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三)
○第六明众海云集。众虽深广难测。略启十门。一集意。二集因。三辨类。四定数。五权实。六地位。七前後。八有无。九闻不闻。十释文。今初。
【疏】初来至佛所者.何所为耶。有十义故。一为影响。为主伴故。二为作辅翼。得圆满故。如普贤等常随之众。三为守护如来。如执金刚等。诸佛住处.常勤护故。四为庄严。如道场神等。常为严净佛宫殿故。五为供养。如偈赞.即正行供养。华幢等.即财供养故。六为发起此经。诸请难者.即其事故。七为闻法获益。当机领悟.即其类故。八为表法。诸首诸林。表信行等.皆同名故。及座出菩萨等.显奇特故。亦通表万行俱成佛故。九为顺证。佛菩萨等。证说不虚故。十为翻显。即声闻不闻。显法不共故。为斯多意。所以众海云集。非唯证信而已也。(【钞】一为影响者。此集意中十意。皆暗取下经。此初义引。即诸大菩萨。及下证法如来。皆互为主伴。若影之随形。响之应声。余可知。)
○第二集因
【疏】集因有十。一曾与毗卢遮那如来同集善根故。二蒙佛四摄曾摄受故。三往在生死闻圆法故。四曾发大心护一切故。五往发大愿.愿事佛故。六随逐如来无厌足故。七乐闻正法.心无倦故。八善能散灭我慢心故。九福智已净。身周徧故。十同一法性善根大海之所生故。为此多义.得与斯会。中有集因.亦通集意。及随诸众.各有别因。可以思准。(【钞】及随诸众各有别因者。即下经文随名叹德。)
○第三辨类
【疏】辨类.即上集意。便成十类。一影响众。二常随众。三守护众。四严会众。五供养众。六发起众。七当机众。八表法众。九证法众。十显法众。准前可知。
○第四定数
【疏】定数者.称法界众.焉能数知。即文而言。九会都数.总有一百七十五众。都序之中.有四十一众。谓同生有一。异生三十九。师子座中一。若兼取前菩提树中所流。及宫殿中无边菩萨。总四十三众。此四十三.徧於九会。第一会中有二众。谓新集十方众。佛眉间众。添成四十五。第二会。有新旧二众。第三四会。各有四众。谓新.旧.及证法众.天众。第五会一百一十一众。谓新旧众。昇天品内供养众有一百七。并天众。证法众。第六会四众。谓天众。同生。异生。证法众。七八两会。各唯一众。谓普贤等旧众。第九会三众。谓菩萨。声闻。及天王等旧众。旧众虽重。随会别故。并皆取之。然此诸众。或总为一.一乘众故。或分为二.以有实众。及化众故。或可为三。人。天。神故。或为四。佛。菩萨。人。非人故。或五。非人开天神故。或六。加畜生故。或七。天分欲色故。或八。菩萨有此界他界故。或九。他方有主伴故。或十。加声闻故。或一百七十五。如前说故。或无量无边。义类多方故。一一或以刹尘数等为量故。又如新集菩萨。毛光出众。例上皆尔。故一一众.皆无分齐。此犹约相别。若融摄.一一会中皆具一百七十五众。以称法界缘起之会。互相在故。上且约一界。若通十方。及异类.刹尘帝网.无尽无尽。是为华严海会众数。
○第五权实
【疏】权实者。夫能对扬圣教.影响其迹。靡不是权。当机之流.多皆是实。诸教所明.秽土之中.杂类.菩萨声闻.皆通权实。地前是实。地上是权。法身无生。生五道故。净土菩萨唯实。实报生故。杂类声闻是权。摄论云。欲令净土不空。化作杂类众故。若依此经。同生异生.皆通权实。海印定现.实德摄故。随缘随位而示现故。第二会初云。莫不皆是一生补处故。对前十类辨权实者。影响一众.自有二类。一果德众。谓能加证法诸佛.互为主伴。非权非实。若位极菩萨.影响一向是权。故有经云。昔为释迦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为菩萨等。当机唯实。余八通权实。(【钞】对前十类下。对前别辨。云互为主伴非权非实者。然权实有其二类。一本高迹下。如佛为菩萨。二本下迹高。如菩萨为佛。今既是佛。则非迹下。实是如来。又非本下。则是实非权。无权可对。故亦非实。同果海故。)
○第六地位
【疏】地位者。有说一切皆是果位。以是舍那海印现故。或说一切皆因。果海非可见闻。世尊亦是因者。识所现故。或皆通因果。果不舍因.随类现故。因位愿力.助佛化故。当机之流.正修趣故。或俱非因果。缘起大众.同真性故。将此对前权实。则果位一向权。因位通权实。若对前十类。影响证法通因果。余八唯因。因位高下.难以准定。
○第七前後
