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针灸甲乙经校注 > 皇甫谧

卷之七

2024-03-20 〔针灸甲乙经校注〕 皇甫谧 校注 针灸 皇甫 甲乙

六經受病發傷寒熱病第一上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三日其氣乃盡故死,見《素問熱論》、《太素熱病決》。自肝熱病者至頰上者鬲上也,見《素問刺熱篇》、《太素五藏熱病》。自冬傷於寒至秋必病瘧,見《素問》生氣通天論及陰陽應象大論、《太素陰陽大論》。自凡病傷寒而成温者至暑與汗皆出勿止,見《素問熱論》、《太素温暑病》。所謂玄府者汗孔也,見《素問水熱穴論》、《太素温暑病》。自曰:刺節言徹衣者至疾於徹衣,見《靈樞刺節真邪》、《太素五節刺》。自八十一難曰至下之即愈,見《難經五十八難》。自曰:人有四肢熱至故熱而煩滿,見《素問逆調論》、《太素》肉爍及煩熱篇。自曰:足太陰陽明爲表裏至傷於濕者,下先受之,見《素問太陰陽明論》、《太素藏府氣液》。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邪氣客於六經而病發傷寒熱病的証候、治則及預後,故以此名篇。全文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的主要内容有:六經熱病發病、病衰的証候、治則及預後;五臟熱病的証候、色診、刺治及預後;刺五節中之徹衣刺法的適應証及鍼刺方法;由於陰陽水火逆調而發的肉爍;足太陰陽明雖爲表裏,由於陰陽異位、虚實、逆從及從内從外等原因,故發病亦異。

黄帝問曰:夫〔1〕熱病者,皆傷寒之類〔2〕也,或愈或死,其死〔3〕皆以〔4〕六七日之〔5〕間,其愈皆以十日已〔6〕上者〔7〕,何也?岐伯對曰:太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脉連於風府,故爲諸陽主氣〔8〕。人之傷於寒也,則爲病熱〔9〕,熱〔10〕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矣〔11〕。

〔1〕夫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今字。

〔2〕類 種類。《國語周語》:其類維何。韋昭注:類,祖類也。

〔3〕其死 《太素》、《病源》卷七傷寒候均無此二字。

〔4〕以 此下《太素》有病字。

〔5〕之 《太素》、《病源》卷七傷寒候、《外臺》卷一論傷寒日數病源均無。

〔6〕已 《素問》、《太素》均作以。已與以通。

〔7〕者 《太素》無。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不知其解,願聞其故八字。

〔8〕太陽者故爲諸陽主氣 太陽,《素問》、《太素》均作巨陽,下同。巨陽即太陽。《素問集註》張志聰注:巨,大也。屬,會也。謂太陽爲諸陽之會。風府乃督脉、陽維之會。督脉者,總督一身之陽,與太陽之脉俠脊下行。言太陽之氣,生於膀胱,出於胸脇,升於頭項,主於膚表;太陽之脉,起於睛明,會於風府,俠督脉循行於背,經氣皆陽,故爲諸陽主氣。爲者,謂太陽之氣爲之也。

〔9〕人之傷於寒也,則爲病熱 《素問》王冰注:寒毒薄於肌膚,陽氣不得散發而内怫結,故傷寒者反爲病熱。

〔10〕熱 《病源》卷七傷寒候無。

〔11〕必不免於死矣 矣,明抄本、《素問》、《太素》均無。《病源》卷七傷寒候、《外臺》卷一傷寒日數病源均作必死。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强〔1〕。《素問》無背字。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脉俠鼻絡於目,故身熱〔2〕目疼〔3〕而鼻乾不得臥〔4〕。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骨〔5〕,《素問》作膽〔6〕。其脉循脇絡於耳,故胸脇痛而〔7〕耳聾。三陽〔8〕《素》下有經絡二字。皆受〔9〕病而未入〔10〕於府〔11〕《素問》作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脉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12〕乾。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脉貫腎,絡肺繫舌本,故口燥〔13〕舌乾而渴。六日厥陰受之〔14〕,厥陰脉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三陰三陽五藏六府皆受〔15〕病,營〔16〕衛不行,五藏〔17〕不通,則死矣。

〔1〕故頭項痛腰脊强 原作故頭項痛腰脊背强,明抄本作故頭痛項腰脊背强,《素問》無背字。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太素》作頭項與腰脊皆痛。今本《太素》作故頭項腰脊皆痛。《傷寒論傷寒例》、《病源》卷七傷寒候、《外臺》卷一論傷寒日數病源均無背字,據删。

〔2〕身熱 《類經》卷十五第三十九注:傷寒多發熱,而獨此云身熱者,蓋陽明主肌肉,身熱尤甚也。

〔3〕目疼 《太素》無此二字。

〔4〕臥 此下《素問》有也字。

〔5〕少陽主骨 《素問》作少陽主膽,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膽作骨。元起注云:少陽者肝之表,肝候筋,筋會於骨,是少陽之氣所榮,故言主於骨。《甲乙經》、《太素》等并作骨。按上文云陽明主肉而不云主胃,《靈樞經脉》亦云足少陽脉主骨所生病,則以本經爲是。

〔6〕《素問》作膽 作,明抄本作於,非是。

〔7〕而 《太素》無。

〔8〕三陽 此下《素問》有經絡二字。《太素》作三經,楊上善注:三經,三陽經。當以本經爲是,下文亦云三陰三陽五藏六府皆病。

〔9〕受 此下《素問》有其字。

〔10〕入 此下《太素》有通字。

〔11〕府 《素問》作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藏作府。元起注云:傷寒之病始入於皮膚之腠理,漸勝於諸陽而未入府,故須汗發其寒熱而散之。《太素》亦作府。

〔12〕嗌 此下明抄本有音益二小字音注。

〔13〕口燥 《太素》、《病源》卷七傷寒候均作口熱。

〔14〕受之 《太素》作受病。

〔15〕受 《太素》無。

〔16〕營 明抄本、《素問》均作榮,義同。

〔17〕五藏 《太素》作府藏。

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1〕如故,則思飲食〔2〕;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3〕,《素問》下有不滿二字。舌乾乃已〔4〕;十二日厥陰病衰〔5〕,囊縱少腹微下〔6〕,大氣皆去〔7〕,其〔8〕病日已矣。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已矣〔9〕。

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10〕而已。

〔1〕減 《太素》無,楊上善注:故病愈腹減思飲食也。據楊注似亦有減字。

〔2〕則思飲食 《太素》作則思食飲欲食。

〔3〕止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不滿二字。如據下文太陽與少陰俱病有煩滿一証,則本經似脱不滿二字。

〔4〕舌乾乃已 乃,《素問》、《太素》均無。此下《素問》、《傷寒論傷寒例》、《外臺》卷一論傷寒日數病源均有而嚏二字。《太素》、《病源》卷七傷寒候均有而欬二字。

〔5〕衰 《太素》作愈。

〔6〕囊縱少腹微下 縱,《太素》作從。從與縱通,《説文通訓定聲豐部》:縱叚借爲從。楊上善注:大氣已去,故囊漸下也。楊注似誤,上文云煩滿而囊縮,今邪氣已去,則當囊不縮而縱緩,煩滿亦減。按下有減義,《戰國策西周策》:温囿不下。高誘注:下,猶減也。

〔7〕大氣皆去 原作大氣皆下,據明抄本、《素問》、《太素》、《病源》卷七傷寒候、《外臺》卷一論傷寒日數病源改。大氣,《素問》王冰注:大氣,謂大邪之氣也。

〔8〕其 《太素》、《病源》卷七傷寒候、《外臺》卷一論傷寒日數病源均無。

〔9〕矣 《太素》無。

〔10〕泄 《太素》作寫,義同。

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1〕者,何也?曰:諸遺者,熱甚而强食〔2〕,故有所遺〔3〕。若〔4〕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薄,兩〔5〕熱相合,故有所遺。治遺者,視其虚實,調〔6〕其逆順,可使立已〔7〕。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8〕,此其禁也。

〔1〕遺 《素問》王冰注:邪氣不盡,如遺之在人也。《太素》注:遺,餘也。大氣雖去,猶有殘熱在藏府之内外。

〔2〕食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之字。

〔3〕遺 此下《素問》有也字。

〔4〕若 《太素》無。

〔5〕兩 《太素》作而。

〔6〕調 明抄本作謂,非是。

〔7〕立已 《素問》作必已矣,《太素》作必已。

〔8〕食肉則復,多食則遺 《素問》王冰注:是所謂戒食勞也。熱雖少愈,猶未盡除,脾胃氣虚,故未能消化,肉堅食駐,故熱復生。復,謂復舊病也。

其〔1〕兩感〔2〕於寒者,一日太陽〔3〕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4〕,煩滿〔5〕;二日〔6〕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7〕滿身熱,不欲食譫語〔8〕;三日〔9〕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10〕,水漿不入,不知人者〔11〕,故六日而死矣〔12〕。

〔1〕其 《素問》無。

〔2〕兩感 《太素》作兩傷。

〔3〕一日太陽 日下明抄本有則字。《素問》、《太素》均作病一日則巨陽。

〔4〕乾 此下《素問》有而字。

〔5〕煩滿 此下《外臺》卷一論傷寒日數病源有而渴也三字。《素問》新校正云:按《傷寒論》云:煩滿而渴。與《外臺》合。滿,與懣通。

〔6〕二日 此上《太素》有病字。此下明抄本、《素問》、《太素》均有則字。

〔7〕腹 《太素》作腸。

〔8〕不欲食譫語 語,《素問》作言。《傷寒總病論》卷一兩感証、《傷寒補亡論》卷十三兩感証引《素問》均作語。《太素》、《病源》卷七傷寒候均作不食譫語。

〔9〕三日 此上《太素》有病字。此下明抄本、《素問》、《太素》均有則字。

〔10〕而厥 而,《太素》無。《病源》卷七傷寒候、《外臺》卷一論傷寒日數病源均作厥逆。

〔11〕不知人者 不上《太素》有則字。者,《素問》、《太素》均無。

〔12〕故六日而死矣 《素問》作六日死。《太素》、《病源》卷七傷寒候均作六日而死。《外臺》卷一論傷寒日數病源作則六日而死。

曰:五藏已傷,六府不通,營衛不行,如是〔1〕後三日乃死,何也?曰:陽明者,十二經脉〔2〕之長〔3〕,其血氣〔4〕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5〕。

〔1〕是 此下《素問》、《太素》、《病源》卷七傷寒候、《外臺》卷一論傷寒日數病源均有之字。

〔2〕脉 《太素》無。

〔3〕長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也字。

〔4〕血氣 《太素》互倒。

〔5〕三日其氣乃盡,故死 《太素》注:胃脉足陽明主穀,血氣强盛,十二經脉之主,餘經雖極,此氣未窮,雖不知人,其氣未盡,故更得三日方死也。

肝熱病者,小便先黄〔1〕,腹痛多臥,身熱。熱爭〔2〕則狂言及驚〔3〕,胸中〔4〕《素問》無胸中二字。脇滿〔5〕痛,手足躁〔6〕,不得〔7〕安臥。庚辛甚,甲乙大汗。氣逆〔8〕則庚辛死。刺足厥陰少陽〔9〕。其逆則頭疼〔10〕員員〔11〕。脉引衝頭痛也〔12〕。

〔1〕小便先黄 《聖惠方》卷十七熱病論作小便赤黄。《傷寒總病論》卷四《素問》載五種暑病作先小便黄,與下經文心熱病者,先不樂等文例相合。

〔2〕熱爭 《聖惠方》卷十七熱病論作熱盛,下四臟同。《素問》王冰注:經絡雖已受熱,而神藏猶未納邪,故云爭也。餘爭同之。

〔3〕及驚 《聖惠方》卷十七熱病論作多驚。

〔4〕胸中 《素問》、《太素》、《病源》卷九熱病候,《聖惠方》卷十七熱病論均無此二字。

〔5〕脇滿 滿,《太素》無。此上《聖惠方》卷十七熱病論有兩字。

〔6〕躁 原誤作燥,據《素問》、《太素》改。

〔7〕得 《太素》、《病源》卷九熱病候均無。

〔8〕氣逆 謂正氣逆亂。《素問經註節解》注:謂病甚而氣潰亂也。

〔9〕刺足厥陰少陽 足上《太素》有手字。楊上善注:足厥陰、足少陽表裏行藏府之氣,故刺之也。據楊注似亦無手字。

〔10〕其逆則頭疼 《太素》作其頭痛。

〔11〕員員 原作貢貢,此下原校云:《素》作員字。據《素問》及此後腎熱病文例改,並删原校。員員,王冰注:謂似急也。《太素》亦作貢貢,楊上善注:貢,都耕反,頭切痛也。按員與運通,《莊子天運》陸德明釋文:運,司馬本作員。運與暈通,《史記天官書》:兩軍相當曰暈。裴駰集解引如淳曰:暈讀曰運。頭疼員員者,頭暈痛也。

〔12〕脉引衝頭痛也 痛也,《太素》無。《素問》無痛字。《素問紹識》:此五字《太素》亦有之,然竊疑古注文所錯入,宜删去,方與下文例相合。

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熱爭則心〔1〕煩悶〔2〕《素》又有卒心痛三字。善〔3〕嘔,頭痛面赤無汗,壬〔4〕癸甚,丙丁大汗。氣逆則壬癸死。刺手少陰太陽。

〔1〕心 《素問》、《太素》均作卒心痛。

〔2〕悶 《太素》作悗,義同。

〔3〕善 《太素》作喜,義同。

〔4〕壬 此上《太素》有至字。

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1〕《素》下有顔青二字。欲嘔,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俛仰〔2〕,腹滿泄,兩頷〔3〕一本作額〔4〕。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氣逆則甲乙死。刺足太陰陽明。

〔1〕頰痛煩心 《素問》作頰痛煩心顔青。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太素》云:脾熱病者,先頭重顔痛。無顔青二字也。今本《太素》作顔痛心煩。楊上善注:顔痛一曰頰,足陽明亦循頰也。《病源》卷九熱病候文與今本本經同。《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一足太陰脾經、《聖惠方》卷十七熱病論、《傷寒總病論》卷四《素問》載五種暑病均文與今本《素問》同。可知經文互異已久,今併存。

〔2〕不可用俛仰 《太素》作不用。

〔3〕頷 《太素》作頜,義同。

〔4〕一本作額 明抄本作一作額。又音撼。

肺熱病者,先悽悽然〔1〕厥〔2〕,起皮〔3〕毛,惡風寒〔4〕,舌上黄,身熱。熱爭則喘欬,痛〔5〕走胸膺背,不得大息〔6〕,頭痛不甚〔7〕,《素》作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氣逆則丙丁死。刺手太陰陽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1〕悽悽然 《素問》、《太素》均作淅然,義同。均爲惡寒貌。《素問》王冰注:肺主皮膚,外養於毛,故熱中之,則先淅然,惡風寒。

〔2〕厥 《太素》、《病源》卷九熱病候均無。《素問紹識》:堅按王(按指王冰)不注厥字,恐原本亦無之。

〔3〕皮 《太素》、《病源》卷九熱病候均無。《素問》作毫。

〔4〕寒 《太素》、《病源》卷九熱病候均無。

〔5〕痛 《太素》、《病源》卷九熱病候均作痺。《太素》注:痺走胸膺,此爲熱痺,痛行胸中,不得太息也。

〔6〕大息 明抄本、《素問》、《太素》均作太息,義同。

〔7〕頭痛不甚 甚,《素問》作堪,當以本經爲是。《太素》注:肺熱衝頭,以肺脉不至,故頭痛不甚也。有本作堪,言氣衝甚,故頭痛甚也。

腎熱病者,先腰痛胻痠,苦渴數飲〔1〕,身熱。熱爭則項痛而强,胻寒且痠,足下熱,不欲言,其逆則項痛員員《素問》下有澹澹二字〔2〕。然〔3〕,戊己甚,壬癸大汗。氣逆則戊己死。刺足少陰太陽。諸當汗者,至其所勝日汗甚〔4〕。

〔1〕苦渴數飲 此下《太素》有食字。楊上善注:腎足少陰脉上腨内,出膕内廉,貫脊屬腎胳膀胱,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故熱病先腰痛胻痠,苦渴數飲也。據楊注似亦無食字。

〔2〕《素問》下有澹澹二字 明抄本作《素問》有語語二字,非是。

〔3〕其逆則項痛員員然 員員,明抄本作貢貢。《素問》員員下有澹澹二字。《太素》作其項痛貢貢澹澹。疑本經脱澹澹二字。

〔4〕諸當汗者至其所勝日汗甚 此下明抄本有痠音酸,胻音行六小字音注。當,《素問》無,甚,作出也。《太素》無此十一字。

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顔〔1〕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2〕,見〔3〕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4〕。熱病從部所〔5〕起者,至〔6〕期〔7〕而已,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8〕,重逆則死〔9〕。

〔1〕顔 此下原有頷字,明抄本作頤。據《素問》、《太素》并律以其他四臟文例删。

〔2〕發 此下原有者字,據明抄本、《素問》、《太素》删。

〔3〕見 此下《太素》有其字。

〔4〕治未病 《太素》注:次言熱病色候也。五藏部中赤色見者,即五藏熱病之徵,熱病已有,未成未發,斯乃名爲未病之病,宜急取之。

〔5〕部所 《太素》注:部所者,色部所也。

〔6〕至 此下《太素》有其字。

〔7〕期 《素問》王冰注:期,爲大汗日也。如肝甲乙,心丙丁,脾戊己,肺庚辛,腎壬癸,是爲期日也。

〔8〕三周而已 《素問》王冰注:三周,謂三周於三陰三陽之脉狀也。《類經》卷十五第四十四注:三周者,謂三遇所勝之日而後已。《素問經註節解》注:三周,言重覆也。諸説不一,姑從《類經》注。

〔9〕重逆則死 此下明抄本有頤音怙,又音移六小字音注。《素問》王冰注:先刺已反,病氣流傳,又反刺之,是爲重逆。一逆刺之,尚至三周乃已,況其重逆而得生邪。

諸治熱病,先〔1〕飲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處〔2〕,身寒而止〔3〕,病甚者爲五十九刺〔4〕。熱病先胸〔5〕脇痛滿〔6〕,手足躁,刺足少陽〔7〕,補手太陰〔8〕,病甚者爲五十九刺。熱病先身重骨痛,耳聾好瞑,刺足少陰,病甚者〔9〕爲五十九刺。熱病先眩冒而熱〔10〕,胸脇滿,刺足少陰少陽。

〔1〕先 明抄本、《太素》均作已,《素問》作以。

〔2〕居止寒處 明抄本作居上寒居,《太素》作居寒多。

〔3〕身寒而止 此下《素問》有也字,王冰注:寒水在胃,陽氣外盛,故飲寒乃刺。熱退則涼生,故身寒而止鍼。

〔4〕病甚者爲五十九刺 《素問》、《太素》均無此八字。

〔5〕胸 明抄本作青,非是。

〔6〕滿 《素問》、《太素》均無。

〔7〕足少陽 明抄本作足少陰。

〔8〕手太陰 原作足太陰。足下,明抄本有太素二字。《太素》作手太陰。《素問》新校正云:詳足太陰全元起本及《太素》作手太陰,楊上善云:手太陰上屬肺,從肺出腋下,故胸脇痛。又按《靈樞經》云:熱病而胸脇痛,手足躁,取之筋間,以第四鍼,索筋於肝,不得索之金。金,肺也。以此決知作手太陰者爲是。按此証本手足躁,若均取足經之脉,則非當,故據改。

〔9〕者 《素問》、《太素》均無。

〔10〕先眩冒而熱 冒,《太素》作胃,連下讀,無而字,疑非是。

太陽之脉,色榮顴〔1〕,骨熱病也,榮未夭〔2〕。《素問》作未交,下同。曰今〔3〕且得汗,待時自已〔4〕。與厥陰脉爭見者死〔5〕,其死〔6〕不過三日〔7〕。熱〔8〕病氣〔9〕内連腎〔10〕。少陽之脉,色榮頰,筋〔11〕熱病也,榮未夭,曰今且得汗,待時自已。與少陰脉爭見者死〔12〕,其死不過三日〔13〕。

〔1〕色榮觀 《素問》王冰注:榮,飾也,謂赤色見於顴骨如榮飾也。

〔2〕榮未夭 明抄本作榮本夭。《素問》作榮未交,下同。《香草續校書内經素問二》:榮未夭即色未夭也。《玉機真藏論》云:色夭不澤,謂之難已。然則色夭者難已,色未夭者不至難已也,故下文云,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夭誤爲交,實無義。

〔3〕曰今 《太素》作日令,下文曰今且得汗句之曰今同。

〔4〕待時自已 明抄本、《素問》均作待時而已,下文本句亦同。王冰注:待時者,謂肝病待甲乙,心病待丙丁,脾病待戊己,肺病待庚辛,腎病待壬癸,是謂待時而已。

〔5〕與厥陰脉爭見者死 《太素》注:足太陽,水也。足厥陰,木也。水以生木,木盛水衰,故太陽水色見時,有木爭見者,水死。

〔6〕其死 《素問》、《太素》均作期,下文其死同。按期猶死也。《廣雅釋言》,期,卒也。王念孫疏證:期之言極也。又《素問玉機真藏論》:真藏見,乃予之期日。故《素問》、《太素》作期,亦通。

〔7〕三日 此下明抄本有顴音權,眩音玄六小字音注。

〔8〕熱 此上《素問》有其字。

〔9〕氣 《素問》無。

〔10〕腎 此下《素問》有少陽之脉色也六字。新校正云:舊無少陽之脉色也六字,乃王氏所添。

〔11〕筋 原作前,《素問》同。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太素》前字作筋。楊上善云:足少陽部在頰,赤色榮之,即知筋熱病也。據改。

〔12〕與少陰脉爭見者死 少陰,原作手少陰,據《素問》、《太素》改。楊上善注:少陽爲木,少陰爲水,少陽脉見之時,少陰爭見者,是母勝子,故肝木死也。

〔13〕其死不過三日 《太素》無此六字。此下明抄本有頰音三小字音注。《素問》新校正云:舊本及《甲乙經》、《太素》并無期不過三日五字,此是王氏足成此文也。疑衍。

其熱病氣穴〔1〕:三椎下間主胸中熱,四椎下間主胃中〔2〕熱,五椎下間主肝熱,六椎下間主脾熱,七椎下間主腎熱,榮在骶也〔3〕。項上三椎骨〔4〕陷者中也。頰下逆顴爲大瘕〔5〕,下牙車爲腹滿,顴〔6〕後爲脇痛,頰上者鬲上〔7〕也。

〔1〕其熱病氣穴 其,《素問》無。《太素》無此五字。

〔2〕胃中 《素問》作鬲中。《太素》作鬲。楊上善注:四椎下間,計次當心,心不受邪,故乘言膈也。按當以作鬲中義勝。

〔3〕榮在骶也 骶也,《太素》無。此文注家之釋不一,《素問》王冰注:脊節之謂椎,脊窮之謂骶,言腎熱之氣,外通尾骶也。《類經》卷十五第四十四注:榮,陰氣也。骶,尾骶也,即督脉之長强穴。蓋既取陽邪於上,仍當補陰於下,故曰榮在骶也。《素問吴註》注:脊凡二十一椎,此獨刺上之七椎,而不及其下者,蓋以上之七椎陽分也,故主熱病,下之七椎陰分也,所以主榮血,刺之則虚,故曰榮在骶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此言五藏之熱入於經榮者,當取之骨穴也。以上之注文,多將榮釋爲榮陰榮血,言熱在榮陰者應取之下。《太素》無骶也二字,榮在二字連下讀,榮作色榮解,楊上善注:第三椎以上與頰相當,候色。姑存諸説,以供參考。

〔4〕骨 《素問》、《太素》均無。

〔5〕頰下逆顴爲大瘕 《太素》作頰下逆椎爲大瘦。《素問經註節解》注:逆,自下而上也。頰在顴下,逆顴謂由上至於顴。瘕,氣塊也。

〔6〕顴 《太素》作椎。

〔7〕頰上者鬲上 此下《太素》有者也二字。《素問》王冰注:此所以候面部之色發,明腹中之病診。

按:

本節經文,理頗難明,尤其各椎下間取穴,與《靈樞經》異,故注家早已認爲可疑,如王冰云:尋此文椎間所主神藏之熱,又不正當其藏俞,而云主療,在理未詳。楊上善云:《明堂》及《九卷》背五藏輸,並以第三椎爲肺輸,第五椎爲心輸,第七椎爲鬲輸,第九椎爲肝輸,第十一椎爲脾輸,第十四椎爲腎輸,皆兩箱取之次第推之,下間各主一藏之熱,不同《明堂》通取五藏之輸者也。按此當係古代鍼刺取穴另一學術體係,故與《明堂》等異。

冬傷於寒,春必病温〔1〕;夏傷於暑,秋必病瘧〔2〕。凡病傷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爲病温,後夏至日者爲病暑,暑〔3〕當與汗皆出,勿止。所謂玄府者,汗孔也。

〔1〕病温 原作温病。《太素》作病温。《素問校義》:冬傷於寒,春必温病,於文不順,寫者誤倒也。當從陰陽應象大論作春必病温。《金匱真言論》曰: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温。《玉版論要》曰:病温虚甚死。《平人氣象論》曰:尺熱曰病温。《熱論》曰:先夏至日者爲病温。《評熱論》曰:有病温者汗出輒復熱。皆作病温。又據下文先夏至日者爲病温例,亦可証當作病温,故據爲乙正。

〔2〕秋必病瘧 《素問》作秋必痎瘧,《太素》作秋生痎瘧。

〔3〕暑 《太素》作病者。

曰:刺節言徹衣者〔1〕,盡〔2〕刺諸陽之奇俞,未有常處〔3〕,願卒聞之〔4〕。

曰:是陽氣有餘〔5〕而陰氣不足,陰氣不足則内熱,陽氣有餘則外熱,兩〔6〕熱相薄〔7〕,熱於懷炭,衣熱〔8〕不可近身,身熱〔9〕不可〔10〕近席〔11〕,腠理閉塞而不汗〔12〕,舌焦唇槁腊〔13〕嗌乾〔14〕欲飲〔15〕。取天府〔16〕大杼三痏〔17〕,刺〔18〕中膂以去其熱,補手足〔19〕太陰以去〔20〕其汗,熱去汗晞〔21〕,疾於徹衣〔22〕。

〔1〕者 《靈樞》無。

〔2〕盡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夫子乃言四字。

〔3〕處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也字。

〔4〕之 此下明抄本有輸音舒三小字音注。

〔5〕有餘 明抄本作太盛。

〔6〕兩 《靈樞》作内。《太素》作與。

〔7〕薄 《靈樞》作摶。《太素》與本經同。按薄,搏也,經文薄、搏二字常混用,《靈樞》作摶者,形近誤。

〔8〕衣熱 《靈樞》作外畏綿帛近。《太素》作外重絲帛衣。似不如本經義順。

〔9〕身熱 《靈樞》、《太素》均作又。

〔10〕可 此下明抄本有以字。

〔11〕席 明抄本作蓆,蓆與席通。

〔12〕而不汗 《靈樞》作則汗不出。《太素》作不汗。

〔13〕槁腊 原作稿,原校云:《黄帝古鍼經》作槁腊。明抄本作按《黄帝古鍼經》席延實者養作槁腊。按實爲賞之誤。《靈樞》、《太素》均作槁腊,與本經原校合。按,《集韻薛部》:明也。於此義不安,疑爲臘之誤。臘與腊通。故據《靈樞》、《太素》及原校改,並删原校。槁,《説文木部》:木枯也。腊,亦作昔,《説文日部》:昔,乾肉也。段玉裁注:今隸作腊。槁腊,言口唇乾枯如腊肉。

