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卷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王昭君出塞的故事,亦可说是《西京杂记》中最著名的故事。
元帝时后宫嫔妃宫女众多,皇帝无暇召幸所有人,便想出了一条妙计,让画师画下宫女的容貌,再按画像挑出召幸人选。谁不想被皇帝宠幸呢?于是后宫大出血,大家争相贿赂画师,多则十万钱,至少也不低于五万钱,都希望画师把自己画得美点。画师无疑挣了个盆满钵满。唯独王昭君不愿出分文,自然就被画得很丑,因此便没有任何机会见上皇帝一面,只能在深宫后院中寂寂无闻、默默度日。这依画像挑人的方法挺有用,皇帝亦用这种方法选出与匈奴和亲的人选。这次,王昭君被挑中了。
临行前,王昭君终于见到了皇帝,皇帝也目睹了王昭君的真面目。原来昭君是后宫中第一美女啊,光彩照人又落落大方。皇帝心里真是后悔呀!可皇帝是讲信用的人,已经决定了的事怎么能反悔?于是昭君还是出塞了,但龙颜大怒,那些贪婪的画师便倒了霉,个个丢了性命,不出所料,其家中皆资产万贯。这正应了那句: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昭君因何出塞,史载不同。《汉书》并未明言选择昭君的缘由,昭君的人物形象几乎缺失;《后汉书》曰昭君因数岁不得见宠,积怨求行,昭君的形象是哀怨的;本卷则曰因画师丑画昭君相貌致其被误选。
历史的真相无从得知。不过,比较而言,本卷中昭君的形象更加具体、完整,其故事更具戏剧性,最适合文学描写。美貌智慧的昭君与贪婪低俗的画师是故事的矛盾中心,被欺瞒的皇帝前后心态变化可谓曲折波澜。事件的叙事要素一应俱全,从中可以演绎出若干章节幕次。涉事三方一波三折,故事性强,矛盾冲突尖锐,文学描写足以酣畅淋漓,因而颇受后世文学家青睐。后世并不在乎史实如何,更关注的是强烈的故事性和激烈的矛盾与冲突。因此诸多昭君题材多以本卷故事为蓝本进行加工创作,昭君这一文学人物从古代流行至今,成为取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同时也让《西京杂记》得以持续扬名于世。
32.画工弃市
元帝后宫既多①,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②,案图召幸之③。诸宫人皆赂画工④,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⑤,独王嫱不肯⑥,遂不得见。匈奴入朝⑦,求美人为阏氏⑧,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⑨。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⑩,举止闲雅⑪。帝悔之,而名籍已定⑫。帝重信于外国⑬,故不复更人⑭。乃穷案其事⑮,画工皆弃市⑯,籍其家⑰,资皆巨万⑱。画工有杜陵毛延寿⑲,为人形⑳,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21),新丰刘白、龚宽(22),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23),人形好丑不逮延寿(24)。下杜阳望亦善画(25),尤善布色(26)。樊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27)。
【注释】
①元帝:即汉元帝刘奭(前75前33),西汉皇帝,宣帝子,前49年前33年在位。(元帝为)宣帝微时生民间。年二岁,宣帝即位。八岁,立为太子。黄龙元年(前49)十二月,宣帝崩。癸巳,太子即皇帝位。(《西汉会要帝系一》)《汉书元帝纪》曰: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幼眇。元帝少时即崇尚儒术,在位时为人优柔寡断,宠任宦官外戚,民间赋役繁重,致西汉由此衰落。
②画工:宫中从事绘画的人,画师。图形:绘制人物画像。
③案图:根据人物画像的美丑。案,通按,根据,依据。图,画工绘制的宫女画像。召幸之:召该宫人入寝宫侍寝。幸,指被帝王宠幸。
④宫人:指嫔妃、宫女。赂:用财通路,即为某一目的有意赠人财物。
⑤减:少于。
⑥王嫱(qing):即王昭君。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名嫱(《汉书》作樯墙),字昭君,元帝后期入宫,待诏掖庭。竟宁元年(前33),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亲,元帝遣昭君出塞和亲。《汉书匈奴传下》曰: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呼韩邪死复株累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长女云为须卜居次,小女为当于居次。卒葬于匈奴。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有昭君墓,世称青冢。自从昭君出塞,匈奴与汉修好数十年。
⑦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先后有鬼方混夷猃狁山戎等名称,战国时称匈奴、胡,活跃于燕、赵、秦以北地区。无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肉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田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汉书匈奴传上》)秦汉之际实力强盛,统辖大漠南北,汉初屡次南下骚扰北方边境。武帝时多次出击致其势渐衰,宣帝时匈奴单于归附于汉,此后数十年交往频繁。
⑧阏氏(yān zhī):匈奴单于、诸王之妻的统称。《史记匈奴列传》曰:单于有太子名冒顿。后有所爱阏氏,生少子。《史记韩信卢绾列传》曰:匈奴骑围上,上乃使人厚遗阏氏。后亦指其他民族君主之妻妾。
⑨以昭君行:昭君因何出塞,史说不一。《汉书元帝纪》曰:竟宁元年(前33)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向慕礼仪,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汉书匈奴传下》曰: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曰: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本条则谓因画工丑画昭君相貌致使昭君被误选。
⑩善应对:回答问题非常得体恰当。
⑪闲雅:即娴雅,娴静优雅,举止大方。
⑫名籍:名册,上书被赐出嫁匈奴的女子的名字、名分和诏文等。
⑬重:重视,看重。信:信用,信义。
⑭更:更换。
⑮穷案:追根究底,彻底查办。
⑯弃市:汉代死刑。先秦至汉初称磔刑,即斩首后悬首暴尸示众,汉景帝时改为弃市,因在闹市中行刑,并抛尸示众,故称。《汉书景帝纪》曰改磔曰弃市,颜师古注曰:应劭曰:先此诸死刑皆磔于市,今改曰弃市,自非妖逆不复磔也。师古曰:磔谓张其尸也。弃市,杀之于市也。谓之弃市者,取刑人于市,与众弃之也。《礼记王制》曰: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⑰籍其家:抄没其家产,并登记入册。籍,登记、记录,亦特指登记予以没收的家产。
⑱巨万:指数额巨大。《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曰:士卒多物故,费以巨万计。《索隐》曰:案:巨万犹万万也。案:数有大小二法。张揖曰算法万万为亿,是大数也。《鬻子》曰十万为亿,是小数也。
⑲杜陵:县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柏国,秦置杜县。汉元康元年(前65),因为汉宣帝筑陵于此,乃更名杜陵。《三辅黄图》卷六曰:宣帝杜陵,在长安城南五十里。帝在民间时,好游鄠、杜间,故葬此。毛延寿:人名,汉代宫廷画师,生平不详。下文中陈敞、刘白、龚宽、阳望、樊育,皆为宫廷画师,生平不详。
⑳为人形:画人像。
(21)安陵:汉代县名,故治在今陕西咸阳东北。汉惠帝建安陵于此,因置县。《三辅黄图》卷六曰:惠帝安陵,去长陵十里。按《本纪》,惠帝七年(前188)八月戊寅,崩于未央宫,葬安陵,在长安城北三十五里。安陵有果园鹿苑云。
(22)新丰:汉代县名,故治在今陕西临潼西北。汉初,汉高祖定都长安后,其父亲太上皇想念老家丰邑(今江苏沛县),刘邦便在骊邑仿照老家的布局筑城,后置县并改名新丰。《汉书地理志上》曰:新丰,骊山在南,故骊戎国。秦曰骊邑。高祖七年(前200)置。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太上皇思东归,于是高祖改筑城寺街里以象丰,徙丰民以实之,故号新丰。程大昌《雍录》卷七曰:为其自故丰而徙此,故名新丰也。《史记高祖本纪》曰:更名郦邑曰新丰。《正义》注曰:前于郦邑筑城寺,徙其民实之,未改其名,太上皇崩后,命曰新丰。
(23)工:精通。众势:各种姿势形态。
(24)不逮:不及,赶不上。
(25)下杜:古地名,又称杜城、杜县,在今陕西西安西南,本为周代杜原城,汉代属京兆尹管辖。《汉书宣帝纪》曰率常在下杜,颜师古曰:下杜即今之杜城。因汉宣帝在杜县东少陵原上修造陵墓杜陵,便改杜城为下杜。
(26)布色:调配好颜色后在画上着色,指画师对画面的色调色彩进行安排设计。
(27)差稀:有所减少。差,比较,稍微。昭君不愿贿赂画工,因此被画工丑画相貌而被选中出塞和亲。此说因极富戏剧性,故流传甚广,影响后世诸多昭君题材的诗文抒写,如元马致远《汉宫秋》等。
【译文】
汉元帝时期,后宫已经有很多嫔妃宫女了,元帝无法经常召见她们,于是就命令宫中的画师把她们的相貌画下来,再依据画像来选择召幸宫女。宫女们为了被皇帝召见,都要贿赂画师,送给画师的财物多的有十万钱,少的也不会低于五万,只有王嫱不愿意行贿画师,因而没被元帝召幸过。后来,匈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朝觐元帝,并请求元帝赐一名美女作为匈奴王后,于是元帝根据宫女的画像,选择了王昭君出塞和亲。等到临行前召见时,元帝才发现昭君的相貌在后宫中是最美的,而且对答得体,行为举止大方,风度娴静优雅。元帝非常后悔,可是和亲的名单、诏书已经确定了。元帝注重与外国交往的信用,所以就没再换人。这事过后,元帝便追根究底彻查此事,将宫中的画师全部杀掉,弃尸于市,并抄没了画师们的家产,他们的资产都不计其数。画师中有位杜陵人毛延寿,他擅长画人物肖像,无论相貌美丑、年岁大小,都画得非常逼真。安陵人陈敞,新丰人刘白、龚宽都精通于画牛马飞鸟的各种姿态,但描绘人像美丑时就不如毛延寿画得逼真。下杜人阳望也擅长绘画,尤其善于给画面着色。樊育也擅长画面的着色。这些人都在同一天被杀,弃尸于市。长安城里的画师,从此就比较稀少了。
33.东方朔设奇救乳母
武帝欲杀乳母①,乳母告急于东方朔②。朔曰:帝忍而愎③,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④。汝临去⑤,但屡顾我,我当设奇以激之⑥。乳母如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今已大,岂念汝乳哺时恩邪⑦!帝怆然⑧,遂舍之⑨。
【注释】
①乳母:奶娘,奶妈。古代宫廷、贵族多雇佣乳母哺育婴儿,因此乳母与乳子关系密切,皇帝的乳母常常被封受赏。
②告急:在危急时向人求救。东方朔(前154前93):西汉文学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汉书东方朔传》曰: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后待诏金马门,官至太中大夫。东方朔博学多闻,性诙谐滑稽,机智善辩,常于谈笑间为国事犯颜直谏。应劭《风俗通义正失》曰:俗言:东方朔太白星精,黄帝时为风后,尧时为务成子,周时为老聃,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皮。言其神圣能与王霸之业,变化无常。工于辞赋,名篇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
③忍:残忍。愎(b):性格乖戾,刚愎自用。
④益:更加。
⑤去:去受刑。
⑥设奇:安排奇妙的计策。激:刺激,激将。
⑦乳哺:喂养。
⑧怆然:悲伤,悲恸。
⑨舍之:放了奶娘。《史记滑稽列传》曰:武帝时有所幸倡郭舍人者,发言陈辞虽不合大道,然令人主和说。武帝少时,东武侯母常养帝,帝壮时,号之曰大乳母。乳母家子孙奴从者横暴长安中,当道掣顿人车马,夺人衣服。闻于中,不忍致之法。有司请徙乳母家室,处之于边,奏可。乳母当入至前,面见辞。乳母先见郭舍人,为下泣。舍人曰:即入见辞去,疾步数还顾。乳母如其言,谢去,疾步数还顾,郭舍人疾言骂之曰:咄!老女子!何不疾行!陛下已壮矣,宁尚须汝乳而活邪?尚何还顾!于是人主怜焉悲之,乃下诏止无徙乳母,罚谪谮之者。该故事中救武帝乳母的是倡优郭舍人,与本条略有出入。
【译文】
汉武帝要杀他的奶娘,危急关头奶娘慌忙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皇帝生性残忍且刚愎自用,如果别人为你说情,只会令你死得更快。你在被押走受刑的时候,只要不断地回头看我,我将会安排奇妙的计策来刺激皇上放了你。奶娘按照东方朔的吩咐做了。东方朔站在武帝的身边说道:你就赶快走吧。皇帝如今已经长大了,哪里还会记得当年你哺育他的恩情呢!武帝听了很悲伤难过,于是就把奶娘放了。
34.五侯鲭
五侯不相能①,宾客不得来往②。娄护丰辩③,传食五侯间④,各得其欢心⑤,竞致奇膳⑥。护乃合以为鲭⑦,世称五侯鲭⑧,以为奇味焉。
【注释】
①五侯:指汉成帝刘骜的五个舅舅。汉成帝重用外戚王氏,于河平二年(前27),上悉封舅谭为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红阳侯,根曲阳侯,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汉书元后传》)能:亲善,和睦。
②宾客:原称战国时代诸侯贵族所供养的食客,他们依附于贵族,为主人献计献策,贡献才智。西汉时,食客之风依旧盛行。
③娄护:即楼护,字君卿,齐国(今山东)人,少时随父行医长安,出入贵戚家,后改学经传,任京兆吏多年。为人短小精辩,议论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长安号曰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言其见信用也。母死,送葬者致车二三千两,闾里歌之曰:五侯治丧楼君卿。(《汉书游侠传楼护传》)王莽时娄护被封为息乡侯,列于九卿。丰辩:能言善辩。
④传食:轮流就食。
⑤各得其欢心:能得到五侯的欢心。《汉书游侠传楼护传》曰:是时王氏方盛,宾客满门,五侯兄弟争名,其客各有所厚,不得左右,唯护尽入其门,咸得其欢心。
⑥致:送来,给予。奇膳:珍奇罕见的美食。膳,饭食,美食。《广雅释器》曰:膳,肉也。《周礼天官》曰膳夫,郑玄注曰:膳之言善也,今时美物曰珍膳。《左传闵公二年》曰: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孔颖达疏曰:膳者美食之名。
⑦鲭(zhēng):同,鱼脍,把鱼、肉合烹烩煮而成的佳肴。
⑧五侯鲭:把五侯送来的鱼肉饭菜混合在一起煮出来的食品。贾思勰《齐民要术腤煎消法》曰:五侯法:用食板零揲,杂鲊、肉,合水煮,如作羹法。裴启《裴子语林》曰:娄护,字君卿,历游五侯之门。每旦,五侯家各遗饷之。君卿口厌滋味,乃试合五侯所饷之鲭而食,甚美。世所谓五侯鲭,君卿所致。与本条可互参。
【译文】
