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杜甫诗选注 > 萧涤非

附录 《杜甫诗选注》批注

2024-10-11 〔杜甫诗选注〕 萧涤非 诗选 杜甫 附录 萧涤非

第一期 读书游历时期

1.《望岳》

《唐宋诗本》卷四十二引吴昌祺曰:此诗(《望岳》)造语有不惊不休之意。夫字,衬得妙!又引某氏曰:句句是望岳,作登岳解不得。张溍曰:齐鲁青未了五字,雄盖一世。何焯曰:夫如何三字,尽望之神理。夫如何三字几不成语,然非三字无以成下句有数万里之气象。卢世曰:试思他人千言万语,有加于齐鲁青未了者乎?此诗上六,皆极目时所见,在山麓或在山上不可能见此种景界。李白《望庐山五老峰》: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自是在庐山下始可望见其全貌。我尝经五老峰下,始知李诗之妙。

[岱宗夫如何] 《通鉴》卷二一○:姚崇问齐澣:然则竟如何?

[齐鲁青未了。注2:青是指山色。只五个字,囊括数千里。] 唐卢载有句云:五千里地望皆见,七十二峰中最高。(衡山祝融峰位值离宫)可为注脚。正谓在齐、鲁二国之外犹能望见也。欧阳修《黄牛峡祠》:朝朝暮暮见黄牛,徒使行人见此愁。山高更远望犹见,不是黄牛滞客舟。明曾棨《荏平早行望岳》:昆仑以为父,四岳以为兄,匡庐峨眉乃其子,此外培皆云礽。齐鲁青未了,此语何足凭?其上万里天,亦借兹山青近人孙揆均一联云:七十二峰青未了,万八千株芳不孤。皆指山色。陈子昂《感遇》诗:丛石何纷纠,赤山复翕赩。远望多众容,逼之无异色。韩愈诗:草色遥看近却无。苏轼《过宜宾见夷中乱山》:行人挹孤光,飞鸟投远碧。明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

[决眥入归鸟。注6:决眥,形容张目极视的样子。] 温庭筠《过潼关》:片时无事溪泉好,尽日凝眸岳色秋。所谓决眥也。《野望》:射洪春酒寒仍绿,极目伤神谁为携?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杂诗》:抱叶寒蝉静,归山独鸟迟。

[会当凌绝顶。注7:会当,就是定要。会当、会须或会,都是古人口语,多半含有要的意思。] 旧《辞海》会当条:《新方言释言》:凡心有所豫期,常言曰会当。《三国志魏志》卷十二《崔琰传》:琰与杨训书曰: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太祖(曹操)怒曰: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于是训、琰为徒隶。又,注引《吴书》曰:子伯,(娄圭字)少有猛志,尝叹息曰:男儿居世,会当得数万兵、千匹骑著后耳。《通鉴》卷二八六:契丹主登城楼,遣通事谕之曰:我亦人也,汝曹勿惧,会当使汝曹苏息。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李白《古风》: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雌雄产不隔,神物会当逢。王安石《杂咏绝句》:投老安能长忍垢,会当归此濯寒泉!僧无可《冬日与诸公会宿姚端公宅,怀永乐殷侍御》:会当随假务,一就白云禅。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裴夷直《南诏朱藤杖》:会须将入深山去,倚看云泉作老夫。

《孔雀东南飞》:会不相从许。杜甫:不死会归秦。省用一会字。唐杜淹《咏寒食斗鸡》:虽然百战胜,会自不论功。犹云定自也。《通鉴》卷二二○:史思明将杀耿仁智,欲活之,复召入,仁智大呼曰:人生会有一死,得尽忠义,死之善者也。会有即定有之意。《广记》卷二五二引《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会亦定义。

明刘玺《岱岳登望》:尝闻东岳峻,今上最高峰。吴楚苍茫外,燕齐指顾中。

2.《登兗州城楼》

[从来多古意] 高适《酬庞十兵曹》:梁城多古意,携手共悽恻。

3.《房兵曹胡马》

[风入四蹄轻] 徐渭《赋得风入四蹄轻四首》自注云:雷总戎尝骑千里马,风掣其衣,仅存襟背。又云:赵总戎亦然,故三章云。(按第三首末云:曾听将军说,双双碎佚衣。其第一首云:骏马四蹄风,形容有杜公。一尘不动外,千里飒然中。白草连天靡,苍鹰蹋翅从。檀溪不须跃,随意过从容。)

4.《赠李白》

[野人对腥羶,蔬食常不饱。注3:野人,杜甫自谦。朱门大户,顿顿鱼肉,杜甫既不习惯,又憎厌这般人,故有蔬食常不饱的话。] 王维《戏赠张五弟》:吾生好清净,蔬食去情尘。王维好吃素。杜甫以一个蔬食常不得饱的寒士,对此种大鱼大肉、大吃大喝的场面也很有反感,食不下咽。按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鼎腻愁烹鳖,盘腥厌脍鲈。以不习惯,故反厌之。

5.《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修竹不受暑] 钱起《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与二三文友逃暑》。

[注8:邕比杜甫要大三十四岁。] 应作大三十七岁。《千唐志》有李邕墓碑,碑文证明李邕死时年七十三。

6.《赠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注3:李贤注:跋扈,犹强梁也。] 痛饮狂歌,当句对法。唐崔琬《劾宗楚客等疏》:臣谬参直指,义在触邪(琬时为监察御史,故云),请除巨蠹,用答天造,楚客、处讷(纪处讷)、晋卿(苗晋卿)等,骄恣跋扈,人神同疾,不加天诛,讵清王度?知唐人用跋扈一词,实非好语。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嘲陶。投汩笑古人。李白有《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嘲鲁儒》诸诗,饭颗山之作,颇合李之习性。

[注3:李杜二人有很多共同点,但同中有异。杜甫嗜酒,却不甘心于空度日;也豪放,却不以跋扈为然,这是理解这两句诗所应注意的。] 摧眉折腰,杖藜跃马,岂可久在王侯间之类。

第二期 困守长安时期

7.《八仙歌》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注6:这四句写李白连天子也不放在眼里。] 应补充玄宗泛白莲池事,否则船欠着落。杜诗龙舟移棹晚可为旁证。(乾按:杜诗见《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九家注》引赵次公云:范传正《李翰林新墓碑》曰:玄宗泛白莲池,公不在宴,明皇欢既洽,召公作序。白既被酒于翰苑中,命高力士扶以登舟。今句盖言停舟以待白矣。)

[焦遂五斗方卓然。注8:焦遂,名迹不见他书。袁郊《甘泽谣》:隐岘,开元中家于昆山,自制三舟,有前进士孟彦深、孟云卿、布衣焦遂,共载游山水。] 《全唐诗话》:陶岘,开元末家昆山,泛游江湖,自制三舟,与孟彦深、孟云卿、焦遂共载。吴越之士,号为水仙。

8.《高都护骢马行》

[五花散作云满身。注10:五花,马毛色。云满身,身如云锦。前人谓剪鬃为瓣,或三花,或五花,不确。] 《黄石师院学报》1984年第2期有邓长风《谈唐诗中的五花马》一文。白居易诗:舞衣裁四叶,马鬣剪三毛。又,凤笺书五色,马鬣剪三花。岑参亦有平明剪出三鬃高句。此自是一种马饰,然无所谓剪五花者。中唐人朱景玄《唐朝名通录》:内厩有飞黄、照袍、浮云、五花之乘。足证五花是天生丽质,绝非剪鬣。误出王琦注。如是剪鬣,岂得云满身?

岑诗中似亦有之。(乾按:岑参诗中凡两见,《全唐诗》卷一九九《感遇》:五花骢马七香车,云是平阳帝子家。又,卷二○○《送赵侍御归上都》:骢马五花毛,青云归处高。此处有父亲眉批:即所谓五花马。)

9.《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注4:这两句是杜甫的经验之谈。] 岑参《北庭贻宗学士道别》:读书破万卷,何事来从戎?又,《与独孤渐道别》: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杜与自己的创作联系。李贺《啁少年》: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

[注18:蹭蹬是失势的样子。] 张敬忠《戏咏》:谁知脚蹭蹬,几落省墙东。

[尚怜终南山。注25:怜,是怜爱。] 唐人诗多怜爱互文对用,赵嘏《十无》诗:孔融襟抱称名儒,爱物怜才与世殊。又,不知贵拥旌旗后,犹暇怜诗爱酒无?怜即爱也。

[常拟报一饭] 刘长卿《漂母墓》诗:昔贤怀一饭,兹主已千秋。李白诗: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白鸥没浩荡。注27:没浩荡,灭没于浩荡的烟波之间。] 濮阳瓘《出笼鹘》:以君能忠好,不敢没遥空。又,杜牧诗:长空澹澹孤鸟没。与杜诗用法同。非必入水,始谓之没。《后山诗注补笺》卷四:《寄侍读苏尚书》:遥知丹地开黄卷,解记清波没白鸥。笺引《能改斋漫录》陈后山《从苏公登后楼》:白鸥没浩荡,爱惜鬓毛斑。任渊注引杜诗此句,亦无异文。

10.《乐游园歌》

[更调鞍马狂欢赏。注3:按唐人所谓调马,有二义:一为驯马;二为戏马。意当时酒后兼戏马取乐,故诗有狂欢赏之文。] 《齐废帝东昏侯本纪》(乾按:见《南史》卷五,又见《南齐书》卷七。):(帝)自江祏、始安王遥光等诛后,无所忌惮,日夜于后堂戏马,鼓为乐。是知唐以前贵戚即有以戏马为乐之习。《通鉴》卷一九四:马周上疏:王长通、白明达皆乐工,韦槃提、斛斯正止能调马,纵使技能出众,正可赉之金帛,岂得超授官爵,鸣玉曳履,与士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臣窃耻之。此当指戏马。中宗有景龙四年会吐蕃骑马之戏联句。(乾按:见《全唐诗》卷二)又,李端《赠郭驸马》: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李白《登敬亭北二小山,时余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杜调鞍马,即李所谓戏马。又《醉后答丁十八》: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调我,戏我也。

[曲江翠幕排银牓。注5:银牓,宫殿门端所悬金碧辉煌的匾额。] 张玄素《重上直言谏东宫启》(高宗时):出入银牓之前,旦暮铜楼之下。

[圣朝已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注10:贱士,杜甫自谓。与自谓腐儒、弃物同一愤激。一物,仇注以为指酒,恐非;沈德潜说是杜甫自谓,也太泥。卢元昌释为一草一木,最为圆通。] 罗隐《曲江春感》: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李邕《淄州刺史谢上表》:元造加于万方,圣兹周于一物。刘得仁《省试日上崔侍郎》:如今主圣臣贤日,岂致人间一物冤。此一物即指人,指作者自身。王勃《秋晚入洛,于毕公宅别》序:充皇王之万姓,预乾坤之一物。蒋清翊注引《列子天瑞篇》:我即天地之一物。作自谓为是。

11.《投简咸华两县诸子》

[赤县官曹拥材杰。注1:赤县,指长安。《元和郡县志》: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 咸阳、华原二县皆畿县,赤县官曹不包括诸子。仇注可从。(乾按:仇注:赤县官曹,本谓长安贵人,不指两县诸子。盖投简诸子者,另有其人也。)

[自然弃掷与时异] 自然弃掷:与时异。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 炙背句互参。[乾按:杜甫《忆幼子》诗:忆渠愁只睡,炙背俯晴轩。《九家注》云:炙背者,负暄之义也。又《晚》:杖藜寻晚巷,炙背近墙暄。可见饥寒切身之状。]

12.《兵车行》

[题解:可能作于天宝十载(七五一)。《通鉴》卷二一六:天宝十载四月,鲜于仲通讨南诏,将兵八万,至西洱河,大败,死者六万人。] 《兵车行》编年。(黄)鹤曰:吕公、梁权道皆为天宝十一载作,然以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当是九载诗。见注。按鹤注引:《通鉴》九载冬十二月,关西游奕使王难得击吐蕃,克五桥,拔树敦城。按果如鹤说,则此诗乃作于冬末矣。待细究。按诗如作于十载,于未休关西卒一句,亦自说得通。盖虽已拔其城而仍不罢兵,故曰未休。可休应休而不休,尤可怨也。《中兴间气集》有刘湾《云南曲》,末云: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

[题解:首段摹写送别的惨状,是纪事。] 可参阅《老舍新诗选》189页:(头五句)的确用了类似今天的快板的形式,而且的的确确是诗。杜甫时常把固定的形式加以变化,不永远死守陈规,所以他的诗,专以形式而言,就千变万化,令人感到新颖。又:专凭形式,连进士也成不了诗人(看屈陶合刻后)。变风以后属灵均。中国话是中国话,不能以任何别国的来代替。自由诗也得讲点形式。

[马萧萧] 刘长卿《送徐大夫赴广州》:军动马萧萧。

[武皇开边意未已] 王建《赠阎少保》:问事爱知天宝里,识人皆是武皇前。唐人专以汉武比唐玄宗。王昌龄诗中亦有。

13.《丽人行》

[题解:这是讽刺杨国忠兄妹的荒淫奢侈的。施均父云:《丽人行》,前半竭力形容杨氏姊妹之游冶淫佚,后半叙国忠之气焰逼人,绝不作一断语!使人于意外得之,此诗之善讽也。] 张溍:杜诗每前褒后讽,阳褒阴讽,委曲若讳,深得诗人之意。骤看之,似前后矛盾,正是用意处。非深于此道者不知。

[注8:《旧唐书杨贵妃传》:三姨封虢国。] 辽宁省博物馆藏宋赵佶摹虢国夫人游春图(锦盒装),1979年4月文物出版社出版。

[宾从杂遝实要津。注15:实字,是嗟叹的口气。] 人实不易知,实欲邦国活,实不爱微躯,经济实藉英雄姿,深意实在此,丹陛实咫尺,我实衣裳单,结也实国桢,治中实弃捐,南方实有未招魂,听猿实下三声泪,一国实三公。(乾按:上引皆杜句,句中实字均含嗟叹语气。)

[后来鞍马何逡巡。注16:逡巡,徐行貌。这里兼有大模大样、旁若无人的意味。] 高适《谢上剑南节度使表》:顾臣愚庸,岂合祗拜,远奉恩制,不敢逡巡。

[杨花雪落覆白。注18:这和下句都是隐语,也是微词,妙在结合当前景致来揭露杨国忠和从妹虢国夫人通奸的丑恶。以杨花覆,影射兄妹苟且。] 《唐诗纪事》卷二七:李泌赋柳诗,杨国忠以为讥己,玄宗斥之。据此可见当时确有影射风气,故国忠耻柳为杨。

[青鸟飞去衔红巾] 韩愈《华山女》诗: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百匝脚不停。云窗雾阁事恍惚,重重翠幕深金屏。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相宁。李白《衣篇》:摘尽庭兰不见君,红巾拭泪生氤氲。

14.《前出塞九首》

其二

[男儿死无时] 思家无益。

其三

[丈夫誓许国] 心理。作自解之词。中华民族的韧坚的爱国精神。

其四

[生死向前去] 誓许国。生死,唐人口语,见变文,犹言死活。

其六

[擒贼先擒王]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如今俗语说:擒贼必先擒王。他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可能在杜甫的当时,这已是俗语了。杜特用之耳,非杜创语。

其七

[已去汉月远浮云暮南征] 到此只见汉月浮云,连不相识之人亦无有。

其八

[百里风尘昏] 言是劲敌。

[雄剑四五动。注40:四五动,是说没费多大气力。] 雄剑一击不退,而动至四五,亦复鏖战。

其九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青城说杜》:使我有言则众必争,争之不已必斗,而自相戮贼,中原即有斗争矣,岂在敌与戎哉?敢与戎敌斗争者,必不斗争于中原,今但思与中原斗争者,知其必不能斗争于戎敌矣。众之无耻可羞极矣。

15.《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题解:同,就是和。] 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序》:其间所见,同者因不能自异,异者亦不能强同,同者谓之和,异者谓之答。

[题解:慈恩寺塔也叫大雁塔,现仍存在。] 刘得仁有诗,盖避暑胜地。刘得仁《夏日游慈恩寺》:何处消长日,慈恩精舍频。闲上凌虚塔,相逢避暑人。又《慈恩寺塔下避暑》:古松凌巨塔,修竹映空廊。竟日闻虚籁,深山止此凉。僧真生我敬,水澹发茶香。坐久东楼上,钟声送夕阳。(乾按:此条以台历1984年3月31日页为别签夹入。诗见《全唐诗》卷五百四十四,小传云: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卒无成。)

[方知象教力。注3:佛教假形象以教人,故曰象教。] 象教,《文学评论》1980年第1期3334页:借塑雕佛象以宣传佛教思想的一种方法。

[各有稻粱谋] 任注山谷诗(卷七)引作自有稻粱谋。

16.《送高三十五***十五韵》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注5:适初为封丘县尉,有诗云: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今为***,可不再鞭挞人民。] 补白:按唐时县尉既鞭挞人民,其自身亦不免受鞭挞。见韩愈诸人诗,并可参《太平广记》卷一七二引《逸史》,又卷二五○引《御史台记》。白居易《自咏》:迎送宾客懒,鞭挞黎庶难。白居易《论和籴状》(卷五八):号为和籴,其实害人臣久处村闾,曾为和籴之户,亲被迫蹙,实不堪命。臣近为畿尉,曾领和籴之司,亲自鞭挞,所不忍睹。然则县尉鞭挞黎庶,乃是常事,与尉自身受挞毕竟不侔。(乾按:《太平广记》卷一七二孟简条:有前诸暨县尉包君者,与一土豪百姓来往。以倚恃前资,擅至百姓庄搅扰,决臂杖十下,土豪以前为县官,罚二十功。出《逸史》。萧先生批注:此亦唐时县尉受杖,而县官则不受杖之一证。又卷二五○萧条:唐萧初拜员外,于朝列安闲自若。侍御史王旭曰:萧子从容省达(挞)。韩琬应声答曰:萧任司录,早已免杖,岂止今日方省挞耶?闻者欢笑。出《御史台记》。)

17.《曲江三章章五句》

[短衣匹马随李广] 短衣,戎服,所谓垂老戎衣窄。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诗: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

18.《夏日李公见访》

[墙头过浊醪。注4:过,应是唐人口语。] 《不知名变文》:拾得金珠过与人。或单言过,或言过与。(乾按:《敦煌变文集》卷六王庆菽标记:标题原缺,因不知演绎何经,姑拟今题。)《春明退朝录》:北都使宅旧有迁马厅。按唐韩偓诗云:外使进鹰初得按,中官过马不教嘶。注云:上每乘马,必中使(《全唐诗》作阉官)驭以进,谓之过马。既乘之,而后躞蹀嘶鸣也。盖唐时方镇亦效之,而名厅事也。(乾按:韩诗见《全唐诗》卷六八○《苑中》,但进作调。注云:以鹰隼初调习,始能擒获,谓之得按。)

[注4:为了顾全主人家的面子,不让贵客知道酒是借来的,所以不打从大门而打从墙头偷偷地送过来。] 应删作:不打从大门而打从墙头送过来。

19.《秋雨叹三首》

其三

[稚子无忧走风雨。注11:形容稚子无知的光景。大人正以风雨为忧;小孩则反以风雨为乐。] 杨注:反形亦曲尽稚子无知光景。(乾按:见《杜诗镜铨》卷二)左思《娇女诗》:贪走风雨中。

20.《醉时歌》

[灯前细雨檐花落。注14:檐花,指檐前细雨。] 黄山谷《醉落魄》词:君看檐雨森银竹,我欲忧民,渠有二千石。银竹,古人以喻大雨,则知檐花乃细雨也。杜甫《秦州杂诗》: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大云寺赞公房》:雨泻暮檐竹,风吹青井芹。邓绍基有异说,《文史哲》。(乾按:邓著《杜诗别解》:《杜臆》云:檐水落而灯光映之如银花,余亲见之,始知其妙。今注者谓近檐之花,有何意味?这说法颇新奇,确也有意味,只是同唐诗中用檐花通常指檐前之花不相合。父眉批云:细雨,小雨也,与微雨亦有别。杜诗微雨不滑道,细雨鱼儿出。)

[孔丘盗跖俱尘埃] 唐人思想比较解放,直呼孔子之名,不以为不敬,如任华《重送李审却赴广州序》:昔孔丘尝为东西南北之人,张仪亦为燕赵齐楚之客。他的诗文中亦往往有之,但杜此处以孔丘与盗跖并列,为稍异耳。(乾按:韩愈《赠张籍》诗:孔丘殁已远,仁义路久荒。父批:名孔丘者,唐时不止李、杜二人。)

21.《官定后戏赠》

[题解:天宝十四载杜甫被任河西县尉,他不肯作,才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唐会要》卷七十一:胄曹,旧为铠曹,垂拱元年二月改为胄曹。唐人重内轻外,王建《归昭应留别城中》:喜得近京城,官卑意亦荣。况是朝官。

[注2:白居易诗] 白居易《盩厔县北楼望山》诗。

22.《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白首甘契阔] 徐凝: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白身即布衣也。(乾按:见《全唐诗》卷四七四七绝《自鄂渚至河南将归江外留辞侍郎》,头二句为:一生所遇唯元白,天下无人重布衣。)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新唐书魏徵传》:帝(太宗)曰:徵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孔明)无以抗。杜甫《大历三年春》:此生遭圣代。此二句与李白《书情赠蔡舍人雄》: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同旨。称玄宗为尧舜君或圣明主,是当时诗人一般看法。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注12:后来诗文多葵藿连文。藿是豆叶,葵向日,藿并不向日,这是一种复词偏义。把自己的忠君比作葵花的向日。] 《子夜秋歌》:葵藿生谷底,倾心不蒙照。李峤《日》:倾心比葵藿,朝夕奉光曦。唐孙顾《清露被皋兰》:为感生成惠,心同葵藿倾。藿无向阳特点,是连类而及。《祭故相国清河房公文》:甫也备位此官,盖薄劣耳,见时危急,敢爱生死。《咏怀》:万古一死生。《遣怀》:黄金倾有无。《喜雨》:滂沱洗吴越。《壮游》:引古惜兴亡。《新婚别》:结发为妻子。《捣衣》:宁辞捣熨倦。《夔州歌》:中有松柏参天长。《莫相疑行》:不争好恶莫相疑。《暮秋枉裴道州手札》:使我昼立烦儿孙。(乾按:以上皆杜诗文句)连类而及。《飞仙阁》:浮生有定分,饥饱岂可逃?意亦只在饥。《石砚》诗:其滑乃波涛,其光或雷电。雷实无光,亦连类而及之例。(乾按:以上亦杜句)唐张《雨》诗:桑麻荒旧国,雷电照前山。纪(昀)批:电可云照,雷不可云照,亦一病。不知此亦复词偏义习惯用法,如改云闪电照前山,则与上句桑麻不成对矣。元稹《说剑》:霆电满室光,蛟龙绕身走。霆乃暴雷,无光。复词偏义。方回《瀛奎律髓》卷十七亦有此例,雷电照前山。郭璞《江赋》末云:考川渎而妙观,实莫著于江河。本与黄河无涉,而云江河,复词偏义,亦连类而及之例。权德舆《得抚州报喜戴员外无事》:遮莫雪霜撩乱下,松枝竹叶自青青。雪霜连用,亦复词偏义。雪可云撩乱下,霜则不可,然雪与霜性相近,故连类而及。汪元量《余将南归燕赵,诸公子携妓把酒饯别》:君不见巢父许由空洗耳,伯夷叔齐空饿死。洗耳乃许由事,因巢父为许由之友,故连类而及,此为复词偏义之变格。不可拘泥典故,谓作者误用或自我捏造也。