〔14〕嗌乾 《靈樞》作乾嗌燥。

〔15〕欲飲 《靈樞》作飲食不讓美惡。《太素》作欲飲不讓美惡也。楊上善注:内熱甚渴,故飲不擇美惡也。

〔16〕取天府 《靈樞》作取之於其天府。《太素》作取之其府。明抄本取下有其字。

〔17〕痏 此下明抄本有音悔又育四小字音注。

〔18〕刺 此上《靈樞》有又字。《太素》有有字。

〔19〕手足 《靈樞》互倒。

〔20〕去 《太素》作出,義長。

〔21〕晞 《靈樞》作稀。《太素》作希。稀與希同,稀與晞通。《説文通訓定聲履部》:晞,叚借爲稀。《説文日部》:晞,乾也。

〔22〕衣 此下明抄本有腊音昔音仙,蘇子切,嗌音益,槁音考十五小字音注。

《八十一難》曰:陽虚陰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陽盛陰虚,汗出而死,下之即〔1〕愈。與經乖錯,於義反倒,不可用也。

〔1〕即 明抄本、《難經集註五十八難》均作而。

曰:人有四肢熱,逢風寒〔1〕如炙如火〔2〕者何也?曰:是人〔3〕陰氣虚,陽氣盛,四肢熱〔4〕者陽也。兩陽相得而〔5〕陰氣虚少,少〔6〕水不能滅〔7〕盛火,而陽氣〔8〕獨治〔9〕,獨治者不能生長也〔10〕,獨盛〔11〕而止耳,故逢風如炙如火者〔12〕,是人當〔13〕肉爍〔14〕也。曰:人身非常〔15〕温也,非常熱也,爲之熱〔16〕而煩滿者何也?曰:陰氣少〔17〕陽氣勝,故熱而煩滿〔18〕。

〔1〕寒 《香草續校書内經素問二》:鬯按,寒字當衍,下文云:逢風而如炙如火者,無寒字,可證。且云:四肢者陽也,兩陽相得。惟止言風,故四肢陽,風亦陽,是爲兩陽,若寒,則雜陰矣。《瘧論》云: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是也。或依下文,謂寒字即而字之誤,亦未可知。

〔2〕如炙如火 明抄本作如炭人。《太素》作如炙於火。《素問》同本經,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無如火二字,《太素》云:如炙於火。當從《太素》之文。按於與于同,于與如通。《易經豫》:介于石。《白虎通諫諍》引作如。如炙如火者,如炙于火也。

〔3〕是人 此下《素問》有者字。《太素》作此人者。

〔4〕熱 《素問》、《太素》均無。

〔5〕而 《太素》作也。

〔6〕少 《太素》無。

〔7〕滅 《太素》作減,形近誤也。

〔8〕氣 《素問》、《太素》均無。

〔9〕治 明抄本作用。《素問》王冰注:治者,王也。

〔10〕獨治者不能生長也 獨治,明抄本無。《素問經註節解》注:按内陽已盛,又逢外熱,故云兩陽相得。相得者,以火濟火也,純陽無陰,豈能生長。

〔11〕盛 《素問》、《太素》均作勝,並通。王冰注:勝者,盛也。

〔12〕故逢風如炙如火者 明抄本作故逢風如火者。《素問》作逢風而如炙如火者。《太素》作逢風如炙火者。

〔13〕當 明抄本無。

〔14〕肉爍 《素問》王冰注:爍,言消也,言久久此人當肉消削也。

〔15〕常 《香草續校書内經素問二》:鬯按,常本裳字,《説文巾部》云:常,下帬也,或體作裳。是常裳一字,書傳多以常爲恒常義,而下帬之義乃習用裳,鮮作常,致王注於此誤謂異於常候,故曰非常,而不知下文云,人身非衣寒也(按此段文字,本經在卷十陰受病發痺下),以彼衣寒例此常温常熱,則其即裳温裳熱明矣。裳,猶衣也。《詩斯干篇》鄭箋云:裳,晝日衣也。《小戴曲禮記》孔義云:衣,謂裳也。是裳衣本可通稱。裳温裳熱,猶衣温衣熱也。此言裳,下文言衣,變文耳。按此説當是。

〔16〕爲之熱 原脱,《素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無爲之熱三字。按若無此三字,則下文答語無着落矣,故據《素問》、《太素》補。

〔17〕少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而字。

〔18〕滿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也字。

曰:足〔1〕太陰陽明爲表裏〔2〕,脾胃脉也,生病〔3〕異者〔4〕何也?曰:陰陽異位〔5〕,更實更虚〔6〕,更逆更順〔7〕,或從内,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8〕。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内。陽〔9〕道實,陰道虚。故犯賊風虚邪者,陽受之,則入府〔10〕;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則入藏〔11〕。入六府則身熱不得眠〔12〕,上爲喘呼;入五藏則滿閉塞,下爲飧泄,久爲腸澼。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13〕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14〕至足。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15〕;陰病者,下行極而上〔16〕。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17〕;傷於濕者,下先受之也〔18〕。

〔1〕足 《素問》、《太素》均無。

〔2〕爲表裏 《太素》作表裏也。

〔3〕病 此下《素問》有而字。

〔4〕者 《太素》無。

〔5〕陰陽異位 《太素》注:太陽爲陰,陽明爲陽,即異位也。

〔6〕更實更虚 《素問》作更虚更實,義同。《太素》注:春夏陽明爲實,太陰爲虚;秋冬太陰爲實,陽明爲虚,即更虚實也。

〔7〕更逆更順 《太素》注:春夏太陰爲逆,陽明爲順;秋冬陽明爲逆,太陰爲順也。

〔8〕故病異名 此下《素問》有也字。王冰注:脾藏爲陰,胃府爲陽,陽脉下行,陰脉上行,陽脉從外,陰脉從内,故言所從不同,病異名也。

〔9〕陽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故字。

〔10〕則入府 《素問》、《太素》均無此三字。

〔11〕則入藏 《素問》、《太素》均無此三字。此下有陽受之則入六府,陰受之則入五藏十四字。

〔12〕不得眠 明抄本作不時眠。《素問》、《太素》均作不時臥。《雲笈七籤》卷五十七第九引作不臥。《香草續校書内經素問二》:鬯按,此時字疑誤,或當作得,得與時形近,故誤得爲時。不得臥,始爲病,若不時臥,今之養病者有之,非所謂病也。且既云身熱,又上爲喘呼,則其病正合不得臥,豈尚能不時臥乎。今從本經。

〔13〕行 《太素》無。

〔14〕行 《太素》無。

〔15〕下 此下《太素》、《雲笈七籤》卷五十七第九引均有行字。

〔16〕上 此下《太素》、《雲笈七籤》卷五十七第九引均有行字。

〔17〕之 此下明抄本有也字。

〔18〕也 《素問》、《太素》均無。

六經受病發傷寒熱病第一中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乃脹而頭痛也,見《素問腹中論》、《太素熱痛》。自病身熱汗出而煩滿不解者何也至雖愈必死,見《素問評熱病論》、《太素熱病説》。自病風且寒且熱至百日而已,見《素問長刺節論》、《太素雜刺》。自曰何謂虚實至濇而身有熱者死,見《素問通評虚實論》、《太素虚實脉診》。自絡氣不足至刺陰灸陽,見《素問通評虚實論》、《太素經絡虚實》。自曰秋冬無極陰至太陰虚則死,見《太素禁極虚》。自春亟治經絡至非癰疽之謂也,見《素問通評虚實論》、《太素順時》。自熱病始手臂者至先取足陽明而汗出,見《素問刺熱》。自熱病始手臂者至取手太陰,見《靈樞寒熱病》、《太素寒熱雜説》。自熱病三日至脉静者生,見《靈樞熱病》、《太素熱病説》。自厥俠脊而痛至取足少陰,見《素問刺腰痛》、《靈樞雜病》、《太素厥頭痛》。自熱病死候有九至天柱二,見《靈樞熱病》、《太素熱病説》。自素問曰五十九者至皆熱之左右也,見《素問水熱穴論》、《太素氣穴》。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了病熱有所痛、風厥、陰陽交、病之虚、實、重虚、重實的發病機理、脉証和預後。説明熱病始發於手臂、頭首、足脛等部位的刺治法,熱病九種死候,熱病五十九刺,以及各種不同証候熱病的腧穴主治。

黄帝問曰:病熱〔1〕有所痛者何也?岐伯對曰:病熱〔2〕者,陽脉也,以三陽之動〔3〕也,人迎一盛在〔4〕少陽,二盛在〔5〕太陽,三盛在〔6〕陽明〔7〕。夫陽〔8〕入於陰,故病〔9〕在頭與腹,乃脹而頭痛也〔10〕。

〔1〕熱 此下《素問》有而字。《太素》有者而二字。

〔2〕病熱 《太素》互倒。

〔3〕動 原作盛,涉下而誤,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類經》卷十五第四十五注:陽脉者,火邪也。凡病熱者,必因於陽,故三陽之脉,其動甚也。

〔4〕在 《素問》、《太素》均無。

〔5〕在 《素問》、《太素》均無。

〔6〕在 《素問》、《太素》均無。

〔7〕明 此下《素問》有入陰也三字。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三盛陽明,無入陰也三字。

〔8〕夫陽 《太素》作在太陽□太陽。

〔9〕故病 《太素》作故痛也。

〔10〕乃脹而頭痛也 《類經》卷十五第四十五注:頭主陽,腹主陰,陽邪在頭,則頭痛,及其入於陰分,則腹爲脹也。

曰:病〔1〕身熱汗出而煩滿不解者何也〔2〕?曰:汗出而身熱者風也,汗出而煩滿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風厥〔3〕。太陽爲諸陽主氣〔4〕,《素問》作巨陽主氣。故先受邪,少陰其〔5〕表裏也,得熱則上從〔6〕,上從〔7〕則厥,治之表裏刺之,飲之服湯〔8〕。

〔1〕病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有字。

〔2〕不解者何也 《素問》、《太素》均作煩滿不爲汗解此爲何病。

〔3〕病名曰風厥 《太素》注:風熱開於腠理爲汗,非精氣爲汗,故身熱不解名爲風也。煩心滿悶不解,名厥病也。有風有厥,名曰風厥也。

〔4〕太陽爲諸陽主氣 《素問》、《太素》均作巨陽主氣,與本經原校同。

〔5〕其 《素問》、《太素》均作與其爲三字。

〔6〕上從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之字。《素問》王冰注:上從之,謂少陰隨從於太陽而上也。

〔7〕上從 《素問》、《太素》均作從之。

〔8〕飲之服湯 服,《太素》無。《素問》與本經同。王冰注:飲之湯者,謂止逆上之腎氣也。據王注似亦無服字,故疑衍。

曰:温病〔1〕汗出輒復熱,而脉躁疾者〔2〕,不爲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曰〔3〕何〔4〕?曰:名曰〔5〕陰陽交〔6〕,交〔7〕者死。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8〕,今邪氣交爭於骨肉〔9〕而得汗者,是邪退〔10〕精勝,精勝則當能食〔11〕而不復熱,復〔12〕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裨也〔13〕,熱而留者〔14〕,壽可立而傾也〔15〕。夫〔16〕汗出而脉〔17〕躁盛者死。今脉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18〕,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19〕。此有三死〔20〕,不見一生,雖愈必死〔21〕。

〔1〕温病 《素問》、《太素》均作有病温者。

〔2〕疾者 者,《素問》、《太素》均無。《病源》卷十温病候作病字,連下句讀。

〔3〕曰 《素問》、《太素》均作爲。

〔4〕何 此下明抄本有躁音造三小字音注。

〔5〕名曰 《素問》作病名。《太素》作病名曰。

〔6〕陰陽交 《太素》注:汗者,陰液也。熱者,陽盛氣也。陽盛則無汗,汗出則熱衰,今出而熱不衰者,是陽邪盛其復陰起,兩者相交,故名陰陽交也。

〔7〕交 《病源》卷十温病候作陰陽交。

〔8〕穀生於精 《素問》王冰注:言穀氣化爲精,精氣勝乃爲汗。《香草續校書内經素問二》:鬯按,此於字但作語辭,與上句於字不同,上句云,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謂穀生汗也。此言穀生於精,非謂精生穀也。故王注云,言穀氣化爲精,精氣勝乃爲汗。然則止是穀生精耳,穀生精,而云穀生於精,則於字非語辭而何。

〔9〕骨肉 此下《病源》卷十温病候、《外臺》卷四温病論均有之間二字。

〔10〕退 《素問》、《太素》均作郤,此下并有而字。按退、郤同義,《廣韻藥韻》:郤,退也。

〔11〕精勝則當能食 《太素》作精勝也則當食。

〔12〕復 《太素》、《脈經》卷七第十八均無。

〔13〕精無裨也 裨,《素問》、《脈經》卷七第十八均作俾。俾與裨通。《説文人部》:俾,益也。段玉裁注:俾與埤、、裨音義皆同,今裨行而埤、、俾皆廢矣。《太素》作精毋,精毋,癉也。楊上善注:熱邪既勝則精液無,精液無者唯有熱也。癉,熱也。

〔14〕熱而留者 《素問》、《外臺》卷四温病論均作病而留者。《脈經》卷七第十八作汗而熱留者。《太素》作而留者。《素問》新校正云:《甲乙經》作而熱留者。於文義較勝。

〔15〕壽可立而傾也 壽上《素問》有其字。《太素》作其盡可立而傷也。楊上善注:五藏六府盡可傷之。

〔16〕夫 《素問》作且夫《熱論》曰。《太素》作是夫《熱論》曰。

〔17〕脉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尚字。

〔18〕病 此下《素問》、《太素》有也字。

〔19〕失志者死 《素問》王冰注:志舍於精,今精無可使,是志無所居,志不留居則失志也。

〔20〕此有三死 《素問》作今見三死。《太素》作命見三死。《素問》王冰注:汗出脉躁盛,一死;不勝其病,二死;狂言失志者,三死也。

〔21〕死 此下《素問》有也字。

病風且寒且熱〔1〕,炅〔2〕汗出,一日數欠〔3〕,先刺諸分理絡脉,汗出且寒且熱,三日一刺,百日而已〔4〕。

〔1〕熱 《太素》無。

〔2〕炅 此下明抄本有音取二小字音注。

〔3〕欠 《素問》、《太素》均作過。《太素》注:一日數度寒熱並汗。《素問吴註》注:數過,數次也。欠,與此義不合,疑當作次,欠爲次之壞字。

〔4〕百日而已 《素問吴註》注:刺諸分理絡脉者,貴乎多刺也。汗既出而猶寒熱,則邪盛而患深,非可以旦夕除者,必三日一刺,百日始已。

曰:何謂虚實?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1〕則虚。重實者,内〔2〕《素問》作言。大熱病〔3〕,氣熱脉滿,是謂重實。曰:經絡俱實何如?曰:經絡皆實,是寸脉急而尺緩〔4〕也,皆當俱治〔5〕。故曰:滑則順,濇則逆。夫虚實者,皆從其物類治〔6〕,《素問》作始。故〔7〕五藏骨肉滑利,可以久長〔8〕。寒氣暴上〔9〕,脉滿而〔10〕實〔11〕,實而滑順則生〔12〕,實而逆則死〔13〕。盡滿者〔14〕,脉急大堅,尺濇〔15〕而不應也。如是者,順則生,逆則死,所謂順者手足温,所謂逆者手足寒也。

〔1〕奪 《素問》王冰注:奪,謂精氣減少,如奪去也。

〔2〕内 《素問》、《太素》均作言,義勝。

〔3〕大熱病 《素問經註節解》注:大熱病者,傷寒之三陽實熱,雜病之痰火食積是也。

〔4〕寸脉急而尺緩 寸脉急,《太素》作胳急。《素問識》:尺緩,即尺膚緩縱之謂。此節以脉口診經,以尺膚診絡,蓋經爲陰爲裏,乃脉道也,故以脉口診之;絡爲陽爲浮而淺,故以尺膚診之。

〔5〕俱治 《素問》作治之。《太素》作俱治之。

〔6〕治 《素問》作始。《太素》作始終。始通治,《説文通訓定聲頤部》:始,叚借爲治,實爲理。《史記夏紀》來始滑。《漢書律曆志》七始詠。《古文尚書》正作在治忽。又《孟子萬章》:始條理也。《音義》:始,本亦作治。

〔7〕故 明抄本、《太素》均無。

〔8〕五藏骨肉滑利可以久長 久長,《素問》、《太素》互倒。《素問》王冰注:物之生則滑利,物之死則枯濇,故濇爲逆,滑爲從。

〔9〕暴上 《脈經》卷四第七作上攻。

〔10〕而 《太素》無。

〔11〕實 此下《素問》有何如二字。

〔12〕實而滑順則生 順,《素問》無。《太素》作實如滑則生。如與而通。

〔13〕實而逆則死 《太素》作實如逆則死矣。《脈經》卷四第七作實而逆濇者死。

〔14〕盡滿者 明抄本、《素問》均作其形盡滿者。《太素》作舉形盡滿者。《素問經註節解》注:形滿謂虚浮腫脹之類,盡滿則遍於周身内外矣。

〔15〕濇 原作滿,原校云:一作濇。《素問》作濇,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太素》濇作滿。可知此異文古已有之。《素問經註節解》注:按《甲乙經》、《太素》濇作滿,非也。夫滿者,盛也。如形既盡滿,上中二部之脉又急大堅,若尺復盛滿,是脉已上下相應,爲實熱之脹,不當言不應矣。今據《素問》及原校等改,並删原校。

曰:何謂重虚?曰:脉虚氣虚尺虚〔1〕,是謂重虚也。所謂氣虚者,言無常〔2〕也;尺虚者,行步恇〔3〕然也;脉虚者,不象陰也〔4〕。如此者,滑則生,濇則死。氣虚者肺虚也,氣逆者足寒也〔5〕,非其時則生,當其時則死。餘藏皆如此也〔6〕。脉實滿,手足寒,頭熱〔7〕一作痛。者,春秋則生,冬夏則死〔8〕。脉浮而濇,濇而身有熱者死〔9〕。絡氣不足,經氣有餘者,脉口〔10〕熱而尺寒,秋冬爲逆,春夏爲順,治主病者〔11〕。經虚絡滿者,尺熱满脉口〔12〕寒濇,春夏死秋冬生〔13〕。絡滿經虚,灸陰刺陽,經滿絡虚,刺陰灸陽〔14〕。

〔1〕脉虚氣虚尺虚 《素問》作脉氣上虚尺虚。《太素》作脉氣虚尺虚。按《素問》、《太素》是指尺寸脉虚爲重虚,詳下文答語爲氣虚尺虚脉虚,正與本經文合,故當以本經爲是。

〔2〕言無常 語言不能連續,即本經卷六第十一所云: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之義。

〔3〕恇 此下明抄本有音匡二小字音注。《説文心部》:恇,怯也。《素問識》:謂尺膚脆弱。《論疾診尺篇》云:尺肉弱者,解爲安臥。乃與步行恇然同義。

〔4〕不象陰也 《香草續校書内經素問二》:鬯按:陰下疑脱陽字,陽與上文常字恇字同韻,脱陽字,則失韻矣。且脉不能有陰無陽,脉虚而第謂不象,亦太偏舉矣。《素問》有《陰陽應象論》篇,然則不象陰陽者,謂陰陽失其所應象耳。按此説可參。

〔5〕氣逆者足寒也 《太素》作氣逆足寒。

〔6〕此也 也,《素問》無。《太素》作是也二字。

〔7〕頭熱 明抄本作頭痛。

〔8〕春秋則生,冬夏則死 《太素》注:下則陽虚陰盛,故手足冷也;上則陰虚陽盛,故頭熱也。春之時陽氣未大,秋時陰氣未盛,各處其和,故病者遇之則生。夏日陽盛陰格,則頭熱加病也;冬時陰盛陽閉,手足冷者益甚也,故病遇此時即死也。

〔9〕濇而身有熱者死 《素問經註節解》注:脉浮身熱,病爲在表,若見洪滑之脉,則屬輕淺之證矣。乃外浮内濇,陰血已虧,欲解其身之熱,慮損其陰,欲補其陰,又恐表邪未去,治之最難,故亦曰死也。

〔10〕口 《太素》、《脈經》卷七第十九均無。

〔11〕治主病者 《脈經》卷七第十九無此四字。《素問》王冰注:春夏陽氣高,故脉口熱尺中寒爲順也。十二經十五絡,各隨左右而有太過不及,工當尋其至應以施鍼艾,故云治主其病者也。

〔12〕脉口 口,《太素》無。《脈經》卷七第十九作而字。

〔13〕春夏死秋冬生 春上《素問》有此字。《太素》作此春夏則死,秋冬則生。

〔14〕刺陰灸陽 《素問》王冰注:以陰主絡,陽分主經故爾。

曰:秋冬無極陰,春夏無極陽者,何謂也?曰:無極陽者,春夏無數虚陽明〔1〕,陽明虚則狂。無極陰者,秋冬無數虚太陰〔2〕,太陰虚則死。

〔1〕陽明 《太素》作陽,下陽明同。

〔2〕太陰 《太素》作陰,下太陰同。

按:

極,盡也,窮也。秋冬無極陰,春夏無極陽,是言秋冬無使陰氣窮竭,春夏無使陽氣窮竭。因秋冬是陰用事,春夏是陽用事,故不可損傷其氣。虚陽明虚太陰,《太素》作虚陽虚陰,兩者文異義同,陽明爲盛陽,太陰爲盛陰,故亦可概陽概陰。陽明虚則狂,太陰虚則死,義與本經卷五第四所云:奪陰者厥(《靈樞》厥作死),奪陽者狂。同。

春亟治〔1〕經絡,夏亟治經俞,秋亟治六府,冬則閉塞〔2〕,治〔3〕用藥而少鍼石〔4〕。所謂少〔5〕鍼石者,非癰疽之謂也〔6〕。

〔1〕亟治 亟,《太素》作極,楊上善注:春夏秋三時,極意行鍼。《素問》同本經,王冰注:亟,猶急也。按極與亟通,《説文通訓定聲頤部》:極,叚借又爲亟。楊、王二注均從急意爲訓,詳前文無數虚及後文少鍼石等文義,似未爲允。亟:數也,屢也。《孟子萬章下》:亟問,亟餽鼎肉。趙岐注:數問,數餽鼎肉。是亟治者,數治之也。

〔2〕閉塞 此下《素問》有閉塞者三字。《太素》有者字。

〔3〕治 《素問》、《太素》均無。

〔4〕用藥而少鍼石 此下《太素》有處字。楊上善注:冬氣在於骨髓,腠理閉塞,血脉凝濇,不可行於鍼與砭石,但得飲湯服藥。

〔5〕少 此下《太素》有用字。

〔6〕非癰疽之謂也 此下《素問》有癰疽不得頃時回七字。《太素》有癰疽不得須時六字。《素問》王冰注:冬月雖氣門閉塞,然癰疽氣烈,内作大膿,不急瀉之,則爛筋腐肉,故雖冬月,亦宜鍼石以開除之。

熱〔1〕病始手臂〔2〕者,先取〔3〕手陽明太陰〔4〕而汗出〔5〕。始〔6〕頭首者,先取〔7〕項太陽〔8〕而汗出〔9〕。始〔10〕足脛〔11〕者,先取〔12〕足陽明〔13〕而汗出〔14〕。臂太陰,《靈樞》作陽〔15〕。可出汗〔16〕,足陽明可出汗〔17〕。取〔18〕陰而汗出甚者,止〔19〕之〔20〕陽,取陽而汗出甚者,止之〔21〕陰〔22〕,振寒悽悽〔23〕,鼓頷,不得汗出,腹脹煩悶〔24〕,取手太陰。

〔1〕熱 《靈樞》、《太素》均無。

〔2〕臂 此下《素問》有痛字。

〔3〕先取 《素問》作刺。

〔4〕手陽明太陰 《太素》注:可取手陽明井商陽及手太陰郄孔最。

〔5〕出 此下《素問》有止字。

〔6〕始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病字。《素問》作熱病始於四字。

〔7〕先取 《素問》作刺。

〔8〕項太陽 《太素》注:可取於項足太陽脉天柱之穴。

〔9〕出 此下《素問》有止字。

〔10〕始 《素問》作熱病始於。《太素》作病始。

〔11〕脛 《太素》作胻。《廣雅釋親》:胻,脛也。

〔12〕先取 《素問》作刺。

〔13〕足陽明 《太素》注:可取陽明合三里穴。

〔14〕出 此下《素問》有止字。按始足脛者,先取足陽明而汗出十二字,《素問》新校正云:按此條《素問》本無,《太素》亦無,今按《甲乙經》添入。但今本《太素》有此文,文字略異。

〔15〕《靈樞》作陽 今本《靈樞》仍作陰。

〔16〕出汗 《靈樞》互倒。《太素》注:手太陰脉主氣,故出汗取之也。

〔17〕出汗 《靈樞》互倒。

〔18〕取 此上《靈樞》有故字。

〔19〕止 此下明抄本有《靈樞》作上下同之七小字校文。按今本《靈樞》無此四字。

〔20〕之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於字。

〔21〕之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於字。

〔22〕陰 此下明抄本有也字。《太素》注:取陰脉出汗不止,可取陽脉之穴止,若取陽脉出汗不止,可取陰脉所主之穴止之也。

〔23〕悽悽 《靈樞》、《太素》均作洒洒。悽悽、洒洒均爲寒貌。

〔24〕悶 《靈樞》、《太素》均作悗。悶、悗音義同。

熱病三日,氣〔1〕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諸陽,五十九刺,以寫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陰以補其不足〔2〕。身熱甚,陰陽皆静者,勿刺之〔3〕,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4〕則泄。所謂勿刺〔5〕,皆〔6〕有死徵也。

〔1〕氣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而字。

〔2〕實其陰以補其不足 足下《靈樞》、《太素》均有者字。《太素》注:以諸陽受病,故取諸陽五十九刺寫其熱氣,以陽并陰虚,故補陰也。

〔3〕勿刺之 之,《靈樞》、《太素》均作也。《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注:身熱甚而陰陽之脉皆静者,陽證得陰脉也,故不宜刺。

〔4〕汗 此下《靈樞》有出字。

〔5〕刺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者字。

〔6〕皆 《靈樞》、《太素》均無。

熱病七日八日〔1〕,脉口動,喘而眩〔2〕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淺刺手大〔3〕指間。熱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乾,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熱病已得汗,而脉尚躁,一本作盛。喘且復熱,勿庸一本膚刺〔4〕,喘盛者必死〔5〕。熱病七日八日,脉不躁,不散數〔6〕,後〔7〕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汗〔8〕,勿庸刺〔9〕。

〔1〕七日八日 《太素》作七八日,下文七日八日同。

〔2〕喘而眩 《靈樞》作喘而短,注云:一本作弦。《太素》同本經。按《靈樞》所言爲脉象,本經所言爲証狀,據下文喘且復熱,喘盛者必死,當以本經爲是。

〔3〕大 《太素》無。

〔4〕勿庸刺 《靈樞》作勿刺膚。《脈經》卷七第十七、《傷寒補亡論》卷十三陰陽交引《靈樞》均作勿膚刺。《太素》、《病源》卷九熱病候同本經。據上下文義,作勿庸刺爲是,庸、膚形近,爲傳抄致誤。《太素》注:此陰陽交,不可刺也,刺之者危。喘甚熱盛者死,不須刺也。庸,《説文用部》:用也。

〔5〕喘盛者必死 《靈樞》、《太素》、《脈經》卷七第十七均作喘甚者死。

〔6〕不散數 《靈樞》作躁不散數。《太素》作躁不數。《脈經》卷七第二十作喘不數。《外臺》卷一諸論傷寒八家作不數。此言熱病已七八日,脉不躁,亦不散不數,是邪尚未退,而正氣未傷,故可三日中汗出而愈。

〔7〕後 此上《太素》重數字。

〔8〕未汗 《靈樞》作未曾汗者。《太素》作未曾刺者。

〔9〕勿庸刺 庸下明抄本有一作膚三小字校文。刺下《太素》有之字,楊上善注:庸,有本爲膚。《靈樞》作勿腠刺之。《脈經》卷七第二十作勿膚刺,注云:膚,一作庸。據此上文例,本經是。

