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得梁汾闽中信,因赋
荔[1]粉初装,桃符[2]欲换,怀人拟赋然脂[3]。喜螺江[4]双鲤[5],忽展新词。稠叠[6]频年[7]离恨,匆匆里、一纸难题。分明见、临缄重发,欲寄迟迟。
心知。梅花佳句,待粉郎[8]香令[9],再结相思。记画屏今夕,曾共题诗。独客料应无睡,慈恩[10]梦、那值微之[11]。重来日,梧桐夜雨,却话秋池[12]。
【注释】
[1]荔: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
[2]桃符:古时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门神或写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用于辟邪。后在其上贴春联。借代春联。
[3]然脂:泛指点燃火炬、灯烛之属。
[4]螺江:水名,也称螺女江。在今福建福州西北。宋葛长庚《寄三山彭鹤林》:瞻彼鹤林,在彼长乐嵩山之上,螺江之角。
[5]双鲤: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的鱼形木板,常指代书信。
[6]稠叠:稠密重叠,密密层层。
[7]频年:连续几年。
[8]粉郎:傅粉郎君,三国魏何晏美仪容,面如傅粉,尚魏公主封列侯,人称粉侯,亦称粉郎。
[9]香令:晋习凿齿《襄阳记》:刘季和曰: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后以香令指三国魏荀彧。亦用以借指高雅才识之士。
[10]慈恩:慈恩寺的省称。唐代寺院名。旧寺在今陕西长安东南、曲江北,宋时已毁,仅存雁塔(大雁塔)。今寺为近代新建,在今陕西西安南郊。唐贞观二十二年(648)李治(高宗)为太子时,就隋无漏寺旧址为母文德皇后追福所建,故名慈恩寺。
[11]微之:元稹,字微之。
[12]话秋池:唐李商隐《夜雨寄北》: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又
守 岁[1]
锦瑟[2]何年,香屏[3]此夕,东风吹送相思。记巡檐[4]笑罢,共捻梅枝。还向烛花影里,催教看、燕蜡鸡丝[5]。如今但、一编消夜,冷暖谁知?
当时。欢娱见惯,道岁岁琼筵[6],玉漏[7]如斯。怅难寻旧约,枉费新词。次第朱幡[8]剪彩[9],冠儿侧、斗转[10]蛾儿[11]。重验取[12],卢郎[13]青鬓,未觉春迟。
【注释】
[1]守岁:农历除夕一夜不睡,送旧迎新。
[2]锦瑟:漆有织锦纹的瑟。借喻往日的好时光。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3]香屏:华美的屏风。南朝梁简文帝《美女篇》:朱颜半已醉,微笑隐香屏。
[4]巡檐:来往于檐前。
[5]燕蜡鸡丝:燕蜡与鸡丝,旧俗农历正月初一所做的节日食品。明瞿佑《四时宜忌正月事宜》谓:洛阳人家,正月元日造丝鸡、蜡燕、粉荔枝。
[6]琼筵:盛宴,美宴。
[7]玉漏:古代计时漏壶的美称。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8]次第:依次地。朱幡:指显贵之家所用的红色旗幡。
[9]剪彩:古代正月七日,以金银箔或彩帛剪成人或花鸟图形,插于发髻或贴在鬓角上,也可贴于窗户、门屏,或挂在树枝上作为装饰,谓之剪彩。
[10]斗转:乱转。宋康与之《瑞鹤仙上元应制》:闹蛾儿、满路成团打块,簇着冠儿斗转。
[11]蛾儿:古代妇女于元宵节前后插戴在头上的剪裁而成的应时饰物。
[12]验取:检验,查看。
[13]卢郎:传说唐时有卢家子弟为校书郎时年已老,因晚娶,而遭妻怨。宋钱易《南部新书》云:卢家有子弟,年已暮犹为校书郎,晚娶崔氏女,崔有词翰,结褵之后,微有慊色。卢因请诗以述怀为戏。崔立成诗曰:不怨卢郎年纪大,不怨卢郎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晚,不见卢郎年少时。后用为典故。
更新于:13天前基础介绍

苏辙
苏辙诗文选集凤凰,选集,诗文,台上,苏辙苏辙凤凰台上忆吹箫,除夕得梁汾闽中信,因赋荔[1]粉初装,桃符[2]欲换,怀人拟赋然脂[3]。喜螺江[4]双鲤[5],忽展新词。稠叠[6]频年[7]离恨,匆匆里、一纸难题。分明见、临缄重发,欲寄迟迟。心知。梅花佳句,待粉郎[8]..
猜你喜欢
-
卷四百四十 ◎人事部八十一
卷四百四十 ◎人事部八十一
-
卷四百三十九 ◎人事部八十
卷四百三十九 ◎人事部八十
-
卷四百三十八 ◎人事部七十九
卷四百三十八 ◎人事部七十九
-
卷四百三十七 ◎人事部七十八
卷四百三十七 ◎人事部七十八
-
卷四百三十六 ◎人事部七十七
卷四百三十六 ◎人事部七十七
-
卷四百三十五 ◎人事部七十六
卷四百三十五 ◎人事部七十六
-
卷四百三十四 ◎人事部七十五
卷四百三十四 ◎人事部七十五
-
卷四百三十三 ◎人事部七十四
卷四百三十三 ◎人事部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