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部经典本生经 > 夏丏尊

第十四章 不与品

2024-10-03 〔小部经典本生经〕 夏丏尊 本生 不与 经典 夏丏尊

一三一 不与本生因缘 (〔菩萨=长者〕)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竹林精舍时.就提婆达多说的。恰巧那时.比丘众集合法堂.谈论道.「法友啊.提婆达多不知感恩.不知如来之德。」佛走进法堂来.问道.「比丘们.你们此刻会集於此.谈论何事。」比丘众答道.「在谈论如此这般的事。」佛道.「比丘们啊.提婆达多不知恩德.并不始於今日。他在前生也曾不知恩义。」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摩揭陀王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治国时.菩萨是拥有八亿金财产的长者.名曰螺长者。当时波罗奈也有个有八亿金财产的辟利耶长者。这两位长者非常莫逆。可是因了某种事情.波罗奈的辟利耶长者遭了不幸.全部财产都丧失光了。他因陷於穷困.无处投靠.便带了妻去投靠螺长者.从波罗奈出发.徒步走到王舍城.来访螺长者的住宅。螺长者道.「好友来了.」拥抱相迎.殷懃地加以款待。过了几日.螺长者问道.「哦.朋友.你来此何事。」他回答道.「我遭了不幸.全部财产都丧失了.没有可以投靠的地方。」螺长者道.「原来如此。你不必焦忧。」说着便叫人开了自己的宝库.取了四亿金给他.此外.财产、从者、甚至家畜与物品也全部分作二分.将一半给他。辟利耶带了财产回到波罗奈.就重兴家门了。

後来.同样的不幸降临到螺长者身上了。那时螺长者想道.「我以前曾大大地扶助过朋友.将财产平分了给他。如今那友人见了我当不致拒绝.去投靠吧。」於是带了妻.步行到波罗奈。向妻说道.「妻啊.跟我在街市上一同行走.於你是不相称的。我雇马车来接你.你乘着马车.率同许多从者随後来吧。在我打发马车来以前.请暂在这里等候。」乃将妻留在城门口的一家人家的屋里。

於是自己进了波罗奈城来访问长者之家.告以「友人螺长者从王舍城来了。」辟利耶迎接他说.「请进来。」可是见了他的服装.不站起身来.也不向他寒暄.只问.「你来此为了何事。」螺长者答道.「为拜望你而来。」他又问道.「你耽搁在何处。」螺长者道.「宿处还没有定。我把妻留在城门口的一家人家的屋里而来。」他道.「我这里没有地方留你们住宿。现在我将食物送给你.请你拿了到甚麽地方去烹调来吃吧。」就吩咐仆人道.「用布片包一顿婆粉糠给他。」据说那日.他曾叫人筛净了装在一千辆左右车子上的糙米.贮藏在仓库里。他以前曾从螺长者处得四亿金而归的.这忘恩的大恶徒.只以一顿婆的粉糠赠给恩友.仆人将一顿婆的粉糠盛入篮中.拿到菩萨的地方来。菩萨心中想道.「这恶徒以前曾受过我四亿金.而现在他只给我一顿婆粉糠。我收不收呢。」一种念头随即浮现在脑中了。「这不可信赖的忘恩者.因我零落之故.弃绝了与我的友情。若说他所给的粉糠是粗恶之食而不收受.那我也弃绝了友情了。世间愚人以所给之物微薄而拒绝收受.因此常破坏友情。我把他所给的粉糠收下.用自己之力建立友情吧。」便将那粉糠包在布片中.走向街头.回到妻所停留的家里来了。

妻向他问道.「你得到了甚麽。」他回答道.「妻啊.我的朋友辟利耶长者给了我一顿婆粉糠.叫我走出。」妻道.「你为何领受了呢。这样的东西怎能报谢四亿金呢。」说着.就呜咽起来。菩萨道.「妻啊.你不要哭。我因怕断绝了与他的友情.想用自己的力来建立友情.所以把那东西收下了。你为甚麽悲伤呢。」接着就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吝惜而不与.  愚人彼此的友情便断绝。