【疏】前後者。初列菩萨。後列余众者。表从本以起末。下赞。即後明菩萨者。表寻末归本。良以本末无二。故二文互举。又从本流末.必先小後大.故自在天为末。摄末归本.必从深至浅.故先明自在。然皆显法界缘起。逆顺自在故也。又表四十二位。一一皆彻因门。并该果海。故互举前後.令物不作优劣之解故。(【钞】又从本下。通妨。谓有难言。就前列中。既菩萨为本。杂类为末。先本後末。即合诸天之内。从自在天.次明广果。次列三禅等。何以先明欲界。後列初禅二禅等耶。是则先小後大矣。故今答云。菩萨为本。犹如一乘。杂类为末。如流三乘。三乘之中。初於鹿苑转於四谛。渐次归大。故先列欲界。後列色界。如次而上。故云先小後大。故自在为末。末即末後耳。摄末归本者。又有难言。赞德之中。表寻末归本。後明菩萨者。则合先明日月天赞。末後方明自在天赞。何以杂类之中。先明自在赞耶。故今答云。摄末归本。必从深至浅。谓菩萨是所归之本。杂类是所摄之末。摄末必从胜先摄。如海摄百川。必先摄江。次摄大河。次摄小河。次摄沟洫。故摄归一乘。先摄权大。次摄缘觉。次摄声闻。次摄天人。一毫之善。无不皆摄。故先明自在天赞。表是所摄之中先摄胜也。末明月天等。表所摄之中。後收劣也。)
○第八有无
【疏】有无者。亦有十类。一约界.无无色。二约趣.无地狱。此二非器故。若约转生.有地狱天子。若约所益.亦通无色。三界皆益故。三约洲.但列阎浮。余三略无故。或成难故。四约乘.无二乘。不共教故。下为显法.亦不见闻故。智度论云。若小乘经初.唯列声闻。若大乘经初.俱列菩萨声闻。若一乘经初.唯列菩萨。故指此经为不共教。或大乘经唯列小者。为引摄故。如金刚经。或唯列大.亦属大乘。主伴具者.必是一乘。五约部.无四众。未说小教故。六约主.无人王。王未知故。七约三聚.无邪定。彼障隔故。生盲之流.但冥益故。八约内外.无外道。非彼测故。九约诸天.无无想。入邪定故。十约善恶.无恶魔。不为违害.天中摄故。上十且随相说。圆融应有.即无所不具。
○第九闻不闻
【疏】闻不闻者。约权。前後皆互得闻。约实。当会自闻。纵不起前而趣於後。亦各不相知。若约顿机。许一时顿领。(【钞】纵不起前下。通妨。谓有问言。若约实众不互闻者。如来说法。既不起前而趣於後。如何听众不得互闻。故今答云。约佛。前後圆融。约根。互不知觉。故法慧云。一切阎浮提。皆言佛在中。我等今见佛。住於须弥顶。则知各不相知也。)上之九门。且从显着。略为此释。中本广本。或隐或显。不可执文。
○第十释文。
【疏】释文者。第一会中。前总四十众。大分为二。初一同生。余是异生。地论云。解脱月是同生众故。又云。同生众请。则知兼有地前。明知不约地位。余释云云。不符论意。云何名为同异生耶。然有二义。一谓杂类。作诸异生种种形故。菩萨得法性身.同人作一类菩萨形故。二菩萨为同者。通诸位故。神等为异。法界差别德故。(【钞】四十众.以配三贤十圣。下师子座众.以配等觉。眉间出众.以配妙觉。则四十二众配四十二位。於理甚直。)其四十众.文皆有三。一标数辨类。二列名结数。三摄德周圆。今初同生众中。第一标数辨类。
有十佛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所共围绕。
【疏】初标数中。佛世界者。世界略有三类。一世界。二种。三海。今云世界.则非种非海。权实共许一三千界.一佛化境故。或名佛刹.佛土.皆准此也。微尘者。七极微量也。谓抹三千界并为微尘。一尘为一菩萨。则数已难量矣。况举十数.表无尽耶。菩萨摩诃萨者。辨类也。即拣非余众。具云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今从略耳。然有三释。一菩提是所求佛果。萨埵是所化众生。即悲智所缘之境。从境立名。故名菩萨。二菩提是所求之果。萨埵是能求之人。能所合目.故名菩萨。三萨埵此云勇猛。谓於大菩提勇猛求故。摩诃云大。大有四义。一者愿大.求大菩提故。二行大.二利成就故。三时大.经三无数劫故。四德大.具足一乘诸功德故。前二通地前。後二或唯地上。更有诸大.亦不出此。此等并是舍那佛自眷属。动止常随。故云所共围绕。
○第二列名结数。
其名曰。普贤菩萨摩诃萨。
普德最胜灯光照菩萨摩诃萨。
普光师子幢菩萨摩诃萨。
普宝焰妙光菩萨摩诃萨。
普音功德海幢菩萨摩诃萨。
普智光照如来境菩萨摩诃萨。
普宝髻华幢菩萨摩诃萨。
普觉悦意声菩萨摩诃萨。
普清净无尽福光菩萨摩诃萨。
普光明相菩萨摩诃萨。
