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得阴而为雨,阴得阳而为风,刚得柔而为云,柔得刚而为雷。无阴而不能为雨,无阳而不能为雷。雨柔也,而属阴,不能独立,故待阳而后兴。雷刚也,而属阳,阳不能自用,必待阴而后发也。阳得阴而为雨,若是天晴,便起北气化为黑云等。作用之气既起,自有雷电风雨随至,作甩亦同前说起雷法道理。若是祈晴,乃要阴得阳而为风,天气阴而为阳。阴炁凝聚不散,当焚祈晴符,止雨等符,差火将用天罡炁,日君炁布上。阳气既上,阴气凝聚,阳气不得入,远阴气化而为风。更加南炁助之,其阴自被风吹散,自然晴也。刚得柔而为云,刚是阳气,柔是阴气。凡起之先,要通地气,便是云也。地气则阴气,阴气便是雨也。却要会晓得起云处在何处。柔得刚而为雷。阴气上腾,阳气下降,二气击搏则有声。前说极自分晓也。要会得起雷何处,不可执於巽方。无阴则不伏为雨,阳则不伏为雷,雨雷二字,前说极自分晓。
行法之人要通泰罡,只得泰卦上阴下阳,禹步九迹是也。 临。阴阳和风雨时,是阳下交阴,阴上交阳,则是天气下降,地气上腾,上下相通,有时雨时旸也。古人不言阳阴,而言阴阳,乃是这个道理。但能别得阴阳升降,鬼神亦循吾作用,听吾指挥,自然相应。如吾之一身不自能会得此理,徒尔呼吸,谩劳精神。精与神疲,身且不能自立,而况又感格天地鬼神乎。嗣法之士,当知有吾身中造化,然后可以用身外造化。不然,纵有真人神仙亦无如之何矣。愚恐学道者溺於法外,不求诸於吾身之内,故备论未尽,以晓悟之。
道家之行持,即吾儒格物之学也,以正心诚意为主。符印咒诀,行持之文具也。精神运用,行持之玄妙也。感应乃其枝叶,炼养乃其根本。盖太极以根本为重,将吏只在身中,神明不离方寸。广大无际者,心也。隔得潜通者,神也。心不存则不明,神不养则不灵。神运於此,物应於彼。故虽万里,祛摄於呼吸之间也。非至神,孰能与此。
更新于:6天前基础介绍

萨天师
知道道学经典萨天师《续风雨雷电说》_风雨雷电后边四个字是什么,阳得阴而为雨,阴得阳而为风,刚得柔而为云,柔得刚而为雷。无阴而不能为雨,无阳而不能为雷。雨柔也,而属阴,不能独立,故待阳而后兴。雷刚也,而属阳,阳不能自用,必待阴而后发也。阳得阴而为雨,若是天晴,便起..
猜你喜欢
-
卷四百三十九 ◎人事部八十
卷四百三十九 ◎人事部八十
-
卷四百三十八 ◎人事部七十九
卷四百三十八 ◎人事部七十九
-
卷四百三十七 ◎人事部七十八
卷四百三十七 ◎人事部七十八
-
卷四百三十六 ◎人事部七十七
卷四百三十六 ◎人事部七十七
-
卷四百三十五 ◎人事部七十六
卷四百三十五 ◎人事部七十六
-
卷四百三十四 ◎人事部七十五
卷四百三十四 ◎人事部七十五
-
卷四百三十三 ◎人事部七十四
卷四百三十三 ◎人事部七十四
-
卷四百三十二 ◎人事部七十三
卷四百三十二 ◎人事部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