所以虽只半摩那糠.   我也并不辞谢。

如是则友谊不断.   必能永久。

长者之妻听了此偈.仍然哭泣不止。恰巧那时.有一个螺长者送给辟利耶长者的农仆.从门口进来。这农仆听到了长者之妻的泣声.便走了进来.遇见昔日的主人夫妇。这时农仆俯伏在主人的脚下.哭着问道.『主人.你因何事来此。』长者将经过情形全盘坦白地告诉了他。农仆安慰他道.『主人.我知道了。请你不必忧虑。』说後就伴送到自己家中.叫夫妻二人洗了澡.劝他们用饭。又去关照别的人们。说.『旧主人来了。』过了几日以後.所有的农仆.喧扰着到宫庭去控诉。

国王唤他们近前.问道.『究竟是甚麽一回事呢。』他们将事件毫无遗漏地禀告国王.国王听了他们的话.便唤两长者来.先向螺长者问道.『大长者.听说你曾将四亿金给与辟利耶长者.这话是真的吗。』他回答道.『大王啊.我的朋友为求助於我到王舍城来时.四亿金自不消说了.且曾不问生物与无生物.将所有的财产平分了.以一半给与他。』国王又问辟利耶长者道.『那是事实吗。』他回答道.『大王.是的。』於是国王又问.『此次螺长者来访你时.你可曾好好款待他呢。』他默然不答。国王复对他道.『那时你不是叫人用布片包了一顿婆粉糠给与他的吗。』他听了这话.依然不答。国王与各大臣商议『应如何处置』後.命令臣下道.『你们去到辟利耶家中.将他家中的全部财产给与螺长者。』菩萨禀道.『大王啊.我不要别人的财产。只将从前我所给他的交还我就好了。』於是国王命将属於菩萨的财产交还。

菩萨复得了从前给与辟利耶长者的财产.与许多农仆回王舍城.重兴家业.作布施等善行.依其业报.投生於应生之处。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辟利耶长者是提婆达多.螺长者则就是我。』

一三二 五师本生因缘 (〔菩萨=王子〕)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阿闍波剌榕树下三魔女诱惑之经说的。佛引用了以下面的句子开始的经。

爱、嫌恶与染的三女.   艳冶夺目而出现。

然而如风吹飘落的绵毛一般.  佛将她们屏退了。

佛这样地将此经说至最後时.比丘众集合法堂.谈论起来道.『法友啊.三魔女现出美若天女的几百种姿态.走近佛去诱惑他。但佛竟连眼睛也不曾张开。佛的威力不是惊人吗。』这时佛来到法堂.问道.『比丘们.你们此刻会集於此.谈论何事。』比丘众答道.『在谈论如此这般之事。』佛道.『比丘们啊.我已灭尽一切漏.获得一切智了。不看魔女.毫不足怪。前生我烦恼未尽.希求菩提时.也未尝因烦恼而破了根之自制去看天女般美容.以是遂获得了大王国。』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是一百个兄弟中之最年少者.详情与前面得叉尸罗本生因缘中所说相同。那时得叉尸罗的市民.来访住在市外的菩萨.要求献呈王权.行了灌顶礼。後来他们以天都般的饰物装饰得叉尸罗.以帝释宫的庄严装饰宫城。菩萨进了得叉尸罗市.在宫城的楼阁上揭起纯白的天盖.昇至镶着宝石的玉座.以天王般的尊严仪容就位。又有大臣、婆罗门、居士、刹帝利的王子等.身上着了种种华美的服装.侍立在国王的周围。一万六千个美若天女的舞妓.都是跳舞、歌谣、音乐的名手.熟练最上的游艺.她们一齐跳舞、唱歌、奏乐.宫城充满了歌谣、音乐的声响.宛如海上雷鸣。

菩萨见自己的荣光如是之盛.心想.『我若瞧这些夜叉的天女般的美姿.则是自招灭亡.这旺盛的荣光便看不到了吧。我因遵守辟支佛的训戒.得到了这荣光。』不觉因感激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守持辟支佛的良训.   刚毅不动.不怀怖畏.

