为倡首。其政府尤重视开矿,据李鸿章书,奕劻许其开采。英以法得利益,亦提出要求,二十三年(一八九七),总署许之。法使再至总署吵闹,要求筑路开矿,及不租借琼州于他国。大臣与之辩论,即攘臂拍案,出语讥讪。总署让步,一一许之,其能成功者,颇得俄使及李鸿章之助。

中东铁路交涉 俄、法为同盟国,互相援助,求得利益。俄筑西伯利亚铁路,欲经中国,直达海参崴。中、日战后,俄报倡言铁路直达黄海,公使许景澄电称其执政大臣有此意,乃竟不待同意,派员入境勘查路线,二十二年(一八九六)春,调查完毕提出要求,总署弗应。会俄皇举行加冕礼,德宗派李鸿章为头等出使大臣赴俄道贺,俄遣军舰迎之,及抵俄京与财相微德相见。微德督办西伯利亚铁路,主张日本还辽,政治上颇有势力,要求中国许俄筑路,经过北满,则日患可抒。倘不许俄公司承办,俄即不能再助中国,俄皇亦以为言。朝臣疆吏方欲结援强国,朝廷未有异议,二国签定密约,共同防御日本,期为十五年。中国许俄筑路,经过黑龙江、吉林,归道胜银行承办。银行系西伯利亚铁路局主办,所谓商办者,徒有虚名。俄而合同成立,铁路照俄成例办理,股票只许华、俄商民购买,开车八十年后无条件归还中国,三十六年后亦许其赎回。更据公司章程,公司受俄财政部之管理与监督,自设警察,开采矿产,并免费运输俄军。论者谓为财政部之分局,实有所见。

对英之让步 中、日战前,中、英邦交较为亲善,战后俄、法之势力大张,及中国割让江洪,英使出而拦阻不得。总署多所顾忌,乃应英请,磋商让地,久无所成,更要求开放西江,总署允许开放,不愿让与土地。而英外部要求二者,且提出之商埠太多,交涉经年,未有进展。英使窦纳乐,尝至拂衣而起,总署让步许之,二十三年(一八九七)春,条约成立,一称《缅约》,中国割让土地,并许将来筑路与缅甸铁路连接。一称《专约》,中国开放梧州、三水、江根墟为商埠,外船得驶往梧州,得于江门、肇庆、德庆等地停泊,上下客货。英国称为防法,实际上亦不过借以多求权利耳。其他要求,尚有租借军港,承办铁路。

德占胶州湾之始末 德国干涉还辽,除得天津、汉口租界而外,尚欲租借海港,德报以之为言,德使绅珂提出要求。总署大臣深恐他国援例,拒绝其请,并令许景澄(兼为驻德公使)向其外交部说明,而外相毫无放松之意。明年(一八九六),绅珂迭以为请,未有进展。会李鸿章游德,德皇提出交换条件,亦未成功。其欲租借者,后始决定胶州湾,时传中、俄密约,许租于俄,实则全为讹言,德亦于中国使馆访知。其新任公使海靖两次要求租借胶州湾五十年,总署大臣坚持不可,海靖商请俄、法公使援助,不得,二十三年,会山东巨野县匪盗杀害德教士二名,德皇即遣舰前来,水兵上岸,要求胶澳守兵于四十八小时内退尽。

朝廷得报,决用外交方法解决,中国兵力远不足以敌德,德所顾虑者,英、俄之态度耳。俄初反对,欲派兵舰驶赴胶澳,德乃向英表示好感。英有连德之意,不欲反对。海靖提出要求,中有与教案无涉者,建筑铁路则其明例。总署大臣称德撤兵,即可磋商条件,而德拒绝撤兵,乃派翁同龢等交涉,多许其请,并承认租借一岛。李鸿章反对,主请俄国代索胶澳。德对俄让步,承认其利益,而俄患逼,欲其租借山东以南之海港。翁氏向海靖磋商,海靖不可,知德出此,将与英、日之利害冲突也。会俄改变政策欲租旅顺,德遂得其谅解,于是海靖之态度益强。总署让步,承许撤换官员,给款及地,建筑教堂,并谕各省保护教士,教案始得解决。

