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批注周易 > 佚名

革卦第四十九

2024-12-10 〔名家批注周易〕 佚名 周易 佚名 名家 第四十九

革故鼎新

革卦意味着***、革新。

【题解】

将兽皮去毛加工的过程叫制革,它是为了制造衣鞋帽箱等皮具的需要。

革的制成改变了兽皮的性质,这就叫变革。易家从这一皮革质地的改变引申出哲学意义,得出了革卦的结论。革的卦象离下兑上,是水泽之中一片火,水火不容,相灭相克的象征,它意味着一场不是烈火燎原,就是水漫平川的矛盾冲突,将带来一场改变自然面貌,推动社会变化的大变革。

从本质上说,所谓革,其实就是对旧事物本质的改变,故不论是改革,革故,革新,还是***,都有改变的意义。

从卦辞和《彖传》、《象传》看,其对革的定义是相当成熟和谨慎的。一是在革之前要认真谋划,取信于民。所谓巳日乃孚,就是要在长期筹备策划并取得民众信任和支持后,选准最佳时机,万不能草率从事。二是在革之时耍手段稳健,文明和悦,正当适宜,少走弯路,尽力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和破坏,以免日后悲痛悔恨。这种按部就班,文明进步的革,正是今人倡导的稳健文明的改革这也正是易家所说的革德。其具体步骤,则可见于六爻爻辞。

【原文】

革①,[《说文》:革,更也。高岛吞象《易断》:革,改革也。]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王弼注:夫民可与习常,难与适变;可与乐成,难与虑始。故革之为道,即日不孚,巳日乃孚也。孚,然后乃得元亨,利贞,悔亡也。巳日而不孚,革不当也。悔吝之所生,生乎变动者也。革而当,其悔乃亡也。]

【注释】

①革:卦名。卦义:变革,改革,去故,革除,革新,革故等。

【译文】

革卦象征变革,多日筹谋之后再推行变革方能取信于民,至为亨通顺利,利于坚守正道,悔恨消亡。

【解说】

革的原义是加工皮成革,有更新的意思。巳日,是古代的天干地支的纪日方法,巳日为一旬的第六日。孚是信,巳日乃孚是说***以后会得到信赖和拥护,因为革故鼎新了,所以大亨通(元亨),但***是非常手段,不能轻易使用,利于正固,忧悔就会消亡。

【原文】

《彖》曰:革,水火相息①,[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息,长也。离为火,兑为水。《系》曰:润之以风雨。风,巽。雨。兑也。四革之正,坎见,故独于此称水也。]二女同居②,其志不相得,[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二女,离兑。体同人象。蒙艮为居,故二女同居。四变体两坎象,二女有志。离火志上,兑水志下。故其志不相得。坎为志也。]曰革。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③,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④,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孔颖达《周易正义》曰:革之时大矣哉者,备论革道之广讫,总结叹其大,故曰大矣哉也。]

【注释】

①水火相息:革卦,上兑为泽,下离为火。水能灭火,火能煎水,因而说水火相息。

②二女同居:上兑为少女,下离为中女,是二女同居。

③说:同悦,喜悦。

④汤武***:商汤革夏桀之命,周武王革殷纣王之命。

【译文】

《彖传》说:变革,像水火相克相息。两个女子同居一室,她们的志趣不相容,这就叫变革。多日筹谋之后再推行变革并取信于民,说明变革过程中应得到民众的信赖。以文明的美德使民众悦服,这样就能大为亨通顺利,使一切步入正道。变革而又合于正当的法则,一切悔恨消亡。天地的变革形成了四季变化,商汤和周武王的***,顺从了天道规律而又应合民众的愿望,取得了胜利。变革之时的意义是多么伟大啊!

【解说】

革卦上卦兑是泽,下卦离是火,所以是水火相息,指兽皮在水中浸,在火上烤,制成皮革。兑为少女,离为中女,同在革卦,即所谓二女同居,因为是同性所以互相排斥(其志不相得)。上兑为悦,下离为明(文明以说),***是改过换新,所以变得文明而喜悦。但***不是革去一切,要顺应天命和人心,这才是正当的***,才不会造成动荡(其悔乃亡)。天地有变革才有四季,商汤和周武王的***就是符合天命人心的变革,***之时非常伟大啊!

