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進士及第授通奉大夫署山東布政使督糧道孫星衍校
人法於天地論第一
提要:本論爲全書之總綱,基於天人相應之思想,簡論人與自然之關系,故題曰人法於天地論。
全文分四段:首論人禀天、委地而有形神,因之,人體氣機調適與否,取决於天地之氣之順逆;次述天地變化之常以類比人體變化之常;三述人體之異常變化以比擬天地之異常變化;末論人之危厄、死生、動止皆與天地相應,故人之盛衰百病相應於天地變化。
人者,上禀天,下委〔1〕地,陽以輔之,陰以佐之。天地順則人氣泰,天地逆則人氣否。
是以天地有四時五行,寒暄動静。其變也,喜爲雨,怒爲風,結爲霜,張爲虹,此天地之常也。人有四肢五臟,呼吸寤寐。精氣流散,行爲榮,張爲氣,發爲聲,此人之常也。
陽施於形,陰慎〔2〕於精,天地之同也。失其守,則蒸而熱發,否而寒生,結作癭瘤,陷作癰疽,盛而爲喘,減而爲枯,彰於面部,見於形體。天地通塞,一如此矣。故五緯〔3〕盈虧,星辰差忒〔4〕,日月交蝕,彗孛〔5〕飛走,乃天地之災怪也;寒暄不時,則天地之蒸否也;土起石立〔6〕,則天地之癰疽也;暴風疾雨,則天地之喘乏也;江河竭耗,則天地之枯焦也。鑒者决之以藥,濟之以鍼,化之以道〔7〕,佐之以事〔8〕。故形體有可救之病,天地有可去之災。
人之危厄死生,禀於天地。陰之病也,來亦緩而去亦緩;陽之病也,來亦速而去亦速。陽生於熱,熱而舒緩;陰生於寒,寒則拳急〔9〕。寒邪中於下,熱邪中於上,飲食之邪中於中。人之動止,本乎天地。知人者〔10〕有驗於天,知天者必有驗於人。天合於人,人法於天。見天地逆從,則知人衰盛。人有百病,病有百候,候有百變,皆天地陰陽逆從而生。苟能窮究乎此,如其神耳!
〔1〕委 連屬。《莊子知北游》:是天地之委形也。《釋文》杜注曰:委,屬也。
〔2〕慎 形成。《詩經大雅桑柔》:考慎其相。傳:慎,成。又,此字獨不避孝宗廟諱,疑誤。
〔3〕五緯 金木水火土五星之總稱。《周禮春官宗伯第三大宗伯》疏:五緯,即五星:東方歲星(木),南方瑩惑(火),西方太白(金),北方辰星(水),中央鎮星(土)。言緯者,二十八宿隨天左轉爲經,五星右轉爲緯。
〔4〕星辰差忒(t特) 謂星辰運動不依常軌。《易豫》: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遇而四時不忒。蓋古人常將異常之天體運動與災變相互聯系之。
〔5〕彗孛(bi貝) 俗稱掃帚星。《爾雅釋天》疏:孛者何?彗星也。彗,謂帚也,言其狀似掃帚,光芒孛孛然,故言孛,又言彗。
〔6〕石立《舊唐書孫思邈》此下有天地之瘤贅山崩土陷九字,可參。
〔7〕化之以道 謂以陰陽調節之理教化民衆以適應自然之變化。《易繫辭上》:化而裁之謂之變。疏曰:陰陽變化而相裁節之,謂之變也,是得以理之變也。猶若陽氣之化不可久長,而裁節之以陰雨也,是得理之變化也。
〔8〕佐之以事 謂以符合自然變化之事業助民衆適應自然之變化。《易繫辭上》疏曰:凡民得以營爲事業,故云謂之事業也,此乃自然以變化錯置於民也。
〔9〕拳急 謂收引踡曲而拘急也。
〔10〕者 醫統本、周本此下有一必字,疑是。
