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为道之根源六艺之总会 孝经文体 孝经征文 阮福孝经义疏补
六经所明,不外人道。仁之为言人也。《易》为六经之冠,而《易》道乾元,君子以自强不息,体仁以长人也。孔、孟为儒家之魁杰,而《论语》首《学而时习章》,继之以有子说孝弟为仁之本,又次之以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明乎仁则为善学,不仁则不得为善学。学者,学此者也;时习者,习此者也。颜回三月不违仁,时习乎仁也。《荀子》仁义不一,不足谓[3]善学《劝学篇》语。劝学乎仁也。《论语》二十篇,归根在一仁字。《荀子》三十二篇,着意在一礼字。然而《荀子》论礼,亦以克己复礼为仁,非与《论语》有异趣,其言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生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礼论篇》语。然则礼者,人之所由以耦俱无猜,而不为争民施夺者也。《论语》揭仁以立人之道之极;《荀子》论礼,以明行仁之方;明其枝流虽分,本萌于仁者也。《孟子》七篇,亦以仁义而已开宗明义,先立乎人道之极也;而孝弟则为仁之本。《孝经》言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孟子》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由本以及末也。《孝经》言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孟子》言未有仁而遗其亲,由外而验内也。故知《孝经》为道之根源,六艺之总会。
《孝经》文体有三说:(一)谓孔子自作《孝经》,因弟子有请问之道,师儒有教诲之义,故假曾子之言,以为对扬之体。庄周之斥笑鹏,罔两问影;屈原之渔父鼓枻,太卜拂龟;马卿之乌有、无是;扬雄之翰林、子墨,皆依仿其体。刘炫说。见《正义》引《述义》。(二)《孝经》为七十子之遗书,与《礼记》为近,开首仲尼居,曾子侍与《礼记》孔子闲居,子夏侍,仲尼燕居,子张、子贡[4]、言游侍文法正同。陈澧说。(三)《孝经》各章,皆引《诗》作结,实开荀子著书、《韩诗外传》之体。某氏说。不忆何人。
《孝经》之伪,朱子《孝经刊误》及《朱子语录》,《四库提要》详引之。新安姚际恒立方《古今伪书考》咸有论列,与陈澧意异。独山阳丁晏俭卿浏览群书,断自两汉,录其征引《孝经》者,并蒐集古注,成《孝经征文》一卷,以诏学者,征是书为汉以前人所诵习讲授,而不出于后人之矫托云。
《孝经》有今文、古文二本。今文称郑玄注,其说传自荀昶,而《郑志》不载其名。古文称孔安国传,其书出自刘炫,而隋儒已言其伪。至唐玄宗开元七年三月,诏令群儒质定,右庶子刘知幾主古文,立[5]十二验以驳郑。国子祭酒司马贞主今文,摘《闺门章》文句凡鄙,《庶人章》割裂旧文,妄加子曰字,及注中脱衣就功诸语,以驳孔。两议并上。诏:郑依旧行用;孔注传习者稀,亦存继绝之典。十年六月,上注《孝经》,颁天下及国子学。天宝二年五月,上重注,亦颁天下。唐以前诸儒之说,因借捃摭以仅存。四年九月,以御注仍自八分,刻石于太学,谓之《石台孝经》。旧在陕西西安府学,为碑凡四。自是唐玄宗御注行而郑、孔两家并废,其章句盖同今文也。玄宗既自注《孝经》,诏元行冲为疏,宋真宗咸平二年,翰林侍讲学士邢昺受诏校定《孝经义疏》,特剪截元《疏》,旁引诸书,成《孝经正义》三卷。元《疏》废而邢《疏》遂行,今刊入《十三经注疏》者是也。至让清道光间,仪征阮元芸台则以《孝经》为曾子之书也,既撰《曾子注释》,以与《孝经》相表里。因命次子福喜斋撰《孝经义疏补》九卷,全载唐注、邢《疏》原文,而以《曾子》十篇中,凡可以发明《孝经》,可以见孔、曾授受大义者,悉分系于各章各句之下。至明皇御注半存旧注,而郑注亦杂其中,如有郑注见引于唐以前书者,悉据以补之,而于《释文》所载郑注旧字旧义,全行载入,以存郑氏旧观,且疏证之,古籍可相辅翼,并为甄录,兼下己意,曲鬯旁通。虽曰补疏,而实与疏全经者无殊,盖专家之学,清儒莫逮也。
更新于:2天前基础介绍
钱基博
古籍举要孝经,古籍,卷一,钱基博钱基博卷一 孝经_孝经图卷,孝经为道之根源六艺之总会 孝经文体 孝经征文 阮福孝经义疏补六经所明,不外人道。仁之为言人也。《易》为六经之冠,而《易》道乾元,君子以自强不息,体仁以长人也。孔、孟为儒家之魁杰,而《论语》首《学而时习章..
猜你喜欢
-
第十章 上海日本紗廠大罷工
第十章 上海日本紗廠大罷工_日本1932年上海
-
第九章 職工運動復興期
第九章 職工運動復興期_《中国职工运动简史》
-
第八章 職工運動消沉期
第八章 職工運動消沉期
-
第七章 京漢路大罷工——“二七”慘殺
第七章 京漢路大罷工——“二七”慘殺_在京汉铁路爆发了二七
-
第六章 開灤五礦大罷工
第六章 開灤五礦大罷工_开滦五矿在哪儿
-
第五章 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及勞動立法運動
第五章 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及勞動立法運動_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的10项
-
第四章 香港海員大罷工
第四章 香港海員大罷工
-
第三章 中國第一次罷工的高潮
第三章 中國第一次罷工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