租借胶澳条约 教案解决之后,议商租借胶澳及建筑铁路条件。关于租借地段,海靖必欲全澳在内,期限九十九年,翁氏改为五十年,为其所拒。至于筑路,总署大臣迫而许之,海靖初请筑路至济南,忽而改请展至山东边境,并得开矿权利,大臣不可。海靖另提要求,英、美均无举动,总署乃再让步,二十四年(一八九八)春,条约成立。其要款凡三:一、德国租借胶澳九十九年;二、中国许德筑二铁路,一自胶州湾直达济南府,一自胶州湾,南达沂州,转往莱芜,再至济南府,沿路三十里之矿产,许德开采;三、山东开办各项事务,或用外人,或借外债,或买外料,德有尽先承办之权利。约成,德国设官治理,宣布青岛为自由商港。中、德另订设关征税办法。今观交涉之始末,中国之屈服,无以复加,而不知事理重轻之地方官,亦有责任,教案之迭起,即其明例。

俄租旅、大 俄于德据胶州湾改变干涉之政策,亦欲租借旅顺,其政府久视为势力范围地矣。俄外部通知英、日,其兵舰将在旅顺过冬。英舰亦驶往旅顺,含有监视之意,俄外部患孤立,商请德、日合作。德皇先已向俄建议,瓜分中国,并欲俄国经营东方,谢绝其请。日本原不欲俄占据,顾力尚不足以敌强俄,俄且向之表示好感,亦无举动。俄遂派其水兵,于光绪二十三年冬登岸,径行占据。俄使提出要求,租借口岸建筑铁路。总署未有切实答覆,俄使至署争闹,其政府亦不让步,德宗始派李鸿章等交涉。中、俄订有密约,乃忽强借旅顺、大连,延长东省铁路。王大臣迭次会商,迄无办法。德宗至为烦恼,明年,俄舰南下示威,形势紧急,始命李鸿章签约,三月条约成立。俄租旅顺、大连湾二十五年,东省铁路展达大连湾。细则在俄京磋商。租地极为广大,展长之铁路,终于旅顺、大连,名曰东省铁路南满洲支路。大连开为商港,设关征税,委托公司代办。

英租威海卫 英国在华商业时推第一,其外交政策,则欲维持中国领土之完整,得于平等待遇之下,自由竞争。中、日战后,俄、法合作,影响英国在华之势力,其外交家谋避孤立,不反对德划势力范围,顾仍无援,俄租海港不理其抗议。英乃让步,向俄磋商,成一谅解。会总署取消借款草约,英使提出补偿条件,总署多许其请,更进而要求总税务司任用英人。及俄租借海港,条约将成,英欲租借威海卫。其地尚有日军,商于日本,并承认其利益,日无异议。英使向总署要求,未得切实答覆,要求益力,王大臣许之,但欲英国承认不再要求利益。英使谓此是对俄,若法占南海口岸,英仍要求。二十四年三月,双方议定草约,英遂转而求德谅解,承认不作商港,不接铁路,不侵德人利益,德国亦无异议。五月,中、英条约成立,英国租借威海卫二十五年,得筑炮台,安置兵卒,后并许其征收地税。

法租广州湾 法国先得权利,及德、俄、英租借军港,其署使吕班亦奉命要求。其提出者:一、车里(江洪)、云南、两广不得让与他国;二、邮政总办雇用法人;三、许法立即承办铁路,直达省会云南府;四、法租借广州湾。总署令驻法公使,向其外部婉拒,而法外部必欲照准,总署迫而许之。其租借广州湾条约,于二十四年夏议定,其要款凡三:一、法租广州湾及高州、雷州之一部分,期九十九年。二、法得建筑铁路直达雷州西岸之安铺。三、法得建筑码头、货栈、医院于安铺,其邻近之深水港,独二***舰可以停泊。约成,法官划地甚广,总署不肯承认,法兵上岸自由行动,又与土人构衅,互有死伤。中国迫而让步,明年冬,成立界约,其事始已。方中、法交涉之进行也,英使亦提出要求,扩展九龙租地,建筑铁路,开放南宁等。磋商结果,英国租借九龙附近岛屿及大鹏湾、深州湾之一部分,九十九年,铁路则许其承筑上海南京铁路。余因法国反对,多未承认。

