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
蔡邕简介参见卷六。
郭有道碑
【题解】
此碑文中的郭泰,是东汉名士,因修行有道,故称。作者极力颂扬了郭泰高尚的人格及其精深的学识,尤其称颂了他不肯入仕做官、情愿归隐出世的品行。全文叙事简明扼要,文辞清新自然,是碑文中的名篇。
先生讳泰,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①。其先出自有周王季之穆②,有虢叔者③,实有懿德,文王咨焉。建国命氏,或谓之郭④,即其后也。先生诞应天衷,聪睿明哲,孝友温恭,仁笃慈惠。夫其器量宏深,姿度广大,浩浩焉,汪汪焉⑤,奥乎不可测已。若乃砥节厉行⑥,直道正辞,贞固足以干事⑦,隐括足以矫时。遂考览六经,探综图纬⑧,周流华夏,游集帝学,收文、武之将坠,拯微言之未绝。以上学行高远。
【注释】
①界休:今山西介休。
②王季:周太王之子,文王之父。穆:古代宗庙次序,一世为昭,二世为穆。
③虢叔:周文王之弟,封为公,国号称虢。
④郭:古字为虢。
⑤汪汪:深广的样子。形容人的气度宽宏。
⑥砥节厉行:磨炼节操与德行。
⑦贞固足以干事:语见《周易乾卦》。贞固,正而坚,坚持正道。意为坚持正道主干各事。
⑧图纬:占卜术数之书。
【译文】
先生名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先生的祖先源出周朝文王之父王季,宗庙中位列二世祖,周文王弟虢叔,德行美好,是文王的谋士。周朝初年大封诸侯时,其中有郭姓诸侯,即为虢叔后人。先生来世,好像是上天的特意安排,聪明睿哲,孝敬友爱,温和谦恭,仁慈笃深,柔和深沉。他才识高明,学识渊博,气度宽宏,气节高洁,如滔滔奔流的河水,难以测量,难以企及。在磨炼自己节操和德行方面,更是陈正直之道,发深刻之论,固守正道,自立自主,奋发图强。他的行为合乎标准规范,足以来矫正时弊。于是探究六经,深研图纬,周游华夏各地,游学京师太学,收集周文王、周武王时代遗留下来的快要衰绝的仪礼,拯救还没有完全遗失的孔子的微言大义。以上表述郭泰学行高远。
于时缨之徒①,绅佩之士,望形表而景附,聆嘉声而响和者,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②。尔乃潜隐衡门③,收朋勤诲,童蒙赖焉,用祛其蔽。以上多士翕附。
【注释】
①缨:冠带与冠饰,借指有声望的封建士大夫。
②鳞介:泛指有鳞和介甲的水生动物。
③衡门:横木为门,意指卑陋。
【译文】
当时那些有身份有名望的士大夫们,紧紧追随在先生前后,聆听先生的嘉言惠声,且附和随意,如百川归入大海,如有鳞和介甲的水生动物仿效龟和龙一样。先生归隐在家,门庭简陋,招收门徒,辛勤教诲,是幼童学子所依赖的老师,他们自觉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以上述众多士大夫追随于他。
州郡闻德,虚己备礼,莫之能致。群公休之①,遂辟司徒掾②,又举有道,皆以疾辞。将蹈洪崖之遐迹③,绍巢、由之绝轨④,翔区外以舒翼,超天衢以高峙。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三,以建宁二年正月乙亥卒⑤。
【注释】
①休:赞美。
②辟:汉代选拔征召人才称为辟。司徒掾:司徒属僚。司徒在东汉时职掌人事,凡教民、孝悌、谦俭、逊顺、养生、送丧之事,则议其制,建其度。与太尉、司空合称三公。
③洪崖: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名字。
④巢:巢父,尧时隐士,居山中不谋功名利禄,以树作巢,睡其上,故名。由:许由,亦为隐士,与巢父同时代。
⑤建宁二年:169年。建宁,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68172)。
【译文】
州郡的长官听闻先生的行为事迹,都肃然起敬,谦虚恭敬地礼聘于他,却不能将他罗致身边。大家异口同声地赞扬先生,于是先生被征召任司徒掾,又以有道举荐先生,但先生都以疾病缠身辞谢。欲想沿着洪崖仙人的足迹修道养性,继续走巢父、许由的道路,如飞鸟展翅高翔,置身世外,超越天衢而行高远。可惜天不假年,建宁二年正月乙亥日,先生年仅四十三岁时就撒手人寰。
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怀哀悼,靡所置念,乃相与推先生之德,以图不朽之事。佥以为先民既没,而德音犹存者,亦赖之于纪述也。今其如何而阙斯礼?于是树碑表墓,昭铭景行①,俾芳烈奋乎百世,令闻显于无穷。其辞曰:
於休先生,明德通玄②。纯懿淑灵,受之自天。崇壮幽浚,如山如渊。礼乐是悦,《诗》《书》是敦。匪惟摭华,乃寻厥根。宫墙重仞,允得其门。懿乎其纯,确乎其操。洋洋搢绅③,言观其高。栖迟泌丘④,善诱能教。赫赫三事,几行其招。委辞召贡,保此清妙。降年不永,民斯悲悼。爰勒兹铭,摛其光耀⑤。嗟尔来世,是则是效。
【注释】
①景行:高尚的德行。
②通玄:深知玄妙之理。
③搢绅:指士大夫。
④栖迟:游息。泌丘:水中小块陆地。
⑤摛(chī):传布,舒展。
【译文】
凡是四面八方志同道合的人,都在缅怀追悼先生,相与推戴先生的德操,以图使其传之久远。大家认为贤德之人虽死而德音犹存,但也要依靠记录而流传,对于先生又怎么能够丢失这种礼节呢?因此树立碑石表刻墓志,昭彰先生的高尚德行,使先生的美好品格、光辉业绩流芳百世,永垂不朽。碑词是这样的:
啊!受人称赞的先生,您深明德义,通晓玄妙之理。您德行高尚,天资睿哲,上天所赐。您学识渊博深邃,如山一样高,海一样广。您提倡礼制规范,音乐和悦,深研儒家经典,撷取精华,追根寻源。儒家学说门墙高大,您已经得其门而入。确是真君子、伟丈人,德行高尚,情操高洁,名副其实。那些达官贵人,都在评论先生的气节不俗,品行纯洁。先生您悠然隐居,循循诱导,指点迷津。那些气势盛大的朝廷三公数次前来征召,先生您一一委婉推辞皆不应,力保清高纯妙之誉。英年早逝,众人深切哀悼又痛惜。树碑立传,永载先生的英名与事迹,使先生的品格永远流传。叹来世之人,当此效法郭先生。
陈太丘碑
【题解】
陈太丘,即陈寔(sh),东汉名士。因曾任太丘县长,故称陈太丘。汉末朝廷黑暗,官场倾轧,陈寔便辞官隐入山林。这篇碑文辞藻华丽,铺叙流畅,极力称赞陈寔的仁爱慈善和高风亮节。
先生讳寔,字仲弓,颍川许人也①。含元精之和②,应期运之数③,兼资九德④,总修百行。于乡党则恂恂焉⑤,彬彬焉⑥,善诱善导,仁而爱人,使夫少长咸安怀之。其为道也:用行舍藏⑦,进退可度,不徼讦以干时⑧,不迁贰以临下。四为郡功曹⑨,五辟豫州⑩,六辟三府,再辟大将军。宰闻喜半岁(11),太丘一年(12)。德务中庸,教敦不肃,政以礼成,化行有谧。会遭党事(13),禁锢二十年,乐天知命,澹然自逸(14)。交不谄上,爱不黩下。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及文书赦宥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15),悬车告老(16),四门备礼,闲心静居。大将军何公、司徒袁公(17),前后招辟,使人晓喻云:欲特表,便可入践常伯(18),超补三事(19),纡佩金紫,光国垂勋。先生曰:绝望已久,饰巾待期而已(20)。皆遂不至。弘农杨公、东海陈公(21),每在衮职,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颍川陈君,命世绝伦,大位未跻,惭于文仲窃位之负(22)。故时人高其德,重于公相之位也。
【注释】
①颍川:今河南许昌东。
②元精:旧称天地之精气。
③期运:运数,气数。
④九德:一说为九种品格德行,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见《逸周书常训》。
⑤恂恂(xn):恭顺谨慎的样子。
⑥彬彬:文雅和气质兼备的样子。
⑦用行舍藏:用之则行其道,舍之则藏。
⑧徼讦(yāo ji)以干时:对人进行伺察称徼,揭发别人隐私叫讦。干时,违背时势。干,抵触。
⑨功曹:官名。汉代州郡的佐吏,有功曹、功曹史,掌管考查记录功劳。
⑩豫州:今河南,治所常有变动。
(11)闻喜:今山西闻喜。
(12)太丘:今河南永城。
(13)党事:指东汉党锢之祸。汉桓帝时,官僚士大夫及外戚不满宦官把持朝政,联合太学生抨击时政。延熹九年(166),宦官以共为部党罪名逮捕大臣、太学生,后来释放,但禁锢终身,不得为官。是为第一次党锢之祸。第二次党锢之祸发生在建宁二年(169),直到中平元年(184)才告结束。
(14)澹然:恬静寡欲,无忧自得。
(15)丘山:泛指山。
(16)悬车:古人年七十辞官居家,废车不用,故曰悬车。因称七十岁为悬车之年。
(17)何公:指何进,东汉外戚。官拜大将军,拥立少帝,专擅朝政,被宦官所杀。袁公:指袁隗,东汉朝臣。官大鸿胪、司徒,被董卓所杀。
(18)常伯:官名。秦汉称侍中,为丞相属官。
(19)三事:三公。
(20)饰巾:戴头巾,意为不加冠冕。
(21)杨公:指杨赐。字伯献,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历官司空、司徒、太尉等职。陈公:指陈耽,字汉公,东海(今属山东)人。累官至太常、太尉、司空、司徒。
(22)文仲:即臧文仲,字辰,春秋时期鲁国正卿,事庄、闵、僖、文四位国君,勤政惠民,但迷信鬼神,孔子讥为不智。
【译文】
先生名寔,字仲弓,颍川许县人。全身包有天地之精气,应和运期气数,兼备九种美德,修有百种品性。在乡党邻里中恭谦温和,彬彬有礼,礼节周全,对人善于诱导,善于劝训,充满慈善仁爱,致使老幼少长之人都怀有好感。他的处世之道:出仕就推行道义,退居就韬光养晦,出入进退适可而止,不违心地伺察别人或揭发别人隐私,既不迁怒于人,也不过分指责他人过失。四次作州郡功曹,五次征召豫州,六次推举三府,再被大将军召辟。处理闻喜县政务半年、太丘县事务一年。任职期间始终秉持中庸之道,劝导百姓诚实敦厚,遵纪守法。行事合乎礼制,教化行之有效。遭受党锢祸乱时,被无端禁锢二十年之久,此时的先生乐天知命,恬静淡然,与世无争。结交朋友,对上不阿谀奉承,对下不轻慢无理。洞察时世,明观事物、政局的变化,发现微妙的征兆就立即应对化解,不去等到一天结束。等到朝廷大赦的诏书,先生已年届七旬。于是隐居山林,辞官不出,闲心静居,门庭礼备。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先后征召请出,派人晓谕,表示:只要先生愿意,马上可以到朝廷中任常伯,超迁为三公,佩金玉垂紫带,为朝堂争光,为国家立功。先生回复说:我早已断绝了世上的功名利禄和一切欲望,只想做平民百姓等待大限到来而已。一一辞谢,不去应征。弘农的杨赐公、东海的陈耽公,都是朝中显贵,位高职重,群僚们聚集庆贺时,一致称赞道:颍川陈寔先生,是世上绝无仅有的高人,高官不就,大禄不取,重职不任,足以让臧文仲之流才德不称窃取名位的达官显贵深感惭愧。所以时人敬重赞美先生的德行,胜于对位在三公的人的敬重和赞美。
年八十有三,中平三年八月丙子①,遭疾而终。临没顾命留葬所卒,时服素棺,椁财周榇②,丧事惟约,用过乎俭。群公百僚,莫不咨嗟;岩薮知名③,失声挥涕。大将军吊祠,锡以嘉谥,曰征士陈君,禀岳渎之精④,苞灵曜之纯⑤,天不慭遗一老⑥,俾屏我王,梁崩哲萎,于时靡宪。搢绅儒林,论德谋绩,谥曰文范先生。传曰:郁郁乎文哉!《书》曰:《洪范》九畴⑦,彝伦攸叙⑧。文为德表,范为士则,存诲没号,不亦宜乎。三公遣令史祭以中牢⑨,刺史敬吊。太守南阳曹府君命官作诔曰⑩:赫矣陈君,命世是生。含光醇德,为士作程。资始既正,守终又令。奉礼终没,休矣清声。遣官属掾吏,前后赴会,刊石作铭。府丞与比县会葬,荀慈明、韩元长等五百余人,缌麻设位(11),哀以送之。远近会葬,千人已上。河南尹种府君临郡,追叹功德,述录高行,以为远近鲜能及之。重部大掾,以时成铭,斯可谓存荣没哀,死而不朽者也。乃作铭曰:
峨峨崇岳(12),吐符降神;於皇先生,抱宝怀珍。如何昊穹,既丧斯文?微言圮绝(13),来者曷闻?交交黄鸟,爰集于棘(14)。命不可赎,哀何有极!
【注释】
①中平三年:186年。中平,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84189)。
②椁(ɡuǒ):古代棺木有两重,外面叫椁,里面叫棺。榇(chn):木棺。
③岩薮:山泽。
④岳渎:山川。
⑤灵曜(yo):指上天。曜,日月。
⑥慭(yn):愿意。
⑦九畴:传说大禹治理天下的九种大法。
⑧彝伦攸叙:言天、地、人之常道悠远无穷。
⑨中牢:祭祀中用猪、羊二牲。
⑩诔(lěi):哀祭文体的一种。
(11)缌(sī)麻:丧服名。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中轻的一种,用疏织细麻布制成孝服,服丧三月。
(12)峨峨:高峻,高耸。
(13)圮(pǐ)绝:毁坏。
(14)交交黄鸟,爰集于棘:交交,鸟叫声。黄鸟,黄雀。棘,酸枣树。黄鸟停在酸枣树上是不得其所,暗喻仕于乱世以哀之。
【译文】
中平三年八月丙子日,先生因病离世,享年八十三岁。临终前叮嘱后人,要把自己葬在山林住所,身穿平常衣服,用白色无装饰的棺材装殓,外椁只要能装下棺材即可,丧事从简,费用节俭。群公百僚没有一个不感叹的;普通百姓有了解他的,也无不失声挥泪。大将军前来吊唁,赐给美谥,认为征士陈先生,禀有山川的精华,含有昊天的纯洁,苍天不应收去陈先生,使我朝廷的栋梁之材毁坏,贤明圣哲萎枯,实在不应该啊!缙绅儒士们议论先生一生的品行,谥为文范先生。经传上说:多么丰富多彩啊!《尚书》上说:《洪范》篇记载大禹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天地人的常道悠远无穷。文是道德的表率,范是士人的准则,在世时为文范教诲世人,去世后以文范作为谥号,是非常适宜的。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各派属下用中牢之礼祭奠先生,州郡刺史一同吊唁。南阳太守曹大人责成下属官作诔文,文中说:声名显赫的陈君,来到世上是上天的旨意。含有光华醇德,是士大夫做人的榜样。生来正直,终生守信。奉行礼仪,清声美名长留人间。派遣属官掾吏,前后吊祭,刊石作铭。州官县吏一起送丧,荀慈明、韩元长等五百余人,服缌麻戴孝,尽哀送葬。哀悼祭奠和参加葬礼的人达千数以上。河南尹种大人亲临颍川郡,追悼先生功德,述录先生事迹,认为先生的高尚品行节操,四周远近极少有人能比得上。朝中重臣之掾属,及时写成铭文,可以说是生时荣耀天下,死后万民哀恸,永垂不朽。写铭文道:
伟大啊,先生的高节义德,如高山峻岭,巍峨矗立;如神灵吐符,天降瑞祥;如怀有珍宝,金贵无比。试问昊昊苍天,为什么要丧失文章华彩?为什么要毁绝微言大义,却让后世之人听不到看不见呢?如同飞来飞去的黄鸟儿,惶惶栖集于荆棘丛中。生命已逝不可再赎回,哀痛悲伤到了极点!
胡公碑
【题解】
胡广是东汉后期的显宦,历仕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诸朝。这篇碑文颂扬了胡广的政绩与操行,并引老莱子、方叔、周公旦、正考父相比,不免有虚美之嫌。
公讳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①。其先自妫姓建国南土②,曰胡子③,《春秋》书焉,列于诸侯,公其后也。考以德行纯懿④,官至交趾都尉⑤。公宽裕仁爱,覆载博大⑥,研道知几,穷理尽性。凡圣哲之遗教,文武之未坠,罔有不综。
【注释】
①南郡华容:今湖北监利北。
②妫(ɡuī)姓:据《史记陈杞世家》载,舜曾居于妫汭(ru),其后因以为姓。春秋时陈国为妫姓。
③胡子:舜的后代胡公,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将长女大姬嫁给他,而封于陈,子爵,故称胡子。
④纯懿:纯洁而贤良。
⑤交趾:唐尧时指五岭以南一带地区。西汉初置交趾郡,专指今越南河内市西北。都尉:武官名。西汉初改郡尉为都尉,辅佐太守掌全郡军事。
⑥覆载:天覆地载,谓庇养包容。
【译文】
先生名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先生的远祖出自妫氏,周朝分封建国时封邑在陈地,称为胡子,并列在诸侯中,《春秋》一书有记载,先生即为妫氏后裔。先生故去的父亲德行纯洁而良善,官至交趾都尉。先生为人宽厚仁爱,胸怀宽广,气度宏深,穷研天人之理,探究万物之道。凡是上古圣人贤哲流传下来的言论教义,周文王、周武王以来的道统,无不进行研究、阐发。
年二十七,察孝廉,除郎中尚书侍郎、左丞尚书仆射。内正机衡①,允厘其职。文敏畅乎庶事,密静周乎枢机②,帝用嘉之,迁济阴太守。公乃布恺悌③,宣柔嘉④,通神化,导灵和,扬惠风以养真,激清流以荡邪,取忠肃于不言,消奸宄于爪牙⑤。是以君子勤礼,小人知耻。鞠推息于官曹⑥,刑戮废于朝市,余货委于路衢,余种栖于畎亩。迁汝南太守,增修前业。考绩既明,入作司农,实掌金谷之渊薮,和均关石,王府以充。遂作司徒,昭敷五教⑦。进作太尉,宣畅浑元⑧,人伦辑睦,日月重光。遭国不造,帝祚无主,援立孝桓,以绍宗绪。用首谋定策,封安乐乡侯。户邑之数,加于群公。
【注释】
①内正:行政事务。机衡:指行政权力的中枢,以其权衡要务。
②枢机:指主要事物。
③恺悌:和乐简易。
④柔嘉:温和而美善。
⑤爪牙:亲信,党羽。
⑥鞠(jū)推:审讯囚犯。鞠言以推事物原委。
⑦昭:明。敷:布。五教:明五伦之教。
⑧浑元:指自然之气。
【译文】
二十七岁时,察举为孝廉,官拜郎中尚书侍郎、左丞尚书仆射。在朝中枢要机关处理政事,干练敏达,忠于职守,尽贤尽能。大事小事,细心周密,处置得当,深受皇帝夸奖,徙官济阴太守。布施和乐简易之政,宣扬温和美善之性,晓谕神圣教化,推导良善和睦之德,扬美好风气来培育天地正气,激清流之气来荡涤邪恶,在种种言论中只吸取忠诚严肃之辞,在得力助手中清除奸宄之辈。在这种氛围中,为官者勤于政事,勤于礼仪教化,为百姓者熟知礼仪,懂得廉耻。官府减少了推鞫问案,朝市消除了酷刑杀戮,商肆货物堆积成山,田畴禾稼盈田满地。徙官汝南太守,政绩惠举大大超过了前任长官。朝廷经过考绩后,先生入京师为司农,负责全国钱财谷物的支出收入和各种度量衡,国家府库充实盈余。于是官司徒,宣扬王道教化,昭彰仁、义、礼、智、信五常。进为太尉,宣畅天地自然之气,人们的伦理道德和睦美好。时值质帝驾崩,国家不幸,帝位空虚,于是拥立桓帝登基,使大汉继统得以延续不断。因先生有首倡谋划定策之功,封为安乐乡侯,封邑户数远比其他公侯为多。
入录机事,听纳总己①,致位就第。复拜司空,敷土导川,俾顺其性。功遂身退,告疾固辞。乃为特进②,爰以休息。又拜太常,典司三礼③,敬恭禋祀,神明嘉歆,永世丰年,聿怀多福。复拜太尉,寻申前业。又以特进,逍遥致位。又拜太常,遘疾不夷,逊位归爵。迁于旧都,征拜太中大夫。
【注释】
①总己:总摄己职。
②特进:官名。汉制,凡诸侯功德优盛,朝廷所敬异者,赐位特进,位在三公之下。魏晋南北朝因之,皆为加官。
③三礼:祭天、祭地、祭宗庙,叫做三礼。
【译文】
入中枢机关总揽政务,主持军国要事,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然后实行,之后辞官回家。又拜司空,主持全国山川水利事务,敷土导川,让水利服务于农事。先生功成名就,引身告退,一再声称患有疾病而辞去官职。朝廷加给特进,才允许休息。又召拜太常,负责主持祭天、祭地、祭宗庙之事,每遇大祭,恭敬有礼,虔诚无比,上天神灵欢悦,永保我朝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福瑞多降。又拜太尉,职掌如前。又加特进,逍遥辞官。又拜为太常,患病不愈,让位归封邑地。迁于旧都,征拜太中大夫。
延和末年①,圣主革正,幸臣诛毙,引公为尚书令,以二千石居官,委以阃外之事②,厘改度量,以新国家,宏纲既整,衮阙以补③。乃拜太仆,车正马闲,六驺习驯。迁太常司徒。成宗晏驾④,推建圣嗣⑤,复封故邑,与参机密。寝疾告退。复拜太傅录尚书事。
【注释】
①延和:根据下文及《汉书》记载,延和有误,应为延熹。
②阃(kǔn)外:指统兵在外。
③衮阙以补:喻补君王之过失。
④成宗:汉桓帝刘志的庙号。
⑤圣嗣:汉桓帝无嗣,推解渎亭侯刘宏即位,是为汉灵帝。
【译文】
延熹末年,桓帝改革政令,肃政纲纪,诛杀幸佞之臣,提拔先生为尚书令,官居二千石秩禄之位,委派外出统兵,入朝整顿度量衡器,使国家威望得以提高,朝纲政纪得以整饬,君王的过失得以补正。于是拜为太仆,使皇家乘舆整洁,拉辇之马闲适,御用骏马驯服。升为太常司徒。桓帝驾崩,拥推解渎亭侯登皇帝位时,又给予封邑之地,参与军国机要大事。先生生病,请求告退。又拜太傅,录尚书事。
于时春秋高矣,继亲在堂①,朝夕定省,不违子道。旁无几杖,言不称老。居丧致哀,率礼不越。其接下答宾,虽幼贱降等,礼从谦厚,尊而弥恭。劳思万机,身勤心苦。虽老莱子婴儿其服②,方叔克壮其猷③,公旦纳于台屋④,正考父俯而循礼,曷以尚兹?