海月光大明菩萨摩诃萨。
云音海光无垢藏菩萨摩诃萨。
功德宝髻智生菩萨摩诃萨。
功德自在王大光菩萨摩诃萨。
善勇猛莲华髻菩萨摩诃萨。
普智云日幢菩萨摩诃萨。
大精进金刚脐菩萨摩诃萨。
香焰光幢菩萨摩诃萨。
大明德深美音菩萨摩诃萨。
大福光智生菩萨摩诃萨。
如是等而为上首。有十佛世界微尘数。
【疏】先列其名。後结略显广。今初.夫圣人无名.为物立称。虽得名千差.而多依行德。行德皆具.而随宜别标。先十同名普者。显具法界总相德故。後十异名者。显具法界别相德故。总别相融.同一法界。今初十名之普.是别之总。普下十异.显即普能别。普义方成。此是古今诸佛同行普贤之行。随於诸位.差别不同。纵成正觉.亦普行摄。故先明之。言普贤者。体性周徧曰普。随缘成德曰贤。此约自体。又曲济无遗曰普。隣极亚圣曰贤。此约诸位普贤。又德周法界曰普。至顺调善曰贤。此约当位普贤。又果无不穷曰普。不舍因门曰贤。此约佛後普贤。位中普贤.悲智双运。佛後普贤.智海已满.而运即智之悲。寂而常用.穷未来际。又一即一切曰普。一切即一曰贤。此约融摄.所以先列者。为上首故。法门主故。法界体故。一切菩萨无不乘故。无一如来非此成故。令诸闻者.见自身中如来藏性.行普行故。上虽多义离释。今从别称合释。无处不贤.名曰普贤。即体普也。此一为总。余九为别。
二德普。谓称性之德。充於法界以为最胜。委照无遗.如灯之光。
三慧普。徧照严刹.决定高出故。
四行普。内行圆净.智焰外烛.故称为妙。
五音普。具一切音.演佛净土.深广高出之行故。
六智普。照佛法界无尽境故。
七心普。智宝严於心顶.通行等华。高出物表故。
八觉普。徧觉性相.声皆悦机。故无不归者。
九福普。障无不净。称真无尽故。
十相普。无光相之光相.徧益众生故。六相圆融。思之。
二海月下十异名菩萨。一海月光大明者。十德十山.皆依大海。十地十度.皆依佛智。海中看月.净而且深。依智严刹.深而且净。如海即大。如月即明。故名之。
二讲如雷震。故曰云音。辩才泛灧犹如海光。又海上有光.天涯无际。佛智起用.一念普周。净惑无穷.名无垢藏。
三修治二严。犹如净宝。秘密高显。故有髻言。
四法王出现.作用自在。二严圆满.为功德光。
五勇猛化生.不染化相。雨法玄妙.如解髻珠。
六慈云智日.互相资映。长劫普应.高出如幢。
七坚利智慧.与精进俱.故得称大。智为行本.若脐为寿因。
八戒等行发.是为香焰。种智高直.故曰光幢。
九智光徧照.是大明德。称真适物.名深美音。
十大智发光.徧照佛境。令福非福相.所亦称大。(【校】所亦.净源疏注及续藏作所以。嘉兴藏疏本作福亦。)
二如是等下。结略显广。
○第三摄德圆满。
此诸菩萨。往昔皆与毗卢遮那如来共集善根修菩萨行。皆从如来善根海生。
【疏】文二。初别叹胜德。後总结多门。初中亦二。初二句就缘叹。余就行叹。今初。初句往因同行.显主伴有由。後句从德海生.明长为辅翼。言毗卢遮那者。毗即徧也。卢遮那.光明照义。回就方言。应云光明徧照。然有二义。一身光。徧照尽空法界.乃至尘道。二智光。徧照真俗重重法界。身智能所.合为一身。圆明独耀。具德无边。故立斯号。又毗者.种种义。卢遮.障义。那者.尽义。入义。即种种障尽。种种德圆。故普贤观经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徧一切处。即身亦徧。非唯光徧。又云。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即土亦光矣。又云。常波罗蜜所摄成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即德圆义。又云。净波罗蜜灭有相处。即障尽义。又云。乐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不见有无诸法相处。即证入义。又云。如寂解脱。乃至般若波罗蜜.是色常住法故。明皆即应即真.为本师矣。此经文证.本品当辨。(【钞】又毗者种种下。释毗卢名。以梵语多含。故有此释。下後引经具释。然彼经由普贤令行者忏悔。行人问云。我於何所忏悔。故有此教。今以疏间经。当总引经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徧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摄成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净波罗蜜灭有相处。