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知
【题解】
本篇面目较为驳杂,涉及民俗、炼丹、名物、生理、禁忌、物性、物理、数学、图籍、书法、绘画、技艺等等,故名广知。段成式闻见既广,用心亦勤,博闻多识,而这其中一以贯之的,仍是其博物志怪的著书观念,正如宋代邓复《酉阳杂俎序》所说:盖有书生终身耳目之所不能及者,信乎其为博矣。本篇征引范围也十分广泛,各条见于西汉刘安《淮南子》、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南朝盛弘之《荆州记》、梁元帝《金楼子》、梁庾元威《论书》、梁陶弘景《真诰》、北周武帝《无上秘要》、唐王悬河《三洞珠囊》、唐徐坚等《初学记》、唐张怀瓘《书断》、唐韦续《墨薮》等。
11.1俗讳五月上屋[1],言五月人蜕,上屋见影,魂当去。
【注释】
[1]按,本条见于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或问董勋曰:俗五月不上屋。云五月人或上屋见影,魂便去。
【译文】
时俗忌讳五月上屋顶,说五月人的灵魂脱离肉体,如果上屋看见自己的影子,魂魄就会离人而去。
11.2金曾经在丘冢,及为钗钏、溲器,陶隐居谓之辱金[1],不可合炼。
【注释】
[1]陶隐居:即为陶弘景。见2.14条注[3]。辱:这里有不洁净的意思。
【译文】
金子曾在坟墓里埋过,或是做过钗钏头饰、夜壶等,陶弘景说这些都是辱金,不能和其他金属合炼。
11.3炼铜时,与一童女俱,以水灌铜,铜当自分为两段。有凸起者牡铜也[1],凹陷者牝铜也[2]。
【注释】
[1]牡:雄性。
[2]牝(pn):雌性。晋葛洪《抱朴子内篇》登涉十七:铜成以刚炭炼之,令童男童女进火欲知铜之牡牝,当令童男童女俱以水灌铜,灌铜当以在火中向赤时也,则铜自分为两段,有凸起者牡铜也,有凹陷者牝铜也,各刻名识之。
【译文】
炼铜的时候,让童男童女各一人参与,用水浇铜,铜就会自然分为两段。有凸起的是雄铜,有凹陷的是雌铜。
11.4爨釜不沸者,有物如豚居之[1],去之无也。
【注释】
[1]豚:小猪。
【译文】
做饭时水烧不开,那是有个像小猪一样的东西在锅下,把它驱走就好了。
11.5灶无故自湿润者,赤虾蟆名钩注居之,去则止。
【译文】
灶无缘无故潮湿,是因为有种名叫钩注的红虾蟆住在灶里,把它驱走就好了。
11.6饮酒者,肝气微则面青,心气微则面赤也。
【译文】
喝酒的人,肝气弱就会脸色发青,心气弱就会面色泛红。
11.7脉勇,怒而面青;骨勇,怒而面白;血勇,怒而面赤。
【译文】
脉旺,发怒时脸色发青;骨旺,发怒时脸色发白;血旺,发怒时脸色发红。
11.8山气多男[1],泽气多女。水气多喑[2],风气多聋。木气多伛[3],石气多力。阻险气多瘿[4],暑气多残,寒气多寿。谷气多痹[5],丘气多尫[6]。衍气多仁[7],陵气多贪[8]。
【注释】
[1]气:古代哲学概念。这里指万物的根本属性。
[2]喑(yīn):哑。
[3]伛(yǔ):驼背。
[4]瘿(yǐng):长在颈上的大瘤子。
[5]痹(b):肢体麻木。
[6]尫(wāng):瘦弱。
[7]衍:低而平坦之地。
[8]陵:大土山。
【译文】
山区多生男孩,湖泽地带多生女孩。水乡多出哑巴,常年大风的地方多出聋人。草木茂密的地方多驼背,土少石多的地方多强壮的人。险僻之地多大脖子病,炎热地区多残疾,寒冷地区多长寿的人。峡谷地区多肢体麻木的人,丘陵地区多瘦弱的人。平原地区多仁厚的人,闭塞的山区多贪心之人。
11.9身神及诸神名异者:脑神曰觉元,发神曰玄华,目神曰虚监,鼻神曰冲龙玉,舌神曰始梁。
【译文】
人身之神以及各大器官之神名称另有异名的是:脑神又名觉元,头发神又名玄华,目神又名虚监,鼻神又名冲龙玉,舌神又名始梁。
11.10夫学道之人,须鸣天鼓[1],以召众神也。左相叩为天钟,卒遇凶恶不祥叩之。右相叩为天磬,若经山泽邪僻威神大祝叩之。中央上下相叩名天鼓,存思念当道鸣之[2]。叩之数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七,或二十四,或十二。
【注释】
[1]鸣天鼓:道家养生之法。一是指双手掩耳,以手指叩击后脑勺,一是指牙齿上下相叩。这里说的是后者。
[2]存思:或称存想,道家关于意念的修炼,其特点是思念体内或体外的事物,或想象中的神。念当道:应为念道,思道,意近于存思。
【译文】
学道的人,要会叩齿,用来召唤众神。左齿相叩叫天钟,用来应对突然遇见凶恶不吉利的事。右齿相叩叫作天磬,如果经过山泽邪僻之地遇见山神大巫就用这种叩齿法。中央上下相叩名叫天鼓,存思念道时就叩鸣。叩鸣之数,是三十六,或者三十二,或者二十七,或者二十四,或者十二。
11.11玉女以黄玉为志[1],大如黍,在鼻上。无此志者,鬼使也。
【注释】
[1]玉女:道教中的神女。
【译文】
玉女以黄玉为痣,大小如同黍米,长在鼻子上。没有这种痣的,是鬼派遣来试探人的。
11.12入山忌日[1],大月忌三日、十一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四日、二十六日、三十日;小月忌一日、五日、十三日、十六日、二十六日、二十八日。
【注释】
[1]忌日:不利于行事的日子。
【译文】