【注释】
①继亲:继母。
②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人。孝行纯笃,年七十,常穿五彩衣作儿童戏,以欢娱双亲。
③方叔:周宣王贤臣。南方蛮荆背叛,方叔受命南征,迫使荆蛮臣服。
④公旦:周武王弟周公姬旦,摄理政务,广纳贤士。
【译文】
当时先生年纪已大了,但继母健在,早晚问安,从不违背为子之道。先生自己不用手杖,说话从不称老。办理丧事,致哀之礼尽全,一点也不越轨。先生在堂下接待宾客,无论对幼童稚子还是对卑贱下人,礼节周全,态度谦虚仁厚,从不高傲。先生处理政务,劳精费神,日理万机,身体力行,勤劳王事,忠心耿耿。即使是老莱子身穿五彩童衣游戏,来取悦双亲欢心;贤明的方叔领命南征荆蛮,立有大功;周公旦招贤纳士,一饭三吐哺;正考父俯身循礼,又怎能比得上先生之德呢?
夫蒸蒸至孝①,德本也;体和履忠,行极也;博闻周览,上通也②;勤劳王家,茂功也。用能十登三事,笃受介祉③,亮皇业于六王④,嘉丕绩于九有⑤,穷生人之光宠,享黄耇之遐纪⑥,蹈明德以保身,与福禄乎终始。
【注释】
①蒸蒸:孝顺。
②上通:指仕宦之道达到极点。
③介祉:大福。
④六王:指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
⑤丕:大。九有:九州。
⑥黄耇(ɡǒu):谓老人。
【译文】
孝顺的儿子竭尽孝道,是德行的根本;做人体和睦仁,尽忠尽职,是最好的品行修养;博闻强记,阅历丰富,仕途之路达到顶点;勤劳国事,忠心耿耿,功绩盛大。历十种不同职务,三进三公之位,大福大贵,辅佐六位皇帝,功成名就,于国家建立了卓越的功勋,穷尽活着的人的一切荣耀和恩宠,耄耋高寿,明哲保身,与福禄寿相始终。
年八十有二,建宁五年春壬戌①,薨于位。天子悼痛,赠策赐诔,谥曰文恭。如前傅之仪而有加焉,礼也。故吏司徒许诩等,相与钦慕《崧高》《蒸民》之作②,取言时计功之则,论集行迹,铭诸琬琰③。其词曰:
【注释】
①建宁五年:172年。建宁,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68172)。
②《崧高》《蒸民》:皆《诗经》篇名。
③琬琰:琬圭琰圭,即刻石,取美名也。
【译文】
先生建宁五年春壬戌日去世,时年八十二岁。皇上听闻悲痛悼念,赠与策书,赐予诔文,谥号文恭。礼遇有如前太傅的节仪,而且超过了,这些符合礼制要求。先生的故吏司徒许诩等人,从《诗经》中的《崧高》篇、《蒸民》篇得到启发,并仿效其记载功劳的事例,着意讨论了先生一生的事迹,写成铭文,刊刻在石碑上。碑词是这样的:
伊汉元辅,时惟文恭。聪明睿哲,思心瘁容。毕力天机,帝休其庸。赋政于外,有邈其踪。进作卿士,粤登上公。百揆时序①,五典克从②。万邦黎献,共惟时雍③。勋烈既建,爵土乃封。七被三事,再作特进。宏唯幼冲,作傅以训。赫赫猗公,邦家之镇。泽被华夏,遗爱不沦④。日与月与,齐光并运。存荣亡显,没而不泯。
【注释】
①百揆(ku):总理国政。
②五典:五常,仁、义、礼、智、信。
③时雍:和熙,和乐。
④沦:沉没。
【译文】
辅佐大汉的元老重臣,谥号文恭。生来聪明睿智,大德大贤,为国操劳,殚精竭虑。处理政务,鞠躬尽瘁,受皇帝赞扬夸奖。外出为官,恪守职责,美名远扬。入京作丞,位极三公。总揽朝政,遵守五常伦理。天下的贤哲愚夫,共享和乐。建功立业,成就显赫,授疆封土。七次位高官,三次晋三公,两次加特进。位至太傅,做幼年灵帝的老师,教导训示。扬名显赫的先生,是大汉重臣,国家梁柱。您的恩泽遍及华夏大地,英名不没。与日月同辉,与星辰共存。先生虽死犹荣,永垂不朽。
太傅文恭侯胡公碑
【题解】
这篇碑文与前《胡公碑铭》一样,也是为东汉大臣胡广而作。文中以不同文辞,极力颂扬了胡广一生的业绩。
公讳广,字伯始,交趾都尉之元子也①。公应天淑灵,履性贞固②,九德咸修③,百行毕备。遭家不造,童而夙孤。上奉继亲,下慈弱弟,崎岖俭约之中,以尽孝友之道。及至入学从训,历观古今,生而知之,闻一睹十。兼以周览六经,博总群议,旁贯宪法④,通识国典。
【注释】
①元子:长子。
②履性贞固:操行德性固守正道。
③九德:一说是古代社会为官的九种德政,即忠、慈、禄、赏、民之利、商工受资、祗民之死、无夺农、足民之材。
④宪法:根本大法。
【译文】
先生名广,字伯始,故交趾都尉胡贡的长子。先生承应天命而降临人间,生性良善灵秀,操守德行,固守正道,为官作僚的九种德政全有修养,百种德行具备完善。幼年横遭不幸,成了孤儿。不久之后,上奉侍继母,下照顾小弟,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始终尽孝顺和友爱之道。到上学启蒙年龄,从师受教,犹如生而知之,通览古今诗书,过目不忘,闻一见十,举一反三。尤其阅读六经著作,广泛汇集总结诸儒观点,融自己看法于经典之中,借以理解认识国家根本大法。
年二十七,察孝廉,除郎中尚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仆射。干练机事,绸缪枢极①,忠亮唯允,简于帝心,智略周密,冠于庶事。迁济阴太守。其为政也:宽裕足以容众,和柔足以安物,刚毅足以威暴,体仁足以劝俗。故禁不用刑,劝不用赏。其下望之如日月,从之如影响。思不可忘,度不可革,遗爱结于人心,超无穷而垂则。征拜大司农,遂作司徒,迁太尉。以援立之功,封安乐乡侯,录尚书事。称疾屡辞,策赐就第,复拜司空。功成身退,俾位特进。又拜太尉,复以特进,致命休神②。又拜太尉,逊位归爵,旋于旧土。征拜太中大夫、尚书令、太仆、太常、司徒。永康之初③,以定策元功,复封前邑,录尚书事。疾病就第④,又授太傅,入参机衡⑤,五蹈九列⑥,七统三事。谅之际⑦,三据冢宰⑧。和神人于宗伯⑨,理水土于下台⑩,训五品于司徒,耀三辰于上阶(11)。光弼六世,历载三十。自汉兴以来,鼎臣元辅,耋帙老成(12),勋被万方,与国终始,未有若公者焉。
【注释】
①绸缪:紧密缠绕。枢机:朝廷机要部门或职位。
②致命:致辞、报命。休神:休息。
③永康:汉桓帝刘志的年号,167年。次年刘宏为帝。
④就第:免官职回家。
⑤机衡:政权的枢要机关。
⑥九列:九卿之位。
⑦谅(n):指天子居丧。
⑧冢宰:周代官名。为六卿之首。后来也称吏部尚书为冢宰。
⑨宗伯:古代六卿之一,掌邦国祭祀典礼。后来也称礼部尚书为宗伯。
⑩台:古代用来比三公,这里指司空,职掌公共水利。
(11)三辰:指日、月、星。
(12)帙(zh):十年为一帙。
【译文】
二十七岁时,察举孝廉,拜官郎中尚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仆射。心系朝政,当权中枢,恪守职责,干练敏达,操心国事,忠诚如一,怀有智谋,处事周到,这方面能力无人能比。迁官济阴太守。主持政务有方:宽仁厚裕足以容纳众人之心,和顺柔美足以安定社会,刚强坚毅足以使暴力得到威服,体贴仁慈足以使风尚得到革新。因此刑狱严法尽量禁用,奖赏鼓励少用钱物。先生为官地方的百姓把先生看作是日月光明,跟随的人很多。先生考虑政事不忘根本原则,国家的法度律令轻易不做变更,用贤哲的仁爱之情施惠于百姓,使得上下同心,长久地维持法则。征拜大司农,又做司徒,迁太尉。有拥立桓帝登基的功劳,封为安乐乡侯,录尚书事。因患病几次辞官,接到皇帝的诏令,才免官回家,又拜司空。功成身退,使自己的地位进到特进。又拜太尉后,辞职归家,回到原来封邑之地。不久征拜太中大夫、尚书令、太仆、太常、司徒。桓帝永康初年,因为首定拥立灵帝的计划策谋功劳,又将原来的邑地封还,录尚书事。因患疾病免官回家,又授太傅,参与朝廷的重大事务,五次踏入九卿行列,七次位致三公。在天子居丧期间,三次为百官之首,总摄政务。职掌国家祭祀大礼职务时,和神通人,主持全国公共水利,治水理土,为官司徒,训导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伦理,功绩上可与日月星辰相辉映。辅佐六位帝王,历年三十载。自东汉建立以来,大臣重僚几十年如一日,至耄耋高龄仍操持国事,功绩惠及全国上下,与国相始终者,仅先生一人而已。
春秋八十二,建宁五年三月壬戌①,薨于位。天子悼惜,群后伤怀。诏五官中郎将任崇奉册,赠以太傅安乐乡侯印绶,拜室家子一人郎中,赐东园秘器,赐丝帛含敛之备。中谒者董诩吊祠护丧,钱布赙赐,率礼有加。赐谥曰文恭,昭显行迹。四月丁酉,葬于洛阳茔。故吏济阴池喜,感公之义,率慕《黄鸟》之哀,推寻雅意,彷徨旧土,休绩丕烈,宜宣于此。乃树石作颂,用扬德音。词曰:
【注释】
①建宁五年:172年。建宁,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68172)。
【译文】
建宁五年三月壬戌日逝世,终年八十二岁。天子沉痛悼念,群臣悲伤缅怀。诏令五官中郎将任崇奉敕旨,赠给先生太傅安乐乡侯印绶,还拜先生一子为郎中,赐予东园秘器及丝帛等入殓用品。中谒者董诩前往吊唁,护守灵堂,另赐有钱币布匹,加倍抚恤。赐予先生文恭谥号,昭彰先生一生的品性与功绩。四月丁酉日,葬在洛阳坟茔。故吏济阴太守池喜,感叹先生的高风义节,仿效《诗经》中《黄鸟》篇的哀伤心情,推寻雅意适情,欲想让先生美名留于故土,播扬先生美好的声誉。作词道:
於皇上德,懿铄孔纯。大孝昭备,思顺履信。膺期命世,保兹旧门。渊泉休茂,彪炳其文①。爰赞天机②,翼翼唯恭③。夙夜出纳,绍迹虞龙。赋政于外,神化玄通。普被汝南,越用熙雍。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④,式是百司。股肱元首⑤,庶绩咸治。二气燮雍⑥,五征来备⑦。勋格皇天,泽洽后土。封建南藩,受兹介祜。玉藻在冕⑧,毳服艾辅⑨。骆车雕骖⑩,四牡修扈。赞事上帝,祗祀宗祖,陟降盈亏(11),与时消息。既明且哲,保身遗则。同轨旦、奭(12),光充区域。生荣死哀,流统罔极(13)。
【注释】
①彪炳:文采焕发。
②天机:国家大政。
③翼翼:整饬。
④柔嘉:《诗经》中有柔嘉唯则之句,言柔和而美善,可以为法则。
⑤股肱:比喻辅佐君王的大臣。
⑥燮(xi):协调。雍:和协。
⑦五征:雨、畅、燠、寒、风五种自然现象。古人把这五种自然现象是否正常附会为统治者施政得失的征兆。
⑧冕: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
⑨毳(cu)服:粗糙的毛织物衣服。
⑩骆车:用白身黑鬣的马所拉的车。
(11)陟降:升降,上下。古称上天及祖宗之默佑为陟降,言往来于天上人间。
(12)轨:制度,法则。旦:指周公姬旦。奭(sh):指召公姬奭,曾佐周武王灭商,为燕国始祖。
(13)罔极:无穷尽。
【译文】
先生的德行实在崇高,先生的为人实在伟大啊。先生既为孝子又为仁人忠臣,显昭于世。先生承运天命而降于人世,保持了胡门一族的声誉。先生的声誉纯洁,品行美好,如深渊泉水,可用斐然文采而记之。辅佐朝政,整饬有度,操持有方。夜以继日,日理万机,承续大汉洪业。任职地方,温良和善,通行教化。恩泽遍及汝南,共享和乐。皇帝赞扬先生的功劳,任命入京为三公职位。先生的柔和之德,美善之行,足可为法则。您曾是百官的总管,是朝廷的重臣,政绩突出,惠举上下。阴阳二气和协顺调,五种自然现象正常运行。征兆无凶,故而施政得当,功勋显著,苍天亦有知,后土闻讯。先生享有封邑邦土,深谢皇恩浩荡。虽身着朝服,头戴礼帽,至于高龄,仍粗衣粗服,朴素无华。出入有考究的骆车雕马,四匹高头大马雄健威武。为的是祷告上苍,祭祀祖宗,祈求苍天和祖宗默默保佑我大汉基业永固。先生明于事理,大贤大哲,保持品格,保全身心,坚持祖宗流传的法则。遵循周公旦、召公奭执政的制度,先生英名如光辉照耀人间,代代传颂。先生虽死犹荣,千古流芳。
杨公碑
【题解】
杨秉(91165),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字叔节。父杨震名扬当时,有关西孔子之称。秉少承父业,博览群经,历官侍御史、州刺史、侍中、太仆、太常。以廉洁著称。这篇碑文概括了杨秉一生的业绩,歌颂了他忠心事国的美德,称赞了他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任用人才的操行。
公讳秉,字叔节,弘农华阴人①。其先盖周武王之穆②,晋唐叔之后也。末叶以支子食邑于杨③,因氏焉。周室既微,裔胄无绪。暨汉兴,烈祖杨喜佐命征伐,封赤泉侯。嗣子业,绂冕相继④。公之丕考,以忠蹇亮,弼辅孝安,登司徒、太尉。公承夙绪,世笃儒教,以《欧阳尚书》《京氏易》诲授四方学者,自远而至,盖逾三千。
【注释】
①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
②穆:古代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次第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
③末叶:后代子孙。
④绂冕(f miǎn):喻高官显位。
【译文】
先生名秉,字叔节,弘农华阴人。先生的远祖是周武王二世祖,晋国唐叔的后人。以后子孙因分支封邑在杨地,因而姓氏称为杨。周朝衰微后,王室贵胄宗亲们的族属混乱,毫无头绪。汉朝兴起,先生的烈祖杨喜佐助汉高祖南征北战,封为赤泉侯。杨喜之子杨业以父高官显位而承袭爵位。先生故去的祖父和父亲以忠诚之心、正直之情辅佐大汉皇帝,官至司徒、太尉。先生承绪早年的志愿,一生精通儒学教义,以《欧阳尚书》《京氏易》传道授业,四面八方的学子们纷纷投入门下受业,约有三千余人。
初辟司空,举高第①,拜侍御史,迁豫州、兖州刺史,任城相,征入劝讲,拜太中大夫、左中郎将、尚书,出补右扶风,留拜光禄大夫。遭权嬖贵盛,六年守静。外戚火燔,乃迁太仆太卿,公事绌位②,浃辰之间,俾位河南。愤疾豪强,见遘奸党,用婴疾废③。起家复拜太常,遂陟三司。沙汰虚冗,料简贞实④,抽援表达,与之同兰芳,任鼎重。从驾南巡,为朝硕德。然知权过于宠,私富侔国,大臣苛察,望变复还,条表以闻,启导上怒,其时所免州牧郡守五十余人,饕戾是黜,英才是列,善否有章,京夏清肃。
【注释】
①高第:古代凡选士、举官、考绩成绩优异者为高第。
②绌位:被贬斥。
③婴疾:疾病缠身。婴,缠绕。
④料简:品评选择,多指人品。贞实:贞直实际。
【译文】
先生初被司空征辟,就推举为政绩优异者,拜侍御史,迁豫州、兖州刺史,任城相,征入劝讲,拜太中大夫、左中郎将、尚书,出补右扶风,留拜光禄大夫。当时正是朝政被外戚把持时期,权贵受宠,有六年时间先生不被重用。外戚失势后,才起用为太仆太卿,后被贬斥,十二日内,出守河南。先生面对豪强大族势力的专横,奸党之辈的勾心斗角,痛心疾首,积郁成病,罢官在家。后又起用拜为太常,逐渐升到三司。在职期间,淘汰无能冗员,选用优秀人才,提拔有能之人,让他们同列朝班,共同承担国家重任。先生曾扈驾到南方巡视,是朝廷高德节义之士。但是他深知权贵势力超越了皇帝对他们的宠爱恩信,私人的富庶几乎与国家财物等量齐观,而朝臣们互相刻薄烦琐,显示自己的精明。先生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上表奏明皇帝,引起皇上的格外重视,当即罢免州牧郡守五十余人的职务,回朝后,亦罢黜饕餮暴戾之人,任用贤德之士,做到善恶有别,美丑有分,全国上下得以清理肃整。
在位七载,年七十有四,延熹八年五月丙戌薨①。朝廷惜焉,宠赐有加。公自奉严敕,动遵礼度,量材授任,当官而行,不为义绌。疾是苛政,益固其守。厨无宿肉,器不镂雕。夙丧嫔俪,妾不嬖御。可谓立身无过之地,正直清俭该备者矣。昔仲尼尝垂三戒②,而公免焉。故能匡朝尽直,献可去奸,忠侔前后,声塞宇宙。非黄中纯白,穷达一致,其恶能立功立事,敷闻于下,昭升于上,若兹巍巍者乎?于是门人学徒,相与刊石树碑,表勒鸿勋,赞懿德,传亿年:
【注释】
①延熹八年:165年。延熹,汉桓帝刘志的年号(158167)。
②三戒:《论语》: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
在三公之位七年,延熹八年五月丙戌日去世,终年七十四岁。朝廷痛惜,赐给丰厚,抚恤有加。先生自奉命处理朝政以来,遵循礼制法度,选拔人才,量材任用,尤重个人品行而授官职,宁遭贬斥,不违背大义。面对苛政暴行,痛心疾首,更加显露出自己的贞忠和固守正道。厨下无荤肉食物,所有用的器具不加雕镂刻饰。早年丧妻,对妾不再宠爱。可以称得上立身无大过,正直清廉和节俭的操行全部具有。过去孔子留给后世的三戒之说,先生全部具有并付诸实践,以此勉励自己。所以说先生能够匡正朝纲,匡扶政纪,措置得当,百姓听闻,政绩有成,朝廷昭彰,忠诚如一,尽职尽能,声名扬于天下。若非黄中纯白,穷达一致,怎能够立功立事惠举闻于下,政声昭彰于上,如此伟大崇高呢?于是门人学徒,争相刊立碑石,表彰先生的丰功伟绩,赞扬先生的大德大义,流芳万年:
於戏!公唯岳灵天挺①,德翼赤精②,气缊③,仁哲生。应台任,作邦桢,帝钦亮。访典刑,道不惑,迄有成。光遐迩,穆其清。
【注释】
①岳灵:高耸突出,喻人显露头角。
②赤精:赤诚的精神。
③缊:古代指天地间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状态。
【译文】
啊,我们尊敬的长者先生,有如高山般崇高,有如苍天般伟大,对国家赤胆忠心,极力辅佐,使天地之阴阳二气和谐运动,实为天降的仁人贤哲。先生来担负我朝重任,是国家栋梁,是中流砥柱,得到了皇帝的夸奖。治理朝政,依据国家大法,持重老成,有方有度,功绩卓著。声誉传遍全国,敬穆先生清纯之德。
汉太尉杨公碑
【题解】
这篇碑文是为杨秉儿子杨赐而作,文中罗列杨氏一族显达的历史,称赞了杨赐投身儒家义理研究,入仕途后为政有方的才能与品行。
公讳赐,字伯猷,弘农华阴人,姬姓之国有杨侯者①,公其后也。其在汉室,赤泉侯佐高②,丞相翼宣③,咸以盛德,光于前朝。祖司徒④,考太尉⑤,继迹宰司,咸有勋烈。
【注释】
①杨侯:周宣王少子,名尚父,其后因以为姓氏。
②赤泉侯:汉兴,杨赐烈祖杨喜佐命征伐,以功封赤泉侯。高:指汉高祖刘邦。
③丞相:指杨赐二世祖杨敞,官至丞相。宣:指汉宣帝刘询,前74前49年在位。
④祖司徒:杨赐祖父杨震,官至司徒。
⑤考太尉:杨赐父亲杨秉,官至太尉。考,指亡故的父亲。
【译文】
先生名赐,字伯猷,弘农华阴人。西周时姬姓诸侯中有叫杨侯的人,是周宣王少子,杨氏就是他的后裔。杨氏家族在西汉时,赤泉侯杨喜受命征伐,帮助汉高祖平定天下,丞相杨敞辅佐汉宣帝治理朝政,他们都以盛誉大德,光耀于前朝。先生的祖父杨震官至司徒,父亲杨秉官至太尉,继承先祖遗志,都是高官显位,都有显赫的功绩。
公承家崇轨,受天醇素,钦承奉构,闲于伐柯①。烈风维变,不易其趣。文艺典籍,寻道入奥,操清行朗,潜晦幽间,不答州郡之命。辟大将军府,不得已而应之。迁陈仓令,公乃因是行退居庐。公车特征②,以病辞。司空举高第,拜侍中越骑校尉。帝笃先业,将问故训③。公以群公之举,进授《尚书》于禁中,迁少府光禄勋。敬揆百事,莫不时序④,庶尹知恤,阊阖推清⑤。列作司空,地平天成,阴阳不忒,公遂身避托疾告退。又以光禄大夫受命司徒,敬敷五品⑥,宣洽人伦,燮和化理,股肱耳目之任,靡不克明。及至太尉,四时顺动,三光耀润,群生丰遂,太和交薄⑦。三作六卿,五蹈三阶,受爵开国,应位特进。非盛德休功,假于天人,孰能该备宠荣,兼包令锡,如公之至者乎?