汉成帝的五个王侯舅舅彼此看不顺眼,各家门下的宾客也不能互相往来。娄护能言善辩,在五侯家轮流就餐混饭吃,能赢得每个王侯的欢心,五位王侯也争相给他送来珍奇罕见的美味佳肴。娄护就把这些佳肴混合在一起烹煮,做成了鲭,世人称为五侯鲭,认为是一道美味的佳肴。
35.公孙弘粟饭布被
公孙弘起家徒步①,为丞相,故人高贺从之②。弘食以脱粟饭③,覆以布被④。贺怨曰:何用故人富贵为⑤?脱粟布被,我自有之⑥。弘大惭⑦。贺告人曰:公孙弘内服貂蝉⑧,外衣麻枲⑨,内厨五鼎⑩,外膳一肴⑪,岂可以示天下⑫!于是朝廷疑其矫焉⑬。弘叹曰:宁逢恶宾⑭,无逢故人。
【注释】
①公孙弘(前200前121):汉武帝时丞相。字季,菑川薛(今山东滕州南)人。少时家贫,曾为狱吏,年四十余始治《春秋公羊传》。武帝时曾两次以贤良征为博士。因办事谨慎,又熟悉文法吏事,深得汉武帝信任,被封平津侯。汉代多以列侯为丞相,无爵位而受封丞相者,始于公孙弘。《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公孙弘传》曰:先是,汉常以列侯为丞相,唯弘无爵,上于是下诏曰:朕嘉先圣之道,开广门路,宣招四方之士,盖古者任贤而序位,量能以授官,劳大者厥禄厚,德盛者获爵尊,故武功以显重,而文德以行褒。其以高成之平津乡户六百五十封丞相弘为平津侯。据称公孙弘心机深厚,为人心胸狭窄,对得罪自己的人必伺机报复。《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曰: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节俭。弘为布被,食不重肉。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起家徒步:指出身平民,没有特殊、深厚的政治与经济背景。徒步,步行,代指布衣平民,因为古代平民出行无车。《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公孙弘传》曰: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
②故人:旧友。高贺:人名,生平不详。从:投靠。
③脱粟饭:用去皮的小米做成的干饭,在汉代是民间极普通的饭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曰:食一肉脱粟之饭。《索隐》曰:案:一肉,言不兼味也。脱粟,才脱谷而已,言不精凿也。汉代人把煮熟的小米饭晒干,做成干粮储存起来,食用时加水拌食或浇汤食用。粟,植物名,俗称谷子。也指未去皮壳的谷粒,已舂去糠的则称小米。李绅《古风》曰: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罗愿《尔雅翼释草一》曰:古不以粟为谷之名,但米之有孚壳者皆称粟。今人以谷之最细而圆者为粟。侯良《西汉文明之光长沙马王堆汉墓》说:古代农书上称粟为粱,糯性粟为秫。甲骨文中的禾就是粟。甲骨文中禾粟等字经常出现,均像粟穗低垂或掉子的形状。因为粟的种植普遍,禾即成为粮食作物的泛称。《墨子尚贤》说:菽粟多而民足乎食。《氾胜之书》将粟列为五谷之首。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说:在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以种植粟和小麦为主。陕西米脂画像石的牛耕图中,刻绘着成熟的黍,可见它是当地主要的谷物。由于在咸阳、洛阳、江陵、光化、长沙、徐州、广东等地也发现了黍,可见它的种植是很普遍的。
④覆:盖。
⑤何用:有什么用。
⑥我自有之:我自己家也有。
⑦大惭:非常惭愧。
⑧貂蝉:古代侍御近臣以貂尾和附蝉为饰的冠冕。此指皇帝近臣所穿的华贵服饰。应劭《汉官仪》曰:侍中金蝉左貂。金取坚刚,百炼不秏。蝉居高食洁,目在腋下。貂内劲悍而外温润。貂蝉不见传记者,因物论义。予览《战国策》,乃知赵武灵王胡服也。侍中冠、武弁大冠,亦曰惠文冠,加金铛,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貂蝉。
⑨麻枲(xǐ):即麻。《礼记内则》曰:执麻枲,治丝茧。亦指麻的种植、纺绩之事。《吕氏春秋上农》曰:是以春秋冬夏皆有麻枲丝茧之功,以力妇教也。此指质地很粗劣的麻织衣服。麻,大麻、亚麻、黄麻等麻类植物的总称,古代专指大麻。罗愿《尔雅翼释草一》曰:麻实既可以养人,而其缕又可以为布,其利最广。然麻之属总名麻,别而言之,则有实者别名苴,而无实者别名枲。陶隐居言八谷之中,胡麻最为良,以《诗》黍、稷、稻、粱、禾、麻、菽、麦为八谷。而引董仲舒云:禾是粟苗,麻是胡麻。按胡麻大宛之种,张骞得之以归。诗人所称,岂应近舍中国之苴,而远述大宛之巨胜?此说非是。又以其胡物而细,故别谓中国之麻为汉麻,亦曰大麻。吕思勉《中国文化小史》说:麻的发明,起于何时,亦无可考。知用麻丝之后,织法的发明,亦为一大进步。《淮南子汜论训》说:伯余之初作衣也,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后世为之机杼胜复,以领其用,而民得以掩形御寒。手经指挂,是断乎不能普遍的。织法的发明,真是造福无穷的了。但其始于何时,亦不可考。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说:(汉代)作为主要纺织材料的大麻,已普遍种植,洛阳烧沟汉墓中有写着麻万石字样的陶仓,长沙马王堆和贵县罗泊湾汉墓更发现了大麻子的实物。枲,大麻的雄株。亦泛指麻。《尚书禹贡》曰:厥贡,漆、枲、、纻。一说不结籽的麻。
⑩鼎:古代食器,用于盛鱼肉,调以五味,也可作烹煮器,用青铜或陶土制成。也多用于宗庙的礼器和墓葬的明器。亦是传国的重器。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说:鼎是用来煮肉和盛肉的。都鼎比较大,以圆腹三足的为多,也有方腹四足的。因此后代常说鼎足而立鼎口处有直立的两耳,可以穿进杠子以便抬举。在鼎下烧火。古代富豪贵族皆列鼎而食,一般诸侯五鼎、卿大夫三鼎。一说诸侯七鼎、大夫五鼎。《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上》主父偃传曰: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亨尔!颜师古注曰:张晏曰:五鼎食,牛、羊、豕、鱼、麋也。诸侯五,卿大夫三。师古曰:五鼎亨之,谓被镬亨之诛。此句意谓公孙弘饮食极为奢侈。
⑪一肴(yo):一道菜。肴,熟肉。亦泛指鱼、肉等荤菜。三国魏张揖《广雅释器》曰:肴,肉也。
⑫示:给人看,作为表率。《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曰:(弘)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士亦以此贤之。与此条高贺语有异。
⑬矫:虚伪,表里不一。《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公孙弘传》载汲黯对公孙的评价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
⑭恶宾:粗暴无礼、不好伺候的客人。
【译文】
公孙弘出身布衣,后来当上了丞相,老朋友高贺投靠跟从了他。公孙弘给高贺吃糙米饭,盖粗布缝制的被子。高贺不满地抱怨道:老朋友富贵发达了有什么用?吃糙米饭、盖粗布被子,这些我自己家也有。公孙弘听了非常惭愧。高贺告诉别人说:公孙弘在家里穿着华贵的衣服,在外面却穿粗麻布衣服,在家里排着五口大鼎大吃大喝,在外面吃饭却只有一道菜,这样的人怎么能给天下人做表率呢!于是朝廷开始怀疑公孙弘虚伪、表里不一。公孙弘感叹地说:我宁愿碰到粗暴无礼、不好伺候的客人,也不要遇到高贺这样的老朋友。
36.文帝良马九乘
文帝自代还①,有良马九匹②,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③,一名赤电④,一名绝群⑤,一名逸骠⑥,一名紫燕骝⑦,一名绿螭骢⑧,一名龙子⑨,一名麟驹⑩,一名绝尘⑪,号为九逸⑫。有来宣能御⑬,代王号为王良⑭,俱还代邸⑮。
【注释】
①文帝:即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西汉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薄太后所生。初封代王,周勃等平定诸吕之乱后被拥立为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文帝崇尚节俭,信奉黄老之术,轻赋税,减刑罚,与民休息,使汉代经济迅速恢复。应劭《风俗通义正失》曰:文帝尊汉家,基业初定,重承军旅之后,百姓新免于干戈之难,故文帝宜因修秦余政教,轻刑事少,与之休息,以俭约节欲自持,初开籍田,躬劝农耕桑,务民之本,即位十余年,时五谷丰熟,百姓足,仓廪实,蓄积有余。与其子汉景帝开创了文景之治,巩固了汉朝统治。自代还:从代国回到京城。指周勃等人铲除吕氏势力后,代王刘恒从代国回返长安。此时应是代王回京城即位皇帝之前。代,古地名,春秋时为代国,在今河北蔚县一带,战国时为赵襄子所灭。秦时置代郡,汉初同姓九国之一,高帝三年(前204)刘邦以代郡等五十三县封给其兄刘喜为代王,后改封如意为代王,高祖十一年(前196)平定代相国陈豨叛乱后改封刘恒为代王,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后又都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
②良马:好马。代地靠近匈奴,以出产良马著称。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曰:诗曰:代马依北风,飞鸟扬故巢。皆不忘故之谓也。曹植《朔风》曰:愿骋代马,倏忽北徂。
③浮云:比喻骏马神态飘逸。
④赤电:形容马快如赤色闪电。赤,赤色,形容马的毛色。电,形容马奔跑的速度很快。
⑤绝群:形容出色,出类拔萃。
⑥逸骠:奔跑疾速的马。逸,奔跑。骠,黄色有白斑或黄色白鬃尾的马。许慎《说文解字》马部曰:骠,黄马发白色。一曰白髦尾也。
⑦紫燕骝(li):快如飞燕的马。骝,黑鬣黑尾巴的红马。
⑧螭(chī):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蛟龙之属,头上无角。许慎《说文解字》虫部曰: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或云无角曰螭。《楚辞九歌河伯》曰: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洪兴祖补注曰:《集韵》:蜥螭,龙无角。骢(cōng):青白色相间的马,今名菊花青马。亦泛指马。《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三鲍司隶歌》曰:鲍氏骢,三人司隶再入公。马虽瘦,行步工。
⑨龙子:形容骏马非凡的神态,有如龙的后代。
⑩麟驹:形容骏马的气度像麒麟的后代。
⑪绝尘:形容马奔跑神速,好像马蹄不会沾到尘土一样。
⑫九逸:九匹骏马。
⑬来宣:人名,生平不详,应为擅长御马者。能御:善于驾驭骏马。
⑭代王:指汉文帝。王良:春秋末年晋国人,晋国正卿赵简子的御手,以善于御马而著称。《左传哀公二年》曰邮无恤御简子,杜预注曰:邮无恤,王良也。《孟子滕文公下》曰: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谓王良,良不可。《淮南子览冥训》曰:昔者王良,造父之御也,上车摄辔,马为整齐而敛谐,投足调均,劳逸若一。
⑮代邸(dǐ):代国在京师长安的官邸。代王刘恒刚回长安,还未正式继位,故先住代邸。《西汉会要帝系一》曰:高后崩。大臣迎代王入代邸。群臣从至,上议曰:丞相陈平等再拜言大王足下:子弘等皆非孝惠皇帝子,不当奉宗庙。大王高皇帝子,宜为嗣。愿大王即天子位。《史记孝文本纪》曰:(代王)乃命宋昌参乘,张武等六人乘传诣长安。其传中未有本条中文帝携良马而还的故事,而在《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下》贾捐之传中则有文帝拒收献马的故事,其传曰:(文帝)时有献千里马者,诏曰: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之马,独先安之?于是还马,与道里费,而下诏曰: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
【译文】
汉文帝刘恒从代国回到京城长安的时候,带来了九匹好马,都是天下难得一见的骏马。一匹叫浮云,一匹叫赤电,一匹叫绝群,一匹叫逸骠,一匹叫紫燕骝,一匹叫绿螭骢,一匹叫龙子,一匹叫麟驹,一匹叫绝尘,合称为九逸。有个擅长驾驭骏马的人叫来宣,代王称他是现代王良,带着他一起回到了代国设在京城的官邸中。
37.武帝马饰之盛
武帝时,身毒国献连环羁①,皆以白玉作之,马瑙石为勒②,白光琉璃为鞍③。鞍在暗室中常照十余丈,如昼日。自是长安始盛饰鞍马④,竞加雕镂⑤,或一马之饰直百金⑥。皆以南海白蜃为珂⑦,紫金为华⑧,以饰其上。犹以不鸣为患⑨,或加以铃镊⑩,饰以流苏,走则如撞钟磬⑪,若飞幡葆⑫。后得贰师天马⑬,帝以玟石为鞍⑭,镂以金银石⑮,以绿地五色锦为蔽泥⑯,后稍以熊罴皮为之⑰。熊罴毛有绿光,皆长二尺者,直百金。卓王孙有百余双⑱,诏使献二十枚⑲。
【注释】
①羁:没有嚼口的马笼头,是控制、制约马的鞁具。史游《急就篇》曰辔勒鞅韅靽羁缰,颜师古注曰:羁,络头也,谓勒之无衔者也。一般用皮革制作,编缀成连环状。贵族皇室则以金银玉石装饰,显得华丽珍贵,如在秦陵出土的铜车马便以金银制作。
②勒:指整套的笼头,带有嚼口的马衔。《孔子家语执辔》曰: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用玛瑙石来制作更加珍贵。
③白光琉璃:白色透明的带有荧光的琉璃。鞍:鞍子,放在牲口背上驮运东西或供人骑坐的器具,多用皮革或木头加垫子制成。此指马鞍。
④盛饰:装扮华丽。鞍马:马鞍和马。
⑤竞:争着,争相。
⑥或:有时。
⑦蜃(shn):海里生长的大蛤蜊,外壳颜色漂亮,可作装饰用。《礼记月令》曰:(孟冬之月)雉入大水为蜃。《国语晋语九窦犨谓君子哀无人》曰:雀入于海为蛤,雉入于淮为蜃。韦昭注曰:小曰蛤,大曰蜃。皆介物,蚌类。珂:马勒上的装饰物。《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九曰:服虔《通俗文》曰:勒饰曰珂。
⑧紫金:指紫磨金,一种精美的金子,是黄金和赤铜的合金。曹昭《格古要论珍宝论》曰:古云半两钱,即紫金。今人用赤铜和黄金为之,然世人未尝见真紫金也。
⑨鸣:原指鸟虫鸣叫。此指发出声音。患:担心,忧虑。
⑩铃镊:带有垂饰的铃铛。
⑪钟磬(qng):钟和磬,皆为古代打击乐器。钟,青铜制,中空,口朝下悬挂于架上,以槌叩击发音,祭祀或宴享时用,战斗中亦用以指挥进退。《北堂书钞》卷一〇八引《五经通义》曰:钟者,秋分之气。万物至秋而成,至冬而藏,物之坚成不灭绝莫如金,故金为钟,相继不绝也。班固《白虎通义》卷二曰:钟之为言动也,阴气用事,万物动成,钟为气,用金声也。应劭《风俗通义声音》曰:《世本》:垂作钟。秋分之音也。《诗》:鼓钟于宫,声闻于外。《论语》云: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磬,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头或金属制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应劭《风俗通义声音》曰:《世本》:毋句作磬。《尚书》:豫州锡贡磬错。《诗》云:笙磬同音。《论语》: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者,曰:有心哉!