辛弃疾《浣溪沙》:自有渊明方有菊,若无和靖即无梅。杜之于向日葵,亦正可作如是观。山谷诗:群心爱戴葵倾日。任注:山谷意谓徽宗践阼,群心倾戴,如日之方升。自杜后始专用之于君主,表忠君思想。赵葵,《宋史》有传(卷四百十七),是个忠臣,无愧其名。南宋理宗时宰相有赵葵,以葵为名,显然是有取于向日葵之葵花,而非冬葵菜。戴叔伦《叹葵花》:今日见花落,明日见花开。花开能向日,花落委苍苔。自不同凡卉,看时日几回?可见这不是蔬菜,是花卉。薛能《黄蜀葵》:娇黄新蕊欲题诗,尽日含毫有所思。记得玉人初病起,道家妆束厌禳时。又《题逃户》诗:雨水淹残臼,葵花压倒墙。皆指葵,不指菜。柳浑《牡丹》诗: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较多。当即向日葵。韦庄《使院黄葵花》:薄妆新著淡黄衣,对捧金炉待醮时。向日似矜倾国貌,倚风如唱步虚词。乍开檀炷疑闻语,试与云和必解吹。为报同人看来好,不禁秋露即离披。(乾按韦诗见《全唐诗》卷七百,待醮时作侍醮迟,向日作向月。)明钱士升《秋葵》:太阳岂是曾私照,何独兹花感旧恩?日暮西风惨淡里,依依犹欲送黄昏。所写当即今日之向日葵花。

臧岳《应识唐诗类释》引《说文》:葵常倾叶向日,不令照其根。按《说文》无此文。李白《流夜郎题葵叶》:惭君能卫足,叹我远移根。白日如分照,还归守故园。刘长卿《游南园,偶见在阴墙下葵,因以成咏》:此地常无日,青青独在阴。太阳偏不及,非是未倾心!观偶见二字,知是野生。

《梦溪笔谈》卷二十五:予使虏,至古契丹界,大蓟苃如车盖,中国无此大者。其地名蓟,恐其因此也,如扬州宜杨,荆州宜荆之类。荆或为楚,楚亦荆木之别名也。按葵丘当亦由其地宜葵而得名。又杜诗豺遘哀登楚,赵注谓楚指荆州,王粲曾在荆州作《登楼赋》。此亦可证赵说之确。不言登荆,平仄所限。岑参《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在蜀):题诗芭蕉滑,封酒棕花香。此题入书写意。芭蕉叶大便于书写,与葵为类。

[顾惟蝼辈,但自求其穴。注13:蝼辈比那班自私自利奔走干谒的人。顾惟,犹言转头一想。] 单复《读杜诗愚得》:当今构厦之具岂云缺哉,言朝廷有人也。然葵藿倾阳,物性固有不可夺者,而况于人乎!顾我若蝼蚁耳,但当安分自求其穴,胡为慕彼大鲸辄欲偃乎溟渤,自惩自怆之词。比也。以此自误,又耻干谒,遂至于此。单解虽误,但他将顾惟改为顾我,又在但字下增一当字,却能自圆其说。否则要解作诗人自谓,至少理由不充分。杜诗中有用顾我者,如顾我老非题柱客(《陪李七司马》),顾我蓬室姿,谬通金闺籍(《送李校书》)。李白则用顾余,如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不只一处。杜诗:顾惟鲁钝姿。

翁方纲:蝼蚁辈,别有喻也。以兹句是转非承。所谓蝼蚁辈,即鲁迅所说的这些东西(指邵洵美之流。见1934年1月15日致郑振铎信)。又,1955年4月23日致肖(萧)军信:有许多知识分子只顾自己像白蚁一样。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寇》:穴蚁欲何逃。《古柏行》:苦心岂免容蝼蚁。《青丝》:近静潼关扫蜂蚁。吴伟业:一朝蚁贼满长安。《通鉴》卷二一三(玄宗开元十四年):张九龄言于(张)说曰:宇文融承恩用事,辩给多权数,不可不备。说曰:鼠辈何能为!可知蝼蚁辈亦轻贱之词,不能视杜之自谦,其理甚明。

[以兹误生理] 误,宋本、钱本、郭本、分门本皆作悟,蔡本作误,仇作悟,并注:一作悮。浦作悟。单本、杨定作误。

[独耻事干谒] 即《早发》所谓干请伤直性也。

[放歌破愁绝。注21:破一作颇,作破者是。] 唐顾甄远诗:浓醪艳唱愁难破。

[蹴踏崖谷滑] 王元《登祝融峰》诗:云湿幽崖滑,风梳古木香。王建《霓裳词》:宫女月中更替立,黄金梯滑并行难。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注28:长缨,指权贵。短褐,贱者所服。] 刘长卿《闻王师收二京》:遂令辞短褐,仍欲请长缨。岑参《送胡象落第归王屋别业》:野花迎短褐,河柳拂长鞭。亦以短对长。

[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注35:烟雾,形容衣裳的轻飘。汉《郊祀歌》:被华文,厕雾縠。这是最早用雾来形容衣裳的。唐人更是常用。] 宋玉《神女赋》:动雾縠以徐步。善注:縠,今之轻纱,薄如雾也。以雾形容衣裳,此为最早。注误。

《惜别行》: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贺端午。(乾按:杜诗)刘禹锡《泰娘歌》:长鬟如云衣似雾。崔仲容《赠歌姬》:水剪双眸雾剪衣。罗虬《比红儿》诗:雾绡云縠称自裁。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注37:宫墙内外,一荣一枯,一生一死,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所以说:咫尺异。] 《(新)唐书韦陟传》:(陟)性侈纵,喜饰服马,侍儿阉童列左右常数十,侔于王宫主第。穷治馔羞,择膏腴地艺谷麦,以鸟羽择米。每食视庖中所弃,其直犹不减万钱。宴公侯家,虽极水陆,曾不下筯。杜诗盖纪实,所谓臭也。有解臭为香者。误矣。元稹《旱灾自咎贻七县宰》:强豪富酒肉,穷独无刍薪。亦系用对比手法,但不够深刻,苍白无力,不能感动人。所以对比也要看对比本身是否尖锐。元诗写旱情,故及刍薪,情况自不同。白居易《劝梦得酒》:谁人功画麒麟阁?何客新投魑魅乡?两处荣枯君莫问,残春更醉两三场。荣,指第一句;枯,指第二句。

[群冰从西下。注39:群冰一作群水,非。] 《宿青草湖》:寒冰多倚薄。此湖南所作诗,尚有此景,何况北方。王维《别綦毋潜》:严冬爽群木,伊洛方清泚。渭水冰下流,潼关雪中启。

[恐触天柱折。注41:王嗣奭说这是隐语,忧国家将覆。按王说甚有见。] 《祭故相国清河房公文》:天柱既折,安仰翼戴。知此天柱,亦有寓意。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秋至转饥寒。(乾按:杜甫《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诗: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平人固骚屑。注50:平人,即平民。唐人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多改民为人,改世为代。] 《通鉴》卷二○八:李乂上疏谏曰:江南乡人,采捕为业,鱼鳖之利,黎元所资。胡注:乡人,犹言乡民,避太宗讳,改民曰人。又疏有生成之惠未洽于平人。平人,亦即平民也。《通鉴》卷二○九:隆基曰:王(相王)性恬淡,不以代事婴怀。胡注:代事即世事,避太宗讳云尔。

[默思失业徒] 补:指农民。业,指田业、产业。《南史谢弘微传》:田业十馀处,僮役千人。唐人多田业连文,如于《田翁叹》:富家田业广,用此买金章。失业徒,破产农民。

23.《后出塞五首》

其一

[千金装马鞭,百金装刀头] 出门所仗者,止马与刀,欲图功业之成,岂惜千金之费?一鞍尚然,其马可知;刀头尚然,其刀可知。二句急忙治具。

其三

[岂知英雄主] 贪边功之主耳。

[四夷且孤军] 所谓悬军幕井乾,(乾按:杜甫《秦州杂诗》之句。《九家注》:悬军,谓路险阻悬之,使之下。邓艾伐蜀,悬军深入。)四夷止剩孤军矣,似并欲殄灭此孤军。阴铿《和傅郎岁暮还湘洲》:大江静犹浪,扁舟独且征。陈子昂《晚次乐乡县》: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奋身勇所闻。注20:勇,是勇往;所闻,是指地方说的,即下文的大荒玄冥。] 不过凭谍者,影响传闻,云某处有穹庐,某处有畜牧已尔,往赴之矣。勇所闻妙,自来未见敌而神张貌智者,每若此。

[注20:《汉书:张骞传》:天子既闻大宛之属多奇物] 《通鉴》卷二一一:有胡人上言海南多珠翠奇宝

其五[出师亦多门。注32:多门,许多门道,有多次意。] 丧乱死多门(乾按:杜诗《白马》句)。

[中夜间道归。注37:间道归,抄小路逃回家。] 《安禄山事迹》: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诸将皆引兵夜发。夜发,故得以中夜间道归也。《通鉴》删诸将皆引兵夜发句,不妥。(乾按:见《通鉴》卷二一七)

[故里但空村] 向时送者亦不可见,奚知存亡。至于故里空村,则未必与此次反叛有关,盖其时早已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矣。

第三期 陷安史叛军中、为官时期

24.《悲陈陶》

[题解:《唐书房琯传》:遇贼于咸阳县之陈陶斜。] 唐时长安附近有宫人斜。杜牧《宫人冢》:尽是离宫院中女,苑墙城外冢累累。少年入内教歌舞,不识君王到死时。(乾按:《通鉴》卷二一九注:宋敏求《退朝录》引唐人文集曰:唐宫人墓谓之宫人斜。四仲,遣使者祭之。然则陈涛斜者,岂亦因内人所葬地而名之邪?)又《闲题》:借问春风何处好,绿杨深巷马头斜。当亦指地名。

[注3:按岑参《行军》诗也是写的这一史实。] 不用乐府题,不显目,影响小。

[群胡归来血洗箭。注四:血洗箭,是说箭和其他武器上都沾满了血,就像用血洗过了似的,所谓匣里金刀血未干。] 白居易《观剑南献捷》诗:边疆氛已息,矛戟血犹残。

25.《春望》

纪:语语沉著,无一毫做作,而自然深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吴:国破而山河犹在,故城春而草木已深。深字,已兼榛芜丛原之意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顾非熊《酬陈标评事喜及第与段何共贻》:至公平得意,自喜不因媒。榜入金门去,名从玉案来。欢情听鸟语,笑眼对花开。若拟华筵贺,当期醉百杯。杜荀鹤《春日旅寓》:江上有家归未得,眼前花是眼前愁。

《围炉诗话》卷一: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元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唐诗能融景入情,寄情于景。感时二句,景随情化也。何焯:起句笔力千钧,感时句收上,恨别句起下,感时心长,恨别意短,落句故置家言国。仇:首四句春望之景,睹物伤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句应感时,家书应恨别。

[浑欲不胜簪。注5:差不多连发簪也戴不住了。] 简直。

[注五:关于感时句,有人认为由带着露水的花,联想到它也在流泪。按果如此说,溅字就很难讲得通。溅是迸发,如果是写带露的花,也许可以说泫泪,却不能说溅泪,因为花上的露水是静止的。] 犹奔泉溅水珠之溅(《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又《贻华阳柳少府》:涕泪溅我裳。(乾按:上引为杜诗)可知非一般流泪、垂泪。《通鉴》卷一八五:(炀)帝爱子杲,年十二,在帝侧,(裴)虔通斩之,血溅御服。按:事见《隋书》卷五九《赵王杲传》:杲在帝侧,裴虔通斩之于帝前,血湔御服。槛菊愁烟兰泣露(乾按:见晏殊《鹊踏枝》词),说泣露可通,如说溅泪就不通。胡曾《咏史细腰宫》:惟有青春花上露,至今犹泣细腰宫。

26.《哀江头》

[江草江花岂终极。注16:终极,犹穷尽。] 鲍照《采菱歌》:怀古复怀今,长怀无终极。

27.《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三首》

其一

[无人遂却回。注1:无人二字读断,是说天天盼有人来,能得到一点消息,但竟没有人来。遂却回,是说于是决意逃回来。] 明邵傅《杜律集解》:贼中无人得脱而回。遂,犹因也,因而也。《戏题寄上汉中王》:群盗无归路,衰颜会远方。无归路者非盗,遂却回者非人,皆上二字下三字句法,上因下。

[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 如在贼中,不至云心死著寒灰。明为写逃窜时心情。此二句双关。

[雾树行相引,连山望忽开] 翁《杜诗附记》:茂树行相引,即草木长注脚。(乾按:杜甫《述怀》诗: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翁即清人翁方纲。)唐太宗《咏小山》:近谷交萦蕊,遥峰对出莲。杜诗连山一作莲山,以对雾树,若作连,乃借对也。

28.《述怀》

[麻鞋见天子] 1978年《文物》第一期有汉时麻鞋照片,其制与今草鞋正相似。想唐时亦尔也。

29.《羌村三首》

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杨升庵外集》:梁虞骞(《拟雨诗》):落晖散长足,细雨织斜文。李白亦用其字曰:日足森海峤。然其惊人泣鬼,所谓自铸伟词、前无古人者乎?则日足、日脚,似多指落晖、斜阳而言。白居易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其二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注10:这句当在畏字读断,是上一下四的句法。这里的却字,作即字讲。] 棹拂荷珠碎却圆,却兼复、即二义。《广记》卷一七○引《云溪友议》:韩愈见李贺来,却插带,急命邀之。又唐传奇《吴堪》:具馔讫,即却入房。白居易《看常州柘枝赠贾使君》:莫惜新衣舞柘枝,也从尘污汗沾垂。料君即却归朝去,不见银泥衫故时。司空图《白菊诗》:不辞暂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却回。《难陀出家缘起》:走到门前略看,即便却来同饮。《韩擒虎话本》凡三用即便却回。《全唐诗话》:王易简,梁乾化中及第,不看榜,却归华山。罗隐《寄渭北徐从事》:莫恨东风促行李,不多时节却归朝。又《寄右省王谏议》:看却金庭芝朮老,又驱车入七人班。刘长卿《长门怨》:芳菲似恩幸,看却被风吹。李贺则言看即,其实一意。(乾按:李贺《野歌》: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任渊《后山诗注》引杜诗作畏我却复去。刘长卿《送张栩扶侍之睦州》(自注:此公旧任建德令。):遥忆新安旧,扁舟复却还。

《唐国史补》:贞元中长安客有买妾者,居之数年,忽尔不知所之。一夜提人首而至,告其夫曰:我有父冤,故至于此,今报矣,请归。泣涕而诀,出门如风。俄顷却至,断所生二子喉而去。按此俄顷却至,谓忽然又至也。乃唐人口语。(乾按:何逊《学古三首》:寸心空延伫,对面何由即?杜甫《高都护骢马行》:何由却出横门道。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引杜诗句作:眼枯却见骨。《艺苑卮言》卷五引明刘文安《英宗挽诗》:天倾玉盖旋从北,日昃金轮却复中。皆却可以作即字解之例。)

卢世云:往日娇儿,依依膝下,别离既久,爱我者转而畏我。傅(庚生)说盖本此,其实大谬。仇(兆鳌)采卢说。浦(起龙):不离、复却,眼前态,拈出如生。则浦亦从仇说者。蔡(元弼)笺于畏我句云:谓以拾遗之职所系也。是蔡亦以复却去者为杜也。范辇云:娇儿二句写出孩稚依依真景。

其三

[苦辞酒味薄。注20:苦辞,就是再三的说。] 葛洪《神仙传》苏仙公条:但闻哭声,不见其形,郡守乡人,苦请相见。(《太平广记》卷十三)

30.《北征》

[题解:写作的目的:另一方面表示自己对借用回纥兵的意见,来提高唐肃宗的警惕。] 借兵之害,可参戎昱《苦哉行》:冀雪大国耻,翻是大国辱。又《听杜山人弹胡笳》:回鹘数年收洛阳,洛阳士女皆驱将。岂无父母与兄弟,闻此哀情皆断肠。

[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注19:猛虎,状苍崖之蹲踞。]以静为动,此亦所谓惊人语也。李白《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刺滩》: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薛能《褒斜道中》:鸟经恶时应立虎。又《伏牛山》:虎蹲峰状屈名牛。李义山《乱石》:虎踞龙蹲纵复横。东坡诗:丑石半蹲山下虎。《石钟山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辛弃疾《浣溪沙》:突兀趁人山石狠。杨万里诗:峭壁呀呀虎擘口,恶滩汹汹雷发吼。南宋王质《水调歌头》:群山左顾右盼,如虎更如龙。亦以龙虎状山。

[我仆犹木末。注26:木末,犹树梢。此泛指山上。] 参《春渚纪闻》王子直误疵坡诗条。(会看千字诔,木杪见龟趺)(乾按:宋人何薳《春渚纪闻》:《王子直诗话》云,东坡先生作《程筠归真亭》诗,有会看千字诔,木杪见龟趺,龟趺是碑座,不应见于木杪,指以为病。初不知亭在山半,自下望碑,则龟趺正在木杪,岂真在木上耶。杜子美《北征》诗云: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岂亦子美之仆,留挂木末,如猿猱耶!)

[颜色白胜雪。注33:白胜雪,指过去养得很白净。古典文学中一般都是用雪来形容颜色的美丽。] 白居易《鹦鹉洲夜闻歌者》: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见耶背面啼] 这是孩子感到没脸,不好意思,因为一身破烂像个讨饭的。也有点撒娇。绝对不是怕。

[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慄] 那无,岂无也。故作豪语。张相误解此那字。(乾按:《诗词曲语辞汇释》:那,犹奈也。)

[狼藉画眉阔。注42:汉和唐,女子画眉都以阔为美。狼藉,不整洁。以上四句,本写妻的加意梳掠,却借痴女影衬。] 白居易《吾雏》:学母画眉样,效吾诵诗声。便简而不生动。

[注45:这是第三大段,写到家以后的悲喜情形。这一段是《北征》应有的正面文章。] 高书引刘辰翁评(生理一段)《北征》精神全得一段画意。他人窘态有甚不能自言,又羞置勿道。按此言甚有见。唐诗可贵,往往在此等处见真情。

[至尊尚蒙尘。注46:封建时代称皇帝为至尊,此指肃宗。] 《陔馀丛考》卷三六。(乾按:该书至尊条:臣称君为至尊。西汉已有此语,且不一而足。)

[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注51:一人两马,故有一万匹。] 《北史张衮传》:衮,道武为代王,选为左长史。从追蠕蠕五六百里。诸部帅因衮言粮尽,不宜深入。帝问衮:杀副马,足三日食乎?皆言足。帝乃倍道追。据此知西北骑兵皆有副马。

[此辈少为贵。注52:杜甫认为借用回纥的兵,越多越难应付,故云少为贵。]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我以为要论作家的作品,必须兼想到周围的情形。(对于言论的压迫)

[正气有肃杀] 吕温《孟冬蒲州关河亭》诗云:雪霜自此始,草木当更新。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可作正气句注脚。

[皇纲未宜绝。注59:皇纲指唐帝业传统。] 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逆贼诺设弄杨虔柳露布》:四时行焉,天道不能去杀;五兵备矣,皇业所以胜残。

[中自诛褒妲。注63:唐玄宗赐杨贵妃死,实出于被动,但不好正面揭穿,只好从侧面点破。在当时危急存亡的情况下,把皇帝说成一个昏君,便要影响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情绪,这可能是杜甫为什么要把官军的逼迫说成天子的圣断的用心。] 《诗话总龟》后集卷十五引《丹阳集》有评论,谓杜此语出于爱君,曲文其过,非至公之论。

31.《彭衙行》

[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注18:这两句是代述孙宰的话,亦即下文所谓露心肝。夫子,是孙宰谓杜甫。] 李白《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诗序:张公殊有胜概,四望超然,乃顾白曰:此湖古来贤豪游者非一,而枉践佳景,寂寥无闻,夫子可为我标之嘉名,以传不朽?此夫子,亦张谓称李白者,而白记之。

32.《春宿左省》

[明朝有封事。注4:封事,即密奏。] 《新唐书魏徵传》:徵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其谤木之遗乎?陛下思闻得失,当恣其所陈,言而是乎,为朝廷之福;非乎,无损于政。帝说,皆劳遗之。《辞海》726页。(乾按:1977年版(词语分册)封事条: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袋封缄,称为封事。《旧唐书杜正伦传》:咸上封事称旨,太宗为之设宴。又1999年版解云:密封的奏章。)

避人焚谏草(乾按:杜诗《晚出左掖》句),梁章钜《浪迹丛谈》二五一页花押条引《东观余论》谓:唐时令辟臣上奏,任用真草,惟名不得草。(乾按:谏草,是臣下为上书陈谏即封事而随手写下的草稿,也称草。《后汉书皇甫嵩传》:前后上表陈谏,有补益者五百馀事,皆手书毁草,不宣于外。)

33.《曲江二首》

其一

[莫厌伤多酒入唇。注3:伤多酒,过多之酒,即超过饮量的酒。] 孟宾于《碧云集》序:沉沦者怨刺伤多,取事者雅颂一贯。唐人常语。任(渊)注《山谷诗》(六一)引作不厌伤多酒入唇。

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注7:典,典当。是一种用实物作抵押的贷款形式,利息很重。当春日而典春衣,明已无物可典。下句正申明典衣之故,是为了买醉。] 刘禹锡有《和乐天以镜换酒》诗。白居易《自劝》:忆昔羇贫应举年,脱衣典酒曲江边。十千一斗犹赊饮,何况官供不著钱。与杜诗相证,其风流传不替。将衣质酒,命予合饮,见李贺《申胡子觱篥歌》序,可见非虚语。其时社会风气如此。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又贺知章解金龟换酒,皆其事也。然春日而典及春衣,穷可知,嗜酒亦可知,其心情及处境之恶并可知。