【注释】
①闲于伐柯:《诗经》中有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之句,喻遵祖父法则。闲,通娴。熟练。
②公车:汉官署名。由公家以车递送应召之人,故称。
③故训:旧时典章,遗训。
④时序:时间先后,季节次序。
⑤阊阖(chānɡ h):神话传说中的天门,喻宫门。
⑥五品: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者之品级。
⑦太和:《周易》有保合太和,言阴阳会合,得冲和之气而交破也。
【译文】
先生承接家门,推崇正轨之道,受上天精纯无杂之气而生,敬重祖业,遵循家法,尤娴于遵循先祖法规。虽然世风变易,但也不改变自己的情趣志向。对儒家的经典著作,探寻其道统,深入其义理之奥妙,操行清纯明朗,大有潜晦悠闲的沉静安宁。不去应州郡长官的征辟,往往以病患在身推辞。辟为大将军府幕僚,实在没有推辞的理由,被迫应征。迁官陈仓令后,先生乘机在行道途中结庐退隐。官家公车特地来征召至京,先生也借口有病辞退。司空大人推举先生有才能、出类拔萃,拜为侍中越骑校尉。汉灵帝继承大业,勤于国政。询问上古圣人典章和遗训,先生受到太尉、司徒、司空三公的一致推举,入皇宫为灵帝讲授《尚书》,迁少府光禄勋。恭敬地主持处理各种事情,没有不按时依照程序而办的,作为众官之长深知体恤下情,宫门上下推清。位列司空,天下太平,无水患洪灾之苦,阴阳二气调和,先生于是辞去官职,推说患有疾病告退。又以光禄大夫受命司徒,恭敬地宣敷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及朋友五伦之教化,和洽人伦关系,协调理正五常次序,凡重任大事及日常小事,没有一件不办理好的。及官至太尉,一年四季气候正常,日、月、星交替运转,光照人间,百姓富饶,安居乐业,阴阳二气会合时得冲和之气而交破。三次入六卿之列,五次进三公之位,受封爵赐邑土,为临晋侯,位加特进。若非是盛德大功介于天人之间,怎会有宠荣俱备、兼包令赐的幸运,如先生达到的这样呢?
公体资明哲,长于知见,凡所辟选,升诸帝朝者,莫非瑰才逸秀,并参诸佐。惟我下流二三小臣,秽损清风,愧于前人。乃纠合同寮,各述所审,纪公勋绩,刊石立铭,以慰永怀。铭曰:
【译文】
先生资质聪哲,长于智慧高见,凡是征召选拔升入朝廷的人,都是奇才俊逸灵秀之人。只有像我们这些所处地位不高的三二个小臣子,秽污清风,损毁明德,实在有愧于前贤哲人。于是召集同僚同仁,各自申述对先生的看法,牢记先生的功绩伟业,刊石立碑,以慰永远的怀念。铭文上写道:
天降纯嘏①,笃生柔嘉。俾允祖考,光辅国家。三业在服②,帝载用和。粤暨我公,尤执忠贞。在栋伊隆,于鼎斯宁。德被宇宙,华夏以清。受兹介福,履祚孔成③。为邑河、渭④,衮冕绂珽⑤。以佐天子,祗事三灵⑥。丕显伊德,万邦作程。爰铭爰赞,式昭懿声。
【注释】
①天降纯嘏(ɡǔ):谓天赐以纯全之福。嘏,福。
②三业:佛家语,以身、口、意为三业。在服:在职。
③履祚:福禄。
④河、渭:杨赐封临晋侯,其封邑在河、渭之间,今陕西大荔。
⑤绂:绂绶,丝绳之系印环者。珽(tǐnɡ):玉笏(h)。
⑥三灵:天、地、人之神祇。
【译文】
是上天降予的纯全之福,是与生俱来的柔和美善。先生的先祖先父都是忠诚实信之人,光荣地辅佐了大汉国家。以身许国,心系朝廷,尽职尽忠,深受皇帝信任赞扬。先生之时,尤显忠贞之性,位至三公,国之栋梁,朝之重臣。恩德惠及天下,华夏一片清平。先生深受国恩,福禄有终,富贵伴身。封邑河、渭,穿官衣戴官帽,手持玉笏朝堂立。辅佐天子理朝政,侍奉天灵、地祇、人间神。大显其德,天下安宁,万邦太平。我们作铭文写赞文,齐把先生纯厚德性来昭彰。
朱公叔坟前石碑
【题解】
这篇碑文专为东汉益州太守朱穆而写。朱穆生前是位好官吏,临终嘱咐家人除去陈规旧习,不要在自己墓前建庐筑室守丧尽孝。家人遵其嘱,又恐坟墓夷为平地,故而在坟前立碑石,请蔡邕撰文,以志永怀。
维汉二十一世延熹六年粤四月丁巳①,忠文公益州太守朱君,名穆,字公叔,卒于京师。其五月丙申,葬于宛邑北万岁亭之阳,旧兆域之南。其孤野受顾命曰②:古者不崇坟,不封墓,祭服虽三年,无不于寝。今则易之,吾不取也。尔其无拘于俗,无废予诫。野钦率遗意,不敢有违,封坟三板,不起栋宇。乃作祠堂于邑中南阳旧里,备器铸鼎③,铭功载德。惧坟封弥久,夷于平壤,于是依德像,缘雅则,设兹方石,镇表灵域,用慰其孤罔极之怀。乃申词曰:
【注释】
①延熹六年:163年。延熹,汉桓帝刘志的年号(158167)。
②孤野:孤儿朱野。
③铸鼎:铸造三足两耳之器物。
【译文】
我大汉第二十一世皇帝汉桓帝延熹六年四月丁巳日,忠文公益州太守朱先生,名穆,字公叔,在京师去世。这年五月丙申日,葬在宛邑北万岁亭的南面,旧兆域的南面。他的孤儿朱野领受他生前遗言说:古代的人不崇敬坟地,不封筑墓室,孝服虽穿戴三年,无不睡寝于墓旁庐室之中。现在更改这种习俗,我不采取这些丧葬礼节。你们不要拘泥于俗,千万要按照我说的去做,听从我的告诫。孤儿朱野遵从朱先生的遗嘱,不敢违背朱先生的遗愿,只封坟墓三板之高,不在旁边建造房屋。于是在本邑南阳旧宅里建立祠堂,俱备鼎尊等祭器,上面铭刻朱先生的功绩德操。但很担心坟墓只封三板泥土,天长日久会被夷为平地,所以就依照朱先生的音容笑貌,根据以往的定则规矩,制成一块方形石碑,镇表在其坟前墓地,用以安慰他的孤儿无比悲痛的怀念之情。于是刻上词道:
歆惟忠文,时惟朱父,实天生德,丕承洪绪,弥纶典术①,允迪圣矩。好是贞厉,疾彼强御。断刚若仇,柔亦不茹,仍用明夷②,遘难受侮③。帝曰休哉,朕嘉乃功。命汝纳言,允汝祖踪。父拜稽首,翼翼惟恭,笃棐不忘④,夙夜在公。昊天不吊,降兹残殃,不遗一父,俾屏我皇。我皇悼心,锡诏孔伤。位以益州,赠之服章⑤。用刊彝器⑥,宣昭遗光,子子孙孙,永载宝藏。
【注释】
①弥纶:包罗,统括。
②明夷:喻主暗于上、贤人退避的乱世。
③遘(ɡu)难:生事发难。
④棐(fěi):辅助。
⑤服章:表示官吏身份品秩的服饰。
⑥彝器:古代青铜祭器,如钟、鼎、尊、俎之类。
【译文】
尊敬的忠文公,就是朱先生,与生俱来有德有义,承接功业之绪,包罗典籍之精。深通国法大典之要,以之作坚贞不屈的鞭策,面对强暴势力,痛心疾首,进而疾恶如仇。面对柔弱百姓,深知苦难,任用退避世外的贤人,免遭生事发难而受侮辱。皇帝赞扬道:有德美行端之性,朕嘉奖你的功绩,责成你进谏纳言,发扬你祖宗的遗德。朱先生于是拜跪稽首,谨慎恭敬地处理公务,心在官府,不忘皇帝旨意,披星戴月,身系官家。然而,昊天无情,降临祸殃,不肯放过朱先生留在人间,使我皇朝失去一位好臣子。大汉皇帝心感悲痛,命诏吊祭死者,慰问生者节哀。朱先生生前作益州太守,赠给相当的服饰用物,并在祭祀器物上刻镌铭文,宣扬朱先生生前的光辉德操,让子子孙孙永远记住先生英名。
贞节先生范史云碑
【题解】
这篇碑文是为东汉名士范丹而写的。范丹早年入仕,参与政事,遭党锢之祸后,看尽官场倾轧,不愿再受征召,情愿做闲云野鹤。本文骈散结合,赞颂了范氏的品德操行。
先生讳丹,字史云,陈留外黄人①,陶唐氏之后也②。其在周室有士会者③,为晋大夫,以受范邑,遂以为氏。汉文、景之际④,爰自南阳来⑤,家于成安⑥,生惠。延熹二年⑦,官至司农、廷尉,君则其后也。
【注释】
①陈留外黄:今河南杞县。
②陶唐氏之后:范氏出于祁姓,尧之裔孙刘累后裔。
③士会:周代杜伯之子隰叔奔晋,官士师,其孙士会,食采于范,其后遂以范为姓。
④文、景:指汉文帝(前180前157年在位)和汉景帝(前157前141年在位)。
⑤南阳:今河南南阳。
⑥成安:今河南杞县东。
⑦延熹二年:159年。
【译文】
先生名丹,字史云,陈留外黄人,陶唐氏尧的后裔。在周代时有一位名叫士会的人,到晋国作大夫,受封范邑,于是以封邑范地作为姓氏。西汉文帝、景帝之际,范氏从南阳迁移到成安,生子范惠。在汉桓帝延熹二年,官至司农、廷尉,先生就是其后代。
君受天正性,志高行洁,在乎幼弱,固已藐然有烈节矣①。时人未之或知,屈为县吏。亟从仕进,非其好也。退不可得,乃托死遁去,亲戚莫知其谋。遂隐窜山中,涉五经,览书传,尤笃《易》与《尚书》学。立道通久而后归。游集太学,知人审友,苟非其类,无所容纳。介操所在,不顾贵贱。其在乡党也,事长惟敬,养稚惟爱,言行举动,斯为楷式。郡县请召,未尝屈节。其有备礼招延,虚己迓止②,亦为谋奏,尽其忠直。以处士举孝廉③,除郎中莱芜长。未出京师,丧母行服。故事④,服阕后还郎中⑤,君遂不从州郡之政。凡其事君,过则弼之,阙则补之,通清夷之路⑥,塞邪枉之门,举善不拘阶次,黜恶不畏强御。其事繁多,不可详载。
【注释】
①烈节:坚贞的节操。
②迓(y):迎接。
③处士:未仕或不仕的士人。
④故事:旧时的典章制度,先例。
⑤服阕:言除丧服。
⑥清夷:清平,太平。
【译文】
先生具有与生俱来的正直品性,志行高洁,早在幼年弱冠之时,就立定了高远的坚贞节操。成人后大家不了解他的胸襟理想,委屈地任为县府小吏。急功近利,求得一官半职,不是先生的喜好志趣。既然受命,推辞已不可能,于是诈言死了而引遁离开,亲戚朋友都不知道他的计谋。先生隐居山林之中,涉阅五经,览读书传,尤其深明《周易》和《尚书》之学。经过几年钻研,精通其奥妙深理,这才出山回家。游历太学,知人交友,不是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不与结交。先生的品性节操决定了他交友作朋,不分高贵与贫贱,志趣相投皆为朋友。先生在邻里乡党中间,尊重年长者,爱护幼小者,他的言行举止,皆可作为楷模。郡县的官员召请先生,先生没有屈节。如遇礼贤下士,招揽人才,虚怀若谷迎接士人的官员,也会为他出谋划策,竭尽自己的忠诚正直。后来以处士身份举孝廉,任郎中莱芜县长。还没有出京师大门,母亲亡故,归家守孝。按照先例,丧期完成除去孝服,再还职郎中,先生于是趁此机会不再在州郡任职。先生从政执事,有过失就匡正,有不足就弥补,开通清平安定之路,堵塞奸顽邪恶之门,推举善才不论等级品阶,罢黜恶人不畏强暴。先生的事迹很多,难以详细记载。
雅性谦俭,体勤能苦,不乐假借。与从事荷负徒行,人不堪劳,君不胜其逸。辟太尉府,俄而冠带。或以群党见嫉时政,用受禁锢;君罹其罪,闭门静居,九族中表,莫见其面。晚节禁宽,困于屡空①,而性多检括②,不治产业。以为卜筮之术,得因吉凶,道治民情,以受薄偿,且无咎累,乃鬻卦于梁、宋之域③。好事者觉之,应时辄去。禁既蠲除,太尉张公、司徒崔公,前后四辟,皆不就。仕不为禄,故不牵于位;谋不苟合,故特立于时。是则君之所以立节明行,亦其所以后时失途也。
【注释】
①屡空:贫乏。
②检括:检点之义。
③梁、宋之域:今河南开封等地。
【译文】
先生为人雍容大度,性情廉洁节俭,身体勤勉,吃苦耐劳,容不得半点虚情假意。与其他人背着东西行路,别人早已累得苦不堪言,而先生还是兴致勃勃。征辟入太尉府,成为幕僚。此时朝中官僚、太学生及外戚等所谓党人评论时事,抨击时政,遭党锢之祸而被禁;先生也牵连受罪,闭门家中,静居不出,九族中表亲戚,没有见过他的面容。先生晚年节操严正宽仁,然而生活贫苦,缺衣少食,行为检点,不治理家财物用。曾一度以占卜推卦为业,从中能够了解吉凶祸福并考察民情,勉强得到几个铜钱足以糊口,而且没有身心苦累,在梁、宋地方给人推卦占卜。有好事之辈觉察后,到时动不动求卦问吉凶。等到党锢之禁解除后,太尉张大人、司徒崔大人等,先后四次征辟,先生一一推辞,不肯受征。不愿为官拿俸禄,也就不再牵挂职位高低有无了;因为先生谋略不合于世,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独立于世。这就是先生之所以立节明行的品格,也是他之所以后来失去仕宦之途的原因。
年七十有四,中平二年四月卒①。太尉张公、兖州刘君、陈留太守淳于君、外黄令刘君,佥有休命,使诸儒参按典礼作诔,著谥曰贞节先生,昭其功行,录记所履,谋于耆旧,刊石树铭,光示来世。铭曰:
【注释】
①中平二年:185年。中平,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84189)。
【译文】
汉灵帝中平二年四月去世,终年七十四岁。太尉张大人、兖州刘先生、陈留太守淳于大人、外黄令刘先生,都有命令,责成诸位儒士按照礼节,参考典制,做出诔文,定出谥号为贞节先生,昭显先生功业,记录先生一生事迹,再向故老耆旧征求意见,刊石树铭,光显来世之人。铭文写道:
于显贞节,天授懿度,诞兹明哲,允迪德誉。如渊之清,如玉之素,溷之不浊①,涅之不污②。用行思忠③,舍藏思固④。伯夷是师⑤,史是慕⑥。荣贫安贱,不吝穷迕⑦。甘死善道,遗名之故。身没誉存,休声载路。
【注释】
①溷(hn):混乱。
②涅:染以黑物。
③用行思忠:得行其道则思尽忠。
④舍藏思固:其道不行则固藏之。
⑤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商灭逃首阳山,不食而死。
⑥史(qiū):春秋卫大夫,世以直称。
⑦迕(wǔ):违背。
【译文】
英名扬显的贞节先生,上天赐予您仁义大度,天生的明哲贤人,德传誉扬。先生的品行如清冽潭渊之水,如素雅温润之玉,遇浊世而不乱,遇污世而不染。能够行其道义则思虑尽忠尽诚,其道义不行则固藏不露。师从商末的伯夷,仰慕春秋的史,安贫乐道,贫贱不移。气节高傲,不违其操,甘于清贫。死守善道,虽死犹荣。声名俱存,与世长青,美名远扬。
袁满来墓碑
【题解】
此文为哀悼一位自幼聪慧、德性孝道具备的少年袁满来而作。采用四言句,直言陈述,哀悼、痛惜之情寓于言中。与以上各篇相比,只有碑文而无铭文,是其独特之处。
茂德休行曰袁满来,太尉公之孙,司徒公之子。逸才淑姿,实天所授。聪远通敏,越龀在阙①,明习易学,从诲如流。百家众氏,遇目能识。事不再举,问一及三,具始知终。情性周备,夙有奇节。孝智所生,顺而不骄。笃友兄弟,和而无忿。气决泉达,无所凝滞。虽冠带之中②,士校材考行,无以加焉。允公族之殊异,国家之辅佐。众律其器,士嘉其良。虽则童稚,令闻芬芳。
【注释】
①龀(chn):儿童由乳牙换成恒牙。
②冠带:帽子和腰带,借指士族、官吏。
【译文】
深具美德善行品格的袁满来,是当朝袁太尉的孙子,袁司徒的儿子。他那俊美的才气、标致的仪表,实在是上天所赐。聪慧敏捷,早在幼童时期,学习《周易》,探讨奥义,熟练如流。百家诸子,一经过目,即能说出。遇到难解问题,一点就通,并能举一反三,讲得头头是道,有始有终。性情通达,礼节周全,表现出有特殊的节操。天性孝顺,从不傲倨,从不骄横。对待亲兄弟真诚和睦,对待好朋友忠诚不二,亲密无间,从不争忿生怨。气节高洁,犹如清泉河水,行为直爽,毫无别扭之态。即使与一般的士族、官吏相比,其才能和品行也没有能超得过他的。这是袁司徒家族中出类拔萃的人物,是辅佐国家的栋梁。众人器重他,士子夸奖他,虽然是个弱冠稚童,已料定日后必是名满天下。
降生不永,年十有五,四月壬寅,遭疾而卒。既苗而不穗,凋殒华英。呜呼悲夫!乃假碑旌于墓表①。嗟其伤矣,唯以告哀。
【注释】
①假:借。
【译文】
可惜生不永年,年仅十五岁时,于四月壬寅日不幸患病夭折。一棵茁壮成长的麦苗还没有来得及抽出穗而骤然凋零残损了。唉!实在悲伤、哀痛之极!于是借墓碑文字,表达众人对他过早离开人世的哀悼、痛惜之情。
韩愈
韩愈简介参见卷二。
曹成王碑
【题解】
此文写于元和十一年(816),是李皋死后二十五年,韩愈应其子之邀而写的。文章简述了李皋的家世、历官,在温州、衡州等地的政绩,着重写了他招降王国良、率兵讨伐李希烈二事。作者以非常简练的语言,明晰地叙述了极为复杂的事件,并突出了李皋的智勇谋略和大将风度。文章一气呵成,气势不凡,有人说韩愈这里是法子云也。张廉卿说:退之叙事简严生动,一变东汉之格,后人无从追步,直叙处多本东汉旧法,出退之手,便简古不可及,欲与东汉不同,于此能辨,则于叙事之法思过半矣。
王姓李氏,讳皋,字子兰,谥曰成①。其先王明,以太宗子国曹,绝复封,传五王至成王②。成王嗣封在玄宗世,盖于时年十七八③。绍爵三年,而河南北兵作④,天下震扰,王奉母太妃逃祸民伍,得间走蜀从天子。天子念之,自都水使者拜左领军卫将军⑤,转贰国子秘书⑥。
【注释】
①谥(sh):古代帝王及官僚死后,皇帝所给予的表示褒贬的称号。成:《尚书周书谥法》:安民立政曰成。
②其先王明几句:明,李明。唐太宗的第十三子,其母即原巢王妃。太宗,指唐太宗李世民(599649),626649年在位。国,古代侯王的封地。传五王至成王,《新唐书太宗诸子传》:曹王明贞元二十一年,始王曹三子,俊、杰、备,俊嗣王神龙初,以杰子胤为嗣曹王子戢嗣子皋嗣。一共为五世。
③成王嗣封在玄宗世,盖于时年十七八:玄宗,李隆基(685762),712756年在位。盖于时年十七八,此处有误。李皋生于开元二十一年(733),至天宝十一年(752)嗣封(《旧唐书李皋传》),正二十岁。
④河南北兵作:指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反叛。
⑤都水使者:官名。都水监的长官,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务。左领军卫将军:官名。唐代左右领军卫为十六卫之一,设上将军、大将军及将军,宿卫宫禁。
⑥贰国子秘书:即国子秘书少监。贰,副职。
【译文】
曹成王姓李,名皋,字子兰,谥号成。他的先王李明是太宗的儿子,被封于曹地,以后没有再受封,传五代到了成王。成王在玄宗时嗣封,当时十七八岁。继承爵位三年后,河南河北叛军作乱,天下动荡不安。成王侍奉母亲太妃娘娘混迹于民间逃难,找机会去了蜀地,跟随天子。天子念他忠心,把他从都水使者提升为左领军卫将军,转任秘书少监。
王生十年而失先王①,哭泣哀悲,吊客不忍闻。丧除,痛刮磨豪习,委己于学。稍长,重知人情,急世之要,耻一不通。侍太妃从天子于蜀,既孝既忠,持官持身,内外斩斩②。由是朝廷滋欲试之于民③。以上奉母走蜀从君。
【注释】
①王生十年而失先王:此处有误。李皋十岁即天宝元年(742),而李戢死于天宝六年(747),所以应为十五年。
②斩斩:整肃的样子。
③滋:益,更。
【译文】
成王十五岁时先王去世,他的哀哭声悲切凄惨,连去吊丧的客人都不忍心听。丧事过后,他痛下决心去掉一切豪门子弟的习气,一心读书。稍稍长大一点,就深知人心世情,急世之要,有一点不知道便感到羞愧。侍奉太妃跟随天子在蜀时,成王上忠天子,下孝老母,作官修身,内外整肃。所以朝廷益发想任他为官,试试他的能力。以上述李皋侍奉母亲到蜀地跟随天子。
上元元年①,除温州长史②,行刺史事。江东新刳于兵③,郡旱饥,民交走④,死无吊⑤。王及州,不解衣,下令掊锁扩门⑥,悉弃仓食与民,活数十万人。奏报,升秩少府⑦。与平袁贼,仍徙秘书,兼州别驾,部告无事⑧。以上刺温州。
【注释】
①上元元年:760年。上元,唐肃宗李亨的年号之一(760761)。
②温州:今浙江永嘉,唐时属江南道。长史:官名。唐代州设长史,多兼任郡太守,职权很重。
③江东新刳(kū)于兵:《旧唐书肃宗纪》:上元元年十一月,宋州刺史刘展赴镇,扬州长史邓景山以兵拒之,为展所败,展进陷扬、润、升等州。二年春正月乙卯,平卢军兵马使田神功生擒刘展,扬、润平。江东,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刳,剖开而挖空,引申为困。
④交:皆,都。
⑤吊:问终。
⑥掊(pǒu):击破。
⑦秩:官吏的品级次第。少府:官名。掌百工技巧之政令。
⑧与平袁贼几句:《旧唐书代宗纪》:宝应元年八月,台州贼袁晁陷台州,连陷浙东州县。二年四月庚辰,河南副元帅李光弼奏生擒袁晁,浙东州县尽平。别驾,官名。为刺史的佐吏,职权与长史相当。部,安派布置。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译文】