进山的忌日,大月忌三日、十一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四日、二十六日、三十日;小月忌一日、五日、十三日、十六日、二十六日、二十八日。
11.13凡梦五脏,得五谷:肺为麻,肝为麦,心为黍,肾为菽[1],脾为粟。
【注释】
[1]菽:豆类。
【译文】
凡是梦见五脏,应得五谷:梦见肺得麻,梦见肝得麦,梦见心得黍,梦见肾得菽,梦见脾得粟。
11.14凡人不可北向理发、脱衣及唾、大小便[1]。
【注释】
[1]凡人:这里专对学仙之人而言。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〇:(金书仙志戒)凡学仙之人,勿北向便曲,仰视三光;勿北向理发,解脱衣裳;勿北向唾骂。
【译文】
凡是学仙的人,不能朝向北方理发、脱衣服、唾骂,以及大小便。
11.15月朔日勿怒。
【译文】
每月初一不要生气。
11.16三月三日,不可食百草心。四月四日,勿伐树木。五月五日,勿见血。六月六日,勿起土。七月七日,勿思忖恶事。八月四日,勿市履屣。九月九日,勿起床席。十月五日,勿罚责人。十一月十一日,可沐浴。十二月三日,可斋戒。如此忌,三官所察[1]。
凡存修[2],不可叩头。叩头则倾九天[3],覆泥丸[4],天帝号于上境,太乙泣于中田[5]。但心存叩头而已。
【注释】
[1]三官:道教术语。见2.8条注[7]。
[2]存修:持戒修行。
[3]九天:中央与八方之天。
[4]泥丸:即上丹田,在头顶正中。
[5]中田:即中丹田,其位置有两种说法,或说在两乳之间,或说在心之下、脐之上。
【译文】
三月三日,不要吃各种草心。四月四日,不要砍伐树木。五月五日,不要见血。六月六日,不要动土。七月七日,不要想坏事。八月四日,不要买鞋。九月九日,不要揭起床席。十月五日,不要责罚人。十一月十一日,可以沐浴。十二月三日,可以斋戒。这些禁忌,三官之神都是知晓的。
凡是修行,不要叩头。叩头则倾倒九天之神,颠覆了泥丸宫,天帝会在上丹田号叫,太乙神会在中丹田哭泣。只要心存叩头的念头就可以了。
11.17老子拔白日[1]:正月四日,二月八日,三月十二日,四月十六日,五月二十日,六月二十四日,七月二十八日,八月十九日,九月十六日,十月十三日,十一月十日,十二月七日。
【注释】
[1]拔白:道教术语。指拔去白发白须。
【译文】
老子拔白的日期:正月四日,二月八日,三月十二日,四月十六日,五月二十日,六月二十四日,七月二十八日,八月十九日,九月十六日,十月十三日,十一月十日,十二月七日。
11.18《隐诀》言太清外术[1]:生人发挂果树,乌鸟不敢食其实。苽两鼻两蒂[2],食之杀人。檐下滴菜有毒,堇黄花及赤芹杀人。瓠[3],牛践苗则子苦。大醉不可卧黍穰上[4],汗出眉发落。妇人有娠食干姜,令胎内消。十月食霜菜,令人面无光。三月不可食陈菹[5]。莎衣结治蠼螋疮[6]。井口边草主小儿夜啼,著母卧荐下[7],勿令知之。船底苔疗天行[8]。寡妇藁荐草节,去小儿霍乱。自缢死绳主颠狂。孝子衿灰,傅面[9]。东家门鸡栖木作灰,治失音。砧垢能蚀人履底。古榇板作琴底[10],合阴阳,通神。鱼有睫及开合,腹中自连珠,二目不同,连鳞,白鬐,腹下丹字,并杀人。鳖目白,腹下五字、十字者,不可食。蟹腹下有毛,杀人。蛇以桑柴烧之,则见足出。兽歧尾,鹿斑如豹,羊心有窍,悉害人。马夜眼[11],五月以后,食之杀人。犬悬蹄,肉有毒。白马鞍下肉,伤人五脏。鸟自死目不闭,鸭目白,乌四距[12],卵有八字,并杀人。凡飞鸟投人家,口中必有物,当拔而放之。赤脉不可断[13],井水沸不可饮。酒浆无影者,不可饮。蝮与青蝰[14],蛇中最毒;蛇怒时,毒在头尾。凡冢井间气,秋夏中之杀人,先以鸡毛投之,毛直下无毒,回旋而下不可犯,当以醋数斗浇之,方可入矣。颇梨[15],千岁冰所化也。琉璃、马脑,先以自然灰煮之令软[16],可以雕刻;自然灰生南海;马脑,鬼血所化也。
《玄中记》言[17]:枫脂入地为琥珀。《世说》曰[18]:桃瀋入地所化也[19]。《淮南子》云[20]:兔丝[21],琥珀苗也。
【注释】
[1]《隐诀》:道书名。即南朝陶弘景所撰《登真隐诀》。
[2]苽:同瓜。
[3]瓠(h):瓠瓜。
[4]穰(rng):稻、麦等的茎秆。
[5]陈菹(zū):腌菜。
[6]莎衣:即蓑衣。蠼螋(q sōu):长脚蜈蚣。
[7]荐:席垫。
[8]天行:流行传染病。
[9](gǎn):同皯,皮肤黑。
[10]古榇板:古墓中的棺木。
[11]马夜眼:马四肢皮肤角质块,可入药。古时认为马有此能夜行,故名夜眼。
[12]距:爪子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
[13]赤脉: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卷五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水中亦有赤脉,不可断之。
[14]青蝰(ku):一种毒蛇。
[15]颇梨:即玻璃。古代的玻璃指天然水晶石一类,不是现在的人造玻璃。
[16]自然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八四引《南州异物志》:自然灰状如黄灰,生南海滨,亦可浣衣。
[17]《玄中记》:又题作《郭氏玄中记》,晋郭璞撰,地理博物类志怪之作。