熱病先膚痛窒鼻充面〔1〕,取之皮,以第一鍼〔2〕,五十九刺〔3〕。苛鼻乾〔4〕,《靈樞》作診鼻乾〔5〕。索皮於肺〔6〕,不得,索之於火〔7〕,火者,心也。

〔1〕膚痛窒鼻充面 《太素》注:窒鼻,鼻塞也。充面,面皮起也。膚痛鼻塞面皮起,皆是肺合皮毛熱病者也。

〔2〕第一鍼 指九鍼中的第一鍼,即鑱鍼。

〔3〕刺 《靈樞》、《太素》均無。

〔4〕苛鼻乾 《靈樞》、《太素》均作苛軫鼻。《脈經》卷七第十三作苛菌爲軫鼻,注云:一云苛軫。《太素》注:苛,賀多反,鼻病。有本作苟。《靈樞識》釋苛爲疥,軫爲疹。指鼻部生疹。按苛與疴通,《禮記内則》:疾病苛痛。《孝經》邢昺疏引作疴。疴,病也。苛鼻乾,即病鼻乾,舉本經原校《靈樞》作診鼻乾義近,亦與肺主皮毛開竅於鼻之義合。

〔5〕《靈樞》作診鼻乾 今本《靈樞》作苛軫鼻。

〔6〕索皮於肺 原作索於皮肺,據《靈樞》、《太素》及下文文例改。

〔7〕不得索之於火 《太素》注:皮毛病求於肺輸,不得,求之心輸,以其心火剋肺金也。《靈樞發微》注:如刺之而病不得退,當求之於火,所謂火者,心也。補其心經,以致火王則金衰,肺熱自可退耳。張介賓、張志聰均從此義。兩説相左。按此文義不甚明,故兩説並存。後不得索之於諸文,同此例。

熱病先身濇煩而熱〔1〕,煩悶唇嗌乾〔2〕,取之〔3〕皮〔4〕,以〔5〕第一〔6〕鍼,五十九刺〔7〕。熱病〔8〕膚脹口乾,寒汗出,索脉於心,不得,索之於〔9〕水,水者,腎也〔10〕。

〔1〕煩而熱 明抄本作傍而熱,下有《靈樞》作煩而熱六小字校文。《靈樞》作倚而熱。《太素》作倚,連下讀。楊上善注:傾倚不安煩悶。《脈經》卷七第十三作傍,注云:傍,《太素》作倚。《傷寒補亡論》卷十二病可刺引《靈樞》同《脈經》。按諸文甚晦,不若本經義明。

〔2〕唇嗌乾 《靈樞》作乾唇口嗌。《太素》、《脈經》卷七第十三均作乾唇嗌。

〔3〕之 明抄本無。

〔4〕皮 《靈樞》同。《太素》、《脈經》卷七第十三均無此字。《靈樞發微》、《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傷寒補亡論》卷十二病可刺引《靈樞》均作脉。據前後文義,作脉義長。

〔5〕以 明抄本無。

〔6〕一 明抄本無。

〔7〕刺 《靈樞》無。

〔8〕熱病 《靈樞》、《太素》均無,據前後文例,此二字似衍。

〔9〕於 《靈樞》無。

〔10〕出,索脉於心,不得,索之於水,水者,腎也 《太素》、《脈經》卷七第十三均無此十五字。

熱病嗌乾多飲,善驚,臥不能安〔1〕,取之膚肉,以第六鍼〔2〕,五十九刺〔3〕。目眥赤〔4〕。《靈樞》作青。索肉於脾,不得,索之於〔5〕木,木者〔6〕,肝也〔7〕。

〔1〕安 《靈樞》作起。《太素》作定。

〔2〕第六鍼 指九鍼中的第六鍼,即員利鍼。

〔3〕刺 《靈樞》、《太素》均無。

〔4〕目眥赤 《靈樞》作目眥青,與原校同。《太素》無此三字。

〔5〕於 《靈樞》、《太素》、《脉經》卷七第十三均無。

〔6〕者 《太素》、《脈經》卷七第十三均無。

〔7〕也 此下明抄本有眥音除《考韻》音劑又音潰,目際也十三小字音注。

熱病而胸脇痛〔1〕,《靈樞》作面青胸〔2〕痛。手足躁,取之筋間,以第四鍼〔3〕,鍼於四逆〔4〕。筋躄目浸〔5〕,索筋於肝,不得,索之於〔6〕金,金者,肺也。

〔1〕而胸脇痛 《靈樞》作面青腦痛。《太素》、《脈經》卷七第十三、《素問刺熱》新校正引《靈樞》均同本經。

〔2〕胸 今本《靈樞》作腦。

〔3〕第四鍼 指九鍼中的第四鍼,即鋒鍼。

〔4〕鍼於四逆 鍼《靈樞》、《太素》無。《脈經》卷七第十三作於四達,注云:一作逆。《素問刺熱》新校正引《靈樞》文無此四字。《太素》注:故於筋間鍼於四逆。《靈樞發微》注:以刺四肢之厥逆。張介賓、張志聰均從此義。按此似指四末而言。

〔5〕筋躄目浸 躄,《太素》、《脈經》卷七第十三均作辟。辟同躄。《荀子正論》:不能以辟馬毀輿致遠。楊倞注:辟與躄同。筋躄目浸,《太素》注:辟,筋攣也。目浸,目眥淚出也。躄下明抄本有音陛。按一作臂六小字音注與校文。

〔6〕於 《靈樞》、《太素》均無。

熱病數驚,瘈〔1〕瘲〔2〕而狂,取之脉〔3〕,以第四鍼,急寫有餘者,癲疾毛髮〔4〕去,索血〔5〕於心,不得,索之於水,水者,腎也〔6〕。

〔1〕瘈 明抄本作瘛,此下有音契二小字音注。按瘈與瘛通。此下明抄本有音契二小字音注。

〔2〕瘲 此下明抄本有音從二小字音注。

〔3〕瘈瘲而狂取之脉 《太素》注:驚瘛瘲狂,此爲血病,故取之脉。

〔4〕髮 《太素》作髦。《説文髟部》:髦,髮也。

〔5〕血 《脈經》卷七第十三、《傷寒補亡論》卷十二病可刺此下均有一作脉三字校文。

〔6〕索之於水,水者,腎也 原作索之於腎,腎者,水也,據《靈樞》、《太素》改。

熱病〔1〕身重骨痛,耳聾〔2〕好瞑〔3〕,取之骨〔4〕,以第四鍼,五十九刺〔5〕。骨病不〔6〕食,齧〔7〕齒耳青〔8〕,索骨於腎,不得,索之於〔9〕土,土者〔10〕,脾也〔11〕。

〔1〕病 此下《脈經》卷七第十三、《素問刺熱》新校正及《傷寒補亡論》卷十二病可刺引《靈樞》均有而字。

〔2〕聾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而字。

〔3〕瞑 原作暝,據明抄本、《靈樞》、《太素》、《脈經》卷七第十三改。

〔4〕取之骨 《太素》注:身重骨痛,耳聾好瞑,皆腎之合骨熱病,故取骨。

〔5〕刺 明抄本、《太素》、《脈經》卷七第十三均無。此下明抄本有《靈樞》作五十九刺七小字校文。

〔6〕不 《太素》、《脈經》卷七第十三均無。

〔7〕齧 此下明抄本有音葉二小字音注。《脈經》卷七第十三、《傷寒補亡論》卷十二病可刺引《靈樞》均有身字。

〔8〕青 此下原有赤字,據《靈樞》、《太素》、《脈經》卷七第十三删。

〔9〕於 《靈樞》、《太素》均無。

〔10〕者 《太素》無。

〔11〕也 此下《太素》有一云脊强四字。

熱病不知所病〔1〕,耳聾〔2〕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髓也〔3〕,死不〔4〕治。

〔1〕病 《靈樞》、《太素》均作痛。按痛,《説文疒部》:病也。

〔2〕耳聾 《太素》無此二字。

〔3〕熱在髓也 也,《靈樞》、《太素》均無。《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注:值陽勝之時則熱甚,陰勝之時頗有寒者,此以邪居陰分,熱深在髓,乃死證也。

〔4〕不 此下《靈樞》有可字。

熱病頭痛,顳〔1〕顬〔2〕目脉緊〔3〕,一本作瘈。善衄,厥熱病〔4〕也,取之〔5〕以第三鍼〔6〕,視有餘不足。寒熱痔〔7〕。一作痛。

〔1〕顳 此下明抄本有音熱二小字音注。

〔2〕顬 此下明抄本有音儒二小字音注。

〔3〕目脉緊 《靈樞》作目脉痛。《太素》作目瘈脉。與瘈通。《集韻祭韻》:,或從制,亦作瘈。、瘈均有抽掣義,目脉,即日側之脉有抽掣拘急感,與目脉緊義相類。

〔4〕病 《太素》無。

〔5〕之 《太素》無。

〔6〕第三鍼 指九鍼中的第三鍼,即鍉鍼。

〔7〕寒熱痔 《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注;寒熱痔三字,於上下文義不相續,似爲衍文。痔,《脈經》卷七第十三作病。《太素》注:第三鍼,鍉鍼也。主按脉取氣,令邪氣獨出,故并用療厥熱寒熱痔病。按本篇似與痔病無涉,故不若作病或病義勝。

熱病體重,腸中熱,取之以第四鍼,於其俞及下諸指間〔1〕,索氣於胃絡〔2〕,得氣也。

〔1〕於其俞及下諸指間 《太素》注:取胃輸及手足指間八處。《靈樞發微》注:以刺胃經之俞穴陷谷及下諸指間即厲兑、内庭等穴也。《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注:取脾胃二經之腧,曰太白,曰陷谷也。及下諸指間者,謂在足諸腧也。下文曰五指間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者,其義即此。按據此後言及胃絡,似不必取脾經穴,當以楊、馬二注義勝。

〔2〕胃絡 指陽明之絡豐隆穴。

熱病俠臍急痛〔1〕,胸脇滿〔2〕,取之湧泉與陰陵泉〔3〕,以〔4〕第四鍼,鍼嗌裏〔5〕。

〔1〕急痛 《太素》、《脈經》卷七第十三互倒。

〔2〕胸脇滿 《太素》作脇胸滿。滿上《脈經》卷七第十三及《傷寒補亡論》卷十二病可刺引《靈樞》均有支字。

〔3〕陰陵泉 《脈經》卷七第十三作太陰陽明。注云:一云陰陵泉。《傷寒補亡論》卷十二病可刺引《靈樞》同《脈經》。

〔4〕以 此上《靈樞》有取字。

〔5〕嗌裏 裏,《太素》無。《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注:鍼嗌者,以少陰太陰之脉俱上絡咽嗌,即下文所謂廉泉也。

熱病而〔1〕汗且出,及〔2〕脉順可汗者,取〔3〕魚際、太淵〔4〕、大都、太白,寫之則熱去,補之則汗出,汗出太甚〔5〕,取内踝上横脉〔6〕以止之。

〔1〕而 《太素》無。

〔2〕及 《脈經》卷七第十三作反。《傷寒補亡論》卷十二病可刺引《靈樞》作之,連上讀,注云:經作及。

〔3〕取 此下《靈樞》、《太素》、《脈經》卷七第十三均有之字。

〔4〕太淵 《太素》作太泉,系避唐高祖李淵諱改字。

〔5〕甚 此下《脈經》卷七第十三有者字。

〔6〕内踝上横脉 内,《太素》無。脉,《脈經》卷七第十三、《傷寒補亡論》卷十二病可刺引《靈樞》均作文。内踝上横脉,指足太陰脾經的三陰交穴。

熱病已得汗而脉尚〔1〕躁盛者〔2〕,此陰〔3〕脉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熱病〔4〕脉常躁盛〔5〕而不得汗者,此陽〔6〕脉之極也,死;其脉躁盛〔7〕得汗而脉静者〔8〕,生。

〔1〕尚 《太素》作常。尚與常通。《吕氏春秋勿躬》:尚儀作占月。高誘注:尚儀即常儀。尚,猶也。

〔2〕者 《靈樞》、《太素》、《脈經》卷七第十八均無。

〔3〕陰 《脈經》卷七第十八作陽,疑誤。

〔4〕病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者字。

〔5〕脉常躁盛 《靈樞》、《脈經》卷七第十八均作脉尚盛躁。《太素》作脉常盛躁。

〔6〕陽 明抄本作陰,誤。

〔7〕其脉躁盛 其,明抄本、《脈經》卷七第十八均無。《靈樞》、《太素》均作脉盛躁。

〔8〕而脉静者 明抄本、《靈樞》、《太素》均作静者。《脈經》卷七第十八、《病源》卷九熱病候均無而静者三字。

按:

本節之陰脉之極與陽脉之極二句,注家之釋不一,馬蒔認爲是陰經之脉衰弱之極與陽經之脉衰弱之極;張志聰認爲是内熱之極與外熱之極;張介賓認爲是孤陽不歛,此以陰脉之虚極與陽脉之亢極,而陰虚不能外達。如以病情推之,熱病已汗出而脉仍躁盛,是陽隨汗出而外亡,裏無陽,致陰極盛於内,熱病脉躁盛而不得汗,是熱盛而陰液不足,無以作汗,裏無陰,致陽熱極盛,一爲陽亡,一爲陰竭,故均爲死証。

厥俠脊而痛〔1〕,主頭項〔2〕,目〔3〕然,腰脊强,取足太陽膕〔4〕中血絡。嗌乾,口〔5〕熱如膠,取足少陰〔6〕。此條出《素問刺腰痛篇》,宜在後刺腰痛内。

〔1〕痛 此下《靈樞》有者字。

〔2〕主頭項 《靈樞》作至頂,頭沈沈然。《太素》作至項,頭沈沈然。按,拘緊不舒也。如《傷寒論辨太陽病脉證并治上》太陽病,項背强,與此義同。《詩經豳風狼拔》:赤舄毛亨傳:,絇兒。絇,拘也。《儀禮士冠禮》:有絇繶純。鄭玄注:絇之言拘也。

〔3〕 此下明抄本有音荒二小字音注。《太素》作。同。

〔4〕膕 此下明抄本有音馘二小字音注。

〔5〕口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中字。

〔6〕少陰 原作少陽,《靈樞》、《太素》均作少陰。足少陽經脉不循行於口嗌,足少陰經脉循喉嚨俠舌本,可取以治嗌乾口熱,故據改。

按:

本節自厥俠脊而痛至取足太陽膕中血絡,重出於本經卷九第八,文與此稍異。

熱病死候〔1〕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顴發赤者〔2〕死;《太素》云:汗不出,大顴發赤者,必不反而死〔3〕。二曰泄而腹滿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五曰汗不出,嘔血〔4〕《靈樞》作嘔下血〔5〕。者死;六曰舌本爛,熱不已者死;七曰欬〔6〕而衄,汗不〔7〕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熱者死;九曰熱而痙〔8〕者死。熱而痙者〔9〕,腰反〔10〕折,瘈〔11〕瘲〔12〕,齒噤齘〔13〕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1〕死候 《靈樞》、《太素》均作不可刺者。《外臺》卷一諸論傷寒引《九卷》作死候,與本經合。

〔2〕大顴發赤者 顴下明抄本有音權二小字音注。赤下《靈樞》、《太素》均有噦字。《病源》卷九熱病候、《傷寒補亡論》卷十二病不可刺引《靈樞》均與《靈樞》同,疑本經脱。

〔3〕《太素》云:汗不出,大顴發赤,必不反而死 今《太素》作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

〔4〕嘔血 嘔下《靈樞》、《太素》均有下字。《病源》卷九熱病候、《聖惠方》卷十七熱病論均同本經。

〔5〕作嘔下血 明抄本作有下字。

〔6〕欬 此下明抄本有音凱二小字音注。

〔7〕不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

〔8〕痙 原作痓,此下明抄本有音翅二小字音注。《靈樞》作痙,據改。

〔9〕熱而痙者 痙,原作痓,據上句文例改。《靈樞》無此四字。

〔10〕反 《靈樞》、《太素》均無。

〔11〕瘈 此下明抄本有又音孫三小字音注。《靈樞》作瘛。

〔12〕瘲 此下明抄本有音從二小字音注。

〔13〕齘 原作斷,《靈樞》、《太素》均作齘。《説文齒部》:斷,齒本也。於此義不安。《説文齒部》:齘,齒相切也。與文義合,故據改。

所謂五十九刺者,兩手内外〔1〕側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間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頭入髮際〔2〕一寸傍三分《靈樞》無分字〔3〕。各三,凡六痏;更入髮際〔4〕三寸邊五,凡十痏;耳前後口下《靈樞》作已下〔5〕。者各一,項中一,凡六痏;顛〔6〕上一,會一,髮際一,廉泉一,風池二,天柱二〔7〕。《甲乙經》原缺此穴,今按《靈樞》經文補之。

〔1〕内外 《靈樞》、《太素》互倒。《注解傷寒論傷寒例》注引《針經》與本經文同。

〔2〕際 《靈樞》、《太素》均無。

〔3〕《靈樞》無分字 今本《靈樞》有分字。《靈樞發微》注:此分字作去聲,猶言三處也,若平聲,則三分旁無穴。

〔4〕際 《靈樞》、《太素》均無。

〔5〕《靈樞》作已下 今本《靈樞》作口下,與本經文同。

〔6〕顛 《靈樞》作巔。顛與巔通。

〔7〕會一,髮際一,廉泉一,風池二,天柱二 《太素》無此十五字。從本經原校推之,則似本經原與《太素》文同。

按:

本節所云五十九穴,兩手内側爲少商、中衝、少衝;兩手外側爲少澤、關衝、商陽,共十二穴。五指間各一爲兩手之後谿、中渚、三間、少府,兩足之束骨、臨泣、陷谷、太白,共十六穴。頭入髮際一寸傍三分,爲五處、承光、通天,共六穴。更入髮際三寸邊五,爲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共十穴。耳前後口下者各一,爲聽會、完骨、承漿,共五穴。項中一穴爲瘂門,顛上一穴爲百會會一穴爲會,髮際爲前髮際之神庭與後髮際之風府,廉泉一穴,風池二穴,天柱二穴,合爲五十九穴。

《素問》曰:五十九者,頭上五行行五者〔1〕,以越諸陽之熱逆也〔2〕,大杼、膺俞、缺盆、背俞〔3〕。此八者以寫胸中之熱;《素》作陽〔4〕。氣衝〔5〕、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寫胃中之熱;雲門、髃骨〔6〕、委中、髓空〔7〕,此八者以寫四肢之熱;五藏俞傍五〔8〕,此十者以寫五藏之熱,凡此五十九〔9〕者,皆熱之左右〔10〕也。按二經雖不同,皆寫熱之要穴也〔11〕。

〔1〕頭上五行行五者 行五,原作五行,據《素問》乙正。者,《太素》無。明抄本無下五字,疑脱。《素問》王冰注:頭上五行者,當中行謂上星會、前頂、百會、後頂,次兩傍謂五處、承光、通天、絡却、玉枕,又次兩傍謂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也。

〔2〕也 《太素》作者。

〔3〕背俞 原作背椎,明抄本作背權,經中無此兩穴名,《素問》作背俞,《太素》作背輸。背俞與背輸同。《類經》等《素問》注本及《注解傷寒論傷寒例》注引《内經》文均與《素問》同,故據改。背俞,王冰以下注家均認爲指風門穴,惟楊上善注爲肺輸穴,今從王説。

〔4〕《素》作陽 今本《素問》作熱。

〔5〕氣衝 明抄本、《素問》、《太素》均作氣街,義同。《素問氣府論》王冰注:氣街,穴名也。在歸來下鼠鼷上同身寸之一寸,動脉應手,足陽明脉氣所發。文與本經卷三第二十一氣衝穴同。

〔6〕髃骨 《素問》王冰注:驗今《中誥孔穴圖經》無髃骨穴,有肩髃穴,穴在肩端兩骨間,手陽明蹻脉之會。

〔7〕髓空 《素問》王冰注:按今《中誥孔穴圖經》云:腰俞穴一名髓空,在脊中第二十一椎節下,主汗不出,足清不仁,督脉氣所發也。楊上善、張介賓等注與此同。考腰俞只一穴,經文所述爲雙穴,若爲腰俞,則與八者之數不合。《素問集註》張志聰注:髓空即横骨穴,所謂股際骨空,在陰上曲骨旁,屬足少陰腎經。亦不悉所據,姑存疑。

〔8〕五藏俞傍五 《素問》王冰注:俞傍五者,謂魄户、神堂、魂門、意舍、志室五穴。

〔9〕九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穴字。

〔10〕左右 明抄本作要穴。左右,《史記夏紀》:左準繩,右規矩。裴駰集解:左右,言常用也。

〔11〕也 此下明抄本有髃音翰,音隅、舒六小字音注。

按:

本節與上節各指出刺熱病五十九穴,兩者除百會、會、五處、承光、通天、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等十八穴相同外,其餘者皆異。張介賓認爲:然觀本篇(指上節)所言者,多在四肢,蓋以瀉熱之本;《水熱穴論》(指本節)所言者,多隨邪之所在,蓋以瀉熱之標也。義自不同,各有取用。此説可作參考。又本節與上節所言的穴位,除重復者外,計有一百個穴位,如再加上本篇前幾節所提出的胃絡(豐隆)、湧泉、陰陵泉、魚際、太淵、大都、内踝上横脉(三陰交)等十四穴,共爲一百十四穴,這些穴位都是治療熱病的要穴,臨牀上可隨証選用。

頭腦中寒,鼻衄〔1〕,目泣出,神庭主之。《千金》作寒熱頭痛。頭痛身熱,鼻〔2〕窒〔3〕,喘〔4〕息不利,煩滿汗不出,曲差主之。頭痛目眩〔5〕,頸項强急,胸脇相引不得傾側,本神主之。熱病〔6〕《千金》下有煩滿二字。汗不出,上星主之,先取譩譆,後取天牖、風池。

〔1〕衄 《外臺》卷三十九神庭作鼽。明抄本與《外臺》同,下有音求二小字音注。

〔2〕鼻 明抄本作病,下有一作鼻三小字校文。

〔3〕窒 此下明抄本有音翅二小字音注。

〔4〕喘 《外臺》卷三十九曲差作而。

〔5〕頭痛目眩 《外臺》卷三十九本神作頭目眩痛。

〔6〕病 此下《千金》卷三十第五有煩滿二字,與本經原校同。

熱病汗不出,而苦嘔煩心,承光主之。頭項痛重,暫起僵仆,鼻窒〔1〕鼽〔2〕衄,喘息不得通,通天主之。頭項〔3〕惡風,汗不出,悽厥惡寒,嘔吐,目〔4〕系急,痛引頞〔5〕,頭重項痛,玉枕主之。頰清〔6〕《千金》作妄嚙視〔7〕。不得視,口沫泣出,兩目眉頭痛,臨泣主之。腦風頭痛,惡見風寒,鼽〔8〕衄鼻窒,喘息不通,承靈主之。頭痛身熱,引兩頷急,一作痛。腦空主之。

〔1〕窒 此下明抄本有音翅二小字音注。

〔2〕鼽 此下明抄本有音求二小字音注。

〔3〕項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玉枕有痛字。

〔4〕目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玉枕有内字。

〔5〕頞 《醫學綱目》卷六治惡寒引本經作額。

〔6〕清 《外臺》卷三十九臨泣作青。

〔7〕《千金》作妄嚙視 今本《千金》卷三十第一作臨泣喜齧頰。

〔8〕鼽 此下明抄本有音求二小字音注。

醉酒風熱〔1〕發,兩角〔2〕一作兩目。眩痛,不能飲食,煩滿嘔吐〔3〕,率谷主之。《千金》以此條置風門。項强刺瘖門。熱病汗不出,天柱及風池、商陽、關衝、掖門主之。頸痛,項〔4〕不得顧,目泣出,多眵〔5〕,鼻鼽衄,目内〔6〕眥赤痛,氣厥耳目不明〔7〕,喉痺傴僂〔8〕,引項筋攣不收,風池主之。

〔1〕熱 《外臺》卷三十九率谷無。

〔2〕兩角 即兩頭角,在耳尖之上高起處。

〔3〕眩痛,不能飲食,煩滿嘔吐 《外臺》卷三十九率谷作弦痛。一云兩目眩,不能飲,煩滿嘔吐。説明此條原文,唐以前古傳本有異文。

〔4〕頸痛項 《外臺》卷三十九風池作頸項痛。

〔5〕多眵(chī吃)(mi滅) 《外臺》卷三十九風池作多氣多。《千金》卷三十第一與本經同。明抄本眵下有音差,目汁也五小字音注與注文。下有音葉二小字音注。眵,《集韻支韻》:目汁凝。,《説文目部》:目眵也。

〔6〕内 原作肉,據明抄本改。

〔7〕氣厥耳目不明 《外臺》卷三十九風池作氣發耳寒目不明。又宋刊本作氣竅耳目不明。

〔8〕喉痺傴僂 原作咽喉僂,據《外臺》卷三十九風池改。

傷寒熱盛煩嘔,大椎主之。頭重目瞑,悽厥寒熱〔1〕,汗不出,陶道主之。身熱頭痛,進退往來〔2〕,神道主之。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瘈瘲〔3〕,《千金》作頭痛。寒熱,汗不出〔4〕惡寒,裏急,腰腹相引痛,命門主之。頸項痛不可以俛仰,頭痛,振寒,瘈瘲,氣實則脇滿,俠脊有并氣,熱〔5〕,汗不出,腰背痛,大杼主之。風眩頭痛〔6〕,鼻〔7〕不利,時嚏,清涕自出,風門主之。悽悽振寒,數欠伸,鬲腧主之。熱病汗不出,上窌及孔最主之。《千金》作臂厥熱病〔8〕汗不出,皆灸刺之,此穴可以出汗。

〔1〕熱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陶道有項强難以反顧六字。

〔2〕進退往來 謂病時輕時重,重復發作。進退,《周禮小司寇》:以圖國用而進退之。鄭玄注:進退猶損益也。往來,復也。《説文彳部》:復,往來也。

〔3〕瘈瘲 《外臺》卷三十九命門作癲瘈。《千金》卷三十第一作頭痛,與本經原校合。

〔4〕汗不出 《千金》卷三十第一作汗出。

〔5〕俠脊有并氣熱 《外臺》卷三十九大抒明刊本作傷寒汗不出,義勝,宋刊本與本經同。

〔6〕風眩頭痛 《外臺》卷三十九風門作風頭眩痛。

〔7〕鼻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風門有鼽字。

〔8〕病 今本《千金》卷三十第五作痛。

肩髆〔1〕間急,悽厥惡寒,魄户主之。項背痛引頸,魄户主之。肩痛,胸腹滿,悽厥,脊背急强,神堂主之。喘逆,鼽衄,肩胛内廉痛,不可俛仰,〔2〕季脇引少腹而痛脹〔3〕,噫嘻主之。

〔1〕髆 明抄本作,此下有音檮二小字音注。字書無爲字,據音注疑爲字之變體。,在此義不通,當爲髆之誤。《外臺》卷三十九魄户作膊。膊與髆通。

〔2〕 此下明抄本有音停二小字音注。

〔3〕痛脹 《外臺》卷三十九噫嘻互倒。

背痛惡寒,脊强俯仰難,食不下,嘔吐多涎,鬲關〔1〕主之。《千金》作陽關。熱病頭痛身重,懸顱主之〔2〕。胸脇脹滿,背痛,惡風寒,飲食不下,嘔吐不留住,魂門主之。善嚏,頭痛身熱,頷厭主之。熱病頭痛引目外眥而急,煩滿汗不出,引頷齒,面赤皮痛,懸顱〔3〕主之。熱病偏頭痛,引目外眥〔4〕,懸〔5〕釐〔6〕主之。頭目〔7〕瞳子痛〔8〕,不可以視,挾項〔9〕强急,不可以顧,陽白主之。

〔1〕鬲關 原作鬲俞,《外臺》卷三十九膈關作膈關。《醫學綱目》卷二十二翻胃引本經作鬲關,據改。《千金》卷三十第二作陽關,與本經原校合。

〔2〕熱病頭身重,懸顱主之 此條與後條穴重,詳《千金》卷三十第五有懸顱主熱病頭痛身熱一條,則本條當係校文,誤錯於此。

〔3〕懸顱 原作懸釐,據《外臺》卷三十九、《醫心方》卷二第一、《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二改。