上元元年,成王被授为温州长史,行刺史职权。江东刚被叛兵围困,郡内大旱闹饥荒,百姓都逃离此地,人死了都无人问终。成王到江东,来不及更衣,就下令砸开锁,将大门加宽,把粮仓的粮食都分给百姓,救活数十万人。奏报朝廷后,他被升职为少府。成王还参加平袁贼叛乱,又被任为秘书,兼州别驾,所治州郡太平无事。以上写李皋任职温州事迹。
迁真于衡①,法成令修,治出张施②,声生势长,观察使噎媢不能出气③,诬以过犯,御史助之,贬潮州刺史。杨炎起道州④,相德宗,还王于衡,以直前谩。王之遭诬在理⑤,念太妃老,将惊而戚,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鱼⑥,坦坦施施⑦。即贬于潮,以迁入贺,及是然后跪谢告实。初,观察使虐,使将国良往戍界⑧,良以武冈叛⑨,戍众万人,敛兵荆、黔、洪、桂伐之⑩。二年,尤张,于是以王帅湖南(11),将五万士,以讨良为事。王至,则屏兵投良以书(12),中其忌讳。良羞畏乞降,狐鼠进退(13)。王即假为使者,从一骑踔五百里(14),抵良壁(15),鞭其门大呼:我曹王,来受良降,良今安在?良不得已,错愕迎拜,尽降其军。太妃薨,王弃部随丧之河南葬,及荆,被诏责还。会梁崇义反(16),王遂不敢辞,以还。升秩散骑常侍(17)。以上刺衡州遭诬、受降、丧母三事。
【注释】
①迁真于衡:《旧唐书李皋传》:征至京,未召见,因上书言理道,拜衡州刺史。迁真,为真刺史。因他以前都是只行刺史事,而这次被封刺史,所以说迁真。衡,衡州,今湖南衡阳,唐时属江南道。
②张施:主张得到实施。张,主张,办法。
③观察使:当时的湖南观察使辛京杲(ɡǎo)。《资治通鉴唐纪》:通州刺史曹王皋有治行,湖南观察使辛京杲疾之,陷以法,贬潮州。媢(mo):嫉妒。
④杨炎起道州:《旧唐书德宗纪》:八月庚辰,以道州司马杨炎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杨炎,字公南,凤翔(今属陕西)人。道州,今湖南道县。
⑤理:狱官。
⑥笏(h):朝笏,古时大臣朝见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也叫手板。垂鱼:唐朝五品以上官职都佩鱼,按官阶分紫金鱼袋、绯鱼袋等。
⑦施施:喜悦自得的样子。
⑧国良:王国良,邵州(今山西垣曲)人。湖南衙将。
⑨武冈:今湖南武冈。
⑩荆:荆南节度使治江陵府,今湖北江陵。黔:黔中观察使治黔州,今四川彭水,唐时属江南道。洪:江南西道观察使治洪州,今江西南昌。桂:桂管经略观察使治桂州,今广西桂林,唐时属岭南道。
(11)以王帅湖南:《旧唐书德宗纪》:建中元年(780)夏四月壬戌,以衡州刺史嗣曹王皋为潭州刺史,湖南团练观察使。
(12)屏(bǐnɡ):退避。投良以书:《旧唐书李皋传》:皋遣使者遗国良书曰:观将军非敢大逆,盖遭馋嫉,救误死而已。将军遇我,何不速降?我与将军同为京杲所构,我已蒙圣朝昭雪,使我何心持刃杀将军耶?将军以为不然,我以阵术破将军阵,以攻法屠将军城,非将军所度也。
(13)良羞畏乞降,狐鼠进退:《新唐书李皋传》:国良得书喜且畏,因请降,然内尚首鼠。狐鼠,为难的意思。狐性多疑,鼠性畏怯。
(14)踔(chuō):超越。
(15)壁:营垒。
(16)梁崇义: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原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建中二年(781)二月反,八月壬子伏诛。
(17)散骑常侍:官名。无实际职权,多用为将相大臣的兼衔。有左右之分,在门下省为左散骑常侍,中书省为右散骑常侍。
【译文】
转衡州正式任刺史,在任期间修定法令,治理有方,措施得当,声势渐长,观察使嫉妒他,又无处出气,就污蔑他犯有过失,又有朝中御史帮忙陷害,于是成王被贬为潮州刺史。杨炎离开道州,到朝中任德宗的宰相,把成王转迁到衡州,为他***昭雪。成王遭诬陷在狱官处时,担心太妃年老,知道了会过度伤心,出门时穿上囚服去为自己辩护,回家中立即拿上笏板和鱼袋,一副平常自信的神色。到被贬于潮州,有人到家中来庆贺他迁职,这时候,他才跪拜向太妃讲出实情。开始,观察使虐待部将王国良去戍边,王国良在武冈造反,兵士上万人,朝廷集荆、黔、洪、桂之兵联合讨伐。两年后王国良的势力却更大了,于是朝廷任成王为湖南团练观察使,率五万将士,讨伐王国良。成王到后就命退兵,给王国良写了封信,正点中他的要害。王国良对乞降喜畏参半,进退两难。成王便假扮使者,骑一匹马,行五百里,到王国良的营垒,用马鞭打门,大声喊:我是曹王,来受降的,王国良现在在哪里?王国良不得已,仓促出来迎拜,带着他的部队全部投降。太妃去世,成王离开旧部,随丧到河南下葬,走到荆州时,朝廷来诏书责令速还。正逢梁崇义造反,成王不敢推辞而返回。升职为散骑常侍。以上写任衡州刺史遭诬陷、受降、丧母三件事。
明年,李希烈反,迁御史大夫,授节帅江西,以讨希烈①。命至,王出止外舍,禁无以家事关我。裒兵大选江州②,群能著职。王亲教之抟力、句卒③,嬴越之法④,曹诛五畀⑤。舰步二万人⑥,以与贼遌⑦,嘬锋蔡山⑧,踣之⑨,剜蕲之黄梅⑩,大鞣长平(11),广济(12),掀蕲春(13),撇蕲水(14),掇黄冈(15),汉阳(16),行跐汊川(17),还,大膊蕲水界中(18),披安三县(19),拔其州,斩伪刺史,标光之北山(20);随光化(21),捁其州(22),十抽一推(23),救兵州东北属乡(24),还开军受降。大小之战,三十有二,取五州十九县(25)。民老幼妇女不惊,市贾不变;田之果谷,下无一迹。加银青光禄大夫、工部尚书(26),改户部(27),再换节临荆及襄(28),真食三百(29)。王之在兵,天子西巡于梁(30),希烈北取汴、郑(31),东略宋围陈(32),西取汝(33),薄东都(34)。王坐南方北向,落其角,距贼死咋(35),不能入寸尺,亡将卒十万,尽输其南州。以上帅江西讨李希烈,而于帅荆、襄事略之。
【注释】
①明年几句:李希烈,辽西人。德宗时为淮西节度使,封南平郡王。李纳叛,以检校司空兼淄青节度使讨之。希烈拥众三万,次许州不进,约纳为唇齿,遣使者约河北朱滔、田悦等联合。旋破汴,僭即皇帝位,国号楚。后为亲将陈仙奇阴令医毒杀。御史大夫,官名。为御史台的长官,掌监察、执法。节帅江西,即江西节度使。
②裒(pu)兵大选江州:在江州集将佐,选阅其才。裒,聚集。江州,今江西九江。
③抟(tun)力:秦兵法。句卒:越兵法。作战时的一种队形,把部队分为左右两翼,作钳形前进。
④嬴:指秦国。越:越国。
⑤曹诛五畀(b):败则诛及其群,有获则分予其伍。曹,辈,群。五,通伍。同列。畀,给予。
⑥舰:御敌船,引申为舟师,水师。步:步兵。
⑦遌():遇到。此有相持之义。
⑧嘬:一举尽获。锋:前锋。蔡山:黄梅县西二十里。
⑨踣(b):灭亡,败亡。
⑩蕲(q):治蕲春,今蕲州西北。黄梅:今湖北黄梅西北,唐时属江南道蕲州。
(11)鞣:通蹂(ru)。践踏。长平:故城在今河南西华东南。
(12)(pō):芟(shān)除,引申为讨平之义。广济:今湖北广济,唐时属蕲州。
(13)掀:用手高举,引申为取下。蕲春:今湖北蕲春,唐时蕲州治所。
(14)撇:击的意思。蕲水:今湖北浠水,唐时属蕲州。
(15)掇:拾。黄冈:今湖北黄冈,唐时属江南道,黄州治所。
(16):通策。鞭棰,引申为举。汉阳:今湖北汉阳,唐时属江南道,沔州治所。
(17)跐(cǐ):踏。汊(ch)川:今湖北汉川北,唐时属沔州。
(18)膊:肉搏之意。
(19)披:开。安三县:安州三县。安州,州治安陆,今湖北安陆。
(20)标:旗帜。这里作动词用,意为插上旗帜。光:指光州,州治定城,今河南潢川。北山:即光山,今河南光山。
(21)(t):食。随:今湖北随州,唐时属山有道随州治。光化:故城在随州东。
(22)捁:同搅(jiǎo)。扰。按王宋贤说:字当从木,作桎梏之梏,谓四面攻围,故曰梏。
(23)十抽一推:十人推一丁为卒。
(24)兵州:《文章正宗》《古文辞类纂》等都疑为是其州。属乡:此处有误,为厉乡,今随州北。《旧唐书李皋传》:希烈又遣并援随州,皋令伊慎击于厉乡,大破之。
(25)五州:蕲、黄、安、沔、随州。十九县:蕲州四县,蕲春、黄梅、蕲水、广济;安州六县,安陆、应山、云梦、孝昌、吉阳、应城;黄州三县,黄冈、黄陵、麻城;随州四县,随、光化、枣阳、唐城;沔州二县,汉阳、汊川。
(26)银青光禄大夫:高级阶官名号,带银印青绶,另有金紫光禄大夫带金印紫绶相别。工部尚书: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
(27)改户部:改任户部尚书。户部尚书掌天下户口井田之政令。
(28)再换节临荆及襄:《旧唐书德宗纪》:贞元元年夏四月丁丑,以江西节度嗣曹王皋为江陵尹,荆南节度使。三年闰五月癸亥,以荆南节度使检校户部尚书嗣曹王皋为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襄、邓、郢、安、随、唐等州观察使。
(29)真食三百:意思是封邑三百户。真,官实任为真。
(30)梁:梁州,今陕西南郑。
(31)汴:今河南开封。郑:今河南郑州。
(32)略:侵夺,强取。宋:今河南商丘,唐时属河南道,宋州治所。陈:今河南淮阳,陈州治所。
(33)汝:今河南临汝。
(34)薄:迫近。东都:洛阳。
(35)距:雄鸡、雉等爪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咋:啃咬,引申为侵入。
【译文】
第二年,李希烈造反,成王转任御史大夫,被任命为江西节度使讨伐李希烈。任命一下达,成王便离家到外面去住,禁止人对他讲家中事情。在江州召集将佐,选阅人才,成王亲自教秦抟力、越勾卒之兵法,败则一律军法论处,胜则人人有赏。水师步兵两万人和贼兵遭遇,在蔡山一举尽获敌人前锋部队,消灭了贼兵,攻克蕲州黄梅,遍踏长平,讨平广济,取下蕲春,击破蕲水,拾取黄冈,攻下汉阳,踏遍汊川,消灭蕲水敌军,打开安州三县城门,斩了伪刺史,把帅旗插到了光州光山县;吃掉随县、光化,攻下随州,十人推一丁为卒,解救其州东北厉乡而还,敌军全部受降。大小战役共三十二次,攻下五州十九县。百姓男女老幼不受惊吓,市场行情不变;田地果实、稻谷下无一有受践踏的痕迹。成王被加封银光青禄大夫、工部尚书,改户部尚书,又改任荆南节度使、襄州刺史,实封邑三百户。成王在军中时,天子西巡到梁,李希烈北取汴、郑,东夺宋围陈,西取汝州,迫近东都。成王坐镇南方面向北方,布兵在贼兵前后处,贼兵怎么也不能侵入半分寸尺,亡将卒十万,还失掉了南面所有州县。以上写统帅江西军队讨伐李希烈,而于帅荆、襄事则叙述简略。
王始政于温,终政于襄,恒平物估①,贱敛贵出,民用有经②。一吏轨民③,使令家听户视,奸宄无所宿。府中不闻急步疾呼,治民用兵,各有条次,世传为法。任马彝、将慎、将锷、将潜④,偕尽其力能。薨,赠右仆射⑤。元和初⑥,以子道古在朝,更赠太子太师。以上总叙治民、用兵。
【注释】
①物估:物价。
②用:财用,消费。经:筹划。
③轨:通宄(ɡuǐ)。犯法作乱。
④马彝:扶风(今陕西岐山)人。李皋的幕府。慎:伊慎,字寡悔,兖州(今山东济宁兖州区)人。锷:王锷,字昆吾,太原(今属山西)人。潜:李伯潜。
⑤右仆射:官名。唐代仆射为尚书省长官,掌统理六官,有左右之分。
⑥元和:唐宪宗李纯的年号(806821)。
【译文】
成王从政始于温州,结束于襄州,所到之处平抑物价,物价低时官府买进,物价高时投放出来以降低物价,百姓的日常生活安排得很好。若有官吏为非作歹,便让每户人家都明了其罪行,使犯法作乱之人无处安身。官府中听不到急步声和大声呼喊,治民用兵,条理得当,世代传为法则。任用马彝,任伊慎、王锷、李伯潜为将,使他们都发挥出能力。死后赠右仆射。元和初年,因儿子李道古在朝中为官,再赠太子太师。以上概述李皋治民、用兵情况。
道古,进士,司门郎①,刺利、随、唐、睦②,征为少宗正③,兼御史中丞④,以节督黔中⑤。朝京师,改命观察鄂、岳、蕲、沔、安、黄⑥,提其师以伐蔡⑦。且行,泣曰:先王讨蔡,实取沔、蕲、安、黄,寄惠未亡⑧。今余亦受命有事于蔡,而四州适在吾封,庶其有集⑨。先王薨于今二十五年,吾昆弟在,而墓碑不刻无文,其实有待,子无用辞!乃序而诗之。辞曰:
【注释】
①司门郎:官名。即刑部司门员外郎,掌天下诸门,及关出入往来之籍赋而审其政。
②利:利州,今四川广元,唐时属山南西道。唐:唐州,今河南唐河。睦:睦州,今浙江建德,唐时属江南道。
③少宗正:官名。掌皇九族六亲之属籍,多由皇族人充任。
④御史中丞:官名。为御史大夫之佐。唐朝虽置御史大夫,但往往缺位,而以中丞代行其职。
⑤节督黔中:《旧唐书宪宗纪》:元和九年冬十月己巳,以宗正少卿李道古为黔中观察使。黔中,即黔州。
⑥鄂: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昌。岳: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阳。蕲:蕲州,治所在今湖北蕲春。沔:沔州,治所在今湖北汉阳。安:安州,治所在今湖北安陆。黄: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
⑦提:率领。伐蔡:指讨伐吴元济。蔡,蔡州,今河南汝阳。
⑧亡:通忘。
⑨庶:希冀之辞。有集:成就,成功。
【译文】
道古进士出身,历任司门郎,利州、随州、唐州、睦州刺史,又征召为少宗正,兼御史中丞,任黔中观察使。到京师朝见天子,天子改命他为鄂、岳、蕲、沔、安、黄州观察使,率其部队讨伐蔡州。临行前,他哭着对我说:先王讨伐蔡州,攻下沔、蕲、安、黄州,所施恩惠人们至今未忘。今天我也受命讨伐蔡州,这四个州刚好在我管辖范围之内,希望我也能有所成就。先王去世至今已二十五年,我们兄弟在而他的墓碑却没有刻好,因为没有碑文,实在是等合适的人来做,您不要推辞了!于是我做了这篇序并写了首诗。诗说:
太支十三,曹于弟季①。或亡或微,曹始就事。曹之祖王,畏塞绝迁②。零王、黎公,不闻仅存③。子父易封,三王守名④。延延百载⑤,以有成王。成王之作,一自其躬⑥。文被明章,武荐峻功⑦。苏枯弱强⑧,龈其奸猖⑨。以报于宗,以昭于王。王亦有子。处王之所⑩,唯旧之视(11)。蹶蹶陛陛(12),实取实似(13)。刻诗其碑,为示无止。
【注释】
①太支十三,曹于弟季:太支十三,太宗子十四人,高宗治、恒山王承乾、楚王宽、吴王恪、濮王泰、庶人佑、蜀王情、蒋王恽、越王贞、纪王慎、江王嚣、代王简、赵王福、曹王明。太,指太宗。支,支子,古代称嫡长子及继承先祖嫡系之子为宗子,嫡妻之次子以下及妾子为支子,这里指除继承皇位之子以外的儿子。曹于弟季,曹王明是最小的。季,排行最小的。
②曹之祖王,畏塞绝迁:祖,始。畏塞绝迁,《旧唐书高宗诸子章怀太子贤传》:调露二年,明崇俨为盗所杀,则天疑贤所为,俄使人发其阴谋事,乃废贤为庶人。高步瀛说:明坐太子贤事,降零陵王,徙黔州,都督谢佑逼杀之。所以他认为此句言见杀于闭塞之中,而封绝于迁谪之时也。
③零王、黎公,不闻仅存:零王、黎公,曹王明有二子,侯嗣封零陵王,杰封黎国公。不闻仅存,吴江北说:不闻仅存,四字作两句读,言其事实不闻,但仅存而已。
④子父易封,三王守名:李杰子李胤封曹王后,李杰弟弟李备自南还,诏停李胤封而封李备,后李备死,又以李胤嗣成王。三王,指李备、李胤、李戢。守名,意思是只有空名。
⑤延延:长。百载:王宋贤曰:自贞观二十一年,明始王曹,至天宝十一载,皋嗣爵,凡百有六载。
⑥躬:身体。引申为自身,亲自。
⑦文被明章,武荐峻功:章,通彰。荐,献,进。峻,大。
⑧苏枯弱强:扶弱弃强的意思。苏,使恢复过来。枯,干枯,枯竭。
⑨龈:同啃。
⑩处王之所:即前文的四州适在吾封。
(11)唯旧之视:指以四州讨蔡。
(12)蹶蹶:动作敏捷的样子。陛陛:众多而有层次。
(13)取:索取。似:通嗣。继承。
【译文】
太宗支子十三位,曹王排行是最小。兄弟或亡或遭贬,曹王开始参与事。曹王之始名为明,闭塞之中绝迁谪。零陵王与黎国公,虽不闻事但仅存。叔父侄子轮换封,三王所守只空名。长长过去百多年,今天又有曹成王。成王所作及所为,一切全出于自身。文章早已被彰扬,武力更是建大功。扶弱助贫而弃强,消灭奸雄猖狂辈。以此报于列祖宗,以此昭示于先王。成王今也有子嗣,正在成王当年处。也行当年成王事,敏于事而有此第,力行待取真后嗣。今我刻诗于碑上,为示王业无尽期。
贞曜先生墓志铭
【题解】
此文写于元和九年(815),叙述了孟郊的家世、为人、才华和为官的经历。开头和结尾部分都是朋友对他的哀戚赙恤,包括写墓志铭的来龙去脉。孟郊一生除作诗外,没有什么事迹可称道,所以文中着重叙述他的诗,末尾也用以昌其诗作结。文中用词简洁,内涵丰富,沈确士曰:句削字炼,此公极用意文。孟郊的诗现存的大部分都较不易读,韩愈如此艰涩的文章并不多,也许是有意模仿孟郊的风格。这是文家因人而施的手法。
唐元和九年,岁在甲午八月己亥,贞曜先生孟氏卒①。无子,其配郑氏以告。愈走位哭②,且召张籍会哭③。明日,使以钱如东都供葬事,诸尝与往来者,咸来哭吊韩氏④。遂以书告兴元尹故相馀庆⑤。闰月⑥,樊宗师使来吊⑦,告葬期,征铭⑧。愈哭曰:呜呼!吾尚忍铭吾友也夫!兴元人以币如孟氏赙⑨,且来商家事。樊子使来速铭⑩,曰:不则无以掩诸幽!乃序而铭之。以上叙吊赙杂事。
【注释】
①贞曜(yo)先生:孟郊,唐朝诗人。湖州武康(今属浙江)人。贞曜是其私谥。他的诗在唐代得到很高评价,和韩愈文章并称孟诗韩笔,但现在遗存的孟郊的诗都是乐府和古诗,大部分艰涩不易读。他是韩愈诗友中最亲密最相知的人,也是韩愈最心折的人。
②走:赴。位:灵位。指韩愈在家中设灵位哭吊。
③张籍:字文昌,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
④咸:都。哭吊韩氏:哭吊于韩家。孟郊的丧事在东都举办,所以他在京师的朋友都到韩愈家中去哭吊。
⑤兴元:今陕西南郑。故相馀庆:郑馀庆,字居业,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元和九年(814)三月为兴元尹。因他曾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所以称为故相。
⑥闰月:是岁闰八月。
⑦樊宗师:樊绍述。参见《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⑧征:求。铭:此处作动词用。
⑨赙(f):以财物助人办丧事。
⑩速:快速,这里是催促的意思。
【译文】
唐元和九年,岁在甲午,八月二十四日,贞曜先生孟郊去世。他没有儿子,是妻子郑氏来报的丧。我在家中设了孟郊的灵位,去哭灵,并把张籍也招来一起会吊。第二天,我寄钱给东都孟郊家中以供他们办丧事,一些平时常与孟郊往来的朋友,都到我家中来哭吊。于是我写了封信给故相、现在的兴元尹郑馀庆,告诉他这件事。闰八月,樊宗师派人来吊唁,通知我下葬的时间,求作孟郊的墓志铭。我哭着说:唉!我还能忍心为我的朋友写墓志铭啊!郑馀庆出钱资助孟家办丧事,而且来家中商量处理家事。樊宗师又派人来催我写墓志铭说:你不写用什么来埋在墓中呢。于是我作了这篇序并写了墓志铭。以上述吊唁、助办丧事等杂事。
先生讳郊,字东野。父庭玢,娶裴氏女,而选为昆山尉,生先生及二季酆、郢而卒①。先生生六七年,端序则见,长而愈骞②,涵而揉之,内外完好③,色夷气清,可畏而亲。及其为诗,刿目心④,刃迎缕解,钩章棘句⑤,搯擢胃肾⑥,神施鬼设,间见层出。唯其大玩于词⑦,而与世抹⑧,人皆劫劫⑨,我独有余。以上叙其人与诗。有以后时开先生者⑩,曰:吾既挤而与之矣(11)。其犹足存邪!
