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无事,课从子钟汉读番禺陈澧兰甫《东塾读***》,时有申论,随记成册。其中有相发者,有相难者,每卷得如干事,尽四十五日之力讫事。陈氏以东塾名其庐,而仆课子弟读书之室,会在宅之东偏,遂以后东塾名吾室;而董理所记,都十七卷,署曰《后东塾读***》,而古籍之精要者粗举;以与陈《记》,合之则互为经纬,而分之则各成篇章,庶几并行不废云。
陈氏何为而作《东塾读***》也?曰以捄敝也。曷言以捄敝也?清儒喜言东汉许、郑之学,至嘉、道之世,极炽而敝。于是专求古人名物制度训诂书数,以博为量,以窥隙攻难为功,其甚者欲尽舍程朱而宗汉之士,枝之猎而去其根,细之蒐而遗其巨。物极必反,穷而思通,于是有西汉今文之学兴。自武进庄存与方耕始治《公羊》,作《春秋正辞》,渐及群经。其为学务明微言大义,不专章句训诂之末。一门并承其绪,其外孙刘逢禄申受及长洲宋翔凤于庭复从而张之,海内风动,号为常州学派。一衍而为湖南之王闿运壬秋、四川之廖平季平,以《公羊》言礼制。又一衍而为广东之康有为长素、梁启超任公,以《春秋》言经世。此一派也。其又一派,则兼综汉、宋,不为墨守,以为清学出朱子之道问学以上窥许、郑,又谓汉儒亦明义理,力祛汉宋门户之见。于是南海朱次琦子襄及陈澧开宗于粤,义乌朱一新鼎甫、定海黄以周元[2]同桴应于浙,前唱后喁,蔚成学风。二者之为学不同,而要归于捄汉学之碎则一。陈澧晚年著《东塾读***》二十五卷,其中卷十三《西汉》,卷十四《东汉》,卷十七《晋》,卷十八《南北朝隋》,卷十九《唐五代》,卷二十《宋》,卷二十二《辽金元》,卷二十三《明》,卷二十四《国朝》,卷二十五《通论》,凡十卷,则蒐采汉晋以后诸儒粹言至论,有目无书。独卷十三《西汉》补刊别行,而世所流传者,通行本十五卷,乃寻求群经大义及其源流正变得失所在。遵郑康成《六艺论》,以《孝经》为道之根源,六艺之总会,而冠于编;学《易》不信虞翻之说;学《礼》必求礼意;次考周秦诸子流派,抉其疵而取其醇;其次则表章郑学、朱子,骈称并赞,以明沟通汉、宋之旨,盖隐比顾亭林之《日知录》。然而有不同者。亭林之纂《日知录》,旨在经世;而澧之为《读***》,专崇讲学。亭林言经学即理学,将以实事求是,捄王学之空;而澧明汉学通宋学,欲以疏通致远砭清儒之碎。前有自述一篇,中称读郑氏诸经注,以为郑学有宗主,复有不同,中正无弊,胜于许氏《异义》、何氏《墨守》之学。读《后汉书》,以为学汉儒之学,尤当学汉儒之行。读朱子书,以为国朝考据之学,源出朱子,不可反诋朱子。尤好读《孟子》,以为孟子所谓性善者,人性皆有善,荀、杨辈皆未知也。又著《汉儒通义》七卷,谓汉儒善言义理,无异于宋儒。宋儒轻蔑汉儒者,非也。近儒尊汉儒而不讲义理,亦非也。可以觇生平宗尚之所在焉。
《无邪堂答问》五卷,义乌朱一新鼎甫撰。一新,光绪丙子恩科曹鸿勋榜下进士,累官陕西道监察御史,以疏劾内侍李莲英,懿旨诘责,降官主事。两广总督张之洞延为肇庆府端溪书院山长,寻入广州,为广雅书院山长,为定院规,先读书而后考艺,重实行而屏华士;仿古专家之学,分经、史、理、文四者,延四分校主之。诸生人赋以日记册,质疑问难,以次答焉,成就甚众。因辑录讲论之词,成《无邪堂答问》五卷。尝谓进德莫先于居敬,修业莫先于穷理,穷理必兼学问、思辨。学问者,格致之事。思辨者,由致知以几于诚正之博而反约;则居敬尤要。故院中生徒有聪颖尚新奇者,必导而返诸正大笃实。其论学术,谓近世汉与宋分,文与学分,道与艺分。岂知圣门设教,但有本末先后之殊,初无文行与学术治术之别。又以道、咸以来,士大夫好讲西汉《公羊》之学,流弊至于蔑古荒经,因反复论难以正其失,至论西学、耶教、新疆、铁路、吉林边防数十条,亦复洞中窍会。傍晚纳凉庭中,与诸儿论次及之,以为《答问》可配陈澧《东塾读***》。倘学者先读陈《记》以端其向,继之《答问》以博其趣,庶于学问有从入之途,不为拘虚门户之见。儿子钟书因言:《答问》与陈《记》同一兼综汉、宋;若论识议闳通,文笔犀利,则陈《记》远不如《答问》!余告之曰:不然,陈君经生,朴实说理,学以淑身。朱生烈士,慷慨陈议,志在匡国。《答问》文笔议论,远胜陈君,信如所论。然《答问》之体,适会多途,皆朱生当日应机作教,事无常准,《诗》、《书》互错综,经史相纷纭,义既不定于一方,学故难求其条贯。又其言皆有为而发,非于晚清学风史实,烂熟心胸,未易晓其端绪;不如陈君《读***》之部居别白,牖启涂辙,论议尽欠雄骏,开示弥征平实。又贤圣应世,事迹多端,随感而起,故为教不一。陈君宿学,但见戴学末流之嵬琐,故欲救之以通,而于《公羊》有发挥,亡贬绝。朱生晚出,及见康氏今文之狂诡,更欲讽之于正,而于《公羊》多驳难,少赞扬。此其较也。钟书因言:见朱先生《佩弦斋文》,中有与康长素论学论书诸书,皆极锐发。又谓:朱生自诩人称其经学,而不知吾史学远胜于经。大抵朱生持宋学以正汉学,盖陈君之所同趣,而治经学以得史意,则陈君之所未到。又其较也。闭户讲学而有子弟能相送难,此亦吾生一乐。唯连日身体又剧不适,殊为美中不足耳。时在***十九年八月,无锡钱基博记。
更新于:2天前基础介绍
钱基博
古籍举要古籍,钱基博钱基博序[1]_序号,长夏无事,课从子钟汉读番禺陈澧兰甫《东塾读***》,时有申论,随记成册。其中有相发者,有相难者,每卷得如干事,尽四十五日之力讫事。陈氏以东塾名其庐,而仆课子弟读书之室,会在宅之东偏,遂以后东塾名吾室;而..
猜你喜欢
-
第十章 上海日本紗廠大罷工
第十章 上海日本紗廠大罷工_日本1932年上海
-
第九章 職工運動復興期
第九章 職工運動復興期_《中国职工运动简史》
-
第八章 職工運動消沉期
第八章 職工運動消沉期
-
第七章 京漢路大罷工——“二七”慘殺
第七章 京漢路大罷工——“二七”慘殺_在京汉铁路爆发了二七
-
第六章 開灤五礦大罷工
第六章 開灤五礦大罷工_开滦五矿在哪儿
-
第五章 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及勞動立法運動
第五章 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及勞動立法運動_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的10项
-
第四章 香港海員大罷工
第四章 香港海員大罷工
-
第三章 中國第一次罷工的高潮
第三章 中國第一次罷工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