乐波罗蜜不得身心相处。不见有无诸法相处。如寂解脱。乃至般若波罗蜜。是色常住法故。但观经文。自分经疏。)言共集善根.即备道资粮。修菩萨行.即作所应作。云何共集.互为主伴故。主伴有三。一回向主伴。二同行主伴。三如相主伴。皆称共集。(主伴有三者。一回向主伴。所修善根.互相回向故。今成佛递为主伴。二同行者。同修禅戒等行。三二俱称性。居然相收。)後句言善根海生者。谓佛德无边.积妙法宝。智定盈洽.故称为海。从生有四。一从自佛善根海生。谓已圆十身故。二从本师海生。佛为胜缘。曾已摄受授法.令行得成满故。三与遮那同於余佛海生。以上云共集故。四从法性佛海生。以上德海.诸佛共同.平等一味。但称性修.即是从生.不拣自他故。梵本云。与佛同一善根海生。(从自佛者。由普贤等自圆十身。十身之中有如来身。依於佛身起菩萨用。云从彼生。)
诸波罗蜜悉已圆满。
慧眼明彻等观三世。
於诸三昧具足清净。
【疏】第二就行德以叹。夫大士必崇德广业。虚心外身。崇德故.进齐佛果。广业故。行弥法界。虚心故.智周万法而不为。外身故.功流来际而非已。故德难名矣。(【钞】崇德广业者。周易上系云。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虚心外身者。即老子意。彼云。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又云。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今借其言。谓菩萨虚旷其心。智绝能所。亡身为物。一向利他。故下经云。菩萨所修功德行。不为自己及他人。但以最上智慧心。利益众生故回向。即斯意也。)略分为三。一明自分因行德。二胜进果行德。三二行无碍德。初中亦三。一自利行圆。二利他行满。三证理位极。今初有三句。一诸度行圆。谓六度。十度。八万四千。多劫积集.究尽事理。故云圆满。
二慧眼下。十眼明彻。分别名慧。照瞩称眼。障翳斯尽.智无不瞩。故云明彻。五眼之中。慧眼观理。理无异味.故云等观。十眼之中。慧眼观事。事无不见.故名等观。是则委见其事为明。深达其性为彻。欲以一眼合诸.具通事理.但举其慧。
三於诸下。深定已满。三昧者。此云等持。远离沉掉.平等持心。趣一境故。而云诸者。其余诸缘.亦一境故。真如三昧为其定体。随境入别.尘数多端.故云诸也。横则无定不穷。竖则深入无际。故云具足。定障永亡.故云清净。
辩才如海。广大无尽。
具佛功德。尊严可敬。
知众生根。如应化伏。
【疏】第二辩才下。利他行满。有三句。即三轮化益。一语含四辩.即正教轮。辩谓巧显深理。才谓巧应机宜。万法咸演.则广大无涯。千难殊对.则无竭尽。故如海也。又海遇风缘.则洪浪云涌。智逢机请.则口辩波腾。请者既许无边。辩亦广大无尽。
二具佛下。身业.神通轮。谓三业无失.智深叵挠。为具佛功德。故得外仪俨若。肃然可敬。
三知众生下。意业.记心轮。根义总明.文含性欲。言如应者。根有生熟。化不失时。器有大小.授法无谬。化谓教化。即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伏谓调伏。即应折伏者而折伏之。由此具行.入正法故。(【钞】即应摄受下。即胜鬘经文。由此具行入正法故者。即取意结之。彼云。折伏摄受。令正法久住。多分折伏刚强。摄受柔弱。)
入法界藏.智无差别。
证佛解脱。甚深广大。
能随方便入於一地。而以一切愿海所持。恒与智俱。尽未来际。
【疏】第三证理位极。亦三句。一证理法。谓以大智。证入平等真法界藏。依佛性论说。有五藏。一如来藏。谓在缠含果法故。二自性清净藏。谓在缠不染。三法身藏。谓果位为功德所依。四出世间上上藏。谓出缠.超过二乘菩萨。五法界藏。谓通因果。外持一切染净有为.故名法界。内含一切恒沙性德.故复名藏。此义宽通.故今证入。言智无差别者。所证之藏平等。要无分别智方契。此则智自无差。即由上义.能所不殊。又此能证智与所证藏.冥合一味。无有境智之异.故云无差。此复有二。一同无相故。下经云。无有少法为智所入。亦无少智而入於法。二同法界故。则能所各互摄尽。故下云。无有智外如。为智所入。智摄如尽故。亦无如外智.