【注释】
①季:排在后面的。这里指在孟郊之后出生的。
②端序则见,长而愈骞(qiān):端序则见,就露出头角来。端,草木的萌芽,引申为开端。序,同叙。次叙。则,即。见,同现。骞,飞举之貌,这里的意思是超然出群。
③涵而揉之,内外完好:涵而揉之,指既广博,又专精。涵,含,包含一切。揉,使木弯曲以造车轮,引申为使顺服。内,自己的修养功夫。外,待人接物。
④刿(ɡu)目(sh)心:刺人心目,指孟郊写诗出语惊人。刿,用锋刃伤物。,长针,此处作动词用,刺。
⑤钩章棘句:形容造句奇特,不易读懂。钩,曲。棘,刺。
⑥搯(tāo)擢胃肾:即俗语所说的挖出心肝。搯,挖出来。擢,引出来。
⑦大玩于词:专心于文学创作。玩,熟习。
⑧与世抹(s):也是讲专心诗词,对世人追逐的名利,一笔勾销,漠不关心。抹,与抹杀的意义相同。
⑨劫劫:张口舒气的意思。是说世人追求名利,患得患失,心意不舒。
⑩后时:指将来的生活希望,意思是及时取得功名。开:开导。指劝孟郊去求取功名。
(11)挤:推给。与之:让给别人。
【译文】
先生名郊,字东野。父亲孟庭玢,娶裴姓的女子为妻,被任为昆山尉,生先生和两个弟弟孟酆、孟郢后去世。先生六七岁时就露出头角,长大后更觉超然出群,广博而专精,自身修养极好,待人接物也落落大方,外貌平和而有威严。到他作诗时,出语惊人,条理清晰,造句奇特,掏心拔肺,神施鬼设,层出不穷。他专心于词句之间,与世无争,人们追求名利,患得患失,心意不舒,孟郊独从容自得。以上述其人与其诗。有人劝孟郊及时求取功名,他回答说:我已经把一切名利推让给别人了,难道它还值得我眷眷于怀吗?
年几五十,始以尊夫人之命①,来集京师,从进士试,既得,即去。间四年,又命来,选为溧阳尉②,迎侍溧上③。去尉二年,而故相郑公尹河南,奏为水陆运从事④,试协律郎⑤,亲拜其母于门内。母卒五年,而郑公以节领兴元军⑥,奏为其军参谋,试大理评事⑦。以上科第、官阶。
【注释】
①尊夫人:指孟郊的母亲。
②溧(l)阳:今江苏溧阳。
③迎侍溧上:指迎接母亲到溧阳,亲自奉养。
④水陆运从事:掌管水陆运输的判官。从事,属官的统称。
⑤试:没有正式任命之前,先行署理。协律郎:掌管调和乐律的官。
⑥节:符节,是最高统治者赐给地方官,授权他在所管区内权宜处理一切事务的一种信物。
⑦大理评事:掌管狱讼的官。
【译文】
快五十岁时,孟郊才尊母命来京师参加进士考试,中榜后就离开了京师。四年后,又奉母命而来,被任命为溧阳尉,他把母亲接到溧阳去,亲自奉养。作溧阳尉两年后,故相、现河南尹郑馀庆公保奏他为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并亲自到家中拜见他的母亲。孟郊的母亲去世后五年,郑公被授节统领兴元军队,又保奏他为兴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以上述其科第、官阶。
挈其妻行之兴元,次于阌乡①,暴疾卒,年六十四。买棺以敛,以二人舆归。酆、郢皆在江南。十月庚申,樊子合凡赠赙,而葬之洛阳东其先人墓左,以余财附其家而供祀。将葬,张籍曰:先生揭德振华②,于古有光,贤者故事有易名,况士哉③!如曰贞曜先生,则姓名字行有载,不待讲说而明。皆曰然。遂用之。以上死葬、私谥。
【注释】
①次:停留。阌(wn)乡:在今河南灵宝。
②揭德:立德。振华:指孟郊在文坛独树一帜,振起文风。华,文采。
③士:孟郊以进士历县尉、幕府从事。但这里士字主要指道德和文章方面。
【译文】
他带妻子同行去兴元,途经阌乡停留时,得暴病身亡,时年六十四岁。买了棺材装敛后,派了两个人送其灵柩回东都。孟酆和孟郢都在江南。十月庚申,樊宗师聚合所有赠予的办丧事的款项,把孟郊葬在洛阳东其先人墓左面,剩余的钱给他家里供祭祀用。快下葬时,张籍说:先生在文坛独树一帜,振起文风,于古人有光,贤者虽无位于时,尚有私谥,何况名士呢?如果称他为贞曜先生,姓名的字上就可体现出来,不用讲就明白了。大家都说对,就用了这个谥号。以上述其安葬及私谥。
初,先生所与俱学同姓简①,于世次为叔父,由给事中观察浙东②,曰:生吾不能举,死吾知恤其家。补叙孟简。铭曰:
【注释】
①简:指孟简,字几道,平昌(今山东德平)人。《旧唐书宪宗纪》:元和九年九月戊戌,以给事中孟简为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韩愈有文章《与孟尚书书》。
②给事中:官名。秦汉为列侯、将军、谒者的加官。常在皇帝左右侍从,备顾问应对之事。唐属门下省,掌封驳之事。观察:观察使。
【译文】
最初,与先生一同从学的孟简,按世次是先生的叔父,由给事中调任浙东观察使,说:他活着的时候我未能帮助,死后我知道该体恤他家里人。 补叙与孟郊相关的孟简。铭文说:
於戏!贞曜!维执不猗①,维出不訾②,维卒不施③,以昌其诗。
【注释】
①维执不猗:这就是张籍所谥的贞的意思。执,执持,操守。猗,同倚。依傍。何焯《义门读***昌黎集》:执不猗,言其进之难。
②维出不訾(zī):这就是张籍所谥的曜的意思。訾,量。不訾,不可量。何焯《义门读***昌黎集》:出不訾,言其文之盛也。
③不施:指没有机会表现他的才能事业。施,施用。
【译文】
呜呼!贞曜!操守无傍依,才华不可量,生前未得用,让他的诗篇得到光大吧。
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题解】
本文写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左右。文章概括了樊宗师一生的立身行事,赞扬了他在文章方面的成就,同时借题发挥地提出了作者自己在文章语言形式方面的主张:一是词必己出,不蹈袭前人一言一句;二是文从字顺各识职不烦于绳削而自合。还有内容方面的主张:必出于仁义,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
因樊文以艰涩、怪奇著称,人多不以为然,而韩愈却称赞备至,对此,历来有不同解释:黄庭坚《豫章黄先生集》中说韩愈此文不过是以文滑稽,宋翔风《过庭录》中说乃是有心违俗之言等等,意见纷纭。此文有些地方不如韩愈其他文章平顺自然,可能如欧阳修《论尹师鲁墓志》中所说,退之与樊宗师作志,便似樊文吧。
樊绍述既卒①,且葬,愈将铭之。从其家求书,得书号《魁纪公》者三十卷②,曰《樊子》者又三十卷,《春秋集传》十五卷,表笺、状策、书序、传、纪志、说论、今文、赞铭,凡二百九十一篇,道路所遇,及器物门里杂铭二百二十,赋十,诗七百一十九。曰:多矣哉!古未尝有也。然而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③,又何其难也!必出入仁义④,其富若生蓄⑤,万物必具⑥,海含地负⑦,放恣横纵,无所统纪⑧,然而不烦于绳削而自合也⑨。呜呼!绍述于斯术⑩,其可谓至于斯极者矣。以上著作之多。
【注释】
①樊绍述:字宗师,河中(今河南永济)人。樊姓为东汉南阳大族之一。樊绍述也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绛守居园池记》《绵州越王楼诗》等。
②《魁纪公》:樊绍述所著书名。魁,北斗星第一星至第四星的总称,四星排列成方形如斗,故称魁或斗魁。
③袭蹈:因袭,沿用。
④必出入仁义:就是文章不离仁义的意思。
⑤生蓄:生殖蓄养。
⑥必:通毕。都。
⑦海含地负:比喻文章的博大深厚。海含,借海作比喻,形容其包涵之深广。含,容纳。地负,借地作比喻,形容其厚重能负载万物。负,负载。
⑧无所统纪:指没有固定的框框。统、纪同义,即规则、纲纪。
⑨绳削:木工以绳墨量得木料曲直,然后去掉多余部分。此处比喻对文章进行修改。
⑩斯术:此道,指作文之法。术,道。
【译文】
樊绍述去世以后,将要安葬,我准备给他写一篇墓志铭。我在他家里找他的著作,找到《魁纪公》三十卷,题名为《樊子》的三十卷,《春秋集传》十五卷,表笺、状策、书序、传记、纪志、说论、骈文、赞铭共二百九十一篇,在旅途中所见的景物及关于器物、门庭里巷的各种铭文二百二十篇,赋十篇,诗七百一十九首。我叹道:真多啊,古代作家未曾有写这么多的。而且文词都是出于自己的创造,不沿袭前人的一言一句,又是多么难啊!绍述文章的题旨不离仁义,内容丰富如滋生蓄养,万物具备,如海含地负,文笔纵横奔放,无拘无束,不必删削润饰而自然合乎文章的规矩法度。唉!绍述在写文章这方面,真可以说达到最高的造诣了。以上写樊绍述著作之多。
生而其家贵富,长而不有其藏一钱①。妻子告不足,顾且笑曰:我道盖是也②。皆应曰:然。无不意满。尝以金部郎中告哀南方③,还言某帅不治,罢之,以此出为绵州刺史④。一年,征拜左司郎中⑤,又出刺绛州⑥。绵、绛之人,至今皆曰:于我有德。以为谏议大夫,命且下,遂病以卒。年若干。以上居家、居官。
【注释】
①长而不有其藏一钱:长大后不要一点家中的财产。藏,库藏。其藏,指其父辈留下的家产。
②道:为人之道,做人的原则。是:如此,这样。
③金部郎中:户部属官,掌管库藏出纳、权衡度量、各市交易及百官、军镇、宫中之赏给。告哀:皇帝死了,通知各地。元和十五年(820)正月,唐宪宗李纯死,樊绍述被派为特使去通知南方。
④出:京官到外地任职。绵州:今四川绵阳。
⑤左司郎中:官名。尚书省的属官,协助尚书左丞处理吏、户、礼部的事务。
⑥绛州:治所在正平县,今山西新绛。
【译文】
绍述出生在富贵之家,长大后却不要家里一分钱的财产。妻子儿女告诉他说家中钱不够用,他看着他们笑着说:我的为人之道就是这样。于是妻子儿女就说:好,就这样吧。也没有什么不满的。绍述曾以金部郎中的身份到南方通告皇上去世的哀讯,回京后说某节度使政迹不好,因此被罢官,贬出京城去作绵州刺史。一年后,朝廷将他召回作左司郎中,后又出京作绛州刺史。绵州、绛州的百姓至今都说:樊刺史对我们有恩。后来朝廷又任命他为谏议大夫,任命就要下来时,绍述却因病去世。享年若干。以上写他居家、居官情况。
绍述讳宗师,父讳泽,尝帅襄阳、江陵,官至右仆射,赠某官①。祖某官②,讳泳。自祖及绍述,三世皆以军谋堪将帅③,策上第以进④。以上家世。
【注释】
①尝帅襄阳、江陵几句:帅,统帅,指任节度使。襄阳,今湖北襄阳,是当时山南东道节度使所在地。江陵,今湖北江陵,是当时荆南节度使所在地。右仆射(y),官名。尚书省分左右仆射。赠某官,贞元十四年(798),樊泽死于山南东道节度使任上,朝廷追赠为司空。
②祖某官:樊绍述祖父樊泳曾任试大理评事、兵部尚书等职。
③军谋堪将帅: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的简称,是进士、明经之外的取士科目。
④策上第:对策及上第。上第,即名次在前。(按:樊泳在开元时中草泽科,樊泽在建中时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樊绍述在元和时中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樊家三世并不同科,此处韩愈记载有误。)
【译文】
绍述名宗师,父名泽,曾在襄阳、江陵任过节度使,官至右仆射,死后追赠为某官。祖父任某官,名泳。从祖父到绍述,三代人都是通过参加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考试获得上等名次而进入仕途的。以上写他的家世。
绍述无所不学,于辞于声①,天得也②,在众若无能者。尝与观乐,问曰:何如?曰:后当然③。已而果然。以上知音。铭曰:
【注释】
①辞:文辞,文章。声:指音乐。
②天得:得之于天,如说天生的。
③后当然:后来应如何如何。
【译文】
绍述学识渊博,特别是在文章和音乐方面具有天赋,但在众人面前他好像是什么也不会的人。有一次我和他一起欣赏音乐,我问他:怎么样?他说:这支曲子后面的部分应如何如何。后来果真如他所说。以上写他明晓音律。铭文是:
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①。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②。寥寥久哉莫觉属,神徂圣伏道绝塞③。既极乃通发绍述,文从字顺各识职④。有欲求之此其躅⑤。
【注释】
①降:下,后来。剽贼:剽窃,抄袭。剽和贼的意义相同,都是强取劫夺的意思。
②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指,向,趋向。公相袭,公开地袭用。汉,应理解为东汉。韩愈论文,不数东汉,此句就应指从东汉迄今。
③寥寥久哉莫觉属,神徂圣伏道绝塞:寥寥,空虚、寂寞的样子。觉,知道。属,承继,接续。一说属文,作文。徂,往,已过去。伏,隐伏不出。道,指词必己出的作文之道。
④既极乃通发绍述,文从字顺各识职:极,极点,穷尽。通,通畅。发,生。此指出现。识职,指字、词的运用都恰当准确。
⑤躅(zh):足迹,轨迹。这里指道路,途径。
【译文】
古人写文章一定要出自自己的独创,后来的文人做不到这一点就剽窃。后人向前人的作品公然抄袭,从东汉到今天一直这样。文坛长期空旷寥落没人知道作文的正路,古圣已逝,今圣不出,道路已经被阻塞了。物极必反,道路开通,出现了樊绍述,他的笔下,文从字顺,字字精当。有想求得古人作文之道的,可遵循绍述这条路走。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题解】
本文写于元和九年(814),记述了王适怀抱负气,落拓不羁,终于默然死去的这样一个小人物的生平,表达了自己对王适怀才不遇的慨叹和不平。通过拒绝卢从史的钩致,写出王适的注重名节。虽是琐事,却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他狂放、直率的性格。同时,作者突破了碑志的格套,骗婚一段文字更使王适奇男子的形象幽默地凸现出来。
文章文字生动,亦庄亦谐,既强调了真实性,又注重了艺术描写,在艺术上可与某些唐人传奇媲美。王安石把它称为韩愈墓志铭中的尤奇之作。
君讳适,姓王氏,好读书,怀奇负气①,不肯随人后举选。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有名节可以戾契致②,困于无资地③,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诸公贵人既志得,皆乐熟软媚耳目者④,不喜闻生语⑤,一见,辄戒门以绝。上初即位⑥,以四科募天下士⑦。君笑曰:此非吾时邪!即提所作书,缘道歌吟,趋直言试⑧。既至,对语惊人,不中第⑨,益困。以上所如不遇。
【注释】
①怀奇:指怀抱杰出的才能。负气:恃其意气,不肯屈居人下。负,恃。
②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有名节可以戾(l)契致:指取,用手指拿来,比喻毫不费力就可得到。有名节可以戾契致,朱熹认为有字应属上句,言功业有道路可指取而有之,名节可戾契而致之。童第德认为有应为而。戾契,原意是曲折倾斜,这里指科举考试之外的其他可以获得名节的途径。
③资地:资财,地位。
④熟软媚耳目者:甜言蜜语谄媚逢迎的人。熟软,形容言语使人喜爱,如同熟烂柔软可口的食物一样。
⑤生语:生硬不顺耳的话。
⑥上:这里指唐宪宗李纯。
⑦四科:指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达于吏理可使从政科和军谋弘远堪任将帅科,是明经、进士之外特开的科目。
⑧趋:赴,应。直言试:指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的考试。此为元和二年(807)四月事。
⑨不中第:没有考中,落榜。第,科举考试考中者的等次。
【译文】
王君名适,喜欢读书,怀抱奇志,恃其才学,不肯跟在别人后面去参加科举考试。他看到功业有其他道路可以轻取,名节也可以另辟蹊径获得,但苦于没有钱财地位,无法凭自己的力量出人头地,就去拜见公卿权贵,以便借助他们的声势。那些公卿权贵已经志满意得,都喜欢甜言蜜语谄己耳目的人,不喜欢听刚正不顺耳的话,见过他一回,就告诫看门的人不要再让他进来。皇上刚即位时,以四科考试来招募天下人才,王君笑着说:这不正是我的机会吗?就提着所写的书,一路上一边走一边咏诗唱歌,去参加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的考试。考试时,他直言惊人,结果没有考中,从此更加困窘。以上写王适不被赏识。
久之,闻金吾李将军年少喜事①,可撼②。乃蹐门告曰③:天下奇男子王适,愿见将军白事。一见,语合意,往来门下。卢从史既节度昭义军④,张甚,奴视法度士⑤,欲闻无顾忌大语⑥,有以君生平告者,即遣客钩致⑦。君曰:狂子不足以共事。立谢客。李将军由是待益厚,奏为其卫胄曹参军⑧,充引驾仗判官⑨,尽用其言。将军迁帅凤翔⑩,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11),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12)。栉垢爬痒(13),民获苏醒。以上从李将军。
【注释】
①金吾:即金吾卫,保护皇帝的卫队,有左右之分。李将军:指李惟简。宪宗时任左金吾卫大将军,后出为凤翔节度使。
②可撼:可以打动、说动。
③蹐(j):小步。一本作踏,以王适的性格,应为踏。
④卢从史:当时的昭义节度使。后因勾结王承宗作乱,赐死。节度:节制调度。昭义:又名泽潞,唐方镇名(治所在潞州,今山西长治),大历元年(766)号昭义军。
⑤奴视:鄙视。奴,把当成奴隶一样的。法度士:讲求礼法的士人。
⑥无顾忌大语:没有顾忌的话。此处指不顾忌儒家礼法、鼓动跋扈割据乃至背叛朝廷、兴兵作乱的言语。
⑦客:说客。钩致:想办法弄来,此处以用钩钓鱼比喻得到人才的办法。一说钩与致同义,这里是拉拢的意思。
⑧胄曹参军:官名。即左金吾卫胄曹参军。
⑨引驾仗判官:官名。掌管皇帝出行时仪仗等事。
⑩迁:升迁。凤翔:今陕西凤翔。元和六年(811)五月,李惟简升凤翔陇州节度使。
(11)大理评事:官名。为大理寺卿属官。
(12)摄:兼任,代理。观察判官:官名。为节度使属官,掌观察吏治民情。
(13)栉(zh)垢爬痒:比喻替老百姓除去弊政和减轻痛苦。栉垢,以梳子梳去污垢。栉,梳子和篦子的总称。爬痒,挠痒。
【译文】
过了很长时间,王君听说金吾卫李将军年轻好事,可以说动,就登门禀报:天下奇男子王适,希望见到李将军谈论事情。一见面,王君的谈话就很合乎李将军的心意,从此便经常出入李将军门下。卢从史任昭义军节度使后,嚣张得很,看不起讲究礼法的士人,想听一些无所顾忌的话,有人把王君的生平告诉卢从史,卢立即派人想拉拢王君到他手下。王君说:卢从史是个狂妄之人,不足以共事。立即谢绝了来客。李将军从此越发厚待他,保奏他为金吾卫胄曹参军,作引驾仗判官,对他言听计从。李将军升凤翔节度使后,王君也随他去了凤翔,改任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观察判官。在任上王君兴利除弊,当地的百姓获得了休养生息。以上写他跟随李惟简将军。
居岁余,如有所不乐①,一旦载妻子入阌乡南山不顾②。中书舍人王涯、独孤郁,吏部郎中张惟素,比部郎中韩愈③,日发书问讯,顾不可强起,不即荐。明年九月,疾病,舆医京师。其月某日卒,年四十四。十一月某日,即葬京城西南长安县界中。曾祖爽,洪州武宁令④;祖徵,右卫骑曹参军⑤;父嵩,苏州昆山丞。妻上谷侯氏处士高女⑥。以上卒葬及家世。
【注释】
①如有所不乐:好像心里有些不快活。指王适和李惟简意见不合。
②阌(wn)乡:县名。今河南灵宝。
③中书舍人王涯、独孤郁几句:中书舍人,官名。掌侍进奏,参议表章。王涯,字广津,太原(今属山西)人。两次为相,官至司空。独孤郁,字古风,洛阳(今属河南)人。古文家独孤及之子,官至秘书少监。吏部郎中,官名。掌文官阶品、朝集、禄赐。张惟素,元和年间曾任吏部侍郎。比部郎中,官名。掌管京师、诸州会计事项。元和八年(813)三月,韩愈任比部郎中史馆撰修。
④洪州武宁:今江西武宁。
⑤右卫骑曹参军:官名。左右卫设骑曹参军务一人,掌管外府杂畜簿账、牧养等事。
⑥上谷:郡名。治所在易县(今河北易县)。侯处士高:处士侯高。处士,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侯高,字玄览,上谷人。和孟郊、韩愈等人相善。
【译文】