[18]《世说》:即《世说新语》,又作《世说新书》,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本书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记述了魏晋时期名士文人的言行风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和士林风尚,文字简洁而有文采,对后代叙事文学影响很大。
[19]桃瀋(shěn):桃胶。按,今本《世说新语》未见此记载。
[20]《淮南子》: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撰,本名《鸿烈》,分内、外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内容大体不出道家的自然天道观。
[21]兔丝:即菟丝,一种草本植物。
【译文】
《隐诀》记载太清外术:活人的头发挂在果树上,乌鸦等鸟儿不敢啄食果实。瓜有两个根蒂两个尾蒂,吃了以后会死人。房檐水滴在菜上有毒,堇黄花和赤芹有毒,吃了会死人。瓠瓜,牛踩踏了瓜苗,瓠子就苦。大醉之后不能躺在黍杆上,如果出汗就会眉发脱落。孕妇吃干姜,会让胎儿消融。十月吃经霜的菜,会使人面部没有光泽。三月不能吃腌菜。蓑衣结可以治疗蜈蚣疮。井口边的草主治小儿夜哭,放在母亲睡的席垫之下,不要让她知道。船底的青苔治疗流行传染病。寡妇睡的藁草席的草节,治疗小儿霍乱。自缢的绳子,可治疗癫狂。孝子的衣襟灰,可以美白。东边家门鸡栖的木头烧成灰,治疗失语。菜板垢能腐蚀鞋底。古棺木板用作琴底,可以调和阴阳,通神明。鱼有睫毛且眼睛会眨,腹内有自连珠,两只眼睛不同,鱼鳞连成片,白鳍,腹部下有红字,吃了都会死人。鳖的眼睛是白色的,腹部有五字、十字的,不能吃。蟹腹部有毛的,吃了会死人。蛇用桑柴去烧,就会露出蛇足。兽尾分叉,鹿的花斑像豹子,羊的心脏有窍,都会毒死人。马夜眼,五月以后,服用这种药会死人。狗悬着蹄子,这种狗肉有毒。白马的马鞍下的肉,伤人的五脏。鸟死以后眼睛不闭上,鸭子的眼睛是白色的,乌鸦有四只距,蛋有八字,吃了都会死人。凡是鸟儿飞到人家,口中必定有异物,应当为它拔除异物然后放飞。水的赤脉不能断,井水如果沸腾则不能饮用。酒浆照不见人影的,不能喝。蝮和青蝰,是最毒的两种蛇;蛇发怒时,蛇毒集中在头部和尾部。凡是坟墓、深井里的气体,夏秋季节有毒,要先拿根鸡毛扔下去,鸡毛垂直下落则没有毒,如果回旋下落则人不能下去,应当先用几斗醋浇下去,才能进入。颇梨,是千年的冰化成的。琉璃、玛瑙,先用自然灰煮过使之变软,可以雕刻;自然灰出自南海;玛瑙,是鬼的血液化成的。
《玄中记》说:枫树的树脂埋入地下,就变成了琥珀。《世说新语》说:琥珀是桃胶埋入地下化成的。《淮南子》说:菟丝是琥珀的苗。
11.19鬼书惟有业煞[1],刁斗出于古器[2]。
【注释】
[1]鬼书惟有业煞:《类说》卷五八引《法书苑》:宋元嘉中,有人京口震死,臂有霹雳诸书四字,四字云:业缘所杀。断作鬼书。
[2]刁斗:古代行军用具,白天烧饭,夜间击以报时警备。
【译文】
鬼书只有业缘所杀,刁斗本为古时器物。
11.20百体中[1],有悬针书、垂露书、秦望书、汲冢书、金错书、虎爪书、倒薤书、偃波书、幡信书、飞白书、籀书、缪篆书、制书、列书、日书、月书、风书、署书、虫食叶书、胡书、篷书、天竺书、楷书、横书、芝英隶、钟隶、鼓隶、龙虎篆、麒麟篆、鱼篆、虫篆、鸟篆、鼠篆、牛书、兔书、草书、龙草书、狼书、犬书、鸡书、震书、反左书、行押书、楫书、藁书、半草书[2]。
【注释】
[1]百体:各种书体。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引庾元威《论书》:其百体者,悬针书、垂露书、秦望书、汲冢书按,本条不译。
[2]悬针书:唐徐坚等《初学记》卷二一引王愔《文字志》:悬针,小篆体也。字必垂画细末,细末纤直如悬针,故谓之悬针。垂露书:唐徐坚等《初学记》卷二一引王愔《文字志》:垂露书,如悬针而势不遒劲,阿那若浓露之垂,故谓之垂露。金错书:唐徐坚等《初学记》卷二一引王愔《文字志》:金错书,八体书法不图其形,或云以铭金石,故谓之金错。虎爪书:唐徐坚等《初学记》卷二一引《决疑要注》:尚书台召人用虎爪书,告下用偃波书,皆不可卒学,以防矫诈。倒薤(xi)书:唐徐坚等《初学记》卷二一引《文字志》:倒薤书者,小篆体也。垂支浓直,若薤叶也,或云出扶风曹喜,萧子良以为仙人务光所作。偃波书:见虎爪书注。幡信书:唐徐坚等《初学记》卷二一:秦焚烧先典,乃废古文,更用八体:五曰虫书,为虫鸟之形,施于幡信也。六曰署书,门题所用也。飞白书: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七引《书断》:案飞白者,后汉左中郎将蔡邕所作也。王隐、王愔并云:飞白变楷制也。本是宫殿题署,势既径丈,字宜轻微不满,名为飞白。(汉灵帝熹平年)时方修饰鸿都门,伯喈待诏门下,见役人以垩帚成字,心有悦焉,归而为飞白之书。籀(zhu)书: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七引《书断》:案籀文者,周太史史籀之所作也。与古文大篆小异,后人以名称善,谓之籀文。