[人生七十古来稀] 白居易《感秋咏意》:旧语相传聊自慰,世间七十老人稀。可见此语由来已久,杜亦系用旧语者。

34.《至德二载,甫自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近侍归京邑。注3:京邑,指华州,华州离长安不远,故曰京邑。] 任华《送李侍御充汝州李中丞副使序》:华州、汝州,两京股肱郡也。朝廷以股肱之郡,非有股肱之才者,则不可造次任焉。是以命华州牧兼御史中丞李公丞乘辕于汝此京邑为指华州之证。

[驻马望千门。注5:千门,指宫殿。] 韦应物《观早朝》:丹殿据龙首,崔嵬对南山。寒生千门里,日照双阙间。唐崔镇《北斗城赋》:接千门之宫阙,通八达之康庄。亦指宫殿而言者。(乾按: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亦然)

35.《洗兵马》

[题解:这大概是乾元二年(七五九)春二月杜甫在洛阳时所作的。一方面对祖国的走向复兴,表示了极大的喜悦和歌颂;另一方面当时朝廷存在的弊政,也以寓讽刺于颂祷之中的手法提出了严厉的指斥和意味深长的警告。] 此诗可与刘长卿《闻王师收二京》一诗互参。至德二载十月收东京。(乾按:刘诗见《全唐诗》卷一五○《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中丞行营五十韵》。至德三年二月改元称乾元)

[河广传闻一苇过] 云传闻者,必有其事。黄希谓指郭(子仪)破贼十万于卫州,甚确。事在元年十月。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注10:崆峒,山名。肃宗在灵武、凤翔时,往来常经过崆峒山。] 《夔府书怀》:扈圣崆峒日,端居滟滪时。

[三年笛里关山月。注11:关山月,是汉乐府横吹曲中的一曲。横吹曲是一种军乐、战歌。] 刘长卿《罪所留系,每夜闻长洲军笛声》:只怜横笛关山月,知处愁人夜夜来。又《听笛歌》:静听关山闻一叫,三湘月色悲猿啸。知当时军中多吹此曲。是唐时关山月一曲甚流行。

[郭相谋深古来少。司徒清鉴悬明镜。注14:郭相,郭子仪。乾元元年八月子仪为中书令,故称郭相。 注15:司徒,指李光弼。至德二载四月光弼为司徒。] 《通鉴》卷二一八:至德元载八月,以子仪为武部尚书、灵武长史,以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北都留守,并同平章事。同为同平章事,何以不称李为李相?同平章事,全称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侍中、中书令皆正三品,凡带同平章事的衔名的,其本官多有在三品以下者。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虽为事实上的宰相,但与中书令毕竟不同。中书令为百僚之首,是首相。孙逖《授李林甫左仆射兼右相制》:宜兼三绶之荣,俾在百僚之首。盖指右相而言。右相即中书令也。所谓真宰相。《旧唐书职官一》:天宝元年二月,侍中改为左相,中书令改为右相。《通鉴》卷二一八:上(肃宗)欲以(李)泌为右相,泌固辞曰:陛下待以宾友,则贵于宰相矣。右相即中书令也。中书令,《旧唐书》列在正三品,《新唐书百官志》列在正二品,且云: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贞观八年,仆射李靖以疾辞位,诏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而平章事之名,盖起于此。其后李以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谓同侍中、中书令也,而同三品之名,盖起于此。自高宗以后,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否。(乾按:《通鉴》卷二二○:肃宗乾元元年八月,以郭子仪为中书令〔右相〕,光弼为侍中〔左相〕。)

[注14:故称郭相。] 故独称郭相。

[尚书气与秋天杳。注16:尚书,指王思礼。时为兵部尚书。 注42:王思礼加兵部尚书,事在乾元元年八月,见《旧唐书肃宗纪》。此尤为此诗必作于乾元元年八月以后之明证。] 《旧唐书肃宗纪》:乾元元年八月,上皇诞节,上皇宴百官于金明门楼,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内节度使王思礼来朝,加子仪中书令、光弼侍中、思礼兵部尚书,馀如故。《新〔唐〕书肃〔宗〕纪》不载加兵部尚书事。《通鉴》同。(乾按:《新唐书肃宗纪》于乾元元年漏载六月、八月事。《通鉴》如上引无是年八月思礼加兵部事。)《新唐书王思礼传》:收东京,战数有功,迁兵部尚书。与《旧〔唐〕书肃〔宗〕纪》合。旧《书》本传言迁户部尚书。(乾按:《旧唐书李光弼传》:乾元元年,与关内节度使王思礼入朝,勅朝官四品已上,出城迎谒。迁侍中。又《郭子仪传》:乾元元年七月破贼河上,擒伪将安守忠以献,遂朝京师进位中书令。《新唐书》本传均同,可为佐证)

思礼为兵部尚书,《旧〔唐〕书肃〔宗〕纪》前后两见,又云:至德元载十月,(房)琯请为兵马元帅,收复两京,许之,仍令兵部尚书王思礼为副。误!与下文乾元元年八月所记矛盾。《新唐书王思礼传》只言思礼副房琯,战便桥不利,更为关内行营节度,未言副琯何官职。旧《书》本传亦但言与房琯为副使,便桥之战又不利,除为关内节度使。无兵部尚书文。《通鉴》卷二一九亦云至德元载十月王为兵部尚书,(新、旧《唐书房琯传》及《新〔唐书〕肃〔宗〕纪》同,《新唐书肃宗纪》惟载,以兵部尚书王思礼副琯),亦误,且自相矛盾。前载天宝十一载三月改兵部为武部,此何得云兵部尚书?武部复改为兵部,在至德二载十二月十五日。(乾按:《通鉴》该句之后有以武部侍郎李峘为剑南节度使一语,此前至德元载八月,有以〔郭〕子仪为武部尚书的记载,则此所谓王之兵部尚书似沿误《唐书》,当是至德二载十二月之后乾元元年八月所加官,或从子仪后继任的。据《通鉴》记载,王思礼副琯之前至德元载六月之后,为河西、陇右节度使,行在都知兵马使。故便桥兵败,除关内节度使,乾元元年八月收两京后来朝,加兵部尚书)《旧〔唐书〕肃〔宗〕纪》前后矛盾,或是便桥之败,王曾罢兵部尚书历史失载也?

《唐仆尚丞郎表》910页有考证。(乾按:中华书局1986年版严耕望先生撰《唐仆尚丞郎表》第四册910页:王思礼乾元元年八月十七丙辰,由工尚兼御史大夫关内节度使迁兵尚,仍领节度。[考证]则旧传户部误。新传书兵尚于乾元元年以前,亦小失。又《全唐文》四四肃宗《收复两京大赦文》:开府仪同三司御史大夫兼工部尚书持节充招讨两京(略)等军兼关内节度使(略)王思礼行工部尚书。《会要》四五功臣条略同。此在至德二载十二月十五戊午,则兵尚前官为工尚也,纪传皆失书。(旧《纪》,至德元载十月,房琯为兵马元帅,仍令兵部尚书王思礼为副。新《纪》同。按此时郭子仪为武部尚书。两《纪》此衔,书后官欤?)父批注:王当时应有官衔,如刘秩等皆书其当时官衔。思礼副房琯时或为工部尚书,两《纪》《通鉴》兵乃工之讹。又909页:郭子仪至德元载八月一日壬午朔,由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节度使迁武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长史领节度。二年十二月十五戊午,迁司徒,卸武尚,仍兼左仆以下如故。李光弼至德二载十二月十五戊午,由检校司徒迁司空兼兵尚,仍平章事领节度。父批:郭御即由李兼。在此期间王思礼不可能任武尚或兵尚。(乾按:同书1051页:颜真卿至德元载七月,由户侍平原太守迁工尚。则十月王副琯时似不大可能为工部尚书。且兼工尚,亦非真除,乃正员之外,及迁工尚后,不过半年,即迁兵尚。兵尚在政治上实际之地位比工尚要高许多。这大概是纪传不载的一个原因)

[鹤驾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注23:《艺文类聚》:太子晋乘白鹤仙去,故后世称太子之驾曰鹤驾。这里鹤驾替代的太子,钱谦益以为指肃宗,恐非杜甫本意。浦起龙据乾元元年四月立成王李俶为皇太子的史实,认为是指李俶。下凤辇(天子之车)才是指肃宗。这说法是接近真实的。] 《旧唐书音乐志》卷三十一:①《享隐太子庙乐章舒和》:尚想燕飞来蔽日,终疑鹤影降凌云。(隐太子即建成)②《享章怀太子庙乐章迎神》:前驱戾止,控鹤来仪。③《享懿德太子庙乐章迎神》:伊浦凤翔,缑峰鹤至。《全唐诗》卷三三五裴度《享惠昭太子庙乐章亚献终献》:礼成神既醉,仿佛缑山鹤。(在唐时,缑山鹤的故事,几乎成为太子专用之典,他人不能僭用。)又卷一三《享太庙乐章承光舞》:监国方永,宾天不归。龙楼正启,鹤驾斯举。(盖指孝敬皇帝李弘,弘为太子,未及即位而死)凡涉及太子,必用周灵王太子晋缑山乘鹤故事,几无一例外。由此可证,杜《洗兵马》鹤驾通宵凤辇备之鹤驾只能作于成王李豫乾元元年五月立为太子(乾按:见《旧唐书肃宗纪》,《新唐书肃宗纪》作十月,新、旧《唐书代宗纪》作四月)之后。否则,便是无中生有,违法乱纪,此钱氏曲解用心所在。以为隐指肃宗,所谓不欲其成乎为君,以为杜甫在这里是用春秋笔法,刺肃宗以太子而自立。不知杜在此之前早已承认肃宗之自立,《北征》等诗皆可为证。未立太子而用太子故事,淆乱视听,几同造谣,杜安得出此?《文苑英华》卷五五三有颜真卿《贺肃宗即位上玄宗表》:奉皇帝七月十二日勅,伏承陛下(玄宗)命皇太子践祚改元,皇帝上陛下尊号曰上皇天帝,臣等蹈舞抃跃,不胜感咽。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亦无贬肃宗,不以为帝之意。

鹤驾一典如是写实,则《洗兵马》必作于乾元二年春,以成王于元年五月始立为太子,诗自不可能作于元年五月之前也。钱氏是注意到这点的,故硬把鹤驾归之于肃宗以太子而自立为帝。其说未免深文,且亦不符合杜诗实际。杜对肃宗不待传位而急于自立,虽有不满,如《壮游》诗少海旌旗黄,但绝无不欲其成乎为君之意。钱氏虽能自圆其说,以为杜在此有微意,是用《春秋》具文见意的书法,但绝不可信。既用鹤驾,即表明时已有太子,否则杜不会用此一专门表明太子身份之典故。《通鉴》卷二一九至德二载:(俶)曰:陛下犹未奉晨昏,(谓人子晨省昏定之礼),臣何心敢当储副!愿俟上皇还宫,臣之幸也。上赏慰之。据此知杜诗鹤驾定指广平,父子相随以定省上皇。

武三思《奉和春日游龙门应制》:凤驾临香地,龙舆上翠微。鹤驾之与凤驾、龙舆,即太子之与天子之分,丝毫不能含混。《全唐文》卷九七高宗武皇后《赐少林寺僧书》:弟子前随凤驾,过谒鹫岩。凤驾即凤辇,此指高宗皇帝。凤辇既有专指,鹤驾岂得泛称?设未立太子,杜何得妄称?此非小事,有关国家大典。此亦足证《洗兵马》必作于乾元元年五月立太子之后无疑。钱主元年,故以鹤驾为指肃宗,不欲其成乎为君,臆测妄断。且鹤驾既指肃宗,凤辇又将何所指乎?若仍指肃宗,岂非重叠?刘长卿诗:凤驾瞻西幸,龙楼议北征。凤驾,指玄宗;龙楼,指肃宗,皆谓天子。

[汝等岂知蒙帝力] 《别蔡十四》:我虽消渴甚,敢忘帝力勤。

[关中既留萧丞相。注28:刘邦以萧何留守关中,使镇抚百姓。这里以比房琯。琯自蜀奉传国宝及玉册至灵武传位,并留相肃宗。 注29:按乾元元年六月,房琯由太子少师出为邠州剌史,邠州属关内道,地在关中,故云关中既留。] 《后山诗注》卷二任渊注引关中句作正留萧丞相,不如既字妥,与复字应。曩者书札,望公再起。(乾按:见杜《祭故相国清河房公文》)均以萧比房。《八哀诗》:际会清河公,间道传玉册。救王思礼一事,是房一大功。清河公即琯也。杜有《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诗,仍称相公。盖念念不忘。故虽罢相而仍以萧丞相拟之,不足怪也。

郑处诲《邠州节度使厅记》:邠为古国,其俗质而厚,其人朴而笃理后魏改置豳州。国朝因之。开元中,诏以豳、幽为疑,因改为邠。天宝已前,太平岁久,西通伊凉,万里而远,邠实为近郡,申王、薛王以亲贤之贵居之,太尉房公以盛德之重居之肃宗深恶房琯,其贬琯为邠州刺史,并非其本意,但从表面看来,邠州乃近郡,好像还有意复用,故不远斥。此杜诗所以有关中既留之句也。留字可玩,虽罢其相位,却仍安置在近郡。白居易《除军使邠宁节度使制》:郇邠大藩,控扼胡虏。若得良将,则无外虞。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不料奸人疑臣杀害裴度,妄有告论,尘黩圣聪,愧羞天地。臣本待明辨亦了,便拟杀身谢责,岂料圣慈尚在,薄贬同州,虽违咫尺之颜,不远郊畿之境,伏料必是宸衷独断,乞臣此官。若遣他人商量,乍可与臣远处藩镇,岂肯遣臣俯近阙庭?同州为薄贬,邠州亦自非厚责,故杜有复冀用琯之心。关中既留,自非泛泛也!若房仍在朝为太子少师,则诗当云朝中既留或庙堂既留,不应泛泛但言关中既留。可知关中云云,确为指邠州刺史无疑。

刘邦尝说:镇国家,抚百姓,给,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史记高祖本纪》)刘未得天下,何已为丞相。《史记萧相国世家》: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旧唐书房琯传》:乾元元年六月时邠州久屯军旅,多以武将兼领刺史,法度废,州县宇并为军营,官吏侵夺百姓室屋以居,人甚弊之。琯到任,举陈令式令州县恭守,又缉理公馆,寮吏各归官曹,颇著政声。二年六月诏褒美之,征拜太子宾客。

[幕下复用张子房。注29:刘邦尝说:运筹惟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这里比张镐。又同年(乾元元年)五月,张镐由平章事罢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兼本州防御使,仍身居幕府,故曰幕下复用。] 李白《赠张相镐》诗:秀骨象山岳,英谋合鬼神。佐汉解鸿门,生唐为后身。亦系以张良比张镐。赠诗多切对方之姓氏,此风唐以前已有之。又《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行至江夏,与张公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车、寄罗衣二事,及五月五日赠余诗,余答以此诗》:张衡殊不乐,应有《四愁诗》。(按张时罢相。乾元元年五月)惭君锦绣段,赠我慰相思。鸿鹄复矫翼,凤凰忆故池。(按上句指出为荆州长史,下句指罢相,应首句不乐。这可能是真情,但对张不利)荣乐一如此,商山老紫芝。按李则以张衡拟张镐。杜《洗兵马》则以张良拟之,但云幕下复用,知亦作于罢相后。以复用字,表明已罢相,善立言。张九龄《酬宋使君见赠之作》:罢归犹右职,待罪尚南荆。张九龄罢相后为荆州长史,故云。虽贬官,仍重用也,故云右职。

幕下即幕府。不用幕府而用幕下者,为与上句关中作对也。唐人为句法所拘,亦有用幕府下者。不得指朝廷。李白《送程刘二侍郎》诗:安西幕府多材雄。杜甫《赠田九判官》:麾下赖君才并入。亦即幕下,指哥舒翰。高、岑等人诗中,亦多有之。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拥旄出淮甸,入幕征楚材。入幕指为淮南节度使事。至德元载(756)。《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亚相膺时杰,群才遇良工。翩翩幕下来,拜赐甘泉宫。此天宝九载所作。幕下指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幕。《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外》:绣衣当节制,幕府盛威棱。天宝四载以光禄少卿彭果以御史中丞为岭南五府经略使,故云。《自武威赴临洮谒大夫不及因书即事寄河西陇右幕下诸公》。天宝十二载,哥舒翰以陇右节度使加河西节度使。《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幕府日多暇,田家岁复登。在河西哥舒翰作。

岑参:《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按此乃入川后作,幕中即幕下,当指杜鸿渐。时以相国节度剑南,抚节成都。《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卿公》,自注:时张卿公亦充节度留后。诗云:幕下多相识,边书醉懒操。按张郎中之父为节度留后,故有幕下句。《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却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飞。何年?待查。《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走马川行》:幕中草檄砚水凝。《奉陪封大夫宴得征字,时封公兼鸿胪卿》:西边虏尽平,何处更专征。幕下人无事,军中政已成。幕下与下句军中对。

李嘉祐《送裴员外往江南》:公务江南远,留幕下荣。钱起《送王季友赴洪州幕下》。韦应物《寄洪州幕府卢廿一侍御》(原注:自南昌令拜,顷同官洛阳。):文苑台中妙,冰壶幕下清。韩愈《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以诗示幕中宾客,愈奉和》,晋公为裴度,破蔡元济后回京复任。元和十二年,以度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兼彰义节度使,仍充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既破贼仍为相,故云将军旧压三司贵,相国新兼五等崇。又《郾城晚饮,奉赠副使马侍郎及冯(宿)李(宗闵)二员外(冯、李时从裴度东征)》:幕中无事惟须饮,即是连镳向阙时。元稹《卧闻幕中诸公征东会饮,因有戏赠》。唐人凡是在御史台做官的例云台中,凡是在两省的则云省中,凡是在节度使幕府任职的,则云幕中或幕下,区别甚分明。张镐如未罢相,岂得云幕下?在相位,居廊庙。

幕下即幕府,岂得谓朝廷为幕府耶?《唐音癸签》卷廿七:唐词人自禁林外,节镇幕府为盛。如高适之依哥舒翰,岑参之依高仙芝,杜甫之依严武,比比而是。中叶后尤多。盖唐制,新及第人,例就辟外幕,蹑级进身,要视其主之好之何如,然后同调萃,唱和广。《摭言》称:李固言在成都,有李珪、郭圆、袁不约、来择诸诗人从公,为一时莲幕之盛,惜其诗不传。惟裴度开淮西幕,有韩愈、李正封郾城□□诗。(乾按:《四库全书》影印本《唐音癸签》卷二七,在韩愈。李正封郾城下注一阙字。标明下文有缺字。该书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38页,此处作□□诗。这可能是萧先生引文所本。但《四库全书》影印本《唐诗纪事》卷四○载:退之、正封从军有《晚秋郾城联句》诗。正封云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灯明夜观棋,月暗秋城柝。遂为警策。又《全唐诗》卷七九一,收韩愈、李正封《晚秋郾城夜会联句》诗。故此处□□,疑为联句。)高适《信安王幕府传并序》(信安王为李祎,开元廿年为河东河北道行军副元帅):庙堂咨上策,幕府制中权。一相一将,一文一武,一内一外。伍乔《寄张学士洎》(洎为翰林学士):职事久参侯伯幕,梦魂长帝王州。亦幕与朝廷对举。皇甫曾《送王相公赴幽州》:台衮兼戎律,勤忧秉化元。如张镐未罢相而兼节度使,则是以台衮而兼戎律者,今但言幕下,岂非失体。杜一字不乱下,何得有此失误?岑参《潼关镇***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何为廊庙器(即宰相),至今居外藩?如张未罢相,何得置而不言,但言其外职、武官?又《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丞相百僚长,两朝居此官。成功云雷际,翊圣天地安。晋公,裴冕也。尝劝肃宗即帝位。如张镐当时未罢相,则仍是百僚之长,杜甫岂得略而不言,但云幕下复用乎?此理之所必无者。信如主作于乾元元年春一说,则罢张镐之相者,非肃宗,乃出于诗人杜甫矣。(罢镐相者非肃宗)杜岂得愦愦至此?所以幕下一词,必指镐罢相后为荆州都督府长史无疑。(乾按:《通鉴》卷二二○:乾元元年五月,上以镐为不切事机,戊子,罢为荆州防御史庚寅,立成王俶为皇太子。父批:幕下复用张子房,据此句,诗当作于镐罢相为荆州防御使〔位在节度使下〕时无疑。否则,岂得舍宰相不言而言其任幕职乎?何得如此轻重倒置?)

[田家望望惜雨干。注38:乾元二年春有旱灾,故农民盼雨。] 仇:按史:乾元二年春旱,故有田家望雨之句。按《通鉴》不载春旱,新、旧《(唐书)肃(宗)纪》亦不载。当期塞雨干,干不等于晴!惜雨水之干耳。曾下雨而复旱,故惜之。

[布谷处处催春种] 诗当是在张罢相之后,因为有幕下的话。张罢相在五月中旬,春天早已过去了,而诗末有催春种之语,将作何解释?张罢相在五月十七日,早已是过了四月南风大麦黄的节候了,此时春种早已过去了,还能有催春种的诗句吗?杜甫能写这样不通的诗吗?可见,这只能是第二年(乾元二年)春天写的诗。

36.《新安吏》

白《与元九书》:杜诗最多然撮其新安、石壕、潼关吏,芦子关,花门之草,朱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白所见当是杜原本,三吏前后次序,符合当日杜甫由洛阳回华州所经过程。宋本《杜工部集》,《新安吏》下有杜自注,表明是第一篇作品,但将《潼关吏》置于《石壕》之前,却不合。《草堂诗笺》三吏次第第一为潼关,第二石壕,第三新安,首尾颠倒了,又将《新安吏》题下自注改成大字并入题中,尤误。

[县小更无丁。注2:言岂无馀丁乎?按杜移柳更能存?更字一作岂,可知二字相通。] 有人解更为已,欠妥。

[中男绝短小] 不相信是中男,当时是儿童尽东征的。已无章法,连老翁老妇全被拉走。参《宋书》卷一百《自序》年几八十诸语,役少以十五为制。(乾按:参许总《关于〈新安吏〉中男的年龄》,《群众论丛》1981年2期)

[眼枯即见骨。注6:即使把眼哭瞎了,也留不住自己的孩子。 注10:即字,疑作却者乃原文。唐时却字可作即字讲。今姑仍而不改。] 王梵志诗:债主暂过来,征我夫妻泪。父母眼干枯,良由我忆你。(《冤家杀人贼》)即字,明万历黄升《集千家注》、许自昌《集千家注杜诗》、元刊《集千家注杜诗》刘会孟评点、《杜诗阐》均作却。钱、朱、仇、杨各本俱注即一作却。白居易《因梦得题公垂所寄蜡烛,因寄公垂》:照梁初日光相似,出水新莲艳不如。却寄两条君领取,明年双引入中书。犹即寄也。

[况乃王师顺。注10:顺,是说名正言顺,合乎正义。] 在当时情况下,是王师顺,还是叛军顺?