在凤翔住了一年多时间,王君好像有些不快活,一天用车拉着妻子儿女绝然地去了阌乡县南山。中书舍人王涯、独孤郁,吏部郎中张惟素,比部郎中韩愈连日寄信问讯,看那样子不可能勉强他出来做官,就不再向朝廷推荐他。第二年九月王君患病,用车拉到京城就医。某月某日去世,时年四十四岁。十一月某日,下葬在京城西南的长安县内。王君的曾祖王爽,曾任洪州武宁县令;祖父王徵,曾任右卫骑曹参军;父亲王嵩,曾任苏州昆山县丞。妻子是上谷的隐士侯高的女儿。以上写他的卒葬及家世。
高固奇士,自方阿衡、太师①,世莫能用吾言。再试吏,再怒去,发狂投江水。初,处士将嫁其女,惩曰②:吾以龃龉穷③,一女,怜之,必嫁官人,不以与凡子。君曰:吾求妇氏久矣,唯此翁可人意,且闻其女贤,不可以失。即谩谓媒妪:吾明经及第④,且选⑤,即官人。侯翁女幸嫁,若能令翁许我,请进百金为妪谢。诺许,白翁。翁曰:诚官人耶?取文书来⑥。君计穷吐实,妪曰:无苦⑦,翁大人⑧,不疑人欺我。得一卷书,粗若告身者,我袖以往,翁见未必取视⑨,幸而听我⑩。行其谋。翁望见文书衔袖(11),果信不疑,曰:足矣。以女与王氏。以上取妇之奇。生三子,一男二女。男三岁夭死;长女嫁亳州永城尉姚侹,其季始十岁。铭曰:
【注释】
①方:比。阿衡:殷代官名。指伊尹。殷汤和太甲时,伊尹曾任阿衡。太师:官名。指吕望(姜太公)。周武王时,吕望曾任太师。
②惩:惩戒,以过去的事作为教训。
③龃龉(jǔ yǔ):齿不正,比喻和人家意见不合。
④明经:唐代科举分秀才、进士、明经、明法等科,明经科以通晓经义取士。
⑤且选:将被选为官员。
⑥文书:授官文书。唐代朝廷授官时,由吏部发给文书,盖好印信,印文是尚书吏部告身之印。因此,授官文书又叫做告身。
⑦无苦:不要难过。无,同勿。不要。苦,难过。
⑧大人:即君子人的意思,忠厚之人,不懂得欺骗。
⑨取视:要到手认真看。
⑩幸:希望。而:同尔。你。
(11)衔袖:塞在袖子里。衔,含。
【译文】
侯高本是个奇士,以阿衡、太师自比,认为世上没有谁能采纳自己的主张。两次做试用的官吏,两次都愤而辞职,后来精神失常投江自杀。起初,侯高处士要嫁女儿时,鉴于自己一生没有做官的教训,说:我因与人意见不合而困窘,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很疼爱她,一定让她嫁个做官的,不能嫁给平民百姓。王君说:我寻妻家很久了,只有这个老翁合乎我的心意,而且我听说他女儿贤惠,机不可失。就骗媒婆说:我明经科及第,将要被授官职,就要是做官的人了。侯翁的女儿要嫁人,如果你能让侯翁把女儿许配给我,我给你一百金作谢礼。媒婆答应去向侯翁说说。侯翁问:真的是做官的吗?拿文书来。王君没办法,只好对媒婆说了实话,媒婆说:不用难过,侯翁是位君子,为人厚道,从不疑心别人欺骗他。你弄一卷像文书那样粗的书,我放在袖筒里去他家,侯翁看见,未必会拿过去验看,希望你听我的。于是王君按照媒婆的计谋行事。侯翁看见媒婆袖筒里揣着授官文书,果然信而不疑,说:够了。就把女儿嫁给了王君。以上写其娶妻奇事。侯氏生了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三岁就夭折了。大女儿嫁给亳州永城县尉姚侹,小女儿才十岁。铭文是:
鼎也不可以柱车①,马也不可使守闾②。佩玉长裾③,不利走趋④。只系其逢⑤,不系巧愚。不谐其须,有衔不祛⑥。钻石埋辞,以列幽墟⑦。
【注释】
①柱:同拄。支撑。
②守闾:看守里巷的大门,此为狗的事。
③佩玉:古代士大夫以及贵族身上所佩戴的玉器。士大夫们都很讲究行路的步伐和佩玉的响声相应,以示其从容不迫。长裾:长衣襟。
④走趋:快步走。
⑤系:关系。逢:遭遇,指遇合遭际。
⑥有衔不祛:指胸怀抱负未能施展。衔,含,蓄积。祛,同肤。开。
⑦幽墟:幽暗的丘墓。
【译文】
鼎不可以用来支撑车辆,马不可以用来看守里巷。佩玉饰、着长服,不便于快步行趋。人生的穷通只看其遇合遭际,与聪明还是愚钝没有关系。与世俗需求不合,即使胸怀大志也不能得到展施。刻石镌上哀辞吧,把它埋在幽暗的丘墓里。
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
【题解】
此文写于长庆四年(824)。文章叙述了张彻在幽州逢军队叛乱时英勇就义的经过,以及他照顾病弟之事和他的家世,赞扬了他高尚的为人。同时借张彻的为人来讽刺张弘靖的没有气节,借极力赞扬张彻来表达韩愈自己主张全国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思想。
文中张彻骂叛军一段文字,和《汉书苏武传》苏武骂卫律情状、意境相同,韩愈借此来烘托张彻的气节,非常生动。另外为表示对张弘靖的不满,不直接提他的名字,用范阳府其府臣其帅等词借代,也是韩愈独特的写法。
张君名彻,字某,以进士累官至范阳府监察御史①。长庆元年,今牛宰相为御史中丞②,奏君名迹③,中御史选,诏即以为御史。其府惜不敢留④,遣之,而密奏:幽州将父子继续⑤,不廷选且久⑥,今新收⑦,臣又始至,孤怯,须强佐乃济。发半道,有诏以君还之,仍迁殿中侍御史⑧,加赐朱衣银鱼⑨。至数日,军乱⑩,怨其府从事(11),尽杀之,而囚其帅,且相约:张御史长者,毋侮辱轹蹙我事(12),无罪毋庸杀。置之帅所。以上在幽州值军乱。
【注释】
①累官:循资历积累升官。范阳府:即幽州节度使署。监察御史:按唐官制,使府并无专职御史官,监察御史隶御史台,张彻以此官兼任范阳判官。
②牛宰相:即牛僧孺,字思黯,长庆三年(823)三月任宰相。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副手。
③名:名誉。迹:事迹。
④府:指范阳节度府节度使张弘靖,字元理。惜:爱惜,舍不得放他去。
⑤幽州将父子继续:《旧唐书刘怦传》:怦,幽州昌平人也朝廷因授怦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幽州、卢龙节度副大使居位三月,以贞元元年九月卒。子济,继为幽州节度使,济在镇二十余年总,济第二子也总遂领军务。朝廷不知其事,因授以斧钺
⑥不廷选:不是出自朝廷选用,而是自立称留后。
⑦今新收:指新收回幽州。
⑧殿中侍御史:官名。属殿院,是皇帝周围负责纠察群臣的监察官。
⑨朱衣银鱼:唐代五品官的服装。鱼,鱼符,刻作鱼形的符节,装在袋里,系于腰带,叫做鱼袋。又以袋的装饰品分为玉、金、银三等。
⑩军乱:《旧唐书穆宗纪》:长庆元年秋七月甲寅,幽州监军使奏今月十日军乱,囚节度使张弘靖别馆,害判官韦雍、张宗元、崔仲卿、郑埙,军人取朱淘子洄为留后。
(11)怨其府从事:《旧唐书穆宗纪》:从事有韦雍、张宗厚数辈,复轻肆嗜酒,常夜饮醉归,烛火满街,前后阿叱,蓟人所不习之事。又雍等诟责吏卒,多以反奴名之,谓军曰: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军中以意气自负,深恨之。
(12)轹(l)蹙:欺凌,欺负。轹,陵轹。蹙,迫蹙。
【译文】
张君名彻,字某,中进士后累经升迁做到了范阳府监察御史。长庆元年,现在的牛宰相还任御史中丞时,上奏皇帝称张君的名声事迹都符合御史人选,皇上便下诏任他为御史。范阳节度使舍不得又不敢违抗王命留住他,就让他去上任,而另外密奏皇上说:幽州由刘家祖孙将领连任节度使,不受朝廷任命已久,今新收回,臣又初到这里,势孤力单,心里怯弱,需要有干练的助手才行。张君走在半道上,皇帝发诏书让他回幽州,升他为殿中侍御史,加赐朱衣银鱼。几天后,军队叛乱,军士们痛恨节度使的几位属下的所作所为,把他们都杀了,并把主帅关起来,而且约定:张御史是有德之人,从没欺负、凌辱过我们,没有罪过,不要杀他。把他关在囚节度使的地方。以上写张彻在幽州赶上军事***。
居月余,闻有中贵人自京师至①。君谓其帅:公无负此土人,上使至,可因请见自辩,幸得脱免归。即推门求出。守者以告其魁②,魁与其徒皆骇曰:必张御史,张御史忠义,必为其帅告此余人③,不如迁之别馆。即与众出君。君出门骂众曰:汝何敢反!前日吴元济斩东市④,昨日李师道斩于军中⑤,同恶者父母妻子皆屠死,肉喂狗鼠鸱鸦⑥。汝何敢反,汝何敢反!行且骂,众畏恶其言,不忍闻,且虞生变,即击君以死。君抵死口不绝骂,众皆曰:义士、义士!或收瘗之以俟⑦。以上遇害。
【注释】
①中贵人:宦官。
②魁:魁首。此处指朱克融,当时军士推他作留后。
③余人:刑余之人,即宦官。
④吴元济:元和十二年(817)十一月裴度、李想平淮西,虏吴元济,斩于京师。
⑤李师道:元和十四年(819)二月,淄青李师道为其兵马使刘悟所杀。
⑥鸱(chī):指鹞(yo)鹰。
⑦收:收敛。瘗(y):掩埋。俟:等待。
【译文】
住了一个多月后,听说有宦官从京师来。张君对节度使说:明公没有做过对不起这个地方的百姓的事,皇上的使臣到了,可请求相见来为自己辩护,或者侥幸得以脱身。就去推门请放人出去。守门的人将此事告诉了他们的首领,首领及其属下都害怕地说:一定是张御史,张御史忠义,肯定会为救他的主帅把这个办法告诉这个宦官,不如把他转到另外的地方关押。随即众人就去押张君出来。张君出门后,骂众人说:你们怎么敢造反!前不久吴元济被斩于东市,昨天李师道又被斩于军中,同作恶者及父母妻子都被杀,尸首喂了狗鼠鹰鸦。你们怎么敢造反!你们怎么敢造反!一边走一边骂,众人畏惧他的话,不想再听下去,而且担心军心动摇,发生变化,就把他打死。张君至死骂不绝口,众人都说:义士!义士!有人收了他的尸骨埋葬了。以上写其遇害经历。
事闻,天子壮之,赠给事中。其友侯云长佐郓使①,请于其帅马仆射②,为之选于军中,得故与君相知张恭、李元实者,使以币请之范阳③,范阳人义而归之。以闻,诏所在给船舆④,传归其家⑤,赐钱物以葬。长庆四年四月某日,其妻子以君之丧,葬于某州某所。以上归葬。
【注释】
①侯云长:人名。贞元十八年(802)进士及第。佐郓使:做郓曹濮节度使的属官。
②马仆射:指马总,字会元,扶风(今陕西岐山)人。仆射,尚书省的副长官,有左右之分。
③以币请之:指以币帛做礼品,请求归还张彻的尸骨。
④给船舆:供派船车。
⑤传(zhun)归:经由驿站车船送回。传,驿站。
【译文】
事情传到京师,皇帝觉得张君死得悲壮,赠授给事中。他的朋友侯云长佐助郓曹濮节度使,向其主帅马仆射请求在军中替张君找几个人,结果找到从前与张君相识相知的张恭、李元实,让他们以币帛做礼品请求运回张君的尸体,范阳人义气地交还给他们。将此事报告朝廷,诏令各地都供派船车使用,辗转把尸体运到他家中,并赐给钱物以便安葬。长庆四年四月某日,张君妻子将他葬于某州某所。以上写其归乡安葬。
君弟复亦进士,佐汴、宋①,得疾,变易丧心②,惊惑不常。君得闲即自视衣褥薄厚,节时其饮食,而匕箸进养之,禁其家无敢高语出声。医饵之药,其物多空青、雄黄③,诸奇怪物,剂钱至十数万,营治勤剧,皆自君手,不假之人。家贫,妻子常有饥色。以上内行。
【注释】
①汴、宋:属宣武节度使管辖,节度使即驻汴州。汴,今河南开封。宋,今河南商丘。
②变易:态度动作和寻常人不同。丧心:丧失心神,就是神经有毛病。
③空青、雄黄:都是药物。空青大者如鸡子,小者如相思子,其壳厚如荔枝,壳内有浆,酸甜,能点多年青盲内障翳膜,养精气。雄黄微毒,治疥癣、风邪、癫痫、岚瘴,一切蛇虫犬兽伤咬。
【译文】
张君的弟弟张复也是进士,在汴、宋任职,得了病,精神有毛病,惊惑无常。张君得知后,就亲自负责他的衣服、被褥的薄厚,过问他的饥饱,还亲手喂他吃饭,在他家没有人敢高声说话。治病的药饵多为空青、雄黄等稀奇古怪的东西,一剂药要十多万钱,而且熬制的过程非常辛苦麻烦,都出自张君之手,从不让别人替他做。但是家中却很贫穷,妻子孩子常面露饥色。以上写他家中情况。
祖某,某官;父某,某官。妻韩氏,礼部郎中某之孙①,汴州开封尉某之女②,于余为叔父孙女③。君常从余学,选于诸生,而嫁与之。孝顺祗修④,群女效其所为。男若干人,曰某;女子曰某。以上家世。铭曰:
【注释】
①礼部郎中:指韩云清。
②汴州开封尉某:指韩俞,韩愈之堂兄弟。
③叔父孙女:据《韩子年谱》:韩愈祖睿素子四人,仲卿、少卿、云卿,绅卿、愈为仲卿子,俞为云卿子。所以韩氏是韩愈的叔父的孙女。
④祗:恭敬。修:整饬。
【译文】
张君祖父,任某官。父亲某,任某官。妻子韩氏,礼部郎中某的孙女,汴州开封尉某的女儿,是我叔父的孙女。张君经常跟我学习,我在学生里选中他,把侄女嫁给了他。韩氏孝顺恭敬长辈,修养很好,众女子都仿效她。儿子若干人叫某,女儿叫某。以上述其家世。铭文是:
呜呼彻也!世慕顾以行①,子揭揭也②;噎喑以为生③,子独割也④;为彼不清,作玉雪也⑤;仁义以为兵⑥,用不缺折也⑦。知死不失名,得猛厉也⑧;自申于暗明⑨,莫之夺也⑩。我铭以贞之(11),不肖者之呾也(12)。
【注释】
①世慕顾以行:意思是世人总是患得患失,以各人利害为前提。慕,羡慕。顾,顾虑。
②揭揭:高出流辈的意思。《说文解字》:揭,高举也。言世人皆顾望趋舍,他独高举其义。
③噎喑(yīn)以为生:形容忍气吞声做人。噎,咽喉窒塞不通。喑,嗓子哑,不能出声。
④割:断决。
⑤作玉雪:形容做人品行纯洁。
⑥仁义以为兵:以仁义为兵器。
⑦缺:钝缺。折:折断。
⑧猛厉:刚烈。
⑨申:同伸。直,不屈。
⑩莫之夺:意思是不为恶势力劫夺屈服。
(11)贞:坚固,以传之永久。
(12)呾:同怛(d)。伤痛,惊惧。
【译文】
唉张彻!世人行事总是患得患失,你却高于流辈;世人忍气吞声做人,你却独能决断;世人为势所迫不得清白,你却纯洁如雪;以仁义为兵器,用不钝缺,用不折断。知道自己必死不失名节,何等的刚烈;无论在暗室、明处都依直道做事,不为恶势力劫夺屈服。我作墓志铭把张君的事迹传之永久,让不肖者见到而感惊惧。
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
【题解】
此文写于长庆三年(823)。韩愈曾同韩弘一起参加过平淮西吴元济的叛乱,对他很了解,韩弘死后安葬时,当时任京兆尹的韩愈又被派监护他的丧事,就应人之邀写了神道碑的铭文。文章主要叙述了韩弘在汴州任职时,不受蔡州、郓州等叛将的诱惑,听从朝廷之令打败叛军之事。
韩弘的为人,颇有争议,韩愈不厌其烦地写他为汴帅的经过,治理汴州,拒绝与蔡、郓二州合伙,平定蔡州,入朝献物、献治汴之功,又总叙治汴之功,以应前文。为此,当时有些人说韩愈是收受钱财才下此文笔,韩愈的谀墓之名就由此得来。
韩,姬姓①,以国氏。其先有自颍川徙阳夏者②,其地于今为陈之太康③。太康之韩,其称盖久,然自公始大著。公讳弘。公之父曰海,为人魁伟沉塞④,以武勇游仕许、汴之间⑤。寡言自可⑥,不与人交,众推以为巨人长者,官至游击将军⑦,赠太师。娶乡邑刘氏女,生公,是为齐国太夫人。
【注释】
①韩,姬姓:韩姓出自唐叔虞之后,曲沃桓叔之子万,食邑于韩,因以为氏。代为晋卿,后分晋为国。韩为秦灭,复以国为氏,出颍川,后避王莽之乱,居南阳。
②其先有自颍川徙阳夏者:指韩暨之后的韩氏。阳夏,今河南太康。
③陈:陈州,今河南淮阳,唐时属河南道。
④沉塞:按,《新唐书世系表》为垂。塞,实。
⑤许:许州,今河南许昌。
⑥可:合宜,好。
⑦游击将军:官名。汉始置,为杂号将军。后代沿置,为武散官。
【译文】
韩本姓姬,后以国名为姓氏。他的先人有从颍川迁徙到阳夏的,就是今天陈州太康县。太康韩氏早就为人所知,只是从韩公开始才声名显杨。韩公名弘。其父亲名海,为人胸怀宽广,沉稳实在,凭着一身武艺和勇猛,在许州、汴州一带为官。他寡言少语,不与人一般见识,众人都认为他是德行好、值得尊敬的人,官至游击将军,去世后赠太师。娶同乡姓刘的女子为妻,生下韩公,妻被封为齐国太夫人。
夫人之兄,曰司徒玄佐①,有功建中、贞元之间②,为宣武军帅,有汴、宋、亳、颍四州之地,兵士十万人。公少依舅氏,读书,习骑射。事亲孝谨,侃侃自将③,不纵为子弟华靡遨放事④。出入敬恭,军中皆目之。尝一抵京师,就明经试⑤,退曰:此不足发名成业。复去,从舅氏学。将兵数百人,悉识其材鄙、怯勇,指付必堪其事。司徒叹奇之,士卒属心,诸老将皆自以为不及。司徒卒,去为宋南城将⑥。比六七岁⑦,汴军连乱不定⑧。贞元十五年,刘逸淮死⑨,军中皆曰:此军司徒所树,必择其骨肉为士卒所慕赖者付之。今见在人,莫如韩甥,且其功最大,而材又俊。即柄授之,而请命于天子。天子以为然,遂自大理评事拜工部尚书,代逸淮为宣武军节度使⑩,悉有其舅司徒之兵与地。众果大悦便之。以上叙许公所以得镇汴。
【注释】
①玄佐:刘玄佐,滑州匡城(今河南长垣)人。官至司徒。
②建中、贞元:都为唐德宗李适的年号。建中,780784年。贞元,785805年。
③侃侃:和乐的样子。自将:谓卫护自己。
④遨:同敖。游嬉,闲游。放:恣纵,放任。
⑤明经:唐代科举制度科目之一,与进士科并列,同为士流所重。主要考试经义。
⑥宋南城:宋州南城。
⑦比:等到。
⑧汴军连乱不定:贞元十五年(799),董晋死,以行军司马陆长源为使,军乱,杀长源,以宋州刺史刘逸淮为使。
⑨刘逸淮:怀州武涉(今河南武涉)人。任宣武节度使后皇上赐名刘全谅。
⑩为宣武节度使:按,《新唐书韩弘传》为宣武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译文】
夫人的哥哥是司徒刘玄佐,在建中、贞元年间有功于朝廷,是宣武军节度使,拥有汴、宋、亳、颍四州之地,兵数十万之众。韩公少年时依靠舅舅,读书,学习骑射。孝顺父母,一派温和,不放纵自己做纨绔子弟的那些浮华糜烂恣意游戏之事。无论在外面还是在家中对人都是恭恭敬敬,军中的人有目共睹。韩公曾有一次去京师参加明经科的考试,回来后说:这不足以扬声名成大业。依然继续跟随舅舅学习。韩公领兵数百人,知道每个人是有才还是无才、是勇敢还是懦弱,分派给他们的事情一定都能胜任。司徒感叹称奇,士兵们心归向他,各位老将们都承认自己不如他。司徒去世后,韩公离开宣武军到宋州南城军做将领。过了六七年,汴州的军队不断有内乱发生。贞元十五年,刘逸淮逝世,军中人都说:这支军队是司徒建起来的,必须选司徒的亲属中士兵们所仰慕信赖的人,才可以把军权交给他。当时眼前的人没有比司徒的外甥韩公更合适的了,而且他的功劳也最大,才能又出众。就把权力交给了他,并上报天子。天子认为可以,就把韩公从大理评事升为工部尚书,替代刘逸淮为宣武军节度使,拥有他舅舅原来所有的兵力和地盘。众人果真十分高兴,做事配合。以上写韩弘之所以得镇汴州的来由。
当此时,陈、许帅曲环死①,而吴少诚反②,自将围许,求援于逸淮,啖之以陈归汴③,使数辈在馆④,公悉驱出斩之,选卒三千人,会诸军击少诚许下。少诚失势以走,河南无事。以上拒蔡。
【注释】
①曲环:人名。陕州安邑(今山西夏县)人。
②吴少诚反:贞元十五年(799)三月,彰义军节度使吴少诚反。
③啖(dn):引诱,利诱。
④使数辈在馆:吴少诚与刘义淮谋袭陈、许,刘义淮刚刚死,吴少诚的使者还来不及走,仍在寓馆。辈,人。馆,接待宾客的寓馆。
【译文】
就在这时,陈、许节度使曲环死了,吴少诚起来造反,亲自带兵围困许州,并向刘逸淮求援,以把陈州划给汴州来引诱,派来的使者数人还在寓馆,韩公得知后把使者全都推出斩首,挑选三千精兵,会同其他部队在许州城下攻打吴少诚。吴少诚失利逃走,河南得以平安无事。以上述其拒蔡。
公曰:自吾舅没,五乱于汴者,吾苗薅而发栉之几尽①。然不一揃刈②,不足令震。命刘锷以其卒三百人③,待命于门④,数之以数与于乱⑤,自以为功,并斩之以徇⑥,血流波道。自是讫公之朝京师,廿有一年,莫敢有呶叫号于城郭者⑦。以上治汴。
【注释】
①苗薅(hāo)而发栉:像给苗田除草和梳头发去脏物一样,都是剔除的意思。薅,除去田中的杂草。栉,梳头发。
②揃(jiān):剪灭。刈(y):割。多用于草或谷类,引申为杀。
③刘锷:一个部将,《旧唐书韩弘传》说他凶卒之魁也。
④门:衙门。
⑤数(shǔ)之以数(sh)与(y)于乱:清点其中多次参加叛乱的人。
⑥徇:对众昭示。
⑦呶(no):号呼喧哗的意思。,通喧。喧哗。呶,喧哗。
【译文】
韩公说:自从我舅舅去世,汴州已经五次有人作乱,我像除草梳头一样几乎已把他们剔除。但不把叛乱分子彻底铲除干净,就不足以让人震惊害怕。他命令刘锷带领手下三百人在衙门待命,历数他们数次参与暴乱,还自以为有功,将他们全部斩首示众,顿时血流成河。从那时到韩公去京师二十一年,再也没有人敢在城下大呼小叫来冒犯。以上写他治理汴州情况。
李师古作言起事①,屯兵于曹②,以吓滑帅③,且告假道④。公使谓曰:汝能越吾界而为盗邪?有以相待,无为空言。滑帅告急,公使谓曰:吾在此,公无恐。或告曰:翦棘夷道⑤,兵且至矣,请备之!公曰:兵来不除道也⑥。不为应。师古诈穷变索,迁延旋军。以上拒郓。
【注释】
①李师古:祖父李正己,高丽人。曾为平卢、淄青节度观察使,父李纳辈归顺。
②曹:曹州,治所在济阴县,今山东曹县西北。
③滑帅:指李元素,字太朴,检校工部尚书,义成军节度使。义成军治所在滑州(今河南滑县),所以叫滑帅。
④假道:借路。
⑤翦棘:斩荆棘。翦,同剪。斩断,削弱。夷:削平。
