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文学 > 蒙古秘史

第81节_第90节

2025-02-15 〔古代文学〕 蒙古秘史 史书

第81节

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把帖木真捉去,传令于自己部落[1]的百姓,将帖木真徇行轮宿于各家[2],每家住宿一夜。

孟夏(四月)十六日红圆月日[3],泰亦赤兀惕人在斡难河举行宴会,直到日落时才散。在宴会时,让一个怯弱的少年[4]看管帖木真。参加宴会的人们散去之后,帖木真用木枷击打那怯弱少年的头颈,(将他打昏后,)跑进斡难河边的树林里躺下,怕被人看见,就躲进水流道中仰卧着,戴枷顺水流动,只把脸部露出。注释:

[1]部落《秘史》原文为兀鲁思(ulus),此词有国、部落、部众、百姓之意。

[2]家《秘史》原文为阿寅勒,旁译每营。[3]红圆月日《秘史》原文为忽剌安帖儿格勒兀都儿,旁译:红圆光日。指历每月十五或十六。通常在这天,红日未落,圆月已高悬于天空,形成日月并辉的景象,故称这天为红圆光日或红圆月日。

[4]怯弱的少年《秘史》原文为格列不列可温古温,旁译弱幼小人。

第82节

那个丢失了人的看守者大声喊叫道:

拿住的人逃走了!

于是,散去的泰亦赤兀惕人又聚拢来了。在月明如昼的夜里,(泰亦赤兀惕人)在斡难河边的树林里挨排搜索。

速勒都思氏人锁儿罕失剌[1]正经过那里,看见帖木真仰卧在水流道中,就说:

正因为你这样地有才智,木中有火,脸上有光,泰亦赤兀惕兄弟才那样嫉妒你。你仍旧这样仰卧着吧,我不会告发你的。

说罢,他就走过去了。

(泰亦赤兀惕人)商议着再返回去挨排搜索时,锁儿罕失剌说:

咱们每个人按着来时候的足迹往回走,在没有找过的地方再找一找吧!

大家都说:对,对,就按着来时候的原路返回,挨排搜索。

锁儿罕失剌又经过(帖木真仰卧处,对他)说:

你的(泰亦赤兀惕)兄弟们咬牙切齿地来了,还那么仰卧着吧,要小心!

说罢,他又走过去了。注释:

[1]锁儿罕失剌据《秘史》第146节的记载,锁儿罕失剌为泰亦赤兀惕部贵族脱朵格的属民。

第83节

(泰亦赤兀惕人)商议再次返回去挨排搜索时,锁儿罕失剌说:

泰亦赤兀惕子弟们[1],你们在白天里把人丢失了,如今黑夜里怎么找得到?咱们还按原路返回,在没看找过的地方挨排搜索之后就先解散了,明天再集合起来搜寻,那个戴着木枷的人还能跑到那里去?

大家都说:对啊,对啊!遂又返回去挨排搜索。

锁儿罕失剌又经过(帖木真卧藏处,对他)说:

我们已商定再搜索一遍就回去了,明天再来搜索。等我们散去之后,你去找你的母亲和弟弟们吧。如果遇见人,你不要说见过我,也不要说你曾被人看见

蒙古秘史过。

说罢,走过去了。注释:

[1]子弟们《秘史》原文为可兀惕,意为儿子们、孩子们。

第84节

等他们解散之后,(帖木真)心里想道:

前些日子巡行各家轮流住宿的时候,曾住在锁儿罕失剌的家里,他两个儿子沉白、赤老温[1]心疼我,夜里见了我,把木枷解下来,让我睡觉。如今锁儿罕失剌看见我,不去告发就走过去了。现在也只有他们能救我了。

于是,他顺着斡难河去寻找锁儿罕失剌的家。注释:

[1]赤老温《秘史》其他处又译赤剌温,《元史》译作赤老温。迭儿列勤蒙古速勒都思氏人,泰亦赤兀惕部贵族脱朵格的属民。后归附成吉思汗,从征蒙古地区各部,屡建战功,与孛斡儿出、木合黎、孛罗忽勒合称四杰。蒙古建国后,与其子宿敦相继为千户长,子孙世领第四怯薛长。

第85节

(锁儿罕失剌)家的记号是,把生马子[1]倾入(酿器),彻夜达旦一直搅拌,酿制成酸马子[2]的澎、澎声,(帖木真)来到他家里。刚一进去,锁儿罕失剌说:

我不是教你去找你的母亲和弟弟们吗?你怎么到我这里来了。

他的两个儿子沉白、赤老温说:

雀儿被鹞子[3]追赶入草丛,草丛还要救它。如今他来投奔咱们,你怎么能这样说话?

他们对父亲说的话不以为然,卸下(帖木真所戴的木枷),丢进火中烧掉。然后让(帖木真)坐进帐庐后面装羊的车里,让他们名叫合答安的妹妹去(把

蒙古秘史装羊车)收拾好,对她说:不要对任何人说。注释:

[1]生马子《秘史》原文为循(sn),旁译生马子。

[2]酸马子《秘史》原文为额速格(esg),旁译熟马子。

[3]鹞子《秘史》原文为土林台(durimdai),旁译龙多儿,是一种头大、身小,行动敏捷的鹰。

第86节

第三天,(泰亦赤兀惕人)商议道:

(帖木真)被人藏起来了,咱们自己(在各家)互相搜查吧!

于是,互相搜查起来。

(搜查到)锁儿罕失剌家里,帐庐里、车子里、[1]下都搜遍了。又去搜查帐庐后面的装羊车,车门口的羊被拉下,就快露出(帖木真的)脚时,黄锁儿罕失剌说:

这么热的天气,在羊里怎么能受得了!