[仆射如父兄。注10:旧注都未能指实,证明郭子仪善待士卒的一贯作风。] 《通鉴》卷二二三:上谓郭子仪曰:闻朔方将士思公如枯旱之望雨。可见杜诗所谓,并非妄言。又广德二年,郭子仪如汾州,怀思之众悉归之,咸鼓舞涕泣,喜其来而悲其晚也。此事亦足证。宜补。

[注10:不称他现任官爵(中书令),而称其旧官爵,钱谦益以为亦《春秋》之书法,是有道理的。] 《集千家注分类杜诗》引郑曰:子仪至德二载授尚书仆射,乾元元年进中书令,而此诗第云仆射,何也?毋乃当时人熟于仆射之名,故云。

37.《潼关吏》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注3:按这句当作叙述语看。] 《两当县吴十侍御宅》:借问持斧翁,几年长沙客。下句亦非问者之语,代述。刘禹锡《武夫词》:武夫何洸洸,衣紫袭绛裳。借问胡为尔?列校在鹰扬。自问自答。

[连云列战格。注4:这句以下至末,都是吏的答话。] 清汤启祚《杜诗笺》:今复修关,还以备胡,前鉴不远,是在后官。婆心野老,言恐见轻,托为吏辞,庶几动听。

[请嘱防关将。注9:细玩嘱字,似根上丈人字来,关吏位卑,对守将不合用嘱。如为杜甫对关吏之言,则请嘱当作为报才合身份。《杜诗阐》云:请丈人嘱防关者以哥舒为鉴。结合上文为解,尤为有据。] 《唐律疏仪》附录《唐律释文》卷五关戍条:关戍者即守关之长也。关丞,守关第二等官也。关令,守关第三等官也。潼关吏,盖三等官之类,岂得嘱防关将耶?

《史记滑稽列传》载孙叔敖之子负薪逢优孟事:孙叔敖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此尊者对儿辈用属(嘱)之例。《汉书曹参传》载:参为齐相国,萧何卒,参曰:吾且入朝。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之!此上官对下官用属之例。吕温知衡州时,送毛令绝句曰:今朝临别无他属,虽是蒲鞭也莫施!吕为太守,对县令故用属字。《魏志》卷十六《杜恕传》:恕上疏极谏曰:近司隶校尉孔羡辟大将军(司马懿)狂悖之弟(司马通),而有司嘿尔,望风希指,甚于受属。朝臣趋奉司马懿,亦上对下之词。《唐鉴》六:代宗乃以李泌为江西判官,且属(魏)少游,使善待之。亦上对下、君对臣之词。《宋人轶事》二一八页:先尚书以此属某。为长对幼之词。父对子故用属而不用谓。《新唐书杨弘武传》:弘武为吏部,高宗责其授官多非才,弘武对曰:臣妻悍,此其所嘱,故不敢违。盖以讽帝也。

[慎勿学哥舒]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勿学哥舒,勿学哥舒之屈从奸相杨国忠之乱命。杜批判指向主张出关迎战的决策者。(钱注)

元稹《夜深行》:夜深犹自绕江行,震地江声似鼓声。渐见戍楼疑近驿,百牢关吏火前迎。关吏职卑。高适《睢阳酬别畅大判官》结句云:君还谢幕府,慎勿轻刍荛!谢,告也。幕府指府主,故用谢字。盖畅时为判官,乃是属员,要畅转告己意于府将,故云谢也。

38.《石壕吏》

[老妇出门看] 宋本杜诗出门看作去门看,看字并无一作某字样。最可信。古诗真、文、元、寒、删、先诸韵通押,人在真部,村和门同在元部,本自押韵。看字读平声,在古韵中它和村字、人字可以通押。后人不知,故多妄改。

[室中更无人。注3:更无人,再没有人。] 有人解更为已。

39.《新婚别》

杨炎《灵武受命宫颂(并序)》以一旅成百万之师(乾按:见《全唐文》卷四二一、《文苑英华》卷七七四,语意谓兵气蕴含巨大能量)

[结发为妻子] 李白《去妇词》:自从结发日未几,离君缅山川。以结发代结婚。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注4:女子出嫁亦曰归。将,随也,与也。即俗语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注11:按王建《促刺词》云:我身不及逐鸡飞。则嫁鸡随鸡之谚,唐时确已有之。] 《汉书礼乐志》:九夷宾将。颜注:将,犹随也。陆佃《埤雅》引谚语云:嫁鸡与之飞,嫁狗与之走。欧阳修《代鸠妇言》:人言嫁鸡逐鸡飞,安知嫁鸡被鸡逐。今俗语犹有之。宋程垓《孤雁儿》(有尼从人而复出者,戏用张子野事赋此):谁教容易逐鸡飞。范辇云曰:鸡狗得将,诸说牵强,想即俗所云嫁鸡逐鸡之谓也。庄绰《鸡肋编》卷中:谚有巧媳妇妇做不得没面,与远井不救近渴之语,陈无己用以为诗云:巧手莫为无面饼,谁能救渴需远井。遂不知为俗语。世谓少陵鸡狗亦得将,用嫁得鸡,逐鸡飞;嫁得狗,逐狗走,或几是也。

40.《垂老别》

[题解:这一首写一个子孙死尽,愤而参军的老人和他的妻子告别,是行者之词。] 林孟鸣《杜诗抄选注》:写其忠愤激烈,垂老不变,及叙其夫妇别情,浓至可伤。

[老妻卧路蹄,岁暮衣裳单] 孟郊《贫女词寄从叔先辈简》:二月冰雪深,死尽万木身。时令自运行,造化岂不仁。但云岁暮究难通。

[还闻劝加餐] 加餐,强饭也。

[杏园度亦难] 窦牟《杏园渡》:卫郊多垒少人家,南渡天寒日又斜。君子素风悲已矣,吉园无复一枝花。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蔡:不敢盘桓者义也,塌然伤别者仁也。应该说情也。

41.《无家别》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白居易《和微之道保生三日》:相看鬓似丝,始作弄璋诗。且有承家望,谁论得力时。杨巨源《方城驿逢孟侍御》:军中得力儿男事,入驿从容见落晖。王建《当窗织》:贫家女为富家织,翁母隔墙不得力。贯休《经弟妹坟》:泪不曾垂此日垂,山前弟妹冢离离。年长于吾未得力,家贫抛尔去多时。杜荀鹤《寄诗友》:何时吟得力,渐老事关身。《文苑英华》卷三五○薛逢《邻相反行》:家藏一卷古孝经,世世相传皆得力。

[注12:按《太平广记》卷一百十二墨君和条:与尔为子,他日必大得力。则得力乃唐人口语。不得力,谓不能救母于死。] 按《太平广记》卷一百十二他日必大得力。又卷二百二十一引《定命录》:果毅姚某者,有贵子,可嫁之,中必得力。则得力乃唐人口语。

42.《秦州杂诗二十首(录四)》

其一

[满目悲生事。注1:这年关中大饥,又有战争,故生活艰难。说满目,便不止自身,包括所有人民了。] 生事,不等于个人生计。《唐会要》卷九一:乾元元年,外官给半料与职田。

其四

[鼓角缘边郡。注6:四面都是鼓角声,故曰缘。《礼记》注:缘,边饰也。有回环的意思,故此作动词用。] 《遣闷》:萤鉴缘帷彻,蛛丝罥鬓长。《后汉书马援传》:于是玺书拜援伏波将军,南击交趾,遂缘海而进,随山刊道千馀里。《后汉书》卷五三《窦宪传》。(乾按:其传载:发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骑士,及羌胡兵出塞。)

其二十

[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注14:首二句仿佛是说,古人说后从谏则圣,而你陛下却真是天生的圣帝,我这老匹夫又懂得什么呢!你贬斥我,是不足怪的啦!] 边:唐尧谓肃宗,真自二字连续,犹云天生圣明也。《陔馀》801页野老。(乾按:边指清人边连宝,著有《杜律启蒙》十二卷。赵翼《陔馀丛考》801页野老条:诗人多用野老字,不过谓田野老人耳。应劭曰:年老居田野,相民耕种,故号野老。)

[注14:这是杂诗最后一首,带有总结性。] 第一首确乎是总冒,二十首确乎是总结,中间不必定有章法次第。

43.《月夜忆舍弟》

[月是故乡明。注2:尽管头上所见乃是秦州的月亮,却把月亮派给了故乡。] 刘长卿《初至洞庭,怀灞陵别业》:长安邈千里,日夕怀双阙。已是洞庭人,犹看灞陵月。岑参《宿铁关西馆》: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韦应物《楼中月夜》:宁知故园月,今夕在兹楼!把故园月当作亲人。更无明不明的念头。日人晁衡(阿部仲麻吕)《望乡》诗:回首举目望苍穹,明月皎洁挂中空。遥思故国春日野,三笠山前月亦同。王昌龄:舟船明月是长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皆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派生。诗意盖谓眼前所见者,惟有故乡之明月耳,非谓月色惟有故乡为明也。身在异地,举目无亲,得见故乡之月已自万分欣幸,更何暇计较异地之月与故乡之月,孰为明亮乎?得见故园月,即心满意足,不在月之明暗也。

44.《梦李白二首》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注10:游子,指李白。注一七:细玩久不至三字,当是由华州赴秦州途中所作。秦州距华州九百六十里,非数日间可达,故云久不至。游子乃杜自谓,不指李白。李既在罗网,杜本人又在行役中,自不应作此期待语。前解未谛,姑过而存之。] 杜《鹿头山》诗云:游子出京华,剑门不可越。此杜自离华州后以游子自谓之证也。

[千秋万岁名] 翁:千秋万岁名,此老竟先知之,奇哉!(乾按:清人翁方纲)

45.《捣衣》

[题解:唐时捣衣仍为二人对立。但不必拘于二人。] 唐释慧偘有《听独杵捣衣》诗:令君闻独杵,知妾有专心。杜此诗所写,似即独杵捣衣。王湾:月华照杵空悲妾,风响传砧不到君。

[宁辞捣熨倦。注3:这里捣熨也是复词偏义。] 连类而及。

46.《空囊》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陆龟蒙诗:千首文章二顷田,囊中未有一钱看。即用杜句。

47.《病马》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白居易《往年稠桑曾表白马题诗厅壁,今来尚存又复感怀,更题绝句》:路傍埋骨蒿草合,壁上题诗尘藓生。马死七年犹怅望,自知无乃太多情。

48.《佳人》

[题解:在这位佳人身上我们看到诗人自身的影子和性格。] 《通鉴》卷二一八载安禄山叛军屠杀王妃、驸马等,可能是此诗历史背景。《学术月刊》(1979年第8期)认为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万事随转烛] 《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但且歌,但且乐。人命由由(攸攸)如转烛。

49.《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清刘逢源有《七歌》仿杜。

其一

[岁拾橡栗随狙公。注2:王维诗行随拾栗猿。] 王维诗:行随拾栗猿,归对巢松鹤。(《燕子龛禅师》)王渔洋《读冯圃芝余事集因题天章还山诗卷》:吴生家山南,拾橡恒苦饥。此则未必。诗不可假。

其二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黄庭坚《乞假诗》:君不见公车待诏老诙谐,饥来索米长安街。君不见杜陵白头在同谷,夜提长镵掘黄独。文人古来例寒饿,安得野蚕成茧天雨粟。鲍照有《过铜山掘黄精》诗。

50.《剑门》

[惟天有设险。注1:天本无知无为,但观剑门之险,又好似天故意制造出来的。惟,发语词,无义。] 徐仁甫《广释词》66页:惟犹在,介词杜《赠特进汝阳王》:瓢饮惟三径,岩栖在百层。亦惟、在互文。又《剑门》: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谓在天有设险也。赵(次公):公诗参取蜀中语,以言剑门乃天造之险也。

[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注2:抱西南,见有利于地方割据;角北向,见显与中原朝廷为敌。为篇末欲铲叠嶂的根由。] 参考岑参《入剑门》一诗,始知德不修,恃比险何益?四海今一家,徒然剑门石。观此知石角北向,应指有利于割据而言。蜀后主王衍《题剑门》:作千寻壁垒,为万祀依凭。道德虽无取,江山粗可矜!即矜恃险。可证是有利于割据称雄的。汪元量《剑门》:剑门崔嵬若相向,云栈萦回千百丈。石角钩连皆北向,失势一落心胆丧。侧身西望不可傍,猛虎毒蛇相下上。安得朱亥袖椎来,为我碎却双叠嶂。亦可与杜诗相参。石角北向,有抗拒中原之势,故欲碎打之。石角非善物。

[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注6:上古时代,四川未通中原,那时人们不分彼此,鸡犬也是乱放的。] 汉高祖置新丰城以居太上皇为地宽所营,虽鸡犬混放,亦识其家。潘岳《西征赋》:浑鸡犬而乱放,各识家而竞入。(见《文选》)

[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注11:恐复有凭险割据之事,但又感到无能为力,所以只好临风惆怅。] 赵注《上白帝》(排律)不是烦形胜,深惭畏损神二句云:此与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之意同,盖以畏其险而损神,翻以为惭,叠嶂既不可铲,则付之一惆怅耳。皆无可奈何之语也。

第四期 漂泊西南时期

[这一期律诗特多] 《唐音癸签》卷十:少陵七律与诸家异者有五:篇制多,一也;一题数首不尽,二也;好作拗体,三也;诗料无所不入,四也;好自标榜,即以诗入诗,五也。此皆诸家所无。

51.《蜀相》

[题解:这是七六○年春杜甫居成都游武侯神祠时所作。] 汪元量有《忠武侯庙》:夔门春水拍天流,人日倾城踏碛游。指在奉节之庙。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注2:自、空二字念情。因为自己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 《诗话总龟》卷六引《金陵语录》:杜子美诗映阶,此正咏武侯庙而托意在其间。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诗: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良翊圣朝。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廿八:陈寿言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老臣心),古今之盛轨,道得出,司马迁不能过也。

[出师未捷身先死] 何焯:捷,注一作用。按《顺宗实录》中作出师未用身先死。未用,未展其用也。作未捷,了无意味矣。读袁子论武侯语自知。

52.《江村》

[微躯此外更何?注4:此,指禄米。] 白居易《初除户曹喜而言志》末句云:苟免饥寒外,馀物尽浮云。

53.《宾至》

[乘兴还来看药栏。注5:看药栏,意即看花。] 王建有《别药栏》诗:芍药丁香手里栽,临行一日绕千回。可证即花圃。

54.《客至》

[樽酒家贫只旧醅。注3:按古人好饮新酒,故杜甫以旧醅待客为歉。] 按唐人好饮新酒。元稹有《饮新酒》诗:闻君新酒热,况值菊花秋。

55.《春夜喜雨》

范辇云《岁寒堂读杜》:知时节,即《诗》所云灵雨也。发生即指雨言。潜字细字,正见雨之可喜,若猝风暴雨则所伤者多矣。以明刊黑,是雨夜真景妙景。雨后花茂,故重。梁文帝诗渍花枝觉重。

[好雨知时节] 《雨晴》:今朝好晴景,久雨不妨农。大典禅师《杜律发挥》:《移居夔州郭》:春知催柳别,江与放船清!知,能也;与,为也,皆以无情为有情,成自慰之语。李白: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边(连宝):五六句合看,始见其妙。盖非俱黑之云,不能见独明之火;非独明之火,亦不能显俱黑之云也。

[注四:张谓诗] 张谓《郡南亭子宴》诗。

56.《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老去诗篇浑漫与。注2:漫与,随意付乎。] 辛稼轩《念奴娇》:老子忘机浑漫与,鸿鹄飞来天际。作漫兴者,非。《光明日报》1979年9月12日陈美林《从对一首杜诗的评论谈起》。

57.《所思》

[可怜怀抱向人尽] 顾况《行路难》: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

58.《绝句漫兴九首》(录六)

其一

[眼见客愁愁不醒] 眼见,口语。《魏书杨播附传》杨椿诫子孙:又愿毕吾兄弟,也不弄居弄财,汝等眼见,非为虚假。李益《度破讷沙》: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北齐书》卷二四《杜弼传》:高祖骂之曰:眼看人瞋,乃复牵经引礼。叱令出去。眼看,即眼见也。

其二

[野老墙低还是家。注4:墙低二字可玩。] 即所谓邻鸡还过短墙来之短墙。

[恰似春风相欺得] 杜诗:恰有三百青铜钱。崔国辅《杂诗》:与酪一斗酒,恰用十千钱。

[注4:相欺得,是说欺负人(野老)。有人解作春风欺负花,非。此诗盖嗔人偷折其花。] 明唐元竑已见及此。

[夜来吹折数枝花] 韩愈《风折花枝》:春风也是多情思,故拣繁枝折赠君。则风折花枝,亦是实情。

其九

[谁谓朝来不作意。注11:作意,有著意、注意或立意等义,盖唐时俗语。] 薛能《送友人出塞》:此地堪悲想,霜前作意还。《齐东野语》有乃作意相侮之语。蒋防《玄都观桃》:旧传天上千年熟,今日人间五日香。红软满枝须作意,莫交方朔施偷将。

59.《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录四)

其五

[春光懒困倚微风] 孟郊《古离别》:春芳役双眼,春色柔四支。即懒困也。

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注8:至于称妓人亦为某某娘,可能是当时一种习惯上的体面称呼,犹称妓女为校书之类。](《升庵诗话》卷四吴二娘条:吴二娘,杭州名妓也,有《长相思》一词云:暮雨潇潇郎不归。白乐天诗:吴娘暮雨潇潇曲,自别江南久不闻。又,夜舞吴娘袖,春歌蛮子词。自注:吴娘歌词有暮雨潇潇郎不归之句。吴二娘亦杜公之黄四娘也,聊表出之。)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诗:佳人雪藕丝。此佳人即指妓。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亦妓人也。唐人多称妓为娘或娘子。李白《赠段七娘》:罗袜凌波生网尘,那能得计访情亲。千杯绿酒反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此七娘自指妓女。亦系习惯上的客气称呼。《北梦琐言》载娼妓徐月英送一营妓葬,有此娘平生风流之语。《野客丛谈》:苏杭妓名见于乐天诗中,特录出,以资好事者一笑则所谓玲珑、谢好、陈宠、沈平、李娟、张态、真娘、心奴、杨琼、容、满、英、倩、罗等,皆当时妓姓名。所谓黄四娘之名,因杜子美而著也。则宋人已以黄四娘为妓人矣。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9:恰恰啼,正好叫唤起来。] 《青城说杜》:流连者蝶,恋花而不肯去,故曰时时;自在者莺,乍啭而若迎宾,故曰恰恰。皮日休《宿报恩寺水阁》:往往竹梢摇翡翠,时时杉子掷莓苔。杜俨《客中作》:容颜岁岁愁边改,乡国时时梦里还。杜甫《上牛头寺》:何处莺啼切,移时独未休。怪其久啼也。白居易《春江》:莺声引诱来花下,草色勾留坐水边。又《天津桥》: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莺声爱娇小,燕翼玩逶迤。则娇字即是形容莺声者。

60.《赠花卿》

赵嘏有《赠女仙》诗(指女冠),李义山有《赠歌妓》诗,薛能有《赠解诗歌人》、《赠韦氏歌人二首》,此类甚多,全是赞美歌唱之妙者。凡云赠,一般都是善意的,如有不满则云嘲或戏赠。(崔涯《嘲李湍》,后则题《重赠》,以改变嘲讽也)李义山《席上赠人》:淡云微雨恣高唐,一曲清声绕画梁。杜《赠花卿》亦此类。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天上可以理解为双关语。唐人多以天上、九重喻宫廷、朝廷,但明是希望之词,有求之不及之意。赵嘏《送李给事》:眼前轩冕是鸿毛,天上人间漫自劳。脱却朝衣独归去,青云不及白云高。顾况《郑女弹筝》: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薛逢《听曹刚弹琵琶》:禁曲新翻下玉都,四弦触五音殊。不知天上弹多少,金凤衔花尾半无。凤拨也。崔敏童诗:能向花间几回醉?杜诗:几回青琐点朝班?