按:人與天地相應思想,自《内經》始即已引進醫學領域。《素問寳命全形論》曰: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因而,《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確認: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爾後,歷代醫家均從整體觀念出發,無論養生與治病,都强調人必須順應自然。故人與天地相應乃中醫理論之主導思想。本書以人法於天地論列諸論之前,冠全書之首,可謂開宗明義。
本論以人法於天地爲主旨,系統論述如下三點:
一、由於人禀天、委地,則人之危厄死生禀於天地、人之動止本乎天地,故人必須順應自然變化。
二、由於百病、百候、百變皆天地陰陽逆從而生,故養生治病均必須認識和掌握自然變化之規律。
三、由於天合於人,人法於天,見天地逆從,則知人衰盛,因之,知人者有驗於天,知天者必有驗於人。從而,鑒者决之以藥,濟之以鍼,則形體有可救之病;化之以道,佐之以事,則天地有可去之災。故人能够認識與掌握自然變化之規律。
陰陽大要調神論第二
提要:本論揭示陰陽本質及其運動規律,論述人體順逆於陰陽變化之生理病理,提出調攝與診治大法。故題曰陰陽大要調神論。
全文分四段:始述陰陽爲死生之本,得陽則生,得陰則死;繼論陰陽本質、特性及順逆盛衰規律,言人能循此,永不湮沉;三論陰病陽病脈候;最後闡明陰陽相應,方乃和平,但基於順陰者多消滅,順陽者多長生之認識,歸結調攝救逆大法爲陰常宜損,陽常宜盈。
本論主旨是:陰陽平,則天地和而人氣寧;陰陽逆,則天地否而人氣厥。並强調鍾於陽者長,鍾於陰者短。天者陽之宗,地者陰之屬。陽者生之本,陰者死之基〔1〕。天地之間,陰陽輔佐者人也。得其陽者生,得其陰者死。陽中之陽爲高真〔2〕,陰中之陰爲幽鬼〔3〕。故鍾〔4〕於陽者長,鍾於陰者短。
多熱者陽之主,多寒者陰之根。陽務〔5〕其上,陰務其下;陽行也速,陰行也緩;陽之體〔6〕輕,陰之體重。陰陽平,則天地和而人氣寧;陰陽逆,則天地否而人氣厥。故天地得其陽則炎熾,得其陰則寒凛〔7〕。
陽始於子前,末於午後〔8〕;陰始於午後,末於子前〔9〕。陰陽盛衰,各在其時,更始更末,無有休息,人能從之亦智也。《金匱》〔10〕曰:秋首養陽,春首養陰〔11〕。陽勿外閉,陰勿外侵。火出於木,水生於金。水火通濟,上下相尋。人能循此,永不湮沉,此之謂也。
嗚呼!凡愚豈知是理?舉止失宜,自致其罹〔12〕。外以風寒暑濕,内以飢飽勞役爲敗。欺殘正體,消亡正神。縛絆其身,死生告陳。
殊不知脈有五死,氣有五生。陰家脈重,陽家脈輕〔13〕。陽病陰脈則不永,陰病陽脈則不成〔14〕。陽候多語,陰症無聲。多語者易濟,無聲者難榮。陽病則旦静,陰病則夜寧。陰陽運動,得時而行。陽虚則暮亂,陰虚則朝争。朝暮交錯,其氣厥横。
死生致理,陰陽中明。陰氣下而不上曰斷絡〔15〕,陽氣上而不下曰絶經〔16〕。陰中之邪曰濁,陽中之邪曰清。火來坎户,水到離扃〔17〕。陰陽相應,方乃和平。陰不足則濟之以水母〔18〕,陽不足則助之以火精〔19〕。陰陽濟等〔20〕,各有攀陵。上通三寸,曰陽之神路〔21〕;下通三寸,曰陰之鬼程〔22〕。陰常宜損,陽常宜盈。居之中者,陰陽匀停〔23〕。是以陽中之陽,天仙賜號〔24〕;陰中之陰,下鬼持名〔25〕。順陰者多消滅,順陽者多長生。逢斯妙趣,無所不靈。
〔1〕陽者生之本,陰者死之基 謂温煦之陽氣乃萬物生化之本源;寒冽之陰氣乃萬物死亡之基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陰陽)生殺之本始。王冰注:萬物假陽氣温而生,因陰氣寒而死。