【原文】

《象》曰:泽中有火①,革。[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崔觐曰:火就燥,泽资湿,二物不相得,终宜易之,故曰泽中有火,革也。]君子以治历②明时。

【注释】

①泽中有火:观革卦,上兑为泽,下离为火,因而说泽中有火。

②历:历法。

【译文】

《象传》说:汪洋大泽中有烈火,象征急需变革。君子当效法于此,改革历法来明确显示季节的变化,按规律行事。

【解说】

革卦上兑泽,下离火,是泽中有火之象,称为泽火革。泽中之火是潜伏的火,水火不相容,这就预示着快要变革了。君子感到要修订历法,明辨时序天命,历法和典章成例中不合时宜的内容要更新。

革历图

革卦上卦兑是泽,下卦离是火。革卦的意象是水泽中有火。泽中有火,水盛大,使火熄灭,火盛大,使水蒸发消失。水火二者相克,不能调和。君子观此卦象而制定历法(***),以明确显示季节变化,阴阳消长。

【原文】

初九,巩①用黄牛之革②。[王弼注:在革之始,革道未成,固夫常中,未能应变者也。此可以守成,不可以有为也。巩,固也。黄,中也。牛之革,坚仞不可变也。固之所用,常中坚仞,不肯变也。]

《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注释】

①巩:固,束缚。

②革:皮革。

【译文】

初九,像用黄牛皮捆缚一样的牢固。

《象传》曰:像用黄牛皮捆缚一样,说明初九应慎重行事,不可有所作为。

【解说】

巩是固的意思。离为牡牛,在革卦,所以是黄牛之革,比喻结实巩固。初九巩固自己而不可以有为,是因为初九在卦的最下位,与上方的九四又不相应。必须加强自己的力量,等待时机。

【原文】

六二,巳日乃革之,征①吉无咎。[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荀爽曰:日以喻君也。谓五已居位为君。二乃革意去三应五。故曰巳日乃革之。上行应五,去卑事尊,故曰征吉,无咎也。]

《象》曰:巳日革之,行有嘉②也。

【注释】

①征:行,前进。

②嘉:喜庆。

【译文】

六二,巳日果断推行变革,进展吉祥,必无过错。

《象传》说:巳日果断推行变革,说明准备充分的行动将带来嘉美的成果。

【解说】

六二柔顺中正,处于二位,就是所说的己日,而且有九五应援,行动会获得成功(行有嘉也)。***首先要自己正,然后外部的支援强大,这两个条件,六二都具备了。

【原文】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①三就②,有孚③。[王弼注:已处火极,上卦三爻,虽体水性,皆从革者也。自四至上,从命而变,不敢有违,故曰革言三就。其言实诚,故曰有孚。革言三就,有孚而犹征之,凶其宜也。]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④矣。[孔颖达《周易正义》曰:又何之矣者,征之本为不从,既革言三就,更又何往征伐矣。]

【注释】

①言:指议论,谋划。

②就:即完成。

③孚:诚信。

④之:去,往。

【译文】

九三,行动过激必生凶险,顽固保守也危险。变革必须慎重,须再三讨论达成一致再施行,要有诚心。

《象传》说:变革必须要慎重,须再三讨论达成一致再施行,说明这样就不会走错路。

【解说】

九三前临重阳,阳遇阳则窒,故征凶。九三与上六正应,九三虽遇阻不能应上,但上六下乘重阳有利,可以接应九三,有孚就是指这种情况。上兑为口为言为毁折,故曰革言,又在三位,上六又面对三阳(三人),所以说革言三就,就为即遇、来到的意思,形容***的言论多。又何之矣,是说九三何须上六的支持,大众对***已经议论纷纷了,变革即或势在必行,如果不行动也有危险(贞厉)。

九三是处在***爆发前最紧张的时刻,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原文】

九四,悔亡①有孚,改命②吉。[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革而当,其悔乃亡。孕谓五也。巽为命。四动五坎改巽,故改命吉。四乾为君,进退无恒,在离焚弃,体大过死,传以比桀纣。汤武***,顺天应人,故改命吉也。]

《象》曰:改命之吉,信③志也。[孔颖达《周易正义》曰:信志者,信下之志而行其命也。]

【注释】

①亡:消除。

②命:命令,措施。

③信:通伸,伸张。

【译文】

九四,悔恨消亡,取得民众信赖而革除不合天命的旧制度,吉祥。

《象传》说:革除不合天命的制度吉祥,说明取信于民遂行心志。

【解说】

九四阳爻居阴位失位,本来有悔。但它已经跃居互巽(二三四爻)之上,巽为风为(天)命,所以已经改命而吉,自然就悔亡。九四与初九无应,本来无孚,但处在互乾中(三四五爻),乾的阳爻本与九四为敌,但因已经改命,乾为实,故可为信,所以九四就变成有孚,而志愿可以施展了(信志也;信志就是伸志)。