能证於如。如全摄故。若皆一味。岂令智同於境而无智耶。古德释云。智相尽故不有。能令智相尽故不无。不尔。岂令诸相皆尽。而智独存。(【钞】智相尽故不有。则同如一味。能令智相尽故不无。则智有功能。反照智空。不取于智。斯为真智。故不无智。不尔下。反释.反成不有一味之义。)是故於境.则不碍真而恒俗。於智.则不碍寂而恒照。即境智非一。境则不碍俗而恒真。智则不废照而恒寂。即境智非异。境则空有无二。智则寂照双融。故云无差别也。上来所释。约真理寂寥。与止寂相顺。俗谛流动。与观照相顺。起信等中。且为此释。(言起信等者。出其所据也。等取瑜伽。及别经论。言起信中者。即彼修行信心分中云。云何修行止观门。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鉢舍那观义故。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若修止者。住於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想。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於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若从座起。去来进止。有所施作。於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久习纯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释曰。上皆论文。止中则知无相。不生不灭。观中常念方便。及分别因缘生灭。明是止顺於理。观顺於事。又论下文云。复次若人唯修於止。则心沉没。或起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修观。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等.释曰。上亦多就事明观。又下论云。唯除坐时。专念於止。若余一切。悉当观察应作不应作。止观俱行。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释曰。此之双行。亦明念自性不生是止。念因缘和合是观。故疏出论意。真理寂寥。与止寂相顺。俗谛流动。与观照相顺。而上云。等取瑜伽者。瑜伽七十七中。亦说禅定。有於三品。一奢摩他品。二毗鉢舍那品。三双运品。大旨与起信多同。故致等言。)未尽其源。以令照真不得名照。照俗之时.不即寂故。(未尽其源下。次辨顺违。文虽顺论。不知诸论且约一相。便将寂照敌对真俗。故是有乖。以令照真下。出其有乖所以。由以寂对真故。单照真时无照。以照对俗故。单观俗时无寂。故统收经论中意。或以理观对於事止。谓契理止妄是也。或以事观对於理寂。谓无念知境是也。或事观对於事寂。谓观於一境。心不动摇是也。或理观对於理寂。忘心照极是也。略举其四。广如贤首品。此犹约单观。若约双融事理。如下疏文。)今正释者。谓言用则同而异。由境不能照.智有照故。言寂.则异而同。境智无异味故。同故无心於彼此.忘心契合故。异故不失於照功.智异木石故。故名真智证理。境则唯寂。智则寂而常照。(今正释者下。申正义。约证理以释境智非一异义。即肇公般若无知论中之意。而便以疏.间而释之。彼论先有难云。圣智之无。惑智之无。俱无生灭。何以异之耶。答曰。圣智之无者.无知。惑智之无者.知无。其无虽同。所以无者。异也。何者。夫圣心虚寂.无知可无.可曰无知。非谓知无。惑智有知。故有知可无。可谓知无。非曰无知也。无知.即般若之无也。知无.则真谛之无也。是以般若之与真谛。言用.则同而异。言寂.则异而同。同故.无心於彼此。异故.不失於照功。是以辨同者同於异。辨异者异於同。斯则不可得而异。不可得而同也。何者。内有独鉴之明。外有万法之实。万法虽实。然非照.不得内外相与以成其照功。此则圣所不能同.用也。内虽照而无知。外虽实而无相。内外寂然。相与俱无。此则圣所不能异.寂也。是以经云。诸法不异者。岂曰续凫截鹤。夷岳盈壑。然後无异哉。诚以不异於异。故虽异而无异耳。故经云。甚奇世尊。於无异法中。而说诸法异。又云。般若与诸法。亦不一相。亦不异相。信矣。释曰。但观上来所引论文。则疏之中。自分主客。但观疏文中间释论。则论旨趣。居然可知。)若约照俗。则以後得智.照差别之境。若约融真俗者。境则真俗不二。智则权实双行。亦为一味而不失止。以虽双行而即寂故。若约三观。及融境智。至下当辨。(若约三观下。约三观说。谓空观。假观。中道观。在心.则空假中一心。对境.无谛有谛中道第一义谛三谛之境。三观自有三止。空观有体真止。假观有随缘止。中道观有离二边分别止。三止三观。六法一时。以契一谛三谛之境。境智一味。则有九法。皆成一味。更有异门等。并如下说。)