〔2〕高真 泛指天上神仙,此喻陽氣之助人長生也。
〔3〕幽鬼 泛指地下鬼魂,此喻陰氣之促人短壽也。
〔4〕鍾 滙聚。《玉篇金部》:鍾,聚也。
〔5〕務 趨向。《説文力部》:務,趣也。《詩大雅》:左右趣之。傅云:趣,趨也。
〔6〕體 瓚本此下有曰字。體,形質。《易繫辭上》:神無方而易無體。疏曰:體是形質之稱。
〔7〕故天地得其陽則炎熾,得其陰則寒凛 此十五字疑錯簡,當在多熱者陽之主,多寒者陰之根句下。
〔8〕陽始於子前,末於午後 謂陽氣始盛於仲冬之前,漸衰於仲夏之後。子,仲冬(十一月)。《禮記月令》:仲冬之月。鄭注:仲冬者,日月會於星紀而斗建子之月也。又,日短至,陰陽爭,諸生蕩。鄭注:爭者,陰方盛,陽欲起也。蕩,謂物動萌牙(芽)也。《素問脈要精微論》: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故陽始於子前者,謂陽氣始盛於仲冬之前也。午,仲夏(五月)。《禮記月令》:仲夏之月。鄭注:仲夏者,日月會於鶉首而斗建午之辰也。又,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鄭注:爭者,陽方盛,陰欲起也。分,猶半也。《素問脈要精微論》:夏至四十五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又,《廣雅釋言》:末,衰也。故末於午後者,謂陽氣漸衰於仲夏之後也。
〔9〕陰始於午後,末於子前 謂陰氣始盛於仲夏之後,漸衰於仲冬之前。參見本篇注〔8〕。
〔10〕金匱 古醫經名。周本有眉批曰:按金匱文不見内經,蓋古醫經也。後篇所引多類此。
〔11〕秋首養陽,春首養陰 謂七月宜養陽,正月宜養陰。此承前所述陽始於子前,末於午後;陰始於午後,末於子前。之義。
〔12〕罹(l離) 憂患。《爾雅釋詁》:罹,憂。
〔13〕陰家脈重,陽家脈輕 此言持脈之輕重。謂陰病之脈重取,陽病之脈輕取。浮者陽也,沉者陰也。浮脈輕取即得,沉脈重按始得。
〔14〕陽病陰脈則不永,陰病陽脈則不成 永,長遠。《書大禹謨》:萬世永賴。成,終結。《書益稷》:簫韶九成。《脈經辨脈陰陽大法》:陽病見陰脈者,反也,主死;陰病見陽脈者,順也,主生。
〔15〕斷絡《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扁鵲曰)陽脈下墜,陰脈上爭,會氣閉而不通,陰上而陽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絶而不爲使,上有絶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破陰絶陽,色廢脈亂,故形静如死狀。陽主絡,陰主經;陽在上,陰在下,陰陽升降則經絡暢通,陰氣下而不上則陽絡阻斷。故曰斷絡。參見《陰陽否隔論第八》。
〔16〕絶經 陽氣上而不下,則陰經阻斷,故曰絶經。參見本篇注〔15〕。
〔17〕火來坎户,水到離扃(jiōnɡ駉)猶言水火相濟。坎、離均爲易卦名。《易説卦》:坎爲水,離爲火。扃,《説文户部》:外閉之關也。扃、户互文,猶言門户。火來坎户,水到離扃,則皆成既濟,以喻陰陽相應也。
〔18〕水母 即水神。此喻益陰之藥。《楚辭九懷蓄英》:玄武步兮水母,與吾期兮南榮。
