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柳
三眠[1]未歇,乍到秋时节。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2]离别。絮已为萍风卷叶,空凄切。
长条莫轻折。苏小[3]恨,倩他说。尽飘零、游冶[4]章台[5]客。红板桥[6]空,湔裙人[7]去,依旧晓风残月。
【注释】
[1]三眠:指柽柳,又名人柳,即三眠柳,此柳的柔弱枝条在风中摇曳,时时伏倒。《三辅故事》:汉苑中有柳状如人形,号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故柽柳又称三眠柳。
[2]灞陵:古地名。本作霸陵。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汉文帝葬于此,故称。三国魏改名霸城,北周建德二年(573)废。
[3]苏小:苏小小。
[4]游冶:出游寻乐。
[5]章台:秦宫殿名,以宫内有章台而得名,此处指妓楼舞馆。唐韩翃有姬柳氏,以艳丽称。韩获选上第,归家省亲;柳留居长安,安史乱起,出家为尼。后韩使人寄柳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6]红板桥:红色木板搭建的桥。唐白居易《杨柳枝词》之四: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
[7]湔裙人:代指情人或某女子。湔裙本为度厄避灾。唐李商隐《柳枝词序》云:洛中里女子柳枝与商隐之弟李让山相遇相约,谓三日后她将湔裙水上来会。后以此典借指情爱之事。
更新于:13天前基础介绍

苏辙
苏辙诗文选集淡黄,选集,诗文,苏辙苏辙淡黄柳_淡黄柳翻译,咏 柳三眠[1]未歇,乍到秋时节。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2]离别。絮已为萍风卷叶,空凄切。长条莫轻折。苏小[3]恨,倩他说。尽飘零、游冶[4]章台[5]客。红板桥[6]空,湔裙人[7]去,依旧晓风残月。【..
猜你喜欢
-
卷四百四十一 ◎人事部八十二
卷四百四十一 ◎人事部八十二
-
卷四百四十 ◎人事部八十一
卷四百四十 ◎人事部八十一
-
卷四百三十九 ◎人事部八十
卷四百三十九 ◎人事部八十
-
卷四百三十八 ◎人事部七十九
卷四百三十八 ◎人事部七十九
-
卷四百三十七 ◎人事部七十八
卷四百三十七 ◎人事部七十八
-
卷四百三十六 ◎人事部七十七
卷四百三十六 ◎人事部七十七
-
卷四百三十五 ◎人事部七十六
卷四百三十五 ◎人事部七十六
-
卷四百三十四 ◎人事部七十五
卷四百三十四 ◎人事部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