〔4〕眥 此下明抄本有音際二小字音注。

〔5〕懸 此下明抄本有音玄二小字音注。

〔6〕釐 此下明抄本有音狸二小字音注。

〔7〕目 原作自,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陽白改。

〔8〕痛 《外臺》卷三十九陽白無。

〔9〕挾項 《外臺》卷三十九陽白作頸項。項,明抄本作頭,誤。

頭風痛〔1〕,鼻鼽衄〔2〕,眉頭痛,善嚏〔3〕,目如欲脱,汗出寒熱〔4〕,面赤,頰〔5〕中痛,項椎不可左右顧,目系急,瘈〔6〕瘲〔7〕,攢竹主之。寒熱,悽厥鼓頷,承漿主之。身熱痛,胸脇痛〔8〕不可反側,顱息主之。肩背痛,寒熱,瘰癧遶頸〔9〕,有大氣暴聾氣瞀〔10〕,耳目不明〔11〕,頭頷痛,淚出,鼻衄不得息〔12〕,不知香臭,風眩喉痺,天牖主之。

〔1〕頭風痛 《外臺》卷三十九攢竹作風頭痛。《千金》卷三十第一同本經。

〔2〕衄 此下明抄本有音朒二小字音注。

〔3〕嚏 此下明抄本有音帝,又音替五小字音注。

〔4〕寒熱 《外臺》卷三十九攢竹作惡寒。

〔5〕頰 《外臺》卷三十九攢竹作。《千金》卷三十第一與本經同。

〔6〕瘈 此下明抄本有音契二小字音注。

〔7〕瘲 此下明抄本有音從二小字音注。

〔8〕身熱痛,胸脇痛 《外臺》卷三十九顱息作身熱頭重脇痛。

〔9〕瘰癧遶頸 《外臺》卷三十九天牖作歷適頸。明抄本遶亦作適,疑遶爲適之誤。

〔10〕有大氣暴聾氣瞀 手少陽經脉支者從耳後入耳中,走出耳前至目鋭眥。今有大邪之氣循少陽經脉暴厥於上,致經脉被蔽而不通,故暴聾及目視物不明。瞀,《靈樞》、《太素》均無。

〔11〕明 原作開,據《醫心方》卷二第一及《靈樞》、《太素》改。《外臺》卷三十九天牖作用,疑爲明之誤。

〔12〕鼻衄不得息 《外臺》卷三十九天牖作鼻洞。

熱病胸中澹澹,腹滿暴痛,恍惚不知人,手清,少腹〔1〕滿,《千金》作心腹。瘈瘲,心痛氣滿〔2〕不得息,巨闕主之。頭眩病〔3〕,身熱〔4〕,汗不出,《千金》作煩滿汗不出。上脘主之。身寒熱,陰都主之。熱〔5〕病象瘧,振慄鼓頷,腹脹,睥睨〔6〕,喉中鳴,少商主之。寒厥及熱,煩心,少氣不足以息,陰濕癢,腹痛不可以〔7〕食飲,肘攣支滿,喉中焦乾渴,魚際主之。熱病振慄鼓頷,腹滿陰萎〔8〕,欬引尻〔9〕溺出,虚也。鬲中虚,食飲嘔,身熱汗不出,數唾,血下〔10〕,肩背寒熱,脱色,目泣出,皆虚也,刺魚際補之。

〔1〕少腹 《千金》卷三十第二作心腹,與本經原校合。

〔2〕心痛氣滿 《外臺》卷三十九巨闕作病心疝滿。

〔3〕頭眩病 明抄本作頭眩痛。《外臺》卷三十九上管作頭懸眩痛。

〔4〕身熱 《千金》卷三十第五作煩滿,與本經原校合。

〔5〕熱 《外臺》卷三十九少商無。

〔6〕睥(b必)睨(n逆) 此下明抄本有音慓音兒票,頷音撼八小字音注。《外臺》卷三十九少商無此二字。睥,原作脾,形近而誤,今改。睥睨,邪視也。《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睥睨兩宫間。司馬貞索隱:《埤倉》云:睥睨,邪視也。

〔7〕不可以 《外臺》卷三十九魚際作不下。

〔8〕萎 《外臺》卷三十九魚際作痿。萎與痿通。

〔9〕尻 此下明抄本有音敲二小字音注。尻,《外臺》卷三十九魚際作丸。

〔10〕數唾,血下 《外臺》卷三十九魚際作數唾涎嘔吐血下。

病温身熱,五日已上汗不出,刺太淵,留鍼一時,取之。若未滿五日,禁不可刺也。熱病先手臂〔1〕瘈瘲,唇口聚鼻張,目下〔2〕汗出如轉珠〔3〕,兩乳下二寸〔4〕堅,脇滿,悸〔5〕,列缺主之。

〔1〕臂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列缺有痛身熱三字。《千金》卷三十第五有身熱二字。

〔2〕目下 《外臺》卷三十九列缺作咽下。《千金》卷三十第五同本經。

〔3〕轉珠 《外臺》卷三十九列缺作連珠,此下有小便白熱痛五字。《千金》卷三十第五無轉字。按汗出如轉珠,義不安,疑轉字衍。

〔4〕兩乳下二寸 《外臺》卷三十九列缺作兩乳下三寸。《千金》卷三十第五注文作《甲乙》云:兩項下三寸。

〔5〕脇滿,悸 《外臺》卷三十九列缺作脇下滿悸。《千金》卷三十第五注文作《甲乙》云:脇下疼痛。

六經受病發傷寒熱病第一下

提要:本篇主要説明傷寒熱病的各種証候及腧穴主治。

振寒〔1〕瘈瘲,手不伸〔2〕,咳嗽唾〔3〕濁,氣鬲〔4〕善嘔,鼓頷不得汗,煩滿〔5〕《千金》作身心痛。困爲縱衄〔6〕,尺澤主之。左窒〔7〕刺右,右窒刺左〔8〕。

〔1〕寒 《外臺》卷三十九尺澤作慄。

〔2〕手不伸 《外臺》卷三十九尺澤無此三字。

〔3〕唾 《外臺》卷三十九尺澤作吐。

〔4〕鬲 《外臺》卷三十九尺澤作膈。《千金》卷三十第五作隔。鬲、膈、隔古通。

〔5〕煩滿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尺澤、《醫學綱目》卷六治身寒引本經均有身痛二字,疑本經脱。《千金》卷三十第五作煩心身痛。

〔6〕困爲縱衄 原作因爲瘲衄。明抄本因作困,《外臺》卷三十九尺澤瘲作縱。《醫學綱目》卷六治惡寒引本經作因爲瘈瘲。因爲瘲衄,義費解。因、困形近,瘲、縱聲同,因而致誤。困,《廣韻慁韻》:病之甚也。縱,放縱、放任。如《漢書項籍傳》:莫敢縱兵。困爲縱衄,爲病甚則鼻出血不止,系熱病易見之候,故據改。

〔7〕窒 此下明抄本有音塞二小字音注。

〔8〕左窒刺右,右窒刺左 《外臺》卷三十九尺澤、《醫學綱目》卷六治惡寒引本經均無此八字。明抄本此八字連下節文字,另作一節。

兩脇下痛,嘔泄上下出,胸滿短氣,不得汗,補手太陰以出之,熱病煩心,心悶而汗不出,掌中熱,心痛,身熱如火,浸淫煩滿,舌本痛,中衝主之。《千金》作天窌〔1〕。熱病發熱,煩〔2〕滿而欲嘔噦,三日以往不得汗,怵惕,胸脇痛,不可反側,欬〔3〕滿溺赤,大便〔4〕《千金》作小便。血,衄不止,嘔吐血,氣逆,噫不止,嗌中痛,食不下,善渴,舌〔5〕中爛,掌中熱,飲嘔〔6〕,勞宫主之。熱病煩心而汗不止〔7〕,肘攣腋腫,善笑不休,心中痛,目赤黄,小便如血,欲嘔,胸中熱,苦〔8〕不樂,太息,喉痺嗌乾,喘逆,身熱如火,頭痛如破,短氣胸痛,太陵主之。熱病煩心,善噦〔9〕,胸中澹澹善動而熱,間使主之〔10〕。面赤皮熱,熱病汗不出,中風熱,目赤黄,肘攣腋腫,實則心暴痛,虚則煩心〔11〕,心惕惕不能動,失智〔12〕,内關主之。心澹澹然〔13〕善驚,身熱,煩心,口乾,手清,逆氣,嘔《千金》作噪。血〔14〕,時瘈〔15〕,善摇頭,顔青〔16〕,汗出不過肩〔17〕,傷寒温病,曲澤主之。

〔1〕《千金》作天窌 今本《千金》卷三十第五中衝、天窌俱主治本証。又此下明抄本有音人音撩了五小字音注。

〔2〕煩 《外臺》卷三十九勞宫無。

〔3〕欬 此下明抄本有音凱二小字音注。

〔4〕大便 《千金》卷三十第五注引本經作小便,與本經原校同。

〔5〕舌 《外臺》卷三十九勞宫、《千金》卷三十第五注引本經均作口,義勝。

〔6〕飲嘔 《外臺》卷三十九勞宫無此二字,《千金》卷三十第五注引本經作欲嘔。欲嘔,與上文重。

〔7〕汗不止 《外臺》卷三十九太陵、《千金》卷三十第五均作汗不出,義勝。

〔8〕苦 明抄本作言。《外臺》卷三十九太陵作狂言。

〔9〕噦 原作嘔,據《外臺》卷三十九間使、《醫心方》卷二第一、《千金》卷三十第五改。

〔10〕間使主之 據本經排穴序例,本條應在内關條下。

〔11〕心 《外臺》卷三十九内關無。

〔12〕失智 失去識别事物的能力。智,《釋名釋言語》:知也,無所不知也。

〔13〕心澹澹然 《外臺》卷三十九曲澤作心下澹然。《千金》卷三十第五注引本經澹字不疊。

〔14〕嘔血 《千金》卷三十第五注引本經作嘔唾。

〔15〕時瘈 《外臺》卷三十九曲澤、《千金》卷三十第五注引本經均作肘瘈。瘈下明抄本有音契又音孫五小字音注。

〔16〕顔青 《千金》卷三十第五注引本經作顔清。《外臺》卷三十九曲澤作清。詳《素問刺熱》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顔青文例,當以本經爲是。

〔17〕肩 《千金》卷三十第五注引本經作眉,義勝。

多臥善唾,肩〔1〕髃〔2〕痛寒〔3〕,鼻鼽赤多血,浸淫起面〔4〕,身熱,喉痺如哽〔5〕,目〔6〕眥傷,忽〔7〕振寒,肩〔8〕疼,二間主之。鼻鼽衄,熱病汗不出,〔9〕音迷。目,目痛瞑,頭痛,齲齒〔10〕,合谷主之〔11〕。熱病煩心目,目〔12〕痛泣出,厥逆頭痛,胸滿不得息,熱病腸澼,臑肘臂痛,虚則氣鬲滿,肩〔13〕一作手。不舉,陽谿主之〔14〕。傷寒,寒熱頭痛,噦衄,肩不舉〔15〕,温溜主之。傷寒餘熱不盡,曲池主之。頭痛振寒,清冷淵主之。頭痛,項背急,消濼主之。

〔1〕肩 原作鼻,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二間改。

〔2〕髃 此下明抄本有音隅二小字音注。

〔3〕寒 《外臺》卷三十九二間作塞。

〔4〕浸淫起面 浸淫瘡起於面部。《病源》卷五十浸淫瘡候:其瘡初出甚小,後有濃汁,浸淫漸大,故謂之浸淫瘡也。

〔5〕哽(ɡěnɡ梗) 塞也。《莊子外物》:凡道不欲壅,壅則哽。郭象注:當通而塞則理有不泄而相騰踐也。陸德明釋文:哽,塞也。

〔6〕目 《外臺》卷三十九二間無。

〔7〕忽 明抄本作渴,下有一作忽三小字校文。

〔8〕肩 《外臺》卷三十九二間作背。

〔9〕(y遺) 原作。《外臺》卷三十九合谷作。按《玉篇肉部》:弋佳切,肥也。《集韻至韻》:以醉切,肉病也。於此義均不安。,《集韻寘韻》:目疾。於義爲合,故據改。

〔10〕齲齒 《外臺》卷三十九合谷作齒齲。

〔11〕合谷主之 原無,據《外臺》卷三十九合谷補。按本條原與下條混爲一條,并脱合谷主之四字,今據《外臺》分出。

〔12〕熱病煩心目目 此七字原無,據《外臺》卷三十九陽谿補。

〔13〕肩 原作有,據《外臺》卷三十九陽谿改。

〔14〕陽谿主之 此四字原在胸滿不得息句下,據《外臺》卷三十九陽谿移此。

〔15〕傷寒肩不舉 此十一字原無,據《外臺》卷三十九温留、《千金》卷三十第五并參《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二手陽明大腸經、《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振寒,小指不用,寒熱汗不出,頭痛,喉痺,舌急〔1〕卷,小指之間熱,口中熱,煩心,心痛,臂内〔2〕廉及〔3〕脇痛,聾〔4〕,咳〔5〕,瘈〔6〕瘲〔7〕,口乾,頭〔8〕痛不可顧,少澤主之。振寒寒熱,肩臑肘臂痛,頭〔9〕不可顧,煩滿,身熱惡寒,目赤痛,眥爛〔10〕,生翳膜〔11〕,暴痛〔12〕,鼽衄,發聾,臂重痛〔13〕,肘攣,痂疥,胸滿〔14〕引臑,泣出而驚,頸項强,身寒〔15〕,後谿主之。熱病汗不出,胸痛〔16〕不得〔17〕息,頷腫〔18〕,寒熱,耳鳴聾無所聞〔19〕,陽谷主之。泄風汗出至〔20〕腰,項急不可以左右顧及俛仰,肩弛〔21〕肘廢,目痛,痂疥,生疣〔22〕,瘈瘲,頭眩目痛,陽谷主之〔23〕。振寒寒〔24〕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25〕,狂易〔26〕,虚則生疣,小者痂疥,支正主之。風眩頭痛,小海〔27〕主之。

〔1〕急 原無,據《外臺》卷三十九少澤、《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六治往來寒熱引本經補。

〔2〕内 原作肉,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少澤、《醫學綱目》卷六治往來寒熱引本經改。

〔3〕及 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少澤均無。

〔4〕聾 《外臺》卷三十九少澤無。

〔5〕咳 此下明抄本有音凱二小字音注。

〔6〕瘈 此下明抄本有音係二小字音注。

〔7〕瘲 此下明抄本有音從二小字音注。

〔8〕頭 《外臺》卷三十九少澤作項。作項似是,因上文已言頭痛,《千金》卷三十第一亦云:少澤主項强急痛不可以顧。

〔9〕頭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後谿有眩痛二字。

〔10〕眥爛 《外臺》卷三十九後谿互倒。

〔11〕膜 《外臺》卷三十九後谿無。

〔12〕暴痛 《外臺》卷三十九後谿無此二字。

〔13〕痛 《外臺》卷三十九後谿作腫。

〔14〕滿 原作中,據文義及《外臺》卷三十九後谿改。

〔15〕身寒 此下原有頭不可以顧五字,文與上文重,據《外臺》卷三十九後谿删。

〔16〕胸痛 《外臺》卷三十九陽谷作脇痛。《醫心方》卷二第一作胸脇痛。

〔17〕得 原作可,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陽谷改。

〔18〕頷腫 《外臺》卷三十九陽谷作頸頷腫。

〔19〕無所聞 《外臺》卷三十九陽谷無此三字。

〔20〕至 原無,據本經卷十第二、《外臺》卷三十九陽谷補。

〔21〕弛 明抄本作,弛與同,《集韻紙韻》:弛或作。

〔22〕生疣 《外臺》卷三十九陽谷作肱。《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該穴亦無此二字,疑涉下支正衍。疣,生在皮膚上的贅生物,亦名贅疣。《玉篇疒部》:疣,結病也。今疣贅之腫也。

〔23〕陽谷主之 此下明抄本有音承,又音始六小字音注。

〔24〕寒 原無,據《外臺》卷三十九支正補。

〔25〕頭眩痛 原作頭項痛,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支正、《千金》卷三十第五注引本經、《醫學綱目》卷六治往來寒熱引本經改。

〔26〕狂易 証候名,狂病也。易與瘍通。《廣雅釋詁二》:瘍,癡也。王念孫疏證:《説文》:瘍,脉瘍也。脉瘍,猶辟易也。《吴語》:稱疾辟易。韋昭注:辟易,狂疾。

〔27〕小海 原作少海,《外臺》卷三十九小海、《醫心方》卷二第一、《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二手太陽小腸經均作小海。小、少義雖通,然名物則不可混,故據改。

氣喘,熱病衄〔1〕不止,煩心,善悲,腹脹,逆息熱氣〔2〕,足脛中寒,不得臥,氣滿胸中熱,暴泄,仰息,足下寒,膈〔3〕中悶,嘔吐,不欲食飲〔4〕,隱白主之。熱病汗不出,且厥,手足清,暴泄,心〔5〕痛,腹脹〔6〕,心尤痛甚,此〔7〕胃心痛也,大都主之,并取太白〔8〕。腹滿善嘔煩悶,此皆主之〔9〕。熱〔10〕病先頭重,顔〔11〕痛,煩悶〔12〕身熱,熱爭則〔13〕腰痛不可以〔14〕俛仰,腹〔15〕滿,兩頷痛,暴〔16〕泄,善〔17〕饑而〔18〕不欲食,善噫,熱中,足清,腹脹食不化,善嘔泄有膿血,苦〔19〕嘔無所出,先取三里,後取太白、章門主之〔20〕。熱病滿悶不得臥,《千金》云:不得臥,身重骨痛不相知〔21〕。太白主之。

〔1〕衄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隱白有血字。

〔2〕逆息熱氣 氣息上逆而覺有熱氣。

〔3〕膈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隱白補。

〔4〕食飲 《外臺》卷三十九隱白互倒。

〔5〕心 此上《外臺》卷三十九大都有厥字,與本經卷九第二及《靈樞厥病》同,疑本經脱。

〔6〕脹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大都有滿字。

〔7〕此 《外臺》卷三十九大都作者,連上讀。

〔8〕太白 原作隱白,詳此上主治之証,并見於《靈樞厥病》,本經亦重出於卷九第二,《外臺》亦重於太白穴條中,文均與此稍異。《靈樞》、本經卷九第二及《千金》卷三十第二其取治腧穴,均云取大都、太白,而非大都、隱白,結合本經取穴體例,故據改。

〔9〕腹滿善嘔煩悶,此皆主之 《外臺》卷三十九大都無此十字。

〔10〕熱 《外臺》卷三十九太白、《素問刺熱》新校正引本經均無。

〔11〕顔 原作額,據明抄本、《素問刺熱》新校正引本經、《千金》卷三十第五改。《外臺》卷三十九太白、《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頰。

〔12〕悶 明抄本、《千金》卷三十第五均作悶心。《素問刺熱》新校正引本經作心。《外臺》卷三十九太白作冤。

〔13〕熱爭則 《外臺》卷三十九太白無此三字。

〔14〕以 《素問刺熱》新校正引本經作用。

〔15〕腹 原作胸,據《外臺》卷三十九太白、《素問刺熱》新校正引本經、《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16〕暴 原作善,據《外臺》卷三十九太白、《素問刺熱》新校正引本經改。

〔17〕善 原無,據《外臺》卷三十九太白、《素問刺熱》新校正引本經補。

〔18〕而 原無,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太白、《素問刺熱》新校正引本經補。

〔19〕苦 原作若,形近而誤,據《外臺》卷三十九太白、《素問刺熱》新校正引本經改。

〔20〕章門主之 此下明抄本有噫音愛,頷音撼六小字音注。

〔21〕《千金》云不得臥,身重骨痛不相知 此証見於本經卷九第六,校文不應置此。

熱中少氣,厥〔1〕寒,灸之熱去,《千金》作灸湧泉〔2〕。煩心不嗜食〔3〕,欬而短氣,善喘〔4〕,喉痺,身熱〔5〕,脊脇相引,忽忽〔6〕善忘,湧泉主之。熱病〔7〕煩心,足寒清,多汗,先取然谷,後取太谿,大指間動脉〔8〕,皆先補之。目痛引眥〔9〕,少腹偏痛,背一作脊。傴〔10〕瘈瘲,視昏嗜臥,照海主之,寫左陰蹻〔11〕,取左右少陰俞〔12〕,先刺陰蹻,後刺少陰,氣〔13〕在横骨上〔14〕。熱病汗不出,默默嗜臥,溺黄,少腹熱,嗌中痛,腹脹内腫〔15〕〔16〕音涎。下〔17〕,心痛如錐鍼刺〔18〕,太谿主之〔19〕。手足寒至節,喘息者死〔20〕。熱病刺陷谷〔21〕,足先寒,寒上至膝乃出鍼。

〔1〕厥 此下原有陽字,據《外臺》卷三十九湧泉、《千金》卷三十第五删。

〔2〕《千金》作灸湧泉 今本《千金》卷三十第五作灸湧泉三壯。

〔3〕煩心不嗜食 《外臺》卷三十九湧泉作頭痛煩心心痛不嗜食。

〔4〕善喘 《外臺》卷三十九湧泉無此二字。

〔5〕身熱 《外臺》卷三十九湧泉作熱痛。

〔6〕忽忽 忽,《説文心部》:忘也。忽忽,善忘貌。《漢書王襃傳》:苦忽忽善忘,不樂。

〔7〕病 原作痛,《外臺》卷三十九照海同。據《千金》卷三十第五、《醫心方》卷二第一并律以前後文例改。

〔8〕大指間動脉 間,《外臺》卷三十九照海作上。按此指在足大趾本節後足厥陰肝經之太衝穴。

〔9〕眥 《外臺》卷三十九照海作脊。

〔10〕背傴 《外臺》卷三十九照海作嘔。

〔11〕寫左陰蹻 陰蹻,指照海穴。照海爲陰蹻脉所生。

〔12〕俞 原作前,據本經卷十第二改。

〔13〕氣 本經卷十第二無。

〔14〕横骨上 指足少陰經的横骨。按自上文熱病煩心皆先補之至本文照海主之,明抄本及《外臺》卷三十九照海併爲一節。自寫左陰蹻至在横骨上,明抄本單獨爲一節,《外臺》及《千金》無此二十二字。

〔15〕腹脹内腫 《千金》卷三十第二作腹中脹腫。

〔16〕(xin涎) 《外臺》卷三十九太谿作涎。,口液。《説文》作。《集韻僊韻》:《説文》:慕欲口液也。或作涎。

〔17〕下 原無,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太谿補。

〔18〕心痛如錐鍼刺 《外臺》卷三十九太谿作心痛如錐刺其心。

〔19〕太谿主之 此下明抄本有錐音追三小字音注。按本經取穴體例,本條應在照海條前。

〔20〕手足寒至節,喘息者死 此上《千金》卷三十第二有甚者二字,喘作不。《外臺》卷三十九太谿作心痛甚者,脾心痛也。

〔21〕陷谷 原作然谷,此下原校云:《千金》作陷谷。詳《外臺》卷三十九然谷無此主治,而《千金》卷三十第五與本文同,惟然谷作陷谷,與本經原校合。作然谷與本經排穴序例不合,故據《千金》改,並删原校。

善齧唇,善噫,腹痛脹滿,腸鳴,熱病汗不出,陷谷主之〔1〕。熱病汗不出,口中熱痛,衝陽主之,胃脘痛,時寒熱,皆主之。熱病汗不出,善〔2〕噫,腹脹滿,胃熱譫語,解谿主之。厥頭痛〔3〕,面浮腫,煩心,狂見鬼,善笑不休,發於外有所大喜,喉痺不能言,豐隆主之〔4〕。陽厥〔5〕悽悽而寒,少腹堅,頭痛,脛股腹痛,消中〔6〕,小便不利,善嘔〔7〕,三里主之。

〔1〕善齧(ni聶)唇,善噫,腹痛脹滿,腸鳴,熱病汗不出,陷谷主之原作善齧頰齒唇,與衝陽主治相連,詳《外臺》卷三十九衝陽無此五字,在陷谷穴下有善齧唇,善噫,腹痛脹滿,腸鳴,熱病汗不出等文,《醫心方》卷二第一亦無此五字。是本經誤而又脱,今據《外臺》改補。齧下明抄本有音業二小字音注。齧,咬也。《説文齒部》:齧,噬也。

〔2〕善 《外臺》卷三十九解谿作者,連上讀。

〔3〕厥頭痛 厥,氣逆也。《素問五常政大論》:其病厥。王冰注:厥,氣逆也,凌上也,倒行不順也。厥頭痛,指邪氣循經上逆於頭而致的頭痛。

〔4〕豐隆主之 本條主治自厥頭痛至煩心,重出於本經卷九第一,亦見於《靈樞厥病》;自狂見鬼至有所大喜,重出於本經卷十一第二,亦見於《靈樞顛狂》,但文稍異。

〔5〕陽厥 即熱厥。

〔6〕消中 即中消。《素問脉要精微論》:癉成爲消中。王冰注:熱積於内,故變爲消中也。新校正云:善食而溲數。

〔7〕嘔 《外臺》卷三十九三里作噦。

脇痛欬逆不得息,竅陰主之,及〔1〕爪甲與肉交者,左取右,右取左,立已,不已復取。手足清,煩一作脉。熱汗不出,手肢〔2〕轉筋,頭痛如錐刺之,循循然〔3〕不可以動,動益〔4〕煩心,喉痺,舌卷口〔5〕乾,臂内廉痛〔6〕不可及頭,耳聾鳴,竅陰皆主之。

〔1〕及 《經詞衍釋》卷五:及,猶於也。《史記張耳傳》:少時及魏公子無忌爲客。言少時於無忌家作客也。

〔2〕手肢 《外臺》卷三十九竅陰無此二字。《千金》卷三十第五作四肢,義勝。

〔3〕循循然 原作循熱,《千金》卷三十第一無此二字,《外臺》卷三十九竅陰作循循然,於義爲勝,故據改。循循然,隨順也,此言頭痛不可以動,需隨順其勢。

〔4〕益 明抄本作以,疑誤。按行文常例,此下疑脱甚字。

〔5〕口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竅陰、《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6〕痛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竅陰補。

膝外廉痛〔1〕,熱〔2〕病汗不出,目外眥赤痛,頭眩,兩頷痛,逆寒〔3〕泣出,耳鳴聾,多汗,目癢,胸中痛,不可反側,痛無常處,俠谿主之。厥四逆,喘,氣滿,風,身汗出而清,髖〔4〕髀中痛,不可〔5〕得行,足外皮痛,臨泣主之。目視不明,振寒,目翳,瞳子不見,腰兩〔6〕脇痛,脚〔7〕痠轉筋,丘墟主之。身懈寒少氣,熱甚惡人,心惕惕然,取飛揚及絶骨〔8〕,跗上〔9〕臨泣,立已。淫濼脛痠,熱病汗不出,皆主之。

〔1〕膝外廉痛 《外臺》卷三十九俠谿無此四字,《千金》卷三十第三同本經。

〔2〕熱 明抄本在上文痛字前。

〔3〕逆寒 原作寒逆,據明抄本、《千金》卷三十第一乙正。逆,《外臺》卷三十九俠谿無。

〔4〕髖 此下明抄本有音寬二小字音注。

〔5〕可 《外臺》卷三十九臨泣、《千金》卷三十第三均無,疑本經衍。

〔6〕兩 《外臺》卷三十九丘墟無。

〔7〕脚 此下明抄本有音腳二小字音注。

〔8〕取飛揚及絶骨 絶骨,陽輔穴别名,《素問刺瘧》:痠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鑱鍼鍼絶骨出血,立已。王冰注:陽輔穴也。詳《外臺》卷三十九陽輔穴無此主治,飛揚穴主治與本經同,又光明穴主治云:身體寒,少熱甚惡,心惕然,此與絶骨穴療病同功。據此,按本經排穴序例,飛揚似當作光明爲是。