〔19〕火精 即火神。此喻助陽之藥。《晉書天文志上》:夫日,火精也。
〔20〕濟等 即齊等,猶言平衡。
〔21〕上通三寸,曰陽之神路《抱朴子地真》:仙經曰:子欲長生,守一當明一,有姓字服色:男長九分,女長六分。或在臍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絳宫金闕中丹田也;或在人兩眉間郤行,一寸爲明堂,二寸爲洞房,三寸爲上丹田也,此乃道家所重。故上通三寸者,上丹田也,亦即泥丸,位於腦之正中,眉心後去三寸處,古氣功家煉津之所,陽氣布陳之路。陽中之陽爲高真,故曰陽之神路。
〔22〕下通三寸,曰陰之鬼程《黄庭内景經》:丹田之中,精氣微,在人身臍下三寸。下通三寸者,下丹田也,爲古氣功家煉精之所,修内丹之處,陰精歸聚之道。陰中之陰爲幽鬼,故曰陰之鬼程。
〔23〕居之中者,陰陽匀停 謂處於陰陽二氣各半之時,則陰陽平均衡定。中,猶半也。《魏志管輅傳》:鼓一中。注:猶言鼓一半也。《釋名釋言語》:停,定也,定於所在也。
〔24〕天仙賜號 謂本論前文所指高真。
〔25〕下鬼持名 謂本論前文所指幽鬼。
按:萬物生死,本乎陰陽;養生之秘,和於陰陽;爲醫之要,調燮陰陽。故本論系統析明陰陽性有寒熱,務有上下,行有緩速,質有輕重,盛衰有時,更始有序。因而養生者當重春秋之首,爲醫者須察逆順之機。必知脈有輕重之分,候有盛虚之别,證有旦夕朝暮之變化,治有水火濟助之盈損。一言以蔽之:陰陽之道,貴在和平;陰陽平衡,方可安寧。此旨與《内經》一脈相承。
本論於《内經》陰陽學説既有所歸納與繼承,亦有所創新與發展。其貴陽賤陰思想,影響後世醫壇主陽學派甚爲深遠。
貴陽賤陰思想由來尚矣!曩自《周易》即以天地類比而定其貴賤之位,《繫辭上》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與老子坤柔守静觀點同時滲入《内經》。而後世醫家發揮各有側重,主陰者,以水善火惡,瀉心火益腎水爲宗旨,成河間、丹溪一派;主陽者,以陽生陰殺,温補脾腎爲圭臬,成元素、東垣一派。而弘揚貴陽賤陰思想者,當推《中藏經》。自此以降,張元素以扶護元氣爲主,謂類王道(杜思敬《濟生拔萃》);李東垣認爲陽主生故壽,陰主殺故夭(《脾胃論陰陽壽夭論》);王好古强調病因爲内已伏陰;薛立齋私淑易水,重温補;趙獻可特加意於火之一字;張介賓則對陽貴陰賤思想發揮之。《景岳全書》謂凡通體之温者,陽氣也;一生之活者,陽氣也;五官五臟之神明不測者,陽氣也;得陽則生,失陽則死;陽來則生,陽去則死;陽惟畏其衰,陰惟畏其盛。其論更與易水學派相承。由此可知,《中藏經》貴陽賤陰思想,影響易水學派至深。
然而,既云陰陽相應,方乃和平,又何以言得陽則生,得陰則死?爲何陰常宜損,陽常宜盈?《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氣者,生之本,爲陽。證之臨床,氣絶者,必亡陽;救逆者,必回陽。蓋陽爲生之本,陰實死之基,故有分陰未盡則不仙,分陽未盡則不死之説。由是可知,得陽則生,得陰則死;陰常宜損,陽常宜盈。此乃固惜真陽以養生救逆之基本法則。
生成論第三
提要:本論運用天主生,地主成之理及陰陽五行學説,闡釋天地陰陽五行乃人生死盛衰之根本,故題曰生成論。
全文分三段:首論人之生死與天地陰陽五行之關系;次以五臟、氣血骨肉筋與五行類比而示相生相成關系;後述人順應天地陰陽五行變化則可長生。