⑫幡葆:车盖上的旗子。葆,车盖,上面装饰有五色羽毛。《礼记杂记下》曰:匠人执羽葆御柩。孔颖达疏曰:葆,谓盖也。
⑬贰师:即贰师城,位于大宛国,故址在今吉尔吉斯斯坦西南部,该地以出产汗血马著称,汗血马亦称作天马。太初元年(前104),汉武帝派李广利进攻大宛意图夺取良马。《汉书张骞李广利传李广利传》曰:(武帝)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汉书武帝纪》亦曰:太初元年,发天下谪民西征大宛。《汉书西域传上》曰:(大宛国)多善马。马汗血,言其先天马子也。张骞始为武帝言之,上遣使者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善马。宛王以汉绝远,大兵不能至,爱其宝马不肯与。汉使妄言,宛遂攻杀汉使,取其财物。于是天子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前后十余万人伐宛,连四年。宛人斩其王毋寡首,献马三千匹,汉军乃还。天马:大宛所产汗血宝马。《史记大宛列传》曰: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张华《博物志》卷三曰:大宛国有汗血马,天马种,汉、魏西域时有献者。
⑭玟(mn):同珉,似玉的美石。(guī):同瑰,美石。
⑮(tōu)石:黄铜,一种铜矿石,属于天然铜。顾野王《重修玉篇》卷十八金部曰:,石似金也。
⑯地:底色,质地。蔽泥:也称障泥。一种马具,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腹两旁的挡泥垫,以遮挡马蹄飞溅起来的泥土灰尘,也为防止骑士所穿的盔甲、佩带的武器等磨伤马腹。
⑰稍:逐渐。罴(p):熊的一种,也叫棕熊、马熊、人熊。《诗经大雅韩奕》曰:献其貔皮,赤豹黄罴。孔颖达引陆玑疏曰:罴有黄罴,有赤罴,大于熊。其脂如熊白而粗理,不如熊白美也。《尔雅释兽》曰:罴如熊,黄白文。郭注曰:似熊而长头高脚,猛憨多力,能拔树木。关西呼曰豭熊。
⑱卓王孙:蜀郡临邛(今四川邛崃)大富商,卓文君之父。其祖先系赵人,以铁致富,秦统一后,被强制迁徙,遂到临邛。《史记货殖列传》曰:(卓氏)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卓王孙即卓氏后代,是当时有名的富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曰: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
⑲诏使献二十枚:因连年战争,汉初时经济凋敝,经过文景之治,经济渐趋强盛,因此,到武帝时,奢侈之风日盛。桓宽《盐铁论散不足篇》曰:今富者耳银镊,黄金琅勒,罽绣弇汗,华胡鲜。沈从文《中国文物常识》说:马鞍镫具使用金银加工,必然是汉代文景以后,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西京杂记》有关于精美鞍具的种种描写,认为是武帝时创始,长安仿效。这部书的时代虽可怀疑,提出的问题却和大宛天马南来,及社会生产发展情形一致。金银装鞍具,必木漆制作的高桥鞍才相宜,制作材料的改变,也必然由于这个时代的应用而开始。乐府诗起于西汉,盛行于东汉,就常有金银鞍具的形容。而且越来越讲究。《三辅决录》记梁冀曾用一镂衢鞍讹诈平陵富人公孙奋钱五千万。如不是实物十分精美,是无从用它借口的。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汉画刻中所见几种骑士》说:从图像取证,西汉一代还少见如此繁琐华丽马具。《三国志吴书甘宁传》才出现马踏镫。马身加铃镊装备,响马即由之而得名。画刻中反映且更晚。到东汉后期,马匹装具显明已大有改进,《梁冀别传》曾提到贵戚权臣梁冀用镂衢鞍向平陵吝啬富人士(公)孙奋质钱五千万。一马鞍质钱到数千万,制作无疑已十分精美。曹植有《上银鞍表》,说因不敢乘用,才缴还。另外曾有些鞍桥上镶嵌些银质镂空残余材料发现,器物大量用银作饰,正是东汉晚期风气。
【译文】
汉武帝时期,身毒国献来编成连环状的马笼头,都是用白玉做成的,用玛瑙石做成马笼头,用透明发光的白色琉璃制成马鞍。这种马鞍即使放在黑暗的房间里也能照亮十余丈远,好像白昼一样。从此以后,长安开始流行马笼头和马鞍的华贵装饰,人们争相刻镂马笼头和马鞍,有的马身上的装饰物的价值竟然达到百金。人们用产自海边的白色大蛤蜊装饰马笼头,还用紫金做成花朵,装饰在马笼头上。即使如此,有人还嫌这些装饰品不能发出声响,又挂上带有垂饰的铃铛,系上五彩穗,这样马行走时就会像敲击钟磬一样发出悦耳清亮的声音,彩穗像车盖上的彩旗一样迎风飘扬。后来武帝得到了贰师天马,用美石做成马鞍,在上面还用金银黄铜等镶嵌了图案,用绿底的五彩锦缎制成挡泥垫,后来逐渐又改用棕熊皮制作。棕熊毛发出绿光,长达二尺多,价值百金。蜀郡的大富商卓王孙有一百多张,皇帝下诏令他进献了二十张。
38.茂陵宝剑
昭帝时①,茂陵家人献宝剑②,上铭曰③:直千金,寿万岁④。
【注释】
①昭帝:即汉昭帝刘弗陵(前94前74),西汉皇帝,汉武帝幼子,其母赵婕妤。前87年前74年在位,因即位时年幼,而由霍光、桑弘羊等大臣辅政。《汉书霍光金日传霍光传》曰:(光等)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壹决于光。《西汉会要帝系一》曰:武帝后元二年(前87)二月,立为皇太子。年八岁,以侍中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戊辰,太子即皇帝位。元凤四年(前77),帝加元服。昭帝在位期间,改革武帝政治,加强北方防卫,并召开盐铁会议,议民所困,商定对策。
②家人:汉代宫廷中无名号职位的官人。此指看守陵墓的人。《汉书儒林传辕固传》曰:窦太后好《老子》书,召问固。固曰:此家人言耳。颜师古注曰:家人言僮隶之属。另如应劭《风俗通义皇霸》曰:然而立谈者人异,缀文者家舛,斯乃杨朱哭于歧路,墨翟悲于练素者也。家与人似同义。
③铭:铭文,在器物上刻上的陈事颂德的文字。
④寿万岁:祝人长寿。此指祝皇帝万寿无疆。
【译文】
汉昭帝时期,看守武帝茂陵的人献上一把宝剑,剑上的铭文刻的是:值千金,寿万岁。
39.相如死渴
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①,居贫愁懑②,以所着鹔鹴裘就市人阳昌贳酒③,与文君为欢。既而文君抱颈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贳酒。遂相与谋于成都卖酒。相如亲着犊鼻裈涤器④,以耻王孙。王孙果以为病⑤,乃厚给文君,文君遂为富人⑥。文君姣好⑦,眉色如望远山⑧,脸际常若芙蓉⑨,肌肤柔滑如脂⑩。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⑪。长卿素有消渴疾⑫,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⑬。乃作《美人赋》⑭,欲以自刺⑮,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为诔⑯,传于世。
【注释】
①司马相如(前179前118):西汉文学家。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字长卿,本名犬子,后因仰慕兰相如而更名。口吃。曾为梁孝王门客。武帝好其赋,擢其为郎。曾奉使西南,后为孝文园令。擅长辞赋,其赋铺张宏大,文辞富丽,于篇末常寄寓讽谏。传世之作有《子虚赋》《上林赋》等。后人称其为赋圣。卓文君:临邛大富商卓王孙之女。有一次,卓王孙宴客,赴宴的司马相如弹琴助兴,吸引了寡居在家的卓文君。《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曰: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②居贫:生活贫困。愁懑:忧愁郁闷。
③鹔鹴(s shuāng)裘:用鹔鹴鸟的皮做成的裘服。一说用鹔鹴飞鼠的皮制成。鹔鹴,亦作鹔,鸟名,雁的一种。罗愿《尔雅翼释鸟五》曰:鹔鹴,水鸟,盖雁属也。《归葬》曰:有凫鸳鸯,有雁鹔鹴。《西京赋》亦曰:鸟则鹔鹴鸹鸨,驾鹅鸿鹍。上春候来,季秋就温。南翔衡阳,北栖雁门。《楚辞大招》曰:鸿鹄代游,曼鹔只。王逸注曰:鹔,俊鸟也。洪兴祖补注曰:鹔,长颈绿身,其形似雁。一曰凤皇别名。马融曰:其羽如纨,高首而修颈。《说文》曰:西方神鸟也。东方发明,南方焦明,西方鹔,北方幽昌,中央凤皇。亦指飞鼠。段成式《酉阳杂俎广动植之一羽篇》曰:鹔鹴,状如燕稍大,足短,趾似鼠。未尝见下地,常止林中。偶失势控地,不能自振。及举,上凌青霄。出凉州。就:向。市人:市场里的商贩。阳昌:人名,生平不详。贳(sh):赊欠。此指抵押。
④犊鼻裈(kūn):合裆短裤,因形似犊鼻而得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曰: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裴骃《集解》引韦昭注曰:今三尺布作形如犊鼻矣。称此者,言其无耻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曰犊鼻裈,颜师古注曰:即今之衳也,形似犊鼻,故以名云。如此看来,犊鼻裈在古代为贫民穿戴,类似当今的裤衩、短裤,穿起来便于劳作。司马相如在市场上如此衣着,或是想让老丈人难堪。另一说指围裙。裈,即衳,小裤。史游《急就篇》曰袴裈,颜师古注曰:合裆谓之裈,最亲身者也。涤器:清洗杯盘餐具。本条中卖酒地点与《史记》《汉书》异。
⑤病:耻辱。《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曰:圣人非所与嬉也,寡人反取病焉。《仪礼士冠礼》曰:宾对曰:某不敏,恐不能共事,以病吾子,敢辞。郑玄注曰:病,犹辱也。
⑥遂为富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曰: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⑦姣好:容貌美丽。
⑧眉色如望远山:眉毛呈黛色,如同远山一样的颜色。此后便以眉山形容女子秀丽的双眉。唐韩偓《五更》诗曰:绣被拥娇寒,眉山正愁绝。
⑨脸际:面颊边。
⑩脂:油脂,凝结的油脂。《诗经卫风硕人》曰: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形容皮肤洁白细嫩。《礼记内则》曰:脂、膏以膏之。孔疏曰:凝者为脂,释者为膏,以膏沃之,使之香美。
⑪悦:喜欢,倾慕。越礼:违反礼教。古代男女婚嫁,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卓文君未经父母同意,便与司马相如私订终身。
⑫素:素来,一直。消渴疾:即糖尿病。《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曰:脾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曰: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
⑬痼疾:持续长久仍未治愈的疾病。此指消渴疾。
⑭美人赋:该赋模仿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假设相如游于梁王门下,邹阳向梁王进谗言说相如好色不忠,不便多游后宫,相如作赋自解。此赋今存,首见于《古文苑》,亦见于《初学记》卷一九、《艺文类聚》卷一八等。赋,文体名。是韵文与散文的综合体,讲究辞藻、对偶,用韵,盛行于汉魏。最早以赋闻名的是战国时荀卿的《赋篇》,今存《礼赋》《知赋》等。汉代辞赋名家有司马相如、扬雄、枚乘、贾谊等。班固《两都赋》序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文心雕龙诠赋》曰: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挚虞《文章流别论》曰:赋者,敷陈之称,古诗之流也。
⑮自刺:规劝自己。
⑯诔(lěi):哀悼死者的悼文,旧时哀祭文的一种。《礼记曾子问》曰:贱不诔贵,幼不诔长,礼也。郑注曰:诔,累也。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谥当由尊者成。陆机《文赋》曰:诔缠绵而凄怆。此诔文未传。
【译文】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两人私奔刚回到成都的时候,生活非常贫困,为此忧闷发愁,把身上穿的鹔鹴裘拿到市场上抵押给小贩阳昌换酒,跟卓文君一起欢饮。酒后,卓文君抱头痛哭道:我一直衣食无忧,过着富裕的生活,今天却沦落到用衣服换酒喝的地步。两人商量着在成都开个酒馆卖酒。司马相如亲自穿着短裤清洗杯盘餐具,想让卓王孙难堪。卓王孙果然感到这是自己的耻辱,于是送给卓文君丰厚的财物,文君一下子成了有钱人。卓文君容貌美丽,眉毛如黛好像远山的颜色,脸颊粉红好似盛开的荷花,皮肤光滑洁白如凝脂。她十七岁成了寡妇,言行放诞不羁,所以才会因为喜欢司马相如的才华而违反礼教与他私奔。司马相如一直患有糖尿病,他回到成都后,因为贪恋卓文君的美貌而旧疾复发。于是他撰写了《美人赋》,想以此自我规劝,但终究也没改掉对卓文君的迷恋,最终死于这种病。卓文君写了诔文悼念他,该文流传后世。
40.赵后淫乱
庆安世年十五①,为成帝侍郎②。善鼓琴③,能为《双凤离鸾》之曲④。赵后悦之⑤,白上⑥,得出入御内⑦,绝见爱幸⑧。尝着轻丝履⑨,招风扇⑩,紫绨裘,与后同居处。欲有子,而终无胤嗣⑪。赵后自以无子,常托以祈祷,别开一室,自左右侍婢以外,莫得至者,上亦不得至焉。以车载轻薄少年⑫,为女子服,入后宫者日以十数,与之淫通,无时休息。有疲怠者,辄差代之⑬,而卒无子⑭。