⑥除道:修治道路。
【译文】
李师古制造谎言起兵兴事,屯兵于曹州,来吓唬驻滑州的节度使,并向他借道。韩公派人对他说:你怎么能越过我的地盘去做强盗呢?我可有对付你的东西,这绝不是空话。驻滑州的节度使告急,韩公派人对他说:有我在此,你不要担心。李师古又派人来告诉他:我们正披荆斩棘,铺平道路,大兵就要到了,请做好准备!韩公说:兵来我不会给他们让道的。没有答应敌人的要求。李师古的骗术用完,伎俩使尽,只好退兵回去。以上写他拒绝郓州方面合伙。
少诚以牛皮鞋材遗师古,师古以盐资少诚,潜过公界,觉,皆留输之库。曰:此于法不得以私相馈。以上拒蔡、拒郓。
【译文】
吴少诚送牛皮鞋料给李师古,李师古就送盐来资助吴少诚,偷偷经过韩公的属地,被发觉,东西都被扣下,送到了府库中。韩公说:这些东西法令上规定不能私自相互赠送。以上写他拒蔡、拒郓。
田弘正之开魏博①,李师道使来告曰②:我代与田氏约相保援③,今弘正非其族④,又首变两河事⑤,亦公之所恶,我将与成德合军讨之⑥,敢告。公谓其使曰:我不知利害,知奉诏行事耳,若兵北过河,我即东兵以取曹。师道惧,不敢动,宏正以济。以上拒蔡。
【注释】
①田弘正:本名天兴,字安道。开:开发,开拓。魏博:魏州和博州,魏博节度使治所在魏州。魏州治贵乡县,今河北大名东。博州治聊城县,今山东聊城西北。
②李师道:李师古的异母弟弟。元和元年(806)闰六月,李师古死,李师道从节度副使权知郓州事,充节度留后,后升检校工部尚书,兼郓州大都督府长史,充平卢淄青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③我代与田氏约相保援:《旧唐书田悦传》载,李正己曾同田悦(田承嗣的父亲,田弘正的祖父)共同阴谋抗命,李正己死后,李纳又派兵帮助田悦对付昭义军的讨伐。
④弘正非其族:田弘正的父亲田廷蚧与田承嗣为从兄弟,所以承嗣爱他,认为必兴吾宗。这句话是李师道诬陷他的话。
⑤首变两河事:指河南、河北藩镇割据,皆以地方为私有,而弘正举六州版籍归顺朝廷,为首变两河事。
⑥成德:指成德军节度使王承宗。
【译文】
田弘正已使魏州和博州归顺朝廷,李师古派人来对韩公说:我家世代与田氏约定相互保护援救,现在田弘正不是他们家的人,又第一个改变两河之事,也是公所憎恶的,我将与成德军合兵讨伐,特告诉公。韩公派人去对他说:我不懂得利害关系,只知道奉诏行事,如果你的军旅向北越过大河,我就立即出兵东取曹州。李师古一听很害怕,不敢动了,田弘正得以保全。以上写他拒蔡。
诛吴元济也①,命公都统诸军,曰:无自行以遏北寇!公请使子公武以兵万三千人会讨蔡下②,归财与粮③,以济诸军,卒擒蔡奸。于是以公为侍中,而以公武为鄜坊丹延节度使④。以上平蔡。
【注释】
①吴元济: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人。彰义军节度使吴少阳之子。因父死后未得到任命,元和十年(815)正月反。唐宪宗派大军平乱,俘虏吴元济,将之斩首。
②公武:韩公武,韩弘之子,字从偃,为宣武行营兵司马,讨吴元济时被授宣武军都虞候。蔡:蔡州,治所汝南,今河南汝南。
③归:通馈。赠送。
④鄜(fū):鄜州,治所洛交,今陕西鄜县。坊:坊州,治所中部,今陕西中部。丹:丹州,治所义川,今陕西宜川。延:延州,治所肤施,即今陕西延安。
【译文】
讨伐吴元济时,圣上任韩公为淮西诸军行营都统,他说:我无须亲自去,就可以阻止北寇。他让儿子韩公武率兵一万三千人会同讨伐叛军的部队于蔡州城下,给部队送物资和粮食,终于生擒了蔡州的奸贼。因此韩公被加封为侍中,韩公武被封为鄜坊丹延节度使。以上写他平定蔡州。
师道之诛,公以兵东下,进围考城①,克之;遂进迫曹,曹寇乞降。郓部既平②,以上平郓。公曰:吾无事于此。其朝京师,天子曰:大臣不可以暑行,其秋之待。公曰:君为仁,臣为恭,可矣。遂行。既至,献马三千匹,绢五十万匹,他锦纨绮缬又三万③,金银器千,而汴之库厩钱以贯数者,尚余百万,绢亦合百余万匹,马七千,粮三百万斛④,兵械多至不可数。初公有汴,承五乱之后,掠赏之余,且敛且给,恒无宿储。至是,公私充塞,至于露积不垣。
【注释】
①考城:古考城县,唐时属曹州,今属河南兰考。
②郓部既平:元和十四年(819)二月,李师道的部将刘悟在郓州擒住他,并将其斩首,送于魏博军。平卢自李正己后,兼领兖郓诸州,所以称郓部。郓,郓州,治所东平,今山东东平西北。
③纨:细绢。缬(xi):有花纹的丝织品。
④斛(h):容器单位,十斗为一斛。
【译文】
讨伐李师古,韩公带兵东下,围困考城,攻下;就进攻曹州,曹州贼寇乞降。郓州平定后,以上写他平定郓州。韩公说:我在这里没事了。拟去京师朝见皇上,天子说:大臣不可以在大夏天赶路,等到秋天再来。韩公说:皇帝仁慈,做臣子要恭敬才是,值得啊!于是去了京师。到京师后,韩公献上马三千匹,绢五十万匹,其他绫罗锦缎三万匹,金银器具一千个,同时汴州的府库、厩中还有钱一百万贯,绢一百多万匹,马七千匹,粮食三百万斛,兵器、器械多得不可胜数。韩公最初接手汴州之时,汴州刚刚经过五次***之后,劫掠封赏之余,一边征收一边供给,平常都没有隔夜的供给。到现在官家与个人的仓库都充塞有余,以至于挤塌了墙,把储备的东西露在外面。
册拜司徒兼中书令。进见上殿,跪拜给扶①。赞元经体②,不治细微,天子敬之。元和十五年,今天子即位③,公为冢宰④,以上入京。又除河中节度使⑤。在镇三年,以疾乞归。复拜司徒中书令。病不能朝,以长庆二年十二月三日薨于永崇里第,年五十八。天子为之罢朝三日,赠太尉,赐布粟,其葬物有司官给之,京兆尹监护⑥。明年七月某日,葬于万年县少陵原⑦,京城东南三十里,楚国夫人翟氏祔⑧。子男二人:长曰肃元,某官;次曰公武,某官。肃元早死。公之将薨,公武暴病先卒,公哀伤之,月余遂薨。无子,以公武子孙绍宗为主后。以上归里卒葬。
【注释】
①拜跪给扶:唐朝有给扶制,即对位尊年老者,加兵给扶。
②赞元经体:上佐皇帝,下理群臣。赞,佐助。元,元首,指皇帝。经,治理。体,身体,指群臣。
③今天子:指唐穆宗李恒(821825年在位)。
④冢宰:为百官之长。因韩弘兼中书令,故韩愈称之为冢宰。
⑤除河中节度使:韩弘为河中尹,充河中、晋、绛、慈等州节度使。河中,唐河东道河中府,治所在河东,今山西永济。
⑥京兆尹:当时的京兆尹为韩愈。
⑦万年:今陕西长安。
⑧楚国夫人翟氏:韩氏妻。祔(f):合葬。
【译文】
皇帝册封韩公为司徒,兼中书令。韩公进宫拜见皇帝时,受到跪拜给扶的礼遇。他上佐皇帝,下理群臣,对细枝末节并不过分追究,连皇上都很尊重他。元和十五年,当今皇上即位,封韩公为中书令,以上写其入京。后又任他为河中节度使。在河中任职三年后,韩公因病请皇上让他回京师。皇上又封他为司徒兼中书令。韩公病重无法上朝,长庆二年十二月三日,在永崇里府第中去世,享年五十八岁。皇上为他停朝三天,赠太尉,赐给布匹、米粟,下葬的用品由有司供给,派京兆尹监护丧事。第二年七月某日,葬于京城东南三十里的万年县少陵原,与楚国夫人翟氏合葬。韩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叫韩肃元,任某官;次子叫韩公武,任某官。韩肃元早死,韩公还未去世时,公武得暴病先行去世,韩公失子伤心,一个多月后去世。因为没有儿子,就让公武的儿子、他的孙子,韩绍宗主理后事。以上述其去世后归乡安葬。
汴之南则蔡,北则郓,二寇患公居间①,为己不利,卑身佞辞,求与公好,荐女请昏②,使日月至。既不可得,则飞谋钓谤,以间染我。公先事候情,坏其机牙③,奸不得发,王诛以成。最功定次④,孰与高下?以上总叙帅汴之功。
【注释】
①二寇:指李师道和吴元济。
②昏:通婚。
③机牙:弩牙。这里比喻要害处。机,弩箭上的发射机关。
④最:合计,总计。
【译文】
汴州的南面是蔡州,北面则是郓州,两州叛贼担心韩公在中间会对自己不利,就卑躬屈膝、甜言蜜语,想与他交好,还想把女儿嫁到韩家联姻,不时派使者前来。后见不成,就阴谋诽谤中伤韩公,来离间并败坏他的名声。韩公先伺望了一下他们的情况,攻其要害处,使他们的奸计不得实施,皇帝最后铲除了他们。论功定次,谁能与韩公比高低?以上总述其治理汴州时的功绩。
公子公武,与公一时俱授弓钺①,处藩为将,疆土相望。公武以母忧去镇,公母弟充②,自金吾代将渭北。公以司徒中书令治蒲,于时,弟充自郑、滑节度平宣武之乱,以司空居汴。自唐以来,莫与为比。以上子弟同秉节钺。
【注释】
①授弓钺:授官职的意思。
②母弟:同母所生的弟弟。充:韩充,本名璀,为右金吾卫将军。
【译文】
韩公的公子韩公武与他同时授官职,各自在藩地为将,疆土相隔不远。韩公武因母亲去世辞官,韩公的弟弟韩充,从金吾卫调过来代替他守渭北。就在韩公以司徒兼中书令身份任职河中时,他弟弟韩充从郑滑节度使转任汴州平定宣武之乱,被授官司空。从唐朝以来,没有谁可以相比。以上述其子弟同为武将。
公之为治,严不为烦,止除害本,不多教条①。与人必信,吏得其职,赋入无所漏失,人安乐之,在所以富。公与人有畛域②,不为戏狎③,人得一笑语,重于金帛之赐。其罪杀人,不发声色,问法何如,不自为重轻,故无敢犯者。以上补叙琐事。其铭曰:
【注释】
①教条:官署或学塾中所颁布的劝谕性文告。
②畛(zhěn)域:范围,界限。畛,田间小路。
③戏狎:轻浮嬉戏。
【译文】
韩公治理之道,严正而不烦多,只消除祸害本身,少用文告示人。与人必有信用,大小官吏尽得其职,赋税收入没有一点漏差,百姓安居乐业,所在之处官民富足。韩公与人交往,保持界限,从不嬉戏狎笑,听到他的一句笑话,比得金帛之赐还难。他惩处犯人以至杀人,都不动声色,只是问法律上应该怎么办,从不擅自决定量刑轻重,所以没有人敢冒犯他而作乱。以上补叙琐事。铭文为:
在贞元世,汴兵五猘①。将得其人,众乃一愒②。其人为谁,韩姓许公。磔其枭狼③,养以雨风。桑谷奋张④,厥壤大丰。贞元元孙⑤,命正我宇⑥。公为臣宗,处得地所。河流两壖⑦,盗连为群。雄唱雌和,首尾一身。公居其间,为帝督奸,察其呻⑧,与其睨眴⑨。左顾失视,右顾而跽⑩。蔡先郓锄,三年而墟。槁干四呼,终莫敢濡。常山幽都(11)?孰陪孰扶。天施不留,其讨不逋。许公预焉,其赉何如?悠悠四方,既广既长。无有外事(12),朝廷之治。许公来朝,车马干戈。相乎将乎,威仪之多。将则是矣,相则三公。释师十万,归居庙堂。上之宅忧(13),公让太宰(14)。养安蒲坂(15),万邦绝等。有弟有子,提兵守藩。一时三侯,人莫敢扳。生莫与荣,殁莫与令(16)。刻文此碑,以鸿厥庆。
【注释】
①猘(zh):狗发疯,引申为暴乱。
②愒(q):休息。
③磔(zh):一种酷刑,即分尸。枭狼:指叛军头目。枭,骁勇,豪雄。
④桑谷奋张:形容庄稼旺盛。
⑤贞元元孙:指唐宪宗,他是有贞元年号的唐德宗的孙子。
⑥正:纠正,引申为平定。
⑦壖(run):河边地。
⑧呻:痛苦呻吟。,同颦(pn)。
⑨睨眴(shn):斜视。
⑩跽(j):长跪。双膝着地,上身挺直。
(11)常山:恒州,指成德军。幽都:即幽州。
(12)无有外事:指蔡、郓已平。
(13)宅忧:居丧。忧,指父母之丧。
(14)让:推让。太宰:官名。
(15)蒲坂:尧的都城,周明帝改为蒲州,唐开元时改为河中府。
(16)令:美好。
【译文】
贞元年间,汴州五次有人兴兵作乱。要一个人出马,民众才得休息。那人是谁?姓韩的许国公。他斩除匪首,又遇到风调雨顺。田地庄稼旺盛,汴州大获丰收。当今皇上,命令平定疆域。韩公为朝中大臣们所尊崇,被派到任所。河流两岸,群盗为患,此起彼伏,首尾相应。韩公正处中间,替皇上监视奸臣。察觉到他们蠢蠢欲动,轻轻斜看了一眼,左右匪首皆不敢再有举动。蔡州匪先被铲除,三年之内郓州只是一个废墟。四境之内,民心像干柴一样,非常容易引起野火般的状况,但最终没有人敢有所动作。他在常山和幽州时,有谁陪同他经历艰辛,有谁扶助他战胜险阻?天要施予的,它不会保留;天要讨还的,它不会推延。许国公参与完成各项事业,他得到的赏赐是什么呢?遥远的四方土地,宽阔广大。外地没有事端,朝廷治理得非常有秩序。许国公到京师来朝见皇上,带着大批的车马兵器。迎接队伍整齐威武,上至丞相下至将军都在,仪式真是庄严威武。被封河中节度使,再拜司徒。离别十万大军,又归居朝堂。皇上居丧,韩公辞让太宰之封。年老归田,安养于蒲坂,没有哪个国家的大臣有这样好的结局。韩公的弟弟和儿子,都各自领兵为将。一时间,没有人敢与之攀比。他活着时无限荣耀,死以后无比光彩。在碑上刻下这篇铭文,是为了光大对他的颂扬。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
【题解】
此文写于元和十二年(817)。张署曾和韩愈一起被贬到南方任县令,又一起到江陵做小官,韩愈对他十分了解。张署死后,韩愈写了一篇《祭河南张员外文》,而后又写了这篇墓志铭。文章分段叙述了张署为官的经历,描写了他倔强的性格,为官清廉,体谅民情,不肯与贪官同流合污等事,表达了作者对张署的遭遇的同情,对朝廷不公正的愤怒。
文章段落分明,层次明朗,各段首句即把张署的经历交代得干净利落。张裕钊评此文说:坚净精峭,峻洁之气,莹然纸上。茅坤说:多劖(chn)刻之音。
君讳署,字某,河间人。大父利贞①,有名玄宗世。为御史中丞,举弹无所避,由是出为陈留守②,领河南道采访处置使③,数年卒官。皇考讳郇④,以儒学进,官至侍御史。
【注释】
①大父:祖父。
②陈留:今河南陈留。
③领:管领,统属。河南道:唐贞观十道、开元时十五道之一。辖境相当于今山东、河南两省黄河故道以南,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采访处置使:简称采访使,掌举劾所属州县官吏。
④皇考:对已故父亲的尊称。
【译文】
张君名署,字某,河间人。祖父张利贞,玄宗时十分有名望,曾任御史中丞,举荐和弹劾都无所避忌,因而被贬出京师任陈留太守,兼河南道采访处置使,数年后死于任上。父亲名郇,以精通儒学进官,官至殿中侍御史。
君方质有气,形貌魁硕,长于文辞。以进士举博学宏辞①,为校书郎②。自京兆武功尉拜监察御史③。为幸臣所谗④,与同辈韩愈、李方叔三人俱为县令南方⑤。三年,逢恩⑥,俱徙掾江陵⑦。半岁,邕管奏君为判官⑧,改殿中侍御史,不行。以上自校书至殿中侍御史,凡七迁。
【注释】
①以进士举博学宏辞:张署贞元二年(786)进士及第。
②校书郎:唐代秘书省及弘文馆皆置校书郎,掌校勘书籍,订正讹误。
③武功:今陕西宝鸡东。
④为幸臣所谗:幸臣,原意指为君主宠爱的臣子,这里指李实。韩愈因为写《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揭露了酷吏剥削、人民苦难的真实情况,暗指李实而得罪了他,李实报复进谗言,韩愈被贬,张署和李方叔也是同样原因被贬。
⑤李方叔:自号西河山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及第。贞元年间以工画山水著名。俱为县令南方:张署被贬到郴州临武(今属湖南)任县令,韩愈被贬到连州阳山(今广东连阳)任县令。
⑥逢恩:贞元二十一年(805),唐德宗死,他儿子顺宗继位。新皇帝即位大赦天下,张署与韩愈同被派往江陵,张署任供曹参军(掌管考绩),韩愈任法曹参军(掌管刑狱,督捕盗贼)。
⑦掾(yun):古代属官的通称。江陵:今湖北江陵。
⑧邕管:指邕管经略使路恕。邕,今广西邕宁,唐时属岭南西道。判官:唐代特派担任临时职务的大臣皆得自选中级官员奏请充任判官,以资佐理。中期以后,节度、观察等均有判官,亦有本使选充,以备差遣。均非正官。
【译文】
张君为人方正质朴有气节,身材高大,形貌魁伟,擅长撰写文章。以进士身份再中博学宏辞科,任校书郎,从京兆武功县尉升至监察御史。后为幸臣谗言陷害,与同辈韩愈、李方叔三人一起被贬到南方做县令。三年后,逢圣上恩典,又一起迁到江陵任职。过了半年,邕管节度使奏报张君为判官,又改为殿中侍御史,他没有去。以上写他自校书至殿中侍御史,共七次职务变动。
拜京兆府司录①。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共食公堂,抑首促促②,就哺啜,揖起趋去,无敢阑语③。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事以办治。京兆改凤翔尹④,以节镇京西,请与君俱,改礼部员外郎,为观察使判官。帅他迁⑤,君不乐久去京师,谢归,用前能,拜三原令⑥。岁余,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守法争议,棘棘不阿⑦。以上自京兆司录至刑部员外,凡四迁。
【注释】
①拜京兆府司录:贞元二十一年(805),李为京兆尹,任张署为司录参军。
②促促:不安的样子。
③阑语:妄语。
④京兆改凤翔尹:元和二年(807),李改任凤翔尹。凤翔,治所天兴,今陕西凤翔。唐时为长安西边重镇,曾建为西京。
⑤帅他迁:元和四年(809),李被任河东节度使。
⑥三原:今陕西三原。
⑦棘棘:不屈服的样子。
【译文】
张君后任京兆府司录。官吏们向他禀告事情时,不敢与他对视;在厅堂里吃饭时,都低头拘谨不安地吃喝,吃完饭作个揖起身赶紧离开,没有人敢乱说什么话。县令、县丞、县尉对他如尊敬京兆尹一样,他所有的事情都办得很好。京兆尹改任凤翔尹,以镇守京西要冲,请张君和他一同上任,授张君为礼部员外郎,任观察使判官。凤翔尹又迁任别处,张君不愿意长时间离开京师,就拜谢辞官回来,以进士身份任三原县令。一年多后,升迁为尚书刑部员外郎。他严守法律,定夺公事刚直不阿。以上写他自京兆司录至刑部员外郎,共四次职务变动。
改虔州刺史①。民俗相朋党②,不诉杀牛,牛以大耗;又多捕生鸟雀鱼鳖,可食与不可食相买卖;时节脱放,期为福祥。君视事,一皆禁督立绝。使通经吏与诸生之旁大郡,学乡饮酒丧婚礼,张施讲说,民吏观听从化,大喜。度支符州③,折民户租。岁征绵六千屯④,比郡承命惶怖,立期日,唯恐不及事被罪。君独疏言:治迫岭下⑤,民不识蚕桑。月余,免符下,民相扶携,守州门叫为贺。以上虔州刺史。
【注释】
①虔州:治所在赣县,今江西赣州。
②朋党:此指同类的人为自私目的而互相勾结。
③度支:指度支使。唐制,户部的度支司掌管国家的财政收支。开元时始用他官判度支。安史之乱后,以军事供应浩繁,多以户部尚书、侍郎,或他官兼领度支事务,称度支使或判度支。符: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用金、玉、铜、竹、木制成,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这里作动词用。
④绵:丝绵。屯:当时的量词。
⑤迫:逼近,引申为紧靠。
【译文】
张君改任虔州刺史。虔州民间习俗相约,遇有犯罪不上诉而以杀牛来赔偿,耕牛数目损耗极大;又大量捕捉飞鸟鱼鳖,能不能吃的都拿来买卖;到一定时节放走一些,只是为了希望带来吉祥与福分。张君考察了一下情况,立即下令全部禁止。派通晓经史的官吏和读书人去临近的大城市,学习那些地方饮酒、婚丧嫁娶等的风俗习惯,回来大张旗鼓地讲说,百姓与官吏都去听和看,顺随教化,皆大欢喜。度支使下令符到虔州,要把百姓的税租折合成每年征收丝绵六千屯,邻郡接受符命后惶惶不安,约定的期限一到,生怕达不到要求而被治罪。只有张君上奏说:虔州紧靠着山岭,老百姓都不认识蚕和桑。过了一个多月,免征的符下到虔州来,百姓互相搀扶着,在州门口欢呼表示庆贺。以上写其任虔州刺史。
改澧州刺史①。民税出杂产物与钱,尚书有经数②,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君曰:刺史可为法,不可贪官害民。留噤不肯从③,竟以代罢。观察使使剧吏案簿书,十日不得毫毛罪。改河南令,而河南尹适君平生所不好者,君年且老,当日日拜走,仰望阶下,不得已就官。数月,大不适,即以病辞免。以上澧州刺史、河南令。
【注释】
①澧州:今湖南澧县。
②经数:即法令。经,常。
③噤:关闭。
【译文】
张君改任澧州刺史。在这里每年征收多少土产杂物和钱,尚书省都有令可循,可是观察使下公文到澧州,要征收比平时多一倍的钱。张君说:刺史应守法才对,不可做贪官危害百姓。他留下多纳的东西不肯上交,竟被罢官。观察使迅速对张君在任内的案子和文书账册进行检查,查了十天也没有一点错。张君改任河南令,可河南尹正好是张君一直不喜欢的人,而且张君年纪很大了,还要每天走到台阶下面去行礼,张君不得已还是上任了。过了几个月,张君身体更不舒服了,就称病辞了官。以上写其任澧州刺史、河南令。
公卿欲其一至京师①,君以再不得意于守令,恨曰:义不可更辱,又奚为于京师间?竟闭门死,年六十。君娶河东柳氏女,二子:升奴、胡师。将以某年某月某日葬某所。以上卒葬、子女。
【注释】