陰陽者,天地之樞機;五行者,陰陽之終始。非陰陽則不能爲天地,非五行則不能爲陰陽。故人者,成於天地,敗於陰陽〔1〕也,由五行逆從而生焉。
天地有陰陽五行,人有血脈五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五臟者,肺肝心腎脾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則生成之道,循環無窮;肺生腎,腎生肝,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上下榮養,無有休息。故《金匱》、《至真要論》〔2〕云:心生血,血爲肉之母〔3〕;脾生肉,肉爲血〔4〕之舍;肺屬氣,氣爲骨之基;腎應骨,骨爲筋之本;肝系筋,筋爲血之源。五臟五行,相成相生,晝夜流轉,無有始終。從之則吉,逆之則凶。
天地陰陽五行之道,中含〔5〕於人。人得者,可以出陰陽之數〔6〕,奪天地之機〔7〕,悦五行之要〔8〕,無終無始,神仙不死矣。
〔1〕成於天地,敗於陰陽 謂人禀天地陰陽之氣而有生死盛衰。《素問寳命全形論》:人以天地之氣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
〔2〕金匱、至真要論 疑爲古醫經名,待考。寬保本有眉批云:按《内經》無金匱至真要論篇目而分有爲兩篇者。今考其兩篇無此文,正見陰陽應象、五運行大論兩篇,又考此上下篇,或云金匱、或云金匱大要論,而考《内經》有無其文者,蓋上古《内經》有之而今脱乎?又考《素問》舊篇目,亦未見其篇目。是説可從。
〔3〕心生血,血爲肉之母 謂心之精氣生化血液,而血液乃充養肌肉者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心生血,血生脾。王冰注:生謂生長也。心之精氣生養血也。《陰陽書》曰:火生土。然心火之氣,内養血已,乃生脾。脾主肌肉,故血爲肉之母。下文脾生肉筋爲血之源,意仿此。
〔4〕血 疑爲氣字之。
〔5〕含 藴藏。《國語楚語下》:土氣含收。注:含,藏也。含,醫統本、徐本作舍,可參。
〔6〕出陰陽之數 謂超脱陰陽生與成之次數,即長生之意。數,次數。《禮記月令》:其數八。疏曰:數者,五行佐天地生物成物之次也。
〔7〕奪天地之機 謂握取天地生化之機。《素問上古天真論》: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而無終時,此其道生。
〔8〕悦五行之要 謂容易順應五行運化之規律。
按:本論基於天地陰陽五行之道,中含於人之認識而立論,運用陰陽五行學説,以五臟配五行闡述相生相成之理,實乃擷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及《五藏生成》之大旨而概言之,雖未涉及五味、五音、五色等,但其論專宏,且對《素問》有關奧義有所發揮。舉如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其道之含義甚爲抽象,而本論則直指爲陰陽者,天地之樞機。