二证佛下。明证果法。言解脱者。谓作用自在。如不思议法品说。於一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事等。总有十种。广如彼说。即用而真.故甚深。用无涯畔.故广大。上穷彼际。故云证也。
三能随下。明得位极。谓普贤身徧於六位。随在一位.以愿海力.持於一切。故旧经云。在於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今此文顺西国。若顺此方。应云。能以方便。随入一地。以愿海力。摄持一切地。然有引梵本。广明此中句数开合不同。不必应尔。何者。夫译梵为唐。诚乃不易。苟文小左右。贵於旨不乖中。若理不可通。则正之以梵本。译人意近。则会之以旧经。言异意同。何必广引。(言译梵为唐诚乃不易者。按道安法师云。译梵为秦。有五失本。三种不易。即叡公摩诃般若经序所明。言五失本者。一梵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梵经尚质。此方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二失本也。三梵经委悉。至於叹咏。叮咛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繁。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梵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或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誊前辞。已乃复说。而悉除之。此五失本也。又三种不易。何者。然般若迳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险易。而删古雅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载之上微言。传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虽千年。而以近意裁量。彼阿罗汉.乃竞竞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涉兹五失。逮三不易。译梵为秦。讵可不慎乎。今用此意。故云诚乃不易。苟文小左右下。示译方轨。先二句总令取意。即什公意。叡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序云。执笔之次。三惟亡师五失三不易之诲。惕焉若厉。忧惧盈怀。虽复履薄临深。未足喻也。幸冀宗匠通鉴。文虽左右。而旨不违中。遂谨受按译。敢当此任。故会意译经。姚秦罗什为最。若敌对翻译。大唐三藏称能。若理不可通下。别示方轨。如下万字非字。虚空无形。引梵以正。斯引得矣。译人意近。则会之以晋经者。如今经云。以是发心。当得佛故。引晋经云。以是发心。即是佛故。译人意谓即佛。恐滥果佛。故云当得。若尔。上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何异即佛。况下复云。即得如来一身无量身等。岂唯当成为是。是知即佛。约圆融门。当成.但是行布之意。今以行布释於圆融。故言意近。须引晋经以成正理。又如出现品菩提章云。於一切义。无所观察。但得寂义。故引晋经。解一切义。则止观具矣。如是等文。其类多矣。)言恒与智俱者。明智穷来际。文含二义。一望前。谓虽在因中一地。而愿力持一切地功德。皆与智俱.尽未来际。不离一地。如一地。余地亦尔。是故因门尽於未来但是一一诸位菩萨。不见作佛时。二望後。以尽未来之大智。入如来之果海也。虽有二义。顺前义胜。(初自分因行德竟。)