不落夜叉的诱惑之网.  大怖畏消灭.而得到安稳。

大萨埵〔菩萨〕如是以偈说法。後以正法治国.作布施等善行.依其业报.投生於应生之处。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赴得叉尸罗获得王权的天子就是我。』

一三三 火焰本生因缘    (菩萨=鸟王)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某比丘说的。那比丘从佛受了业处.前往边境.在某村附近的森林地方定住下来.那时适逢雨期。在雨期的第一月.他出外托鉢时.所住的小舍烧毁了。他因失了住家.非常困苦.遂与信徒们商量。他们说.『晓得了.立刻建造小屋吧。』可是并未着手.三个月便过去了。他因没有适当的住家.遂不能获得业处。雨期终了以後.他未曾得到一分业处.便赴只园来到佛的地方.恭敬地作礼.而後坐在一隅。佛亲切地打了招呼.问道.『比丘啊.你顺利地得到业处了吗。』他将经过情形.不论吉凶.从头细述一遍。佛道.『比丘啊.在前生.畜生也能辨别於自己利或不利.利时就居住下来.不利时就弃了住所迁移至他处。你怎麽不知道那住所对自己利或不利呢。』接着就应他的请求.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而为鸟。他年长後交了好运.成为百鸟之王。那时.在某森林地方的湖边.有一株枝叶繁茂的大树。他在那树的附近.率领一羣鸟类栖居着。因那大树的枝叶伸展到湖的水面.许多鸟栖在枝头上.常将粪落到水面上去。

那湖中有一个名叫犍陀的龙王居住着。龙王心想.『这些鸟常将粪落在我所住的湖中。现在从水面上生起火来.烧了那树.把这些鸟赶走了吧。』他这样地发了怒.於众鸟栖宿在树枝上的夜半.先使湖水如汤般沸腾起来.其次使冒出烟来.最後使发出火焰.高如多罗树。菩萨见火焰从湖面上冲起.便告大家道.『哦.朋友啊.火能烧物.而水能灭火。然而如今水已燃烧起来.我们不能再留在此地了。非迁到别处去不可。』说着就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安稳之地似已有了敌人.   水中冒着烟火.

此大树上如今已无我们的住所.  走吧.湖已为我们所畏怖。

菩萨如是唱了偈後.便带领了听从警告的鸟飞到别的场所去了。而那些不听菩萨的话.留在那树上的鸟.终於被焚死了。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说明四谛。说毕四谛.那比丘证得阿罗汉位。佛又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听从菩萨之言的鸟是佛的从者.鸟王则就是我。』

一三四 禅定清净本生因缘 (〔菩萨=大梵天〕)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法将舍利弗敷衍佛自己在僧迦舍城门所提出的简单问题之事说的。下面的过去的故事便是。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在森林地方临终之际.说道.『非想.非无想.』〔中略〕然而仙人们不信菩萨的高足弟子的说明。因此菩萨从光音天降下.站在空中.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有想者常苦.   无想者亦常苦。

舍离有想.无想的两端啊.  等至之乐才真清净。

菩萨如是说法.讲述高足弟子之德.然後回梵天界。於是仙人们始信高足弟子之言。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将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高足弟子即是今之舍利弗.那大梵天则就是我。』

一三五 月光本生因缘 (菩萨=大梵天)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长老舍利弗在僧迦舍城门敷衍问题之事说的。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在森林地方.临终之际.应弟子们的质问.答说『月光、日光』後.生於光音天。然而仙人们不信长老的解释。因此菩萨从光音天降下.站在空中.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如在此世以智慧   修无念定。

思惟月色、日光.  未来当生光音天。

菩萨如是教示弟子的仙人们.讲说高足弟子之德.复返於梵天界。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将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高足弟子是舍利弗.大梵天则就是我。』