又如論陰陽與五行之關系,本論認爲:非陰陽則不能爲五行,非五行則不能爲陰陽,蓋《太極圖説》: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則静,静而生陰,陰静復動,一動一静,互爲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生焉,陰變陽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五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矣。由此可知,本論實將《易》與《素問》之義熔於一爐。
陽厥論第四
提要:本論基於人法於天地之觀點,以天地陽厥類比人體陽厥,爲總論陰陽失調之始,故置於法天地、調陰陽、論生成之後,題曰陽厥論。
全文分兩段:首論天地陽厥,以氣候及物候之變異述明天地陽氣逆亂諸徵象;次論人體陽厥,以軀體及情志變化述明人體陽氣逆亂諸證候,並以脈之有力與否决其生死。
驟風暴熱,雲物飛颺。晨晦暮晴,夜炎晝冷。應寒不寒,當雨不雨。水竭土壤,時歲大旱。草木枯悴,江河乏涸。此天地之陽厥也。
暴壅塞,忽喘促,四肢不收,二腑〔1〕不利,耳聾目盲,咽乾口焦,舌〔2〕生瘡,鼻流清涕,頰赤心煩,頭昏腦重,雙睛似火,一身如燒,素不能者乍能,素不欲者乍欲,登高歌笑,棄衣奔走,狂言妄語,不辨親疏,發躁無度,飲水不休,胸膈膨脹,腹與脇滿悶,背疽肉爛,煩潰〔3〕消中,食不入胃,水不穿腸,驟腫暴滿,叫呼昏冒,不省人事,疼痛不知去處,此人之陽厥也。陽厥之脈,舉按有力者生,絶者死。
〔1〕二腑 謂大腸、膀胱。即指大、小便。
〔2〕舌 徐本此上有唇字,可參。
〔3〕潰 散亂也。《廣韻隊第十八》:潰,逃散又亂也。
按:厥之名衆矣,以病候分之,有昏厥、暴厥、尸厥;以病因分之,有熱厥、寒厥、氣厥、血厥、食厥、蛔厥、煎厥、薄厥等。厥之義亦岐矣,或謂手足逆冷,或謂氣逆上衝等。本論及《陰厥論》均本於人法於天地思想,采用遠取諸物,近取諸身之類比方法,將厥分爲陽厥與陰厥,可謂分類明析,振裘挈領矣。
陰厥論第五
提要:本論以天地之陰厥類比人體之陰厥,置於陽厥論之後,故題曰陰厥論。
全文分兩段:首論天地陰厥,以氣候及物候之變異述明天地陰氣逆亂諸徵象;次論人體陰厥,以軀體及情志之變化述明人體陰氣逆亂諸證候,並以脈象等决其生死。
飛霜走雹,朝昏暮靄〔1〕。雲雨飄颻,風露寒冷。當熱不熱,未寒而寒。時氣霖霪〔2〕,泉生田野。山摧地裂,土壞河溢,月晦日昏。此天地之陰厥也。
暴啞卒寒,一身拘急,四肢拳攣〔3〕,唇青面黑,目直口噤,心腹滿痛,頭頷摇鼓〔4〕,腰腳沉重,語言蹇澀,上吐下瀉,左右不仁,大小便活〔5〕,吞吐酸淥〔6〕,悲憂慘慽,喜怒無常者,此人之陰厥也。陰厥之脈,舉指弱,按指大者生,舉按俱絶者死。一身悉冷,額汗自出者亦死。陰厥之病,過三日勿治。
〔1〕朝昏暮靄(ǎi矮)猶言早晨日光渾渾,傍晚霧氣沉沉。昏,日暗。靄,密霧。《廣韻曷第十二》:靄,雲狀。
〔2〕霖霪(yn淫) 久雨。《爾雅釋天》:久雨謂之淫,淫謂之霖。
〔3〕拳攣(lun巒) 卷曲拘急。拳,本亦作卷。攣,拘急。《素問皮部論》:寒多則骨攣痛。王冰注:攣,急也。
〔4〕頭頷摇鼓 寒極貌,謂頭部顫摇,牙齒相擊連頤而動。頷,頤也,頰車之部。《方言卷十》:頷、頤,頜也。南楚謂之頷,秦晉謂之頜,頤其通語也。又,《玉篇攴部》:鼓,擊也。
〔5〕大小便活 猶言大小便失禁。《説文水部》:活,流聲也。
〔6〕淥(l禄) 水清貌。張衡《東京賦》:淥水澹澹。