了达诸佛希有广大秘密之境。
善知一切佛平等法。
已践如来普光明地。
入於无量三昧海门。
於一切处皆随现身。世法所行悉同其事。总持广大集众法海。辩才善巧转不退轮。
【疏】第二明胜进果行。分二。一得果法。二起果用。今初有四句。一入佛密境。此有二意。一佛即密境.以三业业具.非余测故。谓非色现色.摩尼不能喻其多。非量现量.应持不能穷其顶。不分而徧.一多不足异其体。全法为身.一毛不可穷其际。此身秘密也。佛言声也。非近非远.目连寻之无际。身子对而不闻。非自非他.若天皷之无从。犹谷响而缘发。无边法海.卷之在一言。无内圆音.展之该万类。是谓佛口密也。意则无私成事。等觉尚不能知。密之至也。皆广大无涯。超绝奇特。故云希有。二佛之密境。谓即一乘。如来知见禅定解脱.深入无际。帝网之境。时乃说之。故云希有。久默斯要.甚为秘密。又权实隐显.唯佛方知。故云秘密。今洞见其源.故云了达。
二善知下。入平等。亦有二意。一佛佛平等。谓一切诸佛体性平等.法身无二故。智慧平等.德无增减故。内用平等.悲愿普应故。二者佛所证法平等。即第一义。此二无二。称此而了。故名善知。
三已践下。明得佛位。谓佛有十地。如大乘同性经说。一甚深难知广明智德地。乃至第十名毗卢遮那藏海智地。此十同是佛地.约德用成别。今普光明当其第一。普即广义。光明即明。甚深难知.此文虽略。义在普中。举初摄後.理实皆践。又普光明.亦十地之总。总不出於普法智光故。(【钞】如大乘等者。经云。一甚深难知广明地。二清净身分威严不思议明德地。三善明月幢实相海藏地。四精妙金光功德神通智德地。五火轮威藏明德地。六虚空内清净无垢焰光开相地。七广胜法界藏明界地。八最胜普觉智藏能净无垢徧无碍智通地。九无边亿庄严回向照明地。十毗卢遮那智海智藏地。释曰。此上十地。同是佛地。约用成别。广有其相。具如彼经。)
四入於下。证佛三昧。谓海印等定.皆深广如海。并通一实。故得称门。
第二於一切下。明起果用。文有三业。一现佛身业.徧世同事。二同佛意业.总持大法。三得佛语业.能转法轮。不退有四。一称理不退.无改说故。二应机不退.无虚发故。三利益不退.闻已必定故。四制伏不退.天魔外道不能动故。复有四种不退。谓信。位。证。念。今当第四念不退也。(不退有四等者。此有两种四不退义。前义即十地论。一向约利他大用而说。後四不退.如常所辨。信。谓十信。已满十千劫故。亦是第六不退心也。位。即十住第七不退住。不退堕声闻辟支佛地。故名位不退。证谓初地已证真如。已得不退。念。即八地已上。念念入法流。心心趣寂灭。故得不退。)(第二胜进果行德竟。)
一切如来功德大海.咸入其身。
一切诸佛所在国土.皆随愿往。
已曾供养一切诸佛.无边际劫.欢喜无倦。
一切如来得菩提处.常在其中亲近不舍。
恒以所得普贤愿海.令一切众生智身具足。
○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疏】第三二行无碍德。谓引摄佛德。不碍修因故。文有五句。一引摄佛德。然有二义。一则行成摄果。二则诸佛同加。
二一切下。随佛徧生。不拣净秽也。
三已曾下。供佛集福.十方无边。三世无际。此一切佛皆供养故。欢庆有遇.不住福相。故长时无厌。
四一切下。长为辅翼。义通真应。
五恒以下。悲愿调生。不以偏小利物。唯以同体普愿摄物.令证菩提。方显智体圆足。
○第二大科.总结多门。无得而称也。菩萨之德.言不可周。宜以类取。故云如是无量。(第三二行无碍德竟。)(【校】上八字.应移前智体圆足下。)(已上同生众竟。)
【论】第四从有十佛世界微尘数菩萨已下。至无量功德。於中有三十行经。(五百一十一言。)明菩萨大众围遶分。於此分中。都显初会总有四十七众。皆是围遶。皆有其意。於此四十七众之内。从初菩提树内流光众已下。至普贤等十个上名。悉同名之为普众。具分为三。
一菩提树内流光众。是明本因五位进修建行利生成报显因众。
二如来所居宫殿内众。明佛本因大悲圆满覆育含生利生之行显因成报众。
三十佛世界微尘数菩萨众中。普贤等上名悉同。同名为普十个菩萨众。明古今诸佛共行普贤行众。
已上三众。皆是古今诸佛。共行万行。大悲大智。随五位中进修自利利他十波罗蜜。四摄。四无量等之常行。普贤之道也。一切菩萨以此为体。一切凡夫以此为所乘。如大王路。法则常然。行与不行。非道之异。