缪篆书: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引《论书表》:时有六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署书:见幡信书注。胡书:唐韦续《墨薮》卷一:五十四胡书者,何马鬼魅王之所授,其形似小篆。篷书: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引《论书》作蓬书。天竺书:唐韦续《墨薮》卷一:五十五天竺书者,梵王所作,《涅槃经》所谓《四十二章经》也。楷书:又作真书、正书,唐宋以后,专指由隶书演变而来的正体书法,因其可为楷式,故名。芝英隶:唐韦续《墨薮》卷一:三十二芝英书者,六国时,各以异体为符信所制也。钟隶、鼓隶: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钟鼓隶(钟鼓隶释作钟鼎)。麒麟篆:唐韦续《墨薮》卷一:二十麒麟书者,鲁西狩获麟,仲尼反袂拭面,称吾道穷,弟子为素王纪瑞所制书。虫篆、鸟篆:唐韦续《墨薮》卷一:二十二虫书者,鲁秋胡妻浣蚕所作。二十三传信鸟迹者,六国时书节为信,象鸟形也。草书:始创于汉初,当时通行者为草隶。汉魏间草书称章草,各字不连绵。晋王献之又创诸字上下相连的草体。到唐代张旭、怀素,宋代米芾等又加发展,成字字连属的狂草。震书:即上条所说的鬼书,也称霹雳书。反左书: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引《论书》:反左书者,大同中,东宫学士孔敬通所创。余见而达之,于是座上酬答。诸君无有识者,遂呼为众中清闲法。今学者稍多,解者益寡。行押书: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引《书断》:(刘德昇)以造行书擅名。虽以草创,亦丰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胡昭、锺繇并师其法,世谓锺繇行押书是也。藁书: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七:王愔云:藁书者,若草非草,草行之际者。非也。案藁亦草也,因草呼藁。正如真、正书写,而又涂改,亦谓之草藁,岂必草行之际谓之草者。
11.21召奏用虎爪书,诰下用偃波书[1],为不可学,以防诈伪。
【注释】
[1]诰:训诫或任命封赠的文告。隋唐以后帝王授官、封赠、贬谪亦用诰。按,本条另参上条虎爪书注。
【译文】
召奏使用虎爪书,制诰使用偃波书,因为这两种书体无法仿学,可以防止伪造。
11.22谢章诏板用蚋脚书[1],节信用鸟书[2],朝贺用填书[3],亦施于婚姻。
【注释】
[1]谢章:谢表,唐宋时期,外任官到任或升除,或内廷有所宣赐,例有四六句谢表。诏板:皇帝的命令文告,古时将诏书书写于板上,故称诏书为诏板。蚋(ru)脚书:即蚊脚书,唐韦续《墨薮》卷一:三十八蚊脚书者,尚诏版也。其字仄纤垂下,有似蚊脚。
[2]节信:使臣执以示信之文。鸟书: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按字学之部,其体有六:六鸟书。在幡信上书端,象鸟头者,则画之流也。
[3]朝贺:向君王朝拜祝贺。填书:唐韦续《墨薮》卷一:十四填书者,亦周之媒氏作,魏韦诞用题宫阙。王廙、王隐皆好之。
【译文】
谢章诏板用蚊脚书,节信用鸟书,朝贺用填书,也用于有关婚姻的文书。
11.23西域书[1],有驴唇书、莲叶书、节分书、大秦书、驮乘书、牸牛书、树叶书、起尸书、右旋书、覆书、天书、龙书、鸟音书等,有六十四种。
【注释】
[1]按,本条所载,见于《佛本行集经》卷一一:尔时太子既初就学,将好最妙牛头栴檀作于书板,纯用七宝庄严四缘,以天种种殊特妙香涂其背上,执持至于毗奢蜜多阿阇梨前,而作是言:尊者阇梨,教我何书?或复梵天所说之书,佉卢虱吒书(隋言驴唇),富沙迦罗仙人说书(隋言莲花),阿迦罗书(隋言节分),瞢伽罗书(隋言吉祥),耶寐尼书(隋言大秦国书)耶那尼迦书(隋言驮乘),娑伽婆书(隋言牸牛),波罗婆尼书(隋言树叶)毗多荼书(隋言起尸)度其差那婆多书(隋言右旋)阿婆勿陀书(隋言覆)提婆书(天),那伽书(龙)迦迦娄多书(鸟音)尔时太子说是书已,复咨蜜多阿阇梨言:此书凡有六十四种,未审尊者教我何书?
【译文】
西域书体,有驴唇书、莲叶书、节分书、大秦书、驮乘书、牸牛书、树叶书、起尸书、右旋书、覆书、天书、龙书、鸟音书等,共有六十四种。
11.24胡综博物[1]。孙权时,掘得铜匣,长二尺七寸,以琉璃为盖,又一白玉如意,所执处皆刻龙虎及蝉形,莫能识其由。使人问综,综曰:昔秦皇以金陵有天子气[2],平诸山阜,处处辄埋宝物,以当王气。此盖是乎?
【注释】
[1]胡综(?243):汝南固始(今河南太康)人。初为孙权从事。权为吴主,封为亭侯,后为侍中,进封乡侯,兼领军。
[2]昔秦皇以金陵有天子气:《晋书》卷六:始秦时,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故始皇东游以厌之,改其地曰秣陵,堑北山以绝其势。
【译文】
胡综博学多知。孙权为吴主时,挖到一只铜匣,长二尺七寸,用琉璃做的匣盖,又有一柄白玉如意,手持的地方都刻着龙虎形状以及蝉形,没有人能明白其中的缘由。派人去问胡综,胡综回答说:当年秦始皇因为金陵有天子之气,所以就铲平了远近山头,处处埋藏宝物以阻挡王气。这件如意大概就是当时埋的吧?