按:本論及上論均以脈證决生死而終篇,此開本書决生死之通例。脈者,乃氣血之先也。故無論陽厥陰厥,其脈舉按俱絶者皆主死,而按之有力者皆主生。陰厥者,若一身悉冷,額汗自出,則爲亡陽之象,得陽者生,得陰者死,故亦主死。陰厥過三日勿治者,本於傳經之説,三日當傳遍三陰經,故三日内不可回陽者當不治矣。然,臨證亦未可泥於此説。
陰陽否格論第六
提要:本篇統論陰陽升降失調之病機,故題曰陰陽否格論。
全文分兩段:首論陰陽否格之基本概念;次論陽升而不升,陰降而不降之所病,及其治療總則。
陽氣上而不下曰否,陰氣下而不上亦曰否。陽氣下而不上曰格〔1〕,陰氣上而不下亦曰格。否格者,謂陰陽不相從也。
陽奔於上則燔〔2〕脾肺,生其疸〔3〕也,其色黄赤,皆起於陽極也。陰走於下則冰腎肝,生其厥也,其色青黑,皆發於陰極也。疸〔3〕爲黄疸〔4〕也,厥爲寒厥也,由陰陽否格不通而生焉。陽燔則治以水,陰厥則助以火,乃陰陽相濟之道耳。
〔1〕格 拒阻不暢。《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反順爲逆,是謂内格。王冰注:格,拒也。
〔2〕燔(fn 煩) 焚燒。《玉篇火部》:燔,燒也。
〔3〕〔4〕疸 孫本作疽,形近之。據醫統本改。文義亦當如此。
按:自第四論至本論乃總論陰陽失調,亦爲本書論病機四則大要(即陰陽否格論、寒熱虚實論、上下不寧論、脈要論)之一。
升降出入乃物質運動基本形式,而物質本於氣,氣分陰陽,故氣機升降即陰陽升降。人生於天地之間,順乎天地陰陽升降則生,逆之則死。而陰升陽降方可維持動態平衡而致陰平陽秘,若陰降而不升,陽升而不降,陽奔於上則燔、陰走於下則冰,由是陰陽否格,諸病乃生,進而陰陽離决。故本論明言否格者,謂陰陽不相從也。亦即謂氣機升降不相順也。
寒熱論第七
提要:寒熱,乃陰陽之所化。本篇統論寒熱病證辨治之總則,故題曰寒熱論。
全文分三段:首論寒熱病證之所由,乃陰陽相勝;次論寒熱病證之辨治;末論寒熱病證順逆之兆。
人之寒熱往來者,其病何也?此乃陰陽相勝也。陽不足則先寒後熱,陰不足則先熱後寒。又上盛則發熱,下盛則發寒。皮寒而燥者陽不足,皮熱而燥者陰不足,皮寒而寒者陰盛也,皮熱而熱者陽盛也。
發熱〔1〕於下,則陰中之陽邪也;發熱〔2〕於上,則陽中之陽邪也。寒起於上,則陽中之陰邪也;寒起於下,則陰中之陰邪也。寒〔3〕而頰赤多言者,陽中之陰邪也。熱而面青多〔4〕言者,陰中之陽邪也;寒而面青多〔5〕言者,陰中之陰邪也。若不言者,不可治也。陰中之陰中〔6〕者,一生九死;陽中之陽中〔7〕者,九生一死。陰病難治,陽病易醫。診其脈候,數在上〔8〕,則陽中之陽也;數在下,則陰中之陽也。遲在上,則陽中之陰也;遲在下,則陰中之陰也。數在中,則中熱;遲在中,則中寒。寒用熱取,熱以寒攻。逆順之法,從乎天地,本乎陰陽也。
天地者,人之父母也;陰陽者,人之根本也。未有不從天地陰陽者也。從者生,逆者死。寒之又寒者死〔9〕,熱之又熱者生。《金匱大要論》云:夜發寒者從,夜發熱者逆。晝發熱者從,晝發寒者逆。從逆之兆,亦在乎審明。
〔1〕〔2〕發熱 瓚本作熱發,義長。
〔3〕寒 依上下文義,此上疑脱熱而頰赤多言者陽中之陽邪也之句。
〔4〕〔5〕多 疑爲少字之。
〔6〕〔7〕中 (zhnɡ仲)傷害。
〔8〕上 言自尺部上於寸口。下文之下,言自寸口下於尺部。下文之中,即關部。
〔9〕者死 原脱,據得陰者死之理及熱之又熱者生語例補。