从此十普贤众已下。至从三十三天王。至大自在天王众已来。随位复分为五。
第一从尔时世尊处於此座成最正觉。并十普贤众。此是现果成因生信分。何以然者。为如来是正觉之果。普贤等众.是佛行果。如来所居华藏净土。是佛报得依果。一切众生以自根性。观如来三种因果。及行佛自行普贤门而生信心故。若不如是。从何生信。是故如来以此三种因果。而令众生信乐修行。以是义故。此之初会。及普光明殿中第二会。至贤首品已来十二品经。总是举果劝修生信分。
第二从海月光大明菩萨等已下菩萨众。并取已下第二执金刚神等九众诸神。以明十住因果。何以然者。海月光大明菩萨。亦是普贤等众。分为异名。意者明还以佛果位内普贤行门。入俗利生。随行名别。既以佛果位内诸佛共行普贤法入俗利生。所堪利者。还得旧法。不移旧行。以是义故。还以普贤位内海月光异名菩萨。便为十住初心。明从凡夫地。修学十信心。信诸佛正觉之果。无异自心。本性清净。如诸佛性。所有分别本性清净。名无依住智。如诸佛根本智。以禅波罗蜜无作印印之。即法界性自然相称。所行诸行.即普贤行故。动静无二故。所转法轮。即与十方诸佛智.契同不异。如是修习。惯习使熟。正觉不移。其本一故。会同诸佛旧觉本智。同一性故。行行不移旧普贤行故。以是义故。将普贤众内十个海月光等异名菩萨众。为成十住初心。明十住初心不离旧法智故。以此下文。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已下通九众诸神。至主药神等。明是入十住之果行也。为入十住应真.称之为神。明入住菩萨。以自应真。法合为神。覆育含识故。以智灵通。救生自在。故称之为神。非世鬼神也。若自心达理.不与妄合。其智自神。不为不思而智通万有故。此诸神众。皆是如来以五位行摄生得益之众。还将行相法门次第。作法样式。令其後学者.一一仿之。善知因果故。
第三从主稼神已下。至主昼神。此十众诸神。明十行利生法门因果故。
第四从阿修罗王已下。至日天子中有十众。明十回向利生法则因果。
第五从三十三天王已下。至大自在天王。於中有十大天王。明十地利生因果。
已上五众。是寄位表佛果五位行门因果故。为利众生故.寄位显法。寄位入法。与众生作法样。令众生证修。
从如来座内众。至如来眉间毫相中所出众。於中有四种众。其意如何。
第一如来座内众。明是如来往昔自行。与古同因彰果众。
二十方菩萨来集兴供众。
三诸来菩萨毛孔光明众。是法界性起无碍。一多同异自在。大悲无尽不思议众。明此法界门。法尔如此。体本如是。法行依正。重重无碍。以法界智境身土。一多法尔相容故。
四如来眉间毫中众。是示果成因生信利生众。此是成佛已後。以十信心位乃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徧法界法门众。举此自修之因果。还令学者仿之。
已上诸众。配位及来意。即通前树内流光众宫殿楼阁众。总有十一众。随位别配。即四十七众。为五位之内十个普贤。总为一众。当位不分十十部类故。海月光大明菩萨众。及已下神天。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各各有十种部从故。都为四十。通十普贤为一众。取上四十。共为四十一。并菩提树内流光众。如来所居宫殿众。如来座内众。十方诸来菩萨众。菩萨毛孔众。如来眉间毫中众。都为四十七众。且长科众意如是。菩提树内众。如来宫殿内众。前已释讫。余至文方明。(第四明菩萨大众围绕分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四
更新于:1个月前基础介绍
为霖道霈
华严经疏论纂要华严经,大方,广佛,霖道霈,疏论纂要为霖道霈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四_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5,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三)○第六明众海云集。众虽深广难测。略启十门。一集意。二集因。三辨类。四定数。五权实。六地位。七前後。八有无。九闻不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