〔9〕上 原作下,《外臺》卷三十九飛揚作上,臨泣穴在足背,當作跗上,故據改。

頭重鼻衄〔1〕及瘈瘲〔2〕,汗不出,煩心〔3〕,足下熱,不欲近衣,項痛,目翳,鼻〔4〕及小便皆不利,至陰主之。身疼痛,善驚,互引〔5〕,鼻衄〔6〕,通谷主之。暴病頭痛,身熱痛,肌肉動,耳聾,惡風,目眥爛赤,項不可以〔7〕顧,髀〔8〕樞痛,泄,腸澼〔9〕,束骨主之。鼽衄血不止,淫濼〔10〕頭痛,目白翳,跟〔11〕尻〔12〕瘈瘲〔13〕,頭頂〔14〕腫痛,泄注,上搶心,目赤眥爛無所見,痛從内眥始,《千金》作翳從内眥始。腹滿,頸項强,腰脊〔15〕不可俛仰,眩,心痛,肩背相引,如從後觸之狀,身寒從脛起〔16〕,京骨主之〔17〕。

〔1〕衄 《外臺》卷三十九至陰作鼽。

〔2〕瘲 《外臺》卷三十九至陰無。

〔3〕煩心 《外臺》卷三十九至陰互倒。

〔4〕鼻 《外臺》卷三十九至陰無。

〔5〕互引 指筋脉抽搐牽引。

〔6〕鼻衄 《外臺》卷三十九通谷作鼻鼽。《醫心方》卷二第一作鼻鼽衄。

〔7〕以 《外臺》卷三十九束骨無。

〔8〕髀 此下明抄本有音箄波三小字音注。

〔9〕泄,腸澼 《外臺》卷三十九束骨同,《千金》卷三十第二作腸澼,泄。

〔10〕血不止淫濼 《外臺》卷三十九京骨無此五字。

〔11〕跟 此下明抄本有音根二小字音注。

〔12〕尻 此下明抄本有音敲二小字音注。

〔13〕瘲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京骨補。

〔14〕頂 《外臺》卷三十九京骨無,疑衍。

〔15〕脊 《外臺》卷三十九京骨作背。

〔16〕起 明抄本作,下有音起二小字音注。按走旁之字,有作旁者,俗作,是當作,爲起之别字。

〔17〕京骨主之 按本條亦見於本經卷九第二、《靈樞厥病》,而文稍異,作腎心痛。《外臺》卷三十九京骨同。

下部寒,熱病汗不出,體重,逆氣,頭眩痛〔1〕,飛揚主之。鼽衄,腰脊〔2〕痛〔3〕,脚〔4〕腨〔5〕痠重,戰慄不能久立,腨如裂,脚急跟痛〔6〕,足攣引〔7〕少腹痛,喉咽痛〔8〕,大便難,脹〔9〕,承山主之。熱病俠脊痛,委中主之。

〔1〕痛 原脱,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飛揚、《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2〕脊 《外臺》卷三十九承山、《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背。

〔3〕痛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承山、《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4〕脚 明抄本作腳,下有音脚二小字音注。

〔5〕腨 《外臺》卷三十九承山作踹,下同。踹與腨通,《龍龕手鏡足部》:踹,脛腸也。

〔6〕脚急跟痛 原作脚跟急痛,據明抄本、《千金》卷三十第三改。《外臺》卷三十九承山作脚急腫痛。

〔7〕引 《外臺》卷三十九承山無。

〔8〕少腹痛喉咽痛 《外臺》卷三十九承山作少腹痛引喉咽。

〔9〕脹 《外臺》卷三十九承山作腹痛。

足陽明脉病發熱狂走第二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陽盛故駡詈不避親疏,見《素問陽明脉解》、《太素陽明脉病》。自大熱遍身至此所謂推而散之者也,見《靈樞刺節真邪》、《太素五邪刺》。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足陽明之脉病所引起的發熱狂走等病証之病機,説明狂病諸証之腧穴主治,故以此名篇。

黃帝問曰:足〔1〕陽明之脉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欲獨閉户牖而處〔2〕,願聞其故?岐伯對曰:陽明者,胃〔3〕脉也;胃者〔4〕,土也;聞〔5〕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6〕。陽明主肌〔7〕肉,其肌〔8〕血氣〔9〕盛,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10〕;陽明厥則喘悶〔11〕,悶則惡人;陰陽相薄,陽盡陰盛,故欲〔12〕獨閉户牖而處。按陰陽相薄至此,本《素問脉解篇》〔13〕,士安移續於此。

〔1〕足 《太素》無。

〔2〕欲獨閉户牖而處 《素問》、《太素》作鐘鼓不爲動,聞木音而驚何也,惟《太素》何也作者。

〔3〕胃 此下《太素》有之字。

〔4〕者 原脱,據《素問》、《太素》補。

〔5〕聞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故字。

〔6〕也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其惡火何也五字。

〔7〕肌 《素問》、《太素》均無。

〔8〕肌 原脱,《太素》同。《素問》作脉字,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脉作肌。本經明抄本亦有肌字,故據補。

〔9〕氣 《太素》無。

〔10〕火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其惡人何也五字。

〔11〕喘悶 《素問》作喘而惋,《太素》作喘如悗。而與如通。悶、惋、悗義同,均有煩滿之義。《太素》注:悗,武槃切,此經中爲悶字。

〔12〕欲 明抄本無。

〔13〕篇 此下明抄本有文字。

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1〕,何也?曰:厥逆連藏則死,連經則生〔2〕。

〔1〕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 此二句原互倒,據明抄本、《素問》、《太素》乙正。

〔2〕厥逆連藏則死,連經則生 《太素》注:連藏病深故死,連經病淺故生。

曰:病甚〔1〕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踰垣上屋〔2〕,非其素所能〔3〕,病反能者,何也?曰:陰陽爭而外并於陽〔4〕。此八字亦《素問脉解篇〔5〕》文。

邪盛〔6〕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而歌〔7〕;熱盛於身,故棄衣而欲〔8〕走;陽盛故妄言駡詈不避親疏〔9〕。大熱遍身,故狂言而妄見妄聞〔10〕,視足陽明及大絡取之〔11〕,虚者補之,血如〔12〕實者寫之,因令〔13〕偃臥,居其頭前,以兩手四指按其〔14〕頸動脉,久持〔15〕之,卷而切推之〔16〕,下至缺盆中,復止〔17〕如前,熱去乃已〔18〕,此所謂推而散之者也。

〔1〕病甚 此上《太素》有陽明二字。

〔2〕上屋 此下《素問》有所上之處四字。《太素》有所上二字。

〔3〕非其素所能 《素問》作皆非其素所能也。《太素》作非其素時所能也。王冰注:素,本也。踰垣,謂驀牆也。怪其稍異於常。

〔4〕陰陽爭而外并於陽 《素問》、《太素》均作四肢者,諸陽之本也。此八字分别見於《素問脉解》、《太素經脉病解》,本經明抄本則此十六字並存,後八字疑爲後人所增。

〔5〕篇 明抄本無。

〔6〕邪盛 《素問》作陽盛。《太素》同本經。

〔7〕而歌 《素問》、《太素》均無此二字。疑本經上問語而衍。

〔8〕欲 《太素》無。

〔9〕陽盛故妄言駡詈不避親疏 《素問》作陽盛則使人妄言駡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太素》作陽盛則使人不欲食,故妄言。據上問語,本文下似當有而不欲食四字。

〔10〕故狂言而妄見妄聞 《靈樞》、《太素》均作狂而妄見妄聞妄言。

〔11〕視足陽明及大絡取之 《太素》注:足陽明主氣,其氣强盛,狂妄見聞及妄言多因此脉,故取陽明正經及胳以去之也。

〔12〕如 《靈樞》作而。《太素》無此字。如與而通。

〔13〕令 《靈樞》作其。

〔14〕按其 《靈樞》作挾按。《太素》作使按。作挾按義長,與下文久持之之義合。

〔15〕持 明抄本作按。

〔16〕卷而切推之 之,明抄本、《靈樞》、《太素》均無。卷與捲通。

〔17〕止 明抄本、《太素》均作上。《靈樞》同本經。作上義長。

〔18〕已 《靈樞》、《太素》均作止,義同。

身熱狂走,譫語見鬼,瘈瘲,身柱主之。狂,妄言,怒恐〔1〕惡火,善駡詈,巨闕主之。熱病汗不出,鼽衄,眩,時〔2〕仆,面〔3〕浮腫,足脛寒,不得臥〔4〕,振寒,惡人與木音,喉痺,齲齒,惡風,鼻不利〔5〕,多臥〔6〕善驚,厲兑主之。四厥〔7〕,手足悶〔8〕者,使人久持之,厥熱〔9〕一本作逆冷。脛痛,腹脹〔10〕皮痛〔11〕,善伸數欠,惡人與木音,振寒,嗌中引外〔12〕痛,熱病汗不出,下齒痛,惡寒,目急,喘滿寒慄,齗〔13〕口噤僻〔14〕,不嗜食,内庭主之。狂歌妄言,怒〔15〕,惡人與火,駡詈,三里主之。

〔1〕恐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巨闕、《醫學綱目》卷二十五狂引本經補。

〔2〕時 《外臺》卷三十九厲兑作前。

〔3〕面 原作而,據《外臺》卷三十九厲兑改。

〔4〕不得臥 《外臺》卷三十九厲兑無此三字。

〔5〕鼻不利 《外臺》卷三十九厲兑作鼻不聞。

〔6〕臥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厲兑、《千金》卷三十第四、《醫學綱目》卷二十五欲獨閉户牖而處引本經補。

〔7〕四厥 《外臺》卷三十九内庭作四肢厥逆。

〔8〕悶(mn懣) 《説文心部》:懣也。《素問風論》:閉則熱而悶。王冰注:悶,不爽貌。又按悶猶煩也,煩者擾動不寧。《史記樂書》:水煩則魚鼈不大。張守節正義:煩猶數攪動也。

〔9〕厥熱 《外臺》卷三十九内庭作逆冷,與原校同。

〔10〕腹脹 《外臺》卷三十九内庭作腹脹滿。

〔11〕皮痛 《外臺》卷三十九内庭作皮膚痛。

〔12〕外 《外臺》卷三十九内庭無。

〔13〕齗 原作斷,形近而誤,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内庭改。

〔14〕僻 《廣韻昔韻》:邪也。

〔15〕怒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三里有恐字。

陰衰發熱厥陽衰發寒厥第三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陽氣亂則不知人矣,見《素問厥論》、《太素寒熱厥》。自太陽之厥則腫首至不盛不虚以經取之,見《素問厥論》、《太素經脉厥》。自請言解論與天地相應至所謂引而下之者也,見《靈樞刺節真邪》、《太素五邪刺》。自刺熱厥者留鍼反爲熱至二刺陽,見《靈樞終始》、《太素三刺》。自熱厥取太陰少陽至寒厥取陽明少陰於足留之,見《靈樞寒熱病》、《太素寒熱雜説》。自厥胸滿面腫者至便溲難取足少陰,見《靈樞雜病》、《太素厥頭痛》。自厥逆爲病至以指按之立快,見《靈樞癲狂》、《太素厥逆》。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各種厥証的病機、証狀與治則,因開始便指出陽氣衰於下則爲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爲熱厥,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有:寒厥、熱厥的發病原因及病理機制;三陰三陽經脉之厥的証狀與治則;治寒厥必先熨火以調其經的機理;用鍼解結與調氣的具體方法;不同厥証的証狀與刺法。

黄帝問曰:厥之〔1〕寒熱者,何也?岐伯對曰:陽氣衰於下,則爲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爲熱厥。曰:熱厥〔2〕必起於足下者,何也?曰:陽氣走〔3〕於足〔4〕五指之表〔5〕,陰脉者〔6〕,集於足下而聚〔7〕於足心,故陽〔8〕勝則足下熱。曰:寒厥〔9〕必起於五指〔10〕而〔11〕上於膝者,何也?曰:陰氣起於五指之裏,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上,故陰氣盛〔12〕則從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從外,皆從内〔13〕。

〔1〕之 《經詞衍釋》卷九:之,猶有也。之與有,互爲訓。《論語》:人之言曰。謂人有言也。

〔2〕熱厥 此下《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二寒熱厥候均有之爲熱也四字。

〔3〕走 原作起,《素問》、《太素》同。《素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陽氣起於足作走於足,起當作走。本經明抄本亦作走,據改。

〔4〕足 《太素》、《病源》卷十二寒熱厥候均無。

〔5〕五指之表 表,外也。《素問》王冰注:大約而言之,足太陽脉出於足小指之端外側,足少陽脉出於足小指次指之端,足陽明脉出於足中指及大指之端。

〔6〕陰脉者 《太素》、《病源》卷十二寒熱厥、《千金》卷十五第四均無此三字。

〔7〕聚 《太素》作熱。

〔8〕陽 此下《素問》有氣字,如按下文故陰氣盛文例,則當有氣字。

〔9〕寒厥 此下《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二寒熱厥候均有之爲寒也四字。

〔10〕必起於五指 《素問》作必從五指,《太素》、《病源》卷十二寒熱厥候均作必從五指始。

〔11〕而 《太素》、《病源》卷十二寒熱厥候均無。

〔12〕盛 《素問》、《太素》均作勝。盛、勝義同。《素問逆調論》:獨勝而止耳。王冰注:勝者,盛也。

〔13〕其寒也,不從外,皆從内 内下《太素》、《病源》卷十二寒熱厥候均有寒字。《類經》卷十五第三十四注:若陰氣勝則陽氣虚,陽不勝陰,故寒厥必起於五指而上寒至膝。然其寒也,非從外入,皆由内而生也。

曰:寒厥何失而然也?曰:厥陰者,衆筋之所聚〔1〕。《素問》作前陰者,宗筋之所聚也。太陰陽明之所合〔2〕。春夏則陽氣多而陰氣少〔3〕,秋冬則陰氣盛而陽氣衰。此人〔4〕質壯,以秋冬奪於所用,下氣上爭不能復〔5〕,精氣溢下,邪氣從而上之〔6〕。所中〔7〕《素問》所中二字作氣因於中。陽氣衰,不能滲營其經絡,陽氣日損,陰氣獨在,故手足爲之寒。

〔1〕厥陰者,衆筋之所聚 《素問》、《太素》均作前陰者,宗筋之所聚也,與本經原校同。《病源》卷十二寒熱厥候作陰者宗筋之所聚也。《素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前陰者宗筋之所聚作厥陰者衆筋之所聚。全元起云:前陰者,厥陰也。足厥陰肝之經脉環陰器,故此處之厥陰,實指前陰而言。衆與宗義通,《爾雅釋詁》:宗,衆也。由於足之三陰、陽明、少陽及衝、任、督、蹻之筋脉皆聚於前陰,故云前陰者,衆筋之所聚也。

〔2〕太陰陽明之所合 《素問》王冰注:太陰者,脾脉。陽明者,胃脉。脾胃之脉,皆輔近宗筋,故云太陰陽明之所合。

〔3〕少 《病源》卷十二寒熱厥候無,《太素》作衰。

〔4〕人 此下《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二寒熱厥候均有者字。

〔5〕此人質壯下氣上争不能復 不能復,《太素》作未能復。《素問》王冰注:質,謂形質也。奪於所用,謂多欲而奪其精氣也。《類經》卷十五第三十四注:質壯者有所恃,當秋冬陰盛之時,必多情欲之用,以奪腎中之精氣,精虚於下則取足於上,故下氣上争也。去者太過,生者不及,故不能復也。争,《説文部》:争,引也。段玉裁注:凡言争者,皆謂引之使歸於己。

〔6〕邪氣從而上之 明抄本作邪氣固從而上之。《素問》、《病源》卷十二寒熱厥候均作邪氣因從之而上也。《太素》作邪氣且從之而上。據文義本經邪氣下似脱因字,明抄本固爲因之誤字。

〔7〕所中 《素問》作氣因於中,與本經原校同。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氣因於中作所中。《太素》作氣居於中。所,指事之詞。中,傷也。此指邪氣所傷。

曰:熱厥何如〔1〕?曰:酒入於胃,則絡脉滿而經脉虚〔2〕,脾主爲胃行其津液者也,陰氣虚則陽氣入,陽氣入則胃不和,胃不和則精氣竭,精氣竭則不榮其四肢。此人必數醉若飽以〔3〕入房,氣聚於脾中不〔4〕得散,酒氣與谷氣相薄〔5〕,熱遍於身,内熱而溺赤。夫酒氣盛而慓悍,腎氣日〔6〕衰,陽氣獨盛〔7〕,故手足爲之熱〔8〕。

〔1〕熱厥何如 此下《素問》有而然也三字。

〔2〕酒入於胃,則絡脉滿而經脉虚 《太素》注:酒爲熱液,故人之醉,酒先入并胳脉之中,故經脉虚也。

〔3〕以 《太素》、《病源》卷十二寒熱厥候均作已。以與已通。

〔4〕不 《太素》、《病源》卷十二寒熱厥候均作未。不與未義通。

〔5〕薄 《太素》作搏。薄與搏通。此下《素問》有熱盛於中故五字。《太素》有熱於中故四字,故字均連下讀。據文義,疑本經脱熱盛於中故五字。

〔6〕日 《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二寒熱厥候均作有。作日義勝。

〔7〕盛 明抄本、《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二寒熱厥候均作勝,義同。

〔8〕故手足爲之熱 《素問》王冰注:醉飽入房,内亡精氣,中虚熱入,由是腎衰,陽盛陰虚,故熱生於手足也。

曰:厥或令人腹滿,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遠至一日乃知人者,何謂也?曰:陰氣盛於上則下虚,下虚則腹滿〔1〕,腹滿〔2〕《素問》腹滿二字作陽氣盛於上。則下氣重上而邪氣逆,逆則陽氣亂,陽氣亂則不知人矣。

〔1〕腹滿 《素問》、《太素》均作腹脹滿。

〔2〕腹滿 《素問》、《太素》均作陽氣盛於上,與本經原校同。《素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陽氣盛於上五字作腹滿二字,當從《甲乙經》之説,何以言之?别按《甲乙經》云:陽脉下墜,陰脉上爭,發尸厥。焉有陰氣盛於上而又言陽氣盛於上。又按張仲景云:少陰脉不至,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鬲,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退下,熱歸陰股,與陰相動,令身不仁,此爲尸厥。仲景言陽氣退下,則是陽氣不得盛於上,故當從《甲乙經》也。《醫學讀***》卷上《甲乙》之誤:《素問》曰:陰氣盛於上則下虚,下虚則腹脹滿。又曰:陽氣盛於上,則下氣重上,而邪氣逆,逆則陽氣亂,陽氣亂則不知人。此二段乃岐伯分答黄帝問厥或令人腹滿,或令人昏不知人二語之辭。所謂陰氣者,下氣也。下氣而盛於上,則下反無氣矣,無氣則不化,故腹脹滿也。所謂下氣者,即陰氣也。陽氣上盛,則陰氣上奔,陰從陽之義也。邪氣亦即陰氣,以其失正而上奔,即爲邪氣。邪氣既逆,陽氣乃亂。氣治則明,亂則昏,故不知人也。《甲乙經》削陽氣盛於上五字,而增腹滿二字於下虚則腹脹滿之下,則下氣重上之上。林氏云:當從《甲乙》,謂未有陰氣盛於上,而又陽氣盛於上者。二公并未體認分答語辭,故其言如此,殆所謂習而弗察者耶!此説可參。

太陽〔1〕之厥,則腫〔2〕首頭重,足不能行,發爲眩〔3〕仆〔4〕。陽明之厥,則癲疾,欲走呼,腹滿不得臥,面赤而熱,妄見妄言。少陽之厥,則暴聾頰腫而熱,脇痛,〔5〕不可以運。太陰之厥,則腹滿脹,後不利,不欲食,食則嘔不得臥。

少陰之厥,則舌〔6〕乾溺赤,腹滿心痛。厥陰之厥,則少腹腫痛脹,涇溲不利〔7〕,好臥屈膝,陰縮〔8〕,〔9〕内熱。熱盛則寫之,虚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1〕太陽 《素問》、《太素》均作巨陽。

〔2〕則腫 則,《太素》無,腫作踵。《素問》王冰注:腫,或作踵,非。按踵與腫通。《莊子庚桑楚》:擁腫之與居。陸德明釋文:腫,本亦作踵。

〔3〕眩 《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二寒熱厥候均作眴。眴通眩。《莊子田子方》: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陸德明釋文:恂,又作眴,謂眩也。

〔4〕仆 此下明抄本有音付二小字音注。

〔5〕 《太素》作骭。骭義同。《玉篇骨部》:骭,脛也。與胻同。

〔6〕舌 《素問》作口。但王冰注似亦作舌。

〔7〕脹,涇溲不利 《素問》作腹脹涇溲不利。《太素》作溲不利。《病源》卷十二寒熱厥候作脹不利。以本經義勝。

〔8〕縮 此下《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二寒熱厥候、《千金》卷十四第五均有腫字,疑本經脱。

〔9〕 《太素》作脛。

請言解論〔1〕,與天地相應,四時相副〔2〕,人參天地,故可爲解〔3〕。下有漸洳〔4〕,上生蒲葦〔5〕,此所以知氣形之多少也〔6〕。陰陽者,寒暑也,熱則滋雨〔7〕而在上,根莖〔8〕《靈樞》作荄。少汁。人氣在外,皮膚緩,腠理開,血氣減〔9〕,汗〔10〕大泄,皮〔11〕淖澤〔12〕。寒則地動水冰,人氣在中,皮膚緻〔13〕,腠理閉,汗不泄〔14〕,血氣强,皮〔15〕堅濇。當是之時,善行水者,不能往冰〔16〕;善穿〔17〕地者,不能鑿凍;夫善用鍼者,亦不能取四逆〔18〕;血〔19〕脉凝〔20〕結,堅搏〔21〕不往來,亦不〔22〕可即柔。故行水者,必待天温冰釋〔23〕;穿地者,必待凍解,而後地可穿〔24〕。人脉猶是,治厥者,必先熨火以〔25〕調和其經,掌〔26〕與腋,肘與脚〔27〕,項與脊,以調其氣〔28〕,大道〔29〕已通,血脉乃行,後〔30〕視其病,脉淖澤者〔31〕,刺而平之,堅緊者〔32〕,破而決〔33〕之,氣下乃止,此所謂〔34〕解結。

〔1〕解論 《靈樞》、《太素》同,據下文此所謂解結,似爲解結之誤。

〔2〕副 《説文刀部》:副,判也。段玉裁注:凡分而合者,皆謂之副。是副有副合之義。

〔3〕故可爲解 《太素》注:人法天地,故可爲解。人應天地,故請言之。

〔4〕漸洳 猶浸濕也。《漢書東方朔傳》:塗者,漸洳徑也。師古曰:漸洳,浸濕也。《太素》注:漸洳,潤濕之氣也。見葦蒲之茂悴,知漸洳之多少。

〔5〕蒲葦 《太素》此二字互倒。

〔6〕此所以知氣形之多少也 《太素》注:觀人形之强弱,識血氣之盛衰。

〔7〕雨 《太素》無。《靈樞》同本經。

〔8〕根莖 《靈樞》、《太素》作根荄,與本經原校同。《太素》注:春夏,陽而暑也,草木陽氣,滋其枝葉,根莖少汁也。荄,莖也。按莖,《説文艸部》:枝柱也。段玉裁注:依《玉篇》所引,此言艸而兼言木。今本作枝柱,考《字林》作枝主,謂衆枝之主也。指草木之幹而言。荄,《説文艸部》:艸根也。根,《説文木部》:木株也。《徐鍇繫傳》:入土曰根,在上曰株。根莖,指草木之幹而言;根荄,指草木之根而言。故作根荄義勝。楊注訓荄爲莖,似非是。

〔9〕血氣減 原作血氣盛,《靈樞》、《太素》均作血氣減。按作血氣減是,此言汗大泄,當血氣減,與下文汗不泄,血氣强對應,故據改。

〔10〕汗 《靈樞》作汁,《太素》同本經。按作汗是,與下文汗不泄相對。

〔11〕皮 《靈樞》同,《太素》作肉,義勝。

〔12〕淖澤 濕潤也。《素問經絡論》:熱多則淖澤。王冰注:淖,濕也。澤,潤液也。謂微濕潤也。

〔13〕緻 此下明抄本有音致二小字音注。

〔14〕泄 《靈樞》、《太素》作出。

〔15〕皮 《靈樞》、《太素》作肉,義勝。

〔16〕善行水者,不能往冰 《太素》注:水之性流,故謂之往,言水可往而冰不可流。

〔17〕穿 原作窮,《靈樞》、《太素》均作穿。按窮,《説文穴部》:極也。是窮有極盡之義。穿,《説文穴部》:通也。穿有開通義。此言天寒地凍,人難以將凍地鑿開,故以作穿爲是,據改,下同。

〔18〕四逆 《靈樞》、《太素》均作四厥,義同。

〔19〕血 《靈樞》同,《太素》作而。

〔20〕凝 《靈樞》同,《太素》作涘。

〔21〕摶 原作搏,《靈樞》、《太素》同。明抄本作揣,下有音摶二小字音注。按揣、摶古通。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何足控摶。司馬貞索隱:又本作控揣。摶,結聚。《管子内業》:摶氣如神,萬物備存。房玄齡注:摶,謂結聚也。搏,《廣雅釋詁》:擊也。此言因天寒而血脉凝結堅摶,當以作摶爲是,搏爲摶形近而,故據改。

〔22〕不 《靈樞》、《太素》均作未。

〔23〕釋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凍解二字,律以下文句例,此下似脱而後水可行五字。

〔24〕穿地者,必待凍解而後地可穿 《靈樞》、《太素》均作而水可行,地可穿也。

〔25〕火以 《靈樞》、《太素》均無此二字。

〔26〕掌 《靈樞》同,《太素》作常。常與尚通,尚與掌通。《吕氏春秋驕恣》:遽召掌書曰。《新序刺奢》作尚。

〔27〕脚 此下明抄本有音腳二小字音注。

〔28〕以調其氣 《靈樞》、《太素》均作以調之。《類經》卷二十一第三十五注:凡掌、腋、肘、脚、項、脊之間,皆谿谷大節之交會,故當熨之温之。

〔29〕大道 《靈樞》、《太素》均作火氣。按大道是指經脉而言,當以本經爲是。

〔30〕後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然字。

〔31〕脉淖澤者 《類經》卷二十一第三十五注:脉淖澤者,衛氣浮也。

〔32〕堅緊者 《類經》卷二十一第三十五注:堅緊者,邪氣實也。

〔33〕決 《靈樞》、《太素》均作散。決,分泄也。《漢書溝洫志》:治水有決河深川。師古曰:決,分泄也。是作決義勝。

〔34〕所謂 《靈樞》作所謂以,《太素》作所以。

用鍼之類〔1〕,在於調氣〔2〕,氣積於胃,以通營衛,各行其道〔3〕。宗氣留積在海〔4〕,其下者注於氣街〔5〕,上行者注於息道〔6〕。故厥在〔7〕足,宗氣不下〔8〕,脉中之血,凝而留止〔9〕,弗之火調,鍼弗能取〔10〕。用鍼者,必先察其經絡之虚實,切而〔11〕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12〕動者,乃後取〔13〕而下之。六經調者,謂之不病〔14〕,雖〔15〕病,謂之自已。一經上實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絡盛加於大經〔16〕,令之〔17〕不通,视而寫之,通而決之〔18〕,是所謂解結者也〔19〕。上寒下熱,先刺其項太陽,久留之〔20〕,已刺〔21〕則火〔22〕熨項與肩胛〔23〕,令熱下合〔24〕一本作冷。乃止〔25〕,所〔26〕謂推而上之者也。上熱下寒,視其虚脉而陷下〔27〕於經絡者取之,氣下而〔28〕止,所〔29〕謂引而下之者也〔30〕。