【注释】
①庆安世:人名,生平不详。
②侍郎:官名。两汉郎官的一种,为九卿之一光禄勋的属官,是宫廷内皇帝身边的侍从。《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曰:郎中令,秦官,掌宫殿掖门户,有丞。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更名光禄勋。属官有大夫、郎、谒者,皆秦官。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
③琴:乐器名,指古琴。传为神农创制,一说为宓(伏)羲所造。许慎《说文解字》琴部曰:琴,禁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时加二弦。琴身为狭长形,木质音箱,面板外侧有十三徽,底板穿龙池凤沼二孔,上古为五弦,至周时增为七弦。《礼记乐记》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古人把琴列为雅乐的一种,认为可以安顿心灵,禁止邪念。《诗经小雅鹿鸣》曰: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应劭《风俗通义声音》曰:雅琴者,乐之统也,与八音并行,然君子所常御者,琴最亲密,不离于身,非必陈设于宗庙乡党,非若钟鼓罗列于虡悬也,虽在穷阎陋巷,深山幽谷,犹不失琴,以为琴之大小得中,而声音和,大声不喧哗而流漫,小声不湮灭而不闻,适足以和人意气,感人善心。故琴之为言禁也,雅之为言正也,言君子守正以自禁也。今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一》序引《琴操》曰: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六日。广六寸,象六合也。文上曰池,池,水也,言其平。下曰滨,滨,宾也,言其服也。前广后狭,象尊卑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也。五弦,象五行也。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太平御览》卷五七九曰:《琴书》曰:(琴)皆长三尺六寸,法朞之数也;上圆而敛,象天也;下方相平,法地;十三徽配十二律,余一象闰也;本五弦,宫、商、角、徵、羽也;加二弦,文、武也。至后汉蔡邕又加二弦,象九星,在人法九窍,其样有异,传于四代,所象凤首、翘、足、尾。南方朱雀,为乐之主也,五分其身,以三为上,以二为下,三天两地之义也。上广下狭,尊卑之象也。中翘八寸,象八风。腰广四寸,象四时。轸圆,象阳转而不穷也。临乐承露,用枣唇,用梓,未达先贤深意也。
④《双凤离鸾》:古琴曲名,属于杂曲,今已失传。《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一》序曰:其后西汉时有庆安世者,为成帝侍郎,善为《双凤离鸾之曲》,齐人刘道强能作《单凫寡鹤之弄》,赵飞燕亦善为《归风送远之操》,皆妙绝当时,见称后世。若夫心意感发,声调谐应,大弦宽和而温,小弦清廉而不乱,攫之深,醳之愉,斯为尽善矣。
⑤赵后:即汉成帝皇后赵飞燕。
⑥白:禀告,告诉。上:指汉成帝。
⑦御内:后宫。除非宦官或特殊召见的大臣,否则皇帝以外的任何男子不得进入后宫。
⑧绝:极度,极其。爱幸:宠爱,宠幸。
⑨轻丝履:锦履的一种,用细丝线编织成的面料作鞋面的轻软的单底鞋。《汉书贾谊传》曰:今民卖僮者,为之绣衣丝履偏诸缘。
⑩招风扇:扇名,一种轻便的羽毛扇。陆机《羽扇赋》曰:其执手也安,其应物也诚,其招风也利,其播气也平。
⑪胤(yn)嗣:后代,子孙。
⑫轻薄少年:游手好闲、举止放荡的年轻男子。伶玄《赵后外传》曰:后所通宫奴燕赤凤者,雄捷能超观阁,兼通昭仪。赤凤始出少嫔馆,后适来幸。此燕赤凤即为轻薄少年之一。
⑬差:派人。
⑭卒无子:最终无子女。《汉书外戚传下》赵皇后传曰:(赵后)姊弟专宠十余年,卒皆无子。《赵后外传》曰:(成)帝尝早猎,触雪得疾,阴缓弱不能壮发。故与赵后姐妹无子。而其早年与许皇后和曹宫人所生之子,皆被赵昭仪害死,故成帝无后嗣。
【译文】
庆安世十五岁,是汉成帝的侍从。他擅长弹琴,会弹奏《双凤离鸾》的曲子。赵皇后飞燕很喜欢他,禀告皇上,让他可以自由出入后宫,对他格外宠幸。庆安世经常脚踏轻软的丝面鞋,摇着招风扇,身穿紫色丝缎裘衣,与皇后同住一起。赵后很想要个孩子,但最终也没能如愿。赵后因为没孩子,便经常借口要祈祷,单独布置了一间屋子,除了贴身侍候的婢女,没人能进去,就连皇帝也不能进去。赵后用带有帷幔的小车载着轻佻放荡的年轻男子,让他们穿上女人的衣服溜进后宫,每天都有十多人,与赵后淫乱通奸,一刻也不停歇。若有谁劳累倦怠了,赵后便派人替换他,但最终还是没有子女。
41.作新丰移旧社
太上皇徙长安①,居深宫,凄怆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其故②,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③,酤酒卖饼④,斗鸡蹴踘⑤,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以不乐。高祖乃作新丰,移诸故人实之⑥,太上皇乃悦⑦。故新丰多无赖,无衣冠子弟故也⑧。高祖少时,常祭枌榆之社⑨,及移新丰,亦还立焉。高帝既作新丰,并移旧社,衢巷栋宇⑩,物色惟旧。士女老幼,相携路首,各知其室。放犬羊鸡鸭于通涂⑪,亦竞识其家。其匠人胡宽所营也⑫。移者皆悦其似而德之⑬,故竞加赏赠⑭,月余,致累百金⑮。
【注释】
①太上皇:皇帝父亲的尊号。此指汉高祖刘邦之父。秦并天下后,秦始皇称自己为皇帝,追尊自己的父亲秦庄襄王为太上皇,汉代也以此尊称皇帝的父亲。《史记高祖本纪》曰:六年(前201),高祖乃尊太公为太上皇。《集解》曰:蔡邕曰:不言帝,非天子也。《索隐》曰:又按:《本纪》秦始皇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已有故事矣。盖太上者,无上也。皇者德大于帝,欲尊其父,故号曰太上皇也。《汉书高帝纪下》曰:夏五月丙午,诏曰: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颜师古注曰: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号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徙:移居,迁徙。
②窃:私下,暗地里。因:通过,依靠。
③屠贩少年:从事屠夫、贩卖等职业的年轻人,都是出身低微的市井之人。
④酤(gū)酒:卖酒。饼:是汉代最普通的主食,以小麦粉为原料,加水掺和,捏成饼状,不经发酵蒸熟而成。刘熙《释名释饮食》曰: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着上也。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汉书宣帝纪》曰:每买饼,所从买家辄大雠。
⑤斗鸡:以鸡相斗的游戏。战国时便已流行的一种游戏。《战国策齐策》曰: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陈鸿《东城老父传》曰:玄宗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治鸡坊于两宫间。鸡,《周礼春官鸡人》曰:掌共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呼旦以叫百官。罗愿《尔雅翼释鸟一》曰:鸡,司时之畜,鸣必三度。故《礼》有初鸣而衣服者。又能自守,不为风雨止,故诗人以比不改度之君子。应劭《风俗通义祀典》曰:俗说:鸡鸣将旦,为人起居;门亦昏闭晨开,扞难守固;礼贵报功,故门户用鸡也。《青史子》书说:鸡者,东方之牲也,岁终更始,辨秩东作,万物触户而出,故以鸡祀祭也。蹴踘(c jū):即蹴鞠,也称蹋鞠,古代军队中一种习武游戏,也是盛行于民间的球类游戏。刘向《别录》释《蹴鞠新书》曰:《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记云黄帝也,蹴,亦蹋也。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习之。今军士无事,得使蹋鞠,有书二十五篇。按,鞠与毬同,古人蹋蹴以为戏。蹴,踢。踘,一种皮球,内部实心,用柔软有弹性的材料填实,表面多用皮革缝合。扬雄《法言吾子》曰:断木为棋,捖革为鞠,亦皆有法焉。《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曰: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索隐》注曰:《蹴踘书》有《域说篇》,又以杖打,亦有限域也。今之鞠戏,以皮为之,中实以毛,蹴蹋为戏。汉代蹴鞠颇为流行,蹴鞠游戏的球门叫鞠室,球场叫鞠域。在皇宫中也专门修有鞠城。桓宽《盐铁论国疾》曰:里有俗,党有场,康庄驰逐,穷巷蹋鞠。
⑥实:充实。
⑦太上皇乃悦:《史记高祖本纪》曰:更命郦邑曰新丰。《正义》引《括地志》曰:新丰故城在雍州新丰县西南四里,汉新丰宫也。太上皇时凄怆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故,答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踘,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不乐。高祖乃作新丰,徙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与本条所记相似。
⑧衣冠子弟:达官贵人子弟,富有而且具有较高修养的人。衣冠,衣和冠,亦泛指衣着。此代指缙绅、士大夫。衣,上衣,亦泛指衣服。冠,帽子的总名,特指古代官吏的礼帽,标志着官职、官阶和身份,士以上方可戴用。蔡邕《独断》卷下曰:天子冠通天冠,诸侯王冠远游冠,公侯冠进贤冠。黄金贵、黄鸿初《古代文化常识》说:帽只是为保暖御寒,而冠的功用有三:固发、饰首、示礼。冠是古代头衣之冠,整个古代经久不衰,是中国古代官制文化的结晶。
⑨枌(fn)榆之社:枌榆的土地庙。刘邦初起兵时,曾在枌榆之社祈祷。枌榆,地名,指丰邑枌榆乡,是刘邦的家乡。《史记封禅书》曰:高祖初起,祷丰枌榆社。《集解》引张晏注曰:枌,白榆也。社在丰东北十五里。或曰枌榆,乡名,高祖里社也。《汉书郊祀志上》曰高祖祷丰枌榆社,颜师古注曰:郑氏曰:枌榆,乡名也。社在枌榆。师古曰:以此树为社神,因立名也。社,社神,土地神。
⑩衢(q)巷:街巷。衢,指大路,四通八达的道路。《尔雅释宫》曰:四达谓之衢。郭璞注曰:交道四出。巷,里中的道路。《诗经郑风叔于田》曰:叔于田,巷无居人。栋宇:房屋的正中和四垂。泛指房屋。栋,房屋的正梁,最高中脊下的长横木。刘熙《释名释宫室》曰:栋,中也,居屋之中也。宇,屋檐,住所。《易经系辞下》曰: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⑪通涂:大路。
⑫胡宽:人名,工匠,生平不详。
⑬德:感激。
⑭赏:赏赐,奖赏。黄金贵、黄鸿初《古代文化常识》说:赏是指上给下的财物。具体特点有二:一、给有功者。《说文》:赏,赐有功也。《韩非子难一》:赏不加于无功。二、给具体之物。财物、土地、官爵等一切实物都可作为赏物。
⑮累:累积。
【译文】
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太上皇迁居长安后,居住在深宫大宅中,却凄凉悲伤,郁郁寡欢。高祖私下通过身边的人去打听怎么回事,原来因为太上皇平生所喜好的都是与市井凡人一起做的事,像卖酒卖饼,斗鸡踢球,等等,以此为乐,现在这些都没有了,所以不快乐。高祖便营造了新的丰邑,迁来老家丰邑的居民,充实新丰,太上皇这才高兴起来。所以新丰多的是市井无赖子弟,因为这里没有达官贵人的子弟。高祖年轻时,曾经祭拜过家乡枌榆的土地庙,迁移新丰时,这个庙还立在那。建好新丰后,高祖也把原来的土地庙迁移过来了,新丰的大街小巷、房屋栋梁、风物景致,和老家的一模一样。男女老幼,相携新丰路口,都能认识各自的家。把狗羊鸡鸭放到大路上,它们也竟然都能找到各自的家。新丰是由工匠胡宽营建的。迁居到新丰的人都很喜欢新丰与原来的丰邑如此相似,都很感激他,所以竞相给他赏赐馈赠,一个多月下来,送来的赏赐赠品累计达到了百金。
42.陵寝风帘
汉诸陵寝①,皆以竹为帘②,帘皆为水纹及龙凤之像。昭阳殿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佩之声③。
【注释】
①陵寝:古代帝王的陵墓和寝庙。寝庙在陵墓旁,由寝和庙组成。《礼记月令》曰:(仲春之月)耕者少舍,乃修阖扇,寝庙毕备。郑玄注曰:凡庙前曰庙,后曰寝。庙靠前,是祭祀接神之地,寝在后,为衣冠所藏之处,就像其生前居住之所。《三辅黄图》卷五引《汉书韦贤传》曰:(陵)园中各有寝便殿,日祭于寝,月祭于殿,时祭于便殿。寝日四上食,庙岁二十五祠,便殿四岁祠。又月一游衣冠。西汉有十一处皇帝陵寝,其中九陵位于渭水北岸的咸阳原上,从东向西依次为:景帝阳陵、高帝长陵、惠帝安陵、哀帝义陵、元帝渭陵、平帝康陵、成帝延陵、昭帝平陵、武帝茂陵。绵延数十公里。而文帝霸陵在今西安东、宣帝杜陵在今西安南。《三辅黄图》卷五曰:高庙有便殿,凡言便殿、便室、便坐者,皆非正大之处,所以就便安了。高园于陵上作之,既有正寝,以象平生正殿路寝也。又立便殿于寝侧,以象休息闲晏之处也。