①公卿:原指三公九卿,后泛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译文】
朝中的要人们要他到京师来任职,可是张君又不被守令所赏识,他愤恨地说:节义不可以再被侮辱,又何况是在京师呢?终于闭门而死,享年六十岁。张君娶河东姓柳的女子为妻,有两个儿子:升奴、胡师。将在某年某月某日葬张君于某地。以上写其卒葬、子女。
其兄将作少监昔请铭于右庶子韩愈①。愈前与君为御史被谗,俱为县令南方者也,最为知君。铭曰:
【注释】
①昔:张昔,张署的哥哥。
【译文】
他的任将作少监的哥哥张昔,请任右庶子的我写墓志铭。我曾与张君同为殿中御史而被谗言所害,又同去南方做县令,对他最为了解。铭文是:
谁之不如,而不公卿?奚养之违,以不久生?唯其颃颃①,以世厥声。
【注释】
①颃颃(hnɡ):傲慢的样子,犹言倔强。
【译文】
才能比不上谁呢,却未位列公卿?违背什么养生之道呢,没有活得长久?只因他倔强的性格啊,在世上留下名声。
柳子厚墓志铭
【题解】
本文写于元和十五年(820)。元和十四年柳宗元死在柳州,韩愈写了一篇《祭柳子厚文》。一年后,应刘禹锡之邀又写下这篇墓志铭。文章记述了柳宗元的家世和生平,赞颂了他崇高的品格、过人的才华和杰出的文学成就,表达了对柳宗元的惋惜和悼念,同时很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种种现实感慨。
文章行文朴素,却充满感人之力,对柳宗元生平事迹材料的组织剪裁、叙述和议论,都显示了韩愈在史传方面的高超才能。吴汝纶说此文乃韩公真实本领,茅坤说此文墓志中千秋绝调。
旧例墓志铭铭文部分一般要用韵文,本文的铭文部分不用韵,另外,因作者和柳宗元是好朋友,而未称官衔,也是一种例外。这都是读者须加注意的特别之处。
子厚讳宗元①。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②。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③。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④。其后以不能媚权贵⑤,失御史⑥。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以上先世。
【注释】
①讳:古人为表示尊重死者,不直呼其名,而在死者名字前面加一讳字,意思是出于对死者的敬意,名字应当避忌。
②七世祖庆几句:七世祖庆,柳宗元的七世祖柳庆,字更兴。拓跋魏,亦称北魏、后魏,这个黄河流域的政权由鲜卑族拓跋部所建,所以称拓跋魏。侍中,官名。是宰相的属官。魏、晋以后,相当于宰相。济阴公,《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中写道:五代祖讳旦,周中书侍郎济阴公。那么封济阴公者则为柳宗元六世祖柳旦,此处韩愈记载有误。
③曾伯祖奭(sh)几句:曾伯祖奭,《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中写道:曾祖讳奭,字子燕,唐中书令。(按:柳旦生子二人,名则、名楷。则生奭,柳奭应是柳宗元的高祖,此处韩愈有误)。褚遂良,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代大书法家。官至尚书右仆射。韩瑗,字伯玉,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人。官至侍中。
④皇考讳镇几句:皇考,旧时儿子对已故父亲的尊称。镇,柳宗元的父亲柳镇。太常博士,官名。太常寺的属官,掌管礼仪祭祀和议定王公大臣的谥号。
⑤权贵:指窦参。柳镇为殿中侍御史时,宰相窦参与中丞卢佋(sho)诬称侍御史穆赞受贿,将其下狱。柳镇和李觌(d)、杨瑀(yǔ)将此案推倒,为穆赞***。窦参即以他事诬陷柳镇,贬其为夔(ku)州司马。后窦参因罪被德宗赐死,柳镇复为侍御史。
⑥御史:这里指殿中侍御史。唐制,御史台分三院,台院、殿院和察院。殿中侍御史属殿院,是皇帝周围纠察群臣的监察官。
【译文】
子厚,名宗元。他的七世祖柳庆做过北魏的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柳奭做过唐朝的宰相,和褚遂良、韩瑗一起都因得罪了武后在高宗时被害。子厚的父亲叫柳镇,为了侍奉母亲弃官太常博士,要求到江南去做县令。后来又因为不愿意讨好当权大臣丢了侍御史的官职。那个当权的大臣死后,他才被重新起用为侍御史。柳镇为人出名的刚直不阿,跟他来往的都是当时的名士。以上写柳氏先世。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①,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②,授集贤殿正字③。俊杰廉悍④,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⑤,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以上科举、文学、名誉。
【注释】
①进士第:进士及第,考中进士。贞元九年(793),二十一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士。
②博学宏词:唐代科举考试科目的一种,由吏部在进士中考选博学能文之士,录取后就授予官职。贞元十二年(796),二十四岁的柳宗元考中博学宏词科。
③集贤殿:此为简称。全名为集贤殿书院,是收藏、整理图书的机构。正字:集贤院属官,掌管校勘典籍、刊正文字的工作。
④廉悍:廉隅强悍,方正勇猛。
⑤踔厉风发:形容议论时奔放激厉,见识高超。踔厉,腾越奋起的样子。
【译文】
子厚小时候就精明聪敏,无所不晓。他父亲还在世时,他虽然年轻,但已经独立成人,能够考中进士,显露了杰出的才华。大家都说:柳家有了能光宗耀祖的好儿子了。后来又考取博学宏词科,官授集贤殿正字。他才能出众,为人端方刚直,谈论问题时旁征博引,运用经史和诸子百家的学说,见识高超,言辞锋利,常常把在座的人都驳倒并心悦诚服,于是名声大振,当时许多人仰慕他,想和他交往。一些权贵显要也争着要收他做门生,众口一词地称赞荐举他。以上写其科举、文学成就、名誉。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①,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②。
【注释】
①用事者:当权者,指王叔文。王叔文在顺宗时任户部侍郎,深为顺宗信任。他力图改革当时的黑暗政治,引用了柳宗元、刘禹锡等一些新进之士。宪宗即位后,将王叔文定罪贬官,后又将他处死。
②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刺史的属官。
【译文】
贞元十九年,子厚由蓝田县尉升任监察御史。顺宗继位,改任礼部员外郎。碰上当权的人犯了罪,他也照例被贬出去作刺史。还未到任,又照例被加贬为永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①。为词章,泛滥停蓄②,为深博无涯涘③,而自肆于山水间。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④,约不时赎⑤,子本相侔⑥,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⑦,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⑧,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⑨,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⑩。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以上官阶、政事。
【注释】
①务:勉力去做。记览:记诵阅读,指刻苦钻研书籍。
②泛滥停蓄:借水势比喻文章。泛滥,汪洋广博。停蓄,雄厚深重。
③涯涘(s):水的边际。
④男女:指子女。质:抵押。
⑤时:按时。
⑥子本:利息和本钱。侔(mu):相等。
⑦方计:办法,策略。
⑧书:记载。佣:工钱。
⑨观察使:即经略观察使,是唐代中央政府派到地方考察州县官吏政绩的官员。这里专指桂管经略观察使。
⑩免:免除(奴婢身份)。且:将近。
【译文】
处在闲散的位置上,他更加刻苦用功,专心致志地读书和写作。他的诗文,文笔汪洋恣肆,像横溢的江水,风格凝练,像停蓄的湖泊,达到了高深的造诣、广阔的境界,他自己则放情游玩于山水之间。元和年间,按照旧例子厚曾被召回京城,又和其他的人一道分去作刺史,子厚被派到柳州。到任之后,他感叹道:难道在这里就不能做出政绩来吗?他依照当地风俗,颁布教令和禁令,柳州的百姓都顺从并信赖他。当地有个风俗习惯,借钱要拿子女作抵押,约定不按期赎回,等到利息和本钱相等时,子女就被债主收为奴婢。子厚想尽办法,让借钱的人都能把子女赎回去。其中特别穷而无力赎回孩子的,就要他们记下孩子在债主家做工应得的工钱,等到工钱和借款相等,就要债主将孩子还回来。观察使把这个办法推行到其他州,等到过了一年,免除奴婢身份而回家的穷人子女就有近千人。衡山、湘水以南准备考进士的读书人都拜子厚为师。其中经过子厚亲自讲授指点的,写出的诗文都有一定的章法,很值得一读。以上写其任官及政事。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①,当诣播州②。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③。吾不忍梦得之穷④,无辞以白其大人⑤,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⑥,梦得于是改刺连州⑦。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⑧,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⑨,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以上愿以柳易播。
【注释】
①中山:今河北定州。这里是刘禹锡的郡望。刘梦得禹锡: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刘梦得文集》。刘禹锡是柳宗元的好友,也是王叔文集团的重要成员。
②诣:到。播州:今贵州遵义。
③亲在堂:谓母亲在世。
④穷:困窘,走投无路。
⑤白:告诉。
⑥上:皇上。《新唐书刘禹锡传》中记载,御史中丞裴度把刘禹锡有老母在堂的事告知皇上,并请求派刘禹锡到稍近一点的地方任职。
⑦连州:今广东连州。
⑧征逐:互相邀请吃喝。征,招呼,邀请。逐,追随。
⑨诩诩:形容融洽地聚集在一起的样子。强(qiǎnɡ):勉强,有意做作。取下:甘居对方之下,表示尊重、谦让。
【译文】
在子厚被召回京城又再次被贬出去作刺史时,中山刘禹锡也在被遣放之列,他要去的是播州。子厚哭着说:播州不是人住的地方,而梦得还有老母在世。我不忍心看梦得如此困窘,眼见他无法向老人开口,况且也没有母子一同去边远穷荒的道理。他准备上疏朝廷,愿意用柳州换播州,即使因此再次获罪,送了命也不后悔。恰巧有人把刘禹锡的困难情况奏明皇帝,刘禹锡因此改派为连州刺史。唉!人到了困境时才能显出节操和道义。现在有些人在平常安居无事的时候相互亲近友好,吃喝玩乐,来来往往,融洽地聚在一起,假惺惺地有说有笑,互相谦让,握手言欢,披肝沥胆,指着天日,流着眼泪,发誓不论生死都不做背弃朋友的事,似乎真的可以相信;可是一旦涉及小小的利害冲突,哪怕事情像毛发般细小,他就翻脸像不认识似的,朋友掉到陷阱里,不但不肯伸手去援救,反而往下推,还往下面扔石头,这种人到处都是。这种事连禽兽和夷狄之人都不忍心做,而那些人却自己认为做得对,他们得知子厚的为人风格后,也该会稍稍地感到惭愧吧。以上写其为了刘禹锡愿以柳州刺史换为播州刺史。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①,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②。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③,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④,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以上因久斥极穷,乃能自力于文学。
【注释】
①顾藉:顾惜,爱惜。韩愈对柳宗元参与王叔文集团不满,认为他有些冒进和轻率,所以此处说他不自己贵重顾藉。
②坐废退:因为犯罪被贬黜。坐,坐罪。废退,被贬黜。
③穷裔:荒凉边远的地方。
④台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御史台的合称,泛指朝廷。台指御史台,柳宗元曾任监察御史。省指尚书省,柳宗元曾任礼部员外郎。
【译文】
子厚当年年轻,敢作敢为,不晓得爱重、顾惜自己,以为很快可以成就功业,所以受牵连被贬官。被贬之后,又没有有地位的当权的知己推举提拔,所以最后终于死在穷困荒凉的边地,才能不为当世所用,抱负不得施展。倘使子厚在当御史、员外郎的时候,能像做司马、刺史那样自己谨慎行事,也自然不会遭到贬斥;贬斥后,也会有人用力保举他,他一定会被重新起用而不至于穷困潦倒。但是,如果子厚被贬斥的时间不长,困苦不到极点,尽管才华出众,他也不一定能刻苦努力使自己的文学辞章达到现在这样必定流传后世的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即使如子厚所愿,一时间为将相,以他的文章在后世流传和为将相相比来论得失,我相信一定有人会辨得清楚。以上写其因长期被贬斥不得意,才能致力于文学。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①。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②。行立有节概③,重然诺④,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⑤。遵,涿人⑥,性谨顺,学问不厌。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⑦,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⑧,庶几有始终者。铭曰:
【注释】
①万年:万年县,今陕西长安境内。柳宗元先人的墓地在万年栖凤原。
②裴君行立:裴行立,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当时任桂管观察使。
③节概:节操。
④重然诺:重视许下的诺言,即讲信用的意思。然、诺都有应许之义。
⑤舅弟:内弟。卢遵:柳宗元《上桂州李中丞荐卢遵启》中写道:内弟卢遵,其行类诸父,精专温雅,好礼而信,饰于文墨,达于政事。
⑥涿:今河北涿州。
⑦家:用作动词,安家。
⑧经纪:料理,安排。
【译文】
子厚于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元和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于万年县他的先人墓旁。子厚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周六,刚四岁;小的叫周七,子厚去世后才出生。两个女儿,也都还年幼。子厚得以回乡安葬,费用都是观察使、河东人裴行立资助的。行立为人重节操,讲信义,和子厚有深交,子厚对他尽心尽力,最后终于靠了他。把子厚安葬在万年墓地的是他的内弟卢遵。卢遵,涿州人,生性谨慎,做学问不知疲倦。从子厚被贬官,卢遵就跟随着他,并在他那里安家,直到子厚去世时也没有离开。送子厚归葬之后,卢遵又准备安排料理子厚的家事,可以称得上是位有始有终的人。铭文是:
是惟子厚之室①,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②。
【注释】
①室:幽室,墓穴。
②嗣人:后代子孙。
【译文】
这里是子厚的墓,既牢固又安稳,有利于他的后人。
清边郡王杨燕奇碑
【题解】
此文写于贞元十四年(798)。文章叙述了清边郡王杨燕奇的家世、战功及为人。杨燕奇的事,史书上记载的很少,虽然铭文中说他征战或裨或专,但实际上以裨为多,所以作者多用了虚叙,即只写他平刘展下河北城汴州攻李希烈等,每件事一句话就交代完。然后似随意地举一件接田神公母亲的事来证明自己对杨燕奇并非一味地歌功颂德。杨燕奇为了升官晋爵,与田神公约为父子,故公始姓田氏。田公终,而后复其族焉。虽然韩愈似不经意轻轻一笔,但隐含的贬意已跃然纸上。归有光评此文极有纪律,文字繁简匀适。
公讳燕奇,字燕奇,弘农华阴人也①。大父知古,祁州司仓②。烈考文诲③,天宝中实为平卢衙前兵马使④,位至特进、检校太子宾客⑤,封弘农郡开国伯,世掌诸蕃互市⑥,恩信著明,夷人慕之⑦。以上家世。
【注释】
①弘农华阴:即华州华阴县,今陕西华阴。曾隶属虢州,虢州也称弘农,所以叫弘农华阴。
②祁州:治所在无极,今河北安国。司仓:主管仓库之职。唐制,在府的称仓曹参军,在州的称司仓参军,在县的称司仓。
③烈考:对已故先人的美称。此处指杨父。
④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742756)。实:实职。平卢:唐方镇名。为玄宗时十节度使之一。治所在营州,今辽宁朝阳。
⑤特进:文散官的第二阶,对应的是正二品职官。太子宾客:太子属官,唐高宗正式将此职定为官员,掌调护、侍从、规谏等职。
⑥互市:我国历史上对国家和民族之间贸易的通称。互市要在政府的管制、监督和限制下进行。
⑦夷人: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泛称。
【译文】
公名燕奇,字燕奇,弘农华阴人。祖父杨知古,曾任祁州司仓。父亲杨文诲,天宝年间,实职为平卢衙前兵马使,官至特进、检校太子宾客,被封为弘农开国伯,一辈子掌管各个蕃国的贸易来往,恩惠与信义昭著,夷人很敬慕他。以上写其家世。
禄山之乱①,公年几二十,进言于其父曰:大人守官,宜不得去。王室在难,某其行矣。其父为之请于戎帅②,遂率诸将校之子弟各一人,间道趋阙③,变服诡行,日倍百里④。天子嘉之,特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员外置⑤,赐勋上柱国⑥。以上辞亲从军。
【注释】
①禄山之乱:安禄山叛乱。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治所在今北京)起兵叛乱,击败唐军,攻下洛阳。次年称帝,进入长安。
②戎帅:军中的主帅。
③间道:偏僻的小路。趋阙:奔赴朝廷。
④倍百里:即二百里。
⑤金吾卫:保护皇帝的卫队,有左右之分。员外:定额以外设置的官员。
⑥上柱国:勋官中最尊贵的官位。
【译文】
安禄山叛乱,当时杨公不到二十岁,对他父亲说:您在任官职,不能走。王室有难,我要去。他父亲就代他请求军中的主帅,于是杨公率领军中将官、校官的子弟各一名,走偏僻的小道去投奔朝廷。他们改变装束,隐秘行动,日行二百里。天子嘉许他,特任他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员外置,赐勋上柱国。以上写其辞亲从军。
更新于:6个月前基础介绍
曾国藩
经史百家杂钞译注译注,二十,属下,百家,曾国藩曾国藩卷二十·传志之属下编一,蔡邕蔡邕简介参见卷六。郭有道碑【题解】此碑文中的郭泰,是东汉名士,因修行有道,故称。作者极力颂扬了郭泰高尚的人格及其精深的学识,尤其称颂了他不肯入仕做官、情愿归隐出世的品行。全文叙事简明扼要,文辞清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