〔1〕類 法也。《方言》卷七:類,法也。

〔2〕在於調氣 《太素》注:氣之不調則病,故療病者在於調氣也。

〔3〕氣積於胃,以通營衛,各行其道 《太素》注:胃受水穀,以生於氣,故水穀之氣積於此也。衛氣起於胃之(按當是上口二字),營氣起於胃之内口,營行脉中,衛行脉外,今用鍼調於胃氣,通於營衛,使各行其道也。

〔4〕宗氣留積在海 《靈樞》、《太素》均作宗氣留於海。詳在,於義雖通,然據《靈樞》、《太素》及此下文例,當以作於爲勝。楊上善注:穀入於胃,其氣清者上注於肺,濁者下流於胃,胃之氣上出於口,以爲噫氣,肺之宗氣留氣海,乃胸間動氣也。

〔5〕其下者注於氣街 《太素》注:動氣下者,注於氣街,生肺脉者也。

〔6〕上行者注於息道 《靈樞》、《太素》均作其上者走於息道。楊上善注:肺之清氣積於海者,走於息道,以爲呼吸也。按一呼一吸,謂之一息,是息道者,呼吸之道路也。

〔7〕在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於字。疑衍。

〔8〕宗氣不下 《太素》注:胸之動氣,不循脉行下至於足。

〔9〕凝而留止 《靈樞》同,《太素》作涘而止。

〔10〕鍼弗能取 《靈樞》、《太素》均作弗能取之。

〔11〕而 《靈樞》同。《太素》作如。如與而通。

〔12〕應 《靈樞》同。《太素》作變。應,言脉應乎而動;變,言脉之變動,兩義均通。

〔13〕取 此下《靈樞》有之字,疑衍。

〔14〕六經調者,謂之不病 《太素》注:三陽三陰六經相得,不可有病。

〔15〕雖 此下明抄本有已字。

〔16〕此必有横絡盛加於大經 《太素》注:大經隨身上下,故爲從也;胳脉傍引,故爲横也。正經上實下虚者,必是横胳受邪,盛加大經以爲病者。

〔17〕之 明抄本作人。

〔18〕通而決之 《靈樞》、《太素》均無此四字。

〔19〕是所謂解結者也 《靈樞》作此所謂解結也。《太素》作此所謂解結者也。

〔20〕久留之 《太素》注:久留鍼者,推别熱而使之上也。

〔21〕刺 《太素》無。

〔22〕火 《靈樞》、《太素》均無。

〔23〕胛 原作脾,形近而誤,據明抄本、《靈樞》、《太素》改。

〔24〕合 《靈樞》、《太素》同。《千金》卷十四第五作冷,與本經原校同。

〔25〕令熱下合乃止 《太素》注:熱既聚於肩項,須令和之,故熨使下也。

〔26〕所 此上《靈樞》有此字。

〔27〕下 《靈樞》作之。《太素》同本經。

〔28〕而 《靈樞》、《太素》均作乃。

〔29〕所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此字。

〔30〕引而下之者也 《太素》注:腰以上熱,腰以下冷,視腰以下有虚脉陷於餘經及胳者,久留鍼使氣下乃止,故曰引而下之者也。

刺熱厥者,留鍼反爲寒;刺寒厥者〔1〕,留鍼反爲熱。刺熱厥者,二陰一陽;刺寒厥者,二陽一陰〔2〕。所謂二陰者,二刺陰〔3〕;所謂〔4〕二〔5〕陽者,二刺陽〔6〕。

〔1〕留鍼反爲寒,刺寒厥者 此九字原脱,據《靈樞》、《太素》補。《類經》卷二十二第五十注:《厥諭》曰:陽氣衰於下,則爲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爲熱厥。凡刺熱厥者,久留其鍼則熱氣去,故可反爲寒。刺寒厥者,久留其鍼則寒氣去,故可反爲熱。

〔2〕二陽一陰 原作一陰二陽,據《靈樞》、《太素》、《千金》卷十四第五及文義改。《類經》卷二十二第五十注:二刺陰一刺陽者,謂補其陰經二次,寫其陽經一次,則陰氣盛而陽邪退,故可以治熱厥。其二陽一陰者,亦猶是也,故可以治寒厥。

〔3〕陰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也字。

〔4〕所謂 《靈樞》、《太素》均無此二字。

〔5〕二 《靈樞》、《太素》均作一。《千金》卷十四第五同本經。據上文刺寒厥者,二陽一陰,則以本經爲是。下二字同此例。

〔6〕陽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也字。

熱厥取太陰、少陽〔1〕;寒厥取陽明、少陰於足,留之〔2〕。

〔1〕熱厥取太陰、少陽 《靈樞》作熱厥取足太陰、少陽,皆留之。《太素》作熱厥取足太陰、少陽。《類經》卷二十二第五十注:熱厥者,陽邪有餘,陰氣不足也,故當取足太陰而補之,足少陽而寫之。

〔2〕寒厥取陽明、少陰於足,留之 《太素》同。《靈樞》作寒厥取足陽明、少陰於足,皆留之。《類經》卷二十二第五十注:寒厥者,陰邪有餘,陽氣不足也,故當取足陽明而補之,足少陰而寫之。補者,補脾胃二經以實四肢;寫者,寫水火二經以泄邪氣。然必皆久留其鍼,則寫者可去,補者乃至矣。

厥,胸滿面腫者,唇漯漯然〔1〕,暴言難,甚則不能言,取足陽明。

〔1〕唇漯漯然 原作肩中熱,《靈樞》作唇漯漯然,《太素》作唇思思然。按足陽明胃脉挾口環唇,不循行於肩胛,故當以《靈樞》爲是,據改。漯,取聲於累,亦義存乎聲也,累有積聚之義。《文選木華海賦》:濆淪而滀漯。李善注:滀漯,攢聚貌。攢聚猶聚集,故《類經》卷二十二第五十注:唇漯漯,腫起貌。此言唇腫若積聚貌。

厥氣走喉而不能〔1〕言,手足微滿〔2〕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陰〔3〕。

〔1〕能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

〔2〕微滿 《靈樞》、《太素》均無此二字。

〔3〕取足少陰 《太素》注:手足清者,手少陰與足少陰通,故手足冷,取足少陰輸療主病者也。

厥而腹膨膨〔1〕多寒氣,腹中〔2〕音最,《九墟》作榮〔3〕。便溲難,取足太陰〔4〕。

〔1〕膨膨 《靈樞》、《太素》均作嚮嚮。按嚮,聲也,嚮嚮,爲腹膨脹有聲。膨,《廣韻庚韻》:脹貌。膨膨,指腹部脹滿。兩義並通。

〔2〕 原作,《靈樞》作,《太素》作滎滎。按字書有而無字。,《改併四聲篇海》引《併了部頭》:子芮切,與原校音最相近,故據改。《太素》與本經原校引《九墟》作榮音近。,水聲也。《玉篇水部》:,水聲也。《廣韻屋韻》作胡谷切。詳該文作、作滎或榮、作,皆取義於聲。本作何字,難詳,而其狀腹中聲嚮則當是。

〔3〕《九墟》作榮 今本《靈樞》作。

〔4〕取足太陰 《太素》注:腹脹多寒,便溲不利,皆是足太陰脉所爲,故取之也。

厥逆爲病,足暴清〔1〕,胸中若將裂〔2〕,腹腸若以刀切之〔3〕,而不食〔4〕,脉大小〔5〕皆濇〔6〕,暖〔7〕取足少陰,清取足陽明,清則補之,温則寫之。

〔1〕清 《靈樞》同,《太素》作凊,下同。凊與清通。

〔2〕胸中若將裂 《靈樞》作胸若將裂,《太素》作胸若將别。按裂、别義近。裂,《莊子天下》:道術將爲天下裂。郭象注:裂,分離也。别,《説文冎部》:分解也。

〔3〕腹腸若以刀切之 以,明抄本作似。《靈樞》作腸若以刀切之。《太素》作腹若將以刃切之。切,《廣雅釋詁》:割也。

〔4〕而不食 《靈樞》、《太素》均作煩而不能食。《靈樞識》:簡按:胸若將裂,腸若以刀切之,乃脹之甚故也,《甲乙》爲是。

〔5〕小 原無,據《靈樞》、《太素》補。

〔6〕濇 《靈樞》同,《太素》作清,非是。

〔7〕暖 原作緩,《太素》同,《靈樞》作暖。作暖是,始與下文言温義合,故據改。

厥逆腹滿脹〔1〕,腸鳴,胸滿不得息,取之下胸二肋間〔2〕,欬〔3〕而動應〔4〕手者,與背俞以指〔5〕按之立快。

〔1〕滿脹 《太素》同,《靈樞》作脹滿。

〔2〕二肋間 原作三肋間。明抄本作二肋間,《靈樞》作二脇間,《太素》作二肋。據明抄本改。《類經》卷二十二第五十注:蓋即足厥陰之章門、期門。

〔3〕欬 此下明抄本有音凱二小字音注。

〔4〕應 《靈樞》、《太素》均無。

〔5〕指 《太素》同,《靈樞》作手。

足厥喘逆,足下清至膝,湧泉主之。

太陽中風感於寒濕發痙第四

(按:痙,原作痓,據正文改)  本篇自熱病而痙者至齒噤齘,見《靈樞熱病》、《太素熱病説》。自張仲景曰至欲作剛痙,見《金匱要略方論痙濕暍病脉證第二》。自風痙身反折至三毛上及血絡出血,見《靈樞熱病》、《太素》卷二十風痙、癃洩。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了痙病的病因、辨証與治療原則;痙病不同兼證的腧穴主治。故以此名篇。

熱病〔1〕而痙〔2〕者〔3〕,腰反〔4〕折,瘈瘲,齒噤齘〔5〕。

〔1〕病 《靈樞》、《太素》均無。

〔2〕痙 原作痓,此下明抄本有音翅二小字音注。《太素》同,《靈樞》作痙。按痓爲痙之别字致誤,故據改。

〔3〕者 此下《靈樞》有死字,《太素》有死,熱而痓者五字。

〔4〕反 《靈樞》、《太素》均無。

〔5〕齘 原作齗。據《靈樞》、《太素》改。《説文齒部》:齘,齒相切也。

張仲景曰:太陽病,其證備,其〔1〕身體强然〔2〕,脉反沈遲者,此爲痙〔3〕。夫〔4〕痙脉來〔5〕,按之築築而弦〔6〕,直上下行。剛〔7〕痙爲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脚攣急,其人必齘齒。病〔8〕發熱,脉沈細〔9〕爲痙〔10〕。痙家其脉伏堅,直上下。太陽病,發熱無汗,惡寒〔11〕,此爲〔12〕剛痙。太陽病,發熱汗出,不惡寒〔13〕,此爲〔14〕柔痙。太陽中濕病痙,其脉沈與筋平。太陽病,無汗,小便少〔15〕,氣上衝胸,口噤不能〔16〕語,欲作剛痙〔17〕。然剛痙太陽中風感於寒濕者也,其脉往來進退,以沈遲細異於傷寒熱病,其治不宜發汗,鍼灸爲嘉,治之以藥者,可服葛根湯。

〔1〕其 《金匱》第二、《脈經》卷八第二均無,疑衍。

〔2〕然 《傷寒明理論》第十二:,音殊。,引頸之貌。,短羽鳥也。短羽之鳥,不能飛騰,動則先引其頭爾,項背强者,動亦如之。按成注不知何據,且亦難証象,疑非是。然,拘緊貌,詳見卷七第一中注。

〔3〕痙 原作痓,此下明抄本有音翅二小字音注。據《金匱》第二原校及《金匱玉函經》第一、《脈經》卷八第二原校改。後諸痓字,均仿此例,逕改。

〔4〕夫 《脈經》卷八第二、《金匱玉函經》第二均無,《金匱》第二與本經同。

〔5〕來 《金匱》第二無,《脈經》卷八第二、《金匱玉函經》第二均與本經同。

〔6〕築築而弦 《脈經》卷八第二、《金匱玉函經》第二均與本經同。《金匱》第二作緊如弦。校云:一作築築而弦。按築,堅實也。《釋名釋言語》:築,堅實稱也。蘇輿曰:《説文》:築,檮也。凡築務堅實,故云。緊,亦有堅彊義。如《管子問》:戈之緊。尹知章注:緊,謂其堅彊者。而與如通。故兩文異而義同。

〔7〕剛 《脈經》卷八第二、《金匱玉函經》第二均同。《金匱》第二無。校云:一本痓字上有剛字。據文義當有剛字。

〔8〕病 此上《金匱》第二、《脈經》卷八第二均有太陽二字。又明抄本自此以下各條均冠有又曰二字。

〔9〕脉沈細 《金匱》第二作脉沈而細者。《脈經》卷八第二作其脉沈而細者。

〔10〕爲痙 《金匱》第二作名曰痓,爲難治。

〔11〕惡寒 此上《金匱》第二有反字,《脈經》卷八第二、《千金翼》卷九第一、《注解傷寒論辨痓濕暍脉証第四》、《金匱玉函經》第二均有而反二字,疑本經脱。

〔12〕此爲 《金匱》第二、《注解傷寒論辨痓濕暍脉証第四》均作名曰。《脈經》卷八第二作名。《千金翼》卷九第一、《金匱玉函經》第二均作是爲,義同。

〔13〕不惡寒 《金匱》第二、《金匱玉函經》第二、《千金翼》卷九第一均作而不惡寒。《脈經》卷八第二作而不惡寒者。《注解傷寒論辨痓濕暍脉証第四》作不惡寒者。又《脈經》、《千金翼》此條下均有一云惡寒四小字注文。

〔14〕此爲 《金匱》第二、《注解傷寒論辨痓濕暍脉証第四》均作名曰。《脈經》卷八第二作名。《千金翼》卷九第一、《金匱玉函經》第二均作是爲,義同。

〔15〕小便少 《金匱》第二、《金匱玉函經》第二、《脈經》卷八第二均作而小便反少。

〔16〕能 《金匱》第二、《金匱玉函經》第二、《脈經》卷八第二均作得。

〔17〕剛痙 此下《金匱》第二、《金匱玉函經》第二、《脈經》卷八第二均有葛根湯主之五字。

按:

本節摘録了《金匱要略方論》中有關痙病之脉証,剛痙、柔痙之鑒别,及剛痙的成因與治療等條文。在仲景書中,内容與本經有關者甚多,如瘧疾、欬嗽、婦人病、小兒病等。由於皇甫謐自序明言本經内容係取自《素問》、《鍼經》及《明堂孔穴鍼灸治要》三書,故在本經其他篇中,對仲景書的有關文字,概未摘録,獨此引仲景治痙方証,於體例不合,疑爲後人所加。

風痙〔1〕身反折,先取足〔2〕太陽及膕中〔3〕及血絡出血〔4〕。痙〔5〕中有寒,取三里。痙〔6〕,取之陰蹻及三毛上,及血絡出血。

〔1〕痙 原作痓,《太素》同,據《靈樞》改。

〔2〕足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

〔3〕及膕中 《太素》注:取其脉所生輸穴及膕中正經。

〔4〕出血 此下明抄本有《靈樞》云連下文者爲一條,無出血痓字十五小字校語。今本《太素》與此校語文同。《靈樞》與本經同。

〔5〕痙 《靈樞》、《太素》均無。

〔6〕痙 《靈樞》、《太素》均作癃。按陰蹻脉之所生爲照海,三毛上爲大敦,詳《外臺》卷三十九此穴主治,既言癃淋,亦言痓(痙)。然《靈樞》本文,此前爲風痙病,則此亦當爲痙病,故作爲主治之主証,當以本經爲是。

痙取會、百會及天柱、鬲俞、上關、光明主之。痙,目不眴〔1〕,刺腦户。痙,脊强反折,瘈瘲,癲疾,頭重〔2〕,五處主之。痙,互引善驚,天衝〔3〕主之。痙,反折,心痛,形〔4〕氣短,尻清〔5〕,小便黄閉,長强主之。痙,脊强互引,惡風,時振慄〔6〕,喉痺,大氣滿,喘,胸中鬱鬱,身〔7〕熱,目〔8〕,項强〔9〕,寒熱,僵仆,不能久立,煩滿裏急,身不安席,大杼〔10〕主之。痙,筋痛急,互引〔11〕,肝俞主之。熱痙,脾俞〔12〕及腎俞主之。

〔1〕眴(shn舜) 動目。《漢書項籍傳》:梁眴項籍曰:可行矣。顔師古注:眴,動目也。

〔2〕重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五處有寒熱二字。

〔3〕天衝 原作太衝,據《外臺》卷三十九天衝、《醫學綱目》卷十一痓引本經及本經取穴體例改。

〔4〕形 《外臺》卷三十九長强無,疑衍。

〔5〕尻(zh直)清 原作尻濇,《外臺》卷三十九長强無此三字。案尻濇義費解,《醫心方》卷二第一作尻清,,《廣韻職韻》:肥腸。肥腸即腓腸。《太素經脉》楊上善注:肛謂白。督脉繞纂後,别繞臀,不下行於腨部,當以楊注爲是。形近而誤。尻清,是謂尻至肛部清冷,與上下文義合,故據改。

〔6〕互引,惡風,時振慄 《外臺》卷三十九長强無此七字。

〔7〕身 原作氣,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大杼改。

〔8〕目 目,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大杼補。下明抄本有音荒二小字音注。

〔9〕强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長强有急字。

〔10〕大杼 原作大椎,《外臺》卷三十九大杼、《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大杼,與本經取穴體例合,故據改。

〔11〕筋痛急,互引 此下明抄本有《千金》作手字五小字校文。今本《千金》卷三十第三作筋急手相引,《外臺》卷三十九肝俞作筋痛急互相引。當以本經義勝。

〔12〕俞 此下明抄本有音舒二小字音注。

熱痙互引,汗不出,反折,尻臀〔1〕内痛,似癉〔2〕瘧狀,膀胱俞主之。痙,反折互引,腹脹腋攣,背中怏怏〔3〕,引脇痛,内引心,中膂俞〔4〕主之。又〔5〕從項而〔6〕數脊〔7〕椎,俠脊膂而痛〔8〕,按之應手者,刺之〔9〕三痏〔10〕立已。痙,互引身熱,譩譆〔11〕主之。痙,反目憎風〔12〕,刺絲竹空〔13〕。痙,互引,唇吻强,兑端主之。痙,煩滿,齗〔14〕交主之。痙,口噤,互引,口乾,小便赤黄,或時不禁,承漿主之。痙〔15〕,口噤,大迎主之。痙,不能言,翳風主之。痙,先取太谿,後取太倉之原〔16〕主之。

〔1〕臀 原作臂,形近而誤,據《外臺》卷三十九膀胱俞改。

〔2〕癉 原作痺,形近而誤,據《外臺》卷三十九膀胱俞改。

〔3〕怏怏(ynɡ ynɡ樣樣) 《説文心部》:怏,不服,懟也。怏怏,因不平或不滿而鬱鬱不樂。如《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此可引申爲背部有鬱閉不舒感。

〔4〕中膂俞 原作中膂内肺俞,明抄本同。《外臺》卷三十九中膂内俞、《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中膂内輸。按本條証治與肺俞無關,肺字顯屬衍文。膂,或寫作膐,抄寫又誤析爲旅肉二字,肉又訛爲内,因成中膂内俞。但本經卷三第八、《千金》卷二十九第一及卷三十第四均名中膂俞。故此處之内肺二字,當爲衍文,因删。

〔5〕又 此下原有刺陽明三字,與上下文義不屬,據《外臺》卷三十九中膂内俞删。

〔6〕而 《外臺》卷三十九中膂内俞作始。

〔7〕脊 原作背,據《外臺》卷三十九中膂内俞改。

〔8〕俠脊膂而痛 《外臺》卷三十九中膂内俞作俠脊如痛,義同。

〔9〕者刺之 《外臺》卷三十九中膂内俞作灸。又此下原有尺澤二字,此証主治與尺澤無涉,且《外臺》卷三十九中膂内俞亦無此二字,故删。

〔10〕三痏 此下明抄本有音悔,又有四小字音注。《外臺》卷三十九中膂内俞無此二字。

〔11〕譩譆 此上原有然谷二字,詳《外臺》卷三十九然谷穴無此主治,據删。

〔12〕風 此下《千金》卷三十第一、《醫心方》卷二第一均有寒字。

〔13〕刺絲竹空 此下原有主之二字,與本經取穴體例不合,故删。

〔14〕齗 此下明抄本有音銀二小字音注。

〔15〕痙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大迎有悸字。

〔16〕太倉之原 指足陽明胃經之原穴衝陽。

痙,脊强裏急〔1〕,腹中拘〔2〕痛,水分主之。痙,脊强,口不〔3〕開,多唾,大便難,石關主之。痙,脊强〔4〕反折,京門主之。痙,腹大堅,不得息,期門主之。痙,上氣,魚際主之。痙,互引,腕骨主之。熱病汗不出,善嘔苦。痙,身反折,口噤,善鼓頷,腰痛不可以顧,顧而有似拔者,善悲。上下取之出血,見血立已。痙,身反折,口噤,喉痺不能言,三里主之。痙,驚,互引,脚如結,腨〔5〕如裂,朿骨主之。痙,目反白多,鼻不通利,涕黄,便血〔6〕,京骨主之。痙,脊强,頭眩痛〔7〕,脚如結,腨如裂,崑崙主之。痙,反〔8〕折,飛揚主之。

〔1〕急 原作緊,據《外臺》卷三十九水分、《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2〕拘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水分、《千金》卷三十第二均有急字。

〔3〕不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石關有可字。

〔4〕强 《外臺》卷三十九京門無。

〔5〕腨 此下明抄本有音喘,又音善五小字音注。

〔6〕便血 原作更衣,原校云:一本作便去血,按行文常例,去字衍。《外臺》卷三十九京骨作便血,與原校合,故據改,並删原校。

〔7〕頭眩痛 原作項眩通,義難通,據《外臺》卷三十九崑崙改。

〔8〕反 原作互,據《外臺》卷三十九飛揚改。

按:

本篇所論痙病,原篇名及正文均作痓,今據有關文獻均改作痙。詳痙、痓二字古醫籍如《内經》、《傷寒》、《金匱》等不同傳本及傳文,混用已久,有此作痓而彼作痙,彼作痓而此作痙者,或一篇之中前後互異者,不勝枚舉。因而,關於痙、痓二字的正誤問題,歷來爲學者所關注,且所見不一。如金人成無己《注解傷寒論》第四注云:痓,當作痙,傳寫之誤也。痓者,惡也,非强也。《内經》曰:肺移熱於腎,傳爲柔痓,柔爲筋柔而無力,痙爲骨痙而不隨。(按上文見《素問氣厥論》並王冰注。今均作痓。)痙者,强也。《千金》以强直爲痙。經曰:頸項强急,口噤,背反張者,痙。即是觀之,痓爲痙字明矣。南宋郭雍《傷寒補亡論》卷十七則稱:蓋二字之誤,固多有之,在漢晉之書中,有當爲痓者,亦有當爲痙者,方知痓痙必竟二事。蓋痓者病名,如曰中風、傷寒之類也;痙者証名,如曰結胸、痞氣之類也。如此言痓濕暍三病,則痓是病名,不可作痙也。倉公當歸湯方云:主賊風口噤角弓反張(按見《千金》卷八第七)。痙者則是痓病中之一証之名,不可作痙也。清人莫枚士《經言釋痓痙》則云:《玉篇》痓,充至切,惡也。痙,渠并切,風强病。二字義别。《素問》氣厥、五常政等篇,及《傷寒》舊本痙皆作痓。許叔微《百证歌》以爲名異實同,而字仍作痓,不改。成無己注《傷寒》,則直云痓字誤,亦不改。今本作痙,傳寫者之故。近代但知痙,無有能知痓者。泉案作痓爲是。古人列病,恒重乎証。痓乃痙之總號,痙乃痓之一端。若郭、莫二公之論,言似公允,然失之於考,難以爲據。詳《素問厥論》之痓,林億等已言全元起本痓作痙,而《傷寒論》、《金匱要略》及《脈經》中痓字,林億等亦指出别本有作痙者,有《金匱玉函經》文全作痙亦可証。痙字《説文疒部》釋爲彊急,痓字,《説文》無,亦不見於經史别書,在南北朝時成書之《廣雅》與《玉篇》始收此字,均訓惡也。此似可説明,此字爲後出者,且二書之釋,亦不言爲病名或証名。又有近年出土古醫書,如馬王堆古醫書《五十二病方》中有傷痙一類病,條文中雖有以頸、脛二字相假之不同,然均取巠聲之字則同。另有嬰兒索痙一病,亦作痙,其証候與今存古醫籍所言亦同,又《武威漢代醫簡》中亦有痙(痙)字,是亦可証古以是類病爲痙不爲痓。又詳在未有印刷之前,古醫籍盡爲傳抄存世,傳抄書寫,多行别字,見於古碑字如經、涇等字之巠旁,可寫成、等,甚至如唐武懷亮墓誌,竟將涇寫成洷,則巠竟成爲至,全似至字。是亦可証,痙之作痓,乃書寫别字。據上述諸証,病証之當作痙字爲是。故本篇中諸痓字,爲避免别生岐義,盡改作痙。

陰陽相移發三瘧第五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衛氣應乃作,見《素問瘧論》、《太素瘧解》。自瘧先寒而後熱至故名曰癉瘧,見《素問瘧論》、《太素三瘧》。自瘧脉滿大急至《素問》刺足少陽,見《素問刺瘧》、《太素刺瘧節度》。自温瘧汗不出至刺諸陰之井無出血間日一刺,見《素問刺瘧》、《太素十二瘧》。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由陰陽上下交争,虚實更作,陰陽相移,所發之瘧疾,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有:瘧疾的日作、時發及日晏、日早的病機;寒瘧、温瘧、癉瘧的病因、病機及辨証;六經瘧、五臟瘧的証狀及刺法,各種瘧疾之腧穴主治。

黄帝問曰:夫瘧疾〔1〕皆生於風,其以日作,以時發者〔2〕,何也?岐伯對曰:瘧之始發〔3〕,先起於毫〔4〕毛,欠伸〔5〕乃作,寒慄鼓頷〔6〕,腰脊俱〔7〕痛,寒去則内外〔8〕俱〔9〕熱,頭痛如破,渴欲飲水〔10〕。

〔1〕瘧疾 《素問》作痎瘧,《太素》作瘧。與痎同,《左傳昭二十年》:齊候疥遂痁。杜預注:痁,瘧疾。孔穎達疏:痎,二日一發瘧。今人瘧有二日一發,亦有頻日發者,俗人仍呼二日一發久不差者爲痎瘧。陸德明釋文:痎或作。《太素》注:痎者,有云二日一發名瘧,此經但夏傷於暑至秋爲病,或云瘧,或但云瘧,不必日發間日以定也。是瘧與瘧疾義同,故馬蒔注云:痎瘧者,瘧之總稱也。

〔2〕其以日作,以時發者 者,明抄本無。《素問》作其蓄作有時者,《太素》同《素問》,惟無者字。

〔3〕發 此下《素問》有也字。

〔4〕毫 《太素》作豪。豪與毫通。

〔5〕欠伸 《素問》、《太素》均作伸欠,義同。《類經》卷十六第四十八注:伸者,伸其四體,邪動於經也;欠,呵欠也,陰陽争引而然。

〔6〕寒慄鼓頷 寒慄,《太素》二字重,頷作頜。《素問》王冰注:慄謂戰慄,鼓謂掀動。

〔7〕俱 《太素》無。

〔8〕内外 《太素》互倒。

〔9〕俱 《素問》、《太素》均作皆。

〔10〕頭痛如破,渴欲飲水 《素問》作頭痛如破,渴欲冷飲。《太素》作頭如破,渴欲飲。若據楊注,似仍有水字。《病源》卷十一痎瘧候作頭痛而渴欲飲。

曰:何氣使然〔1〕?曰:陰陽上下交争〔2〕,虚實更作,陰陽相移也。陽并於陰,則陰實而陽明虚〔3〕;陽明虚則寒慄鼓頷也,太陽〔4〕虚則腰背〔5〕頭項痛,三陽俱虚則〔6〕陰氣勝,一作二陰。陰氣勝則骨寒而痛〔7〕,寒生於内,故中外皆寒。陽勝則外熱,陰虚則内熱,内外〔8〕皆熱,則喘渴〔9〕,故欲冷飲〔10〕。此皆〔11〕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12〕於皮膚之内,腸胃之外,此營〔13〕氣之所舍也〔14〕,令人汗出空疏〔15〕,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得浴〔16〕,水氣舍於皮膚之内,與衛氣并居,衛氣者,晝行於陽〔17〕,夜行於陰〔18〕,此氣得陽而外〔19〕出,得陰而内〔20〕薄,内外相薄〔21〕,是以日作〔22〕。