[注1:这句杨慎以为是讽刺僭用天子礼乐,黄生则以为只是赞美歌曲之妙。按黄生说近是。唐时宫中乐曲,流传世间,本属常事,说不上什么僭。] 白居易有《临卧听法曲霓裳》诗:起尝残酌听馀曲,斜背银半下帷。又《偶作》:何以送闲夜?一曲秋霓裳。尝谓曲爱霓裳未拍时,不以为僭。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花咽娇莺玉漱泉,名高半在御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统治者自己不但不禁止传唱宫中乐曲,而且加以鼓励。不但不以为僭而已,亦皆是以天上反衬音乐之妙绝人间。与僭用无涉。王建《温泉宫行》:梨园弟子偷曲谱,头白人间教歌舞。公开偷卖,何僭之有?又《宫词》:供御香方加减频,水沉山麝每回新。内中不许相传出,已被医家写与人。歌舞当亦然。刘禹锡《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休唱贞元供奉曲。唐时统治者颇开明,后人反以封建理会之。

[注1:黄生说:用修(杨慎)止据天上二字遂漫为此说,元瑞(胡应麟)讥之,是矣。] 恒仁《月山诗话》谓:详玩语意,即重闻天乐不胜情之意。天下同姓名者何限,况歌妓称卿,尤为允协,与其为用修所欺,而以莫须有事冤古人,不如从元瑞说愈也。近见浦氏《心解》云僭礼乐事,虽无考,但其人骄恣,必多非分之奢淫,若作赠妓诗,反觉肤浅无谓,此论甚痴且腐,愚所不取。

61.《戏为六绝句》

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近代惜卢王。又《寄刘峡州伯华》:学并卢王敏。

[轻薄为文哂未休。注5:轻薄指人说,所谓轻薄子。即下尔曹。] 《赠王侍御契》:洗眼看轻薄,虚怀任屈伸。 《移居公安敬赠卫大郎》:交态遭轻薄,今朝豁所思。卢世、宗廷辅、周甸亦以为指人。吴见思:今日轻薄之流,为文何似而哂之哉?《容斋四笔》卷五有评论:王勃等四子之文,皆精切有本原,其用骈俪作记序碑碣,盖一时体格如此,而后来颇议之。杜诗云身名俱灭,以责轻薄子。

[尔曹身与名俱灭] 尔曹,贬斥之词。《旧唐书》卷一七五:唐文宗责乐官刘楚材等曰:陷吾太子皆尔曹也。

其三

[历块过都见尔曹] 陈后山《赠魏衍》:妙年文墨秀儒林,老眼今晨得再明。历块过都聊可待,未须回首一长鸣。任渊注引杜句,观此,知历块过都乃赞词,谓后生辈不能尔也。又后山《次韵苏公西湖徙鱼》诗:诗成落笔骥历块,不用安西题纸背。任注:此两句指东坡诗语俊快,书复雄奇也。

其四

[凡今谁是出群雄] 并无无视李白之意,正如李白说屈宋已没,无可与言,并无无视杜甫之意一样。

其五

[清词丽句必为邻] 《文心明诗》: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茂先凝其清,景阳振其丽。兼善则子建、仲宣,偏美则太冲、公幹。

其六

[递相祖述复先谁] 《唐会要》卷八五《开元十八年十一月勅》:比来富商大贾,多与官吏往还,递相凭嘱,求居下等。《上元元年正月勅》:丞簿等有犯脏私,连坐县令,其罪减所犯官一等,使递相管辖,不敢为非。则递相祖述,谓彼此互相祖述也。非专指后人述前人也。

62.《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东南飘风动地至] 《尔雅释天》:回风为飘。注:旋风也。

6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忍能对面为盗贼。注5:能字这里作这样讲。] 黄山谷《思贤》诗:忍能持禄保卒岁?归去求田问四邻。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唐律疏议》卷廿:诸盗公取、窃取皆为盗。疏议曰:公取,谓行盗之人公然而取。

[唇焦口燥呼不得。注7:呼不得,喝不住。] 皮日休《钓侣》:趁眠无事避风涛,一斗霜鳞换浊醪(吴中卖鱼论斗)。惊怪儿童呼不得,尽冲烟雨漉车螯。

[床头屋漏无干处] 床头,应作床床。曾几《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化用杜诗。《柳南续笔》卷一床床非雨声条:杜诗床床屋漏无干处,床床二字,自来无注,而后人用者多作雨声。余意床床句,自是跟上文两句说,言床上布衾,儿玩踏裂,而屋内所设之床,无不漏湿,岂能安眠到晓乎?作为此解,六句方一串。床床犹言村曰村村,家曰家家,不作雨声。后见曾茶山《七月大雨三日》诗颔联云: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声(当作深)。以岸岸对床床,且下一湿字,此亦足以征吾之说矣。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注17:突兀,高耸的样子,这里形容广厦。] 辛弃疾《满江红》:老子平生,原自有、金盘华屋。还又要方间寒士,眼前突兀。(影响)《光明》1983年10月18日据新华社:苏联国家室内合唱团在一个音乐会上演唱了为我国伟大诗人杜甫的诗篇谱写的一组歌曲,包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梦李白》等九首杜诗。

64.《不见》

[题解:这是杜甫怀念李白的最后一首诗。] 皮日休《皮子文薮》卷九:呜呼,才望显于时者,殆哉!一君子爱之,百小人妬之,一爱固不胜于百妬,其为进也,难。

65.《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差科死则已,誓不举家走!注8:差科,指一切徭役赋税。] 《陔馀丛考》卷四十三:官府遣役辄曰差。今云差科亦此意。遣人曰差,盖亦谓拣择其人可应役者耳。《唐代民歌考释》41页。(乾按:杨公骥《唐代民歌考释及变文考释》四一页早死无差科条:所谓差科,也就是差遣劳役法规。唐时通常所谓的差科,乃是指劳役和劳役代金(附加税)而言。当时人将差役称作差科。)

[须知风化首。注12:风化首,是说为政的首要任务在于爱民。] 《颜氏家训治家篇》: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

[仍嗔问升斗] 问升斗,当指酒言。喝了一天的酒,照例是会谈到酒数的。唐人及杜诗中多有以升或斗指酒数者。白居易《招东邻》:小榼二升酒,新簟六尺床。能来夜话否,池畔欲秋凉。又,杜诗多以斗言酒,如李白一斗诗百篇,速来相共饮一斗,斗酒新诗终自疏等。

6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明王维桢《杜律颇解》:篇内忽、却、漫、须、好、即从、便下九字,能挑出喜意。白首忘年,放歌纵酒,喜之极也。非公不能自道。非骈非散,亦骈亦散,律诗而兼散文美。化意。白居易诗:近海饶风春足雨,白须太守闷时多。权德舆《览镜见白发数茎光鲜特异》:一曲酣歌还自乐,儿孙嬉笑挽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明刊虞集《杜律七言注解》:却看作 即看解云:故随看己妻子,已无前日之愁,且有可归之机。即回头却向秦云哭之却。《语文教学》1979年第3期《关于却字的注释》:情态副词,作再、还讲。却形容看,漫形容卷,皆副词。《语文教学》1980年第3期商育英文:欲是想要,下文放歌、纵酒正是欲狂的具体行动。过去妻离子散,而今妻子无恙,故有却看句,然妻子无愁亦自在其中,不如此作解,与下句不能作对了。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当是兼含妻子作伴来,作伴归。明李献吉诗:卧病一春违报主,啼莺千里伴还乡。上句言坐牢,下句言人情寥落,但造句、用字亦本杜。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注7:按《太平御览》卷六五引《三巴记》云:阆、白二水合流有如巴字,亦曰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杜诗巴峡,盖指此。若长江中巴东三峡之巴峡,乃在巫峡之东,杜时在梓州,不得云从巴峡穿巫峡,注解多误。] 王勃《春思赋》:长卿未达终须达,曲逆长贫岂剩贫?此句式所自。杜甫《更题》:只应踏初雪,骑马发荆州。当系由江陵陆行至襄阳耳。

《四库全书》无《三巴记》,但《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曾引及此书。待查。袁文引《三巴记》:阆、白二水,南流曲折三面,如巴字,故名。系据《清一统志》。杜《南池》诗,杜田补遗:《三巴记》:阆自(白)二水合流,自汉中至始宁城下,入涪陵,曲通三曲有如巴字,曰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唐诗:杜宇呼名叫,巴江学字流。江水连巴字,钟声出汉川。乐天《送萧处士游黔南》云: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即用《三巴记》语。又《对酒示行简》:今春自巴峡,万里平安归。诗作于忠州,在三峡之西,杜诗之巴峡,正与此类也。又《霓裳羽衣歌》: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何路出巴山(乾按:杜甫《九日奉寄严大夫》诗),此以巴代蜀也,巴蜀相连,而此字须用平声,故以巴代蜀也。看诗不可泥。巴峡字亦可以此为例,盖指巴地之峡,类名。日见巴东峡,黄鱼出浪新(乾按:杜诗《黄鱼》),诗作于夔州,是夔州亦可称为巴峡也。①沈佺期《过蜀龙门》:龙门非禹凿,诡怪乃天工。西南出巴峡,不与众山同。此龙门在巴县(重庆),此巴峡即泛指巴州一带之峡。②王维有《晓行巴峡》诗。③刘长卿《寄万州崔使君令饮》:摇落秋江暮,怜君巴峡深。④戎昱《云安阻雨》:日长巴峡雨濛濛,又说归舟路未通。此以渝州以下之峡为巴峡之证。盖泛称,与巫峡专指不同。⑤熊孺登《蜀江水》:若论巴峡愁人处,猿比滩声是好音。此巴峡亦泛指巴中之峡耳,非专指巫峡下之巴峡也。⑥白居易《桐花》诗: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以忠州之峡为巴峡。又《荔枝图序》: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又诗题有《木莲树生巴峡山谷间,巴民亦呼为黄心树》,此巴峡乃泛指。又忠州所作《巴水》诗云:城下巴江水,春来似曲尘。重庆以东至奉节,长江亦称巴江。又《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山上巴子国,山下巴江水。此巴江即长江,以在巴地万县一带,故亦得称巴江。

李绅《闻猿》:见说三声巴峡深,此时行者尽沾襟。此巴峡则指巴东三峡。唐人用巴峡字颇灵活,有时泛指,有时专指。

67.《有感五首》(录一)

[题解:这一首是反对迁都洛阳之议的。] 边连宝:顾、仇二家相合,实一说;朱、浦、王道俊博议又一说,有同冰炭。然以王说求诗,稳顺贯串,似属可从。盖此诗欲代宗暂幸而东都,号召诸侯以图恢复,为周宣故事,非如程元振劝帝长迁洛下,以避蕃寇,为黍离、扬水之续也。(?)正所谓同床异梦,不得以同元振为异汾阳为公疑也。

[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 勿谓洛阳狭隘,无金汤可守,乘此时而赫然东巡,号令天下则宇宙长新矣。

68.《岁暮》

[济时敢爱死] 谓不惜一死也。正言之,即不畏死。《晋书张华传》:华曰:臣先帝老臣,中心如丹,臣不爱死,惧王室之难,祸不可测也。遂害之于前殿马道南,夷三族。

69.《题桃树》

[天下车书正一家。注4:这时安史之乱初定,严武再来镇蜀,太平可望,故杜甫有此想法。但说正一家,而不说已一家下语还是很有分寸的。] 岑参《入剑门》诗:四海今一家,徒然剑门石。

70.《绝句四首》(录一)

北大研究生有《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文(《文史知识》1981年第5期),同意杨伦寓意下峡之说和浦江清注。按此乃漫兴、口号之类,不仅是喜悦心情,上两句表现喜悦,下两句因春色触动乡愁,内心惆怅。不能简单化。

71.《宿府》

[注2:是上五下二句法,应在悲字和好字读断。] 唐元竑: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句法绝异。如五言白发少新洗,寒衣宽总长,皆集中少见,偶一为之耳,盖五言第三字断、七言第五字断也。后人惯用好谁字,沿袭不已,不知此二字何曾相联哉?五言第三字断,古诗自有此句法,《十九首》出郭门直视,曹子建太仓令有罪是也。

[注2:自语,指角声。南朝乐府《神弦歌》:破纸窗间自语。] 又《道君曲》:中庭有树自语。苏轼《大风留金山两日》诗: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陈后山《雪》诗:木鸣端自语,鸟起不成飞。

72.《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

[开缄风涛涌,中有掉尾鲸。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 皮日休《夜会问答》诗:锦鲸荐(贲问日休),碧香红腻承君宴。几度闲眠却觉来,彩鳞飞出云涛面。知此物唐时颇流行在上层社会间。

[注14:茹藜羹与前终宴荣相应。] 《义门》(乾按:指清何焯《义门读***》):愧客茹句从终宴荣句来。

[注14:关于此诗的写作目的,钱谦益笺注有所阐明:特借以讽谕,朋友责善之道也。吴祥农则认为:借此以戒大臣豪侈纵欲者,不第武也。其说皆可信。] 《义门读***》:此诗复归草堂时作。诗极谨严,命意则微觉太过,为后来合闹诗篇之祖。叹息当路子五韵,似可省,岂以蜀中奢僭自扰,不复识上下之分,故因事以讽晓之耶。

73.《丹青引》

[先帝御马玉花骢] 任注黄诗(卷九)引作先帝天马玉花骢,云一本作五花骢。(乾按任注黄诗即任渊《山谷内集诗注》)

[榻上庭前屹相向] 榻上当指坐榻后面的屏扆。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注25:这两句都是从旁观者的态度上来写画马的神似的。] 从《陌上桑》来。高适《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

74.《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解题:上,犹赴也。] 颜真卿《郭子仪家庙碑》:迁扶州刺史,未上,除左卫威左郎将监牧南使。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悽恻] 唐元竑:挥泪恻,公衣食不自谋,万方嗷嗷,疮痍反侧,官务剥削,蝥赋未去,此何与隐人事?而惓惓若此,真所谓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者。后来词人动言国事,大都借为诗料耳。

75.《忆昔二首》

其一

[张后不乐上为忙] 何焯《义门读***》:此句前人多议其径率。

[老儒不用尚书郎] 岑参《韦员外家花树歌》:君家兄弟不可当,列卿御史尚书郎。则唐时固甚重郎官也。

76.《去蜀》

[题解:永泰元年(七六五)四月杜甫的朋友剑南节度使严武死了,他失去依靠,便于五月离开成都,乘舟东下,故以《去蜀》为题。按浦注谓此诗作于武死之前,诗中大臣,乃指严武,待考。]洪仲《杜诗评律》卷六:《哭严仆射归榇》,死后有所赠遗曰遗后。长即远。此严公归榇至三峡,公作此诗哭之也。盖公在严公幕,为其幕下所短,故未久即辞幕府先下峡。集有《赤霄行》、《莫相疑行》等诗可考。世俗尽云在蜀依严武,及武薨,公方下峡者,谬。按此甚有见,但未能明其底细,何故先下峡?总缘不敢相信严、杜交谊深厚,严不至有欲杀杜之事。又杜当武死时,如仍在成都,必有诗哭之。不哭其遗体,而哭其归榇,此不可理解,不通人情。杜闻高亡而有诗哭之,岂有亲见武死而反无诗哭之?杜自正月归溪上,至武死,历时约三个月,在此期间,竟无接触,并诗歌唱和亦无之,此何故也?值得深思追究,加以注意。若似往昔,一无隔阂,不宜有此种冷漠现象。此亦足证二人之间,必有某种不愉快之事。陆游诗:熟视严武名挺之。《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八有居官避家讳条(见甫不使后面)。参施鸿保书215页。

又卷三评《去蜀》云:此公去严武将下瞿塘之作也。且再至成都亦因武,一年居梓州以送武,故将前面蹉跎六年句,于起处分析言之,公之意亦自可见也。后半勉强自宽之词,然正反言见意法。泪长流,自比贾生流涕也。安危自有大臣在,身系安危之大臣焉在?为何去武下瞿塘,亦未能予以说明。

《杜律通解》卷一。又金圣叹语。笔记引《溪诗话》卷四。周春以此诗为伪(二三二)。

[安危大臣在] 《唐书郭子仪传》:代宗不名,呼为大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杜在夔有《送韦之晋》诗云:苍生倚大臣,大臣即指韦。此诗大臣,亦即指严。

77.《三绝句》

其一

[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 《唐诗纪事》卷四十引《梦溪笔谈》:沈存中云:唐人以诗主人物,故虽小诗,莫不烻蹂极工而后已。所谓旬锻月炼者,信非虚言。小说:护《题城南》诗,其始曰人面不知何处去后以其意未全,语未工,改第三句曰人面只今何处去,至今所传有此两本。惟《本事诗》作只今何处在。唐人作诗,大率如此,虽有两今字,不恤也。取语意为主耳。后人以其有两今字,故多行前篇。杜甫此诗连接两史字,尤足为证也。

[注一:这两次杀刺史,史书没有记载。] 分门集注本、王状元集百家注本皆引师曰,以实其事,无据。邵注仍其谬。蔡笺亦引师古曰,以与鲍说比,谓未知孰是。仇氏辨之甚详,谓师古妄人,捏造人名。(乾按:仇注:渝、开之事,史不及书,而杜诗载之,师古妄人,用杜诗而曲为之说,并吴璘等姓名,皆师古伪撰以欺人耳。)九家注只引鲍说,不引师古说,甚审慎。则宋人已知其非。

其二

[唯残一人出骆谷] 《降魔变文》(丁卷):一切儿总去尽,唯残钝瞿昙恩。知唯残乃唐人口语。

《义门读***》:《三绝句》第三首,杀人,明不贼也。殿前兵马,忍为盗贼,投鼠忌器,故于末章始见之。

78.《八阵图》

刘禹锡有《观八阵图》诗: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鹳飞。波涛无动势,鳞介避馀威。清冯景《解春集诗抄》有《观八阵图,有感老杜遗恨失吞吴之句》诗(见《丛书集成》)。周篆有说,见353后(乾按:指后衬上的批注,录文见504页补遗6〔1〕周篆)。《明文在》下册512页有杨慎文。

[遗恨失吞吴。注3:关于失吞吴,历来解说不一,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把失解作丧失,也就是说以未得吞吴为恨;一派把失解过失诸葛亮的联吴,其实是一种吞吴的手段,并不是他的目的。] 假如当时刘备一举把吴吞了,诸葛会不会有遗恨?由此亦可见当以前说为长。杜诗:干戈未定失壮士,西南失大将,及见秘书失心疾,一失不足伤,失道非关出襄野,晚来江门失大木,未济失利涉,枣木传刻肥失真,嗜酒不失真,鄠杜秋天失雕鹗,自失论文友,青天失万艘,但恐失桃花,将老失知音,穷猿失木悲,梦尽失欢娱,指挥若定失萧曹,结根失所埋风霜,暂蹶霜蹄未为失,默思失业徒。

79.《负薪行》

[更遭丧乱嫁不售] 售,用也。不售,即不用。有社会原因。售与雠通,匹配。《汉书地理志下》:虽免为民,俗犹羞之,嫁取无所雠。

[至老双鬟只垂颈] 顾嫁不售。

[野花山叶银钗并。注6:因穷,故野花山叶与银钗并插。] 只好用荆钗,并是比义。刘诗。(乾按:所谓刘诗,今不得知。《全唐诗》卷一四八有刘去卿《别李氏女子》诗:俯首戴荆钗,欲拜凄且颦。本来儒家子,莫耻梁鸿贫。又卷五四五载刘得仁《长门怨》诗:早知雨露翻相识,只插荆钗嫁匹夫。可参。)

[兼盐井。注:负薪之外,不负盐。] 未负水。

80.《最能行》

[撇漩捎无险阻] 周篆:撇,拂而过之。捎,拨而去之。漩,旋回之水;,涌起之水。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在(漩)回泉小下说:杜诗(最能行):撇漩捎无险阻。漩,夔州土人读去声,谓峡中回流大者,其深不测,舟遇之,则旋转而入,(郭璞)《江赋》所谓盘涡谷转也。,土人读如瀵,谓峡中回流渐平,则突涌如山,《江赋》所谓渨瀑也。斯二者必撇之、捎之而行,不可正犯。杜用峡中语言入诗。

[误竞南风疏北客] 周篆:竞,强也。以南风自夸而欺北人也。

81.《古柏行》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何焯:霜皮一连(联)材大,云来一联,材大虽夸饰语,然巫峡句是东川,雪山句是西川,不拉杂下语也。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牗空] 何云:二句言徒有古柏,不见古人也。

[冥冥孤高多烈风。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周篆:或以冥冥三句为仍指夔州庙柏,非。大厦以下言夔州庙柏既不受伤,复不能用,所以能成其大,万牛一重,万牛其运,重若丘山,但回首而已,不能举也。文章谓其内文理。未辞剪伐,言剪伐之害亦所不辞。送,送往梁栋之地。

[苦心岂免容蝼蚁] 何云:句谓为不知者所陵藉也。原作通蝼蚁。史注黄诗(卷十六)《岁寒知松柏》或容蝼蚁穴句引杜《古柏行》:苦心岂免通蝼蚁。按杜诗如为容蝼蚁,则史正应引以注黄诗。可知史所见杜诗原作通,不作容。(乾按:史注黄诗即史容《山谷外集诗注》)

[古来材大难为用] 何云:落句公自慰云。

82.《白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城中云出门,一作城头云若屯。翻盆,蜀人方言。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李嘉祐《南浦渡口》:寡妇共(供)租税,渔人逐鼓鼙。李与杜同时。边:何处村,言痛哭者,不止一村也。

83.《诸将五首》

其一

[见愁汗马西戎逼,曾闪朱旗北斗殷。注4:二句写吐蕃的不断入寇。殷,赤色。唐人多以殷作红字用。这句是说吐番势盛,闪动朱旗而北斗亦为之赤。] 汗马,汗血马的省文,用对朱旗。杜甫《季秋江村》:素琴将暇日,白首望霜天。素对白,犹汗马对朱旗。汗即朱汗、赤汗,血赤者汗,作颜色岂非名词也。暇谐作夏,以对霜,亦系借对法。逼字有分寸,未入长安也。又杜甫《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火旗还锦缆,白马出江城。火旗,朱旗也,创语,即军旗。高适《塞下曲》: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旗为红色,故云火生风。樊衡(玄宗时)为幽州长史所作露布,有铁甲霜野,朱旗火天之语。《诗人玉屑》卷四引唐人诗句:箭飞琼羽合,旗动火云张。元好问《赤壁图》:疾雷破山出大火,旗帜北卷天为红。北斗,指北斗城,即京师长安,如《秋兴》诸诗,不代替天。杜于不便直言处,多借星象影映,可参《伤春》诗。

《广雅释诂四》:磤,声也。又为煙,或为蔫。《左氏成二》:左轮朱殷。注:今人呼赤黑为殷色。按注为杜预所作,是西晋时已以殷为红色。杜《白丝行》象床玉手乱殷红,《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歌》内府殷红马脑盘,殷、红二字连文即本之乃祖注。卢仝《观放鱼歌》:刺史密会山客意,复念网罗婴无辜。忽脱身上殷绯袍,尽负罟获尽有无。殷绯连文,即殷红色。岑参《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柳亸莺娇花复殷,红亭绿酒送君还。殷即作红字用。

《学术月刊》1979年第7期程千帆《杜诗曾闪朱旗北斗殷解》:闲字实际上是后人改的。《杜臆》说,非。又引钱、张溍说。朱旗不指敌人旗帜或象征敌人力量。见字当包括763年、765年两度被攻史实。下句用意以汉喻唐,回忆过去军容的强大,以一今一昔,一衰一盛,一敌强我弱,一敌弱我强的形势,作强烈对比,发抒对安危深切关怀。与胡来一联是一样方式,与越裳二句正对,和正忆二句流水对不同,而是反对。唐代诗人乐于以汉事写唐事。又云:红色是汉朝人认为最尊贵的颜色。班固《封燕山铭》:朱旗绛天。又《汉书叙传》:朱旗乃举。张衡《东京赋》:仗朱旗而建大号。《蜀志后主传》注引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朱旗未举。可见朱旗是一褒词,含有政治内容的庄严的名词,只能代表自己国家正面力量,决不能用来代表敌人的反面的力量(这含义一直沿用至今,如红旗)。杜精《文选》,我们怎能轻率地断定是用朱旗代表他当时所认为的敌人呢?诗人对现在的衰微,想先朝的强盛,作出对比强烈的诗句,很自然。弄清词的历史意义,对正确理解作品很必要。涤按:关于此诗,《午亭文编》卷四十九《杜律诗话》说之甚详确,宜引证。郭曾炘《读杜劄记》299页引诸家说尤备,并有按语,可参。

殷字作闲,远不是孙觌本一本,且始于赵次公,赵次公本作北斗闲,云蔡伯世改作殷,师民瞻本改作,皆缘以为杜不应直斥父名,其实不然。按赵盖据传世最早之宋王洙本,王本并无一作某字样。仇兆鳌作殷,下注云:音烟,诸本作,《正异》作殷。《正异》即蔡伯世本,与赵注合。赵谓蔡改,殆可信。按清人注,几无一不作殷字,惟《杜臆》从赵说作闲,但究难通。朱鹤龄注云:诸本多同《正异》定作殷。(不云改)此诗北斗殷,当以旗言之,次公注谓:闪朱旗于北斗城中,暇自若。文义难通。用修已经驳正。又云:此诗前四句追言禄山破潼关援往事以戒之也。下遂言禄山之祸未已,吐蕃又屡告警急,曾不思朱旗闪斗,军容何盛,而任其深入内地,泾渭戒严,尔诸将独不忧及陵墓耶?则朱主朱旗指唐军,并指当时之军容。此亦有问题,一是逼字与吐蕃占领京师不切合,太轻,意思不贯;二是不合事实,祸在眉睫,此时何暇回思过去,夸说过去。况且,在京师而云朱旗绛天,又何值得夸耀,在此时此地夸说,亦毫无意义作用,但以作闲者为非则是。