一三六 金色鹅本生因缘 (〔菩萨=鹅鸟王〕)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偷罗难陀比丘尼说的。舍卫城有一个优婆塞.以大蒜赠给比丘尼团。并且吩咐司农园的园丁道.『若有比丘尼来.每人赠二把或三把。』後来比丘尼众常为取大蒜到他家中或农园里去。却说.一日.适逢休息日.他家里已没有大蒜了。偷罗难陀比丘尼与其夥伴一同到他家里去.声言『为取大蒜而来。』他家说.『这里已没有大蒜了.请到农园去取。』她便转赴农园.与其夥伴拿了许多大蒜回去。农园的园丁发了怒.告诉人们说.『这些比丘尼怎麽无限制地拿了许多大蒜回去呢。』少欲的比丘尼众听了这话.也动了气。比丘尼众更诉诸比丘众。他们也生了气.将此事禀告佛世尊。

佛将那比丘尼谴责了一顿以後.向比丘众随机说法道.『比丘们啊.贪欲之人对於生身的母亲.也是不亲切、不顺从的。要这样的人去教化无信心者.使信者的信仰加深.希图得到未得的施物.既得的施物源源不绝.凡此种种.没有一件会成功。反之.少欲的人能教化无信心者.能使信者愈加深信.能得到未得的施物.能使既得的施物源源不绝。』又道.『偷罗难陀比丘尼的贪欲.并不始於今日.前生也是贪婪的。』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在某婆罗门的家里。到了能辨别事理的年龄.娶婆罗门之女为妻.生了三个女儿.名叫南陀、南陀婆蒂、升达利南陀。菩萨死後.妻与三个女儿投靠在别人家里。

菩萨那时生而为鹅.具宿命智。成长後.羽毛金色.很是美丽。他看着自己的雄大的形姿.心想.『我是死於何处而生在这里的呢.』立刻了解『是在人类的世界。』其次观察『我妻婆罗门与女儿们怎样生活着』时.知道『替别人做事.度着困苦的生活。』因此他心里想道.『遮蔽我身体的黄金羽毛.具有可以拉长的性质。今後给她们每人一把羽毛吧。我妻与女儿们由此得以安乐过活了吧。』於是他到她们的住处.停在栋梁上。女儿们与妻见了.问道.『喂.你是从甚麽地方来的。』他道.『我是你们的父亲。在这世间死後.投身为金色鹅。现在我来与你们相会。嗣後你们毋须再被雇於人.过困苦的生活了。我给你们每人一把羽毛吧。将这毛卖了.安乐度日就是。』说後就给以羽毛而飞去。於是那为妻的婆罗门女就富裕而幸福了。

却说有一日.那婆罗门女对女儿们说道.『女儿啊.畜生的心是不可靠的。你们的父亲总会有一日不到这里来吧。这次他来时.将他的羽毛一概拔掉.收归我们所有吧。』女儿们道.『倘如此做.父亲会觉得痛吧.』表示不赞成。婆罗门女性本贪婪.一日.金色鹅来时.便招呼道.『请到这边来.』等他到了她手边.就用双手将他捉住.把羽毛统统拔了下来。因她违反菩萨的意志.用暴力拔取之故.所拔下的羽毛都变成了鹤的羽毛.一根不剩。於是菩萨虽鼓起翅膀.也飞不得了。婆罗门女便将他放入大壶中.给以饵食。可是後来所生的羽毛都是白色。羽翼生成以後.他飞往自己的栖所.不再来了。

结分

佛讲述此过去的故事毕.说道.『比丘们啊.偷罗难陀比丘尼的贪欲.并不始於今日。前生也是贪得无厌的。那时她因贪欲失去黄金.现在又因自己贪婪之故.得不到大蒜。今後她将吃不到大蒜了吧。别的比丘尼也因偷罗难陀比丘尼之故.同样地吃不到大蒜了。所以.即使可以多得.也非知适量不可。又.所得不多时.也非如所得甚多一样地满足不可。决不可作过分的希望。』接着就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须知足於所得.   贪欲是恶事。