11.25邓城西百余里有谷城[1],谷伯绥之国。城门有石人焉,刊其腹云:摩兜鞬,摩兜鞬,慎莫言[2]。疑此亦同太庙金人缄口铭[3]。
【注释】
[1]邓城:在今湖北襄阳西北。谷城:在今湖北谷城北。
[2]摩兜鞬,摩兜鞬,慎莫言: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六三引《荆州记》:樊城西北有鄾城,西百余里有谷城,谷伯绥之国。城门有石人焉。刊其腹云:摩兜鞬,摩兜鞬,慎莫言。疑此亦周太史庙金人缄口铭背之流也。
[3]太庙金人缄口铭:汉刘向《说苑》卷十: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太庙,天子的祖庙。
【译文】
邓城西边一百多里有谷城,是当年谷伯绥所建之国。城门有个石人,石人腹部刻着:摩兜鞬,摩兜鞬,慎莫言。估计这也和太庙的金人缄口铭差不多。
11.26历城北二里有莲子湖,周环二十里。湖中多莲花,红绿间明,乍疑濯锦[1]。又渔船掩映,罟罾疏布[2],远望之者如蛛网浮杯也。魏袁翻曾在湖燕集[3],参军张伯瑜咨公言[4]:向为血羹[5],频不能就。公曰:取泺水[6],必成也。遂如公语,果成。时清河王怪而异焉[7],乃咨公:未审何义得尔?公曰:可思湖目。清河笑而然之,而实未解,坐散,语主簿房叔道曰[8]:湖目之事,吾实未晓。叔道对曰:藕能散血,湖目莲子,故令公思。清河叹曰:人不读书,其犹夜行[9]。二毛之叟[10],不如白面书生[11]。
【注释】
[1]濯(zhu)锦: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蜀人织锦初成,必濯于江水,然后文采焕发。
[2]罟罾(zēng):渔网。
[3]袁翻(476528):字景翔,陈郡项(今河南项城)人。仕北魏,曾为齐州刺史。
[4]参军:职官名。东汉末有参军事之名,即参谋军务,简称参军,位任颇重。晋以后军府和王国始置为官员,有单称的,也有冠以职名的,如咨议、记室、录事以及诸曹参军等。
[5]血羮:用动物血制作的凝固状食物。故下文解释制作血羮不成的原因是藕能散血。
[6]泺(lu)水:河流名。源出历城(今济南),北入古济水(此段今为黄河)。
[7]清河王:即为元怿(487520)。魏孝文帝之子,封清河王,其后长子元亶(?537)袭封清河王。据《魏书》袁翻本传,其为齐州刺史时间应在正光(520525)年间,故这里的清河王指的是元亶。
[8]主簿:职官名。汉代以后,中央及地方各级官府均设主簿,负责文书簿籍,掌管印鉴,为掾吏之首。
[9]人不读书,其犹夜行:汉刘向《说苑》卷三: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0]二毛:头发花白。
[11]白面书生:少年文士。含年轻识浅之意。
【译文】
历城北边二里有莲子湖,环湖二十里。湖中盛产莲花,红花绿叶相互映衬,乍一看像是濯锦一般。又有渔船穿行于莲叶之间,渔网疏疏落落布在湖中,远远望去就像蛛网和流杯一样。北魏袁翻曾经在湖上宴集,参军张伯瑜请教袁公说:先前我用湖水制作血羹,怎么也制不成。袁公说:取泺水来制作,一定能做成。于是照袁公的话去做,果然制成了。当时清河王对此感到非常奇怪,就问袁公:不清楚这是个什么道理?袁公说:请想想湖名。清河王笑着表示理解,而实际上并没有弄明白,宴集散了,对主簿房叔道说:湖名的事,我真没弄懂。叔道回答说:藕能化血,这个湖名为莲子,所以让您想想湖名。清河王叹息说:人不读书,就像摸黑走路一样。头发花白的老人,比不上读书的少年文士。
11.27梁主客陆缅谓魏使尉瑾曰[1]:我至邺,见双阙极高,图饰甚丽。此间石阙亦为不下。我家有荀勖所造尺[2],以铜为之,金字成铭,家世所宝此物。往昭明太子好集古器[3],遂将入内。此阙既成,用铜尺量之,其高六丈。瑾曰:我京师象魏[4],固中天之华阙。此间地势过下,理不得高。魏肇师曰[5]:荀勖之尺,是积黍所为,用调钟律,阮咸讥其声有湫隘之韵。后得玉尺度之,过短[6]。
【注释】
[1]主客:主客郎中。职官名。尉瑾:仕魏为中书舍人,入北齐,累迁吏部尚书、右仆射。
[2]荀勖(x):颍川(今河南许昌)人。魏大将军曹爽掾吏,后仕于晋。
[3]昭明太子:即为萧统(501531),字德施。梁武帝长子,天监元年(502)立为皇太子。病卒,谥昭明。编有《文选》。
[4]象魏:宫廷外的阙门。古代宫廷门外两边各有一台,上作楼观,上圆下方,门在两旁,中央为道,称作象魏。
[5]肇师:即为崔肇师。东魏武定(543550)末年中书舍人。