见愁二句流水对。曾闪朱旗者即上句之西戎。是今昔串联,下句补足上句,方与下二句关联,并引起结联。浦起龙云:北斗殷,见贼帜之盛。下句申上句。是。此北斗乃专指长安城而言,吐蕃曾占领长安,今又逼之,如此危险,岂可不吸取教训仍蹈覆辙?故云。当与《冬狩行》得不哀痛尘再蒙合观。《唐会要》卷九十七:仪凤三年(675年),上(高宗)以李敬元初败,吐蕃为患转甚,召侍臣曰:吐蕃小丑,屡犯边境,置之则疆场日骇,图之则未闻上策,宜论其得失,各书所怀。中书舍人刘祎之曰:臣观自古圣主明君,皆有夷狄为梗。今吐蕃凭陵,未足为耻,愿暂戢万乘之威,以宽百姓之役。当时吐蕃不过犯边,远离京师,尚以为耻,杜写此诗时,吐蕃已占领过长安,岂能不引为奇耻大辱,岂得放过,避重就轻,舍占领而不言,而只轻轻以一逼字含胡了之?如谓包含在逼字中,则说不通,时间不合。逼者逼迫,尚未入也。故知下句所指正是吐蕃入长安事。

杜对吐入侵,占领长安,代宗仓皇逃往陕州一事,十分愤慨,怒发冲冠,诗中屡屡道及,如云:大戎直来坐御床(《忆昔》),犬戎也复临咸京(《释闷》),犬羊曾烂熳,宫阙尚萧条(《寄董卿嘉荣》),吐蕃凭陵气颇粗(《入奏行》),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冠盗莫相侵(《登楼》),扬镳惊主辱(《夔府书怀》),所忧盗贼多,重见衣冠走。中原消息断,黄屋今安否?(《将适吴楚》)。这正是曾闪句的具体内容,如说包括在上句逼字中,能包括得了吗?这一点,从句首曾字即可见出。日人津阪孝绰《杜律详解》说:曾,言往事,指广德元年之乱。可谓有见。《通鉴唐纪一》卷一八五:高祖武德元年(618)五月,隋恭帝禅位于唐唐王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大赦,改元。罢郡,置州,以太守为刺史。推五运为土德,色尚黄。可见汉唐不同,汉以火德,因而尚赤,尊重朱色,唐则不然。《禄山事迹》:黄旗军数百队。《旧唐书舆服志》卷四五:武德初,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总章元年(668),始一切不许着黄。肃宗不敢服黄袍迎玄宗(因自立为帝),必待玄宗亲为服黄袍,故杜诗云:少海旌旗黄。黄为唐天子专用之色,以别贵贱。此皆唐色尚黄之明证。(乾按:《旧唐书舆服志》:文明元年(684)七月甲寅,诏旗帜皆从金色,饰之以紫,画以杂文。此亦唐色尚黄之明证。唐尚黄、尊黄旗,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苏颋《芙蓉园应制》:御道红旗出,芳园翠辇游。又《扈从鄠杜间奉呈刑部尚书舅崔黄门马常侍》诗:翠辇红旗出帝京,长杨鄠杜昔知名。可知唐皇出游时亦用红旗,不尽是黄旗。有时用朱旗,与红旗无异,不含褒义。(乾按:《旧唐书舆服志》:天宝十载五月,改诸卫旗幡队仗,先用绯色,并用赤黄色,以符土德。)

《通鉴秦纪》卷二始皇帝廿六年:初,齐威、宣之时,邹衍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始皇并天下,齐人奏之。始皇采用其说,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乾按:唐高祖又曾以白旗为号。《新唐书高祖纪》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七月壬子:高祖杖白旗誓众于野,有兵三万。戎昱《出军》诗:龙绕旌竿兽满旗,翻营乍似雪山移。中军一队三千骑,尽是并州游侠儿。以雪为喻,显是白旗。)

朱旗即红旗,亦即军旗,汉时亦称赤帜,在唐人心目中往往毫无褒义或贬义的区别。前人由于未能参透这一关,故对这句的解释,多闪烁其词,如钱(谦益)等人,浦(起龙)斥为贼帜,直捷了当,很有胆识,但对朱旗可以指吐蕃,未加解说论证。《通典兵二》卷一四九叙述操练布阵时情况:白旗点,鼓音动,则左右厢齐合;朱旗点,角声动,则左右厢齐离。合之与离,皆不离中央之地。白旗掉,鼓音动,左右各云蒸鸟散,弥川络野,然而不失部队之疏密;朱旗掉,角音动,左右各复本初。前后左右,无差尺寸。这里,朱旗与白旗分担不同的指挥作用,是平等的,无任何褒义、贬义之可言。这是很明显的。朱旗在唐无特殊地位。先看唐人诗中的朱旗,诸如:绛节朱旗分白羽,丹心白刃酬明主。(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猎猎朱旗映彩霞,纷纷白刃入陈家。(汪遵《破阵》)再看杜诗:金甲雪犹冻,朱旗尘不翻。(杜甫《览柏中丞兼子姪数人除官制词》)白日照舟师,朱旗散广川。(杜甫《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即红色军旗耳,何褒之有?如谓曾闪朱旗为褒义词,则杜《冬狩行》:飘然时危一老翁,十年厌见旌旗红,又将作何解释?这里的旌旗红,还不就是朱旗吗?厌见旌旗红即厌见旌旗朱,为押韵而改朱为红,即如齐己《折杨柳词》多谢将军绕营种,翠中闲卓战旗红一样,并无尊重之意。未必用朱旗时就表示褒义,用红旗时就表示贬义,那是说不通的。要知朱旗并非唐之国旗,乃红色军旗,因战事不息,故云厌见也。杜诗朱旗并不存在什么象征意义,正是不合朱旗的历史意义。历史是变动的,词的含义也是变动的,此一时彼一时。

问题在于吐蕃军旗是否红色。朱旗用之军中,非汉所特有之物,胡人惟回纥用白旗,故史书特著之以为异。杜甫《往在》:前者厌羯胡,后来遭犬戎。又京都(柏)不再火,泾渭开愁容。杜对吐蕃入占京师非常愤恨,屡见于诗。每引以为戒。曾闪朱旗北斗殷,亦当指此事而言。朱旗即红色军旗耳,唐军用之,吐蕃亦用之,不含华夷之歧义。(乾按:《新唐书吐蕃传》:部人处小拂庐,多老寿至百馀岁者,衣率毡韦,以赭塗面〔文成〕公主恶国人赭面,弄赞下令国中禁之。〔《旧唐书》本传同〕又,河之西南地如砥,原野秀沃,夹河多檉柳,山多柏,坡皆丘墓旁作屋,涂之,绘白虎,皆虏贵人有战功者,生衣其皮,死以旌勇。是吐蕃习俗亦尚赤。汉尚赤,用赤帜,则吐蕃军旗烂熳红,用朱旗,应无疑。(乾按:以上涤按,据先父各书批注和所录资料手迹整理,倘有语意重复、语气不接处,系辑录所致。)

[将军且莫破愁颜] 李义山《赠歌伎》: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

其三

[注18:广德二年(七六四)拜同平章事。] 广德二年(七六四)拜黄门侍郎同平章事。

其四

明王维桢《杜律颇解》:越裳比交趾,应铜柱字,南海应扶桑字。大司马与侍中皆诸将当时加官之号。炎风仍指安南,朔雪指蓟北,忠良以勉诸将。此解颇简当。杜岂能以忠良望之于宦官之于为将者乎?

[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注22:大司马,即太尉。注23:这句泛指一般将帅及节度使而带侍中之衔的。 注25:钱谦益谓此诗乃戒朝廷不当使中官为将,故以殊锡为指李辅国,未免歪曲事实。](乾按:范祖禹《唐鉴》卷一:太尉掌武,盖古者大司马之职也;司徒主民;司空主土;皆六卿之任,非三公之官也。萧先去眉批:杜诗殊赐曾为大司马,拙注以为指太尉而非兵部尚书。观此尤信。今移录于此。)《午亭文编》论大司马不得指兵部尚书,甚确。宜参。又,参《钱注杜诗补》。《隋书五行志下》:臣每患官卑,彼(指隋军)若度来,臣为太尉矣。何焯:第四首注家谓以杨思勖、吕太一为用李辅国、鱼朝恩之前鉴,真善据也。殊锡一联,大司马句谓李(光弼)、郭(子仪)皆元勋,不相统也,并为大司马,详《汉书》中。侍中貂句,但指朝恩。涤按杜甫《有感》之一: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之五: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诸诗作于《诸将》之前,皆意主责备诸将者,与宦官领兵无涉。盖宦官领兵毕竟是少数,如以五、六二句为讽宦官,则末语忠良二字无着落矣,岂得目宦官为忠良而寄以恢复天王地之希望乎?

[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良翊圣朝] 何(焯):炎风二句,用忠臣则炎风朔雪尽入版图,任小人则两京庙社皆不保。何谓忠臣?不求明珠翡翠以蛊君焚身者而已。末句言当忧根本也。五岭不臣,事同癣疥;内任忠臣,先取巨憝,则闻风清荡矣。

84.《秋兴八首》

其一

周篆:前四句是天地之秋,后四句是少陵之秋,合而言之,则为《秋兴八首》之秋。夔界五溪有关隘之义,故亦称塞上。波浪兼天、风云接地,言高塞天地无非萧森气象也。他日,前日也,与他日嘉陵泪之他日同义。巫峡、瞿塘峡,(郭沫若)《东风集》183、184页。

[丛菊两开他日泪。注3:此诗他日泪,亦犹前日泪,见得不始于今秋,乃是流了多年的老泪。] 丛菊二句参《柳南随笔》卷五(九七页)。欧阳詹《观送葬》:他时不见此山路,死者还曾哭送人?他时即他日,因平仄关系改用时字。他时亦即往时意。他日,有作前之日,或后之日两解。见清王文湉《冷庐杂识》卷一。

其二

[每依北斗望京华。注5:京华即长安。长安城上直北斗,号北斗城。长安不可得而望见,所可得而望见者,只有上直长安之北斗星,故每依北斗为标准以望长安。北斗一作南斗,大谬。] 周篆:依斗望京华者,盖京华不可见,以北斗准之,则约略在望,所谓秦城北斗边者也。杜审言《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沈佺期《初达州》:搔首向南方,拭泪看北斗。北斗下临长安城也。唐明皇《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地入南山近,城分北斗馀。贾至《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共说京华旧游处,回看北斗欲潸然。为何回看北斗且欲出涕?正以京华长安在北斗下也。此尤足证当作北斗。又,唐崔镇有《北斗城赋》城侔北斗,御星汉而曾披之语。虞注:不知南斗乃江湖之分,不直夔城,况长安之上直北斗,作北字无疑矣。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注7:槎,木筏。杜甫以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的朝官身份作严武的参谋,故得云奉使。] 仇以奉使为指严武为节度使,欠确切。听猿者杜也,奉使者亦杜也。骆宾王《海曲书情》:薄游倦千里,劳生负百年。未能槎上汉,讵肯剑游燕!槎上汉,喻置身朝廷。剑游燕,谓从军幕府。李邕《谢入朝表》:臣邕言:伏奉七月十五日恩勅,许臣会计京师者,止水一盃,忽闻朝海;枯查八月,更得浮天。臣某中谢。此唐人以浮槎至天河比喻入朝之证。

其三

[清秋燕子故飞飞。注12:故,即故意。] 张窈窕《春思》:双燕不知肠欲断,衔泥故故傍人飞。

其四

[征西车马羽书驰。注17:羽书,是插羽于书,取其迅速。] 沈佺期《送卢管记仙客北伐》:羽檄西北飞,交城日夜围。又《塞北》:五原烽火急,六郡羽书催。羽书驰,犹羽书催也。

其五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张莒(盛唐时人)《元日望含元殿御扇开合》:冕旒开处见,钟磬合时闻。盖扇开始能见皇帝,故前人谓五、六二句为不用虚字之流水对,信然。张诗形容御扇影动承朝日,花攒似庆云。元稹《酬翰林白学士》诗:日轮光照耀,龙服瑞葳蕤。

[注22:圣颜,天子之颜,指玄宗。对于玄宗,杜甫还是有一种文章知己之感的。有同志认为此诗前六句皆言官拾遗之事,圣颜指肃宗。] 《通鉴》卷二一一:上(玄宗)素友爱,近世帝王莫能及,初即位,为长枕大被与兄弟同寢《唐会要》卷二十五文武百官朝谒班序条载:其诸卫及率府中郎将,皆不及升殿。故诗云识圣颜,当系为率府胄曹参军时,若拾遗则在上左右,天颜有喜近臣知。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注23:点,传点。或解作点辱,不确。] 沧谐苍,以对青,借对。吕温有《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诗。周篆引楼钥曰:点与玷通,古诗多用之,束皙《讣亡》诗:鲜侔晨葩,莫之点辱。陆厥《答内兄》诗:复点铜龙门。点朝班,正承用此也。点字意似可兼含点辱意。唐人麻察文:滓秽流品,点辱衣冠。

其六

羊士谔《乱后曲江》:忆昔曾游曲水滨,春来长有探春人。游春人静空池在,直至春深不似春。(羊登贞元元年即785年进士第)

[锦缆牙樯起白鸥] 杜诗:春鸥懒避船。薛能《清河泛舟》:旗里惊飞尽白鸥。

其七

庾信、江总、元行恭、薛道衡均有咏昆明池诗。1980年《考古与文物》创刊号胡谦盈《汉昆明池及其有关遗存踏察记》。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唐童汉卿《省试昆明池织女石》:有脸莲同笑,无心鸟不惊。应参考。今织女石不知下落。朱庆馀《晦日同志昆明池泛舟》:戏鸟随兰棹,空波荡石鲸。周弘正有《咏石鲸应诏》诗。石鲸今犹存陕西省博物馆,鳍尾已残缺,石作淡黄色,非玉石也。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周(篆):菰米沉云里,不过言其多;莲房坠粉红,不过言其晚。苟如诸家所云,岂太平之菰米不沉,至乱离而始沉;太平之荷花不坠,至乱离而始坠耶?周:(沉云黑)如云之多而黑也。房莲实,粉红莲瓣也。凡此皆昆明池昔日清秋极盛景象,至今犹可想见也。中四句乃极言昆明气象之异,为鸟道渔翁作势而已。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虞注:自长安入蜀皆鸟道。王维《道人入蜀》诗亦云鸟道一千里。周:江湖句言沦落江湖无往不为渔翁也。

其八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注33:盖举鹦鹉凤凰以形容二物之美,非实事也。] 从陈子昂《春日登金华观》: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变化而来,其实无鹤无虹。唐时宫中多植梧,庾肩吾《奉和太子纳凉梧下应令》诗:桐横棲凤条。又杜诗西掖梧桐树等皆可证。杜尝出入并寓值省中,想必甚爱此梧桐也。《文学研究动态》1982年总第81期《英美研究古汉诗音象的几种方法》:措置词语,使两种或数种语法关系在诗句中同时存在,出现歧义(ambiguity),如杜名句香稻啄馀鹦鹉粒。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周:佳人仙侣,亦指士女之游渼陂者耳。或作公与岑参辈,尤非。翠,翠羽也。《洛神赋》或拾翠羽,问赠也,言以翠羽相赠答也。仙侣谓流连之际无异神仙也。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注35:末二句收归自身作结,并总结八首。] 周:彩笔句作献赋解者亦非。气象谓渼陂景物。吟望,且吟且望也,与前有所思相应。此一句是一首之结,亦是八首之结。

85.《咏怀古迹五首》(录三)

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元稹《寄薛涛》诗:锦江滑腻峨眉秀,生出文君与薛涛。用意与杜亦同,而风神格调顿异。元有私心杂念,人品不高。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注10朱瀚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杜《舍弟观赴蓝田》:鸿雁影来连峡内,鹡鸰飞急到沙头。又《春望》:烽火连三月。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注11:省字,或解作约略,或以为是岂省的省文,按省识,犹觉识或解识。《西京杂记》:乃使画工图形。] 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王绩《看釀酒》:六月调神麹,正朝汲美泉。从来作春酒,未省不经年。杜荀鹤《伤病马》:骑来未省将鞭触,病后长教觅药医。吴:元帝仅于画之中一识春风之面,今日即有环佩之响按《汉书叙传》:时乘舆幄坐张画屏风,画纣醉踞妲己,作长夜之乐。上(成帝)以(班)伯新起,数日礼之,因顾指画而问伯:纣为无道,至于是乎?伯对曰:书云乃用妇人之言,何有踞肆于朝。所谓众恶归之,不如是之甚者也。则汉时固已有此种画也。《西京杂记》所载,事或有之。李山甫《代崇徽公主意》诗:金钗坠地鬓堆云,自别昭阳帝岂闻。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李义山(?)《昭君》: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乾按:(?)表示萧先生对此诗作者有疑问。经查此实为晚唐汪遵诗,见《全唐诗》卷六○二)

86.《壮游》

[嫉恶怀刚肠] 《通鉴》卷二一一,玄宗敕书慰李杰曰:卿宜以刚肠疾恶,勿以凶人介意。(开元四年事)疑杜兼用敕书语。(原见《绝交书》)

[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注12:写谒太伯庙。杜甫感太伯之能让,故抚事泪流。] 《通鉴》卷二百四:狄仁杰以吴楚多淫祀,奏焚其一千七百馀所,独留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祠。陆龟蒙《太伯庙》: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

[春歌丛台上。注12:丛台,六国时赵王故台,在河北邯郸县。] 即在邯郸市,现辟为公园。1981年4月20日《文汇报》有丛台照片及简介。

[射飞曾纵鞚。注22:射飞,射飞鸟。] 唐李嶷《少年行》:侍猎长杨下,承恩更射飞。刘商《胡笳十八拍》:髯胡少年能走马,弯弓射飞无远近。

[少海旌旗黄。注37:骆宾王《自叙状》:沐少海之波澜,照重光之丽景。皆唐人称太子为少海之证。] 骆宾王照重光之丽景。(当中宗为太子时,骆为东宫属僚)姚珽《上节愍太子书》:傥得遥山益峻,少海增深,碎首糜躯,其甘如荠。李乂《节愍太子哀册文》:阅少海而不留。常衮《代宗让皇太子表》:观象于天,应前星之环极;取法于地,视少海之朝宗。卢照邻《歌储宫》:波澄少海,景丽前星。(前星,太子的别称)

[荣华敌勋业。注52:即前朱门务倾夺意。] 杜《秋野》:吾老甘贫病,荣华有是非。

87.《遣怀》

[存殁再呜呼!注15:呜呼,恸哭也。] 贯休《送人之岭外》:三闾遗庙在,为我一呜呼。谓哭吊也。

88.《宿江边阁》

藏云山房《杜律详解》:首句是说沿山径而入,水面之鹳鹤追飞寂静,山中之豺狼出窟,闻其得食争喧,盖因军旅不兴,盗贼得志,故即景以含情。黄鹤谓鹳鹤喻军士,豺狼喻盗贼,所见不差也。末联申明上意。又解宿为人宿歇,恐非。

89.《历历》

[无端盗贼起。注2:盗贼,指安史之乱。仇兆鳌以为是讳言,其实是一种幽默的讽刺,天下宁有无端而起之事故?] 边(乾按:清人边连宝《杜律启蒙》):开元遗事,历历在眼,何其盛也,乃无端盗贼忽起,积时累世,至今不休,何耶?嗟嗟木不腐则出已生,若果以开元之治而致盗贼,则盗贼之起诚为无端,而岂其然哉?公于此,盖几费惨淡经营矣。惜无有窥其苦心者。

90.《解闷十二首》(录五)

其五

[侧生野岸及江浦] 浦,赵次公作蒲,谓戎僰间,以亩为蒲,官私契约皆然。因以押韵。师民瞻本作江浦,非是。(乾按:见林继中《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1107页)

91.《阁夜》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 《(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卷七十二陈侍中、王叔斋籁纪:野哭条:野哭者,死丧离别激于中而发也。陈羽《犍为城下夜泊闻夷歌》:犍为城下牱路,空冢滩西贾客舟。此夜可怜江上月,夷歌铜鼓不胜愁。

92.《缚鸡行》

唐元竑:《缚鸡行》前七句俚甚,末句不深不浅,恰在正中,千古脍炙,苏、黄有意效之,转入义路,所谓学而后知其难。《朱雪鸿批杜诗》(乾按:清人朱颢英撰)有可取。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注2:这两句是作诗的本旨。因为作者既未明言,我们得进行臆测。] 《文艺研究》1981年第6期吴战垒《窥探心灵之窗艺术欣赏随笔》:这首诗的结句是从鸡虫不能两全这件生活琐事中,引起深沉的感触,但又不直截点破,只是含蓄地画出诗人倚阁望远之状,却使人感到忘怀得失之意已在言外。这是把哲理寓于形象之中的点睛之笔。供一说结句之妙,非他人所能跂及也。王渔洋《瀼西谒少陵先生祠五首》:飘零逐猿鸟,得失感鸡虫。鲁迅《哀诗三首》: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有附记说明,可列入备考。又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杜诗: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乾按:鲁迅诗后附记云:随手写之,而将鸡虫做入,真是奇绝妙绝。周作人解释说,原来鸡虫恰是何几仲之名的谐音,此人虽曰同事,却专门排挤范爱农,令人生厌。不意入诗,一语双关,故绝。参张向天《鲁迅旧诗笺注》。备考指萧先生主编《杜甫全集校注》之一体例。杜句出自《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诗。)

93.《愁》

[题解:杜甫自注:强戏为吴体。吴体,即拗体。] 《杜臆》:吴体即拗律也。胸有抑郁不平之气,借拗律发之。公之拗体诗,大都如此。黄生曰:戏者,明其非正律也。

94.《麂》

唐元竑:《麂》诗于诸咏物中,可谓拔乎其萃,不意淋漓满志如此。(乾按:见所著《杜诗捃》。)

[无才逐仙隐,不敢恨庖厨。乱世轻全物,微声及祸枢。] 《通鉴》6470页徐有功语。(乾按《通鉴》卷二百四:有功伏地流涕固辞曰:臣闻鹿走山林而命悬庖厨,势使之然也。陛下以臣为法官,臣不敢枉陛下法,必死是官矣。)《汉书匈奴传》卷九十四:今圣德广被,天覆匈奴,匈奴得蒙全活之恩。《论衡祸虚篇》:若此言之,颜渊不当早夭,盗跖不当全活也。唐人多全活连文,张说《姚崇神道碑》:公持法无颇,全活者众。

95.《复愁十二首》(录五)

[注5:《晋书》卷五十六《江统传》:昔汉光武皇帝时,有献千里与及宝剑者,马以驾鼓车,剑以赐骑士。] 此语又见《旧唐书魏徵传》徵谏曰云云。杜盖与此同意。

[注8:见得欲求国家安全,应加强边防。] 《唐音癸签》232页有说。(乾按:《唐音癸签》卷二十六:杜诗云:任转凤凰城。最晓天下大计矣。人主守在四夷,区区添兵京城,足救缓急乎?)