搜查的人就从车上下来,走了。注释:

[1]《秘史》原文为亦薛里(iseri),旁译

第87节

搜查的人们走后,锁儿罕失剌说:

险些弄得我风吹灰散般(毁灭)!如今,你去寻找你的母亲和弟弟们吧!

说着,让他骑上一匹不生驹的白口、甘草黄母马,煮熟了一只肥美的羊羔[1]给他,又给了他背壶、皮桶,一张弓、二只箭,没有给他鞍子和火镰[2],替他装备好后,就叫他走了。

蒙古秘史注释:

[1]肥美的羊羔《秘史》原文为帖勒忽里罕(telquriqan),旁译吃二母的羔儿。

[2]给了他一张弓、二只箭,没有给他鞍子和火镰锁儿罕失剌是一位饱经风霜、处事谨慎的中年人,没有给帖木真鞍子,是怕鞍子被认出而受牵累,没有给火镰是让帖木真日夜兼程赶快逃回家去,不要中途投宿耽搁,无须在途中耽搁使用火镰取火。给他一张弓、二只箭是让他在途中万一遇到险情,可用来防护

第88节

帖木真就那样走了,他到达从前筑栅寨的地方,然后依照草地上被人畜践踏的踪迹[1],溯斡难河踏踪寻找,到达从西流来的乞沐儿合小河[2]附近。又溯乞沐儿合小河踏踪寻找,终于在乞沐儿合小河的别迭儿山咀的豁儿出恢孤山[3],遇见了(母亲和弟弟们)。注释:

[1]草地上被人畜践踏的踪迹《秘史》原文作额别速讷阿鲁儿孩,旁译作草的扫道,扫道即人、畜在草地上践踏的踪迹。

[2]乞沐儿合小河清《内府舆图》作齐母儿喀河。鄂嫩河上游的一条支流。

[3]孤山《秘史》原文为孛勒答黑,旁译孤山。

第89节

(全家人)在那里相会后,就迁往不儿罕合勒敦山前的古连勒古山中,在桑沽儿小河[1]边的合剌只鲁格山[2]的阔阔海子[3]边扎营住下,捕捉土拨鼠[4]和野鼠[5]为食。注释:

[1]桑沽儿小河《内府舆图》作僧库尔河。今克鲁伦河上游支流诚格尔河。

[2]合剌只鲁格山合剌,意为黑,只鲁格(irke),意为心。为一锥形的山。

[3]阔阔海子《秘史》旁译、总译均作青海子。

蒙古秘史[4]土拨鼠《秘史》原文为塔儿巴罕(tarbaghan),又名獭儿。[5]野鼠《秘史》原文为窟出古儿(kgr),又称田鼠。

第90节

有一天,家门前的八匹银灰色骟马[1],被劫贼看见,劫走了。(帖木真等)徒步无马,眼看着被劫走了,追赶不上。

当时别勒古台骑着秃尾甘草黄劣马,捕捉土拨鼠去了。夕西下后,别勒古台在秃尾甘草黄劣马上,满驮着土拨鼠,把马压得颤动,他牵着马步行回来了。

听到银灰色骟马都被劫贼抢走了,别勒古台说:

我去追!

合撒儿说:

你不行,我去追!

帖木真说:

你们都不行,还是我去追吧。

说罢,骑上那匹秃尾甘草黄劣马,循着草上踏过的踪迹,去追踪银灰色骟马。

过了三夜,清晨时在途中遇见一个大马群,有个伶俐的少年在马群中挤马,就询问他见没见过那些银灰色骟马。那少年说:

今天清晨太出来以前,有八匹银灰色骟马从这里被赶过去了。我指给你踪迹。

说罢,让帖木真把秃尾甘草黄劣马放了,给他换了一匹黑脊白马骑上。那少年自己骑上一匹淡黄色快马,连家也不回,把盛的皮桶、皮斗扎起来,放在野地上。

(那少年对帖木真)说:

朋友[2],你来得狠辛苦了,男子汉的艰辛都一样。我愿做你的友伴。我父亲名叫纳忽伯颜,我是他的独生子。我的名字叫孛斡儿出[3]。

说罢,就循着踪迹去追踪那些银灰色骟马。又过了三夜,夕衔山时,到达一营[4]百姓处,见那八匹银灰色骟马正在大营地[5]旁边吃草。

帖木真说:

朋友,你留在这里,我去把那边的银灰色骟马赶出来。孛斡儿出说:

我与你结伴同来,怎么好留在这里?

说罢,(与帖木真)一同骑着马进去,把那些银灰色骟马赶了出来。

蒙古秘史注释:

[1]骟马原文为阿黑塔,即去势的公马,用于骑乘及作战时的战马。

[2]朋友《秘史》原文为那可儿(nkr),旁译作伴当,愿意为朋友、友伴。在当时的蒙古社会中,部落、氏族贵族、首领身边的大批那可儿,实际上是贵族、首领的亲信部属、亲兵。

[3]孛斡儿出《元史》卷119本传作博儿术。尼伦蒙古阿鲁剌惕氏人。从十三岁起,就与帖木真结为友伴。与木合黎同为成吉思汗的左右手。从征蒙古地区诸部,功勋昭著。与木合黎、孛罗忽勒、赤老温合称四杰。1206年蒙古建国后,受封为右翼万户长。其子孙世领怯薛长。

[4]营《秘史》原文为古列延(griyen),旁译圈子,即蒙古部落平时游牧或战时布阵按圆圈形驻扎的营地。

[5]大营地《秘史》原文为也客古列延,旁译大圈子。

更新于:10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