〔1〕然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願問其道四字。

〔2〕陰陽上下交争 《素問》王冰注:陽氣者下行極而上,陰氣者上行極而下,故曰陰陽上下交争也。

〔3〕陽并於陰,則陰實而陽明虚 原作陽并於陰,則陽實而陰虚,明抄本、《太素》均作陽并於陰,則陰實而陽明虚,《素問》同《太素》,惟陽明虚作陽虚。按作陰實而陽明虚是,始與下文陽明虚對應,故據改。

〔4〕太陽 《素問》、《太素》均作巨陽,義同。

〔5〕背 《素問》同,《太素》作脊。

〔6〕則 《太素》無,《素問》與本經同。

〔7〕陰氣勝則骨寒而痛 《類經》卷十六第四十八注:陰盛則陽氣不行,血脉凝滯,故骨寒而痛。《終始篇》曰:病痛者陰也。

〔8〕内外 《素問》、《太素》均互倒。

〔9〕喘渴 《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一痎瘧候均作喘而渴。

〔10〕故欲冷飲 此下《素問》有也字。《太素》、《病源》卷十一痎瘧候均作欲飲二字,連上句讀。

〔11〕皆 《素問》與本經同。《太素》、《病源》卷十一痎瘧候無。

〔12〕藏 此下明抄本有之字,疑衍。

〔13〕營 《太素》同,《素問》作榮,營、榮互通。

〔14〕此營氣之所舍也 《素問》王冰注:腸胃之外,榮氣所主,故云榮氣所舍也。舍,猶居也。《太素》注:皮膚之内,腸胃之外,脉中營氣,是邪之舍也。楊注似是。

〔15〕令人汗出空疏 《素問》作此令人汗空疏,新校正云:全元起本作汗出空疏。《甲乙》、《太素》并同。今本《太素》與本經同,惟令前有此字。《病源》卷十一瘧病候作此令汗出空疏。當以本經爲是。

〔16〕得浴 《素問》作及得之以浴,《太素》與《素問》同,惟及作乃。《病源》卷十一瘧病候作乃得之及以浴。據上下文義,似《素問》義勝。

〔17〕晝行於陽 明抄本、《素問》均作晝日行於陽。《太素》、《病源》卷十一瘧病候均作晝日行陽。

〔18〕夜行於陰 《素問》同。《太素》、《病源》卷十一瘧病候均無此四字,當以本經爲是。

〔19〕外 《太素》無。

〔20〕内 原作外,明抄本、《素問》、《太素》均作内,與上下文義合,故據改。

〔21〕内外相薄 《素問》同,《太素》、《病源》卷十一瘧病候均無此四字。

〔22〕是以日作 《太素》注:邪舍營氣之中,令人汗出,開其腠理,因得秋氣,復藏皮膚之内,與衛氣居。衛晝行於陽,夜行於陰,邪氣與衛俱行,以日日而作也。

曰:其間日〔1〕而作者,何也?曰:其氣之舍深〔2〕,内薄於陰,陽氣獨發,陰邪内著,陰與陽争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3〕。

〔1〕間日 《素問》王冰注:間日,謂隔日。

〔2〕深 《素問》同,《太素》作寫。

〔3〕是以間日而作 《太素》注:其邪氣因衛入内,内薄於陰,共陽交争,不得日日與衛外出之陽,故間日而作也。

曰:其作日晏,與其日早〔1〕,何氣使然?曰:邪氣客於風府,循膂〔2〕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大〔3〕會於風府,其明日日〔4〕下一節〔5〕,故其作也晏〔6〕。此先〔7〕客於脊背〔8〕,每至於風府〔9〕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10〕,以此〔11〕日作稍益晏也。其出於風府〔12〕,日下一節〔13〕,二十一日〔14〕,下至骶骨〔15〕,二十二日〔16〕,入於脊内,注於太衝之脉〔17〕。《素問》二十一作二十五,二十二作二十六,太衝作伏膂。其氣上行〔18〕九日,出於缺盆之中〔19〕,其氣日高,故作日益早〔20〕。其間日發者〔21〕,由邪氣〔22〕内薄於〔23〕五藏,横連募原〔24〕,其道遠,其〔25〕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26〕氣俱行,不能偕出〔27〕,故間日乃作〔28〕。

〔1〕早 此下《素問》有者字。《太素》作蚤,蚤與早通。《漢書文帝紀》:有司請蚤建太子。顔師古注:蚤,古以爲早晚字也。

〔2〕膂 《素問》同,《太素》作。按膂古作吕,《説文吕部》:吕,骨也。膂,篆文吕。

〔3〕大 此上《病源》卷十一瘧病候有常字。

〔4〕日 《病源》卷十一瘧病候無。

〔5〕節 《素問》王冰注:節,謂脊骨之節。

〔6〕故其作也晏 《類經》卷四十六第四十八注:若邪氣客於風府,必循膂而下,其氣漸深則日下一節,自陽就陰,其會漸遲,故其作漸晏也。晏,晚也。《論語子路》:何晏也。邢昺疏:晏,晚也。

〔7〕先 原作皆,據《素問》、《太素》改。

〔8〕背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也字。

〔9〕也晏,此先客於脊背,每至於風府 《病源》卷十一瘧病候無此十三字。

〔10〕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 《太素》作開則邪入,邪入則病作。

〔11〕以此 《太素》互倒,《病源》卷十一瘧病候作此所以。

〔12〕其出於風府 《病源》卷十一瘧病候作衛氣之行風府。

〔13〕節 《素問》同,《太素》作椎。

〔14〕二十一日 《太素》同,《素問》作二十五日。

〔15〕骶骨 《病源》卷十一瘧病候作尾骶。義同。

〔16〕二十二日 《太素》同,《素問》作二十六日。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二十五日作二十一日,二十六日作二十二日,《甲乙經》、《太素》并同。《素問經註節解》注:脊骨本二十一節,日下一節,止應二十二日,下至骶骨止應二十三日,而王本各多三日者,蓋連項骨三節而言也。全元起及《甲乙》、《太素》并作二十一、二十二日,是止照脊骨本數而言,其實初非有異也。以脊骨二十一節計,當以本經爲是。

〔17〕注於太衝之脉 《素問》作注於伏膂之脉,《靈樞歲露論》作注於伏衝之脉,《太素》作注之脉,《病源》卷十一瘧病候作注於伏衝。按伏衝、太衝在古醫籍中常互用,如《素問上古天真論》:太衝脉盛。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注本及《太素》、《甲乙經》俱作伏衝。但今本本經卷六第二仍作太衝、注云:一作伏衝。伏膂之脉,《素問吴註》注:伏膂之脉,伏行夾脊膂間之脉,蓋衝脉之上行者也。故此之太衝之脉、伏膂之脉、伏衝之脉、注之脉,文雖異所指則同,均言衝脉之循脊裏上行之脉。

〔18〕其氣上行 《病源》卷十一瘧病候作伏衝脉其行。

〔19〕出於缺盆之中 《素問識》:簡按缺盆,非陽明胃經之缺盆。《骨度篇》云: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以下,至,長九寸。《骨空論》云: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本輸篇》云: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俱非胃經之缺盆,乃指任脉天突穴而言耳。

〔20〕故作日益早 此下《素問》有也字。作,《太素》無。《病源》卷十一瘧病候作故其病稍早發。

〔21〕其間日發者 《素問》同,《太素》無此五字。《素問直解》將此以下四十二字移前其間日而作者何也句下,置其氣之舍深之上。《素問識》:簡按此一節,乃前節答語,其爲錯簡明矣。可參。

〔22〕由邪氣 《素問》同,《太素》作其。

〔23〕於 《病源》卷十一瘧病候無。

〔24〕募原 《素問》、《太素》均同。《素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募作膜,《太素》、巢元方并同,《舉痛論》亦作膜原。按募原亦稱膜原,如《素問瘧論》稱募原,《舉痛論》則謂之膜原。募與膜通。《説文通訓定聲豫部》:募,叚借爲膜。可証。《素問識》云:蓋膜本取義於帷幕之幕,膜間薄皮,遮蓋濁氣者,猶幕之在上,故謂之幕,因從肉作膜。《素問》王冰注:募原,謂鬲募之原系。

〔25〕遠,其 明抄本作其遠,非是。

〔26〕衛 原作營,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

〔27〕不能偕出 《素問》作不得皆出,《太素》作偕出,《病源》卷十一瘧病候作不能日作。

〔28〕故間日乃作 《病源》卷十一瘧病候作故間日蓄積乃作。《外臺》卷五療瘧方同。《太素》注:其邪氣内著五藏之中,横連五藏募原之輸,不能與衛氣日夜俱行陰陽,隔日一至,故間日作也。

按:

以上兩節説明瘧疾的間日而作和日早日晏的道理。據經文所述,間日發作是由於邪氣舍深内迫五藏募原,不能和衛氣每日相會,故隔日發作;日早日晏是由於邪氣循脊骨和太衝脉移行時有向下向上的不同,故其發作時間有日早日晏之别。臨床証明,瘧疾病人,在脊椎間確有一定的壓痛點,在其處施鍼治療,也有一定的療效。至於經文中日下一節之説,尚待作進一步探討。

曰:衛氣〔1〕每至於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2〕入,入則病作〔3〕。今衛氣日下一節,其氣之發,不當〔4〕風府,其日作〔5〕奈何?曰〔6〕:《素問》此〔7〕下有八十八字,《甲乙經》無本,故〔8〕不抄入。風無常府〔9〕,衛氣之所發〔10〕,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11〕,則其病作〔12〕。《素問》作則其府也。曰:風之與瘧〔13〕,相似同類〔14〕,而風獨〔15〕常在,瘧得有時休者〔16〕何也?曰:風氣常留其處,故常在〔17〕,瘧氣隨經絡次以内傳〔18〕,《素問》作沈而内薄。故衛氣應乃作〔19〕。

〔1〕衛氣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夫子言三字。

〔2〕邪 此下《素問》有氣字。

〔3〕腠理乃發,發則邪入,入則病作 《素問》、《太素》同,《靈樞歲露篇》作腠理乃發,發則邪入焉,《病源》卷十一瘧病候作腠理而開,開則邪入焉。

〔4〕當 值也,逢也。《説文田部》:當,田相值也。

〔5〕作 此下《素問》有者字。

〔6〕曰 此下《素問》有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而下者也,故虚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故邪中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中於背者,氣至背而病,中於腰脊者,氣至腰脊而病,中於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八十八字。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經》、《太素》,自此邪氣客於頭項至下則病作故,八十八字並無。疑此八十八字爲古注文誤混爲正文。

〔7〕此 此上明抄本有於字。

〔8〕故 明抄本作今。

〔9〕風無常府 《靈樞歲露論》、《病源》卷十一瘧病候均作風府無常。《太素》注:無常府者,言衛氣發於腠理,邪氣舍之,即高(按高,疑爲當之誤)同風府,不必常以項髮際上以爲府也。

〔10〕發 《靈樞歲露論》、《病源》卷十一瘧病候均作應。此下《太素》有也字。

〔11〕邪氣之所合 《素問》同。《太素》、《病源》卷十一瘧病候均作氣之所舍。《靈樞歲露論》作氣之所舍節,節字疑衍。據文義作舍似是,舍有居止義,如《素問》:舍於何藏。王冰注:舍,居止也。

〔12〕則其病作 《素問》、《靈樞歲露論》均作則其府也。《太素》作即其府高已。按此系上文不當風府之答語,作則其府也義勝。

〔13〕風之與瘧 《素問》、《太素》均作夫風之與瘧也。

〔14〕相似同類 似,明抄本、《靈樞歲露論》均作與。似與以通,如《漢書高帝紀》:鄉者夫人兒子,皆以君。顔師古注:以,或作似。以與與通,《詩經召南江有汜》:江有汜,子之歸,不我以。鄭玄箋:以猶與也。《素問》王冰注:風瘧皆有盛衰,故云相似同類。

〔15〕獨 《靈樞歲露論》無。

〔16〕瘧得有時休者 《素問》作瘧得有時而休者,《太素》作而瘧得有休者,《靈樞歲露論》、《病源》卷十一瘧病候均作而瘧特以時休。

〔17〕風氣常留其處,故常在 氣下《素問》無常字。《太素》作經留其處。《靈樞歲露論》作風氣留其處。《素問》王冰注:留,謂留止。

〔18〕瘧氣隨經絡次以内傳 《素問》、《病源》卷十一瘧病候均作瘧氣隨經絡沈以内薄,《靈樞歲露論》同《素問》,惟薄作搏。《太素》作衛氣相順,經胳沈以内薄。《素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次以内傳。據前文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及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言之,則次以内傳、沈以内薄,兩義均通。

〔19〕故衛氣應乃作 《素問》同,《太素》作故衛留乃作。

曰:瘧先寒而後熱者〔1〕,何也?曰:夏傷於大〔2〕暑〔3〕,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4〕夏氣〔5〕悽滄〔6〕小寒迫之〔7〕,藏於腠理及〔8〕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9〕。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10〕,病以時作,名曰寒瘧也〔11〕。曰:先熱而後寒者〔12〕,何也?曰:此先傷於風,後〔13〕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14〕,亦以時作,名曰温瘧也〔15〕。其但熱而不寒者〔16〕,陰氣先絶〔17〕,陽氣獨發,則熱而〔18〕少氣煩冤〔19〕,手足熱而欲嘔者〔20〕,名曰癉瘧〔21〕。

〔1〕瘧先寒而後熱者 《素問》同,《太素》無而、者兩字。

〔2〕大 《病源》卷十一温瘧候無,疑衍。

〔3〕暑 明抄本作者,誤。此下《素問》有者字。

〔4〕遇 此下原有風字,據《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二温瘧候删。

〔5〕氣 《太素》無。

〔6〕悽滄 《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一温瘧候均作淒滄。悽與淒通。《素問五常政大論》:淒滄數至。王冰注:淒滄,大涼也。

〔7〕小寒迫之 原作水寒迫之,明抄本作小寒迫之,《素問》、《病源》卷十一温瘧候均作水寒,無迫之二字,《太素》作小寒,寒迫之。《素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太素》水寒作小寒迫之。《香草續校書内經素問二》:鬯按,此水字爲小字之誤,無疑,不特林校正引《甲乙經》、《太素》作小寒迫之,可證。迫之二字或不必依補。而水寒之作小寒,則如《氣交變大論》王注云:淒滄,薄寒也。薄寒即小寒。以薄寒釋淒滄,正本此淒滄之小寒立説。又,《五常政大論》注云,淒滄,大涼也。大涼亦即小寒之義,蓋在寒猶爲小,在涼已爲大矣。然則王本於此亦作小寒而不作水寒,可據訂正。今據改水寒爲小寒。

〔8〕及 明抄本、《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一温瘧候均無,疑衍。

〔9〕則病成矣 《素問》同,《太素》作病盛矣。

〔10〕故先寒而後熱 此下《素問》有也字。《太素》注:夏遇小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至秋復傷於風,先遇於寒,故先寒也,後傷於風,故後熱,此爲寒瘧也。

〔11〕病以時作,名曰寒瘧也 也,《素問》無。《太素》無此九字。

〔12〕者 《太素》無。

〔13〕後 此上《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一温瘧候均有而字,據前文例,似當有而字。

〔14〕寒 此下《素問》有也字。

〔15〕也 《素問》、《太素》均無。

〔16〕者 《太素》無。

〔17〕陰氣先絶 《素問》同。先,《太素》無。《素問經註節解》注:先絶,非謂陰氣敗絶也,言火邪熾盛,純陽獨盛,若無陰然,如陽明之瘧,宜用白虎之類是也。

〔18〕熱而 《金匱》第四同。《素問》、《太素》均無此二字。據文義本經爲是。

〔19〕煩冤 《素問》同,《太素》作煩悗,《病源》卷十一癉瘧候作煩惋。冤與惋通,《説文部》段玉裁注:古亦假宛爲冤。《説文通訓定聲乾部》:按宛下或體惌,疑當爲此字之重文,即今惋惜字。煩冤,煩懣也。《楚辭哀時命》:心煩冤之惶惶。王逸注:獨馳心煩懣。悗亦有煩懣義,如《靈樞五亂》: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謂大悗。

〔20〕者 《素問》、《太素》均無。

〔21〕癉瘧 《素問》王冰注:癉,熱也,極熱爲之也。

曰:夫〔1〕經言有餘者寫之,不足者補之。今熱爲有餘,寒爲不足。夫瘧之寒〔2〕,湯火不能温〔3〕,及其熱〔4〕,冰水不能〔5〕寒〔6〕。此皆有餘不足之類〔7〕。當此之時〔8〕,良工不能止〔9〕,必須〔10〕其〔11〕自衰乃刺之,何也〔12〕?曰:經言無刺熇熇〔13〕之熱〔14〕,無刺渾渾〔15〕之脉,無刺漉漉〔16〕之汗,爲其病逆〔17〕,未可治也〔18〕。夫瘧之始發也,陽氣〔19〕并於陰,當是之時,陽虚〔20〕陰盛而〔21〕外無氣,故先寒慄〔22〕也〔23〕。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陽與陰〔24〕并於外,則陰虚而陽實,故先熱而渴〔25〕。夫瘧〔26〕并於陽,則〔27〕陽勝,并於陰,則陰勝。陰勝者〔28〕則寒,陽勝者〔29〕則熱。瘧者,風寒之暴氣不常,病極則復至〔30〕。病之發也,如火之〔31〕熱,如〔32〕風雨不可當也。故經言〔33〕曰:方其盛〔34〕必毀〔35〕,因其衰也,事必大昌〔36〕。此之謂也。夫瘧之未發也,陰未并陽,陽未并陰,因而調之,真氣乃〔37〕安,邪氣乃亡〔38〕。故工不能治〔39〕已發,爲其氣逆也〔40〕。

〔1〕夫 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補。

〔2〕夫瘧之寒 《素問》作夫瘧者之寒,《太素》作夫瘧之寒也。

〔3〕温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也字。

〔4〕熱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也字。

〔5〕能 明抄本無,疑脱。

〔6〕寒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也字。

〔7〕類 此下《太素》有也字。

〔8〕當此之時 《素問》同,《太素》作當是時。

〔9〕止 此下《太素》有也字。

〔10〕須 原作待,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按須與待義通,如《儀禮上喪禮》:擯者出告須以賓入。鄭玄注:須亦待也。

〔11〕其 此下《太素》有時字。

〔12〕何也 《素問》、《太素》均作其故何也。

〔13〕熇熇 此下明抄本有音斛二小字音注。熇熇,熱熾狀。

〔14〕熱 《素問》同, 《太素》作氣。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作氣。作熱是。

〔15〕渾渾 此下明抄本有音混二小字音注。渾渾,大也。

〔16〕漉 漉漉,言大汗出。

〔17〕爲其病逆 此上《素問》有故字。《太素》作故其爲病逆。

〔18〕未可治也 《素問》同。治,明抄本作知,疑誤。《太素》作不可治。楊上善注:此言病發盛時,不可取也。

〔19〕陽氣 明抄本作氣陽,疑誤倒。

〔20〕虚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而字。

〔21〕而 《素問》、《太素》均無。

〔22〕慄 明抄本作慓,誤。

〔23〕也 《太素》無。

〔24〕陰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復字。

〔25〕故先熱而渴 《素問》同,先,《太素》無。《素問》王冰注:陰盛則胃寒,故先寒戰慄;陽盛則胃熱,故先熱欲飲也。

〔26〕瘧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氣者二字,於義爲勝。

〔27〕則 《素問》同,《太素》作而。

〔28〕者 《素問》、《太素》均無。

〔29〕者 《素問》、《太素》均無。

〔30〕瘧者,風寒之暴氣不常,病極則復至 原作熱瘧者,風寒氣不常也,病極則復至。《素問》作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病極則復,王冰注:復,謂復舊也。言其氣發至極,還復如舊。至字連下讀。《太素》作瘧,風寒氣也,不常,病極則復至。《素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瘧者,風寒之暴氣不常,病極則復至。全元起本及《太素》作瘧,風寒氣也,不常,病極則復至。至字連上句,與王氏之意異。今據改。

〔31〕之 《太素》無。

〔32〕如 《太素》無。

〔33〕言 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補。

〔34〕盛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時字。

〔35〕必毀 《素問》同,新校正云:按《太素》云:勿敢必。與今本《太素》合。《靈樞逆順》及本經卷五第一上亦與《太素》文同。

〔36〕方其盛時必,因其衰也,事必大昌 《素問》王冰注:方,正也。正盛寫之,或傷真氣,故必。病氣衰已,補其經氣,則邪氣弭退,正氣安平,故必大昌也。

〔37〕乃 《素問》、《太素》均作得。並通。

〔38〕亡 《素問》同,《太素》作己。

〔39〕治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其字。

〔40〕爲其氣逆也 《素問》王冰注:真氣浸息,邪氣大行,真不勝邪,是爲逆也。

瘧之且〔1〕發也〔2〕,陰陽之且移也,必從四末始〔3〕陽已〔4〕。傷,陰從之,故氣未并〔5〕,先其時堅束其處〔6〕,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審候〔7〕見之,在孫絡者〔8〕,盛堅而血者,皆取之,此其往而未得并者也〔9〕。

〔1〕且 將也。《戰國策秦策》:城且拔矣。姚宏注:且,將也。

〔2〕也 《太素》無。

〔3〕必從四末始 《太素》注:夫瘧之作也,必内陰外陽,相入相并相移乃作。四支爲陽,藏府爲陰。瘧之將作,陽從四支而入,陰從藏府而出,二氣交爭,陰勝爲寒,陽盛爲熱。《素問發微》注:方瘧之將發,陰陽將移,必從四末而移。四末者,手足之指也。四末爲十二經井滎俞經合之所行,故陰陽相移,必從此始。

〔4〕已 《素問》同,《太素》作以。已與以通。

〔5〕氣未并 《素問》、《太素》均無此三字。《千金》卷十第七有此三字,據文義本經似是。

〔6〕先其時堅束其處 《太素》注:療之二氣未并之前,以繩堅束四支病所來處,使二氣不得相通,必邪見孫胳,皆刺去血,此爲要道也。《千金》卷十第六:故氣未并,先其時一食頃,用細左索緊束其手足十指,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過時乃解。

〔7〕審候 《素問》同,《太素》作後字。

〔8〕者 《素問》、《太素》均無。疑本經衍。

〔9〕此其往而未得并者也 其,《素問》作真。《太素》作此直往而取,未得并者也。《素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真往作其往,《太素》作直往。《素問紹識》:《太素》真作直,而下有取字,是。琦曰,所謂迎而奪之。

曰:瘧〔1〕不發,其應何也〔2〕?曰:瘧〔3〕者,必更盛更虚,隨氣之所在〔4〕,病在陽,則熱而〔5〕脉躁;在陰,則寒而〔6〕脉静〔7〕;極則陰陽俱衰,衛氣相離,故病得休〔8〕;衛氣集,則復病〔9〕。曰:時有間二日或至數〔10〕日發,或〔11〕渴或不渴,其故何也?曰:其間曰〔12〕,邪氣與衛氣客於六府〔13〕而時〔14〕相失,不相得〔15〕,故休數日乃發〔16〕也〔17〕。陰陽更盛〔18〕,或甚或不甚,故〔19〕或渴或不渴。

〔1〕瘧 《素問》同,《太素》作病。

〔2〕何也 《素問》、《太素》均作何如。

〔3〕瘧 《素問》、《太素》均作瘧氣。

〔4〕隨氣之所在 《素問》作當氣之所在也,《太素》作隨氣所在。

〔5〕而 《太素》無。

〔6〕而 《太素》無。

〔7〕病在陽,則熱而脉躁,在陰,則寒而脉静 《素問》王冰注:陰静陽躁,故脉亦隨之。

〔8〕故病得休 故,《太素》作則,楊上善注:瘧氣不與衛聚,故得休止。

〔9〕病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也字。

〔10〕數 明抄本作類,誤。

〔11〕或 明抄本作成,誤。

〔12〕日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者字。

〔13〕客於六府 《太素》注:瘧氣與衛氣俱行,行至六府,穀氣有時盛衰,致令二氣相失,數日乃得一集,集時即發,故至數日乃作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六府者,謂六府之募原也。六府之募原者,連於腸胃之脂膜也。《素問識》:簡按,考上文,并無客於六府之説,疑是風府之訛。據上文内薄於五藏,横連募原推之,則張説似是。

〔14〕時 原在失字下,據《太素》并參《素問》移此。此上《素問》有有字。

〔15〕不相得 《素問》、《太素》均作不能相得。

〔16〕發 《素問》、《太素》均作作。

〔17〕也 《太素》無。此下《素問》、《太素》均有瘧者二字,於義爲勝。

〔18〕陰陽更盛 《素問》王冰注:陽勝陰甚則渴,陽勝陰不甚則不渴也。勝,謂强盛於彼之氣也。

〔19〕故 《太素》無。

曰:夏〔1〕傷於暑,秋必病瘧〔2〕,今〔3〕不應者,何也?曰:此應四時也〔4〕。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5〕。其〔6〕以秋病者寒甚〔7〕,以冬病者寒不甚〔8〕,以春病者惡〔9〕風,以夏病者多汗〔10〕。

〔1〕夏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論言二字。

〔2〕病瘧 《太素》作瘧。《素問》同本經,新校正云:按《生氣通天論》并《陰陽應象大論》二論俱云:夏傷於暑,秋必痎瘧。

〔3〕今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瘧字。

〔4〕也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者字。

〔5〕也 明抄本無,疑脱。此上《素問》、《太素》均有者字。

〔6〕其 此下《太素》均有俱字。

〔7〕甚 明抄本作其,疑誤。

〔8〕以冬病者寒不甚 明抄本作以冬寒病者不甚,疑誤。

〔9〕惡 《素問》同,《太素》作,楊上善注:,於路反。畏也。按爲惡的通假字,如《説文通訓定聲豫部》:,叚借爲惡。

〔10〕其以秋病者寒甚以夏病者多汗 《素問》王冰注:秋氣清涼,陽氣下降,熱藏肌肉,故寒甚也。冬氣嚴冽,陽氣伏藏,不與寒爭,故寒不甚。春氣温和,陽氣外泄,肉腠開發,故惡於風。夏氣暑熱,津液充盈,外泄皮膚,故多汗也。

曰:温〔1〕瘧與寒瘧者〔2〕,皆〔3〕安舍?其在〔4〕何藏?曰:温瘧者,得之〔5〕冬中於風寒〔6〕,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7〕不能出〔8〕,因遇大暑,腦髓鑠,肌肉消〔9〕,腠理發泄,因〔10〕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11〕出。此病藏在腎〔12〕,其氣先從内出之於外〔13〕。如是者〔14〕,陰虚而陽盛,陽盛則熱矣〔15〕,衰則氣反復入〔16〕,復〔17〕入則陽虚,陽虚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温瘧。曰:癉瘧〔18〕何如?曰:癉瘧者〔19〕,肺〔20〕素有熱,氣盛於身,厥氣逆上〔21〕,中氣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内,分肉之間而發,發則陽氣盛,陽〔22〕氣盛而不衰則病矣。其氣不反之陰〔23〕,故但熱而〔24〕不寒,氣〔25〕内藏於心而外舍〔26〕分肉之間,令人消爍〔27〕脱〔28〕肉,故名〔29〕曰癉〔30〕瘧。