[6]荀勖之尺六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荀勖善解音声,时论谓之暗解,遂调律吕,正雅乐。每至正会,殿庭作乐,自调宫商,无不谐韵。阮咸妙赏,时谓神解。每公会作乐,而心谓之不调。既无一言直勖,意忌之,遂出阮为始平太守。后有一田父耕于野,得周时玉尺,便是天下正尺,荀试以校己所治钟鼓、金石、丝竹,皆觉短一黍,于是伏阮神识。许逸民注评《酉阳杂俎》:这里写的是一段精彩的外交辞令。这三人的对话表面上是比较梁、魏两国宫殿门阙的高低,实则双方都是把门阙当作国家的象征另外,魏肇师的话还有一层意思,说你们梁朝用铜尺,我们东魏用玉尺,玉尺是周尺,证明我国与周文王、周武王一脉相承,是正统,你们用铜尺,只能算是后起的旁支。积黍,古时度量衡定制,均以黍为准。长度即取黍的中等子粒,一个纵黍为一分,百黍即为一尺。钟律,乐律。阮咸,字仲容,陈留(今河南开封)人。阮籍之侄,竹林七贤之一。湫(jiǎo)隘,低下狭小。
【译文】
梁朝主客郎中陆缅对魏使尉瑾说:我到邺城,看见双阙很高,装饰很华丽。我们这里的石阙也不比你们的差。我家里有一把荀勖所造的尺子,用铜制成,铭文是金字,是我家的传家宝物。以前昭明太子喜欢搜集古玩,就带进宫里去了。这双阙建成之后,用铜尺量了一下,足有六丈高。尉瑾对答说:我国都城的双阙,本为高薄云天的华阙。贵国地势低洼,按理推断双阙是不会有多高的。魏崔肇师接着说:荀勖的那把尺子,是积黍而成的,用来调定乐律,阮咸就讽刺说乐声偏低,音域不广。后来得到周朝的玉尺再进行调校,发现铜尺的确太短了。
11.28旧说不见辅星者[1],将死。成式亲故常会修行里[2],有不见者,未周岁而卒。
【注释】
[1]辅星:星名。北斗第四星旁的一颗小星。
[2]修行里:即修行坊。唐代长安城坊。
【译文】
传说看不见辅星的人,即将死去。我的亲朋故旧经常在修行坊聚会,其中有一位看不见辅星,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11.29相传识人星不患疟[1],成式亲识中,识者悉患疟。又俗不欲看天狱星[2],有流星入,当被发坐哭之,候星却出,灾方弭。《金楼子》言[3]:余以仰占辛苦[4],侵犯霜露,又恐流星入天牢。方知俗忌之久矣。
【注释】
[1]人星:星名。《隋书天文志上》:东近河边七星曰车府,主车之官也。车府东南五星曰人星,主静众庶,柔远能迩。一曰卧星,主防淫。
[2]天狱星:天牢星。《史记天官书》:杓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摇;一外为盾,天锋。有句圜十五星,属杓,曰贱人之牢。其牢中星实则囚多,虚则开出。《索隐》:《诗记历枢》云:贱人牢,一曰天狱。
[3]《金楼子》:梁元帝萧绎撰。萧绎在藩时,以金楼子自号,故为书名。其书综括古今事迹,兼有劝诫之意。
[4]仰占:仰观天象。
【译文】
相传能够识别人星的人不患疟疾,我的亲友熟人当中,认得人星的都患疟疾。又俗话说不要看天牢星,如果看见流星飞入天牢星,要披散头发坐着哭,一直等到流星飞出天牢星,这样才可以免灾。《金楼子》说:我觉得夜观天象很辛苦,要受夜间霜露之苦,又害怕看到流星飞入天牢。我这才知道民俗忌讳这个已经很久了。
11.30荆州陟屺寺僧那,善照射,每言照射之法:凡光长而摇者鹿,帖地而明灭者兔[1],低而不动者虎。又言:夜格虎时,必见三虎并来,夹者虎威[2],当刺其中者。虎死,威乃入地,得之可却百邪。虎初死,记其头所藉处[3],候月黑夜掘之。欲掘时,而有虎来,吼掷前后,不足畏,此虎之鬼也。深二尺,当得物如虎珀,盖虎目光沦入地所为也。
【注释】
[1]明灭:时隐时现,闪烁不定。
[2]虎威:虎为猛兽,威风凛凛,传说其两胁皮内及尾部有威骨,长寸余,年深曲成乙字,又叫虎乙。随身佩戴虎乙,可以避邪。
[3]藉:枕藉,卧。
【译文】
荆州陟屺寺僧那,擅长照射,经常讲起照射的方法:凡是目光很长而摇动的是鹿,贴在地上一闪一闪的是兔,目光低伏不动的是老虎。又说:夜晚打虎时,一定会看见三只老虎一齐扑过来,左右两边的是虎威,应当刺当中的那只。老虎死了,虎威钻入地下,找到后可以避除各种邪祟。老虎刚死的时候,要记住它的头部枕卧的地方,等到漆黑无月的夜晚再来挖掘。开始挖掘时,会有老虎前来,在周围怒吼扑腾,不要怕,这是老虎的魂魄。向下挖两尺深,会得到形如琥珀的东西,是这老虎的目光沉没入地而形成的。
11.31又言:雕翎能食诸鸟羽。复善作风羽。风羽法:去括三寸[1],钻小孔,令透笴;及锼风渠[2],深一粒,自括达于孔,则不必羽也[3]。
【注释】
[1]括:同栝(guā),箭尾扣弦处。
[2]锼(sōu):刻镂。
[3]羽:箭羽。
【译文】
又有这样的说法:雕的羽翎可以驱走其他鸟类的羽毛。又拿来做箭非常好。制作箭的方法是:在距离箭栝三寸处,钻小孔,要钻透箭杆;另外刻镂一条风槽,有一粒米那么深,从箭栝一直到那个小孔,这样就不需要羽毛做箭翎了。
11.32道士郭采真言:人影数至九。成式常试之,至六七而已,外乱莫能辨。郭言:渐益炬,则可别。又说:九影各有名,影神一名右皇,二名魍魉[1],三名泄节枢,四名尺凫,五名索关,六名魄奴,七名灶(旧抄九影名在麻面纸中,向下两字鱼食不记)[2],八名亥灵胎,九(鱼全食不辨)。