因捕住鹅鸟王.  黄金遂从她们手中失去。

佛说此事.从种种方面加以谴责.然後规定了『凡食大蒜的比丘尼皆非忏悔不可』的学处。又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婆罗门的妻即今之偷罗难陀比丘尼.三个女儿即今之三个比丘尼.而那金色的鹅王则就是我。』

一三七 猫本生因缘 (〔菩萨=石匠〕)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迦那之母』的教诫说的。当时舍卫城有一个优婆夷.叫做『迦那之母。』她因女儿的名字得名.优婆夷是已得预流果的圣声闻。她把女儿迦那嫁给某村的同族男子。某时.迦那因事回娘家来。住了二三日後.丈夫遣使者来说.『迦那速归.务望即叫迦那回来。』迦那听了使者的话.对母亲道.『母亲.那麽我得回去了。』母亲道.『你在这里滞留如此长久.须得带点土产回去。』就做起糕来。

恰巧那时有一个托鉢僧.站在她家的门口。这位优婆夷叫那僧就了座.给他在鉢中盛满了那糕。这比丘回去後.把这事告知别的比丘.别一比丘也来取糕。那比丘又将此事告知别一比丘.别一比丘也来取糕。这样把糕给了四个比丘。所做的全数糕施完.迦那仍不能回去。迦那的丈夫两三次地差使者来。第三次差使者来时.叫他传言道.『如迦那不回来.我就要迎娶他女为妻了。』然而因了这缘由.迦那到第三次催促後依然不归.迦那的丈夫便另行迎娶了。迦那接到报告悲伤哭泣。

佛知道了这事.於清晨着衣持鉢.到迦那之母的住处来.就了所设之座坐下.向迦那的母亲问道.『迦那因何哭泣。』其母答道.『因如此这般之故。』佛乃安慰迦那的母亲.说法後离座而起.回到精舍去了。

却说.因三次做好的糕给那四个比丘拿去.以致迦那不能回至夫家的事.给僧团中知道了。有一日.比丘众集合法堂.开始谈论道.『法友啊.四个比丘三次吃了迦那之母所做的糕.致迦那不能回去。大优婆夷因女儿迦那为夫所遗弃.听说非常伤悲呢。』这时佛进来问道.『比丘们.你们此刻会集於此.谈论何事。』比丘众答道.『在谈论如此之事。』佛道.『这四个比丘吃了迦那之母的食物.使她陷於悲叹.并不始於今日。前生也曾使迦那之母苦恼过.』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在石工的家里.成长後.巧於凿石之技。迦尸国某市镇上.有一个大富豪。他在库中藏有四亿金财产。他的妻亡故後.因对於金钱的爱着之心很深的缘故.转生为鼠.栖居在宝物库之上。後来.那富豪的家族都陆续死去.富豪自己也死去.连那村子也消灭了。

那时.菩萨在从前有村子的废墟.凿开了石头雕刻着。那鼠每次出来求食时.见到菩萨.便对他起了爱着心.心里忖道.『我虽有许多财产.但因没法使用.这财产也许会丧失的。不如与这人在一处.靠这财产来过活吧。』因此.有一日.鼠用嘴衔了一个金币.到菩萨那里来。菩萨见了.用温柔的言语说道.『哦.鼠啊.你为甚麽衔了金币来呢。』鼠道.『我以此金币给你使用.也请你给我买肉。』菩萨答应说.『好.』便拿了金币回家.以别的些少的钱买了肉给鼠。鼠得了肉回到自己的栖所.把肉吃了个饱。以後鼠便每日给菩萨以金币.菩萨也每日买了肉来给鼠。

却说.有一日.那鼠被猫捕住了。鼠向猫道.『猫啊.杀我是不行的。』猫道.『为甚麽不行呢.我肚子饥饿.要想吃肉了.非把你杀掉不可。』鼠问道.『你的想吃肉.只是一日的事呢.还是每日都如此。』猫答道.『那当然是随时要吃肉的。』鼠道.『那麽我随时将肉送上吧.请你放了我。』於是猫对鼠说了一声『那麽你得小心.』便把鼠放走了。从此以後.鼠将自己所得的肉分作二分.以一分给猫.其余一分则留作自己享用。