96.《同元使君舂陵行并序》

唐元竑:元诗两篇皆直赋时事,绝无比兴。公诗小序乃曰:不意复见此比兴体制,微婉顿挫之词,何也?按杜所谓比兴,着重内容美刺,已突破传统观点。

[增诸卷轴,简知我者] 韩偓《录旧诗有感》:缉缀小诗抄卷里,将思闲事到心头。自吟自泣无人会,肠断蓬山第一流。张文昌诗:诗成添旧卷,酒尽卧空瓶。唐人皆自有诗卷。

[叹时药力薄。注6:因忧患重,故吃药不见效。黄生云:盖身疾可医,心疾不可医耳。] 周篆《杜工部诗集集解》:叹时药力薄,言为感时所伤,药力不能疗疾。

97.《又呈吴郎》

虞注(虞集《杜律虞注》)解此诗,与□□不谋而合,可取。唐元竑《杜诗捃》卷三:详诗意乃是公移居东屯后,虚瀼西草堂以与吴司法,此枣树定在交界口(?),公在日,便乞与之。公去,而寡妇插篱为界(?),公恐吴有言,故代为周旋,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竹篱却甚真。远客指吴。防者,寡妇防之。使者公使之(?)。(乾按:上列问号均表示不以为然,说法可疑。虞注,指虞集《杜律虞注》。)当知不必真公使之,须如是,吴使(便,应作始)嘿然耳。赈邻妇之乏,人或能之,业舍之他适矣,谁肯始终斡旋若此,且委曲入人,使吴意消而不觉?大用之,即宰相作略也。按言杜使寡妇插篱,殊属臆测。诗明言堂前,何界口之云?

98.《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勤耕牛,兼书触目》

[冬菁饭之半,牛力晚来新。注2:浦注:冬菁,芜菁、蔓菁之属,盖约举秋菜之名。饭之半,谓其功,半可敌饭。按冬菁饭之半,俭岁贫人之计也。如此则菜之功用亦重,所以须督牛耕种,以供采撷接春之需。] 邓有驳议,不知二句是两码事。饭之半,表明须种秋菜之故;牛力之新,当由于休息而然,观晚来字可见。牛须喂,自不在话下,种秋菜是为人食,非为牛饲料也。(乾按:邓《杜诗别解》中华书局1987年版215页:我幼时在吴中常见水牛喜食蔓菁叶。但为什么诗中说是饭之半呢?因牛同时须吃一些粮(如豆类)。先父曾批注:好阔气的牛。我未见过以豆饲牛,我亦南人,小时放过牛,不论水牛黄牛,一概是吃草和稻秆。这是夔州,一千多年前的夔州,且当乱世,当时正是黎民糠籺窄,而牛却要一饭有一半是吃豆粮食。与题旨亦不合,题明言种秋菜。)

[注2:浦注:旧以饭之半,作饭半解,殊无理!] 作饭半解应为作饭牛解。

99.《登高》

(乾按:本页夹有一信,节录如下)

萧先生:您好!

最近老师教《登高》,讲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时,根据您的观点分析了这两句所包含的九层意思,事后我又查了您的《杜甫研究》,说实在的,在讲课之前,在看您的著作之前,谁也不曾这样深入地去理解。不过,老师讲这首诗的对仗时,我产生了一个疑问:大家都认为此诗八句全对,从对仗的角度看,我觉得这两句似乎可说八可悲或十可悲,即把多病作一悲,或把悲秋分作两悲:重九佳节还在他乡,不能与家人团聚,可悲;又当这风急天高猿啸哀的萧瑟景象中作客,可悲。萧先生,不知我这样理解是否牵强?请指教。另外,不知您的《杜甫研究》是否还要再版?

身体健康!

学生 汪钰明草上10.14

(乾按:可参《杜甫研究》齐鲁书社修订本96页语言的精炼性一节)

100.《写怀二首》(录一)

[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注4:正因为社会有贵贱贫富的不同,所以也就有悲有喜有趋竞和羁束。] 为追求富贵。《门类增广十注》:无贵二句,言贵贱贫富一委顺之而已,所谓乐天知命者。又引赵次公云:贱之所以悲者,以贵形之也,故无贵则贱者不悲;贫之所以不足者,以富形之也,故无富则贫者亦足。此义甚明,而旧注乱之。贫困屈辱的生活实践,不可能产生那种自我麻醉、自我欺骗、自我安慰的齐物说一类的唯心主义的想法。齐彭殇、等贵贱,那是吃饱了饭的人,没落的有闲阶级的高调。经常低颜下色的杜甫,单凭心中无富无贵能不悲吗?

[曲直吾不知,负暄候樵牧。注13:这也是说反话,如果以为杜甫真是一个不知曲直、不分是非的达观者流,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这是对那个黑暗社会恨到了家的话。] 才说曲直,偏又说不知,知非真不非也。语妙。如真不知曲直,何必写诗?上二句就分了达士、小人,何故?杜《遣兴五首》:北里富薰天,高楼夜吹笛。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绤。又,朝逢富家葬,前后皆辉光。送者各有死,不须羡其强。皆作愤恨语,无达观意。

101.《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嚣行并序》

[开元五(一作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注3:剑器浑脱,是剑器与浑脱二舞的综合。] (?)敦煌大曲《剑器》末遍云:排备白旗舞,先自有由来。合为花焰秀,散若电光开。喊声天地裂,腾踏山岳摧。剑器呈多少,浑脱向前来。就是对《剑器》的持刀队舞的实际描写。非公孙之舞。《文物》1980年2期关于浑脱。(乾按:(?)系卡片手迹,表示引者此处露疑,记忆可能不确处。敦煌大曲《剑器》木遍,即王重民辑《敦煌曲子词集》下卷《剑器》第三,文字略有不同。)

[玉貌锦衣,况余白首] 周篆:玉貌锦衣,公自谓。盖开元五年,公止六岁,故曰。大谬。玉貌锦衣,指当年还是妙龄女子的公孙大娘,但这个主语被省略了。这是杜甫以诗为文。

[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贴,数尝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注9:西河剑器,大概是剑器舞的一种,实际出西胡。公孙之舞,乃能启发草圣,那么她的舞也就可知了。] 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歌》: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幽雨。《独异志》:开元中,将军裴旻居母丧,诣道子,请于东都天宫寺画神鬼数壁,以资冥助。道子答曰:废画已久,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励,获通幽冥。旻于是脱去缞服,若常时装饰,走马如飞,左旋右抽,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观者数千百人,无不惊慄。道子于是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壮观。道子平生所画,得意无出于此。(《广记》卷二一二引)杜诗之妙,亦可谓得力于公孙之舞剑,与张旭之于草书正同。艺术有其共性。

[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注一一:以上四句是对舞的本身作具体描写。此诗江海凝清光,也应当是以水色喻剑光的。由此可见,剑器舞,必用剑,否则不可能有此境界。] 《旧唐书乐志》载《节愍太子庙乐》武舞:剑光挥作电,旗影列成虹。李白《司马将军歌》:手中电击(一作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颜真卿《赠裴将军》(按当即裴旻):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剑舞若游电,随风萦且回。正所谓如、罢如所描写者。剑有光,不舞则光凝。李贺《走马引》: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凡言及剑者,例用电或光以形容之,与杜诗罢如江海凝清光正合。因舞罢收剑,故曰凝清光也。如无剑,不可能出现此种景象,《大食刀歌》:凭轩拔刀天为高。如非大刀也不可能产生这种意境。

凡剑必有光,自古而然。梁陶宏景《刀剑录》:殷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岁次甲子,铸一剑,长二尺,文曰定光,古文篆书。武丁铸一剑,长一尺,铭曰照胆,古文篆书。后天禅延熙二年造一大剑,长一丈二尺,镇剑口山,往往人见光辉,后人求之不获。孙亮以从建兴二年铸一剑,文曰流光,小篆书。怀帝炽以永嘉元年造一剑,长五尺,铭曰步光。唐李君元《天子剑赋》:独立而光连日月,横行而气压山川。白行简《欧冶子铸剑赋》:利可吹毛,光能莹雪。李白《东海有勇妇》:学剑越处子,超腾若流星。韩愈《利剑》诗:利剑光耿耿,佩之使我无邪心我心如冰剑如雪。总之剑与光分不开。唐周《羿射九日赋》有四发而辉流星斗,五发六发而烨烨霞散,七发八发而离离电走之喻,皆与剑光有关。空手固不可能有,即其它舞具,亦不可能有此境界也。

102.《冬至》

[路迷何处望三秦] 望作见,一作是。

103.《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眼中之人吾老矣。注9:眼中之人,当指王郎,是呼而告之的口气,应略顿。] 李白《寄远》其五: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短。又《自代内赠》:曲度入紫云,啼无眼中人。皆指情人、爱人言。

104.《江汉》

明邵傅《杜律集解》:首句身在江汉,心则思归。次句虽自贬,而有自负意在。公自言江汉思归之客,于片云与天共远,于永夜与月同孤。乾坤虽一腐儒,然心壮病苏,尚堪一用。古人之于老病,但存其智,而不必其力,可思矣乎。赵注云:中四句以情景混合言之,云天夜月、落日秋风,物也,景也;与天地共远、与月同孤,心视落日而犹壮,病遇秋风而欲苏者,我也,情也。若此虚实一贯,人能效之者鲜。(乾按:此段为元明间人赵汸注。萧涤非先生主编《杜甫全集校注》第5576页,有赵汸《杜律五言赵注句解》。)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注3:落日二字,不是实景,乃是比喻年老和环境的困难,所谓日薄西山、日暮途穷。所以落日二字的涵义是很广阔很丰富的。] 落日可能有三种解释:1.落日与心情类比心似落日,壮志未已;2.落日作人生途穷象征,用来反衬心情壮志未已,不似落日;3.落日点明时间、环境身临落日,壮志未已。因此孤立词语的获得即单纯意象的形成。

105.《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

[时危兵革黄尘里] 任注黄诗(任渊《山谷内集诗注》)卷十引作时危兵甲黄尘里。

106.《暮归》

[城上击柝复乌啼。注1:击柝,即打更。] 《集成乐律典》卷七二:陈侍中王叔斋《籁纪》:城柝者,逻卒之柝声也。

107.《晓发公安》

[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 明王维桢《杜律颇解》:邻鸡野哭,言鸡鸣之时人哭也。物色生态,言物象之著于目者有生意也。虞注作就句对格,非也。详野哭如昨日,时盖兵戈之役未已;物态能几时,言光景迅速易凋谢也,皆从首句复字来。此二句感伤之词,以起后四句,言由是放迹江湖无系恋之情焉。

108.《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白居易有题岳阳楼诗。《光明日报》1979年12月21日《保护湖泊自然生态刻不容缓》:湖泊水体对环境有巨大的调节作用,关系到气温的升降,科学家提出洞庭湖水面要保护。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中宵》诗云: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尚言少,此则无一字矣。徐仁甫《广释词》72页训有为在,大失诗意。言有孤舟,则此外一无所有,不言可知,训为在,则此意不明。在孤舟,不一定只有孤舟也。训诂往往失诗意。

109.《岁晏行》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 锡作铁,不必改,一本作锡。《唐书食货志》:武后时,钱非穿穴,及铁锡铜液皆得用之自是盗铸蜂起先天之际,两京钱益滥,郴衡钱才有轮郭,铁锡五铢之属皆可用之,或镕锡模钱,须臾百十。(乾按:此处引文,与《旧唐书食货志》在文字上略有出入)

110.《客从》

鹤曰:按史大历四年三月,遣御史税商钱,此诗故托珠以讽征敛之及于商贾也。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赵曰:至于化为血矣,犹虑公家之征敛(焉),而无以供应之,故哀(其征敛无以问之也)。

111.《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

[使我昼立烦儿孙。注6:儿孙二字,复词偏义,因为杜甫这时并没有孙子。] 近人有《杜甫之死及其它》(《安大学报》1979年第4期),据此一诗句谓杜此时还有孙子,《枉裴道州》诗:使我昼立烦儿孙。想即嗣业。误矣。(拘于字面)又谓杜在世时已有嗣业,杜逝世后四十三年才归葬,嗣业应已五旬左右人,亦有子孙了。盖由误解昼立烦儿孙句。嗣业为宗武所生,宗武此时不过十七岁左右,何得有子耶?

[舞剑霜雪吹青春。注17:霜雪,形容剑光。] 剑树刃山霜雪白(482页)(乾按:剑树句,出自敦煌变文《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见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82页)。李白《赠友人》: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玉匣闻霜雪,经燕复历秦。直以霜雪代刀剑。

112.《楼上》

[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 二句倒装。

113.《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

《杜诗捃》:高在时,公颇不满之,死后却追思流涕者,公既笃于友朋,不肯自居于薄,又题中老病怀旧,追酬此诗,因寄王敬,盖晚景寥落,属望生者,故借高以引意,意实不在高也。

附:高适诗《人日寄杜二拾遗》

[身在南蕃无所预(谓甫不预政事)] (?)《客居》诗:儒生老无成,臣子忧四藩。箧中有旧笔,情至时复援。岑参《潼关镇***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诗:何为廊庙器,至今居外蕃?高诗南藩,即外藩,作自谓亦通。

[一卧东山三十春(指杜甫),岂知书剑老风尘!]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壮年学书剑,他日委泥沙。杜自谓。李华《咏老十一首》:秦灭汉帝兴,南山有遗老。高卧三十年,相看成四皓。李白《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李白基本上没有作官,所以说云卧。高适自为封丘尉后,一直做官,愈做愈大,杜诗所谓飞腾无奈故人何,作此诗时又正为刺史,岂得云老风尘。

114.《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觉见] 《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卷八二四引《云仙杂记》:李龟年至岐王宅,闻琴声,曰:此秦声。良久,又曰:此楚声。主人入问之,则前弹者陇西沈妍也,后弹者扬州薛满。二妓大服,乃赠之破红绡蟾酥。龟年自负,强取妍秦音琵琶捍拨而去。据此,可知龟年固常出入岐王之宅也。

115.《逃难》

[五十白头翁] 白居易《白鹭》: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

116.《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兴尽本韵。至县,呈聂令。陆路去方田驿四十里,舟行一日,时属江涨,泊于方田》

[麾下杀元戎,湖边有飞旐。注6:二句即指臧玠杀崔瓘事。飞旐,指崔瓘灵柩所悬之素旌。] 元结有有关崔瓘材料(《全唐文》第四册)。

[礼过宰肥羊。注8:感聂令致酒肉。古人以牛、羊、豕三者具备为太牢,无牛只有羊、豕则为少牢,聂令送的大概是牛肉,所以说礼过宰肥羊。] 韩愈《洞庭阻风赠张十一署》:犬难断四听,粮绝谁与谋。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此可见舟行绝粮苦况,故杜对聂甚感激。《文苑英华》卷五四七《杀牛判》:景(丙)告丁杀牛事,丁别款景铸钱,州断尽处极刑,使出从徙。对:(2793页)下又有《为父杀牛判》:韩孝随父行,牛惊觝人,恐损父,遂以刀杀牛,牛主论告,孝请价陪填事。对云:原始虽称犯罪,要未可论辜。同卷《父病杀牛判》:壬父病,杀牛祈祷,县以行孝,不之罪,州科违法。对:力施南亩,屠则干刑。壬忧或满容,杀非无故,爱人以德,未闻易箦之言,获罪于天,遂抵椎肥之禁。可见,唐时杀牛有禁。又《射牛判》有误杀不禁之文,则故杀有禁。诗题只云肉,未言何肉,《杂录》以诗中有礼过宰肥羊之句,遂以牛肉当之,无据,岂有县令而自杀牛者?史(容)注《山谷诗外集》卷十七引老杜诗:礼遇宰肥羊,愁当置青醥。作遇,则宰者正羊耳。与下句当字合。可知所谓牛肉者,乃从过字望文生义而来,不能作为定论。又按韩翃《奉送王相公缙赴幽州巡边》: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商汤以仲虺为左相,而王缙时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故云。句意盖谓位高如汤之左相,权大如汉之诸侯。非谓高于汤之左相。杜诗作过字,其意亦即指下宰肥羊而言,非有过于宰羊。

117.《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

[题解:现在乱子既已平定,他自然要掉转船头北归了。(可参看集中《回棹》一诗。)] 《草堂先生杜工部诗》于《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题下注云:大历五年。是编者不信新、旧《唐书》之说。白居易有《臼口阻风十日》诗,阻水亦往往如是。聂令馈酒肉,亦自有限,故掉转船头,回棹潭州,且可解决饥饿问题。

[北归冲雨雪。注4:暮秋从湖南出发,到秦中,已是冬季了,故曰冲雨雪。] 气候多变化无常。湖南冬不雪,但当年即北雪犯长沙。又刘长卿有《奉酬辛大夫喜湖南腊月连日降雪见示之作》。

118.《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杜诗捃》卷四:《风疾舟中伏枕》诗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语意奇特。详其微旨,谚所谓好事不如无也。诗瘦有年,重以衰老,据云兴尽才无闷,愁来遽不禁。得非以此三十六韵故转添岑岑乎?述作异陈琳,用事绝巧。应过数粒食,得近四知金,谓较鹪鹩差过之耳,彼四知金那得近傍?彼苍回幹人得知?骥人得有?句法较然。梦弼注,误。春草封根,封即闲意,谓方留滞他乡,未作故园想耳。(?)却假苏张舌,高夸周宋镡,此诗盖呈亲友者,冀其为老人作曹丘也。畏人千里井,问俗九州箴,首句言到处兢兢,次句言浪游非止一方也。葛洪四句,真是风烛之虞。

[题解:伏枕,即卧病,题云伏枕书怀,亦可见是力疾写成的。] 杜甫有好些诗,包括长篇排律都是在病中写成的。如《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据自注时患疟疾,便是在病中写的。与寄高岑作于同时之《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一诗中,更明言多病加淹泊,长吟阻静便。并足证。

[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注1:这一个开头,相当离奇,但正是说的风疾。这里半死心兼有自比之意。] 前人谓用意太深。王绩诗:竹生大夏溪,苍苍齐富质。裁为十二管,吹作雌雄律。刘希夷《有所思》: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死白头翁。白居易《为薛台悼亡》:半死梧桐老病身。桐盖自比。虞世基《零落桐》:零落三秋干,摧残百尺柯。空余半心在,生意渐无多。

[舟泊常依震。注3:震,东方。] 卢僎《上(玄宗)幸皇太子新院应制》:佳气晓葱葱,乾行入震宫。震宫,东宫,太子所居。

[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注5:观此二句,知诗作于冬季。] 杜有《瀼西寒望》诗,写于冬日。

[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注12:二句指出羁旅、淹留的来由。] 被目为房党。

[微才谢所钦。注13:谢,愧也。所钦,所钦敬的人,这里是反话,指朝贵。] 张九龄诗中多用所钦一词,应补注。张九龄《别乡人南还》:牵缀从浮事,迟回谢所钦。杜句所本。又《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他日闻更直,中宵属所钦。张九龄诗:徘徊从所钦。即指同游之二友人。(乾按:见《尝与大理丞袁公、太府丞田公,偶诣一所,林沼尤胜,因并坐其次,相得甚欢,遂赋诗焉,以咏其事》)杜诗有些词汇往往取之张九龄,其赞叹张诗未缺一字警,非偶然也。

[吾安藜不糁,汝贵玉为琛。] 或云指在蜀承严武厚待。吾安句或云指与严反颜辞幕府,汝贵句指严爵封郑国公。

[源花费独寻。注21:源花即桃花源,陶潜有《桃花记》,相传即在湖南。杜甫到湖南想找个安身的处所,也是实情,但却找不到,所以说费独寻。] 《春日江村》: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盖当时亦实有寻觅桃源之傻人傻事,杜故漫言之。李白有《奉饯十七翁二十四翁寻桃花源序》,知唐时实有这种傻人傻事。非泛言也。

[转蓬忧悄悄。注22:自伤流落,如蓬草之随风飘转。] 李颀:男儿在世无产业,行子出门如转蓬。(乾按:见《欲之新乡答崔颢綦毋潜》诗)

[畏人千里井。注32:赵次公云:谚云:千里井,不泻剉(饲马的草料)。或又云:千里井,不堪唾。亦是古语。] 李白《平虏将军妻》:古人不唾井,莫忘昔缠绵。念昔情意。

[葛洪尸定解。注34:尸解是道家术语,不想直说死,故用葛洪尸解自比。] 《霍小玉传》:先此一夕,玉(霍小玉)梦黄衫丈夫抱生来,至席,使玉脱鞋。惊寤而告母。因自解曰:鞋者,谐也。夫妇再合。脱者,解也。既合而解,亦当永诀。由此徵之,必遂相见,相见之后,当死矣。按此事近迷信,然可知唐人以解为解脱,既指死。足证杜葛洪尸定解一语,正是自谓必死也。董老《挽沈衡山先生》:先生尸解归南极,尊老人犹说寿星。

封页等处批注

1.封面:

①《新唐肃纪》:至德二载十二月,崔圆为中书令。

②《新(唐书)郭(子仪)传》:乾元元年朝京师,进中书令(据《通鉴》,事在八月)。

③未立太子,何来鹤驾?尚在朝中,何云幕下?鹤驾不可随便用,杜甫尤其讲究,如少海句。

④元稹《缚戎人》:缘边饱十万众,何不齐驱一发时。

2.封二:

①岑参《与独孤渐道别》:奉使三年独未归,边头词客旧来稀。

②何焯:按《赤霄行》当别有谓,以牛况尹,不若是其易也。不争好恶莫相疑,汝自好钱好官职,我自好声名功业文章,所谓不相争也。又:落日邀双鸟一联,落日、归翼方拟迅飞,崖谷回碍,若邀留不遣也。(?)一作谷中易暗,日才落而鸟已棲,若邀之也。晴天无云,得养片云于谷中,则崖谷之深峻可知矣。山泽多藏蓄,山川出云,皆合养字之义,似新实稳。(乾按:不争句出《莫相疑行》。落日邀双鸟,晴天养片云一联,出《秦州杂诗》十五。)

③秦观《泗州东城晚望》: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远处山。可以互证。齐鲁青末了之青,正是写远望所见泰山山色。