日本要求 方列强之争求利益也,日本军阀遣人游说张之洞,其主张则中国连合英、日,反抗俄国也,然以总署反对而罢。会德、英求日谅解,日外务省要求其承认福建为日势力范围,二国未有异议。二十四年(一八九八)三月,日使奉命正式要求,中国不割让福建及其沿海一带于他国。总署王大臣开会讨论,认为不许,将另有要挟,覆文许之。

意大利要求之失败 意大利在华,原无重要地位,其政府鉴于英、法诸国分得权利,亦欲租借浙江三门湾,宣布派舰队来华。其驻京公使提出要求,中有恫吓之辞。其时德宗被囚于宫中,太后临朝,表示反对。总署大臣严词拒绝,闽、浙两江总督奉旨出兵,协同防守,列强亦不出助。意遂放弃要求,租借海港由是作一结束。

铁路建筑权之丧失 关于铁路,李鸿章久欲创办,惜反对者多,建筑者少,中、日战前,只有天津至山海关筑成通车。战后,政府筹筑芦汉(平汉)、津京铁路。津京路短,借得英款,芦汉路长。督办盛宣怀向比商借款,比使商得法国援助,英、美、德使先后抗议,未有效果。法用俄商名义,承筑正定至太原铁路。总署又许其承筑铁路直达云南府。俄于东北建筑铁路,已言于上,其政府要求撤换长城以北之英工程师。英得承筑沪宁铁路,及俄、法新得权利,英更要求五路建筑权,其区域多在长江流域。德承办山东铁路,已见于前,至是,又得承办津浦铁路北段。美亦得筑粤汉铁路之权。会太后临朝,外国要求,均遭拒绝。

损失之综计 综合中国损失而言,沿海良港租于列强。其尤危险者,无过于势力范围,其原始盖起于列强之瓜分非洲,各国划定区域之后,他国不得侵入或伸张其势力,本国则可巩固其地位,甚者将其占领也。列强有不待中国同意,而自行划定互相承认者,危险尤大。如德认长城以北为俄势力范围,即其例也。同时,列强或要求租界,或扩展租界,其统治权落于外人之手。关于权利,列强或建筑铁路,或借款承办铁路,中国更进而开放内河,承认英国商业额数维持第一,雇用英人为总税务司,又许雇用法人为邮政总办。于此数年之中,中国损失之重大,几非完全独立自主之国家。

门户开放政策之成立 列强各得利益,中、美商业年有进步,美国务卿海约翰主张维持在华商业上之机会平等,二十五年(一八九九),接受本国商人及英人建议,拟定中国门户开放政策。其主要条件凡三:一、商埠及投资所得权利之在势力范围或租借地者,不受干涉。二、征收货税除自由港外,各国商人一律待遇。三、吨税及铁路运费一律待遇。八月,美国驻英、驻德、驻俄大使,奉命通知三国政府,并征求其意见。十月,美又照会日、意、法,请其共守门户开放政策。六国收得通知,英首承认,俄覆文含浑,但称并无为其人民求得特殊权利之意,德颇犹豫,后亦赞同。法、日、意亦表示同意,美遂于二十六年(一九○○)二月,宣称门户开放主义成立。

门户开放,初只限于商业,所谓经济机关均等也。就条约而言,最惠国待遇条款范围视之为广,乃自中、日战后,列强争夺独占权利,将前条约上之规定,破坏无余。英国以其妨碍英商自由竞争之机会,力欲有所挽救,未有所成。海氏主张亦非广义之机会均等,如租借军港,划定势力范围,承办铁路,开采矿产,固未加以限制也。然英商于俄国,为其所拒,而美竟能成功者,盖美战败西班牙,新得菲列宾群岛,军威大振,并于岛中驻有大军,英、日表示赞同,俄不反对,德亦不欲与美国积怨故也。后华盛顿会议,门户开放始乃包括中国领土之完整。其弱点凡二:一、中国丧失自主之权;二、各国解释不同,实际上仍得夺取权利。顾在中国危急之际,有此宣布,国人固不以之为非。

更新于:10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