【注释】
[1]魍魉(wǎng liǎng):鬼怪精灵。
[2]:音yāo。鱼:白鱼,又名蠹鱼。一种小昆虫,银白色,会蛀蚀书籍、衣物等。
【译文】
道士郭采真说:人影的数目多至九个。我曾经试着数了一下,最多六七个罢了,其余的散乱不能分辨。郭说:逐渐增加蜡炬,就可以辨别。又说:九个影子各有各的名称,影神一名为右皇,二名为魍魉,三名为泄节枢,四名为尺凫,五名为索关,六名为魄奴,七名为灶(先前九影之名抄在麻面纸上,下面两个字被白鱼蛀蚀掉了),八名为亥灵胎,九(白鱼全部蛀食看不清)。
11.33宝历中,有王山人,取人本命日,五更张灯[1],相人影,知休咎。言人影欲深,深则贵而寿;影不欲照水、照井及浴盆中,古人避影亦为此。古蠼螋、短狐、踏影蛊[2],皆中人影为害。近有人善炙人影治病者[3]。
【注释】
[1]五更:古以漏刻计时,从傍晚到次日清晨分为五个时段,五更相当于凌晨三至五时。
[2]短狐:即蜮(y)。传说水中的一种怪物,能含沙射人影,使人得病。蛊(gǔ):把百虫放在器皿中,使之互相吞食,最后剩下不死的毒虫就叫蛊。
[3]炙:应作灸。
【译文】
宝历年间,有位王山人,在人的本命日这天,五更时分点燃灯烛,占相人影,知晓吉凶。他说人影越深越好,影越深就越是富贵长寿;人影不能照在水里、井里或是浴盆里,古人避免这类照影也就是因为这些影子浅的缘故。古代蠼螋、短狐、踏影蛊,都以攻击人影为害。近来有人善于针灸人影治病的。
11.34都下佛寺[1],往往有神像,鸟雀不污者。凤翔山人张盈[2],善飞化甲子[3],言:或有佛寺金刚鸟不集者[4],非其灵验也,盖由取土处及塑像时,偶与日辰旺相相符也[5]。
【注释】
[1]都下:京城。
[2]凤翔:今属陕西。
[3]飞化甲子:养生延年。
[4]金刚:佛教术语。此处指佛教护法神,手执金刚杵,因以为名。
[5]旺相:方术之士指得时运。如春三月为木旺、火相、土死、金囚、水休;夏三月为火旺、土相、金死、水囚、木休等。时值旺相,则诸事吉利。
【译文】
京城佛寺里,常有很多神像鸟雀不会在上面拉屎。凤翔山人张盈,善于养生延年,他说:有些佛寺的金刚像飞鸟不会翔集在上面,并不是因为它灵验,而是取土的地方和塑像的时间,偶然和日辰的旺相两相符合的缘故。
11.35又言:相寺观当阳像,可知其贫富。故洛阳修梵寺有金刚二[1],鸟雀不集。元魏时[2],梵僧菩提达摩称得其真像也[3]。
【注释】
[1]修梵寺: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一:修梵寺,在青阳门内御道北。修梵寺有金刚,鸠鸽不入,鸟雀不栖。菩提达磨云得其真相也。
[2]元魏:北魏。
[3]菩提达摩(?536?):省称达摩。本名菩提多罗,姓利帝利,南天竺(今印度)人。在梁普通元年(520)来到中华,梁武帝迎至金陵,后渡江至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而化,为中华禅宗初祖。
【译文】
又说:占视寺院道观朝阳的神像,可以知晓寺观的贫富。以前洛阳修梵寺有两座金刚像,鸟雀不会翔集在上面。元魏时,天竺僧人菩提达摩说得到了金刚的真像。
11.36或言:龙血入地为琥珀。《南蛮记》[1]:宁州沙中有折腰蜂[2],岸崩则蜂出。土人烧治,以为琥珀。
【注释】
[1]《南蛮记》:即唐代樊绰所撰《蛮书》。
[2]宁州:南宁州,在今云南曲靖南。
【译文】
有人说:龙血入地,化为琥珀。《南蛮记》:南宁州的沙土中有一种折腰蜂,沙岸崩塌蜂子就会飞出来。当地人烧炼此蜂,制成琥珀。
11.37李洪山人善符箓[1],博知,常谓成式:瓷瓦器璺者可弃。昔遇道者,言雷蛊及鬼魅多遁其中。
【注释】
[1]符箓:道教术语。役使鬼神的神秘文字或符号。
【译文】
李洪山人善于书画符箓,博闻多识,曾经对我说:瓷器和陶器有了裂纹的,最好丢弃。以前遇见一位道士,说雷蛊及鬼怪经常隐藏在这些裂纹里。
11.38近佛画中有天藏菩萨、地藏菩萨[1],近明谛观之[2],规彩铄目[3],若放光也。或言以曾青和壁鱼设色[4],则近目有光。又往往壁画僧及神鬼,目随人转,点眸子极正则尔。
【注释】
[1]天藏菩萨:菩萨名。佛典中较少见。《大方广十轮经》卷三:尔时大梵天,名曰天藏,久殖善根,住第十地,是大菩萨摩诃萨。是时众中有天藏大梵,从座而起,整其衣服,右膝着地,以偈问佛。地藏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汉化佛教以九华山为其道场。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其于如来圆寂之后,弥勒菩萨成道之前的无佛时代,自誓度尽六道众生而后成佛。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
[2]谛观:仔细观察。
[3]规彩:佛像顶上圆轮状的光彩。