②帘:以竹、布等制成的遮蔽门窗的用具,可拉合。汉代以竹为之称帘,以布为之叫。《汉书外戚传下》赵皇后传曰:严持箧书,置饰室帘南去。
③珩(hng)佩:各种不同的佩玉,玉制,最上部是横玉,下连多节佩,数节至数十节。纹饰以龙、蛇、凤、鸟居多。聂崇义《三礼图》卷八曰:佩上有双衡(珩),长五寸,博一寸,下有双璜,径二寸,冲牙长三寸。《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曰: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毛传》曰:杂佩者,珩、璜、琚、瑀、冲牙之类。朱熹《诗经集传》曰:杂佩者,左右佩玉也。上横曰珩,下系三组,贯以蠙珠。中组之半贯一大珠曰瑀,末悬一玉,两端皆锐,曰冲牙。两旁组半各悬一玉,长博而方曰琚。其末各悬一玉如半璧而内向曰璜。又以两组贯珠,上系珩两端,下交贯于瑀,而下系于两璜。行则冲牙触璜而有声也。佩玉者多贵族,行路时,多种佩玉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珩,佩上部的横玉,也泛指佩玉。
【译文】
汉朝历代皇帝陵墓的寝庙中,都使用了竹子做的门帘,帘子上都雕刻着水纹和龙凤的图案。昭阳殿是用珠子串联起来做成门帘,风一吹过便会发出声响,就如同佩玉摇动碰撞的声音。
43.扬雄梦凤作《太玄》
扬雄读书①,有人语之曰:无为自苦,《玄》故难传②。忽然不见。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③,顷而灭。
【注释】
①扬雄(前5318):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一作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汉书扬雄传上》)成帝时为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为大夫。擅写赋,为汉赋四大家之一,曾仿《论语》作《法言》,仿《周易》作《太玄经》,其他作品还有《甘泉赋》《方言》等。
②《玄》:此指《太玄经》,也称《扬子太玄经》,扬雄仿《周易》而作。该书共十卷,分为一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七百二十九赞,以仿《易》的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重卦、三百八十四爻等,内容是儒、道、阴阳三家的混合体,以玄作为宇宙的精神本质,宣扬唯心主义的象数学和卜筮神学,也提出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认识论,集中反映了扬雄的哲学思想。故:本来。《汉书扬雄传下》曰:(雄所著《太玄》)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雄笑而不应。本条与该记载相似。
③集:飞落在。
【译文】
扬雄正在读书,听到有人对他说:不要自讨苦吃了,《太玄经》本来就很难流传下去的。说完忽然间就不见了。扬雄写作《太玄经》的时候,梦到口中吐出凤凰,凤凰飞落在《太玄经》上,过了一会儿就没有了。
44.百日成赋
司马相如为《上林》《子虚》赋①,意思萧散②,不复与外事相关,控引天地③,错综古今④,忽然如睡⑤,焕然而兴⑥,几百日而后成⑦。其友人盛览⑧,字长通,牂牁名士⑨,尝问以作赋。相如曰:合綦组以成文⑩,列锦绣而为质⑪,一经一纬⑫,一宫一商⑬。此赋之迹也⑭。赋家之心⑮,苞括宇宙⑯,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览乃作《合组歌》《列锦赋》而退,终身不复敢言作赋之心矣⑰。
【注释】
①《上林》《子虚》:司马相如作,两篇赋的内容前后衔接,以主人公子虚、乌有、无是公三人对话的形式,铺叙天子、王侯苑囿盛景,行讽谏之实。《子虚赋》为司马相如早年客游梁国时所作,赋中主人公为子虚先生和乌有先生,描写了齐楚苑囿之绝美风景。《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曰:客游梁,得与诸侯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曰:上(武帝)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杨)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借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悦。据此可知,原作一篇,《子虚赋》作于前,涉及的是诸侯之事。武帝召见后,司马相如又作《上林赋》,借无是公之名,补叙了天子游猎之事。
②意思:思绪,心思。此指文意。萧散:闲散,潇洒无拘束。
③控引:控制,纵横。
④错综:交错,综合对比。
⑤忽:恍惚,不分明貌。
⑥焕:光亮,鲜明。此指精神振奋,神采奕奕。
⑦几:几乎。《汉书贾邹枚路传枚皋传》曰: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善于皋。王楙《野客丛书》卷五《相如〈上林赋〉》曰:仆谓相如此赋绝非一日所能办者,其运思缉工亦已久矣。及是召见,因以发挥,不然何以不俟上命,遽曰请为天子游猎之赋?是知此赋已平时制下,而非一日一仓卒所能为者。《西京杂记》谓相如为《上林》《子虚赋》几百日而后就,此言似可信。《文心雕龙神思》曰: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桓谭疾感于苦思,王充气竭于思虑,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张衡、左思磨成一文需逾十年功,而司马相如百日则成文,费时确实不算太久。
⑧盛览:人名,生平不详。
⑨牂牁(zāng kē):亦作牂牱牂柯。汉代郡名,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治且兰(今贵州凯里西北),辖今贵州大部、云南与广西接壤地区。
⑩綦组:杂色丝带。此比喻华丽的辞藻。组,丝带。《尔雅释天》曰:饰以组。郭璞注曰:用綦组饰旒之边。文:文采,色彩。此指文章的形式。
⑪列:排列剪裁。锦绣:色彩精美鲜艳的丝织品,也比喻美好美丽的事物。此处形容巧妙的构思。质:本质,实质。此指文章内容,与前句的文对举。
⑫经、纬:指纺织物上纵的方向与横的方向的纱或线,经线与纬线交错编成织物。此指组成赋的内容的条理结构。
⑬宫、商:中国古代音乐术语,将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尔雅释乐》曰:宫谓之重,商谓之敏,角谓之经,徵谓之迭,羽谓之柳。郭璞注曰:皆五音之别名,其义未详。邢昺疏曰:云其义未详者,以《尔雅》之作以释六艺,今经典之中无此五名,或在亡逸中,不可得知其义,故云未详。郝懿行义疏曰:唐徐景安《乐书》引刘歆云:宫者,中也,君也,为四音之纲,其声重厚,如君之德而为重。商者,章也,臣也,其声敏疾,如臣之节而为敏。角者,触也,民也,其声圆长,经贯清浊,如民之象而为经。徵者,祉也,事也,其声抑扬递续,其音如事之绪而为迭。羽者,宇也,物也,其声低平掩映,自高而下,五音备成,如物之聚而为柳。《汉书律历志上》曰:商之为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角,触也,物触地而出,戴芒角也。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纲也。徵,祉也,物盛大而繁祉也。羽,宇也,物聚臧宇覆之地。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说: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起点,《淮南子原道训》说:故音者,宫立而五音形矣。宫的音高确定了,全部五声音阶各级的音高也就都确定了。其实商角徵羽也都可以作为第一级音。《管子地员》篇有一段描写五声的文字,其中所列的五声顺序是徵羽宫商角。宫商为此五声音阶的前两个音阶,一般代称泛指音乐。此处比喻组成赋的文辞韵律。
⑭迹:指写作形式、技巧等通过学习、训练在创作中容易感悟把握、可以传授的方面。
⑮心: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思想情感、灵感、创作理念等方面,与前句的迹相对。
⑯苞括:同包括。
⑰心:愿望。朱胜非《绀珠集》卷二曰:扬雄谓长卿赋不似人间来,叹服不已。其友盛览问:则何如其佳?雄曰: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以成质。雄遂著《合组》之歌,《列锦》之赋。该说法与本条不同,或传说叙事有差误。
【译文】
司马相如撰写《上林赋》《子虚赋》的时候,文意自由潇洒,不再和外界发生关系,他纵横天地万物间,铺叙古今人与事,有时精神恍惚,好像昏昏欲睡,有时又精神焕发,起来接着写,将近一百天才完成。他有一个朋友叫盛览,字长通,是牂牁郡的名士,曾经向司马相如请教写赋的妙诀。司马相如说:用丝带般华丽的辞藻组成赋的文采,以锦绣般精巧的构思组成赋的内容,纵横交错,宫商交织。这便是写赋的技巧。写赋的人的内心应该胸怀宇宙,总览世间万物,这是需要由内心来体会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盛览听了以后,就写了《合组歌》《列锦赋》,然后便回去了,从此以后终身再不敢谈创作赋的愿望了。
45.仲舒梦龙作《繁露》
董仲舒梦蛟龙入怀①,乃作《春秋繁露》词②。
【注释】
①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派中《春秋》公羊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汉书儒林传》)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后专事修学著书,著作有《春秋繁露》《董子文集》。《汉书董仲舒传》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对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意识形态起到了重要作用,影响深远。他把君权、父权、夫权联系起来,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推崇三纲五常的封建理论体系,迎合了汉武帝大一统的需求。
②《春秋繁露》:董仲舒著,共十七卷、八十二篇。董仲舒治《春秋公羊传》,故此书名之春秋即指公羊家而言。其内容推崇公羊学,阐述春秋大一统思想,杂糅阴阳五行学理论,建立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的新体系,是儒学神学化的代表作。因各史书所载其篇数不一,故后世有人怀疑其内容不全出自董仲舒之笔。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二)》说:董子《春秋繁露》为西汉儒家言第一要籍,不独公羊学之宝典而已。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说: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论编排格局,不能与《吕氏春秋》及《淮南子》相提并论。然而董氏天人感应的理论结构,则融合儒、道、法、阴阳五行为庞大复杂的系统,诚不愧为综合先秦诸家,集其大成的学说。在这一系统中,天体运行,四季递换,人间伦理,政府组织,以至人身生理与心理,都是一个又一个严整的系统。于是,在这一整体套叠的诸项系统之中,常态是各部分的均衡,也就是阴阳与五行的均衡。春秋,原指季节。此指儒家经典《春秋》,是由鲁国史官所编的鲁国历史,相传由孔子修订,为编年体史书之祖。后世解释《春秋》的有《左传》《公羊传》和《榖梁传》。春,《尔雅释天》曰:春为苍天。春为青阳。邢昺疏曰:郭云:天形穹隆,其色苍苍,因名云也。云春为苍天者,《诗王风黍离》云悠悠苍天,故此释之也。郭云万物苍苍然生者,言春时万物苍苍然生,春时天名曰苍天也。云春为青阳者,言春之气和,则青而温阳也。繁露,阐发。董仲舒以《春秋公羊说》为主旨,阐发他个人的理解。
【译文】
董仲舒做梦,梦到蛟龙飞到自己怀里,于是就写成了《春秋繁露》词。
46.读千赋乃能作赋
或问扬雄为赋①,雄曰:读千首赋,乃能为之。
【注释】
①或:有人。桓谭《新论道赋》曰:扬子云攻于赋,王君大习兵器,余欲从二子学,子云曰:能读千赋,则善赋。君大曰:能观千剑,则晓剑。谚曰:伏习象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为赋:写赋的方法技巧。
【译文】
有人询问扬雄写赋的技巧,扬雄回答说:读一千首赋,就能写赋了。
47.闻《诗》解颐
匡衡①,字稚圭,勤学而无烛②。邻舍有烛而不逮③,衡乃穿壁引其光④,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⑤,文不识⑥,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⑦,而不求偿⑧。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⑨。衡能说《诗》⑩,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⑪。匡说《诗》,解人颐⑫。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⑬,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⑭。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注释】