初九天时未到所以固守。六二于天时相应,九三与人事相应,到九四时,所有的阻碍都消失了,原来反对变革的人都支持改革了,可以实行改革了。

【原文】

九五,大人①虎变②,未占③有孚④。[孔颖达《周易正义》: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不劳占夬,信德自著,故曰大人虎变,未占有孚也。]

《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⑤也。[孔颖达《周易正义》曰:其文炳者,义取文章炳著也。]

【注释】

①大人:掌权执政之人。

②虎变:老虎每年夏季开始脱毛,色彩变浅变暗,秋冬毛层变厚,文彩灿然。虎变就是指的这种变化。

③占:卜问。

④孚:诚信。

⑤炳:显明。

【译文】

九五,伟大人物像猛虎一样推行变革,不必占卜就知能取得民众的充分信任。

《象传》说:伟大人物推行变革像猛虎一样,说明美德光彩显耀。

【解说】

野兽夏季脱毛,色彩浅,到冬季,毛变厚,光泽美丽。文是斑纹、文采。炳是光辉。九五居上兑,兑为西方属虎,九五刚毅位尊,以虎来比拟。九五与六二相应,所以可以得到下面群众的爱戴,所以未占卜就有孚。九五是领导变革的伟大人物,虎变是登高一呼,十分的威武、光辉和崇高。

赵武灵王即位之初,赵国实力很弱。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可是命令还没有正是下达,就遭到了许多保守的皇亲国戚的反对。公子成等人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为由,反对变法。赵武灵王驳斥他们说:明智的君子做事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而采取对策的,怎样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富强就怎样去做。只要对富国强兵有利,就要大胆地去做,而不应当拘泥于古人的旧法。于是,赵武灵王毅然发布了胡服骑射的政令。他号令全国着胡服,习骑射,并亲自穿着胡服去会见群臣,以示表率。胡服在赵***队中装备齐全后,赵武灵王立即开始训练将士。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巨大的变革,被历代仁人志士传为佳话。赵武灵王以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进取精神,表现了他作为一代社会改革家的魄力和胆识。

【原文】

上六,君子豹变①,小人革面②。[王弼注:居变之终,变道已成。君子处之,能成其文,小人乐成,则变面以顺上也。]征凶,居贞吉。

《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③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注释】

①豹变:与上述的虎变相似而又稍次的皮毛变化,豹的皮毛文彩也有变化,但不及虎之鲜明。

②革面:表面上的改革。

③蔚:有文采,华美。

【译文】

上六,君子像豹子一样协助变革,小人改变其旧面目,贸然前进有凶险,正确的改革才会吉祥。

《象传》说:君子像豹子一样协助变革,说明他的美德蔚然成彩。小人改变其旧面目,说明他们只是表面顺从君主。

【解说】

君子比大人低一级,豹也比虎的光彩次一等。蔚同郁,繁盛但不显明,比炳也稍差。上六是革卦的极点,表示改革已经成功。再继续***就革到自己头上了,所以是征凶。应当巩固改革的果实才对(居贞吉)。在这时候,君子应该着力于使得自己的文采斐然,就像豹变的斑纹鲜艳光彩。此时小人当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顺从君王。

***之后,要休养生息,致力于人心改造,文化繁荣等建设性的事业。

汉文帝对刑罚的改革,就是一例。

汉文帝即位后,对秦代遗留下来的严刑峻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废除肉刑。文帝十三年,齐太仓令淳于意犯了罪,应当受肉刑。汉代的肉刑主要由黥刑(在脸上刺字)、劓刑(割去鼻子)和斩左右趾(砍去一只脚)。按照当时的法度,淳于意因为做过官,所以要押解到长安去受刑。淳于意的女儿缇萦非常悲痛,随父到了长安,上书给文帝,说:我愿意入官府为奴婢,来抵父罪。文帝怜悯她的一片孝心,同时考虑到肉刑的残酷,于是下令赦免了淳于意的肉刑,令其携女归家。后来下诏废除肉刑,改革刑制。这件事,在中国法制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刑制由野蛮阶段进入较为文明的阶段。

汉文帝改革肉刑是他施行德政的一个缩影。正是因为他施行德政,才使得经过多年战乱的百姓得到了休养生息。景帝即位后继续保持这种局面,因而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

更新于:27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