可是.一日.鼠被别的一只猫捕住了。那时鼠也如以前一样地对猫说.求猫把他放了。从此鼠便将肉分作三分来吃。既而鼠又被别的一只猫捕住了.也以同样的条件而得释放。从此鼠便将肉分作四分来吃。後来又有另一只猫将鼠捕住了.鼠也以同样的条件而获救.从此鼠便将肉分作五分来吃。自从将肉分作五分来吃.之後.鼠因食物不足.身体衰弱.肉瘦血减了。菩萨见了鼠.问道.『鼠啊.你怎麽瘦弱了。』鼠回答道.『因为这个缘故。』菩萨安慰鼠道.『那麽你怎麽不早告诉我呢。我来救你吧.』

於是菩萨凿好了一块透明的晶石.把中间挖空了.拿来吩咐鼠道.『你走入这里面好了。倘猫来了.不论任何一只.你用强硬的话骂他吧。』鼠便走进那水晶石中躺着。不久.一只猫来了.说道.『不给我肉吗。』鼠对猫骂道.『哦.恶猫啊.为甚麽要给你肉呢。你去吃自己孩子的肉吧。』猫不知鼠躺在水晶石中.怒不可遏.便叫『捕住你.』猛扑过去.胸膛撞着水晶石.立时心脏破裂.眼珠几乎迸出.当场毙命.倒在一旁。其他几只猫.以同样的经过.也都死了。从此以後.鼠就毫无恐惧.每日给菩萨两个或三个金币。彼此和洽度日.毕生不破友情.依其业报.各投生於应生之处。

结分

等正觉者佛述此过去之事毕.复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一只猫得食以後.  忽然第二只猫出现了.  第三、第四也跟着而来.  但他们都因水晶石碎身而倒毙。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四只猫即今之四个比丘.鼠是迦那之母.凿制晶石的石匠则就是我。』

一三八 蜥蜴本生因缘 (〔菩萨=蜥蜴〕)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伪善者说的。其故事与前面猫本生因缘〔第一二八〕相同。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为蜥蜴。那时在国境以内的村子附近的森林地方.有一个证得五通的仙人作着非常的苦行.住在一小舍中。村人对那仙人都极尊敬。在仙人不时往来的道路之旁.有一个蚁塚。菩萨〔蜥蜴〕便住在那丘中。他住在此处.常一日两三回到那仙人的地方去.倾听富有教训、意义深长的话.然後恭敬地向仙人作礼.回到自己的住所。後来那仙人向村人辞行.离开该地而他去了。自那有德的仙人去後.另有一伪善的仙人来.住在那小舍中。菩萨以为『这次来的仙人大概也是有德的.』便到他那里去。

却说.有一日.时当暑季.起了不合时季的风暴.蚁从蚁塚中爬出。蜥蜴想吃那蚁.四处匍匐着。村人们出去.捉了许多蜥蜴.用那适於烹调油肥之物的酸醋与砂糖把蜥蜴肉加味烹调了送给仙人。仙人吃着蜥蜴肉.因其味美.生了味觉欲.寻思『此肉味道极好.究竟是甚麽肉呢.』及知道『是蜥蜴肉.』便想.『我这里不时有大蜥蜴来的.杀而吃其肉吧。』於是仙人把锅子、酥油与盐等物放在一边.又手执木槌藏在黄衣的袖内.坐在小舍的门口.等候菩萨到来.表面上则装着非常冷静的样子。