按:寒熱乃陰陽所化,故辨寒熱即辨陰陽,爲辨證認證之首務。本論以陰陽相勝高度概括寒熱往來實質。陰陽偏勝偏衰,則人體偏寒偏熱;陰陽盛衰相勝,則人體寒熱往來。此實源於《内經》陽盛則陰病,陰勝則陽病之基理。本論據此而進一步從先後、上下、表裏論其相勝之機。其論簡而不略。
辨寒熱之法,本論自《素問脈要精微論》、《靈樞五色》等發展而來,以面色之青赤,言語之多寡而辨之,較之後世以色(面色、膚色)、液(汗、痰、尿、便)、味(氣味、噯氣)、聲(呻吟、言語、歌哭)、形(神態、動作)等辨其寒熱真假,則尚古簡。
虚實大要論第八
提要:虚實,乃陰陽之體類。本篇統論虚實病證辨治總則,故題曰虚實大要論。
全文分五段:首論病之虚實應辨明屬臟屬腑,屬上屬下;次而分論臟虚、臟實,腑實、腑虚,上實、上虚,下實、下虚之病證脈候。
病有臟虚臟實,腑虚腑實,上虚上實,下虚下實,狀各不同,宜深消息〔1〕。
腸嗚氣走,足冷手寒,食不入胃,吐逆無時,皮毛憔悴,肌肉皺皴〔2〕,耳目昏寒,語聲破散,行步喘促,精神不收,此五臟之虚也。診其脈,舉指而活〔3〕,按之而微,看在何部,以斷〔4〕其臟也。又,按之沉、小、弱、微、短、澀、軟、濡,俱爲臟虚也。虚則補益,治之常情耳。飲食過多,大小便難,胸膈滿悶,肢節疼痛,身體沉重,頭目昏眩,唇舌〔5〕腫脹,咽喉閉塞,腸中氣急,皮肉不仁,暴生喘乏,偶作寒熱,瘡疽並起,悲喜時來,或自痿弱,或自高强,氣不舒暢,血不流通,此臟之實也。診其脈,舉按俱盛者,實也。又,長、浮、數、疾、洪、緊、弦、大,俱曰實也。看在何經,而斷其臟也。
頭疼目赤,皮熱骨寒,手足舒緩,血氣壅塞,丹瘤更生,咽喉腫痛,輕按之痛,重按之快,食飲如故,曰腑實也。診其脈,浮而實大者是也。皮膚搔癢,肌肉䐜脹,食飲不化,大便滑而不止。診其脈,輕手按之得滑,重手按之得平,此乃腑虚也。看在何經,而正〔6〕其時〔7〕也。
胸膈痞滿,頭目碎痛,食飲不下,腦項昏重,咽喉不利,涕唾稠黏。診其脈,左右寸口沉結實大者,上實也。頰赤心忪〔8〕,舉動顫慄,語聲嘶嗄〔9〕,唇焦口乾,喘乏無力,面少顔色,頤頷腫滿。診其左右寸脈弱而微者,上虚也。
大小便難,飲食如故,腰腳沉重,臍腹疼痛,診其左右手脈,尺中脈伏而澀者,下實也。大小便難,飲食進退〔10〕,腰腳沉重,如坐水中,行步艱難,氣上奔衝,夢寐危險。診其左右尺中脈滑而澀〔11〕者,下虚也。病人脈微、澀、短、小,俱屬下虚也。
〔1〕消息 猶言推敲、斟酌。
〔2〕皺皴(zhu cūn宙村) 謂肌膚因寒冷乾燥而起褶開裂。
〔3〕活 猶言滑利不滯。
〔4〕斷 决斷。《禮記樂記》:臨事而屢斷。注:斷,猶决也。
〔5〕舌 孫本脱,據徐本補。文例亦當如此。
〔6〕正 决,判定。《詩大雅文王有聲》:維龜正之。箋:正,决也。
〔7〕時 疑爲腑字之。徐本眉批云:時當作腑。
〔8〕忪(zhōnɡ中) 驚懼。《玉篇心部》:忪,驚也,惶遽也。
〔9〕語聲嘶嗄(sh霎)聲音嘶啞。《金匱要略百合狐更新于:8个月前
基础介绍
华佗
中藏经校注华佗,校注,卷上,藏经,華氏中藏經华佗華氏中藏經 卷上_中藏经是华佗写的吗,賜進士及第授通奉大夫署山東布政使督糧道孫星衍校人法於天地論第一提要:本論爲全書之總綱,基於天人相應之思想,簡論人與自然之關系,故題曰人法於天地論。全文分四段:首論人禀天、委地而有形神,因之,人體氣機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