[4]曾青:即铜矿砂,可作颜料。壁鱼:即白鱼,研细后为银色粉末。设色:涂色,着色。
【译文】
近来佛教壁画里有天藏菩萨、地藏菩萨,在明亮的地方仔细观察,规彩耀眼,好像放出光芒一样。有人说用曾青和壁鱼粉着色,眼睛凑近看就会放光。又壁画中的僧人及鬼神,眼睛会跟着人的移动而转动,画像点睛时恰到妙处就会有这种效果。
11.39秀才顾非熊言[1]:钓鱼当钓其有旋绕者。失其所主,众鳞不复去,顷刻可尽。
【注释】
[1]顾非熊(?854):苏州人。顾况之子,有诗名。
【译文】
秀才顾非熊说:钓鱼应当钓那只有鱼群环绕的鱼。鱼群之首被钓起后,其他鱼儿不会离开,一会儿就可以全部钓上来。
11.40慈恩寺僧广升言[1]:贞元末,阆州僧灵鉴善弹。其弹丸方,用洞庭沙岸下土三斤,炭末三两,瓷末一两,榆皮半两,泔淀二勺[2],紫矿二两,细沙三分,藤纸五张[3],渴拓汁半合[4],九味和捣三千杵,齐手丸之,阴干。郑彙为刺史时,有当家名寅[5],读书善饮酒,彙甚重之。后为盗,事发而死。寅常诣灵鉴角放弹[6],寅指一树节,其节目相去数十步[7],曰:中之,获五千。一发而中,弹丸反射不破。至灵鉴,乃陷节碎弹焉[8]。
【注释】
[1]慈恩寺:唐代名寺,其址在今陕西西安。本为隋朝无漏寺故地,贞观年间高宗李治为太子时,为其母长孙皇后而建,故名慈恩。玄奘法师自西域归国,曾驻锡该寺译经八年,并倡议在寺旁建雁塔,用来收藏从印度带回来的经像。该寺全盛时期有十余院,一千八百余室。神龙(705707)年间以后,进士登科,曲江赐宴,雁塔题名。大诗人杜甫、岑参、白居易等人均有慈恩寺诗。
[2]泔:做饭洗米菜或洗碗用过的水。
[3]藤纸:藤皮纸。
[4]渴拓汁:不详。
[5]当家:本家。
[6]角:较量。
[7]节目:枝干结节。
[8]至灵鉴,乃陷节碎弹焉:《太平广记》卷二二七引《酉阳杂俎》为:灵鉴控弦,百发百中,皆节陷而丸碎焉。
【译文】
慈恩寺和尚广升说:贞元末年,阆州僧人灵鉴擅长射弹子。他制作弹丸的配方是,用洞庭湖沙岸下的土三斤,炭灰三两,瓷粉一两,榆皮半两,泔水沉淀两勺,紫矿二两,细沙三分,藤皮纸五张,渴拓汁半盒,九种原料和在一起,再捣三千杵,一齐动手团成弹丸,放在阴凉处晾干。郑彙任阆州刺史时,有位本家郑寅,喜欢读书饮酒,郑彙很器重他。后来郑寅当了盗贼,事情败露被处死。郑寅经常到灵鉴和尚那里去较量射弹子,郑寅指着一个树节,树节距离有几十步远,说:如果射中,获奖励五千。说完射出一弹,命中树节,弹丸又反弹回来,没有破裂。该灵鉴了,一弹射出,深陷树节之中,弹丸破碎了。
11.41王彦威尚书在汴州之二年[1],夏旱。时袁王傅季玘过汴[2],因宴,王以旱为言,季醉,曰:欲雨甚易耳。可求蛇医四头[3],十石瓮二枚[4],每瓮实以水,浮二蛇医,以木盖密泥之,分置于闹处。瓮前后设席烧香,选小儿十岁以下十余,令执小青竹,昼夜更击其瓮,不得少辍。王如言试之,一日两夜,雨大注。旧说,龙与蛇师为亲家焉。
【注释】
[1]王彦威:太原人。开成元年(836)召拜户部尚书,累官礼部、兵部尚书,卒赠右仆射。按,本条所载内容,另有可以相互参看者。宋代曾慥《类说》卷一六:熙宁中,京师久旱,按古人坊巷以瓮贮水插柳枝,泛蜥蜴,小儿呼曰: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降雨滂沱,放汝归去。时蜥蜴不能尽得,往往以蝎虎代之,入水即死。小儿更曰:冤苦冤苦,我是蝎虎。似恁昏沉,怎得甘雨。
[2]袁王:即为李绅(?860)。唐顺宗第十九子(非诗人李绅)。傅:特指帝王或诸侯之子的老师。
[3]蛇医:即蜥蜴。下文的蛇师亦此。
[4]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译文】
王彦威尚书在汴州的第二年,夏天大旱。当时袁王傅季玘路过汴州,王尚书为他举行宴会,席间说起天旱的事,季玘略带醉意说:想要下雨,太简单了。去找四只蜥蜴,两口十石的瓮,每口瓮都装上水,把两只蜥蜴放在里面,用木盖盖上,用泥封严密,分别放置在人多的地方。瓮的前后放置香案,点上香,选十多个十岁以下的儿童,让他们拿根小青竹竿,不分昼夜轮流击打水瓮,不能有片刻中断。王尚书照他的话去做,一天两夜之后,大雨如注。传说龙和蜥蜴是亲家。
更新于:2个月前基础介绍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译注译注,段成,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一段成式前集卷十一,广知【题解】本篇面目较为驳杂,涉及民俗、炼丹、名物、生理、禁忌、物性、物理、数学、图籍、书法、绘画、技艺等等,故名广知。段成式闻见既广,用心亦勤,博闻多识,而这其中一以贯之的,仍是其博物志怪的著书观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