菩萨打算『今晚去访问仙人.』便离住处而去.到了将近仙人的居处.见仙人神情十分兴奋.心里忖道.『仙人的神情不若平日坐着时的平稳.他对我.眼色凶险。好生看着吧。』那时菩萨适在仙人的下风之处.闻到蜥蜴肉的气味了。想道.『这伪仙人现在一定已吃过蜥蜴肉了.一定是因为此肉味美起了味觉欲.想乘我到他的地方来时用槌将我击毙.把我的肉烹调来吃。』因此之故.他不走近那仙人去.就转身回去了。仙人知菩萨不近前来.心想.『这蜥蜴一定晓得我有杀心.所以不来。他现在虽不到我这里来而想回去.我却不让他如此。』遂拿出槌来投掷过去。那槌碰着了菩萨的尾尖。菩萨很快地逃入蚁塚.从另一端的洞口探出头来叱责他道.『你这伪仙人啊.我之所以到你的地方来.是因了以你为有德的缘故。现在我已明白你是虚伪的东西。像你这样的大恶贼.实不配着此种仙人的服装。』接着就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愚人啊.结鬘於你何用.  皮衣於你何用.

你不是只饰外观.   心中充满了贪欲吗。

菩萨这样地把那伪仙人谴责了一顿以後.便爬入蚁塚去了。伪仙人也就离那场所而去。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伪仙人即今之伪善者.以前那位有德的仙人是舍利弗.蜥蜴则就是我。』

一三九 二重失败本生因缘 (〔菩萨=树神〕)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竹林精舍时.就提婆达多说的。相传.那时比丘众在法堂上谈论道.『法友啊.如果火葬用之薪.两端都燃烧了.而中央部分受了沾污.那麽不论在森林中或在村子里都不能再作柴薪用了。提婆达多亦然.他因此解脱之教出家.两方失败而遭排斥.其结果远离了在家的享乐.而於沙门的所作也不能成就。』这时佛来到法堂.问道.『比丘们啊.你们此刻会集於此.谈论何事。』比丘众答道.『在谈论如此之事。』佛道.『比丘们啊.提婆达多的二重失败.并不始於今日。前生也有过同样的失败。』接着便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为树神。那时某村中有渔夫等住着。却说.某时有一渔夫.带了年青的儿子.手执钓钩出去.走到平日他们大家钓鱼的池边.投下钓钩。钓钩将沈在水中的一段树根钩住了。渔夫拉不起来.心想.『一定是一条大鱼。差儿子到妻那里去.叫妻与邻人吵闹吧。这样就没人会来希冀分配获物了。』於是对儿子道.『你从这里回家去.告诉你母亲说.已钓到了大鱼。叫她与邻人吵闹。』吩咐儿子前往。却说他因拉不起钓钩.担心钓钩折断.便将外衣脱了丢在岸上.跃入水中去。他由於得鱼的贪欲心.这里那里地搜索鱼儿.撞着树根.撞坏了两只眼睛。丢置在岸上的外衣.被贼偷去了。他痛得心神颠倒了.一只手掩着眼睛从水中爬起.发着抖去寻摸外衣。

却说.渔夫之妻在家里开始去寻是非.她打算『做些出人意料之外的事.』便在一只耳朵上挂了多罗树叶.一只眼皮用锅煤涂黑了.抱着犬出去访问邻右。有一女友见了.便道.『你一只耳朵上挂了多罗树叶.一只眼皮涂得墨黑.如抱爱儿似地抱着犬.从这家走到那家。唉.你疯了。』渔夫之妻道.『我没有发疯。你毫无理由.用恶语侮辱我。喂.拉你到村长那儿去.叫你付八迦诃婆那的罚金。』於是口角起来.二人同到村长那儿去了。然而裁判的结果.罚金却科在渔夫之妻这方面。人们将她绑了起来.『快付罚金.』用笞鞭挞她。

树神见到渔夫之妻在村中所行的事与渔夫在森林中所遇的灾难.站在树叉间说道.『哦.渔夫啊.你在水中与在陆上所做的事.都是恶事.两方都归失败了。』接着便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眼睛失明.衣服被夺.  妻在友家受笞刑.

