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语 > 孔子

子张篇

2024-09-08 〔论语〕 孔子 论语 孔子 子张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更新于:8天前

译文

儒家著作。由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汇集孔子言行而成。共二十篇。内容多为孔子思想言行的记录,亦有弟子之间、弟子与再传弟子之间的谈话记载。本书汉代有余文《鲁论语》、《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三种,后两者已佚。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以《鲁论语》为基础参考、混合各本遗存编集而成。注本以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宋邢昺《论语疏》见重于时,何“解”邢“疏”被收入《十三经注疏》。今人杨伯峻有《论语译注》。孔子的思想完整地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其思想的核心是“仁”,表现形式是“礼”。“仁”即“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是社会道德规范和个人行为的仪则,是孔子用以调整君臣、父子等人伦关系的工具。“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是孔子一生的追求。孔子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该名副其实。他提倡“为政以德”,反对苛政。不相信鬼神又承认鬼神的存在。在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上,主张“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倡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客观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勤学敬业的高尚精神。《论语》一书已有多种外文版本,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灿夺目的珠玑。

基础介绍

孔子

孔子

论语论语,孔子,子张篇孔子子张篇_子张篇原文及翻译,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

猜你喜欢