①匡衡:西汉经学家。字稚圭,东海承(今山东枣庄东南)人。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绝人。(《汉书匡张孔马传匡衡传》)以射策甲科为太常掌故,时号经明无双。能文学,善说《诗》,时引经义议论政治得失。元帝时任丞相,封安乐侯,成帝时,为司隶校尉王尊所劾,后免官。
②烛:火把,火炬。《礼记曲礼上》曰:烛不见跋。孔颖达疏曰:古者未有蜡烛,唯呼火炬为烛也。《仪礼士昏礼》曰:从车二乘,执烛前马。
③逮:及。
④穿壁:凿穿邻家的墙壁。
⑤邑人:同邑的人。大姓:大户人家。
⑥文不识:人名,生平不详。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说:不识是汉代较为常见的名字之一。一说意为不识字。
⑦佣作:受雇给人做工。
⑧偿:报答,酬报。
⑨大学:大学者,即大儒。
⑩《诗》:特指《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共三百○五篇,是古代儒家必修的六部经典之一。汉代言《诗》者有鲁国申培,齐国辕固,燕国韩婴,自成官学一派。毛诗(鲁国毛亨、赵国毛苌)晚出,未立为国学,即今传之《诗经》。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说:辕固传夏侯始昌,夏侯始昌传后苍,后苍传匡衡。于是《齐诗》一脉有匡氏学一支派。
⑪无说《诗》,匡鼎来:该句亦见于《汉书匡张孔马传匡衡传》,颜师古注曰:服虔曰:鼎犹言当也,若言匡且来也。应劭曰:鼎,方也。张晏曰:匡衡少时字鼎,长乃易字稚圭。世所传衡与贡禹书,上言衡敬报,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师古曰:服、应二说是也。贾谊曰天子春秋鼎盛,其义亦同,而张氏之说盖穿凿矣。假有其书,乃是后人见此传云匡鼎来,不晓其意,妄作衡书云鼎白耳。字以表德,岂人之所自称乎?今有《西京杂记》者,其书浅俗,出于里巷,多有妄说,乃云匡衡小名鼎,盖绝知者之听。成林、程章灿译注《西京杂记》说:颜师古之说,虽似可信,然张晏为曹魏时人,其所言亦必有所本。魏晋时人所见两汉文献中,必有记匡衡少时字鼎者,《西京杂记》此则盖亦钞录汉人旧说,非出自葛洪杜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则说:服虔、应劭均为东汉末年大学者,其不言鼎为衡之字,较为可信。《西京杂记》所录虽有舛讹,但颇有可取资之处,师古排斥过甚,亦腐儒之见。无,不要,别再。
⑫解人颐:令人开怀欢笑。颐,腮,下颌。
⑬畏服:敬畏,折服。
⑭倒屣(xǐ):倒穿着鞋,形容人急促慌乱,鞋未穿好就走了。屣,鞋。一说草拖鞋。黄金贵、黄鸿初《古代文化常识》说:《广雅释器》:屣,屩也。屩是草鞋。《庄子让王》原宪华冠屣履陆德明释文引《通俗文》曰:履不著跟曰屣。《广韵去寘》也说:屣,履不蹑跟。蹑,踩踏,也指鞋无后跟。现在清楚了,屣,是指没有系带的草拖鞋。
【译文】
匡衡,字稚圭,学习很勤奋刻苦,但家里晚上却没有火烛。邻居家点着烛火但照不到匡衡家,匡衡就凿穿了墙壁,让烛火照过来,映着烛光读书。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名叫文不识,家境富裕,家里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做工,但却不要报酬。主人很奇怪,便问匡衡原因,匡衡回答说:希望能借到主人的藏书通读一遍。主人很感慨,便借书给他看,匡衡终于成了大学问家。匡衡善于解说《诗经》,当时人们流传说: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是匡衡的小名。当时人们都如此地敬畏佩服匡衡,听他解说《诗经》都开怀大笑。匡衡有个同乡也会解说《诗经》,匡衡就去拜访他,与他讨论,提出质疑,这人被匡衡挫败折服了,倒穿着鞋就慌忙跑掉了。匡衡追上去,说:先生请留步,再继续刚才的讨论吧。这人说:我已经理屈词穷了。于是就走了,再也没回来。
48.惠庄叹息
长安有儒生曰惠庄①,闻朱云折五鹿充宗之角②,乃叹息曰:茧栗犊反能尔邪③!吾终耻溺死沟中④。遂裹粮从云⑤。云与言,庄不能对,逡巡而去⑥,拊心谓人曰⑦:吾口不能剧谈⑧,此中多有⑨。
【注释】
①儒生:学习儒家学说的书生。惠庄:人名,生平不详。
②朱云:字游,汉代鲁(今山东)人。容貌伟壮,为人好勇任侠,四十岁才开始学习《易》《论语》,博通经学。元帝时为槐里令,因得罪权贵石显而获罪下狱。与少府五鹿充宗辩论《易》学获胜。刚直敢言,不畏权贵,成帝时上书求见,请尚方剑斩佞臣张禹,成帝怒而令斩。《汉书杨胡朱梅云传朱云传》曰: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幸得左将军辛庆忌以死相谏而保命。折五鹿充宗角:挫了五鹿充宗的锋芒。折角,此指挫人锋芒,使人折服。《汉书杨胡朱梅云传朱云传》曰:是时,少府五鹿充宗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召入,摄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左右。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
③茧栗犊:小牛犊初生的角,形似茧或栗而得名。此指初出茅庐,后生晚辈。《国语楚语下观射父论祀牲》曰郊禘不过茧栗,韦昭注曰:角如茧栗。《汉书郊祀志上》曰:天地牲,角茧栗。颜师古注曰:牛角之形或如茧,或如栗,言其小。尔:如此,这样。邪(y):表示疑问或反诘。
④溺死沟中:比喻处于一隅,默默无闻,无法出人头地。
⑤裹粮:带着干粮出行。粮,《周礼地官廪人》曰:凡邦有会、同、师、役之事,则治其粮与其食。郑玄注曰:行道曰粮,谓糒也;止居曰食,谓米也。《左传僖公四年》曰共其资粮屝屦,孔颖达疏曰:粮谓米粟,行道之食也。
⑥逡(qūn)巡:徘徊迟疑,落寞彷徨。
⑦拊(fǔ)心:抚摸胸口,拍着胸口。
⑧剧谈:滔滔不绝地谈论,流畅地谈吐。
⑨此中:胸中。
【译文】
长安城里有个儒生叫惠庄,他听说朱云与五鹿充宗辩论赢了,挫了五鹿充宗的锋芒,于是叹息地说:初生的小牛犊反而能做到这样!我终究耻于默默无闻。于是就携带了干粮出发去拜朱云为师。朱云与他讨论问题,惠庄却回答不上来,迟疑彷徨了很久才离去,他拍着胸口对人说:我的嘴虽然不能滔滔不绝地谈吐,但是我这里面的学问可是很多的。
49.搔头用玉
武帝过李夫人①,就取玉簪搔头②。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③,玉价倍贵焉。
【注释】
①过:拜访,探望。李夫人:汉武帝宠妃。原为平阳公主家婢,姿色美丽,擅长音乐舞蹈,深得武帝宠爱,其兄李延年、李广利皆因而贵幸。生武帝第五子刘髆,封昌邑王。昭帝时,追赠为孝武皇后。李夫人早卒,武帝哀念不已,作《悼李夫人赋》并画其图像挂于甘泉宫。《汉书外戚传上》李夫人传曰:(时方士齐人少翁)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逾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
②就:靠近。簪(zān):头饰,用来固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长针,多用玉石、兽骨或金属制成。古时用簪是成年的标志,男女皆可使用。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成人礼,开始束发戴冠,簪即用来固定冠。女子已许婚者,十五岁及笄,可束发加簪。未许婚者,二十及笄。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说:笄与簪是一个东西。先秦时叫笄,从汉代起叫簪。笄、簪的作用是横插过头发与冠冕,使之固定。专用以固定头发的是发笄,固定冠冕的叫衡(横)笄。搔头:挠头去痒。搔,抓、挠。
③宫人:宫女。搔头:簪子的俗称。白居易《长恨歌》曰:翠翘金雀玉搔头。
【译文】
武帝去探望李夫人,他走近李夫人取下她头上的玉簪挠头止痒。从此以后,宫女们的簪子都用玉石来制作,玉的价格因此成倍上涨。
50.精艺棋裨圣教
杜陵杜夫子善弈棋①,为天下第一。人或讥其费日②,夫子曰:精其理者,足以大裨圣教③。
【注释】
①杜夫子:姓杜的长者,名不详,生平不详。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弈棋:下围棋。许慎《说文解字》廾部曰:弈,围棋也。《论语》曰:不有博弈者乎!扬雄《方言》卷五曰:围棋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弈。桓谭《新论言体》曰: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也。马融《围棋赋》曰: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陈聚士卒兮两敌相当,拙者无功兮弱者先亡。围棋起源于中国,弈棋双方用黑白棋子对着,互相围攻,以吃掉对方棋子,占据其位,占位多者为胜。早先棋盘上有纵横各十一、十五、十七道线几种。汉代围棋棋子多为木制,棋盘十七道。唐以后为十九道。
②讥:讥讽。费日:浪费时光。汉代围棋很流行,出现了棋圣吴人严子卿和已知最早的围棋理论著作班固的《弈旨》。对围棋也有不同看法,反对的观点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贾谊的失礼迷风。
③裨(b):帮助,增益。圣教:圣人之教,指儒学。儒家尊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为圣人,尊称圣人教诲为圣教。班固在《弈旨》中阐述了围棋的文化内涵和丰富深厚的哲理,并将围棋之道与政治、军事谋略和儒教伦常融会而叙。文曰:北方之人,谓棋为弈。弘而说之,举其大略,厥义深矣。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有黑白,阴阳分也;骈罗列布,效天文也;四象既阵,行之在人,盖王政也,成败臧否,为仁由己,道之正也。上有天地之象,次有帝王之治,中有五霸之权,下有战国之事。览其得失,古今略备。
【译文】
杜陵县的杜夫子擅长围棋,棋艺堪称天下第一。有人讥笑他下棋浪费光阴,夫子回答说:能够精通围棋道理,完全可以助益于圣教。
51.弹棋代蹴踘
成帝好蹴踘,群臣以蹴踘为劳体①,非至尊所宜②。帝曰:朕好之,可择似而不劳者奏之。家君作弹棋以献③,帝大悦,赐青羔裘、紫丝履④,服以朝觐⑤。
【注释】
①劳体:劳累过度而伤害身体。劳,辛劳,疲劳。
②至尊:地位极其尊贵的人,指天子帝王。《汉书礼乐志》曰:舞人无乐者,将至至尊之前不敢以乐也。
③家君:对自己父亲的称呼。《易经下经》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孔颖达疏曰:父母,一家之主,家人尊事,同于国有严君。弹棋:古代博戏之一,汉代所创,起初流行于宫廷中。关于弹棋的起源,一说为汉武帝时期,《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五引《弹棋经序》曰:弹棋者,仙家之戏也。汉武帝平西域,得胡人善蹴踘者,尽衔其便捷跳跃,帝好而为之。群臣不能谏,侍臣东方朔以此艺进之,帝就舍蹴踘而上弹棋焉。习之者多在宫禁中,故时人莫得而传。另一说为汉成帝时期,即本条所叙。另,若本书为假托刘歆所作,故此处或指刘歆之父刘向发明了弹棋。《艺文类聚》卷七十四引曹丕《弹棋赋》曰:局则荆山妙璞,发藻扬晖;丰腹高隆,庳根四颓;平如砥砺,滑若柔荑。棋则玄木北干,素树西枝;洪纤若一,修短无差。《后汉书梁统列传梁冀传》曰:(冀)性嗜酒,能挽满、弹棋、格五、六博、蹴踘、意钱之戏。李贤注引《艺经》曰:弹棋,两人对局,黑白棋各六枚,先列棋相当,更先弹之。其局以石为之。魏改为十六子,唐改为二十四子,宋代失传。
④青羔裘:黑色羊羔皮衣。汉代官吏上朝皆着黑衣,如《汉书萧望之传》曰:(张)敞备皂衣二十余年。颜师古注引如淳曰:虽有五时服,至朝皆着皂衣。
⑤朝觐(jn):臣子上朝觐见皇帝。
【译文】
成帝喜欢踢球,大臣们认为踢球太劳累会伤害身体,并不适合皇上。成帝说:我喜欢这种游戏,你们可以选择与踢球相似又不伤害身体的活动进献上来。我父亲制作了弹棋这种游戏献给成帝,成帝非常高兴,赐给他黑色羊羔皮衣和紫色丝织鞋,父亲就穿着裘衣和丝鞋上朝觐见皇上。
52.雪深五尺
元封二年①,大寒,雪深五尺,野鸟兽皆死,牛马皆蜷蹜如猬②,三辅人民冻死者十有二三③。
【注释】
①元封二年:前109年。元封,汉武帝第六个年号。因为前一年封禅泰山,故改年号。《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曰:元鼎二年(前115)三月,雪,平地厚五尺。《汉书武帝纪》曰:(元鼎二年)三月,大雨雪。并未载有本条年份之事,故本条的年份或有误。
②蜷蹜(qun s):脚爪蜷缩起来。蹜,收缩,卷曲。猬:指刺猬。