不论在水中、陆上.  你所做的事都错了。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渔夫是提婆达多.树神则就是我。』

一四〇 鸟本生因缘 (〔菩萨=鸟王〕)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有名的慈善家说的。其事件出在第十二编跋陀娑罗树神本生因缘〔第四六五〕中。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而为鸟。一日.国王的司祭官在郊外沐浴.身上涂了香.着了花鬘.穿了上好衣服.回到城市中来。城门的拱门上.有甲乙两鸟栖止着。甲鸟向乙鸟说道.『朋友.我来将粪撒在这婆罗门的头上吧。』乙鸟道.『莫作此种恶事。这婆罗门是个伟人.使伟人动气是不行的。他如恼怒起来.会将鸟统统杀死吧。』可是甲鸟却说.『无论如何我非这样做不可。』乙鸟道.『那麽你一定就会被发觉的.』说着迳自逃走了。当婆罗门在那城门的拱门下通过时.那鸟就如抛花彩般将粪撒在婆罗门的头上。婆罗门非常愤怒.以致憎恨所有的鸟了。

那时有一个管米仓的婢女.在仓门前将米摊开了晒在日光中.在旁看守着.既而睡去了。一只山羊见婢女睡着了.便跑过来吃米。婢女醒来见到山羊.立刻将他赶走。婢女再睡熟以後.第二只、第三只山羊跑到那里来吃米。婢女三回将羊赶走.心里想道.『这山羊再三来吃米。晒着的米已被吃去一半.损失自然极重。须使山羊不再来才是。』於是在火把上点着了火.拿在手里假装睡熟而坐着.一只山羊来吃米了。婢女立即跳起来.用火把去打.於是火烧着山羊毛了。山羊因身上烧起来.心想『灭火』而奔跑.跃入接近象厩的有枯草的小屋.去擦身子。火延及枯草.烧了起来.延烧至象厩.象身也烧着了.有许多象负了伤。兽医无法医治.乃去禀告国王。

国王向司祭官问道.『师啊.兽医说不会治疗象.你可知道有甚麽良药吗。』司祭官道.『大王.知道的。』国王道.『求甚麽好呢。』司祭官道.『大王啊.鸟的血精是好的。』於是国王命令臣下道.『那麽杀鸟去采血精。』从此以後.鸟相继被杀.但并不能得到血精。鸟的屍体到处累积.所有的鸟都大起恐怖了。

当时.菩萨〔鸟〕率领了八万只鸟.住在火葬场的森林中。有一只鸟来.将这次鸟族发生大恐怖的事件告知菩萨。菩萨心想.『欲除我同族所遭遇的恐怖.只此一法。我就试行此法吧.』乃行十波罗蜜.由慈波罗蜜引导着.一跃而抵宫城.从开着的大窗子里飞入.到了玉座之下。时有一男子想将那鸟捕住。国王就了玉座.制止说.『捕捉不得。』菩萨凝神行着慈波罗蜜.好一会.然後从玉座下出来.向国王说道.『大王啊.国王应不为乐欲等所囚而行政治。又.应为之事应注意熟虑而後为之。又.现在所行之事.有成就之望者则行.无成就之望者则不可行。倘若国王所行之事本无成就之望.而强要施行.则人民为大恐怖所袭.遂起死的恐怖。司祭官因心中怀恨在说谎语。鸟是并没有血精的。』

国王听了鸟的话大悦.将黄金的精致的椅子赐与菩萨.叫他坐下。等待着菩萨就席.以百千次精制的油涂在羽毛上.进献那用金器盛贮的国王自用的美食.又使他饮了饮料。菩萨充了饥而无苦痛时.国王向菩萨问道.『智者啊.你说「鸟是没有血精的。」为何鸟没有血精呢。』菩萨道.『因此缘由.』乃用了响彻天宫的声音说法.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心脏不绝地因恐怖而颤抖.  身为一切世间而痛楚.  鸟安有血精.  这是我同族的常态。

菩萨这样地宣说了理由.又教诫国王道.『大王啊.国王不应不加思虑而行事。』国王大悦.将王权授给菩萨。菩萨再交还给国王.复授国王以五戒.恳求对於一切有情加以保护。国王听了法话.即允许保护一切有情.并常与鸟以食物.於是每天煑米数十斤.加和各种佳味.捣碎以饲羣鸟.对於菩萨则特别给以国王的常食。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将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波罗奈国王是阿难.鸟之王则就是我。』

更新于: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