3.前衬:

①王建《送吴谏议上饶州》:鄱阳太守是真人,琴在床头箓在身。

②太守诗:羽骑绿沉弓,又荒裔一戎衣。

③张九龄《酬周判官》:葵藿是倾心,豺狼何反噬。又:成蹊谢李径,卫足感葵阴。(乾按:上例出《酬周判官巡至始兴,会改秘书少监见贻之作兼呈耿广州》,下例:《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咏日》)

④《南史》卷二十二《王昙首传》有有关避家讳事。(王慈)

⑤《通鉴隋纪六》(5695页):上谷贼帅王须拔,自称漫天王。胡注:漫,谟官翻。瞿塘漫天虎须怒。(乾按:杜《最能行》)

⑥窦巩《寻道者所隐不遇》:欲题名字知相访,又恐芭蕉不奈秋。

⑦恰恰黄四娘。白居易《天津桥》,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乾按:《江畔独步寻花》之六:黄四娘家花满蹊,自在娇莺恰恰啼。)

⑧《东坡志林》: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⑨《隋唐嘉话》:褚遂良为太宗哀册文,自朝还,马误入人家而不觉也。此事殆难信,褚时官品甚高,还家当有侍卫,岂得任马误入人家。但为文时,因用心而忘其所以,则诚有之,亦不独褚为然也。

⑩陈子昂曾上疏言八事(《答劄问事八条》),其一云:有逆君意而利天下者,唯忠臣能逆意。对忠君思想要具体分析。

⑾《不寐》:瞿塘夜水黑。此可用以解飞星过水白句(乾按:《中宵》诗),水为之白。

4.扉页:

①父讳问题。

②《庄子齐物论》:大知闲闲,小知閒閒。是两种不同境界,不能混而为一。闲闲,广阔;閒,精细。上古没有间字,间字原都写作閒(即音jiān和jin)。閒和閑一般不相通,只有空閒有时写作閑。因此閒字必须保留。

③杜决不是愚忠,有一定条件,所以他称隋末众多的农民起义领袖为群雄,称炀帝为独夫,所以当肃宗不信任他时,能拂衣而去,弃官客秦州。无论史言因关辅饥的话是否属实,即使属实,如果杜抱着愚忠思想,那也不会采取丢纱帽的行动,公然表示不合作。

④杜甫绝少梦游、梦天一类作品,他即使是做梦也不离现实。如《昼梦》、《梦李白》、《归梦》,梦中吾见弟。从这点也可说明李、杜二大诗人创作方法的差异。

⑤李峤《武三思挽歌》:玉匣金为缕,银钩石作铭。

⑥彭毅《钱牧斋笺注杜诗补》(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可参阅。

⑦何焯《义门读***杜工部集》诗题或诗句下,即评点文字,当是谢世后,由他人搜集整理,传刻成书。

5.书内夹纸:

①岑参《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夫子思何速,世人皆叹奇。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

②岑参《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见赠》:阃外佐戎律,幕中吐兵奇。又《武威送刘单判官》:夫子佐戎幕,其锋利如霜。又《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早年抱将略,累岁依幕中。又有《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嵋隐者兼寄幕中诸公》诗。

③元稹《请安穷居》:喧静不由居远近,大都车马就权门。

④杨凝《别李协》:明月峡添明月照,峨眉峰似两眉愁。微瑕。可见不易构成。

⑤《地理大辞典》:明月峡,一在四川广元县北八十里。宋江所经,一名朝天峡。《水经注》:江水又左经明月峡之东至犁乡。李膺《益州记》:峡首西岸壁立高四十丈,其壁有圆孔,形若满月,因以为名。二在湖北宜昌县西二十里,一名扇子峡。陆游《入蜀记》:扇子峡重山相掩,正如屏风扇,疑以此得名。《舆地纪胜》:倚江而壁,石白如月。

宋江即四川阆中县之东河。东河自陕西宁羌县流入四川广元县界,又南经苍溪县到阆中县东南入嘉陵江,即古东游水也,又名宋江。

⑥沈佺期《过蜀龙门》:龙门非禹凿,诡怪乃天工。西南出巴峡,不与众山同。此龙门在巴县(重庆)大江水中。此巴峡即泛指巴州一带之峡。

⑦《大汉和辞典》:巴峡,引《南史梁纪》:元帝(承圣)元年,武陵王纪率巴蜀之众东下,遣护军将军陆法和屯巴峡以拒之。唐人所云巴峡,多指夔州以上之峡。唐诗人所云巴江,尤宽泛,重庆以下至夔州之长江亦称为巴江或巴峡。

⑧兴会:犹言兴致。如兴会淋漓。也指文章的情致。《宋书谢灵运传论》:灵运之兴会标举。兴到的时候,一时高兴。《世说新语赏誉》: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致疑隙。然每至兴会,故有相思时。(乾按:见《辞海》)

⑨《文苑英华》卷五五一《税千亩竹判》:乙家渭滨,有竹千亩,京兆府什一税之,辞云:非九谷。对(李阳冰)云:至什一而取,井田遗制,九谷之外,均输未闻。苟修篁之可率,且丹桔其何赋?

⑩严公弼《题汉州西湖》:西湖创置自房公,心匠纵横造化同。见说凤池推独步,高名何事滞川中?

⑾唐人对太宗昭陵特有感情。司空图《与都统参谋书有感》:惊鸾迸鹭尽归林,弱羽低垂分烛(浊)沉。带病深山犹草檄,昭陵应识老臣心。又杜牧诗。又昭陵恸哭一生休。(?)(乾按:杜枚诗,未详。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见《全唐诗》卷五三一。又,李洞残句: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见《全唐诗》卷七二三)

⑿萧关,尚入关。司空图《河湟有感》: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汉儿尽作胡人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⒀唐高宗《临文不讳诏》:孔宣设教,正名为首,戴圣贻苑,嫌名讳。比见钞写古典,至于朕名,或缺少点画,或随便改换,恐六经雅言,会意多爽,九流通义,指事全违,诚非立书之本意。自今以后,缮写旧典文字,并宜使成,不须随义改易。实际上,唐人诗文中多讳治为理。从此诏可知避讳之法有二,一缺笔,一换字。(汉时已然,宋以后尤甚。)

⒁《文苑英华辨证》:有避家讳者,如杜甫《宴王使君宅》诗:留欢上夜关。世谓子美不避家讳,诗中两押闲字。麻沙传孙氏觌杜诗押韵作卜夜闲北斗闲,今《文苑》亦作卜夜闲,其实皆非也。或改作卜夜阑(乾按:《辨证》无卜字),又不在韵。按卞氏集注杜诗及别本,自是留欢上夜关,盖有投辖之意。上字误为卜字,字讹为闲字耳。此北斗闲者,乃《诸将》诗曾闪朱旗北斗殷。殷,于颜切,红色也。用班固《燕然铭》朱旗绛天之意。或者当国初时,宣祖(太祖父)讳殷正紧,音虽不同,字则一体,遂改为闲耶?(原注:《文苑》不载《诸将诗》因并及之。)按赵注主闲。讳殷正紧,周必大亦言之。然杜诗象床玉手乱殷红、乐动殷胶葛,二殷字皆只缺末笔,而此处独改字,何耶?

⒂应引《辨证》原文,原文宣宗作宣祖,故云由于彭叔夏将宣祖或宣帝写成了宣宗,实误。不是彭写成宣宗!即本之《文苑宴王侍御宅》夹注。又谓宋朝人何以要避唐讳,北宋末已能说了。

⒃关于曾闪朱旗北斗殷句:

a.钱:指胡虏焚宫之烟焰,故曰曾闪朱旗。

b.仇:闪朱旗,谓焚宫烟焰。

c.浦指贼帜。

d.杨引张溍言闪朱旗而北斗皆赤,见胡氛蔽天意。

e.吴见思作殷,解云:责诸将不能守长安也。方忧吐蕃逼处,当时曾直入长安。按吴意以曾闪朱旗句为指吐蕃。但不明确。杜《将适吴楚》诗:所忧盗贼多,重见衣冠去。中原消息断,黄屋今安否?亦指广德元年吐蕃入长安、代宗逃陕州事。念念不忘。

f.高(乾按:指高步灜)

g.张(乾按:指张上若)

h.郭(乾按:曾炘按:此诗诸家所解与钱笺大略相同。北斗殷,浦注谓见贼帜之盛,钱笺以焚宫烟焰释闪旗,仍混入初寇事。此则二说皆可通。又朱注所引《左传》、《汉书》皆中国故事,此句既指胡虏言,岂其旌旗亦有北斗之辰象耶?据公诗有秦城北斗边句。张上若云:言闪朱旗而北斗皆赤,见胡氛蔽天意。所解较是。)

i.《杜臆》卷六:公他诗止云焚烧宫殿,观此诗则陵亦遭发掘,更惨矣。北斗指京师,而宿卫之士,空闪朱旗,有名无实,故谓之闲。(主唐军)(按清人注,几无一不作殷者,惟《杜臆》从赵说作闲,但究难通。)

j.朱(鹤龄)注云:《东观汉记》云:段颎徵还京师,鼓吹曲盖,朱旗骑马,殷天蔽日。周必大曰:《汉书》有朱旗绛天,杜云曾闪朱旗北斗殷,是因朱旗绛天闪,见斗亦赤也。本是殷字,于颜切,红色也。修书时,宣宗讳正紧,或改作。今既祧不讳,则是殷字何疑。按(朱按):《左传》:三辰旂旗。疏云:画北斗七星。《汉书》:招摇灵旗此诗北斗殷,当以旗言之。次公注谓:闪朱旗于北斗城中,闲暇自若。文义难通,用修已经驳正。朱注指为旗上斗星。又,朱注:此诗前四句追言禄山破潼关援往事以戒之也。下遂言禄山之祸未已,吐蕃又屡告警急,曾不思朱旗闪斗,军容何盛,而但任其深入内地,泾渭戒严,尔诸将独不忧及陵墓耶?(按朱以朱旗指唐军,并指当时之军容。)此亦有问题,不合事实。逼字与吐蕃占领京师不切合,太轻。但以作闲者为非。

k.卢注云:今日仆固怀恩复诱吐蕃入寇,便桥之度(按指玄宗入蜀)几几再见。诸将不见朱旗绛天,北斗为赤,岂乏军容,而使至是?(语颇含胡,本朱说,卢当主指唐军。)

主唐者:《杜臆》、朱、卢。

主吐者:钱、吴、仇、浦、杨、高、张、郭。

⒄裴虬问题。杜《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江陵》:火旗还锦缆,白马出江城。留滞嗟衰疾,何时见息兵?火旗即朱旗、红旗。唐时君臣皆可用。不含华夷之歧义。送裴虬道州诗:朱旗散广川,与此火旗皆出行时仪所用。杜不管有乱无乱,有机会就要说到息兵,尤其在晚年。

⒅《通鉴》:代宗广德元年(763)七月,吐蕃入大震关,陷兰、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州,尽取河西、陇右之地。

冬,十月,吐蕃寇泾州,刺史高晖以城降之,遂为之乡导,引吐蕃深入,过邠州,上始闻之。辛未,寇奉天、武功,京师震骇。诏以雍王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出镇咸阳以御之。上方治兵,而吐蕃已度便桥,仓猝不知所为。丙子,出幸陕州。官吏藏窜,六军逃散。郭子仪闻之,遽自咸阳归长安,比至,车驾已去。丁丑(第二天),车驾至华州,官吏奔散,无复供拟,扈从将士不免冻馁。戊寅(出走后第三天),吐蕃入长安。立承宏为帝,改元,置百官。吐蕃剽掠府库市里,焚闾舍,长安中萧然一空。辛巳,上至陕。庚寅,(吐蕃)悉众遁去(自戊寅至庚寅,吐在长安计十三日)。太常博士柳伉上疏以为犬戎犯阙度陇,不血刃而入京师,劫宫闱,焚陵寝,武士无一人力战者,此将帅叛陛下也。

十二月丁亥,车驾发陕州,颜真卿请上先谒陵庙,然后还宫。甲午,上至长安。(十二月)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及云山、新筑二城,西川节度使高适不能救,于是剑南诸州亦入于吐蕃矣。

广德二年(764)七月,李光弼卒。八月,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十万众将入寇,京师震骇。冬,十月,怀恩引回纥、吐蕃至邠州,进逼奉天,京师戒严。

⒆杜对吐蕃一度占领长安之事,十分痛心,诗中屡屡言及。《伤春五首》:胡虏登前殿,王公出御河。夺马悲公主,登车泣贵嫔。烟尘昏御道,耆旧把天衣。西京疲百战,北阙任群凶。

⒇大辞典朱旗条:曹植《责躬诗》:朱旗所拂,九土披攘。曹植诗注:《李陵与苏武书》:雷鼓动天,朱旗翳日。汉火德,操为汉臣,故建朱旗。有褒义。(乾按:《中文大辞典》)

(21)《佩文韵府》

a.朱旗:

《汉书叙传》:皇矣汉祖,断蛇奋旅,神母告符,朱旗乃举。《东京赋》:高祖膺箓受图,仗朱旗而建大号。《燕然山铭》:玄甲耀日,朱旗绛天。(漏引《九叹》)张说《乐章》:黄钺诛群盗,朱旗扫多罪。李端诗:壶中开白日,雾里卷朱旗。(按漏引杜诗及王维诗)

b.赤旗:

《淮南子》:孟夏之月,天子服赤玉,建赤旗。

c.红旗:《韵府》引杜诗:健儿簸红旗,白居易诗:绿杨风外红旗。(在杜、白前者甚多)

d.火旗:

王载诗:火旗焰焰烧天红。

e.赤帜(2465页):

《史记淮阴侯传》: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史记高祖纪》旗帜皆赤)

f.汉帜:

钱起诗:汉帜远成霞,胡马来如蚁。

g.白旗:《淮南子》:孟秋之月,天子服白玉,建白旗。

h.丹旗:曹植《七启》:丹旗曜野,戈殳晧旰。

i.赤羽旗:引杜诗宫殿晴熏赤羽旗。

(22)杜诗中的朱旗:

a.《览柏中丞兼子姪数人除官制词》:奉公举骨肉,诛叛经寒温。金甲雪犹冻,朱旗尘不翻。

b.《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白日照舟师,朱旗散广川。

c.《诸将》:曾闪朱旗北斗殷。

(23)杜诗中的红旗:

a.《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健儿簸红旗,此乐或难朽。

b.《冬狩行》:飘然时危一老翁,十年厌见旌旗红。(很反感)

c.《扬旗》:林归俯身尽,妙取略地平。虹霓就掌握,舒卷随人轻。(红旗)

(24)唐人诗中的红旗:

苏颋《扈从鄠杜间奉呈刑部尚书舅崔黄门马常侍》:翠辇红旗出帝京,长扬鄠杜昔知名。又《芙蓉园应制》:御道红旗出,芳园翠辇游。(不说朱旗。可知皇帝出游时亦用红旗,不尽是黄旗。有时用朱旗,与红旗无异,不含褒义。)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岑参《白雪歌》: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又,《虢州郡斋南池》:行军在函谷,两度闻莺啼。相看红旗下,饮酒白日低。(军旗)韩愈《赠马侍郎》诗:红旗照海压南荒,征入中台作侍郎。

红旌:宋之问《幸岳寺应制》:泛流张翠幕,拂回挂红旌。韦庄《赠戍兵》诗:红旌不卷风长急,画角闲吟日又曛。

红旂(即红旗也):宗楚客《安乐公主山庄诗》:玉楼银牓枕严城,翠盖红旂列楚营。

红旆(红旗):高适《部落曲》:琱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乾按:《全唐诗》2225页先父批注:一作马逢,诗见十一册8761页。此诗红旆乃吐蕃军队用朱旗之一确证。)

(25)简文《度关曲》:锐气且横行,朱旗乱日精。(乾按:简文,梁简文帝萧纲)

张说《送赵彦昭北伐》:日华光组练,风色焰旌旗。(即红旗)

(26)朱瀚:汉氏诸陵无不发者,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殆尽。见《虞世南传》。

(27)台湾简明勇《杜甫七律研究与笺注》:自得句,谓未若判官自得之句,如隋和之珠觉其夜亦光明也。此解大误。按自,谓自从。得,谓得到。隋珠比郭诗。意谓自从得到郭赠诗之后,只觉得夜里都发出光明。隋侯珠即夜光珠也。(乾按:《全唐诗》卷二三三载《酬郭十五受判官》:只同燕石能星陨,自得隋珠觉夜明。)

又解北斗殷云:曾闪句,谓曾因躲闪盗寇,朱旗集于长安,长安城为之深红也。喷饭。朱旗,吐蕃所建旗帜。《东京赋》云:高祖仗朱旗而建大号。释闪为躲闪,亦大误。不明字义。

远害朝看二句,谓不贪于赏识今夜金银之气也,谓远而妨害明朝观看麇鹿之游也。不知所云矣。因不明句法结构。(乾按:《题张氏隐居二首》: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腊日》侵陵雪色句,谓雪色侵陵已过,大地还生萱草也。又漏句,谓春光漏之中,大地长有柳条也。不知此乃倒装句法。(乾按:《腊日》: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春光有柳条。)

该书几无可取之处。

(28)七律对荀鹤影响,无事不可入。

(29)扫骅骝,为君扫。(乾按:见本书《题壁上韦偃画马歌》:戏拈秃笔扫骅骝。)

(30)李白: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

(31)独孤及有有关薛华材料。(《全唐文》四册)

(32)天险不可升也。蜀坎。地险山川丘陵也。险之时用大矣哉。王弼注不可得而升,故得保其威焉。国之卫,恃于险也。言自天地以下,莫不须险也。(乾按:杜《怀锦水居止》:天险究难立。九家注:剑门天设之险也,无德不可恃。赵云:忧吐蕃能犯蜀之险也。《易》曰:天险不可升。)

6.后衬:

①周篆:三分割据行筹策,以孔明论之,乃云霄羽毛耳,不足为孔明重也。此诗以三分称其功,八阵称其名,无乃自相刺谬耶?要之孔明断不以三分、八阵见重于公,公断不以三分、八阵为孔明重,其曰: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盖伤之也!伤其功名止于如是也。失吞吴,谓不得削尽僭窃也。盖灭魏平吴,复汉一统,孔明心事于是乎始尽。孔明岂欲与吴为唇齿者哉?因犄角之援,与之通好,出于一时之不得已,非复汉之志也。魏灭则必从事于吴,以中原之甲横江而前,蜀中之兵建瓴而下,首尾并举,吴之为吴,在股掌间耳,所以置吴而伐魏者此也。不幸贼魏未亡,营星先殒。魏无恙而吴无恙,吴无恙而功止盖于三分,名止成于八阵。进不能使伊吕改容,退不能使萧曹失色,岂非千古遗恨?盖至于吞吴而阵图之事始毕。以吞吴为词,非仅指吴也。且八阵图原为平天下而设,未尝用以吞吴,何得以吞吴之失恨之?况此诗咏八阵图,非论汉之与吴也。奈何言恨蜀有吞吴之志,故为晋所灭?奈何言孔明不能止征吴之举,致秭归之败,如诸家所言耶?总之,解者将上三句截住,以断章取义法解吞吴一句,所以穿凿傅会如此。失乃遗失之失,非过失之失。为晋所灭,失在吞吴,其说之谬已有人辨。即以致秭归挫辱为孔明遗恨,亦于文义不顺,必如所解,则当改遗失恨吞吴,不得云遗恨失吞吴也。按此说甚有理。与予解亦合。

②《通鉴》卷二百八:武三思尝言:我不知代间何者谓之善人,何者谓之恶人,但于我善者则为善人,于我恶者则为恶人耳。代间即世间也。

③刘长卿《春过裴虬郊园》诗(1508页)。

④刘长卿《负谪后登干越亭作》:独醒翻(一作空)取笑,直道不容身。杜诗:取笑同学翁。

⑤白乐天诗:除醉无因破得愁。(乾按:杜《诸将》:将军且莫破愁颜。)

⑥《北齐书》卷二四有避家讳事。

⑦《红拂传》:问去者处士第几?居何处?

⑧范辇云《岁寒堂读杜》:凡杜诗有数首,一首一句未明,须连数首合看便解。此八首(指洛阳诸诗)是也。余看《春秋》亦用此法。(按有时须全部合看方得确解)

⑨吴兴祚《杜诗论文》序:独家齐贤诵其诗,能会心其所文,即以文章之法,次第疏导之,不强杜以从我,而举杜以还杜。但觉晦者如揭,塞者以开,血脉贯通,而神气盎溢,则不待易其衣冠,改其故步,而千载之活杜公出矣。其真公之知己也欤!余于是而叹古人之赖有后人也。一诗耳,善论之,则九原可作,千载犹有生气;不善论之,则其言虽存,将同人与骨而俱朽焉。

7.封三:

①李颀:男儿在世无产业,行子出门如转蓬。

②王建《行见月》:不缘衣食相驱遣,此身谁愿长奔波?

③元结《丐论》:今之世有丐者,丐宗属于人,丐嫁娶于人,丐名位于人,丐颜色于人。甚者则丐权家奴,耻以售邪佞;丐权家婢,责以容媚更有甚者,丐家族于仆圉,丐性命于臣妾,丐宗庙而不敢,丐妻子而无辞,有如此者,不可为羞邪?门阀观念。

④天地西江远,星辰北斗深。所谓五云高太甲也。

⑤唐人诗:人间路止潼关险。

⑥《通鉴唐纪》卷二百八:御史大夫李承嘉附武三思,诋尹思贞(时为大理卿)于朝,思贞曰:公附会奸臣,将图不轨,先除忠臣耶!承嘉怒,劾奏思贞,出为青城刺史。或谓思贞曰:公平日讷于言,及廷折承嘉,何其敏耶?思贞曰:物不能鸣者,激之则鸣。承嘉恃威权相凌,仆义不受屈,亦不知言之从何而至也。语甚可味。理通于诗。好诗未有不如此者。杜诗可证。

8.封底:

①邢邵《永世乐》:关门今可下,落珥不相嫌。(乾按:参见《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297页)

②句法是非诗的,因为诗歌不同于散文,以缓慢的节奏将实在的事物源源不断地送入读者的眼帘。抛弃句法,便得到好诗。高友工、梅祖麟《论唐诗中的句法、措词与意象》引英国美学家休姆(T.E.Hulme)说。

③词的多元性。兼具活动与状态两种不可分的情况。江羽白天地青横北郭的横,即兼有动词和介词的特点。

④诗句无主语。移舟泊烟渚,用我(作主语),则限于一人的参与。不限于我则使诗情诗境普及化,既可由诗人参与,亦可由你与我参与。中国诗人不把自我观点硬加存在的现象之上,不站在物象与读者之间缕述和分析,暗合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虚以待物、忘我而万物归怀。

⑤李峤《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曲怨关山月,妆消道路尘。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