③三辅:汉代长安京畿地区总称,汉武帝时分该地区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曰:右扶风与左冯翊、京兆尹是为三辅。颜师古注曰:服虔曰:皆治在长安城中。师古曰:《三辅黄图》云京兆在尚冠前街东入,故中尉府,冯翊在太上皇庙西入,右扶风在夕阴街北入,故主爵府。长安以东为京兆,长陵以北为左冯翊,渭城以西为右扶风也。《三辅黄图》卷一曰:秦并天下,置内史以领关中。项籍灭秦,分其地为三谓之三秦。汉高祖入关,定三秦,元年更为渭南郡,九年罢郡,复为内史。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此为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内史为京兆尹,与左冯翊、右扶风,谓之三辅。其理俱在长安古城中。《太平御览》卷一六四曰:《三辅黄图》曰:(武帝)太初元年(前104),以渭城以西属右扶风,长安以东属京兆尹,长陵以北属左冯翊,以辅京师,谓之三辅。何清谷《三辅黄图校注》说:三辅:西汉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的合称,亦指其所辖地区。汉初京畿官称内史,景帝二年(前155)分置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后改都尉)合称三辅。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治所皆在长安城中。称三辅而不称呼太守,是为突出京畿地方官的特殊性。三辅负责治理京都长安京畿地区,所辖地区亦称三辅,官名与辖区郡名相同,辖境在今陕西中部。此称号沿袭至唐代。
【译文】
元封二年,天气极端寒冷,积雪深达五尺,野地里的鸟兽都冻死了,牛马也像刺猬一样蜷缩起来,京畿地区百姓中,冻死的人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二三。
53.四宝宫
武帝为七宝床、杂宝桉、厕宝屏风、列宝帐①,设于桂宫②,时人谓之四宝宫。
【注释】
①七宝床: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床。七宝,指金、银、珠玉、珊瑚、琉璃、琥珀、玛瑙等宝物。七,虚指。杂宝、厕宝、列宝:与七宝意相近,指用各种宝物装饰。桉:同案,几案,矮桌子,可置于榻上或席上,也可用作书案、食案,长方形或圆形,四足或三足,形制多轻巧,可轻易托起。
②桂宫:西汉宫殿名,是汉武帝为其后妃建造的宫城,建于武帝太初四年(前101),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北。《三秦记》曰:未央宫渐台西有桂宫,中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处处明月珠,金戺玉阶,昼夜光明。桂宫一名甘泉,作迎风台以避暑。刘庆柱《三秦记辑注》说:汉甘泉宫乃秦林光宫,在汉长安城以北,相距较远。所谓桂宫一名甘泉宫,当为秦之甘泉宫故名。桂宫可能在秦甘泉宫故址内兴建。《三辅黄图》卷二曰:桂宫,汉武帝造,周回十余里。《汉书》曰:桂宫有紫房复道,通未央宫。《关辅记》云:桂宫在未央北,中有明光殿土山,复道从宫中西上城,至建章神明台、蓬莱山。《三辅故事》曰:桂宫周遭十余里,内有复道横北渡,西至神明台。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说:据文献记载,桂宫在未央宫之北,西面隔城与建章宫相近。因此,它的位置应在直城门大街之北,横门大街之西,雍门大街之南。1962年,通过钻探,在这一范围内发现了桂宫的围墙,计东墙和西墙各长约1800米,南墙和北墙各长约880米,四面围墙总长约5300米,约合汉代十三里;全宫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6平方公里。考古发现与《三辅黄图》所记相合。
【译文】
汉武帝命人制作了镶嵌着各种宝物的七宝床、杂宝几案、厕宝屏风和列宝床帐,陈设在桂宫中,当时人称桂宫为四宝宫。
54.瓠子河决
瓠子河决①,有蛟龙从九子②,自决中逆上入河,喷沫流波数十里。
【注释】
①瓠(h)子河:古水名,连接黄河与大野泽(古湖泊名,在今山东巨野、郓城之间)的一条河流,流入黄河的入口处称瓠子或瓠子口(在今河南濮阳南)。瓠子河决发生在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黄河决口于瓠子口,这是黄河在周显王年间第一次改道后最具破坏性的一次决口,洪水注入瓠子河,沿岸十六郡县受灾。《汉书武帝纪》曰:河水决濮阳,泛郡十六。发卒十万救决河。《史记河渠书》曰: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与人徒塞之,辄复坏。是时武安侯田蚡为丞相,其奉邑食鄃。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灾,邑收多。蚡言于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应天。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于是天子久之不事复塞也。直到二十多年后的元封二年(前109),武帝才又派人堵塞决口。《史记河渠书》曰: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乃作歌曰:瓠子决兮将奈何?皓皓旰旰兮闾殚为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沸郁兮柏冬日。延道驰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于是卒塞瓠子,筑宫其上,名曰宣房宫。此后沿岸无水灾。
②从:跟从。九子:相传龙生九子,皆不成龙形,各有所好,分别是蒲牢、囚牛、睚眦、嘲风、狻猊、霸下、狴犴、赑屃、蚩吻。
【译文】
瓠子口黄河决口的时候,有一条蛟龙,后面跟着九子,从决口的地方逆流而上,游入黄河,喷出的水沫激荡着波浪,直到数十里远。
55.百日雨
文帝初,多雨,积霖至百日而止①。
【注释】
①积霖:阴雨连绵,久下不停。霖,连续多日、久下不停的雨。《左传隐公九年》曰: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正史中文帝时期未记载此事。
【译文】
文帝初年,雨水很多,有一次连日下雨,下了足足一百天才停下来。
56.五日子欲不举
王凤以五月五日生①,其父欲不举②,曰:俗谚:举五日子,长及户则自害③,不则害其父母④。其叔父曰⑤:昔田文以此日生⑥,其父婴敕其母曰⑦:勿举。其母窃举之⑧。后为孟尝君,号其母为薛公大家⑨。以古事推之,非不祥也。遂举之。
【注释】
①王凤(?前22):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兄弟,汉成帝之舅。字孝卿,西汉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东)人,元帝永光二年(前42)袭父爵为阳平侯。成帝即位后,以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益封五千户。王氏之兴自凤始。(《汉书元后传》)王凤因此权重,专擅朝政逾十年,权倾朝野。
②其父:即王凤之父王禁,字稚君,曾为廷尉吏,以其女政君之故被封为阳平侯,位特进。举:养育,抚养。
③长及户:长到与门一样高的时候,即成年。及,达到。
④不(fǒu):同否。害其父母:《史记孟尝君列传》曰: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索隐》引《风俗通》曰: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王充《论衡四讳篇》曰:俗有大讳四:四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为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已举之,父母祸死,则信而谓之真矣。因为正月岁始,五月盛阳,子以生,精炽热烈,厌胜父母。父母不堪,将受其患,传相仿效,莫谓不然。有空讳之言,无实凶之效,世俗惑之,误非之甚也。
⑤叔父:指王凤的叔叔王弘。《汉书元后传》曰:婕妤立为皇后,禁位特进,禁弟弘至长乐卫尉。
⑥田文:齐国贵族,战国四公子之一,袭其父田婴的封爵,封于薛(今山东滕州),称薛公,号孟尝君。齐涽王时为相,舍家业而厚遇天下之士,门下食客数千人。
⑦田婴:战国时齐威王少子,田文之父。初为将,参加马陵之战,后为相。先封彭城(今江苏徐州),后封于薛(今山东滕州南),称薛公,号靖郭君。敕(ch):告诫,诫饬。
⑧窃:偷偷的,暗中。《史记孟尝君列传》曰:初,田婴有子四十余人,其贱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田婴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因曰:君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何故?婴曰: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婴默然。文曰:必受命于天,君何忧焉。必受命于户,则可高其户耳,谁能至者!婴曰:子休矣。于是婴乃礼文,使主家待宾客。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婴卒,谥为靖郭君。而文果代立于薛,是为孟尝君。
⑨大家(gū):同大姑,古代对妇女的尊称。
【译文】
王凤因为是在五月五日出生的,他的父亲因此不愿意抚养他,说:俗话说:抚养五月初五生下的孩子,等到他长到和门一样高的时候,就会危害自己,否则就会害了他的父母。王凤的叔叔则说:从前田文也是这一天出生的,他父亲田婴告诫他母亲说:不能养他。但他母亲私下里把他抚养成人。后来田文成了孟尝君,尊称他的母亲为薛公大家。按照古时候的事情来推断,这并不是不吉利的事情。于是王凤的父亲决定抚养他。
57.雷火燃木得蛟龙骨
惠帝七年夏①,雷震南山②。大木数千株,皆火燃至末。其下数十亩地,草皆燋黄③。其后百许日,家人就其间得龙骨一具,鲛骨二具④。
【注释】
①惠帝七年:前188年。
②南山:即终南山。
③燋(jiāo)黄:焦黄。《管子七臣七主》曰:火暴焚地燋草。燋,通焦,火伤,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④鲛:蛟龙。《礼记中庸》曰: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鲛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一说是鱼,指传说中重达两千斤的鱼。《淮南子说山训》曰:一渊不两鲛。高诱注曰:鲛,鱼之长,其皮有珠,今世以刀剑之口,是也。一说,鱼二千斤为鲛。再一说为海中鲨鱼。罗愿《尔雅翼释鱼三》曰:鲛,出南海。状如鳖而无足,圆广尺余,尾长尺许。皮有珠文而坚劲,可以饰物。今总谓之沙鱼。
【译文】
惠帝七年夏天,雷电击中了终南山。几千株大树,都被大火烧得直到树梢。树下方圆几十亩地范围内,所有的草都被烧得焦黄。此后过了一百多天,有一个僮仆在草丛中捡到了一副龙的骨架,两副鲛的骨架。
58.酒脯之应
高祖为泗水亭长①,送徒骊山②,将与故人诀去。徒卒赠高祖酒二壶,鹿肚、牛肝各一。高祖与乐从者饮酒食肉而去。后即帝位,朝晡③,尚食常具此二炙④,并酒二壶。
【注释】
①泗水:即泗水亭,古亭名,位于泗水与沱水交汇处,故址在今江苏沛县东。亭长:汉代地方机构(分为郡、县、乡、亭四级)中最低一级机构***。战国时为御敌始在与邻国接壤地设亭置亭长。秦汉时十里一亭,亭设亭长,汉平帝时天下有亭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亭长由县令或县长任命,属于县尉管辖。《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曰: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缴。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亭长主亭内之事,主要职责是维护社会治安等事务,皇帝出巡或地方长官出行时要随行护送。《后汉书百官志五》曰:亭有亭长,以禁盗贼。卫宏《汉旧仪》卷下曰:设十里一亭,亭长、亭侯;五里一邮,邮间相去二里半,司奸盗。亭长持二尺板以劾贼,索绳以收执贼。《后汉书舆服志上》曰:长安、洛阳令及王国都县加前后兵车,亭长,设右,驾两。此外,城内都亭、城门门亭也设亭长。亭还设有馆舍,负责接待来往官员、驿骑及过往商民。《史记高祖本纪》曰:(高祖)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正义》注曰:秦法,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长,主亭之吏。高祖为泗水亭长也。《国语》有寓室,即今之亭也。亭长,盖今里长也。民有讼争,吏留平辨,得成其政。《括地志》云:泗水亭在徐州沛县东一百步,有高祖庙也。亭,秦汉时乡以下、里以上的行政机构。亦指秦汉时设在道旁供行人停留食宿的处所。刘熙《释名释宫室》曰: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许慎《说文解字》高部曰:亭,民所安定也。后指驿馆。《汉书高帝纪上》曰:(高祖)为泗上亭长。颜师古注曰:亭谓停留行旅宿食之馆。