〔1〕温 此上明抄本、《太素》有夫字,《素問》有夫病二字。似當有夫字是。

〔2〕者 《素問》、《太素》均無。

〔3〕皆 《太素》作各,此上《素問》有而字。

〔4〕其在 《素問》作舍於,《太素》作舍字。

〔5〕之 此下原有於字,據《素問》、《太素》、《外臺》卷五温瘧引本經删。

〔6〕冬中於風寒 《外臺》卷五温瘧引本經同。《素問》作冬中於風,《太素》作冬中風。

〔7〕邪氣 原作寒氣,據《素問》、《太素》、《外臺》卷五温瘧引本經改,與下文邪氣與汗皆出句合。

〔8〕不能出 《外臺》卷五温瘧引本經同。《素問》作不能自出,《太素》作不得出。

〔9〕肌肉消 《素問》同。《外臺》卷五温瘧引本經作肌肉消釋,《太素》作脉肉銷澤。消與銷通。在此指肌肉消削。消釋有消解義,如《禮記月令》:時雪不降,冰凍消釋。亦通。《太素》作澤,當是釋之誤字。

〔10〕因 原作或,《素問》同。據《外臺》卷五温瘧引本經、《太素》及下文因有所用力文例改。

〔11〕皆 《素問》同。《外臺》卷五温瘧引本經,《太素》均作偕。皆與偕通。

〔12〕此病藏在腎 在,《素問》、《太素》均作於。《外臺》卷五温瘧引本經作邪氣先藏於腎。

〔13〕外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也字。

〔14〕者 《素問》同。《太素》作則,連下讀。

〔15〕陽盛則熱矣 熱下原有衰字,據明抄本,《素問》删。《外台》卷五温瘧引本經作盛則病矣。《太素》作則病矣,楊上善注:有因用力汗出,其寒氣從内與汗俱出,是則陰虚,陰虚陽乘,内盛爲熱,故先熱也。

〔16〕衰則氣反復入 《素問》、《太素》均作衰則氣復反入。《外臺》卷五温瘧引本經,文與《素問》同,惟衰上有陽字。據下文復入例,似本經文妥義順。《太素》注:熱極復衰,反入於内,外陽復虚,陽虚陰乘爲寒,所以後寒。《素問經註節解》注:衰者,盛極而變也,與前病極逆極同意。

〔17〕復 《素問》、《太素》均無。《外臺》卷五温瘧引本經在下句則字下。

〔18〕瘧 此下《太素》有者字。

〔19〕癉瘧者 原脱,據《外臺》卷五温瘧引本經及《素問》、《太素》補。

〔20〕肺 此下《太素》有之字。

〔21〕厥氣逆上 《外臺》卷五温瘧引本經文同。《素問》作厥逆上衝。《太素》作厥逆上。

〔22〕陽 《太素》無。

〔23〕不反之陰 《外臺》卷五温瘧引本經、《素問》均作不及於陰,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作不反之陰,巢元方作不及之陰。與今本《太素》、《病源》合。據前文衰則氣反復入,復入則陽虚,陽虚則寒矣之義,當以本經義勝。

〔24〕而 《外臺》卷五温瘧引本經、《太素》均無。

〔25〕氣 《素問》、《外臺》卷五温瘧引本經均作熱氣,《太素》、《病源》卷十一癉瘧候均作寒氣,《金匱》第四作邪氣。據上文例作邪氣義長。

〔26〕舍 此下《素問》有於字。

〔27〕消爍 《外臺》卷五温瘧引本經、《太素》均作銷鑠。消爍與銷鑠義同。在此指肌肉消瘦。

〔28〕脱 《病源》卷十一癉瘧候作肌。

〔29〕名 《素問》、《太素》均作命。名與命通。

〔30〕癉 此下明抄本有音丹,又音胆五小字音注。

瘧〔1〕脉滿大急,刺背俞,用中針,傍五胠俞〔2〕各一,適〔3〕肥瘦出血〔4〕。瘧脉小〔5〕實急,灸脛少陰,刺指井〔6〕。瘧脉緩大虚,便宜用藥〔7〕,不宜用鍼〔8〕。凡治瘧〔9〕,先發如食頃,乃〔10〕可以治,過之則失時〔11〕。

〔1〕瘧 此下《太素》有者字。

〔2〕傍五胠俞 胠下明抄本有音祛二小字音注。此文諸説不一,如《素問發微》注:譩譆去中行開三寸,自附分、魄户、膏肓、神堂數至譩譆爲第五,故曰五胠俞。《素問吴註》注:謂魄户、神堂、譩譆、鬲關、魄門也。《類經》卷十六第五十注:胠者,脇也,一曰旁開也。《水熱穴論》曰:五藏俞傍五,以寫五藏之熱。即此謂也。蓋此五者,乃五藏俞傍之穴,以其傍開近脇,故曰傍五胠俞,即魄户、神堂、魂門、意舍、志室也,皆足太陽經穴。按胠,《廣雅釋親》:胠,脇也。傍五胠俞,是指近脇五藏俞傍之穴,故《類經》之説似是。《素問考註》:蓋刺背俞,用中鍼,適肥瘦出其血,是爲本文傍五胠俞各一者,背俞之注脚也,古文往往有此例,自相爲經傳也。

〔3〕適 原作遍,明抄本同。《素問》、《太素》均作適。此言應據病者形體肥瘦確定刺之深淺及出血多少,故作適爲是,據改。

〔4〕出血 《素問》作出其血也,《太素》作出其血。

〔5〕小 此下《太素》有而字。

〔6〕灸脛少陰,刺指井 《素問》王冰注:灸脛少陰,是謂復溜刺指井,謂刺至陰。按:此條下《素問》有瘧脉滿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適行至於血也二十二字。《太素》同,惟五胠俞背俞各一作用第五鍼胠俞各一。《素問》新校正云:詳此條從瘧脉滿大至此注終,文注共五十五字(實爲五十七字),當從删削,經文與次前經文重復,王氏隨而注之,别無義例,不若士安之精審不復出也。按新校正説是。

〔7〕便宜用藥 原作便用藥,《素問》作便宜用藥,《太素》作便用藥所宜。詳下句言不宜用鍼,則此當作便宜用藥,據《素問》補宜字。

〔8〕不宜用鍼 《類經》卷十六第五十注:鍼有寫而無補,故脉虚者不宜用鍼。脉度篇曰:盛者寫之,虚者飲藥以補之。即此之謂。

〔9〕瘧 此下《太素》有者字。

〔10〕乃 此下《太素》有前字。

〔11〕過之則失時 此下《素問》有也字。王冰注:先其發時,真邪異居,波隴不起,故可治。過時則真邪相合,攻之則反傷真氣,故曰失時。

一,瘧不渴,間日而作,《九卷》曰:取足陽明;《素問》刺足太陽〔1〕。渴而間日〔2〕作,《九卷》曰:取手少陽〔3〕,《素問》刺足少陽。一,温〔4〕瘧汗不出,爲五十九刺。解在熱病部〔5〕。

〔1〕足太陽 原作太陰,據明抄本、《素問》改。《太素》作足陽明。

〔2〕間日 此下明抄本有而字,疑衍。《靈樞雜病》無間字,疑脱。

〔3〕《九卷》曰:取手少陽 今本《靈樞雜病》作取手陽明。《素問》新校正云:按《九卷》:手少陽。《太素》同。與本經引《九卷》合。但今本《太素》作足少陽。

〔4〕温 原作瘟,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

〔5〕解在熱病部 詳今《靈樞熱病》有熱病五十九刺之解,故部,或當作篇。

一〔1〕,足太陽〔2〕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渴〔3〕,渴止汗乃出〔4〕,難已,間日作〔5〕,刺膕中〔6〕出血。《素問》先寒後熱下有熇熇〔7〕暍暍〔8〕然五字。一,足少陽〔9〕瘧,令人身體解〔10〕,寒不甚〔11〕,惡見人〔12〕,心惕惕〔13〕然,熱多汗〔14〕出甚,刺足少陽。一,足陽明〔15〕瘧,令人先寒,洒淅〔16〕洒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刺陽明〔17〕跗上,及調衝陽〔18〕。一,足太陰〔19〕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少熱〔20〕,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即取之足太陰〔21〕。一,足少陰〔22〕瘧,令人嘔吐〔23〕甚,多寒少熱〔24〕,欲閉户牖而處,其病難已,取太谿〔25〕。一,足厥陰〔26〕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27〕狀,非癃也〔28〕,數噫〔29〕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30〕,刺足厥陰。

〔1〕一 《素問》、《太素》均無,以下各條同。

〔2〕陽 此下《素問》有之字。

〔3〕渴 《素問》無,此下有熇熇暍暍然五字。《太素》、《病源》卷十一瘧病候同本經。

〔4〕渴止汗乃出 乃,《太素》作而。《素問》作熱止汗出。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并《甲乙經》、《太素》、巢元方並作先寒後熱渴,渴止汗出,與此文異。今本《病源》卷十一瘧病候渴止汗出作渴然後熱止汗而出,與新校正所引文異,而《外臺》卷五五藏及胃瘧所引之《病源》文與今本《素問》同,并不與新校正所引合。《外臺》卷三十九委中引本經文與今本略同,故當以本經文爲是。

〔5〕間日作 《素問》無此三字,《太素》作日字,連下句讀。

〔6〕膕中 《素問》、《太素》均作郄中。《素問》王冰注:太陽之郄,是謂金門《黄帝中誥圖經》云:委中主之。則古法以委中爲郄中。委中在膕中央約文中動脉,足太陽脉之所入也。新校正云:詳刺郄中《甲乙經》作膕中,今王氏兩注之,當以膕中爲正。

〔7〕熇 此下明抄本有音斛二小字音注。

〔8〕暍 此下明抄本有音合,又音喝五小字音注。

〔9〕陽 此下《素問》有之字。

〔10〕解 此下明抄本有音亦二小字音注。《病源》卷十一瘧病候作解倦。《太素四時脉形》注:解音懈,相傳音亦,謂怠惰運動難也。

〔11〕寒不甚 此下《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一瘧病候均有熱不甚三字,於義爲勝。

〔12〕見人 《素問》、《太素》重,連下句讀。

〔13〕惕惕 此下明抄本有音鍚二小字音注。

〔14〕汗 《太素》重,連下句讀。

〔15〕明 此下《素問》有之字。

〔16〕淅 原作浙,形近而誤,據《素問》、《太素》改,下同此例。此下明抄本有音昔二小字音注。

〔17〕陽明 《太素》同,《素問》作足陽明。據文義似當有足字。

〔18〕及調衝陽 《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一瘧病候均無此四字。據前後各經之瘧治例,多言經而不及俞穴,亦無經與俞穴并提者,且王冰等注家多認爲刺陽明跗上,即指衝陽穴,故疑此四字爲注文誤混爲正文。

〔19〕陰 此下《素問》有之字。

〔20〕多寒少熱 《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一瘧病候均作多寒熱,《外臺》卷三十九公孫引亦無少字,而《素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多寒少熱疑本經少字衍。

〔21〕足太陰 《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一瘧病候均無此三字。《素問識》《甲乙經》此下有足太陰三字,依上文例,當有此三字。

〔22〕陰 此下《素問》有之字。

〔23〕嘔吐 《素問》同,《太素》二字互倒。

〔24〕多寒少熱 《素問》、《太素》均作多寒熱,熱多寒少。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嘔吐甚,多寒少熱。與本經文合。

〔25〕取太谿 《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一瘧病候均無此三字。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其病難已取太谿。《素問識》:《甲乙》此下有取太谿三字,依上文例,當有此三字。

〔26〕陰 此下《素問》有之字。

〔27〕癃 《素問》作,下同。與癃同。

〔28〕非癃也 《素問》同,《太素》作作癃已,《病源》卷十一瘧病候作非癃狀也。

〔29〕數噫 原作數便意,原校云:一作噫。《素問》同。明抄本作數更意,原校作數意。《太素》、《病源》卷十一瘧病作數小便意。《素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數便意三字作數噫二字。與本經原校同,據改。並删原校。

〔30〕腹中悒悒 《素問》同,《太素》作腸中邑邑,《病源》卷十一瘧病候作腸中悒悒。邑與悒通,《説文通訓定聲臨部》:邑,叚借爲悒。悒悒,不舒暢。《素問》王冰注:悒悒,不暢之貌。

按:

以上六節經文,論述了三陰三陽之瘧的見证與刺法。文中所言之証候,均與各自的經脉循行部位及所連屬的臟腑有關。此六節的文字,與《素問》、《太素》、《病源》諸書,間有出入,據新校正所引,知文已早異。至對所述証候的釋義,歷代注家言之甚詳,然其中足陽明瘧與足少陰瘧頗費解,如令人嘔吐甚,多寒少熱,欲閉户牖而處等証,頗似陽明病;而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等証,頗似少陰病。故《素問釋義》認爲是兩節文字互爲錯簡,可作參考。

一、肺瘧〔1〕,令人心寒,甚熱〔2〕,熱間善驚,如有所〔3〕見者,刺手太陰、陽明。一,心瘧〔4〕,令人煩心〔5〕甚,欲得見〔6〕清水〔7〕,寒多〔8〕《素問》作反寒多。《太素》作及寒多。不甚熱〔9〕,刺手少陰,是謂神門〔10〕。一,肝瘧〔11〕,令人色蒼蒼然〔12〕,《素問》下〔13〕有大息二字〔14〕。其〔15〕狀若死者,刺足厥陰見血。一,脾瘧〔16〕,令人病〔17〕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18〕已汗出,刺足太陰。一,腎瘧〔19〕,令人悽悽〔20〕然,《素問》作洒洒然。腰脊痛,宛轉〔21〕,大便難,目眴眴〔22〕然,手足寒,刺足太陽、少陰。一,胃瘧〔23〕,令人且病寒〔24〕,善饑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刺足陽明、太陰横脉出血。

〔1〕瘧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者字。

〔2〕甚熱 《素問》作寒甚熱,《太素》作寒甚。《外臺》卷五五藏及胃瘧引《病源》作寒甚發熱。按此言肺寒乘心而心寒,寒極而發熱,熱甚則心氣受傷而善驚,故《素問》作寒甚熱,於義爲勝。

〔3〕所 《太素》無。

〔4〕瘧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者字。

〔5〕煩心 此下明抄本有一作心煩四小字校文。

〔6〕見 《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一瘧病候均無,疑本經衍。

〔7〕清水 清與凊通,清水,即冷水。

〔8〕寒多 《素問》作反寒多,《太素》作及寒多,與本經原校同。據文義似當有反字。

〔9〕不甚熱 《素問》同,《太素》作寒不甚,熱甚。此言陽并於裏,陰出之表而致裏熱外寒,故當以本經爲是。

〔10〕是謂神門 《素問》、《太素》均無此四字,據前後文例,似爲注文誤混爲正文。

〔11〕瘧 此下《素問》有者字。

〔12〕蒼蒼然 此下《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一瘧病候均有太息二字,《外臺》卷三十九中封引本經亦有此二字,疑本經脱。蒼,《太素》作倉,倉與蒼通,《詩王風黍離》:悠悠蒼天。陸德明釋文:蒼,本亦作倉。蒼,青色。《廣雅釋器》:蒼,青也。

〔13〕下 明抄本無。

〔14〕二字 明抄本無此二字。

〔15〕其 《病源》卷十一瘧病候作甚,連上句讀。

〔16〕瘧 此下《素問》有者字。

〔17〕病 《素問》無,《太素》、《病源》卷十一瘧病候均作疾。

〔18〕鳴 《素問》同,《太素》、《病源》卷十一瘧病候均作疾。

〔19〕瘧 此下《素問》有者字。

〔20〕悽悽 《素問》、《太素》、《病源》卷十一瘧病候均作洒洒,義同。均爲寒冷貌。

〔21〕宛轉 展轉也,如《楚辭哀時命》:愁修夜而宛轉兮。此謂因腰脊痛而肢節不得自由屈伸,故作宛轉之貌。

〔22〕目眴眴 《素問》同,《太素》作目詢詢。《病源》卷十一瘧病候作目眩眴眴。眴眴,目眩眼花貌。《説苑善説》:夫登高臨危而目不眴。此重言之,義亦同。

〔23〕瘧 此下《素問》有者字。

〔24〕且病寒 明抄本作旦病寒,《素問》作且病也。《千金》卷十六第二作旦病也。《太素》作疸病也。據上文脾瘧令人病寒文例,當以本經爲是,且字疑衍。

一、瘧發〔1〕身〔2〕熱,刺跗上動脉〔3〕,開其空,出血〔4〕立寒。一、瘧方欲寒,刺手陽明,太陰,足陽明、太陰。一、諸瘧如脉不見者〔5〕,刺十指間出〔6〕血,血去必已。先視身之赤如小豆者〔7〕,盡取之。一、十二瘧〔8〕者,其〔9〕發各不同時,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10〕。先其〔11〕發時如一〔12〕食頃而刺之,一刺則衰,二刺則知〔13〕,三刺則〔14〕已;不已,刺舌下兩脉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經出血,又〔15〕刺項已下俠脊者〔16〕,必已。舌下兩脉者,廉泉穴〔17〕也。一,刺瘧者,必先問其病之所先發者,先刺之。先頭痛及重者〔18〕,先刺頭上及兩額〔19〕兩眉〔20〕間出血。先項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21〕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陰、陽明〔22〕十指間。先足脛〔23〕痠痛者,先刺足陽明〔24〕十指間出血。風瘧〔25〕,發則汗出惡風,刺足三陽〔26〕經背俞之血者〔27〕,脛〔28〕痠痛〔29〕,按之不可,名曰肘髓病〔30〕,以鑱鍼鍼絶骨〔31〕出其〔32〕血,立已。身體小痛,刺〔33〕諸陰之井〔34〕無〔35〕出血,間日一刺〔36〕。

〔1〕瘧發 《素問》同。明抄本作瘧發已,《太素》作瘧以發。

〔2〕身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方字,與下文方欲寒對應,於義爲勝。

〔3〕刺跗上動脉 《太素》注:動脉即衝脉,爲五藏六府之海,故刺之以療十二瘧也。《素問發微》注:凡瘧發身方熱,則刺跗上之動脉,當是衝陽穴也。蓋足陽明胃經者,乃五藏六府之長也,故取其穴以刺之。張介賓、張志聰均同此説。《素問刺禁論》云: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素問》本篇前文云:足陽明之瘧刺足陽明跗上。《素問繆刺論》云:人有所墮墜刺足跗上動脉。王冰均注云謂衝陽穴。據此可知刺跗上動脉,當是刺衝陽穴,而非刺動脉。

〔4〕出血 《素問》作出其血,《太素》無此二字。

〔5〕諸瘧如脉不見者 如,《素問》、《太素》均作而,者,《素問》無。如與而通。《集韻魚韻》:如,一曰而也。《類經》卷十六第五十注:脉不見者,邪盛氣逆而脉伏也。

〔6〕出 《素問》同。明抄本、《太素》均作見。

〔7〕先視身之赤如小豆者 之下《太素》有熱字。《素問集注》張志聰注:邪在膚表氣分有傷,澹滲皮膚之血,故赤如小豆。

〔8〕十二瘧 指前文六經瘧、五藏瘧及胃瘧。

〔9〕其 明抄本作甚,誤。

〔10〕病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也字。

〔11〕其 此下《太素》有病字。

〔12〕一 《素問》、《太素》均無。

〔13〕二刺則知 《香草續校書内經素問二》:知當訓愈。《方言陳楚篇》云:知,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知,通語也。上文云,一刺則衰,謂瘧衰也。下文云,三刺則已,謂瘧已也。則愈者,謂瘧愈也。愈在衰已之間,則愈於瘧衰,而瘧猶未能已之謂也,故知與已有别。

〔14〕則 此下明抄本有刺字,疑衍。

〔15〕又 《素問》同,《太素》作有,又與有通。

〔16〕俠脊者 《素問》王冰注:俠脊者,謂大杼、風門、熱府穴也。

〔17〕廉泉穴 穴,《素問》、《太素》均無。《素問識》:簡按:諸家爲任脉之廉泉,非也。任脉廉泉只一穴,不宜言兩脉,此言足少陰廉泉也。《氣府論》云:足少陰舌下各一。王注:足少陰舌下二穴,在人迎前陷中動脉前,是曰舌本左右二也。《根結篇》云:少陰根於湧泉,結於廉泉。可以互證。

〔18〕先頭痛及重者 《素問》同,《太素》作頭先痛及重。

〔19〕額 《素問》同,《太素》作頜。以本經爲是。

〔20〕眉 原作肩,形近而誤,據《素問》、《太素》改。

〔21〕先 《太素》無。

〔22〕手少陰陽明 《素問》同,《太素》作陰陽二字。新校正云:按别本作手陰陽,全本亦作手陰陽。《太素》注:手表裏陰陽之脉,十指之間也。據文義,似作手陰陽爲是。

〔23〕脛 《素問》同,《太素》作胻。

〔24〕先刺足陽明 《太素》注:足陽明爲三陽之長,故刺足十指間出血,皆稱足陽明也。

〔25〕瘧 《素問》此字重,《太素》此下有之字

〔26〕足三陽 足,《素問》、《太素》均無。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足三陽。是經文早異。王冰注:三陽,太陽也。

〔27〕者 《太素》無。

〔28〕脛 明抄本、《太素》均作胻,《素問》作。脛、胻、義同。明抄本胻下有音行,又杭四小字音注。

〔29〕痛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甚字。

〔30〕肘髓病 肘,《素問》、《太素》作胕,《素問吴注》、《素問直解》均作附髓病。《素問直解刺瘧篇》高士宗注:痠痛甚,因風而痠痛也。按之不可,痛在骨也。髓藏於骨,故名曰附髓病。疑肘或作胕,胕與附通。

〔31〕以鑱鍼鍼絶骨 《素問》同,《太素》作以鑱鑱絶骨。《素問識》:簡按:王以爲陽輔,張以爲懸鍾。考《甲乙》陽輔,在足外踝上四寸,輔骨前,絶骨端,如前二分。懸鍾,在足踝上三寸,而按經中無懸鐘穴,如陽輔,則見《本輸篇》,當從王注。又考《四十五難》,髓會絶骨。今邪伏而附於髓,故鍼髓會之絶骨,以祛其邪也。

〔32〕其 《太素》無。

〔33〕刺 此下明抄本、《太素》均有之字,《素問》有至陰二字。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無至陰二字。

〔34〕井 原作并,形近而誤,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

〔35〕無 《太素》作毋,毋通無,《説文通訓定聲豫部》:毋叚借又爲無。

〔36〕刺 此下明抄本有鑱音讒。輸音舒。六小字音注。

〔1〕瘧,神庭及百會主之。瘧,上星主之,先取譩譆,後取天牖、風池〔2〕。瘧,取完骨及風池、大杼、心俞、上窌、譩譆、陰都、太淵、三間、合谷、陽池、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俠谿、至陰、通谷、京骨主之。瘧,振寒,熱盛〔3〕狂言,天樞主之。瘧,熱盛〔4〕,列缺主之。瘧,寒厥及熱厥〔5〕,煩心善噦,心滿而〔6〕汗出,刺少商出血立已。熱瘧口乾,商陽主之。瘧,寒甚〔7〕,《千金》下云欲嘔沫。陽谿主之。風瘧,汗不出,偏歷主之。瘧,面赤腫,温溜主之。痎瘧,心下脹滿痛,上氣,灸手五里〔8〕,左取右,右取左。

〔1〕(jiē皆) 與痎同。

〔2〕風池 此下原有大杼二字,《外臺》卷三十九上星、《千金》卷十第六均無此二字。按本經各卷諸上星主治條,亦均無大杼,此涉下衍,故據删。

〔3〕熱盛 原作熱甚,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天樞、《千金》卷三十第五改。

〔4〕熱盛 明抄本作盛熱,《外臺》卷三十九列缺、《千金》卷三十第五均作甚熱,《醫心方》卷二第一作寒甚熱。

〔5〕寒厥及熱厥 《外臺》卷三十九少商作寒熱二字,《醫心方》卷二第一作寒厥及熱。

〔6〕而 《外臺》卷三十九少商無。

〔7〕瘧寒甚 《千金》卷三十第五作瘧甚苦寒欬歐沫,與本經原校文異。

〔8〕手五里 據本經體例,凡手足同名俞穴單列時,均不冠手或足字,惟此作手五里,疑爲後人添加。

瘧,項痛,因忽暴逆〔1〕,腋門主之。瘧,發有四時〔2〕,面上赤〔3〕,〔4〕無所見,中渚主之。瘧,食時發,心痛,悲傷不樂,天井主之。風瘧,支正主之。瘧,背膂振寒,項痛引肘腋,腰痛引少腹中〔5〕,四肢不舉,小海〔6〕主之。瘧,不知所苦,大都主之。瘧,多寒少熱,大鐘主之。瘧〔7〕,欬逆心悶不得臥,嘔甚,熱多寒少,欲閉户牖〔8〕而處,寒厥足熱,太谿主之。瘧,熱少氣,足胻〔9〕寒,不能自温,脹〔10〕切痛引心,復留主之。瘧,不嗜食,厲兑主之。

〔1〕項痛,因忽暴逆 逆,明抄本作變,《外臺》卷三十九腋門作頭痛,目濇暴變,《千金》卷三十第一作目濇暴變,《醫心方》卷二第一作頭痛目濇。《外臺》義長。

〔2〕發有四時 《外臺》卷三十九中渚作項痛。

〔3〕面上赤 《外臺》卷三十九中渚無此三字。

〔4〕 此下明抄本有音荒二小字音注。

〔5〕中 原脱,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小海、《千金》卷三十第五注語引本經補。

〔6〕小海 原作少海,據《外臺》卷三十九、《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7〕瘧 《外臺》卷三十九太谿作久瘧。

〔8〕牖 《外臺》卷三十九太谿、《千金》卷三十第五注語引本經均無此字。據本篇前文,當有此字。

〔9〕氣,足胻 原作間,據《外臺》卷三十九復溜改。

〔10〕脹 《外臺》卷三十九復溜作腹。

瘧,瘈瘲,驚,股《千金》作轉〔1〕。膝重,胻轉筋,頭眩痛,解谿主之。瘧,日西發,臨泣主之。瘧,振寒,腋下腫,丘墟主之。瘧,從胻〔2〕起,束骨主之。瘧,多汗,腰痛不能俛仰,目如脱,項如拔,崑崙主之。瘧,實則〔3〕腰背痛,虚則鼽衄,不渴,間日作〔4〕,飛揚主之。瘧,頭重,寒從〔5〕背起,先寒後熱,渴不止,汗乃出,委中主之。

〔1〕《千金》作轉 今本《千金》卷三十第五作膝股腫,與原校文異。

〔2〕胻 《外臺》卷三十九束骨作。

〔3〕則 原無,據《外臺》卷三十九飛揚及文例補。

〔4〕不渴,間日作 此五字原在後條委中主之下,作瘧,不渴,間日作,崑崙主之,詳《外臺》卷三十九崑崙主治無此文,而爲飛揚穴主治。且此作崑崙主之,既與前崑崙條穴名重,又不合排穴序例,其誤可知,故將此五字移此。並删崑崙主之四字

〔5〕從 原無,據《外臺》卷三十九委中及文義補。

更新于:6个月前

译文

分为:原文、校勘、注释、按语。收选文献丰富翔实,校勘精审,注释明晰,按语精当,体现了古今研究成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和影响非常大,被中医界视为必读经典之作。全书文献丰富,资料翔实,反映了现代中医文献理论研究成果。《针灸甲乙经校注》训诂解难,校勘严谨,探微索奥,注释精当,所述按语,彰显大家功底,是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

基础介绍

皇甫谧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校注校注,针灸,皇甫,甲乙皇甫谧卷之七,六經受病發傷寒熱病第一上本篇自黄帝問曰至三日其氣乃盡故死,見《素問熱論》、《太素熱病決》。自肝熱病者至頰上者鬲上也,見《素問刺熱篇》、《太素五藏熱病》。自冬傷於寒至秋必病瘧,見《素問》生氣通天論及陰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