②徒:被征做劳役的人。骊山:山名,一名郦山、蓝田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北,因山形似骊马,山色呈青色而得名。一说因古骊戎居此而得名。《类编长安志》卷六曰:《旧长安志》云:在临潼县东南二里。骊戎来居此山,故以名。按《土地记》曰:即蓝田山也。温汤出山下,其阳多宝玉,其阴多黄金。是秦岭山脉自蓝田向西北延伸的支脉,绵延20余公里。相传山上有烽火台,为周幽王举烽火戏诸侯之处。秦始皇征天下苦役七十余万在骊山北麓大兴土木修建自己的陵墓。刘邦为泗水亭长时,为秦始皇押送劳役赴骊山做苦工,后在途中起兵。
③朝晡(bū):早晚。《白虎通义礼乐》曰:平旦食,少阳之始也。昼食,太阳之始也。晡食,少阴之始也。暮食,太阴之始也。皇帝的饮食为一日四食,亦以朝晡二食比喻一天的饮食。晡,即申时,大约在十五时到十七时,亦泛指傍晚,夜。
④尚食:官名,汉承秦置,主掌皇帝膳食之官。卫宏《汉旧仪》卷上曰:太官尚食,用黄金扣器。补遗卷上曰:太官主饮酒,皆令、丞治。太官汤官奴婢各三千人,置酒,皆缇褠、蔽膝、绿帻。省中有五尚,即尚食、尚冠、尚衣、尚帐、尚席。此指给高祖准备饭食。具:准备好饭菜酒席。炙(zh):即烤肉。此泛指酒菜。炙的方法来源于远古游牧民族生活中的野餐,《礼记礼运》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烹),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
【译文】
汉高祖刘邦担任泗水亭长时,送服劳役的人去骊山修建秦始皇墓,快要和相处熟悉的人离别了。役卒送给高祖两壶酒,和鹿肚、牛肝各一份。高祖与愿意跟随自己的人一起喝了酒吃了肉,然后离去。后来,刘邦登上皇位,早晚两餐,负责高祖膳食的官员为高祖准备的饭食经常有这两样菜,再加上两壶酒。
59.梁孝王宫囿
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①,作曜华之宫②,筑兔园③。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④。又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⑤。其诸宫观相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毕备。王日与宫人宾客弋钓其中⑥。
【注释】
①梁孝王:即刘武(前184前144),汉文帝次子,窦太后之子,景帝同母弟弟。初封为代王、淮阳王,后为梁王。景帝即位后曾许诺死后传位给梁王。《汉书文三王传梁孝王传》曰:是时,上(景帝)未置太子,与孝王宴饮,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内心喜。在七国叛乱时,梁王拒吴楚有功,为大国,深得景帝及窦太后宠幸。《史记梁孝王世家》曰:(梁王)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出言,入言警。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景帝也给予梁王特殊的礼遇。《汉书文三王传梁孝王传》曰:孝王入朝。景帝使使持乘舆驷,迎梁王于关下。既朝,上疏,因留。以太后故,入则侍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上林中。梁之侍中、郎、谒者著引籍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亡异。后因立太子之事,梁王怨恨朝廷重臣袁盎等人,与门客羊胜、公孙诡等谋划刺杀袁盎,事情败露后,景帝益疏梁王,梁王因而郁郁而终。宫室:古时指房屋的通称。《易经系辞下》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礼记内则》曰: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高承《事物纪原宫室居处部》曰:《白虎通》曰:黄帝作宫室,以避寒暑,此宫室之始也。《尔雅释宫》曰:宫谓之室,室谓之宫。郭璞注曰:皆所以通古今之异语,明同实而两名。后指帝王的宫殿。《史记项羽本纪》曰:(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苑囿(yu):古代畜养禽兽供帝王玩乐的园林。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曰:侈宫室,广苑囿。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以供观赏的园林,汉以后称苑。《诗经大雅灵台》曰: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孔颖达疏曰:囿者,筑墙为界域而禽兽在其中,故云囿,所以域养禽兽也。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解正礼耳。其文王之囿,则七十里。应劭《风俗通义佚文》曰:囿者,畜鱼鳖之处也。囿犹有也。吕思勉《中国文化小史》说:游乐之处,古代谓之苑囿。苑是只有草木的,囿是兼有禽兽的。均系将天然的地方,划出一区来,施以禁御,而于其中射猎以为娱,收其果实等以为利,根本没有什么建筑物。所以其大可至于方数十里(文王之囿,方七十里,齐宣王之囿,方四十里,见《孟子梁惠王下篇》)。
②曜(yo)华:宫室名,在梁国都城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城北。
③兔园:梁孝王所建园囿,也称菟园、东苑,又名梁园,俗称竹园。故址在今河南商丘东,为其游乐和招延宾客之所,当时许多名士皆是其座上宾。《史记梁孝王世家》曰: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正义》引《括地志》曰:兔园在宋州宋城县东南十里俗人言梁孝王竹园也。咏兔园的诗文很多,枚乘作《梁王兔园赋》,极言其宏丽奢华。谢惠连作《雪赋》,李白留诗《梁园吟》,王昌龄《梁苑》诗曰:梁园秋竹古时烟,城外风悲欲暮天。岑参游园后赋诗《山房春事》曰: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园,四周圈围,布置亭榭石木、种植蔬果花木等的花园。属于私家园林。园的规模不等,大者如诸侯王梁王的园林,其奢侈如皇家苑囿,也可小而精细。吕思勉《中国文化小史》说:至于私家的园林,则其源起于园。园乃种果树之地,因于其间叠石穿池,造几间房屋,以资休憩,亦不是甚么奢侈的事。
④肤寸:古代宽一指为一寸,四指侧放的长度为一肤。此指较为微小规整的石块。岫(xi):山洞。《尔雅释山》曰:山有穴为岫。郭璞注曰:谓岩穴。一说为山峰。
⑤洲、渚(zhǔ):皆指水中之陆地。《尔雅释水》曰: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陼(渚)。邢昺疏曰:李巡曰:四方皆有水,中央独可居,但大小异其名耳。《周南》云:在河之洲。《召南》云:江有渚。
⑥宾客:梁孝王宾客众多,《史记梁孝王世家》曰:(梁王)招延四方豪杰,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之属。司马相如、枚乘等人也曾投奔梁王。弋(y):射猎。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说:(汉代)射猎也是一种农副业。长沙马王堆汉墓随葬的肉食品中,走兽有野兔、梅花鹿等,飞禽有斑鸠、雁、鸮、竹鸡、喜鹊、雉、鹤等。各地画像石和画像砖中有狩猎图,四川成都扬子山画像砖上还有弋射图,都是很能说明问题的资料。
【译文】
梁孝王很喜欢营建宫殿苑囿,以此为乐趣,他营造了曜华宫,修建了兔园。兔园中有座百灵山,山上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等景物。园内还有雁池,池中有供鹤和野鸭等禽鸟栖息的沙洲。园中的宫殿楼阁彼此相连,绵延达数十里,奇异的果木花草,稀有的飞禽走兽,都聚集在这里。梁孝王每天都和宫女、宾客们一起在园中射猎垂钓。
60.鲁恭王禽斗
鲁恭王好斗鸡鸭及鹅雁①,养孔雀、,俸谷一年费二千石②。
【注释】
①鲁恭王:即刘餘,汉景帝第五子,初为淮阳王,后封鲁王。《史记五宗世家》曰:(鲁恭王)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季年好音,不喜辞辩。为人吃。曾经为扩充宫殿而毁孔子旧宅,于墙壁夹缝中得到一些古文经书。《汉书景十三王传鲁恭王传》曰:恭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孔安国《尚书序》曰:至鲁恭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汉书艺文志》亦曰:《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因用以前的文字书写,故称孔壁古文,亦称壁经壁中书。因此事非小事,但《史记》及他书未见类似记载,故对此事存疑者甚多。鹅:罗愿《尔雅翼释鸟五》曰:(鹅)性绝警,每更必鸣,可以警盗。又养之园林,则蛇皆远去,亦主溪毒射工之类。汉代斗禽盛行,《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曰:袁盎病免居家,与闾里浮沈,相随行,斗鸡走狗。《汉书东方朔传》曰:(董偃)常从游戏北宫,驰逐平乐,观鸡鞠之会,角狗马之足,上大欢乐之。《汉书宣帝纪》曰:(宣帝少)喜游侠,斗鸡走马。
②俸谷:原指俸禄。此指饲养禽鸟所消耗的粮食饲料。
【译文】
鲁恭王爱好斗鸡、斗鸭、斗鹅和斗雁,还养了许多孔雀和,每年饲养这些禽鸟的粮食饲料就要花掉一个二千石官吏一年的俸禄。
61.流黄簟
会稽岁时献竹簟供御①,世号为流黄簟②。
【注释】
①会稽(kui jī):西汉郡名,秦始置,汉初封诸侯国,此地属荆国,后改荆国为吴国,景帝时,国除,复为郡,辖二十六县,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东汉年间,于吴县设吴郡,辖今苏南地区,改会稽郡治所于山阴(今浙江绍兴),辖地含今浙江、福建及江西部分地区。岁时:一年中的特定时日。供御:进献供皇帝使用。
②流黄:褐黄色,竹篾经过加工后外表显现的颜色。江淹《文选别赋》曰晦高台之流黄,李善注引《环济要略》曰:间色有五:绀、红、缥、紫、流黄也。
【译文】
会稽郡每年到一定季节时就要进献当地所产的竹席供皇帝享用,世人称这种竹席为流黄席。
62.买臣假归
朱买臣为会稽太守①,怀章绶②,还至舍亭③,而国人未知也④。所知钱勃⑤,见其暴露⑥,乃劳之曰:得无罢乎⑦?遗与纨扇⑧。买臣至郡⑨,引为上客⑩,寻迁为掾史⑪。
【注释】
①朱买臣(?前115):西汉官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翁子。家贫,以砍柴为生,好读书。武帝时为会稽太守,破东越立功。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征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上》朱买臣传)后因为与御史大夫张汤结怨倾轧,被武帝所杀。
②怀:怀揣。章绶:印章和绶带,皆是标志官员身份和等级的信物。《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曰:郡守秩二千石。景帝中二年(前148)更名太守。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章,官印。
③舍亭:官办客舍,行人停留宿食之处。一说指郡邸,会稽郡设在长安的官邸。
④国人:居住在都城中的人。此指会稽郡内的人。
⑤所知:知交,好友。钱勃:人名,生平不详。
⑥暴露:露天而处。此指没有住宿处。
⑦得无:莫不是。《论语颜渊》曰:言之得无讱乎?罢(p):同疲,疲乏,疲惫。《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曰:楚罢于奔命。
⑧纨(wn)扇:用细绢丝制成的圆形的团扇。江淹《班婕妤咏扇》曰:纨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
⑨至郡:到任,到会稽郡上任。
⑩上客:上宾,尊贵的客人。
⑪寻:不久。迁:任命,升迁。掾(yun)史:属官的总称,正职称掾,副职为属。掾史是汉代官府主要官吏的属吏,包括三公九卿及地方郡县的属吏均可称为掾史或掾属,分属各部曹,其职责是辅助长官处理司法、治安等方面的事务。郡太守由朝廷直接委任,而太守可以自行聘任郡中之人掌管各方面事务。《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上》朱买臣传曰:拜为(会稽)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买臣徐出户。有顷,长安厩吏乘驷马车来迎,买臣遂乘传去。相比本条叙事,《汉书》故事细节更多,更有戏剧性。
【译文】
朱买臣被任命为会稽太守后,他怀揣着官印绶带回到官舍,这时郡里的人还都不知道这个消息。朱买臣的朋友钱勃看到他露天而居,就关心地慰问他:你是不是很累啊?还送给他一把细绢制作的团扇。朱买臣到会稽郡上任后,就把钱勃请来待如座上宾,不久又把他提拔为自己的属官。
更新于:2个月前基础介绍
葛洪
西京杂记译注西京,译注,杂记,卷二,葛洪葛洪卷二_卷春空 小说,【题解】本卷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王昭君出塞的故事,亦可说是《西京杂记》中最著名的故事。元帝时后宫嫔妃宫女众多,皇帝无暇召幸所有人,便想出了一条妙计,让画师画下宫女的容貌,再按画像挑出召幸人选。谁不想被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